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00 KB
  • 2021-06-03 发布

语文卷·2018届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3)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学年度下学期月考试题 高二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无选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②“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这可以说是最早地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④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 ⑤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总称的“周礼”,是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 机构的组织原则。 B.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个文明史上的奇迹与始于孔子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 ‎ 的思想渊源关系。 C.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的行为颇为不满,但对其“一匡天下”的成就表示称许,这体现了孔 子民族意识的自觉。 D.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使得“夷狄”、“诸夏”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愈演愈烈,最 终导致民族战争爆发。 2.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王朝时“夷狄”、“诸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孔子区分二者有自觉维护“诸 夏”团结统一的考虑。 B.对待“周礼”,诸侯国有的拒之不用,有的将其作为称霸的借口,表明“周礼”的权威性 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 C.明“夷狄”、“诸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 我们还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主张。‎ ‎ D.民族意识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为一批民族英雄为 ‎ 民族大义挺身而出。 3.下列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和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 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B.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在秦汉后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被继承和发扬,‎ 该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 ‎ C.明“夷狄”、“诸夏”之别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之一,是在维护、恢复“周礼”这一总目标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要标志是“周礼”,它当时适用于周族内部的同时已被扩 ‎ 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 白雪猪头 苏童 我母亲凌晨就提着篮子去肉铺排队,可是她买不到猪头肉。人们明明看见肉联厂的小货车 运来了八只猪头,八只猪头都冒着新鲜生猪特有的热气,我母亲排在第六位。可是等肉铺的门打开了,我母亲却看见柜台上只放着四个小号的猪头,另外四只大的不见了。我母亲踮着脚向张云兰的脚下看,看见的是张云兰紫红色的胶鞋。那只胶鞋突然抬起来,把什么东西踢到更隐蔽的地方去了。我母亲断定那是一只大猪头。‎ 猪头售空了,我母亲却倔,“我数过的,一共来了八只。”我母亲说,“还有四只,拿出 来!你不拿我自己进来拿了。”我母亲以为正义在她一边,人就有点冲动,推推这人,拨拨那人,可是也不知是肉铺里人太多,或者干脆就是人家故意挡着我母亲的去路,她怎么也无法进入柜台里侧。她听见张云兰冷笑的声音,你算老几呀,自己进来拿,谁批准你进来了?一些纷乱的男女混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少数声音息事宁人,大多数声音却立场鲜明,表示他们站在张云兰的一边。见喜的母亲向我母亲耳语了几句,竟然就让她冷静下来了。她说,“张云兰记仇,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她,我跟你一样,有五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年龄,要吃肉的,怎么去得罪她呢?”‎ 我们街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还是说猪头吧,有的人到了八点钟才去肉铺,却提着猪头从 肉铺里出来了。比如我们家隔壁的小兵,那天我母亲看见小兵肩上扛着一只猪头往家里走,尽管天底下的猪头长相雷同,我母亲还是一眼认出来,那就是清晨时分在肉铺失踪的猪头之一。‎ 小兵家没什么了不起的,他父亲在绸布店,母亲在杂货店,一个手里管着棉布,一个手里管着白糖,都是紧俏的凭票供应的东西,我母亲不是笨人,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 我母亲平时善于与女邻居相处,她手巧,会裁剪,也会缝纫,小兵的母亲经常求上门来,‎ 让我母亲缝这个缝那个的,我母亲有求必应。当然女邻居也给予了一定的回报,主要是赠送各种票证,有煤票,草纸票,最好的是布票。我们家那么多人,到了过年的时候,几乎不花钱,每人都有新衣服新裤子穿。‎ 那天夜里我母亲带了一只崭新的假领子到小兵家去了。小兵的母亲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说,‎ 张云兰也有四个孩子呢,你给她家的孩子做几条裤子嘛!为了孩子的肚子,你就别管你的面子了,你做好了裤子我给送去,保证你有好处,马上要过年了,这么和她僵下去,你还指望有什么好东西端给孩子们吃呀,张云兰那把刀是长眼睛的,你吃了她的亏都没地方去告她的状。女邻居把我母亲说动了心。母亲说,你替我捎个口信给张云兰,让她把料子拿来,以后她儿女的衣服我来做好了。‎ 凡事都是趁热打铁的好,尤其在春节即将临近的时候。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 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此后的一个星期也许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张云兰提供的一捆布要求做五条长裤子,都是男裤,长短不一。时间紧迫,只好挑灯夜战,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 我母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张云兰家的五条裤子。整个事情的结局却出乎意料,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早不调晚不调,她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 我们对于春节菜肴所有美好的想象,最终像个肥皂泡似的破灭了。‎ 除夕前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天色还早,其他人都没起床,我和我三哥计划在家门前堆 雪人。我们在拉门栓的时候感觉到外面什么东西在轻轻撞着门,门打开了,有个裹红围巾穿男式工作棉袄的女人正站在我们家门前,女人的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 她一身寒气地挤进门来,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说,你妈妈等会儿起来,告诉她张云兰 来过了。你们记不住我的名字也没有关系,她看见猪头就会知道,我来过了。‎ 听我母亲说,张云兰家后来也搬走了,她不在肉铺工作,大家自然便慢慢地淡忘了她。我 母亲和张云兰后来没有交成朋友,但她有一次在红星路的杂品店遇见了张云兰,她们都看中了一把芦花扫帚,两个人的手差点撞起来,后来又都退让,谁也不去拿。我母亲说她和张云兰在杂品店里见了面都很客气,两个人只顾说话,忘了扫帚的事情,结果那把质量上乘的芦花扫帚让别人捞去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开头就写了母亲的尴尬处境,并且故意交代并不是没有猪头肉可买,这为下文她和张云兰起争执做了铺垫,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母亲和张云兰争执时,周围绝大多数人不让母亲进入店铺检查张云兰是否自己私藏了猪头,都觉得母亲是无理取闹,选择站在张云兰一边。‎ C.母亲“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是因为她认出了那就是早上肉铺消失的猪头,这体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对母亲的聪明能干的赞美。‎ D.张云兰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可以看出她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得知要调走了,就让 “我母亲”为她赶制裤子。‎ E.小说表现了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因迫于生计,为人处世显得有些势利,但依然保有着人性的温暖。‎ ‎(2)“我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杂品店相遇的情节去掉更好,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章说说你 的理由。(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数学家的诗意人生 对普通人,数学抽象而深奥,繁杂而死板,但在谷超豪这样的数学家眼里,数学研究却是趣味无穷、诗意盎然的去处——“你钻研进去会发现,数学有种惊人的吸引力。”对于他来说,数学绝不只是一种学术,更是解决人类生活各种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对世间规律的精确刻画与极简表达。从在浙江大学数学系遇上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那时起,谷超豪便逐步领会了数学的真谛,越来越“享受”数学研究那在错综复杂条件中苦心孤诣思考和计算、至灵感闪现让难题迎刃而解的过程,那份在“山重水复”之后到达“柳暗花明”境界的喜悦。‎ 迷恋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谷超豪从来没有停留在已有的成就上。正在他因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时,看到了空间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1958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正在莫斯科留学的谷超豪便决定开垦偏微分方程这块国内数学领域的薄弱园地。他从听力学院士的本科生课程开始学习,通过大量阅读资料,发现了众多有趣而艰难的数学问题。回国后以机翼的超音速绕流问题为突破口,他对空气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作数学证明。在他带出的李大潜等优秀学生沿着老师指点的方向继续研究时,他却毫不犹豫的摆脱功名的利诱和束缚,以创新的姿态再一次掉头,转向于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研究,并在“文革”的干扰中,以最落后的电子计算机,算出了导弹设计中很有意义的数据。 ‎ 上世纪70年代,谷超豪在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合作研究中获得了多项很有意义的成果,杨振宁称赞他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著名的物理学杂志《物理学报告》为此出了一本专辑,还破天荒地加上1页中文摘要。通过研究,谷超豪从物理学中提炼出的“波映照”问题,引发了一批国际上的后续研究。到80年代后期,花甲之年的谷超豪又对偏微分方程另一前沿领域“孤立子与可积系统”发起进攻,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担任了首届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非线性科学》的首席科学家。连在受命担任中国科大校长的5年间,繁重的管理工作也没能使他放弃钻研数学的努力,而是利用一切坐车、乘飞机的间隙研究。 ‎ 年轻时喜欢爬山的谷超豪曾有一诗,描写的正是这位数学大家不断寻找和征服数学高峰、领略不同风景的心情:“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另一首诗中,他则快乐自得于自己的好学不倦:“谁云花甲是老人,孜孜学数犹童心。” ‎ 与已经去世的钱学森先生一样,身为数学家的谷超豪先生,同样有着良好的艺术与文学造诣。他喜欢近体诗,对诗文对仗颇有造诣。数学问题研究的感悟,平和淡定的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他的吟咏对象,这种自得其乐的吟咏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旧体诗训练,写诗只是他兴之所至的自娱自乐,但他的不少诗作却既有着科学家的理性认知,又洋溢着感性趣味。谷超豪总结说:“文学修养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数学与古典文学都十分重视对称性,许多作品中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他还经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不要单纯和数字、公式、定理打交道。 ‎ 谷超豪与妻子胡和生是著名的数学家伉俪、夫妻院士。两人原是同学,结缡50余载,一同耕耘在数学花园中,最经常讨论的话题是数学,其他琐事则一切从简。最凡俗的家务,他们也能变成演练数学的趣味计算题——“根据统筹的方法,应该先炒菜,在煮菜的时间里去洗碗,这样洗碗的时间就省下来了”。两人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但——“我做的工作可以讲给她听,她做的工作可以讲给我听。我们互相理解,也可以互提问题、相互核验,这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艰深数学有诗意,平和人生自高雅。”打量谷超豪先生的人生,诗意、平和、高雅正是他区别于众多科学家的独特之处,也是他成为一代大家的原因所在。 ‎ ‎(摘编自姜泓冰《艰深数学有诗意 平和人生自高雅》)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 A.喜欢爬山的谷超豪同样喜欢不断寻找、征服数学高峰,尤其喜欢征服数学高峰、领略不同风景带来的快乐,还会用诗歌表达这种快乐。‎ B.在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合作研究中,谷超豪获得了多项有意义的成果,杨振宁因此称赞他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 C. 数学不只是一种学术,更是解决人类生活各种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对世间规律的精确刻 画与极简表达,谷超豪认为这就是数学的真谛。 ‎ D.谷超豪和妻子胡和生都是著名的数学家,他们互相理解,还会相互参与到对方的数学研究 中,这是他们夫妻在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 E.本文主要记叙了谷超豪对待数学研究与生活的态度和其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表现了一位 数学大家诗意、平和而又高雅的人生。 ‎ ‎(2)谷超豪从来没有停留在已有的成就上,其研究有几次转向。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 ‎(3)谷超豪认为“文学修养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 四、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日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僚。昭常枕则膝卧,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初,则及临淄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日:“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曰: “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 后则从行猎,槎桎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见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谥曰刚侯。 ‎ ‎(选自《三国志》)‎ ‎  槎桎(cházhì):拦截野兽的围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未至,道病薨 薨:古代称天子之死 B.少以学行闻 学行:学问品行 ‎ ‎ C.辟公府,皆不就。 辟:征召 ‎ D.德流沙漠 沙漠:指西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 过其郡,见则悦之 见其二子焉 ‎ B. 所在有威名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C. 遂皆赦之。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D.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魏文帝称苏则:“直臣也。”以下句子中能直接表现苏则“直”的一组是( )(3分)‎ ‎  ①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②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 ‎ ‎  ③悉收督吏,将斩之 ④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  ⑤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⑥然以此见惮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9. 下面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例句:然以此见惮。‎ A.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B.贤哉,回也。‎ ‎ C.当仁,不让于师 D.不仁者远矣。‎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苏则很有管理才能,他体恤百姓,安抚异族,赏罚分明。他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使他们 丰衣足食,颇有政绩。‎ ‎ B.苏则反对魏氏废汉自立,面对魏文帝的指责,他非常紧张,想用正当的理由辩解,后被别 人阻止。‎ C.苏则为人正直,无论对朝臣还是对帝王,他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因而,他的谥号为刚侯。‎ ‎ D.苏则年轻时曾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几经调任,所在之处都传颂 他的威名。‎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B.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C.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D.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2分)‎ ‎(2) 子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两题。(共8分) ‎ 浣溪沙·新年夜坐 ‎【清】万树 猿和风声落槛边。鼠窥人影过灯前。乱书翻尽不成眠。‎ 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可堪身滞海南天。‎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乱书翻尽”是细节描写,表现的是诗人对不能回家的愤怒之情,是一种发泄行为。‎ B.“堪”,忍受之意,可堪,就是可以忍受;“海南天”,写出了身处极远之地,作者身外 乡,但仍能忍受。‎ C.“窥”“过”灯前,写出了鼠的无惧诗人,颇有它乃此间主人的感觉,益发表现出诗人客 居外乡之感。‎ D.“落”把看不见的声音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风和猿声两意象叠加在一起,倍增新年独坐的凄凉。‎ E. 本词表现出一种“客的意识”,即孤单、寂寞的异乡飘零之感。‎ ‎14.“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如何断句?三“夜”与三“年”重叠有何妙处?(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5.根据提示,补写出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5分)‎ ‎(1)《庄子· 逍遥游》 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庄子· 逍遥游》一文中,作者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5)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lún) 喟然(wèi) 创伤(chuāng) 终夜不寝(qǐn)‎ B.弦歌(xuán) 冉有(rǎn) 否泰(pǐ) 贫而无谄(chǎn)‎ C.激湍(tuān ) 恸哭(tòng) 伊尹(yǐn) 千乘之国(shèng)‎ D.渔樵(qiáo) 慰藉(jiè) 莒父(fù) 绥之斯来(suǐ)‎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诲人不倦  各行其事    舍瑟而作    是故哂之 B.以俟君子     循循善诱    楚狂接舆     逝者如斯 C.耰而不辍     富而无娇     闻斯行诸     曲肱枕之 D.人能洪道 横朔赋诗    勿施于人     冯虚御风  ‎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 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 神气十足。 C.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 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 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 ‎ 批专门技术人才。‎ B.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 ‎ 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C.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 ‎ 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D.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 ‎ 高的评价。‎ ‎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礼物的贵重,大致有两种体现:一种是货币的价值,一种是情感的价值。货币价值较高的礼物,________;情感价值丰盈的礼物,________。当你处于饥寒的困境之中,有人________,________;当你饱暖富贵的时候,有人________,________。我想,你一定觉得前者更珍贵吧。‎ ‎①赠你以粗衣 ②赠你以锦裘 ③不一定都有珍贵的内涵 ‎ ‎④飨你以盛宴 ⑤送你以糙食 ⑥无法用商贾的眼光来估量 A.③⑥①⑤④② B.⑥③④②⑤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③⑥⑤①④②‎ ‎21.下图是“全国18岁成人教育活动”的标志图案,请介绍这个标志图案的构图及图案的象征意义。(总字数不抄过80字)(5分)‎ ‎ ‎ ‎1)图案介绍:(不超过4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象征意义:(不超过4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答案 ‎ 1. 【答案】D区分“夷狄”与“诸夏”的标志是“周礼”,所以选项中的“杂处”说法片面,同时“一直”一词表述不准确,而“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的爆发”是无中生有,文中只说“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 2.【答案】C ‘夷狄’、‘诸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表述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消极方面……”,表明其作用是双重性的。‎ ‎3.【答案】A原文的说法是“这可以说是最早地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朦胧的民族意识而非强烈的。 4.(1)(4分)AE(B选项中大家是怕得罪张云兰;C中“母亲不问就知道究竟的”不是猪头是哪里来,而是小兵家怎样得到的猪头;D原文中没有表示张云兰得知自己要调走。)‎ ‎(2)(4分)①能干顾家。手巧会缝纫;为了让孩子吃得好,凌晨就去肉铺排队、连夜给张云兰赶制裤子。 ②有生活智慧,懂得变通。会通过拉关系来换得更好的生活资源,如给邻居送假领子、给张云兰做裤子。(每点2分答对2点得满分)‎ ‎(3)(4分)观点一:不同意(1分)①情节上,这段文字真实、生活化,丰富了小说的内容。②人物上,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体现了其内心深处的善良。③主题上,正面交代了人物之间矛盾的化解,更好地反映了主题。‎ 观点二:同意(1分)①从情节看,小说情节上已经很完整了,没有必要再加入杂货店这一部分。②从艺术效果看,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③从主题上,以“白雪猪头”结尾,强化了意象,更好照应了题目。‎ ‎(观点明确1分,答出一点给1分。仅有观点,没有分析不得分)‎ ‎5.(1)CE ( A项,“尤其喜欢征服数学高峰”不符合文意。B项,“杨振宁因此称赞他”因果关系不成立。D项,“还会相互参与到对方的数学研究中”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分)谷超豪从来没有停留在已有的成就上,其研究有几次转向,如“正在他因偏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入注目时,看到了空间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决定开垦偏微分方程这块国内数学领域的薄弱园地”;“在他带出的李大潜等优秀学生沿着老师指点的方向继续研究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摆脱功名的利诱和束缚,以创新的姿态再一次掉头,转向于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研究”。(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5分)他这样做的原因就很显然了,他善于发现新问题并着迷于解决问题;他关注数学领域的薄弱问题;他不受功名的利诱和束缚。(3分)‎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4分)谷超豪认为“文学修养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其原因从文章倒数第三段概括,①“数学问题研究的感悟,平和淡定的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他的吟咏对象,这种自得其乐的吟咏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 ‎②“数学与古典文学都十分重视对称性。③许多作品中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共4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A 7.C 8.B 9.D 10.B(他非常紧张,想用正当的理由辩解) 11.A ‎12. (1) 我顺应天命接受禅让,却听说有人哭,为什么呢?(共2分,应天、禅各1分,语句不通扣1分)‎ ‎ (2) 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共3分,举、错、枉各1分,语句不通扣1分)‎ ‎13.AB(A非愤怒,而是无奈; B可堪,是不能忍受。鲁迅诗云:敢有歌吟动哀。敢,就是不敢之意。同理,可堪,就是不堪之意)‎ ‎14.①断句: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 (2分);②“夜”与“年”叠词,既形象地传达出“哽咽”的味道(夜夜夜、年年年),(1分)又表达出每年(年年)每夜(夜夜)都陷入愁苦中和年华已逝的悲哀中的意思。 (1分)‎ ‎15.(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6.C 17.B 18.C ‎ ‎ 19.C (A“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有“能”和“否”两种情况,其决定因素在于“能否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也应是“能否”两个方面与之照应。显然这句中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去掉“要”字加入“能否”一词,或去掉“能否”加入“要想”一词。B 宾语残缺,“淳朴自然”后加“的特点”,或将“各自的特色”改为“各自特色的风格”;D主客易位导致搭配不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的主语是 “观众”,而不是“《红楼梦》”) 20.D ‎21.图案介绍:该标志图案由阿拉伯数字“1”和“8”组成一只飞鸟的形象。(2分)‎ 象征意义:“18”意味着成人,飞鸟象征青年的羽翼长成,可以独立翱翔于社会的天空。(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能准确描述图案画面的组成,能说明象征意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略 译文:‎ ‎  苏则字文师,扶风郡武功县人。少年时就以学问操行闻名,被推举为孝廉和茂才,朝廷征召,他都一一谢绝。后来由平民身份出任酒泉太守,调任安定郡、武都郡郡守,所在之处传诵他的威名。曹操征伐张鲁,经过苏则所管辖的郡,初次见到苏则,就对他很欣赏,命他担任部队的向导。打败张鲁以后,苏则平定安抚下辩一带的各氏族各部落,开通了河西走廊,改任金城太守。当时正是战乱之后,官吏百姓流离失所,饥饿穷困,户口剧减,苏则十分谨慎地安抚流民,对外招扶羌人、氐人等部落,得到他们的牛羊,用来供养贫困老弱的人。苏则自己则和老百姓分粮而食,如此仅一个月的时间,流民都从外地返回,一共有几千家。于是苏则明确宣布禁令,有违犯的立即处罚,对听从教化的一定奖赏。他亲自教导百姓耕种,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因此前来归附的人越来越多。‎ ‎  朝廷征拜苏则为侍中,与董昭为同事。一次,董昭枕着苏则的膝盖睡觉,苏则把他的头推下去,说:“苏则的膝盖,不是阿谀奉承之辈的枕头。”当初,苏则与临淄侯曹植听说魏氏废汉自立,都穿上丧服为汉朝悲哀哭泣。曹植的表现魏文帝听说了,却不知道苏则也同曹植是一样的态度。文帝在洛阳,有一次从容说道:“我顺应天命接受禅让,却听说有人哭,为什么呢?”苏则还以为是对他质问,胡须都竖立起来,立即正颜厉色要上前辩论。侍中傅巽连忙掐他说:“不是说你。”苏则才没有发作出来。文帝问苏则说:“前些时攻破酒泉郡、张掖郡,和西域互通使节,敦煌献来直径一寸的大珠,还能不能再通过互市买到呢?”苏则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国内治理得和睦融洽,使德化流布西域,宝珠就会不求自来;靠搜求而获得,那么也就算不得珍贵了。”文帝默然无语。后来苏则陪同文帝打猎,拦截野兽的围栏被撞到,眼见到手的鹿逃之夭夭。文帝大怒,坐在胡床上拔出佩刀,把有关官吏都抓起来,要处死他们。苏则长跪叩头说:“臣下听说古代的圣王不因为禽兽而害人,现在陛下正推崇唐尧的教化,却因为打猎的游戏要杀死这么多吏员,愚臣认为不能这样,愿以一死来请求赦免他们!”文帝说:“您很正直。”便把被抓官吏全部赦免了。然而苏则也因此被文帝忌惮。黄初四年,降职担任东平相。途中病死,谥号为刚侯。‎ 名声很大,因此骄矜自大,上级将帅都不太喜欢他。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