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10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海权可界定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在海洋领域或运用海洋所享有的实力、影响力或控制力,它不仅包括海上军事力量,还包括海洋经济实力和海洋科技水平。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并不足以保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海军的强大有利于保护国家的海外贸易,反过来,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加强海军的实力。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海军实力的加强。但是中国的海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海权,这主要是由文化传统和外交战略的差异决定的。‎ 与西方文明相比,儒家文明缺乏侵略性和扩张性,这使得中国崛起的范式和要素不同于西方大国。作为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中国一贯反对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中国经济的强大更多取决于内在的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劳节俭的民族传统,而不是依赖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和寄生性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只要国际法还不能完全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中国就必须发展海军实力,以强化海权。不过中国海权的内涵与西方扩张性的传统海权有所不同,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主要目的在于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从而有效维护国家权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南海各国就是趁中国海军实力虚弱,事实上侵占了中国的南沙诸岛。‎ 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传统也使中国的海权缺乏攻击性和扩张性,中国海军强国的目的不是干涉他国内政,而是为了从海洋利用与世界和平中获取物质利益和安全保障。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而不是无限战争,而且陆上防卫压力也使海军建设不能从战略层面向战术层面无限推进。战术意义上的海洋维权可由政府执法部门来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国际舆论和外交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因为执法争端可归因于对国际法实施和解释上的分歧,而战术上的军事行动会因违背和平与发展潮流诱发“中国威胁论”。‎ 通过经济发展和海洋战略实现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而不是与西方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有效地维护国际海洋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而海洋霸权国则有可能威胁他国的海洋权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以及儒家文化都使中国应坚持和发展海权的和平性内涵,并以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构和海洋争端的解决能力等软实力来和平地维护其海洋权益。‎ ‎(摘编自江河《国际法框架下的现代海权与中国的海洋维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是通过加强海军实力来强化海权,保证经济实力的提升。‎ B.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因此不会被视为威胁。‎ C.中国海权的内涵不仅受文化传统和外交战略的影响,也受制于陆上防卫压力。‎ D.中国目前主要依靠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构等软实力来和平地维护海洋权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和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阐述中国海权维护问题的基础。‎ B.中国南沙诸岛被长期侵占的事实说明目前国际法还不能十分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 C.本文先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海权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中国海洋维权的目标。‎ D.中国经济强大的内在原因,是中国迫切需要壮大海军力量成为海洋强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依然存在,中国和平维护海洋权益的阻力就存在。‎ B.如果国际法能完全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中国就不一定要发展壮大海军实力。‎ C.如果要驱离他国擅入中国海域捕鱼的渔船,应首选海警而非海军来执行任务。‎ D.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这是为了顺应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马小菊 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湿湿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待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儿,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 B. 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写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等相关细节,大都体现了他们的一种“看热闹”“看笑话”的心理。‎ C. 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一定会原谅丈夫,过上幸福生活。‎ D. 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 ‎5. 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 会吐蕃乞和,钦陵①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率骑往迎。‎ 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 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驼、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将斩之。张说等谏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有刪改)‎ ‎【注】①钦陵:当时的吐蕃首领。‎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B.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C.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D.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学生”,是在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因国子监又称太学而得名。‎ B. “中书”即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军事机构之一。‎ C. “缞服”指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之意和哀悼之情。‎ D. “太子少保”是皇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一般作为荣誉性的官衔賜给重臣近臣。‎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郭震不拘小节。他在太学时曾将四十万钱送给陌生人;在任上曾将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B. 郭震颇具谋略。在对待吐蕃问题上,郭震献出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后来事情果如其所料,吐蕃内部发生变故,其首领被诛杀。‎ C. 郭震结局凄凉。他因得罪唐玄宗而差点被杀,后被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震怏快不得志,在半道病死。‎ D.‎ ‎ 郭震有胆有识。娑葛认为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 (5分)‎ ‎(2)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①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②。‎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注】①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②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的“试吏”即出任官吏,表明黎六郎刚刚被任命为阳翟少府,这与颔联的“新绶”相照应。‎ B.“春山踯躅芳”写黎六郎赴任途中看到杜鹃花漫山遍野,于是心情极为舒畅,这是以景衬情。‎ C.腰垂新绶、衣满芸香,是对黎六郎赴任时的状貌的描写,说明他并没有因为做官而忘了读书。‎ D.第五句“乔树别时绿”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同时写出了为黎六郎送行时的自然环境。‎ ‎1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 ‎(4).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3小题,9分)‎ 细想也是,不管乌云之下怎样阴沉灰暗,狂风怒号,甚至大雨瓢泼,乌云之上,太阳恒久不变的温暖光芒,总耀得另一面      ,晴空万里。  ‎ 有人说,每一种灾难都是一种祝福,每一种创作都是一种成熟。此言不虚。有的时候,灾难是人生中一场风雨雷电,(      );有的时候,灾难是人生中必经的一窑烈火,经淬炼洗礼,才能从泥坯蜕变为瓷器,“不留烟熏火燎的痕迹,只留沉静内敛的光华”。 ‎ 所以当人生的乌云飞来,你大可不必逡巡畏怯,也没有必要  。在     的时刻,要记得丘吉尔“热爱苦难”的信条,要记得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古训,要记得,雨后的天空才可能看得见彩虹;或者,你为自己造一双翅膀,飞到云端之上。这样,你便为自己寻觅到一座日不落的天堂;又或者,你努力积蓄起     的力量,将乌云整片整片地翻转过来,那么,风停雨住,阳光普照,一整片天空的洁白云海,都将成为你掌中的玩物。  ‎ 请相信,每朵乌云都有银亮的内层。那内层终将翻转过来,赠你一片天碧如洗、云白如练的晴空。‎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风和日丽 一惊一乍 栉风沐雨 翻云覆雨 B.风和日丽 惊心动魄 披星戴月 翻云覆雨 C.和风细雨 一惊一乍 披星戴月 出尔反尔 D.和风细雨 惊心动魄 栉风沐雨 出尔反尔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灾难是人生中必经的一窑烈火,经其淬炼洗礼,才能从泥坯蜕变为瓷器 B.灾难是人生中必经的一窑烈火,经淬炼洗礼,我们才能从泥坯蜕变为瓷器 C.灾难是人生中必经的一窑烈火,经我们淬炼洗礼,其才能从泥坯蜕变为瓷器 D.灾难是人生中必经的一窑烈火,经其淬炼洗礼,我们才能从泥坯蜕变为瓷器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旁逸斜出的枝枝丫丫被它劈去,我们的主干却能叶舒花朗,愈加挺拔 B.劈去我们旁逸斜出的枝枝丫丫,我们的主干却能叶舒花朗,愈加 挺拔 C.劈去我们旁逸斜出的枝枝丫丫,使我们的主干叶舒花朗,愈加挺拔 D.我们旁逸斜出的枝枝丫丫被它劈去,使我们的主干叶舒花朗,愈加挺拔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做鱼时,当我们用刀剖开鱼肚,就会看到,在腹腔上有一层黑膜。有人说它有毒,其实这层黑膜叫“腹膜脏层”,它能够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它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所以,这层膜① 。不光是鱼有,② ,连我们人的肚子内也有这样一层膜。③ 。不过,由于其主要是由脂肪细胞组成,脂肪含量很高。因此如果不嫌麻烦,就把它去掉;如果嫌麻烦就不用除掉,吃了也不用太担心。‎ 四、写作(5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对同学们常提及的“高中关键词”进行了收集,它们是:社会实践,独立,迷茫,竞争,青春,挫败感,理想,合作,成就感,文化修养,意志力,创新。‎ 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对高中生活的认识,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高二语文答案 ‎1【答案】C【解析】A项,原文中提到“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并不足以保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B项,尽管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但这依然存在诱发“中国威胁论”的风险;D项,以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构和海洋争端的解决能力等软实力来和平地维护海洋权益,是中国海权维护的努力目标,但目前尚未实现。‎ ‎2【答案】D 【解析】中国经济强大的内在原因,能有力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依赖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即海上霸权,但不能证明中国迫切需要壮大海军力量成为海洋强国。‎ ‎3【答案】D【解析】D项因果倒置,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这是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以及儒家文化”使得中国做这样的选择的。‎ 4. C 【详解】C项,“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错,太绝对,也于文无据。 ‎ ‎5. ①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④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每点3分,任意3点即可满分)‎ ‎6. C【详解】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以”“专制”“陛下”“则”。‎ ‎7. B【详解】试题分析:“中书”非军事机构,而是政务中枢,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主要负责发布皇帝政令诏书,是中国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8. D 【详解】D. 郭震有胆有识。娑葛认为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错。‎ ‎9. (1)武则天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召他进宫想当面责问这事,但与他谈话之后,认为他是奇才,索要他的文章,郭震献上《宝剑篇》。(重点字词“诘”“既”“奇”“索”)‎ ‎(2)郭元振就在帅帐中与之谈判,恰逢天下大雪,在谈判过程中,郭元振一动不动,到日暮时,他的皮肤已经被冻裂。‎ ‎(重点字词“即”“会”“雨雪”)‎ 参考译文:‎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小时候即胸怀大志,十六岁,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学生。有一次,家里送来四十万贯钱。恰好有个穿丧服的人前来拜访,自称家里五代人都没有下葬,希望能借钱办理丧事。郭元振听后,慷慨地把钱都借给了他,没有一点儿吝惜的脸色,也不问这个人姓甚名谁。薛稷等赞叹吃惊。十八岁考中进士,担任通泉尉。以侠义自任,不以细务为意,曾经铸造私钱、贩卖上千人口,所得钱财用来赠送宾客,百姓深以为苦。武则天知道了他所作所为,召他进宫想当面责问这件事,但与他谈话之后,认为他是奇才,索要他写的文章,郭震献上《宝剑篇》,武后看了后大加赞赏,还把他的诗篇赏给学士李峤等人看。就提升了他为右武卫铠曹参。‎ 恰逢吐蕃请和,钦陵要求朝廷回撤西域四镇的守兵,并赏赐十姓突厥之地给他。朝廷派郭元振充任使者前去谈判,趁机察看敌情。郭元振回来后,上疏道:“长期以来的徭役让吐蕃人困苦不堪。他们都希望大唐和吐蕃之间能够实现和平。首领钦陵打算分裂四镇归为己有,在国内专制,因此才没有归顺。假如陛下每年都向吐蕃派去和亲使团,钦陵一定会屡屡拒绝。那么,他的部下一定会怨恨他。即使钦陵想大举侵犯唐境,也会受到部下的牵制。君臣之间有了矛盾,吐蕃内部就会发生变故。”这些谋划得到了朝廷的赞同。几年之后,吐蕃君臣相互猜忌,最终部属诛杀了钦陵。他的弟弟赞婆等前来投降,于是武后下诏派郭元振率领人骑前往迎接。授予他主客郎中一职。‎ 神龙年间,郭震升任安西大都护。此时,西突厥酋长乌质勒率领的部落逐渐强盛起来,主动向朝廷提出议和。郭元振在帅帐中与之谈判,恰逢天下着雪,在谈判过程中,郭元振一动不动;到日暮之时,他的皮肤已经被冻裂。乌质勒年事已高,又多次俯身下拜,经不住风寒,会谈结束后就死了。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元振设计害死了乌质勒,打算率兵袭击郭元振。副使解琬知道了这件事,劝郭元振趁夜逃走。郭元振没有听从,而是从容不迫地安卧帐中。第二天,郭元振身穿素服前去吊唁,半路上遇到娑葛的士兵。敌军没料到郭元振会来,也就不敢轻举妄动,忙说是来迎接、护卫他的。郭元振走进帐中,吊唁赠礼,哭得极为悲切。郭元振在那里住了十天,帮助办理丧事。娑葛被郭元振的信义打动,向唐朝派去使者,进献良马五千、骆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杀太平公主的时候,各位宰相跑到外省,只有郭元振率领军队护卫皇帝,事情平后定,他宿卫在中书省十四晚才停止。进爵封为代国公,恰逢玄宗在武骊山讲习军事,三令之后,玄宗亲自擂鼓。这时郭元振突然出班奏事,打乱了演练。玄宗看到军容不整,非常生气,命人将郭元振立即斩首。张说等人劝谏,才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开元元年,皇帝念及郭元振的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元振怏怏不得志,走到半道,就病死了,享年五十八岁。开元十年,追赠他太子少保一职。‎ ‎10.B【解析】B项,“赴任途中看到杜鹃花漫山遍野,于是心情极为舒畅”,时间有误,此时正在送别,黎六郎尚未起程。故选B。‎ ‎11.【参考答案】①对朋友的祝贺与赞美之情。“腰垂新绶色”写朋友新官赴任,字里行间透露出欣慰之意。②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和关杯之情。“客程关外长”对朋友路途遥远的牵挂之意。③对朋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勉励之情,尾联写希望朋友有好的政绩,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12(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3.A【解析】 风和日丽:指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和风细雨:和煦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此处应选用一个与后面的“晴空万里”同义的词,所以选“风和日丽”。一惊一乍:指人的精神过于紧张或兴奋。惊心动魄:原形容作品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根据语意,此处指的是“紧张”,所以应该用“一惊一乍”。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披星戴月:指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此处指的是辛苦奔波,并没有强调“夜里”,所以应该用“栉风沐雨”。翻云覆雨: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今指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此处指的是力量,应该用“翻云覆雨”。‎ ‎14.D【解析】A项,指代不明,没有指明“谁”“才能从泥坯蜕变为瓷器”。B项,指代不明,没有指明“经过‘谁’的淬炼洗礼”。C项,语意混乱。“经我们淬炼洗礼”与前面语意不合,“其”指代不明。‎ ‎15.C【解析】这段文字是对灾难的一种理解,横线前面给定了一个比喻,与横线后面的比喻共同表现灾难的作用。需要注意,横线前面的陈述对象为“灾难”,A、D两项中途易辙,据此可排除。B项后半句偷换主语,使得表达不够顺畅,故应排除。‎ ‎16示例:①起保护内脏和润滑的作用(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②很多动物腹腔中都有这层膜 ③食用这层膜并不会有安全问题。‎ ‎【解析】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连我们人的肚子内也有这样一层膜”,第③空注意前文“有人说它有毒”。‎ ‎17【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呈现你你对高中生活的认识”要求大处着眼,十四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学习”“合作”讲讲学习中合作的重要性,由“迷茫”“青春”谈谈高中生青春的迷茫,由“合作”“创新”说说高中生活学习中,应该如何在学习中创新由“独立”“青春”聊聊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独立的重要性。不论如何立意行文,都要注意:从所给的关键词中选二至三个关键词来呈现所写内容,且选用的关键词间是有机联系的,文章的主题要明确。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对高中生活的认识”,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