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2.50 KB
  • 2021-06-03 发布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从古代到近现代经历了中华民族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和阶级烙印,但其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文化仍具重要的利用价值,对现代家庭教育而言,更是一种颇值借鉴的人文育人经验。‎ 传统家训文化具有鲜明的宗法文化传承性。家庭是国家的基本细胞,国家是由各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教育的优劣,家庭成员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乃至民族的兴衰,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此理。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的家训文化在历代社会需要的大背景下,通过各个家庭的家长将利于当时社会的先进文化理念,通过口头训诫、书信家谱等形式箴诚家族后人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保家卫国。由于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播从始至终都是以血亲关系为纽带来完成的,而且是由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者来规勉教化的,彰显了家庭宗法教育的权威性与亲和性,因而更易被家庭成员接受和遵循。实践证明,传统家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其对社会文化风尚的形成和推广是不可或缺的。‎ 传统家训文化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性。中国传统社会的家训家规,是一种以家国一体理念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传播,具有治家和爱国相统一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家庭化,它有效地化解了社会意识规范和自我意识设计的相互矛盾,使社会的普遍意识形态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行为,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风尚,使家庭成员通过家规家训的教化,自觉地遵守中华优秀的文化精神并依此来塑造自我,砥砺自我,提升自我,使全体社会成员,在传统家训文化的熏陶下,达到以时代的需求立德修身,以社会共识的伦理治家教子,以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爱国爱民的精神文化境界。实践证明,此种以“家国同构”理念为主旨的家训文化,具有家庭教育与社会文化结合、事理与亲情融合、口训与心育并用的文化教育功能。‎ 传统家训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中国的传统家训从发端到形成,都是由家族中长辈对晚辈的口头训诚形式和文字书面形式来传播的。其中尤以家族长辈对晚辈的口头谈话形式最为常见,也最为普遍,它是一种口口相传的最大众化的家训范式。传统家训的另一种传播范式,是家庭中教育者通过书信往来和著书立说等书面文字方式,对后代受教育者进行劝诫 教育,以使其文化相承继往开来,这也是对传统家训文化系统的文字阐释和思想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当属南北朝时期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全书共二十章,是严氏根据自己的经历,阐述有关立德修身、治家教子、明志求学、治国营家的传统家训专著,可谓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开山典范之作,该书问世后百年间,严氏家族先后出现了如注释《汉书》的颜师古,书法为世人楷模、流传至今的颜真卿,凛然取义、以身报国的颜杲卿等名人志士,足见《严氏家训》对其后人的教育效用。‎ 由此可见,传统家训是以血亲为系的社会文化形态,其对当今社会及家庭教育有着承前启后的借鉴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肯定传统家训文化人文育人经验的同时,强调了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B.传统家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家庭教育、庭成员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乃至民族的兴衰。‎ C.传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的传播从始至终都是以亲戚关系为纽带来完成的。‎ D.我们继承传统的家训文化,目的是将个体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以时代的需求立德修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紧扣传统家训文化的三个特性,论述其在社会风尚、文化教育、教育后人方面的作用 B.文章将传统家训文化的口头训诫与文字书面形式作对比,意在突出口头训诫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C.文章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为例,论证了传统家训书面文字在化育后代、培育英才方面的作用。‎ D.文章阐述了传统家训文化对社会文化风尚的形成和推广是不可或缺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家训文化具有宗法性,宗法教育的权威性、和性,容易让家庭成员接受和遵循。‎ B.社会意识规范和自我意识设计的相互矛盾,有时可以通过中国传统社会的家训去化解。‎ C.传统家训文化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性,因此,继承传统家训文化,就能培养家国情怀。‎ D.《颜氏家训》在立德修身、治国营家等方面的思想精华,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从20世纪80年代“七五”‎ 科技攻关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出喷涂、弧焊、搬运等机器人。但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相比有差距。2017年,在中国工业机器人13.8万的销量中,外资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国内自主品牌机器人在销量上有所增加,但所占份额仍然较少。‎ 在21世纪,中国工业机器人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伴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大,这是制约我们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阻力。此外,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就业不匹配,导致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人才极其缺乏。好在我国已意识到这些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推动了机器人的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和人才的引进、培养。‎ ‎(摘编自《智能制造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机器人现状如何?》)‎ 材料二:‎ 材料三:‎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正进入提档加速关键期。与之相对的是,2019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1%。一方面,近几年迅速增长的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机器人头部企业投资布局、建厂增产;另一方面,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成本相对高昂,在缺乏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国内出现部分企业以产品“性价比”打开市场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出现在中低端产品上,导致空间缩减,经营压力剧增。‎ 国内机器人产业在努力突破国外机器人企业的重重包围。近些年,除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机器人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2018年从中央到地方又根据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短板给出了对应的政策指导,比如引导用户、企业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按照市场规律积极应用,而不再仅是简单补贴的方式。‎ 针对技术短板,中国人民银行在近期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鼓励金融机构推动融资、租赁、质押业务创新发展,加大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金融支持。‎ 针对行业应用短板,多地也制订了明确的路径图和年度计划书。例如,安徽省提出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000台以上,浙江省明确新增工业机器人1.6万台。‎ 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大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但是在3C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中度低,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化。‎ 随着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跟人进行协作、共融的新一代机器人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这为我国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提供了实现路径,比如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协作机器人,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我国有着机器人应用的最大市场,有足够多的应用环境来检测提升产品性能,进而将市场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摘编自《2019年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国外相比,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虽起步较晚,但经过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B.我国工业机器人近年来的销售额逐年增长,可以说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需求较大,前景较好。‎ C.当今形势下,一味地对企业进行补贴并不妥当,于是从中央到地方均取消了对机器人产业扶持的补贴。‎ D.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为我国协作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也让我国在此方面的水平与国际相当。‎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国内自主品牌相比,外资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技术水平高,这使其占据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B.2019年初,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速下滑,根本原因是大批国外机器人头部企业投资布局、建厂增产。‎ C.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可以达到63.2亿美元,但近年来的年增长率却呈曲折式变化。‎ D.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聚集了较多工业机器人,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工业机器人较少,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化。‎ ‎6.我国为“突破国外机器人企业的重重包围”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棵树 李德霞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学校回来,看着空空的土屋和一下子苍老了的娘,丫头抱着树干号响大哭。娘说:“丫头,别上学了,回家跟娘种地吧。种地饿不死人。”‎ 丫头倔,丫头一抹眼泪说:“偏不,我还要考大学,我丫头说到做到!”‎ 娘说:“上大学不要钱?”‎ 头说:“我有三棵树,三棵树就是我的钱。”‎ 头真的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家家日子还不宽裕,但乡亲们厚道,你二十他三十地把钱送来。丫头不接,一一挡了回去,丫头说:“大叔大婶的情我领了,我不能欠乡亲们太多……”‎ 娘说:“你不上学了?‎ 丫头说:“你甭管,我自有办法。”‎ 开学前几天,丫头去了村里的德叔家。德叔在农机站当站长,家里开着小卖部,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殷实得多。更重要的是,爹在世时,跟德叔是最要好的弟兄。其实,在丫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德叔就给丫头准备了一千块钱。德叔笑眯眯地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你啥时还我呀?”‎ 头说:“不是借,是贷,就按银行的利息算。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连本带利一块儿还。”‎ 德叔还想逗逗丫头,就说:“银行贷款还讲个财产抵押呢,你拿啥给我做抵押?‎ 丫头拉着德叔的手出了屋,用手一指她家院里的三棵树说:“我有三棵树,我就拿三棵树做抵押。”说完,ㄚ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和笔,哗哔哗,写了抵押单,交给德叔。‎ 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 丫头上了大学。上了大学的丫头从来不敢回家。除了舍不得那几块钱的路费,丫头还得自己挣学费,挣生活费。丫头到图书馆帮过工,到饭店洗过碗,啥来钱干啥。有同学问:“你家里没钱供你?”丫头说:“有,我有三棵树……”‎ 丫头大三时,不得不回家一趟。大哥在一家煤矿挖煤,死于矿难,矿上只给了很少的一点钱,少得离谱。丫头找到矿长,拍着桌子和矿长讲道理。矿长熊了,按规定赔了款。拿回赔偿金,大嫂取出两千块,要给丫头。大嫂说:“以前都是我不好,对不起丫头妹妹。钱你拿着,你是大学生,就不要那么辛苦了。”‎ 丫头把钱挡了回去。丫头说:“我还年轻,吃点苦受点罪是好事。这钱是我大哥拿命换来的,就留着给侄儿上学用……”‎ 转眼,丫头大学毕业了。那时候,大学生很抢手,是香饽饽,丫头被分配到市政府上班。领到第一笔工资,丫头回了村。丫头找到德叔,要赎回当年的抵押单。德叔说:“啥抵押单?我早扔了。”丫头吃惊地说:“那……我的三棵树?”‎ 像当年丫头拉着德叔一样,德叔拉着丫头的手出了门,用手一指丫头家的那三棵树说:“三棵树,本来就是你的。‎ 丫头要接娘进城。临走时,邻居说:“你娘这一走,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土屋和三棵树不如卖了的好……”‎ 丫头看着土屋,抚摩着树干说:“土屋是我的家,三棵树是我的根…我怎么舍得卖啊?留着吧。”‎ 一晃,几十年过去。土屋已日渐斑驳,倒是那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绿阴如盖,成了村里的一景。‎ 前年,有人相中了那三棵树,愿出大价钱买下来。那人打电话给丫头,问丫头愿不愿意卖,被丫头断然拒绝。‎ 如今,已是副市长的丫头,无论工作多忙,每年都要抽空回村一趟,看看父老乡亲,看看她的三棵树……‎ ‎(选自《百花园》2013年第6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丫头抱着树干号啕大哭”这一细节,写出了丫头孤苦无助的心理;而后面她“一抹眼泪”的举动,刻画出其倔强、刚强的个性。‎ B.“德叔”给丫头支援上学的费用,并且不需要她的抵押,体现了他的仁义与善良;而他笑逗丫头,又体现了他的豪爽和风趣。‎ C.小说设计大哥遭遇矿难,大嫂成为寡妇,只得到很少的一点钱,最后是丫头拿回了赔偿金等情节,意在表明善恶有报,规劝人们要孝亲友爱。‎ D.作品中头的“我有三棵树”一语多次出现,以此结构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行文紧凑,韵味无穷。‎ ‎8.作品两处写“大嫂”这一人物,对塑造“丫头”的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 ‎ ‎9.请分析小说中的“三棵树”有哪些意蕴? ‎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二月,(袁)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果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将文丑将五六千骑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竟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杀,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B.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C.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D.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 B.骑,骑马,又例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官渡,位于河南省中牟县,因为发生了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基础的官渡大战而闻名。‎ D.城邑,“邑”是城镇,“城”是城池、城市,“城”比“邑”大些;也泛指城镇、城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年少时虽然机警有谋略,但不受约束,不进修学业和德行功业,所以大家都不觉得他怎么样,只有桥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B.太祖能够听取建议,他北上救刘延时,听从荀攸诱敌分兵的建议,使得袁绍分兵西应而上当。‎ C.太祖胆识过人,在延津南面,他只有不到六百骑兵,却用诱敌计谋,等追兵超过五六千人才攻击,最终以少胜多。‎ D.袁绍大败后,太祖缴获了袁绍的全部辎重珍宝,从收缴的书籍中,发现许县的一些下属和军中的人与袁绍往来的信息,就把书全都烧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 ‎(2)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村居苦寒(节选)‎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注】,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注】絁(shī)被:绵绸被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八句写农民在寒冬时节的艰难生活。由于天寒地冻,没有御寒的衣服,只有点燃蒿草取暖,终夜愁坐盼望清晨,紧闭房门,躲在家里。‎ B.“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两句真实地写出诗人穿着布面的皮袍盖着绵被,不论坐卧都是暖和的。‎ C.“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写出诗人庆幸免遭饥寒之苦,且不必辛勤躬耕的生活状态,为下文的反思作铺垫。‎ D.这首诗语言通俗,不事藻绘,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15.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得知蔺相如“引车避匿”的原因是为国家考虑之后,“ , ”,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2)李白《蜀道难》中写神话传说“五丁开山”的句子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江山之景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上片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大众阅读折射了社会的变。1949年至2019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不断 着“场景”和 “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红色文学作品讴歌了各个时期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与此同时,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熔印,50年代的中国青年很少没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苏维埃经典”。改革开放后,有 的佳作一经问世,举国上下竞相阅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等,无不成为当年甚至持续年的畅销书籍。八九十年代至上世纪,读者的阅读内容已经从娱乐性图书转化为2000年以后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书目,( )。21世纪以来,读者的阅读趋向多元,《第一次亲密接触》《三体》系列等正是受到新媒体形式颠覆式影响的代表作。‎ ‎5G时代,戴上虚拟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传播+阅读+沉浸式”的 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 的路上,而且阅读与各个领域跨界,衍生出阅读+××”的形态,让生活更加多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变换 份量 数字化 百花齐放 B.变换 分量 智能化 百花齐放 C.变幻 分量 数字化 遍地开花 D.变幻 份量 智能化 遍地开花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目的已经从自我价值提升逐渐转化为娱乐休闲 B.阅读目的已经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 C.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阅读目的发生了变化 D.发生了变化的还有阅读目的,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联文学被广泛引入及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50年代的中国青年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苏维埃经典”。‎ B.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50年代的中国青年很少没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苏维埃经典”。‎ C.苏联文学被广泛引入及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50年代的中国青年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苏维埃经典”。‎ D.苏联文学被广泛引人及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50年代的中国青年很少没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苏维埃经典”。‎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疫情依然严重, 击不垮乐观的中国人民。伴随着《火红的萨日朗》的音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A区,医护人员和患者一起跳起了广场舞。据医院的医生介绍,方舱医院里面收治的患者 大都是症状较轻的, 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了打发闲暇时间,医生便带着患者一起跳舞,这样 能够舒缓筋骨, 能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 ‎21.北宋有三位词人对词的发展都做了大胆的“变革”,请分别概括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变革”的主要成就。每点不超过10字。‎ 词至柳永一变,他把词从深闺重楼里拉出来,词的抒情主人公不再是深闺里的思妇怨女,而是市井平民;他采纳市井声,因而“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他还开创了慢词长调,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苏轼是柳永后对宋词进行变革的全能“天才”,他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逐步诗歌化,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开创了豪放词风,把词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被称为北宋词“集大成者”的周邦彦,精通音律,词格律严谨,把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格律发挥到了极致;内容上,他能融合诸家长处,使词雅俗共赏。‎ 柳永:内容上 ‎ 形式上 ‎ 苏轼:内容上 ‎ 形式上 ‎ 周邦彦:内容上 ‎ 形式上 ‎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答案】B(A项,相关信息在第一自然段;选项内容轻重倒置,应该是“肯定传统家训文化历史和阶级局限性的同时,强调了其人文育人经验”。B项,相关信息在第二自然段。C项,第二自然段原文是“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播从始至终都是以血亲关系为纽带来完成的”,选项偷换概念,“亲戚”应为“血亲”,二者范围不同。D项,相关信息在第三自然段,选项关系错置,“将个体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应该是“将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行为”,“目的”的表述也不全面。)‎ ‎2.【答案】B(文章无意将“口头训诫与文字书面形式作对比”,只是分别阐述其作用,也没有“突出口头训诫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3.【答案】C(“继承传统家训文化”有利于家国情怀的培养,它并不是“培养家国情怀”的充分条件。)‎ ‎4.【答案】C(相关信息在材料三的第二段,原文是“不再仅是简单补贴的方式”,并不是“取消了对机器人产业扶持的补贴”。)‎ ‎5.【答案】B(相关信息在材料三的第一段,原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选项中所说只是原因之一,且“根本原因”一说也于文无据。‎ ‎6.【答案】①意识到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推动机器人的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和人才的引进、培养。②我国政府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机器人产业相关政策,针对其发展短板给出了对应的政策指导。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金融支持。④多地制订了明确的路径图和年度计划书。(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7.【答案】C(“意在表明善恶有报,规劝人们要孝亲友爱”理解有误。这些情节的设计,意在凸显丫头的形象。)‎ ‎8.【答案】小说中两处写到“大嫂”。第一处是开头大嫂吵着分家,并且打算砍伐“三棵树”;大嫂的自私蛮横反衬出丫头倔强、坚毅的个性。(3分)第二处是丫头帮忙拿回了死于矿难的哥哥的赔偿款后,大嫂拿出钱来补偿丫头,并真诚道歉;大嫂的态度从侧面凸显了头的人格魅力。(3分)(意对即可)‎ ‎9.【答案】①它是分家后丫头仅有的财产,见证了丫头成长过程的艰辛困苦;②它承载着娘的慈爱和德叔的仁义;③它是丫头考上大学并且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柱④它是丫头一份深挚的念想,是丫头的乡情乡愁和回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意对即可)‎ ‎10.【答案】B(解题时,比较各选项的差异,重点揣摩有差异之处。如“皆斩之郃等”‎ 中间要不要断开呢?根据句意,此处“之”是代词而不是结构助词,是“斩”的宾语所以要断开,排除A、C两项。“公收绍书得许下”中,要准确把握“收”的内容;根据上下文仔细揣摩,“收”的是“书信”,而且“得”是后一个“书”的谓语,因此“得”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故正确答案为B ‎11.【答案】B(文中的“骑”和“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骑”都是名词,意为“一人一马”或“骑兵”。)‎ ‎12.【答案】D(其中的“书”不是书籍,而是“书信”,从收缴的袁绍的书信中,发现了一些自己人与袁绍来往的书信。)‎ ‎13.【答案】(1)曹操于是带领军队加速奔赴白马。未到白马,仅剩十多里时,颜良才发觉,非常吃惊,慌忙前来迎战。(“兼行”“趣”“逆”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过了一会儿,又报告说:“骑兵逐渐增多,步兵数不清。”(“有顷”“白”“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计9分)‎ ‎14.【答案】A(“诗歌前八句写农民在寒冬时节的艰难生活。由于天寒地冻,紧闭房门,躲在家里”理解错误。七八两句“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是想到自己在此时刻,是紧紧关上草堂屋门,这是诗人说自己。)‎ ‎15.【答案】①对比。诗中把农人在寒冷雪天无衣受冻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幸免饥冻”的温饱作对比。②衬托。用“竹柏皆冻死”来衬托天气的寒冷,表现百姓生活的艰难。③这首诗用对比和衬托,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体现了诗人的忧民情怀,也表达了诗人的惭愧不安之情。(每点2分,共6分)‎ ‎16.【答案】(1)肉袒负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7.【答案】B(①“变换”侧重于具体事物,后常跟宾语;“变幻”强调的是事物变化无常,难以预测,后面一般不跟宾语。所以,语境中用“变换”更合适。②在表示“重量”“有力量”的意思时,“分量”是规范词。③“智能化”比“数字化”含义更广,“传播+阅读+沉浸式”的阅读,依靠的是科技的“智能化”,而不仅仅是“数字化”。④“百花齐放”强调的是种类多,“遍地开花”强调的是到处涌现或发展。此处强调的是阅读的书目多种多样,用“百花齐放更恰当。故选B)‎ ‎18.【答案】B(前面一句是“读者的阅读内容已经从……转化为……”括号中的句子与之结构应该一致,应为“阅读目的已经从……转化为……”‎ ‎,而C、D句式不符合,排除;根据阅读内容的变化可知阅读目的的变化,应该是“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故选B)‎ ‎19.【答案】A(“阅读及引入”语序不当,应为“引入及阅读”,排除B项;“使……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搭配不当,应为“在……中”,排除C项;“很少没有人没有读过”,否定有误,应为“很少有人没有读过,排除D项。故选A。)‎ ‎20.【答案】但 因为 所以 不仅(既) 还(又)【每空1分】‎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细读文段,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逻辑关系填写关联词。第一处,‎ 横线前的句子强调疫情严重,横线后的内容强调中国人民乐观,前后句意构成转折关系;第二处所在句子说方舱医院里的患者症状较轻,第三处后说这些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第二处与第三处的句子前后构成因果关系;第四处、第五处,所在的句子都是讲医生带着患者一起跳舞的好处,可以用表并列关系的“既……又……”,也可以根据前者讲的是身体方面,后边讲的是心理方面,用表递进关系的“不仅……还……”。总之,所填关联词,不仅要符合上下文的逻辑关,还要能与上下文的词句衔接流畅,搭配得当。21.(6分)①使词市井化(或平民化);②开创慢词长调③“以诗为词”(或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④开创豪词风;⑤使词雅俗共赏;⑥使词的格律更严谨。(每处1分,共6分)‎ ‎22.【答案】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