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仲元中学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中段考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②一是“中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③二是“中正”。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正, 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见,中道即是正道。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 ‎④三是“时中”。如果前面两层讲的是静态的中道,那么,这里讲的就是动态的中道。“中和”的稳定、和谐、平衡、秩序,“中正”的适宜、公平、公正,不是绝对不变、静止不动,也不是因循守旧、掩盖矛盾,而是在动中求稳、在变中求衡、在发展中求正。这一原则可称之为“时中”。时中,就是依“时”而处“中”。“时”是流变不居,“中”是持守正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和事物变化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之道。“时中” 绝非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媚世取容的处世哲学。“时中”包含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一系列价值判断和政治艺术,强调始终坚持原则,保持“中道”,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时世而变易”,“因前人之故典而开一代之新规”。‎ ‎⑤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中道蕴含着高深的智慧,需要我们认真地领会和借鉴。‎ ‎(摘编自余荣根《中道:传统良法善治之道》,见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对于“中道”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道”是中国古代的良法善治之道,它贯穿于礼法、德政、乡治、刑罚等几个方面中,是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B. “中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中和”、“中正”、“时中”;“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所以说,“中道”就是“和”之道。‎ C. “中道”的另一基本涵义是“中正”,“中正”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所以说,“中道”即公平、正义之道。‎ D. “中道”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所以说,“中道”又是与时俱进的动态之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中和”“中正”“时中”三个方面论述“中道”,因为前两方面属于“中道”的内涵,所以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入细致。‎ B.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古人的有关言论,使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 C. 文章论述“时中”时,不仅与“中和”“中正”联系起来,指出了“中道”动的特点,而且联系了现实,这样写,更有助于阐明“时中”的意思。‎ D.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分”是论述的重点所在,层次分明,论述透彻,结构谨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中国古代统治者真正能用“中道”来治理国家,那么,国家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有了法律上的保证。‎ B. “中道”在今天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仍然需要这种良法善治之道,“中道”是现代社会制定法律法规应该认真借鉴的重要思想。‎ C. “中道”是儒家之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的言论及主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中道”精神,所以,孔子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思想。‎ D. 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文化领域坚持守正创新,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道”思想。‎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无中生有,选项是对“时中”理解有偏差。‎ 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外延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D就是对文章倒数第二段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原文并未涉及,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2. 试题分析:A项,说“前两方面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入细致”的说法不准确,其实,从原文看应是三方面平均用墨。‎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从原文看C项,“孔子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思想”说法太绝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庙的树 孙继权 ‎①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了。  ‎ ‎②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庙的树生长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落尽,银杏看去又像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 ‎③焚帛 池内,一株老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向枝头输送着养分,高处裂透出一个锅盖大小的树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孟子后裔在祭祀完先祖后,昂头望天,惊喜地从这个树洞中望见了西沉的橘红色的月亮。从此,孟庙中又添一景———“洞槐望月”。    ‎ ‎④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枸杞,这便是孟庙中著名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咂出枸杞的甘美和桧树的陈香。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苍老得树身只剩下一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谁知道这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 ‎⑤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柏和桧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一派森然气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柯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而树顶却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力留下的创伤?    ‎ ‎⑥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众多花喜鹊、灰喜鹊在树上盘旋、鸣叫。地上落满柏子。潮湿的草皮上钻出几朵黑褐色的野蘑菇。阳光透过树隙照射过来,给弥漫寒气的孟庙注入几分温暖。游人很少。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的张慧女士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三四千只灰鹭。这些鹭在这儿不知生活多少年了。它专吃活物,以微山湖中的鱼虾为食。成鹭每日往返庙与湖之间,衔鱼叼虾,哺育幼雏,繁衍生息。夏日,游客会不时在柏树下发现一些从树上掉下来的鱼虾,那是灰鹭在饲喂幼鹭时不慎落下的。   ‎ ‎⑦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如炬。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⑧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一片绿荫下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 ‎⑨两千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壤。孟子在他年富力强之时,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六十五岁时,孟子退居邹国,教学、著述,终其一生。   ‎ ‎⑩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 ‎⑾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年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林,荫庇天下。 ‎ ‎(选自《人民日报》2005年1月22日)‎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孟庙的树为线索,将孟子比作一棵古树,将他的思想比作优良的种子,赞扬了孟子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做出的巨大贡献。‎ B. 文章标题“孟庙的树”有两层含义,既指孟庙里各种古老的树也指孟子这株大树。写古树是为写孟子作了铺垫。‎ C. 第②段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的“你”和“我”分别代指银杏和紫藤,突出孟庙的树的恣意盎然的特点。‎ D. 本文是由所见写到所思所想所感,由人文景观写到自然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孟庙的古树、灰鹭、彩塑等景观。‎ ‎5. “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试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6. 第⑦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请问引用这些名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4. D 5. 孟子的治国理想和政治抱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终于迎来了尊崇儒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孟子思想深入人心,逐渐得到弘扬光大。(意思对即可) ‎ ‎6. 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和哲学理想; 为下文赞扬孟子的思想做了充分的铺垫;增加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化了主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D项,错在“由人文景观写到自然景观”。阅读文本,正确的写作顺序是:由自然景观写到人文景观。‎ ‎5. 试题分析:题干是“‘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试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重要语句的含义。分析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义,如果句子使用了某种艺术手法,就从手法着手分析其含义;如果没有使用某种手法,就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来分析。本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比喻孟子的治国理想和政治抱负。“细雨和风”比喻尊崇儒术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是比喻人心的归向,人们认识到孟子思想的伟大之处。“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指的是孟子思想深入人心,逐渐得到弘扬光大。结合文章的意思理解本句的含义是:孟子的治国理想和政治抱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终于迎来了尊崇儒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孟子思想深入人心,逐渐得到弘扬光大。‎ 点睛:散文中分析句子含意题的解题思路:一、从关键词语入手:1、句中的特定称谓;2、句中的指示代词;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件、原因状语。二、从特殊位置入手:1、首句,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还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以及交代起因或缘由。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3、段首段尾句,多能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和总结。三、从修辞手法入手: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比喻句要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借代句要找出相关性,比拟句要找出形象性等。四、从相邻的句子入手。在语段中间的句子,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五、抓住题目中的提示语或引导语来答题。提示语有明确的也是暗示的,但要记住,题干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信息,一定要加强审读,不能大略看一下问什么和有几问,就草草答题。六、抓住句子的陈述主体来答题:1、分清句子的陈述主体可以明确回答的方向,不至于抓不住重点。2、如果句子的陈述主体在句中省略必须通过上下文来推断,把它补充出来。‎ ‎6. 试题分析:题干是“第⑦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请问引用这些名句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作品的散文的艺术手法的作用。本题考的是引用孟子的许多名句的作用。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阅读第⑦段中孟子的名言,了解名言的意思,可以看出这些名言在内容上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和哲学理想。“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年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林,荫庇天下。”下文作者用了这样两节文字赞扬孟子的“仁政”思想。增加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化了主题。所以在结构上,第⑦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为下文赞扬孟子的思想做了充分的铺垫。本题分两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7年4月7日)‎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 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 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   )‎ A. 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 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C.‎ ‎ 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D. 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E. 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9.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BD ‎ ‎9. ①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如利用直播平台、综艺节目、发展文创产品等让传统文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的启迪。‎ ‎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传统文化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能因为听众文化积累和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去迎合。‎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材料二并没有谈到传统文化保护。C项,“网络直播优于传统表演形式”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田青委员反对的是为迎合观众“将所有的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说法错误。季羡林的故事是以梵文绝学的凄凉景象,引出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需要亲近普通民众的观点。C项,原文是“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落点,才有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E项,迎合听众不一定就是指“网络直播”这种形式。‎ ‎9.‎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如材料一中“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材料二借助二胡直播和古筝直播受欢迎来说明传承传统文化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材料三中“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对于筛选概括类的题目,考生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筛选的方向,如本题中,“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三则材料”说明答案分布在三则材料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说明考生应关注材料中传承成功或者受观众喜爱的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传承的方式,带着这些问题再来阅读材料,目标就较为明确,可以圈出作者阐述性的文字,也可以圈出个例成功的例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尹似村书 ‎(清)袁枚 书来,怪仆悖宋儒解《论语》,仆颇不谓然。‎ 孔子之道大而博,当时不违如愚者,颜氏子而已。有若、宰我,智足以知圣人,终有得失。趋庭如子思,私淑如孟轲,博雅如马、郑,俱有得失。岂有千载后奉一宋儒,而遽谓孔子之道尽是哉?《易》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苟其得,虽童子,歌之而心通;苟其失,虽颜回,瞻之而在后。宋儒虽贤,终在颜、曾之下;仆虽不肖,或较童子有余,安见宋儒尽是,而仆尽非也?‎ ‎《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书》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使宋儒而果贤也,有不审问者乎?有肯自用者乎?若一闻异己者而即怒,乌乎贤?必欲抹杀一切,而惟宋儒是归,是亦如市侩之把持者而已矣。古之人有往往始愿不及此,而后人报之已过者。关忠武忠于汉室,此其志也,岂料后之隆以帝称哉?宋儒阐宣周、孔,此其志也,岂料后之垂为法令哉?且安知其著书时,不望后世贤人君子为之补过拾遗,去其非,存其是,以求合圣人之道乎?‎ 自时文兴,制科立,《大全》颁,遵之者贵,悖之者贱,然后束缚天下之耳目聪明,使如僧诵经、伶度曲而后止。此非宋儒过,尊宋儒者之过也。今天下有二病焉,庸庸者习常隶旧,犹且不暇,何能别有发明?其长才秀民,又多苟且涉猎,而不肯冒不韪以深造。凡此者,皆非尊宋儒也,尊法令也。法令与宋儒,则亦有分矣。‎ 仆幼时墨守宋学,闻讲义略有异,辄掩耳而走。及长,读书渐多,入理渐深,方悔为古人所囿。足下亦宜早自省,毋抱宋儒作狭见之迂士,并毋若仆闻道太晚,致索解人不得。‎ ‎(取材于《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改)‎ ‎【注释】《论语·子罕》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形容孔子学问高深。《大全》即《性理大全》,内容为宋代理学著作与理学家言论。‎ ‎10. 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遽谓孔子之道尽是哉 遽:断然 B.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裕:渊博 C. 岂料后之隆以帝称哉 隆:盛大 D. 则亦有分矣 分:区分 ‎1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私淑弟子是称学生崇拜某人的道德学问,但未能亲受其教,而引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学子往往如此自称。古代师生关系是蛮讲究的,私淑弟子、著录弟子、受业弟子是师生关系的三种说法。‎ B. 趋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鲤,孔子之子伯鱼。后因以“趋庭”为承受老师教诲的代称。‎ C. 制科,又称大科、特科,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目的在于选拔各种特殊人才。唐代制举堪甚盛,至宋代,贡举大为发展,而制科则趋于衰微,但作为一种科举制度,仍不失为一代之制。清代康熙、乾隆时的博学鸿词科,光绪末的经济特科,均属此类。‎ D.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六艺有大六艺,小六艺。小六艺是六种技术:礼、乐、射、御、书、术。‎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意在表明“道”并不是难以理解的。‎ B. 文章第三段以关武帝之事说明后人不必将宋儒之说视为法令。‎ C. 作者认为宋儒解释《论语》错误很多,自己的解释都是对的。‎ D. 作者恳劝尹似村早些觉悟,不要作那种见识狭窄的迂腐之士。‎ ‎13. 根据《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本,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②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案】10. C 11. B 12. C ‎ ‎13. ①看到利益就想到道义,看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出于贫困中却不忘平生的诺言,也可以称为完美无缺的人了。‎ ‎②孔子说: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就能避免怨恨了(或:就能使怨恨远离自己)!‎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C项,隆:尊崇。‎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1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曲解文意。错在“自己的解释都是对的。”原文是说“仆虽不肖,或较童子有余,安见宋儒尽是,而仆尽非也?”这是作者反问尹似村的话,并不是说自己的解释都是对的。‎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本,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见利思义”:“看到利益就想到道义”;“授”:“献出,付出”;‎ ‎“要”,通“约”,“贫困”;“成人”:“完美的人”。第二句关键点:“躬自”:“自己”;“责”:“要求”;“远”:“使……远离,避免”;“则”:“于是,就”。‎ 参考译文:‎ 您写信来,责怪我违背宋儒的认识解释《论语》,我实在不这么认为。‎ 孔子所讲说的道理博大精深,当时像愚笨之人一样对它不加违背的,就只有颜回了。有若、宰我他们的智慧足以了解圣人,最终有得有失。子思直接受到孔子的教导,孟子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后来的马融、郑玄(汉代为《论语》做过注的学者)称得上博雅,都有得有失。哪有数千年后只尊奉宋儒一派,而断然说孔子的道理在他们那儿就都对了呢?《易经》说:“仁者见到它称之为仁,智者见到它称之为智。”孟子说:“道理像大路一样,哪里会难以理解!”如果有所得,即使是沧浪的童子,也能吟唱而心与之相通;如果无所得,即使是颜回这样的亚圣,也会觉得高深难解。宋儒虽然贤明,终究不能超过颜回、曾参;我虽然不才,或许比沧浪的童子要聪明一些。怎么知道宋儒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呢?‎ 自从(科举的)时文兴盛,以宋儒之说应对科举的制度确立、《性理大全》颁布以来,遵循宋儒学说的就能获得贵势,违背它的就只能处于卑贱的地位,这样之后就束缚住了天下之人的聪耳明目,要使他们像僧人照着经文诵经、伶人照着乐谱歌唱一样才罢手。这不是宋儒的过错,是尊奉宋儒之人的过错。现在天下有两个弊病,平庸之人多习惯附属与平常的旧习,就是这样都忙不过来,哪里能够另外有新的发现?那些才能优秀之人,又多浮泛粗浅地读书,不愿意冒着错误被指责的风险去深入研究。这两种情形,都不是在尊奉宋儒,而是在尊奉朝廷的法律命令。法律命令与宋儒,也是有区分的。‎ 我自幼墨守宋学,听到讲义中有不同的观点,总是掩耳而走。长大后,读书渐多,对道理的理解逐渐加深,才后悔被古人所束缚。您也应早早醒悟,不要固执宋儒的学说,成为(孤陋寡闻的)迂腐之人,并且不要像我这样因为闻道太晚,以致于找不到了解这个道理的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①‎ 乙丑京口奉祠②西归,将至仙人矶③‎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释:①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②奉祠:即拜奉宫观衔,无实职。③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一小岛。‎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这两句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景象联想到此地乃六朝人聚居处所,昔日兴盛繁华,如今斜阳草树,败坏衰落,心生感叹。‎ B.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千百年来兴盛衰亡无人关心,词人只有设想那沙洲中的双白鹭来表达心中的愤懑。‎ C.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这两句中的“多风雨”让词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来,运用双关手法写出了客观环境的险恶,也隐含着词人的仕途困境。‎ D.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词人抖尽尘埃,也暗指抖落掉官场上的种种污浊,振作起来,不避风雨,趁着秋凉踏上回家之路。‎ E. 这首词上片说历史的兴废,下片谈人生的进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行程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终于被罢官回家轻松喜悦的心情。‎ ‎15. 从这首词看,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究竟是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 ‎【答案】14. BE 15. (1)对于国家命运,词人不能不关心。六朝兴废,“惟”沙洲一双白鹭,没有人来认真关心“悠悠兴废”,也就是说无人关心南宋王朝的兴衰,这是最令作者痛心的。‎ ‎(2)对于自己被罢官的遭遇,词人并不甘心,应该说是藐视排斥打击的态度,罢职回家的悲愤心情。“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在景物描写中寓托着政治上遭受打击,想要施展抗敌才能而不得实现的悲愤。“直须抖擞尽尘埃,好趁新凉秋水去”,藐视打击,把政敌加给他的尘埃、污垢“抖擞尽”,一身轻松地回家去,悲愤、坚强中又不乏无奈。‎ ‎【解析】‎ ‎14.‎ ‎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这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B项,“词人只有设想那沙洲中的双白鹭来表达心中的愤懑”中设想之景错误,这是眼前所见实景。E项,“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终于被罢官回家轻松喜悦的心情”中“喜悦”表达不当,“直须抖擞尽尘埃,好趁新凉秋水去”,藐视打击,把政敌加给他的尘埃、污垢“抖擞尽”,一身轻松地回家去,悲愤、坚强中又不乏无奈。‎ ‎15. 试题分析:题干问“从这首词看,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究竟是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这是考查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在词中找出词人对国家命运态度的有关句子,“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这句话是说只有沙洲的双白鹭不关心六朝兴废,含蓄说明作者是关心历史兴废的,也就表明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结合知人论世,词人是爱国词人,更能印证这一点。接着分析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态度,结合注释可知道词人被罢官的遭遇,“多风雨”“留不住”可见仕途艰险,表达词人想施展自己抗敌报国而不能实现的悲愤,“直须抖擞尽尘埃”写词人想把政敌加给他的尘埃、污垢“抖擞尽”,可见词人豁达、坚强的性格特点,“好趁新凉秋水去”看出词人想表达罢官后一身轻松地回家去,可见悲愤、坚强中又不乏无奈。‎ 点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 主题的评价,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二是思想内容的评价,包括意象评价和情感倾向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从高考命题来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①直接考查。题干中多出现“(思想)感 情”“情怀(心情)”“志趣(志向)”“人生感悟”等字样,或就全诗发问,或小切口深探究,试题多从诗词中的某一个字、某一个意象、某一句诗、某一联诗等切入,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其中的情感态度;②间接考查。往往在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连带考查。‎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与学生交谈时指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人要抱负远大、意志坚定,不畏前路遥远,敢于勇担重任。这正如《论语》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孔子来说,贫寒不是问题,富贵也不是问题,但他很轻视一种富贵,那就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学而不思则罔 (2). 思而不学则殆 (3).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 (4). 任重而道远 (5). ③不义而富且贵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罔”“殆”“弘毅”“道”“义”,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社区的志愿者们一直本着“凝聚每份爱,点亮颗颗星”的服务理念,对社区空巢老人的照顾无所不至,让老人们在寒冬里感受到了温暖。‎ B. 冷空气真是加班加点地制造寒冷,周一开始,大风再次归来,降温明显,让出门的市民浑身不寒而栗,充分感受到严冬的残酷无情。‎ C. 纪录片《至味西关》在多个平台上线,它既讲述了广州人喜闻乐见的美食故事,又聚焦名厨大家的工匠精神,带着观众走进广州西关街坊的生活。‎ D. 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个性各异,但都互敬互爱,大家相处得一团和气,连口角都很少发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项,“无所不至”:指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的。贬义词,多指坏事。此处应用“无微不至”。B项,“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望文生义。D项,“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望文生义。C项,“喜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台音乐剧不单加强了舞台“声”、“光”的运用,更别出心裁大胆地加入“影”的助阵,摆脱了传统舞台的固有表演形式,令观众享受到了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及感人肺腑的清廉精神。‎ B. 这一次到体育中心参加“迎新年,庆元旦”羽毛球比赛,我一定说服教练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会有贴心人为你加油鼓劲了。‎ C.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提到乡愁,人们总会想到这首诗,短短的几段话似有千斤压在心头,那是整个中国的乡愁。这首诗出自台湾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的笔下。‎ D. 那些勤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人比那些长时间不动脑筋的人的血压低。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中学生每天沉思20分钟,可以降低血压,减少他们在今后生活中患高血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享受”与“精神”不能搭配,可将“及感人肺腑的清廉精神”改为“并体会到了感人肺腑的清廉精神”;B项,表意不明,语义两可,“我一定说服教练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教练’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D项,成分残缺,宾语中心词残缺,应在“减少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患高血压”后加“的可能性”。‎ 点睛: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时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此题D项中心语残缺。‎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句是:‎ A.‎ ‎ 9月10日,正在念大学的张华,给高中班主任寄上一张祝福卡片: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B. 您在研究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您在学术界的威望,人皆仰慕。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拨冗光临此次盛会,您的到来将使大会蓬荜生辉。‎ C. 尊敬的张教授,您在国学的花坛上勤奋笔耕,为弘扬古诗词之美而略尽绵薄之力,让我辈后生尽知唐诗宋词之风采,古典文化之风雅。‎ D. 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本届年会,过去的一年感谢各位企业家和投资人支持,未来的一年期待我们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光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这里使用不当;B项,“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这里使用不当;C项,“略尽绵薄之力”是个谦词,用于帮助他人的时候说自己出力不多。这里使用不当。‎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华文化的自信缘于开放包容的文化品质。我们提倡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①________。尤其是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排斥外来文化,在文化上把自己封闭起来,②_______。③_______,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我国历史上,汉、唐时代既是吸收外来文化最为积极最有气魄的时代,同时也是民族主体意识高扬、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五四”以来,以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为代表的革命家和进步作家,都最善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又都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答案】 (1). ①并不是要排斥外来优秀文化 (2). ②只会延缓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 (3). ③积极地借鉴、吸收有用的外来文化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根据前文“开放包容的文化品质”,以及后文“尤其是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排斥外来文化,在文化上把自己封闭起来”可知,①处,应该填写:不是要排斥外来优秀文化;根据下文“汉、唐时代既是吸收外来文化最为积极最有气魄的时代,同时也是民族主体意识高扬、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和后文“都最善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又都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可知,②处可写“延 缓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之类的句子;根据“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可推知③处可写“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之类的句子。‎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2). ③不是有了兴趣和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简单逻辑推理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因果推理、假设推理、条件推断等错误的运用。在阅读所给语段的时候要注意认真思考上下句的逻辑关系,例如本题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属于条件假设不够充分。考生要注意平时做题的时候多积累常见的逻辑脱离的现象。‎ 四、‎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公正)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2)2018年大年三十,陕西男子张扣扣心怀宿怨(不服于二十年前杀死母亲的凶手只判有期徒刑之判决,认为杀人应该偿命),寻机复仇,手持利刃连杀凶手家(即邻居王家)的父子三人,此事引发舆论热议。‎ 读了以上两则有关“报怨”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德服人,以直治暴 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教育家孔子和思想家老子分别提出了“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这两种观点。老子认为要用仁德来处理“怨”,毕竟别人做错的事,自己没有理由再效仿;而孔子认为,面对“怨”,要用正直和坚毅的态度来处理。而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对于“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取舍,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一把标尺。‎ 如果是一些不触犯自己原则和底线的事,我想如果可以以德服人,理应是最好的方式。三国时期的诸葛先生虽然出身茅庐,但能够赢得众蜀将信任,我想应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吧。“七擒孟获”的故事想必每个人都有所耳闻。当时诸葛亮挥兵南下收服南蛮,而当时南蛮的首领孟获是一个气焰嚣张的人。诸葛亮在捉拿了孟获之后,孟获非但不服,甚至对诸葛亮恶语相向,但诸葛亮却出人意料地释放了孟获,认为不让孟获心服口服,就难以平治南蛮。在七次捉拿孟获之后,孟获终于也是心服口服,帮助诸葛亮平治了南方。而在另一个朝代的另一位贤臣蔺相如也凭借他的仁德以及以国事为先的宽广胸襟,让曾经同样恶语相向的廉颇背负荆条,上演了一出人尽皆知的将相和。凭借这两人的举措来看,似乎“以德报怨”更能收得人心。“冤冤相报何时了”,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能够以德服人,那选择这种方式来处理嫌怨岂不圆满。‎ 但当事件恶化,并且逐渐触碰到我们的底线时,我们不该一味退让,而是摆正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不能让“怨”不断激化。近代的中国曾经走过一段屈辱的历史,而这场历史的开端,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从中国的一味退让中萌发的。当白人的船舰在我们的国门前开火时,软弱无能的清政府选择退让,又在百姓们家破人亡时,签下了卖国条约,给敌人送上了白银和土地。直到封建统治被革命者们推翻,中国才有了“直”的念头,最终将敌人赶出自己的领土。如果中国不以直治暴,我想中国将成为历史的笑柄,届时又谈何道家和儒家思想呢?‎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每件事都只能用或“德”或“直”的方式来处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该以德服人时,我们用宽容和谦让对待他人;该以直治暴时,我们要拿出最坚决的立场和态度。我们自身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尺度和底线,做出正确的判断,使事情处理得更加妥当。若当他人给予我们恩惠时,我们更应该心怀感激,以德报德。‎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两则。第(1)则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公正)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第(2)则是说陕西男子张扣扣心怀宿怨,寻机复仇,手持利刃连杀凶手家父子三人,此事引发舆论热议。写作要求:读了以上两则有关“报怨”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审题立意:这两则材料的关键词是“报怨”。那如何“报怨”呢?第(2‎ ‎)则材料的“报怨”显然是不可取的。分析材料,首先得读懂所给文言材料的意思,“以德报怨”是指用恩德回报仇怨,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指用公平正直回报仇怨,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用恩德回报恩德,这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的素养。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观点的成立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都需要厘清各自观点产生的前提,或是找到他们各自的角度。怨是多种多样的, 有故意而为的仇怨,有无意而生的嫌怨。有人与人之间的小怨,有国与国之间大仇。那么如 何对待仇怨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小仇小怨,不妨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而在国与国之间的大是大非面前,则因以直报怨。经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得出自己的观点。参考立意:如“老子曰以德报怨。孔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对于如何报怨的问题,两位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老子认为要用品德来感化,而孔子认为用正当的惩罚来回报怨恨,恩德回报恩德。两者各有其妙,要看报的是何人,何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两种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是否可以转化。这样,我们就能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更为理性的思考。如:不管是‘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都不主张以怨抱怨,都是以化解怨恨,和谐共生为最终追求。因此,面对仇怨,先施以德,如果这不能让对方产生悔过羞恶之心,再报怨以直。‎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