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0 KB
  • 2021-06-03 发布

专题12 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题)-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50页

  • 4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7年高考考纲解读】‎ 散文文本阅读中的“分析综合”侧重于把握写作思路、归纳文意,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要求学生能对所给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初步赏析及评价。这是以“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探究“侧重挖掘文本丰富意蕴,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这三大项在高考散文阅读题中具体体现为以下考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2)概括段意或主题;‎ ‎(3)分析文章结构思路;‎ ‎(4)赏析散文的形象;‎ ‎(5)鉴赏作品表达特色;‎ ‎(6)挖掘文本丰富意蕴,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探究。‎ 纵观这些年高考散文文本的考查,以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重。其中理解词句含义、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重。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重点、难点剖析】‎ 一、理解语句内涵 ‎1.重要语句的考查角度 句子的分析理解是阅读的关键,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设题的热点。高考对句子的考查有“三考”,一考作用,二考赏析,三考含意。第三考是重点,其它二考可参阅突破二、三。‎ 文中重要句子主要包括:‎ ‎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 从表达上说,指那些运用一定表达技巧且效果明显的语句或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重要语句的理解方法 理解语句内涵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第一,扣关键,关注句中重要词语;‎ 第二,明语境,理解句子在段中含义;‎ 第三,找位置,判定内容或结构作用;‎ 第四,析技巧,明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五,看褒贬,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 ‎【答题模板】‎ 句子本意+语境义(修辞义、指代义、情感义等)。(根据题干要求,灵活作答)‎ 二、分析句段作用 ‎1.句段作用的思考角度 ‎(1)内容主题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流露等作用。‎ ‎(2)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有设置悬念、作好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技巧 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读者情感或心理 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2.句段作用的分析技巧 ‎(1)开头句段的作用 ‎①点明标题,开门见山。‎ ‎②‎ 引起下文。有一些文章开头虽不直接点题,但能引起下文。或连续发问,发人深省,引发读者兴趣;或埋下伏笔,暗示下文呼应;或设置线索,暗示下文贯通;或设置悬念,暗示下文解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使结尾照应。‎ ‎③奠定基调。有的文章开头就展现思想深沉或情感饱满的特点,比如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感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④正反铺垫。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但开头不直接写这些内容,而先去写别人、别的事或别个道理,这样就从正面或反面为要写的人、事、理作烘托、陪衬。这种方法叫作铺垫。无论是正面铺垫还是反面铺垫,其作用都是调动读者浓厚的兴趣。‎ ‎⑤突出主体。有的文章开头不作铺垫,直接用较多的笔墨抒写主要对象,以突出文章写作的主体内容。‎ 注意:总括全文与引出下文不是一回事。如开篇是写景,则首段作用可能是为下文作铺垫,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2)中间句段的作用 ‎①过渡(也叫承上启下):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实→虚)。‎ ‎②照应:与标题相照应,与上文……文字相照应,与下文……文字相照应。‎ ‎③转换(折):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换)。‎ 注意:不是所有放在中间部分的句(段)都起过渡作用,过渡句(段)带有明显的总结上文和开启下文的文字。‎ ‎(3)结尾句段的作用 一般有点明题旨、暗示主题、深化题旨、总结全文、强化感情、拓展内容、呼应开头、留有余蕴等。有的侧重表现为文本内容上的作用,如明确主旨、强化感情等;有的侧重表现为结构上的作用。‎ ‎(4)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呼后应等作用。另外,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答题模板】‎ 散文句段重要作用题目答题套路:XX句(段)表达上,采用……的修辞,运用……的手法,有……的特点,产生……的效果,表达了……的意思,抒发了……的情感。‎ 三、鉴赏表达技巧 鉴赏表达技巧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而设的一种题型。它是文学类文章阅读的主要题型。‎ ‎1.鉴赏表达技巧的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鉴赏要求侧重于多角度切入,分析要求既包括对表达技巧的辨识,又包括对其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具体欣赏和评价。‎ ‎2.鉴赏表达技巧的思考角度 鉴赏表达技巧主要考虑以下角度:‎ ‎(1)从语言运用角度 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结构安排角度 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从表现手法角度 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 ‎(4)从表达方式角度 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核心提示】‎ 散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与小说多数是相同的,因此,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在解题中可以互相参照,互为补充。‎ ‎【答题模板】‎ 散文的各种艺术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广泛联系,多角度思考,分条目作答。散文表达技巧答题模式是:XX散文采用……的手法,结构上……内容(思想、感情)上……突出了……收到……艺术效果。‎ ‎【题型示例】‎ 题型一、理解语句内涵 例1、【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 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21.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分)‎ ‎22.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4分)‎ ‎23.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5分)‎ ‎24.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分)‎ ‎【答案】‎ ‎19.C ‎20.C(选A得1分)‎ ‎21.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的变化过程:‎ 要点一: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 要点二: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要点三: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 要点四: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22.【答案示例】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与老腔演员很熟悉,并给予老腔高度的评价,写出了老腔的艺术价值。‎ 濮存昕:节目主持人出人意外地走到台前击凳高吼,融入表演,突出了老腔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观众:观众在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演出带给观众的精神享受。‎ ‎23.要点一:文章题目中的“白鹿原”,巧妙借用小说《白鹿原》的书名,暗指关中大地,点明了老腔生长的土壤。‎ 要点二:作者为小说《白鹿原》中没有写到老腔而感到遗憾,以“白鹿原”为题有弥补之意,也暗含了对老腔的敬意。‎ ‎24.①‎ 联想。从老腔的强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强调比喻为骤雨击拍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解析】19.试题分析:本题选C项。A选项中的“太斩劲儿了”出现在文中的第③段,首先联系和乡党一起看老腔演出,所以乡党在此处应该是老乡、乡亲的意思。并不是志同道合的同乡。故C选项错误。D选项,联系下文中主持人濮存昕的做法,夺过演奏者的乐器,自己参与到表演中,这种行为,让人惊讶。而后文中观众们全场沸腾,是赞扬的态度。所以哗然是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试题分析:本题选C项。A选项中作者产生神秘感是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并没有看到过老腔;老腔和老腔演员得到了“我”的朋友的赞赏,所以我觉得很神秘的原因不仅是这些演员,更重要的是朋友如此推崇。B选项中并不是演奏声遮住了鼓掌叫好声,而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表演,让全场震惊、“鸦雀无声”。故B选项错误。C选项在文章第⑤段明确提出“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想到的是“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中……老腔的气韵弥漫”第⑥段中,也提到过话剧《白鹿原》加入老腔的演唱后,让“我”“释然”了。故C选项正确。D选项,文中说老腔“也许从宋代就唱着”,从宋代唱到现在,并不能反映出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文中没有相关语句。故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梳理题。从全文来看,作者从没有听过老腔,认为老腔影响小。认为老腔演出者不过是民间演出班社。到后来听过一次老腔,深深地被老腔震撼。为自己的小说《白鹿原》中没有加入老腔的表演而遗憾,到最后在中山音乐堂再次领悟了老腔的震撼力。对老腔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考生只需从原文中筛选出相应信息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试题分析:①文章开头没有直接写出老腔的精彩,而是通过赵季平对老腔演奏者“白头发白眉毛”‎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作用题。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老腔的艺术魅力。老腔是关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演奏方式。《白鹿原》是作者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在关中地区。白鹿原是关中大地的象征,老腔是关中的演奏。所以老腔是飘荡在白鹿原上的。而作者书中没有老腔的表演是陈忠实的遗憾,后来的话剧版本中有了老腔的表演,让作者释怀了。也就是说作者是想要将老腔加入自己的书中的。‎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察现代文阅读艺术手法的题目。文中第④段运用了联想、比喻、排比漓尽致。‎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举一反三】(2015·湖南卷,15~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1分)‎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 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 回家啰!‎ 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 ‎“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 ‎ ‎“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注】,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有删节)‎ ‎【注】 盌(wǎn),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 ‎1.文章以    为叙事线索;第3自然段在文章的记叙顺序上属于    。(4分)‎ ‎【答案】碗 插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叙述方式角度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先要从总体上把握文本的情节线索,然 ‎2.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段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反衬、烘托的手法,用水声、摇橹声、说话声、雷声、雨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安静,以动衬静,形象生动,同时也形象地烘托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中景物描写的手法,这种手法多从修辞角度来理解,如比喻、比拟、衬托、排比等,要结合文本的内容,联系文章的人物、事件、情节和人物心理,还要考虑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 ‎3.“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母亲安慰“我”,并感叹拥有和失去是人生的常态。母亲的最后一句话中有对这样的人生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也是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的超然与洒脱,所以说的很淡很轻,又是对我善意的提醒;对于这样的人生中的拥有和失去,你应该做好一切心理准备。‎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结合整篇文章,思考说话人的身份和背景,思考说话的对象,考虑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本文先从“母亲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写起,母亲信佛,生命中有佛理,生活中有感悟。我是一个孩童,人生的路刚刚开始。母亲对孩子的话,有爱、理解、感悟甚至哲理等,再结合一下故事情节,句子的含意就不难理解。‎ ‎4.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对家庭教师布置及修改的文章很不满不开心;此时想起老法师赠予我的越窑碗感到安慰,内心喜悦;出行前,发现碗忘记放进箱笼里很不舍,惦念不忘,想回去拿,母亲不让去拿,陷入失望懊悔的情绪;船夫送来碗内心舒畅愉快;碗不小心掉入水中,母亲安慰我,我不知所措。现在想来,我终于释怀。‎ ‎【变式探究】(2015·湖北卷,16~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0分)‎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 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⑪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D.第⑨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E.今天,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帮助,瞩目于网上的各种图片,在头脑中旅行,我们可以“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原文中没有提及“蒲宁”是由于贫穷而有深刻的体 ‎2.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显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解析】本题从剪裁的角度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因为借助想象描绘出的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中的复现,而是作家的艺术创造,其中蕴含了作家连通诗和美的生命感受。②作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世界,‎ 是源于其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实乃心灵的探寻,他们描绘的动人风景,映现的正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奇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者的这句话蕴含了他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契合了文章中的“头脑中的旅行”的内在含义。‎ ‎4.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 ‎(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目睹,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解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要求结合个人体验来阐释。‎ ‎【变式探究】(2014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 浣花草堂 ‎ 黄裳 ‎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张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2)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现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解析】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需要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同时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同时还要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及表达效果。‎ 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意类题的一般答题步骤:‎ 第一步,分析句子的表层含意。(若是比喻句,找出本体代入句中)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情态。 ‎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在当时,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有删改)‎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下来,清澈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因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2)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据此分析作答。‎ ‎【解析】 解答第(1)小题。‎ 第一步,明确关键词语的含义。明确“这些情景”“这些声音”指什么,显然,是“奔走街头”,是 解答第(2)题。‎ 第一步,找关键词语。本句的关键词语是“这里”“平静”“清澈”,可以思考作者的心情由“不安定”到“平静”的原因是“想到这里”,那“这里”指代什么?‎ 第二步,寻语境,联系上下文。“这里”应既指“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也指鲁迅用充满血泪的道义文字,使青年作家的形象永远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题型二、分析句段作用 例2、【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个猴兄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小说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紧箍儿”。紧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紧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紧箍咒”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有删改)‎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8.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儿”“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6分)‎ ‎【答案】‎ ‎17.第一层(第1段):提出全文观点,成人不自在。第二层(第23段):揭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自由。第三层(第45段):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接受各种规范、不断修行的过程。第四层(第6段):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18.“如来佛的掌心”象征着孙悟空无法逃脱的社会规范;“紧箍儿”象征着孙悟空心甘情愿接受的社会规范;“八十一难”象征着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的障碍。 ‎ ‎19.人生的成长是发挥个人能力、收心敛性的过程;人生要承担责任,克服困难,完成使命;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 ‎【解析】17.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这是考查文章行文思路,‎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试题分析:审清题干“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考查句子含义,作答时,把词语放入语境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第三段“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即“如来佛的掌心”象征着孙悟空无法逃脱的社会规范。第四段“紧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紧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即“紧箍儿”象征着孙悟空心甘情愿接受的社会规范。第五段“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可以概括出。‎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西天取经”的寓意,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这一考点。做这类题目,就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变式探究】(2015·重庆卷,13~17)阅读下文,完成1~5题。(23分)‎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一块制作精美的铝合金板,上方写着:“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宋代勇说:“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谊。”‎ 宋代勇女儿是这样留言的:“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郭光元儿子:“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它距花土沟镇230多公里,距格尔木市270多公里,海拔2 910米。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1958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别说工作,只要能待住,生活,也是英雄啊!”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积60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柿。‎ ‎(有删改)‎ ‎1.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既表现沙海中甘森的明显、清晰,又突出沙海中甘森的令人难以置信。‎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这里的“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不是单纯的词义的理解,而是通过上下文的“对比”产生的作用效果。旅途中没有树、草,也没有飞鸟,只有群山、缺氧、劳顿和昏睡。用“十分醒目”对比意味鲜明,显示沙海中甘森的明显、清晰。而“海市蜃楼”又突出难以置信和怀疑。‎ ‎2.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途中自然景物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 ‎3.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远离市镇,社会依托条件差;海拔高,风沙大,自然条件艰苦。由初建油田时环境条件恶劣的荒漠,变成了环境优美的沙海绿岛——石油人的“新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章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九、十两段。‎ ‎4.文中为什么要写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为了表现并赞扬甘森石油人的精神风貌。‎ ‎(2)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懂得爱与亲情,有家庭幸福感与责任感。‎ ‎(3)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解析】本题主要从情节设置的角度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在甘森这个偏僻苦寒之地,除了物质的缺乏外,最缺乏的是亲情,“亲情墙正是补充了这一缺憾,从而体现甘森人的精神风貌,而亲情寄语又体现了幸福感和责任感。‎ ‎5.文章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点题 ‎(2)西红柿是甘森石油人在荒漠中种植出来的果蔬,特殊而珍贵,显示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甜美生活。‎ ‎(3)西红柿又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它寄寓着作者对甘森石油人的美好情感,文章借西红柿颂扬甘森石油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探究的能力。本文的题目是《甘森的西红柿》,而只在文中写到一次,最后再提,肯定是点题和照应;而作者对它再次大加赞美,是在了解亲情墙之后的赞美,意味更深,旨趣更高。‎ ‎【变式探究】(2015·山东卷,19~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 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 “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⑫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注】 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1.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 ”,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②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心中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 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判断出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这句话的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3.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②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③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④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注意题干要求,思路概括;二是要注意对筛选的信息的整合,首先找到四堡雕版衰落的段落,然后在其上下文找衰落的原因。‎ ‎4.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 ‎②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以及赏析作品的内涵, 技巧。‎ ‎【变式探究】(2014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 郁达夫 ‎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 ‎。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 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 ‎【解析】‎ 散文句段作用类题的一般答题步骤:‎ 第一步,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题目明确指出指定句段为文章第⑧段。‎ 第二步,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巧上来看,作者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进一步说明山水对自身心灵的陶冶。‎ 第三步,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负重的河流 黄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期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 ‎⑤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蘸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⑦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 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 ‎⑧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文章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③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 ‎【解析】 本题分析段落的作用。‎ 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 第三步,从结构角度进行分析。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 题型三、鉴赏表达技巧 例3、【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8分)‎ 湖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 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旷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 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7.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3分)‎ ‎8.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4分)‎ ‎10.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3分)‎ ‎11.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分)‎ ‎【答案】‎ ‎7.答案示例:第①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分割的意思。这一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8.以记忆中艾比湖难以忘怀的美丽来反衬现实中艾比湖的残败,表达痛惜之情。‎ ‎9.答案示例:在抒情散文中列举数据和年份,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湖泊消失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地域之集中,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痛苦无奈的情感,也能给读者触目惊心的感觉。‎ ‎10.答案示例:题目中的“湖”不仅指艾比湖,还指向众多境遇相似的湖;“殇”为非正常死亡,隐含了作者悲伤、担忧、谴责等复杂情感。‎ ‎11.答案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 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有创造性。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答案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致的。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过多过浓,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 【解析】7.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本,辨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然后再根据比喻修辞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要根据文本所写景物,紧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本文的主旨是抒发作者对环境遭到破坏的伤痛心情,唤起读者对保护环境的共鸣之心,而描写以前的景物,能让读者将其同眼前所见加以对比,造成读者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作者的情感得以很好的抒发。‎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欣赏作品表现手法的题目。答题时,首先要仔细比较文本中各个数据的差距,比较各个年份之间相隔的时间长短,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再分析这样写对表现作品主题和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11.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可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以及词语的选用等角度出发,仔细分析题目指定的段落,再逐条列举;列举时,应该先指出方法,再列举例句,最后指出作用。‎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变式探究】(2015·天津卷,16~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0分)‎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 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节)‎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比喻、拟人,排比。‎ ‎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画线语句使用的修辞方法,要结合语句中的 ‎2.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 ‎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 ‎③山水与耕地完美交融,体现中国农人的智慧。‎ ‎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文分析,可从云和梯田的自然景观,积淀千年的农耕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归纳概括。‎ ‎3.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 ‎②“移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主旨的理解与艺术技巧的鉴赏能力。“梯田”加上引号,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梯田的象征意义。文章最后一段是对主旨的升华,分析其作用,抓住关键词“移动”“不可移动”“梯田”的深刻含义即可。‎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这两句话词语间不加标点,使语气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 C.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D.“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颇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摹景神韵。‎ E.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C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 ‎【变式探究】(2014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 粮 食 ‎ 学群 ‎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解析】‎ 细节描写句子全找出来,然后按照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手法,进行分类分析。‎ 第三步,重点分析鉴赏修辞或表现手法在表达情感、主题等方面的效果(作用)。赏析要既有文本意识、手法意识,更要有主旨意识。“养猪送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 ‎【变式探究】(2015·江苏卷,12~1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 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答题时要对文章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梳理得仔前后的共同点。‎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析理解。综合全段可知,这是前后两家风格的对比,后家“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不大有定规”,而前家则是“而那先来的,‎ 从来……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结合这些句子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孱弱”的丰富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回到原文中去,根据上下文进行分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线索,分析文章的结构。文章自始至终在谈各种气味,“气味”贯穿始终,应当是文章的线索。文学作品中线索的作用表现在结构组织和情感(主旨)表达两个方面,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本文这条线索前后贯穿,把不同家庭的风格连在一起,使得结构井然,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生活气息,很好地表达了文章主题。‎ ‎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注】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②‎ 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在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 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水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有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 ‎(有删改)‎ ‎【注】 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 第⑥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腐朽,而是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对待。‎ 第三步,结合全文内容和主旨来分析其作用。结合下文和文章的主旨,不难看出作者内心那种自责和无奈的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