• 57.0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7-2018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宋词经典的建构 ‎ 说宋词是经典,今天已经不会有人怀疑。可在宋代,词体刚刚流行的时候,压根儿就算不上是文学。宋词最终能与唐诗媲美争胜,被奉为一代之文学,是经过了千年的淘汰和选择的。所以说,经典,不是生来就是经典,会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认同过程。诗词经典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清以前鲜有评说,直到晚清才引人关注,当时著名学者王闿运评其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到了现代更是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之诗,顶峰中的顶峰”。而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直到现当代才被确认为经典。‎ ‎ 经典的形成和确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在清代以前知名度不高,到了现当代,由于词中崇高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与现代社会的精神需求、主流价值观念非常合拍,因而受到关注成为经典。‎ ‎ ‎ ‎ 经典是变化的,在这个时代奉为经典的,另一个时代不一定被视为经典,这说明经典的形成和确立又具有变异性。比如南宋人编有一部词选,叫《草堂诗馀》,在当时说不上有多大的影响,可到了明代,就成为十分流行的经典文本,写词的奉为典范,读词的爱不释手,各种注释本、评点本是层出不穷。可由于词学观念的变化,《草堂诗馀》又大受冷落,康熙年间浙西词派的领袖朱彝尊等人不遗余力的贬抑排斥《草堂诗馀》,从此热门的经典《草堂诗馀》就再也无人问津了。朱彝尊的《词综》和张惠言的《词选》代之而成为当时流行的经典词选读本。到了二十世纪,《词综》《词选》又风光不再,而被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等选本所替代。‎ ‎ 经典的时代性和变异性表明,经典是需要不断发现、建构的。一篇不很知名但内涵丰富的作品,经过名家的阐释或称扬,有可能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同而逐渐成为经典名篇。比如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在宋明清三代是不入流的作品,而自从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把其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句拈出来阐释为一种做事业、做学问的境界后,这两句词就成了名句,整首词也跟着成了名篇。还有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更是因为伟大领袖毛泽东“反其意”而追和之后,才受到人们的热捧,成为名篇。这些都说明了经典形成中的“名人效应”。选择经典本是纯粹的个体行为、个人爱好,但个体总会受到群体态度的影响,而群体中权威和领袖的意见,往往会成为主流的、主导性的意见,被群体成员认同和接受。因而“名人效应”就成为经典形成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 此外,“故事效应”也能提高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促进它的经典化。所谓“故事效应”,即一篇诗词作品,如果有创作传播方面的逸闻趣事,往往更会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推动它的广泛传播和接受。宋词在经典化过程中,“故事效应”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醉花阴》,姜夔的《暗香》《疏影》等都有吸引人的故事。‎ ‎ 当然,“名人效应”“故事效应”都是作品经典化过程中外在的助推力。一篇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是取决于作品本身的内容含量和艺术质量。‎ ‎ (节选自《古典文学知识》,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经典不是与生俱来的,像唐代许多诗歌,有的直到现当代才被确认为经典,可见经典的最终确立会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认同过程。‎ ‎ B.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成为历代经典,是因为词中崇高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暗合了现代社会的精神需求和主流价值观念。‎ ‎ C.明人喜欢《草堂诗馀》,清人推崇《词综》《词选》,二十世纪又盛行《宋词三百首》,体现了经典形成中的变异性。‎ ‎ D.“名人效应”“故事效应”都能提高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促进作品的经典化。‎ ‎2.下列关于“名人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学界泰斗王国维、政坛领袖毛泽东偶然的发现和阐释,使不很知名的两首词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经典。这说明一篇作品要成为经典,“名人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B.名人的意见常常成为主流的、主导性的意见,被群体成员认同和接受,从而使个体对经典的选择受到群体态度的影响。‎ ‎ C.一篇不很知名但内涵丰富的作品,最终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同而成为经典名篇,一方面取决于“名人效应”,更重要的还要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质量。‎ ‎ D.一篇优秀的作品经过名家的阐释或称扬,更容易成为经典。所以“名人效应”是作品经典化过程中外在的助推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宋词最终能与唐诗媲美争胜,被奉为一代之文学,是经过了千年的淘汰和选择的。所以当代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要想成为经典,还需要经过历史的考量。‎ ‎ B.经典的时代性和变异性表明,经典是需要不断发现、建构的。一篇不很知名但内涵丰富的作品有可能成为经典,但经典要想永恒也非易事。‎ ‎ C.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不仅依靠名人的热捧,更在于其作品内涵的丰富性。所以,仅仅依靠名人的炒作,一篇普通的作品不可能成为经典。‎ ‎ D.普通读者常常会对故事感兴趣,因而,作品的经典化过程中,如果有创作传播的逸闻趣事,会更加促进作品的经典化。许多宋词成为经典,“故事效应”功不可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 兵 梁晓声 ‎ 天黑了!‎ ‎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了七八个小时。‎ ‎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还有一个兵,他才刚入伍不久,那张脸看上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他还是一个大孩子。‎ ‎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有白天的三十几度,渐渐降到了零下四十几度。车窗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把兵叫做“大兵”了,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以及羊剪绒的帽子和里面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 但此刻,他肯定是感到最寒冷的一个人。‎ ‎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该去那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就冻死在路上。于是,兵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了下来。‎ ‎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流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上了,兵憨厚的笑笑说:“大爷,你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这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样认为。‎ ‎ 后来,他又把手套给了一个女孩戴。‎ ‎ 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 ‎ 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 后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尽管她一直紧紧地抱着孩子。‎ ‎ 于是有人叹息……‎ ‎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么还没找到救援的人们……‎ ‎ 于是有人骂爹,骂娘,骂天,骂地,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让自己意乱心慌……‎ ‎ 于是,兵又默默脱下自己的棉袄……‎ ‎ 那时天还没黑。‎ ‎ 一个男人说:“大兵,把棉袄卖给我吧!我出一百元!我身上倒不冷,可我的皮鞋冻透了,我用你的棉袄包鞋,怎么样?”‎ ‎ 一个女人说:“我再加五十元,卖给我吧!他的大衣比我的大衣厚,我有关节炎,我得再用点什么护住膝盖啊……”‎ ‎ 兵对那男人和女人摇摇头。在人们的注视下,走到那位年轻的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包了起来。穿着大衣的几个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把自己裹得更紧了。仿佛,兵的举动,使他们冷上加冷了……‎ ‎ 再后来,天就黑了。‎ ‎ 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里忽然有火苗一亮,是那个想用一百元买下兵棉袄的男人按着了打火机。他来到兵面前,一松手指,打火机灭了,车厢里又伸手不见五指了。‎ ‎ 他低声说:“真的,你这兵就是禁冻,咱俩商量个事儿,把你的大头鞋卖给我吧?200元,200元啊!”‎ ‎ 兵说:“这不行,我要冻掉了双脚啊,就没法当兵了。”‎ ‎ 他一再央求,说哪会冻掉你的双脚啊,你多禁冻啊!不会的。‎ ‎ 你把大衣,棉袄,帽子和手套都白送别人穿戴了,怎么我买你一双鞋到不肯了呢?没人会知道你是卖给我的!大家都睡着了,听不到咱们这么小声说话……‎ ‎ 兵沉默了片刻,犹豫地说:“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 他又打着打火机,回到自己的座位,取来了他喝剩的半瓶酒。‎ ‎ 于是兵弯下腰,默默地解开自己的鞋带……‎ ‎ 两人互换之际,他又灌了一口酒,好像这种交际,在他那一方是很吃亏的。‎ ‎ 兵从车厢的这一端,摸索着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都饮口酒驱寒,包括那位年轻母亲,包括那个女孩。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比一个贪心,反正黑暗掩盖着贪心,谁也看不见谁喝得多了……‎ ‎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并最后将它对着嘴举起来……只有几滴酒缓缓躺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 车是被困在山路上,一边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向悬崖谷底。‎ ‎ 于是车开始稍稍地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到这是一种不祥。‎ ‎ 但兵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 拂晓,司机引领来了铲雪的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有欢呼,就是兵,就是那脸上看上去怪稚气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的兵。‎ ‎ 人们是在车后面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后轮下。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尊冰雕。‎ ‎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 ‎ 事后人们才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还不满19岁,是贫困山区一个多子女农家的长子,他的未婚妻是个好姑娘,期待着他复员后给他做贤妻…… ‎ ‎ (选自2012年第12期《微型小说选刊》)‎ ‎ ‎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兵不为钱财诱惑,把这些御寒物品都献给了最需要的人,并且为了顶住下滑的汽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B.作家善于抓住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细小环节,设置悬念,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突出了大兵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 ‎ C.故事的结局令人吃惊,然而在这里,小说的功能被作者有意张扬,大兵的形象也更高大、更丰满。‎ ‎ D.小说的最后一段补叙,使读者对小战士多一些了解,更能突出他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5.小说中有关暴风雪的直接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很精彩。试找出来体会其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中的“大兵”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 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摘自光明网)‎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摘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摘自新浪网)‎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4分)‎ ‎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 E.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9.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三个问题,并谈两点发展对策。(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贺拔岳字阿斗泥,少有大志,骁果绝人。不读兵书,而暗与之合。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州陷,投尔朱荣,每帐下与计事,多与荣意合。荣与元天穆谋入匡朝廷,岳曰:“将军士马精强,位望隆重,若首举义旗,伐叛匡救,何往不克,何向不摧。古人云:朝谋不及夕,言发不俟驾。此之谓矣。”未几,孝明帝暴崩,荣疑有故,乃举兵赴洛。荣既杀朝士,因欲称帝。岳乃从容致谏,荣寻亦自悟,乃尊立孝庄。时万俟丑奴僭称大号,荣将遣岳讨之。私谓其兄胜曰:“若岳往无功,罪责立至。假令克定,恐谗诉生焉。”乃请尔朱氏一人为元帅,岳副贰之。时赤水蜀贼兵断路,天光众不满二千。及军次潼关,天光有难色,岳乃进破之于渭北,军容大振。时丑奴自围岐州,遣其大行台尉迟菩萨南度渭水,攻围趋栅。天光遣岳率千骑赴援。岳于渭南傍水,分精兵数十为一处,随地形势置之。明日,岳渐前进,至水浅可济处,岳便驰马东出。贼谓岳走,乃弃步兵,南度渭水,轻骑追岳。岳依横冈设伏兵以待之,身先士卒,急击之,贼便退走。俄虏三千人,遂禽菩萨。及孝武即位,加关中大行台。永熙二年,孝武密令岳图齐神武。神武乃遣左丞翟嵩使至关中,间岳及侯莫陈悦。岳召悦会于高平,而悦受神武指,密图岳。岳弗之知而先又轻悦,悦乃诱岳入营,令其婿元洪景斩岳于幕中。朝野莫不痛惜之。子纬嗣,周保定中,录岳旧德,进爵霍国公,尚周文帝女。‎ ‎(节选自《北史·贺拔岳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 ‎   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 ‎   B.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 ‎   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 ‎   C.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 ‎   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 ‎   D.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 ‎   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崩又称崩驾、崩殂,常用于比喻帝王之死,也可用于太后、皇后和太子。‎ ‎   B.僭有超越本分之义,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礼仪和器物等。‎ ‎   C.加是加官授职的意思,即是在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 ‎   D.尚,承奉、奉事或仰攀,后专指娶帝王之女,尚主即娶公主为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贺拔岳胸怀大志,谋略超出众人。他不读兵书,谋略却与兵书不谋而合;在军中议事,见解往往与将领尔朱荣相吻合;在战场御敌,也能以少胜多。‎ ‎ B.贺拔岳深谋远虑,一向处事严谨。他曾建议尔朱荣尽快举起义旗,拯救国难,并劝说尔朱荣放弃称帝,他还能在讨伐万俟丑奴之前就预测事态发展。‎ ‎ C.贺拔岳骁勇善战,屡次建立奇功。他在渭河一带假装逃跑诱敌深入,并设下伏兵等待敌人,然后身先士卒攻其不备,俘虏了数千敌军和将领尉迟菩萨。‎ ‎ D.贺拔岳百密一疏,以致身死人手。侯莫陈悦受神武指使图谋杀死他,他却毫不知情,又轻视对方,结果被元洪景诱骗杀死在军帐中,朝野上下人人惋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人云:朝谋不及夕,言发不俟驾。此之谓矣。‎ ‎                                         ‎ ‎(2)及军次潼关,天光有难色,岳乃进破之于渭北,军容大振。‎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 ‎(2)《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3)《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诗句是: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②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篇目。‎ ‎③入春的大观园,春草萋萋,杨柳依依,桃花吐蕊,流水浅浅,游人置身于这秀色可餐的春景中,恍如回到了红楼之中。‎ ‎④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⑤SPA可以放松筋骨,减轻压力,促进新陈代谢,这种新的水疗法一传入国内就受到爱美女士的青睐,一些女明星更是趋之若鹜。‎ ‎⑥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项目的启动将使残疾人享受免费康复服务变得指日可待。‎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不仅艺术展示中心展示学校美术教师的艺术成果,还引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传承人顾志军,成为推动创新型文化人才不断涌现的坚实载体。‎ C.面对统计数据,专家指出,如果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开车不喝酒的禁令,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 D.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多及生活水平的增加,农民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攀升,农民进城务工、陪读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 ‎19.下列各句中,表达最为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承蒙新老顾客的支持和爱戴,产品的销量逐年增加。‎ B.王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C.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D.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20.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叫“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则叫“镇”。镇,有重压、安定、抑制、镇服和武力据守等意;所以,险要的地方叫镇。就两者对政治军事的不同的重视程度来看,“城”以政治而兼军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北京是“城”,武汉是“镇”。“城”讲“文治”,而③ ,它们都不会把商业和商品生产放在首位。‎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地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而且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精英。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根除雾霾之害。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能提高当下城市化的质量。‎ ‎①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