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
考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它以特
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
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
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
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
安)。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后来随着字的
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
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
审美层面重又结合。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
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
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
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
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
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
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
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
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
却又草蛇灰线 ,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
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始终重视形神关系、持续
解读形神关系,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书论、画论、艺论、文论,乃至整个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
一大特色。
中国书法的特征,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具有中国文化思维特有的“三易”质地,也
就是说,在总的方面它诠释了“简易、变易、不易”的思维。西汉易学家总结出来的这个
“三易”思维,“简易”不是简单化,而是统摄、宏观、浑一地在各种关系的综合把握中看
问题,是统摄提升具体而又庞杂的现象,简化、转化为总体感觉的能力。“变易”不能乱变,
要根据你创作的具体情况去实现符合规律的变化发展,但又要有“不易”精神,执守本质、
执守原则、执守规律。字体和书风就是“不易”,经典和传统就是“不易”,碑帖和程式就
是“不易”。在“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
系,是书法创作之精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之精要。
(摘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字书法以特有的形态,体现着中国人既规范又潇洒的人格价值,体现着中国人既
守格又破格的文化精神。
B.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比其他纸笔拥有更丰富的语汇,在书写和表
达内容上空间也更阔大。
C.汉字书写经历了描摹事物到音指与象指结合、再到书与画实用功能分离、最后书与
画艺术审美重又结合的过程。
D.中国书法的特征与西汉就总结出来的“三易”思维有着紧密联系,“三易”思维完全可
以诠释中国书法这一文化现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提出观点,汉字书法能够体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人们在汉
字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能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文章第二段逐层递进论证,汉字书写元素的多形态多方向性笔划特性,比书画同源
的造型特性对我们的文化思维和艺术思维产生的影响更广泛。
C.文章第三段论述了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演变过程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
重形神是书论、画论、艺论、文论的特色,是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特色。
D.文章第四段进一步论述了不管是书法创作还是中国文化发展,都要在“简易”思维和
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汉字没有飞扬的线条和变化的布局,我们也许不会从中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
侧、协调与矛盾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简化、抽象、变形,再演变为符号,是汉字由象形的图画开始演变必经的过程,这
其中也有审美层面的追求。
C.对形神关系的重视,对“三易”思维的总结体现着中国文化思维的独特性,这一独特
性也可以在汉字书法中得以体现。
D.汉字的多形态笔法、多方向性写法,促使了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
等许多观念在现代逐步发展起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 4~6 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①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
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
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
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②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
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
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
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
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③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
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
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
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④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
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⑤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⑥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
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
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⑦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
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⑧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
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
断了。”
⑨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
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⑩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
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
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⑪“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
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⑫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⑬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⑭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⑮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
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
下许多银元。
⑯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
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
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⑰柳先生一脸淡然。
⑱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
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
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⑲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
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⑳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
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 年第 4 期,有改动)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
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
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
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
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5.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6 分)
6.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最近,11 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 13 天的行程,她的
妈妈秦女士支付了 3 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 5000
元。许多孩子的暑假,如今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不少家长感慨“月薪三万,
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其实,这种“烧钱游戏”的性价比并不高。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
学”的标签,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
等公共设施而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很难实现
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
另外,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暑假填得满满当当。在北京,一些培训机构里有的孩子一天 5
节课,10 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下,孩子不仅难以用心投入学习,
反而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摘编自《暑假变烧钱季,金钱和时间堆不出牛娃》,《中国青年报》2018 年 7 月 24 日)
材料二
图 1 2015 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
图 2 2015 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
(摘编自《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状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三 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
一些其他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
为了看到演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都坐着与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
称之为“剧场效应”。
(摘编自《校外教育须警惕“剧场效应”》,光明网 2018 年 1 月 8 日)
材料四 “减负”不等于降低课程难度、不要学生刻苦学习、让孩子无节制玩耍,而指
的是减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负担”。对
于“减负”,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
“加”在积极引导、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上。比如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
排自己放学之后的生活:读书、做手工、练书法……通过积极引导,真正从育人角度介入孩
子的课后活动。
“加”还在延展书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上,让孩子们清楚知识的逻辑,明白成长的
真谛,拓展思维的视野。科学“加”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每次活动要从主题出发,设定合理
的课程目标,把握活动内容的关键要素,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在与同
伴的交往以及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协助支持下,探究知识、发展素养、体验情感、塑造
人格。
(摘编自《减负:“减”的背后应科学地“加”》,《中国教育报》2018 年 7 月 22 日)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被调查的各年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参加了课外辅导班,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
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是非常受重视的。
B.从数量上看,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参加过辅导班,参加两个及以上课外辅导班的人数
将近一半。其中,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比重最高。
C.调查发现,选择纯文化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几乎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
可见,来自文化学科方面的压力仍是主要的。
D.选择证书考级培训、学科竞赛辅导的比例达到了 21.6%,说明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也
不完全是为了学习文化,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看作是一个堆砌时间与金钱的“烧钱游戏”,而不尊重基本的教
育规律,这样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B.中小学生假期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剧场效应”在教育中的典型体现。它折射出
公众对教育的焦虑、无奈以及随大流的态度。
C.面对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口号,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这种
“加”包括降低课程难度,有效介入课后活动。
D.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
成合力,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
9.假期“补课热”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说明。(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劾
罢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贤党也。已,陈时政五事,帝不能尽用。进礼科都
给事中。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
府。其冬,流贼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方壮年,一夕须发顿白。明年正月,率副将许自强
赴援,游击潘可大、知县陈尔铭等守桐不下。贼乃攻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卒,攻太湖,知
县金应元、训导扈永宁被杀,国维至,解桐围,遣守备朱士胤趋潜山,把总张其威趋太湖。
十二月,诸城并全。国维为人宽厚,得士大夫心。属郡灾伤,辄为请命。筑太湖、繁昌二城,
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
绩。迁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岁大旱,漕流涸,国维浚诸水以通漕。山东饥,
振活穷民无算。十四年夏,山东盗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
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
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临清。国维合所部兵击
降之,献俘于朝,磔诸市。兵部尚书陈新甲下狱,帝召国维代之。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
防河数策,帝亦纳之。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辅,国维檄赵光抃拒螺山,八总兵之师皆溃。
言者诋国维,乃解职,寻下狱。帝念其治河功,得释。南都覆,逾月,潞王监国于杭州,不
数日出降。国维连复富阳、于潜等地,联合方国安及王之仁、郑遵谦诸营,为持久计。顺治
三年五月,国安等诸军乏饷溃,六月国维知势不可支,作绝命词三章,赴水死,年五十有二。
(节选自《明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
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B. 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
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C. 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
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D. 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
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通过殿试录为三甲的,都称进士。
B.“漕运”是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地方的运输方式。
C.“献俘”是一种军礼,军队凯旋,向皇帝敬献战俘,以示战功。
D.“檄”是一种重要文书,其用途主要是任命各级官员、征召晓谕或声讨揭发罪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国维不畏强权、心系国事。在刑科给事中任上,弹劾魏忠贤的同党,还陈奏了关乎
国家的政事,其忠诚为国之心可鉴。
B.张国维忧患国事、善于用兵。流贼侵犯桐城,官兵覆没,国维一夜之间须发变白;流
贼围攻多地,国维调度有方,最终保全诸城。
C.张国维治灾有功、心系灾民。下辖之地有灾情,他为民请命,还筑城、建塘、修堤,
因这些举措,山东闹饥荒时,救活了不计其数的灾民。
D.张国维全力抗清、宁死不降。他联合多位将领,打算与清军打持久战,顺治三年,
诸军缺饷溃败,张国维看局势难支,就作绝命词后赴水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进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5 分)
(2)言者诋国维,乃解职,寻下狱。帝念其治河功,得释。(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5.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习近平主席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
未来”的演讲。他强调,庄子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
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语句中充满
了词人对其无限的仰慕与赞叹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
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
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
任务来抓,既要 ,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
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
困问题 。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 2020 年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 1000 多万
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和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
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 推进
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
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
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
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
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
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 分)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人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
越少了;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
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
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1)请在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例子。(3 分)
(2)请你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不得少于 40 字。(2 分)
21.修改下面两个划线的句子,使之与所给的上联或下联构成两副完整的对联。(6 分)
(1)上联:心中塞外,依山楼榭尽白日
下联:在睡梦里游江南,临绿水的轩斋点染轻轻烟雾
下联修改为: (3 分)
(2)上联:太平湖,碧波粼光闪烁,碧绿的湖水荡漾
下联:齐云山,峻岭绵绵,青山起伏
上联修改为: (3 分)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
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 “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
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
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 C (A 原文语意是“或”,选择关系;B 原文语意是说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而
有丰富的艺术语汇,在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上空间阔大;D 原文语意是中国书法特征在总的
方面诠释了“三易”思维)
2.B (无中生有,没有做影响的比较)
3.D(原文语意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等许多观念进入了汉字书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4.B(柳先生内心并没有纠结和挣扎,他医治日本人是出于医生的本职,他杀日本人是
出于爱国正义。)
5.(1)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过柳先生治疗后,断骨都能够痊
愈如初;他对患者一视同仁,努力治好每一个患者。(2)智慧勇敢:当日本人黑洞洞的枪口
对着他的时候,他视而不见,继续接骨;并且运用智慧杀死了少佐。(3)有爱国情怀:在刑
场上,他脱口而答的话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4)忍辱负重:面对众人对他医治少佐这种行
为的不理解和愤恨,他一脸淡然。(答对任意 3 点即得6分。每点概括 1 分,分析 1 分。)
6.(6分)(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借花树的来历交待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2)推动情节发展:柳先生救活花树,颜老爷折断花树,柳先生再救花树,情节步步
推进,前后呼应。
(3)凸显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救活这棵抗日烈士留下的花树既见其医术高明,又见其
爱国情怀,强化了爱国的主题。(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7.D(“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错,该情况说明学生希望在短期内强化
自己的应试能力。)
8.B(A“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说法过于绝对。C “降低课程难度”错。D “也更需要
孩子们自己的争取”无中生有。)
9.①家长经济负担增加,不堪重负;②孩子容易滋生厌学情绪;③假期“补课热”容
易产生“剧场效应”,导致教育秩序被破坏,集体受损。(每点 2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10.D
11.D (“檄”任命各级官员的说法不恰当。)
12.C (救活山东灾民主要原因是任工部右侍郎时疏通了漕运。)
13.(1) 国维升任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后,他更加恳切(严厉)地上书规谏弊政,之
后升任了太常少卿。(“进”“规”“切”各 1 分,句意 2 分)
(2)进谏的人诋毁张国维,张国维就被免除职务,不久关进监狱。皇上考虑到他治河有
功,他才得以释放。(“诋”“寻”“念”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予番禺知县。崇祯元年,擢升为刑科给事
中,弹劾罢免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这两个人都是魏忠贤的党羽。之后,他上书对
当时政治提出五条意见,庄烈帝没有完全采纳。国维升任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后,他更
加恳切(严厉)地上书规谏弊政,之后升任了太常少卿。七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
天、安庆等十府。这年冬天,流贼进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正当壮年,一夜之间须发一下
子变白。第二年正月,率副将许自强赶赴救援,游击潘可大、知县陈尔铭等守卫着桐城没有
被贼寇攻下。贼人就攻打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而死,贼人进攻太湖,知县金应元、训导扈
永宁被杀,张国维到了那里,解除了桐城之围。派遣守备朱士胤赶赴潜山,把总张其威赶赴
太湖增援。十二月,各个城池都得以保全。国维为人宽厚,得到士大夫的人心。他所辖的郡
县发生灾伤,他都替百姓向朝廷请命。他修筑太湖、繁昌二城的城墙,开挖苏州九里石塘和
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缮松江防海堤,疏浚镇江和江阴漕渠河道,都做出了成绩。
国维升迁为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管河道。当时气候严重干旱,水漕河流干涸,国维
疏浚各个水道来通漕运。山东发生饥荒,赈济救活的穷苦百姓不计其数。十四年夏天,山东
盗贼作乱,国维改任兵部右侍郎兼管淮、徐、临、通四镇的兵马,保护漕运。大盗李青山有
数万人,占据梁山泊,派遣他的党羽分别据守韩庄等八处水闸,运输通道被阻塞。周延儒应
朝廷征召北上,青山拜见他,说自己是率领众人保护漕运,不是造反作乱。延儒许诺向朝廷
进言,授予他官职。但是青山居然截断了漕运船舟,大肆焚烧,掠夺逼迫临近大清。国维整
合所率领的兵马攻击,使他投降,把他交给朝廷,在京师街头把他肢解了。兵部尚书陈新甲
被关进监狱,皇帝征召国维替代他。恰逢开封被攻陷,黄河以北受到震动,国维递上保防黄
河的几条计策,庄烈帝都予以采纳。十六年四月,清兵进入京城周边,国维命令赵光抃在螺
山抵抗,八总兵之师都溃败。进谏的人诋毁张国维,张国维就被免除职务,不久关进监狱。
皇上考虑到他治河有功,他才得以释放。南都倾覆,过了一个月,潞王在杭州监国,不过数
日出来投降。国维接连收复富阳、于潜等地,联合方国安和王之仁、郑遵谦的各支部队,想
做好持久战的打算。顺治三年五月,国安等诸军因缺乏军饷溃散。六月,国维知道情势不可
支撑,写了绝命词三章,跳河而死,时年五十二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共 11 分)
14.A(A 项“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
15.(6分)①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
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富”,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②淡泊不争,洒脱随性:
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安”,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③坚守本
心:作者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之一者,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B(A.“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
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 C.“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
风”,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应把“彰显”改为“检验”;D.“会不会抓落实、
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
抓落实”。)
18.A (根据下文的关联词语“也”,它只能与“既”搭配,可以排除 CD 两项;“矛盾和问
题”的前面是一个多层定语,正确顺序应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 B 项。)
19.A(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
大计,考虑决策;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
策,进献计策。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
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
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
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
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
动,贬义。这里从感情色彩角度考虑,用“按部就班”更合适;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
力量无比强大;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这里指团结一致实现脱贫,用“众
志成城”合适。排除 BCD。)
20.解答第(1)小题,要注意补中有仿,内容上一个是流行的,一个是经典的。解答第
(2)小题,要通过列举的现象揭示出本质,然后再谈如何应对。
(1)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类似均可)(3 分)
(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这
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
化的重视。(2 分)(意思对即可)
21.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上联的特点分析(1)“心中塞外,依山
楼榭尽白日”;根据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或相反和仄进平出的特点;下联可修改为:梦
里江南,临水轩斋染轻烟;(2)“太平湖,碧波粼光闪烁,碧绿的湖水荡漾”根据对联的有
关知识,下联可修改为“太平湖,碧波粼粼,绿水荡漾”。
(1)下联:梦里江南,临水轩斋染轻烟 (3 分)
(2)上联:太平湖,碧波粼粼,绿水荡漾(3 分)
四、写作(60 分)
22.作文材料立足于“立德树人”,着眼于大视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规划人生”;希望莘莘学子能“盛纳万物,内外兼修;有情怀,有大国工匠之器;有器量,
兼容并包,进而成为‘国之重器’”,与祖国共命运同发展。作文材料介于新材料作文和话
题作文之间,审题难度较小,有很广泛的写作空间。
审题要注意限制性:(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选择角度不宜贪多求全。(2)“文
体特征鲜明”,写记叙文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要像议论文,写抒情散文要像抒情散文,不
能四不像。(3)对“器”要进行概念厘定,不可天马行空。审题还要注意开放性:(1)从
物质层面:①器能盛纳万物;②器能助人成事;③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④国之重
器(物质,如“东风”系列导弹)。(2)从精神层面:①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②国
之重器;③肩负荣光,成就梦想;④大国要有大“器”(精神,如“一带一路”之“计利当
为天下计”的胸襟)。
【参考立意】1.内外兼修;2.“器”之自述;3.匠心铸利器;4.有“容”乃“大”;5.
大国要有“大器”;6.有一种“器”叫器量”;7.做“盛纳万物”之“器”;8.有一种梦想
叫“肩负荣光”;9.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10.有一种“荣光”叫“国之重器”;
11.计利当为天下计,铸器当铸国之重器。
【参考范文】
美器不必满
容纳其他物体,比如液体和固体的东西,被叫做什么?
答案有很多。容纳水的是茶杯和脸盆,容纳酒的是酒瓶和高脚杯,容纳沙石的是斗车和
土簸箕。
但这些容具,都无法配上一个隽永对称的汉字,那就是“器”。器是什么?器是一种整
齐端庄的存在,用足够完美的自己来盛容其他一些东西。
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可以被称作“器”。岁月刻下的青铜锈痕,遮不住精
雕细琢的千年遗风。静静望着这尊与人同高的器具,就能想到彼时它满载贡物,金光辉煌地
出现在祭祀典礼上的骄傲。
今年初成功试运行的中国核聚变反应堆“人造太阳”,可以被称作“器”。这是国之重
器,虽然它使用的时间,只有强磁约束激活时的短短剧聚变一瞬,可即便是空置的机器,也
从未褪去任何一分一毫的价值。
容具和重器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持自己的本来意义。
一只简单的玻璃杯,装上茶水就成了茶杯,倒入白开水就成了水杯,盛满啤酒,就又成
了觥筹交错的酒杯。它的用途和价值,跟随所容纳的液体产生变化。
但重器是不一样的。例如两千年前,后母戊鼎内可能盛放的只是牛羊肉而已,随之被埋
入地下,黄土填纳其中;直至现代,清理整洁的后母戊鼎,再也不会被放入任何东西,可它
本身,已经成为了价值和历史的代名词。
做器如此,做人亦如此。
人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大海中的游鱼,被浸泡在纷扰的大千
世界里。金钱、荣誉、地位,有太多的坐标系,在规定着一个人是怎样的人。
大部分人追求一生,只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拥有金钱者,在商业圈里呼风唤雨,
得到他人的拥戴;向往荣誉者,在名利场上前赴后继,只为他人的几句客气;觊觎地位者,
甚至贪赃枉法,无非想要他人的处处逢迎……
可是,当把这些“他人”去掉以后,我们还剩下什么?如果我们也是一件容器,当把这
些“液体”倒出以后,我们又是什么?
美器不必满,而大才不必寄于他人。
我不否认在凡尘中追求价值的积极意义,但也希望我们都能够寻求到一份自我世界的宁
静。古往今来,多少诗人骚客,都是在生活的逆境中,离世独处,羽化独立,最终留下了不
朽的千古名篇。晋陶渊明独爱菊,而后人独爱陶渊明,无非是爱他身上那一点儿自由气。
古人云,君子慎独。我想,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放空自己的机会。或许是在下班回家的深
夜,或许是游赏公园时的小憩。我们应当倒出体内的一腔滚滚浊世,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又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从来没有哪一件美器,是不经历阵痛和雕琢而生的。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能够容纳天
地而不满,俯察草木而不骄,栉风沐雨而不危,行路百里而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