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蔡方鹿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B.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社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
- 12 -
C.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当今提高了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D.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许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的合理内涵,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
答案C【解析】“在当今提高了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错误,文中谈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的启示时,提倡必须这样做,但这只是一种规划,并不代表已经实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B.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C.儒家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意义深远,“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也应成为当前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的准则。
D.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就要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相结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答案C【解析】“也应成为……的准则”说法错误,原文是“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强调“圣王之制”,都表现出儒家对待天地万物所采取的友善、爱护的态度。
B.孔子的“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与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
C.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D.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
然,会带来生态危机。
答案B【解析】“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错误,孔子、孟子和朱熹的思想都是爱物的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 12 -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 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手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
- 12 -
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表现,故事虽然简单,但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D.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答案D 解析: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不是对比,而是夸张、讽刺手法的运用;“我”只是见证者,旨在通过“我”的眼睛和感受侧面表现马裤先生,而非“反衬”作用。
5.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文章开头的作用往往要从内容、结构和艺术三个方面考虑。参考答案就是这一思路。
6.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解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要结合原文进行概括,要有理有据,要力求全面。应结合马裤先生的言行和“我”的感受来分析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部分(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
- 12 -
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7.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答案C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古代男子举行加冠礼、女子举行笈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则是幼年时由父母来命,供长辈称呼。
B.征辟制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是自上而下的选拔,唐虽采用科举制,也存在“征”和“辟”。
C.宫市是中唐时,宫中需要买外面市场上的物品,随意给出价款强行收购的行为,是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无赖的方式。
D.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号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十年春”,《游褒禅山记》中“至和元年七月某日”和文中的“元和十二年八月”都是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答案D(鲁庄公十年春是王公年号法纪年)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学习,读书不为得到奖励。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后来考中进士,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 12 -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答案A(“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说法不正确,原文意为“韩愈三岁的时候死了父亲,被同族的堂兄抚养”)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5分)
李愬的妻子出入(或进入)皇宫,于是(或趁机)(向宪宗)诉说(控告)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禁中”1分,“磨”1分,“勒”1分,大意2分)
(2)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5分)
(韩愈)却很能引导鼓励后辈,(后辈)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招入家中后辈的十有六七),虽然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但(韩愈)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诱厉”1分,“馆”1分,“怡然”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出名没有官位。韩愈三岁的时候死了父亲,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等待奖励。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作掾曹。
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大概是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找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降职到江陵府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仍然称呼裴锷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做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州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被授予刑部侍郎,于是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为此事生气。李愬的妻子进入皇宫,就(向宪宗)控诉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宪宗皇帝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名位的兴衰,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交好。当时这两位名声地位不显扬,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称赞推荐他们,其中张籍最终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但看到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之士则引
- 12 -
导激励,拜他为师的人中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虽然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9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陆游,号放翁,著名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晚年幽居山阴时。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木笔:又名辛夷花。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以“湖山”二字开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巧妙地从山光水色中引出“幽居”。
B.首句概言“湖山胜处”,颔联写湖,是近处宽处静景;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细处动态。
C.尾联写放翁心中郁结,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以其境过清”时的心境相似。
D.本诗前三联写景,尾联结情,景情相衬,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答案B.【“颔联是近处静景”“颈联是远处动态”判断失误。】
12.全诗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幽居初夏”之“幽”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①居于幽僻之地:家居在湖山处,乡间小路横斜,槐柳成荫,居处静幽;②环境之幽:鹭鸟时时往下飞至水面,处处能听到蛙鸣,用动态反衬幽静;③寂寞之幽:故交难觅,无人共赏共谈,写出人事幽远。(每答对1处得2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9分)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3.下列对本诗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写江国之大,山城之高,气势宏博,颔联转写近景,一远一近,一大一小,衬出别样的悲怆。
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C.“鲲鹏”“图南”都出典为庄子的《逍遥游》,作者化用典故,既写出了自身的处境,也抒发了报国的决心。
D.此诗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尤其是尾联,作者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颈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答案D项“情感突转,从颈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错,尾联亦有壮志。
14.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2分)。异: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2分),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 , ”
- 12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2)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印证了这句话。
(3)李白在《蜀道难》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荀子在《劝学篇》强调君子与常人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是:“ ,
。”
(6)《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 , 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方法。
(7)《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意 (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语言文字及文言基础(共18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近日,有骗子利用病人家属求医心切的心理,冒充主刀医生明目张胆地打电话向病人家属索要钱财。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为人所不齿。
②明朝著名书画家徐渭,曾撰写了一副关于读书的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其中“好读书”反复出现,有些不可理喻。
③“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聚会,酒是少不了的。适量喝点酒,可以活跃气氛、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无可非议,但是过量饮酒就有害健康了。
④有些子女埋怨老人偏心眼,没把财产公平分配,没替自己看孩子等,更糟糕的是,面对镜头、面对观众,他们竟将这些理由说得义正词严。
⑤各国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召开联合国大会,让我们看到了这个70岁的国际机构是如何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的。
⑥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生活于我是这般的艰难,可在这样泥沙俱下的日子里,我仍然幻想着拥有两间草房、三亩水田。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解析:选C ①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有危难的时候去捞取好处。用于此处恰当。②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③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用于此处符合语境。④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用“理直气壮”。⑤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用于此处符合语境。⑥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
B.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C.“二孩政策”
- 12 -
自2016年1月1日起完全放开后,广大民众对这项国策很冷静,并没有扎堆生孩子的现象出现。
D.备受青睐的“天价”学区房可谓当今教育环境下诞生的“怪胎”,其不仅暴露出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同时也折射出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解析:选D A项,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处事态度”。B项,结构混乱,“以……为原则”与“本着……的原则”两种句式杂糅,可将“本着”改为“以”。C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第一个分句应改为“自‘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完全放开后”。
19.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
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chà chì,失意)而归,以家自慰,“ ”(1);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 ”(2);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 ”(3);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 ”(4)——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③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A. 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20.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④孝公既没 ⑤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⑧金就砺则利
A.①②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⑦ C.①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
答案:D ②⑦⑧不含通假字
2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① 暮去朝来颜色故 ②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③蚓无爪牙之利 ④因为长句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⑦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⑧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A.①②④⑤⑦⑧ B.②③④⑤⑧⑩ C.①③④⑥⑦⑩ D.③⑤⑥⑧⑨⑩
答案:B.⑥⑦⑨不是古今异义
2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足 B.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随便便
其曲中规 中:合乎 声非加疾也 疾:快速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蒙故业,因遗策 因:沿袭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粮仓
答案:A 疾:强,指声音宏大 爱:吝惜 抗:匹敌,相当
2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尽心焉而已 寡人之于国也
C.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D.斧斤以时进山林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答案:C.都表转折,却。(A.兼词,于此语气助词B.代词,这样/助词,取独D.介词,按照/介词,用)
- 12 -
24.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王无罪岁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天下云集响应
⑤会盟而谋弱秦 ⑥猿猱欲度愁攀援 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
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⑩使人听此凋朱颜
A.①④/②③⑧⑨/⑤⑩/⑥⑦ B.①④/②③⑨/⑤⑧⑩/⑥/⑦
C.①③④/②⑦⑨/⑤⑧⑩/⑥/ D.①③④/②⑨/⑤⑧⑩/⑥⑦
答案:B.①④名作状/②③⑨名作动/⑤⑧⑩使动/⑥为动/⑦形作动
25.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蚓无爪牙之利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答案:A A省略、定后 B宾前 C被动句 D状后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常说,学习的意义是提升自我。而也有人说,博学者未必有见识,读书多也不一定使人更高尚,学那么多有何意义呢?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 (2)不少于800字。
学而立足
人们常说:学习为了提升自我。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博学未必有见识,学习那么多也许并没有意义。
这两种观点看似针锋相对,实则并非对立。“学习能提升自我”此言固然不谬。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直接指出了博学是使人充满智慧,做事避免过错的条件之一。然而仅仅“博学”真的能使人成为“君子”吗?恐怕不然。
其实从荀子的观点中也可看出端倪,除了博学之外,每天参照“圣人”的标准来反省、审视自己,才能真正提升自我。事实上,这正是强调将书本上“教条”式的知识有机融入一个人的行为中并逐渐成为习惯,是“知行合一”的最佳诠释:不将自己置身于知识之外,而是将所学所思潜移默化地从外界渗透进自己的灵魂,从而使自己变得高尚。
有人担心博学者未必有见识,其实这种“忧虑”很大程度来源于现代社会中学习模式与社会进程、人类文明的脱节与剥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便是这种“剥离”的明证。若只注重诸如应试、求职等功利性的学习而不能放眼于世界、将世间寒暄冷暖与所学所知相互映证从而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这样的人即便再“博学”也最多只是一个如机器般的存储设备,没有立足于社会实际以及人类文明现状的“泛泛学习”显然是没有根本意义的。
那么,如何使“博学”者真正地“有见识”,使多读书与“高尚”划等号呢?关键在于对学习树立正确的态度。有人曾说“我把读书当成一次旅行,这样回来的时候便不会依然固我”。旅行,是人在客体世界中的一次“实践”
- 12 -
,是将个体完全置身于外部世界的一个契机。将读书视为旅行,能使人更真切地感受客体世界中的“山川人文”,使人亲眼见证那些曾经只在文字或图片中被描述的“胜景”,能使每个个体与所处的团体,社会乃至世界连缀成一个整体,真正地提升自我,立足于纷繁的现实世界中。
虽然,“学那么多有何意义”的质疑常常不绝于耳,一方面是担心低质量的学习模式难以真正改变人的灵魂,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学习重要性的忽视。但我仍想强调,尤其在高科技泛滥的现代社会中,学习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虽然现代化设备很大程度方便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甚至逐渐取代了原本的记忆、思考这些人类独一无二的职能。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主动学习——莫让书本或机器设备中的“死知识”限制我们激活它们并将它们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步伐。
我想,唯有知行合一,将知识与实践相融,并在科技的“大潮”中主动“掌舵”,积极进取,方能使学习真正让人立足!
学习的意义
人们常说学习的意义是提升自我,可是也有人认为博学者未必有见识,读书多的人也未必更高尚,所以学那么多意义何在?
我认为,“学习”这一抽象名词背后其实有几层更具象也更深刻的含义。我们可以把“学习”分成几个阶段——首先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博览群书,成为一个读书多的博学之人;其次是“读万卷书”之后的“行万里路”,如果是一个只会埋首于学习的人,必定只能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书呆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将自己读书、行路之后的所知所见转化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将外界的知识体验内化为自身涵养的成长过程。
博学者未必有见识、读书多未必更高尚——确实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学习的意义——因为这类人根本就没有完成“内化”的学习。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汲汲于书本的学习、考取了状元而成为了公认的博学者,但其实却从未领悟到学习的真谛。出自书香名门的龚橙,也就是著名的龚自珍的儿子,虽然自幼聪颖,饱览藏书,学问浩博,但他在庚子国难中主动结识外国公使,为英法联军带路去火烧圆明园,不仅毫无我们所认为的学者身上的高尚气节,甚至沦为历史上的千古罪人。反观近代的大家梁思成,面对美国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他始终致力于战时古建筑保护。同样学识渊博,但这“博学”背后,孰高孰低立显。
一个人只博学于书本的知识,并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学者,因为他并未体验学习的意义——像司马迁那样,读过万卷古今史书,行走过千万里路,亲自迈着双足走遍大江南北考证历史,还在《史记》的每一篇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评价与思考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学者——我们赞颂司马迁,不仅仅是因为《史记》的价值,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人格本身。他之所以能死得重于泰山,是因为他将他的所学所见内化为了自己的修养内涵,支持着他忍辱,让他的生比死更有价值。
学习的意义是提升自我,这句话,是源自孔子的“修身观”。孔子正是将“读书、行路、内化”这三层内涵赋予学习的人,同时,他本人也是一个坚定的践行者。破旧的木车载着他和他的学生,走遍了春秋各国,从北走到南,从古走到今,拨开重重历史的迷雾,径直走向未来。《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一路的情况以及一路对弟子的教诲,同时得以流传下来的,还有学习的意义——突破读书、行路、内化的三层考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可惜如今的人们总是盲目追求读书数量上的“博学”,遵从旅游文化的肤浅的“行路”,始终难以达到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经历合二为一、内化到个人修养的境界,何谈提升自我、高尚灵魂?何谈学习的意义?
- 12 -
学习既困难,也并不困难。获取知识与经历固然简单,但我们的追求绝不该是如此浅层的学习。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则要求我们沉静下来,去体悟、去思考、去运用,才能提升自我、充实灵魂,使品格高尚,要求我们拥有孔子般“木车的激情”,才能找到学习的意义和生命的本真。
请不要放弃,不要质疑,坚定地前行,学习的意义终将在你的生命旅程中得以永恒。
学习有道,意深惠甚也
人们常说,学问的意义是提升自我。也有人说,博学者未必有见识,读书多也不一定使人高尚。由此观之,学习意义发人深思。
学习是人掌握未知事物的行为。诚然,世人公认:学习的意义是提升自我。《治学》认为:“人之初载,其蒙未见。犹宝珠之置于暗室,其华为昏黯所蔽。而学习则若白日。”在明亮的日光照耀下,宝珠方可闪耀于心。故而学习使人广博明达,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更使人高尚为贤,存心济物。由是则生命个体得以跃迁。
然,也有人说,博学者未必有见识,读书多也不一定使人更高尚。是言也,发人深思。推究其根因,在于个人于社会的双重影响。就个人而言,人若博学,则其所了解掌握的事物的数量则泛泛若海,见识何以不广?其一,实为人之博者非合乎道也。人可博于谋事逐利之术,然而他所博学者非合乎至理之道,因而若论及道法,则其目为之蔽,见识浅矣。其二,人之术业有专攻,博学者固而可知万法,然同样有所侧重,若问博学若钱锺书者以经济利害,恐其见识也未博也。其三,纵使人之所识广之至而合乎道,其学后亦能析其理乎?学而不析者,其所学者非为己有,始终止于“知识”,不能运用。因而见识浅矣。
那么,读书多者为何也未必使人高尚呢?其在于个人心不地道也。黄山谷曾言:“人不读书,则凡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读书的前提是心术端正,则可通过汲取书中思想来提升自我,使人更加高尚。
就社会而言,当今之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欣荣,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之所学也渐益广矣,人之可读之书丰矣。加以社会风气开放,一个文化多元,思潮涌动的社会悄然而至。可惜的是,今人的确广博,然而广博带来的是“生趣”的泛化道理,真正富于力度的至理以其艰涩难明,如《时间简史》这般,仅作“门面”高束而置,弃之不用。更可悲的是,在群思的涌动下,个人之所学所思正为群所左右,“博学者的见识”以群来界定。阅读“群之思想”多者的“高尚”被群所认为的“高尚”代替。因而人渐失其本心,与“提身自我”渐行渐远。再加之资本大潮冲击着传统的儒家文明,人失其本心,功利性阅读喧出于耳,被社会广泛接受,因而学习只用来成为提升“物质”上的自我,提升精神上的“自我”则式微矣。何来“高尚,有见识”之说?
由是观之,我们应学习有道。一来慎择学习对象;二来学习的同时对其加以思量分析,变“知识”为技能,化文字为思想;三来应端正本心;四来不在意他人,群的看法,坚守自己,从而在“黑夜”里也能够“健步如飞”。
一言以蔽之,学习有道,意深惠甚也。提升自我精神,丰富人格进而泽己泽物,存心济物终将是学习的意义。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