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00 KB
  • 2021-06-03 发布

语文卷·2018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07)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学校和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地方。‎ ‎3.所有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卷上交,将本试题卷自己收存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 ‎。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在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 (节选自‎2017年3月8日人民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 ‎ 连通人心的桥梁。‎ ‎ B.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对沿路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各民族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 ‎ 了联结纽带作用。‎ ‎ C.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起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丝路方面 ‎ 做出了重要贡献。‎ ‎ D.游牧民族和汉族共同开拓了丝绸之路,无数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外,还将其大量 ‎ 传输到西方。 ‎ ‎ B.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因为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 ‎ 方贸易的主角。‎ ‎ C.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它既遇到过衰败和阻遏,也曾经经历过再度的繁 ‎ 荣和兴盛。‎ ‎ D.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之后的繁荣,离不开沿途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其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还是中 ‎ 原王朝。‎ ‎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 ‎ 通。‎ ‎ B.“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还将架起东西方交 ‎ 流交往的桥梁。 ‎ ‎ C.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 ‎ 一体的中华民族。‎ ‎ D.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限于物质方面,还有 ‎ ‎ 文化和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双琴祭 ‎ 梁晓声 ‎ ①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裸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 ②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 ③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 ”‎ ‎ ④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裸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 ⑤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 ⑥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 ⑦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 ⑧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有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种种说法。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 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 ⑩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 ‎ ⑪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 ⑫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 ‎ ⑬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 ‎ ⑭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的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 ⑮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 ‎ ⑯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 ⑰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 (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 ‎ 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 ‎ B. 第⑧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 ‎ 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则引领下文。‎ ‎ C. 第⑩⑪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为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 ‎ 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 ‎ D. 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过程,暗 ‎ 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 5. 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简述。(5分) ‎ 6.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 材料一 ‎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着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学%科%网...‎ ‎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 【本报记者 倪浩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留易额是1300亿美元。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3日)‎ ‎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 ‎ 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 B. 材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 ‎ “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 C. 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 ‎ 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 ‎ D. 三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 ‎ 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 8.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A. 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党报,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 ‎ 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 B. 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 ‎ 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 ‎ C. 对于“萨德入韩”‎ 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 ‎ 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 D.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可见,‎ ‎ 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 E.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 ‎ 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 ‎9.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此次“萨德入韩”事件对韩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 。夏酋令ロ夌内附,诜恐生事,欲弗纳,谔请纳之。夏人来索。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ロ夌,当以景询来易。”乃止。询者,中国亡命至彼者也。夏将嵬名山部落在故绥州,其弟夷山先降,谔使人因夷山以诱之,赂以金盂,名山小吏李文喜受而许降,而名山未之知也。谔即以闻,诏转运使薛向及陆诜委谔招纳。谔不待报,悉起所部兵长驱而前,围其帐。名山惊,援枪欲斗,夷山呼曰:“兄已约降,何为如是?”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兵万人。从李宪出塞,收洮州,下东宜诸城,掩击至大河,斩首七千级。迁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知泾州,徒鄜延副总管。上言:“夏主秉常为其母所囚,可急因本路官捣其巢穴。”遂入对,大言曰:“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来耳。”帝壮之,决意西讨,以为经略安抚副使,诸将悉听节制。敌屯兵夏州,谔率本路并畿内七将兵攻米脂,三日未下。夏兵八万来援,谔御之无定川,伏兵发,断其首尾,大破之。捷书闻,帝大喜,群臣称贺。迁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敌亦畏其敢战,故数有功。尝渡河,猝遇敌,绐门下客曰:“事急矣,可衣我衣,乘我马,从旗鼓千骑,亟趋大军。”客信之,敌以为谔,追之,几不免。自熙宁首开绥州,后再举西征,皆其兆谋,卒致永乐之祸。议者谓谔不死,边事不已。‎ ‎ (选自《宋史•种谔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B.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C.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D.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夏”指西夏,是历史上党项人在我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曾与北宋对峙,苏轼词“西北望,‎ ‎ 射天狼”中“天狼”即喻指西夏国。‎ ‎ B.“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的“字”是二十岁行加冠礼时由长辈所起,“字”与“名”意思相 ‎ 同或相近,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C.“畿”指我国古代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后又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畿内”“畿辅”“京畿”‎ ‎ 一般是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区。‎ D.门下客又名门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多有一技之长,如“战国四 ‎ 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曾有食客数千人。‎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种谔富有智谋。西夏人前来索要归附宋朝的首长令ロ夌,种谔巧妙回应,让敌人无言以对;后 ‎ 来他又巧施计谋,迫降了西夏将领嵬名山。‎ B.种谔屡立战功。他跟从李宪出兵边塞,收复失地,攻占城池,斩首七千;攻打米脂时,面对增 ‎ 援的八万西夏军队,他巧设伏兵,大破敌军。‎ C.种谔为人狡诈,他曾在渡黄河时,突然遇上敌人,为使自己脱险,就欺骗门下客,让他扮成自 ‎ 己去追赶大军,门下客差点儿丢掉性命。‎ D.种谔备受重用。皇帝认为种谔正值壮年,有征讨西夏的决心,就委以重任,让他节制众将;他 ‎ 的官积一路升迁,一直做到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ロ夌,当以景询来易。”(5分)‎ ‎ (2)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5分) ‎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 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此诗写于诗人徽州任内。②吹:通“炊”。‎ ‎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点题,写“破小寒”点出出行之早,写“散疲顽”暗含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 B.颔联中的轻雾、重山,与诗中炊烟、树丛、溪水、小桥、禽鸟等意象,组合成一幅美丽山村图。‎ C.颈联的“当树直”描写从树顶升起的炊烟的笔直之状,让人深感其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 如出一辙。‎ D.尾联“正在有情无思间”承上“迎客”而来,写出动听的鸟鸣让诗人心驰神醉,鸟儿们是真的 ‎ 有情还是出于无意,他恍恍惚惚难以分清了。‎ ‎ E.全诗有情有景,情与景会,生动的描写使景物情态毕现,透露出了诗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 ‎ 15.有评论家认为本诗颔联写雾写山非常巧妙。诗人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6分)‎ ‎ ‎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5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两句是“ , ”。 ‎ ‎ (2) 《琵琶行》中先写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再写“‎ ‎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一曲终了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 (3)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 ‎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 ②2000年初,他成为“北漂”一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蜗居地下室、挣不到饭钱的艰苦生活,蹉 ‎ 跎岁月中写出佳作。‎ ‎ ③鲁迅著作的很多封面设计都选择了“素封面”:除了书名和作者题签外,不着一墨。这样的留白 ‎ 大巧若拙,意味无穷。‎ ‎ ④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 ⑤ “互联网 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 ‎ 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 ‎ 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 ‎ 效投资需求。‎ ‎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③④⑥ D. ②③⑤‎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能否推动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密切双方在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联 ‎ 系,是引导中澳关系能够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 B.对作家和文章,我一向是怀着类似的景仰和认同,但近年来,所见最多的却是一些打着作家名 ‎ 头做幌子的势利主义者,把写作当作获取名利的工具。‎ ‎ C.明代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中的一段关于钓鱼岛的文字是目前能证明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 ‎ 利用该岛屿的文献资料,是有力的历史证据。‎ ‎ D.最近,在马达加斯加首都连续发生了几起针对中国国民的恶性刑事案件,这些案件涉及的受害 ‎ 人主要以做生意、开餐馆、办中医诊所等方式赚钱谋生。‎ ‎ ‎ ‎19.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沁园春》戴复古 )‎ ‎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高血脂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而胆固醇又是血脂中常见的一种成分,因此降低胆固醇成为许多人迫切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人体中外源性胆固醇与内源性胆固醇的比例为4∶6,可见,① 。所以,饮食控制虽然可以降低甘油三酯等种类的血脂,② 。另外,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的重要原料,还可以构成细胞膜、促进钙的吸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③ 。‎ ‎ 21.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日前惠顾你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接受聘请。我是南昌大学新闻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务必尽快与我洽谈。‎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又是一年高考季. 某中学的高三学生们上演了一场撕书“狂欢”,满地的纸屑像飞雪一般,整栋教学楼上下,尽是一片白茫茫的纸屑,也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 针对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2018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 1.C(因果关系不成立,因草原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交流,但并不一定是为了交流才开通古道。)‎ ‎ 2.A(文中只说回纥是这样)‎ ‎ 3.D(A还为了“经营西域”;B“将”错,是“进一步”。原文第一段,“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桥梁”;C“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错。)‎ ‎ 4. C (10、11段并未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 ‎ 5. 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③ “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璧合;④ “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 (1点1分,4点5分) ‎ ‎ 6. ① 惋惜双琴一毁一废;② 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③ 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埋灭;④悲悯世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每点2分,任意3点为6分)‎ ‎ 7.C【A项,材料三并没有提到关于经济的问题。B项,主要的原因归纳有误,文章只是探讨“萨德”问题,并没有归纳原因。况且文章中“更没有顾及……大局”等表述也说明主要原因归纳片面。D 项,材料并没有这样的暗示,属于无中生有。】 ‎ ‎ 8. AD【B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错,新闻报道必须要遵循客观性原则。C项“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错,材料三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并没有不同。E项“更为恰当”‎ 有误,不同的文章风格是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要求。】‎ ‎ 9.①国家安全(政治)方面: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危害本国安全。②经济方面:中韩经贸受损,本国经济倒退。③外交方面:影响同中国等国家外交的民意基础,影响人文交往。④本国民情、舆论方面:影响本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1点1分,3点4分。从区分不同的角度,同一角度不重复给分,答出任意三个角度即可)‎ ‎ 10.A(3分)(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11.B(3分)(“‘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不全面,“字”与“名”意思有相同或相近的,也有相反的,如曾点,字晳,点为黑污,晳为白色。)‎ ‎12.D(3分)(“皇帝认为种谔正值壮年,有征讨西夏的决心”错,文中“帝壮之,决意西讨”意思是“皇帝认为他豪壮,决意西征”。)‎ ‎13.(1)陆诜询问种谔用什么话来答复,种谔说:“(如果)一定要讨还令㖫,就应当用景询来交换。”‎ ‎【5分;关键词“所以”(“用来……话”“如何”)、“报”(“回复”“答复”)、“易”(交换)各1分,大意2分。】‎ ‎(2)李文喜于是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给嵬名山看,嵬名山丢掉枪哭泣,于是率领众人跟从种谔南归。‎ ‎【5分;关键词“因”(于是,就)、“示”(给……看)、“南”(“南归”“南行”“向南去”)各1分,大意2分。】‎ ‎14.AC(A项,“散疲顽”指繁忙工作之余到郊野散步,并非“暗指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C项,“当树直”描写碧穗般的炊烟从树顶垂直升起的景象,意境明丽清新,与王维“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壮阔并不相同。)‎ ‎15.①运用叠词:用“薄薄轻轻”突出了雾的虚无缥缈,用“重重叠叠”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写出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②动静结合:用“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用“放”字写出一座座山好像从身边奔放而出的情态,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第②点若答“善于炼字”,然后分析“冲”“放”二字如何准确、形象、生动,亦可得3分。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余嘉其能行古道。‎ ‎ 17.A【①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此处误以表示守信用。②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此处误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③大巧若拙:指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简单。也指一种艺术境界,类似于写意,几笔就能为妙传神。符合语境。④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与语境相符。⑤自出机杼: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古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此处用错对象,应改为“闭门造车”。⑥纲举目张:抓住事物关键便可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 18. C(A两面对一面,在引导前“能否”,去掉后面的“能够”。B句式杂糅,“打着……做”错误。D.内容交叉无法并列,“做生意”范围较大,和后面内容有包含关系)‎ ‎ 19.B ‎ 20.①胆固醇主要来源于人体自身合成。②但是对降低胆固醇效果有限。③不可盲目降低胆固醇。(意思相符即可,每处2分)‎ ‎ 21.(1)“惠顾”改为“浏览”;(2) “你”改为“贵”;(3)“接受聘请”改为“应聘”;(4)“务必”改为“请”;(5)“洽谈”改为“联系”。(每处找出并修改正确得1分,其他均不给分)‎ ‎22.赞成或反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种谔字子正,因父亲恩荫多次升官至左藏库副使,延州守帅陆诜举荐他掌管青涧城.西夏酋长令?归附,陆诜怕惹起事端,不打算接纳,种谔请求接纳他.西夏派人来索要令?.陆诜询问种谔如何答复,种谔说:“(如果)一定要讨还令?,就应当用景询来交换.”西夏人才停止要人.景询,是从中原逃亡到西夏去的人.西夏将领嵬名山部落在以前的绥州境内,他的弟弟夷山先归降,种谔派人通过嵬夷山来诱降嵬名山,用金盂贿赂他,嵬名山的手下小吏李文喜接受了金盂并答应归降,嵬名山却还不知道此事.种谔立即把此事奏明朝廷,皇帝诏令转运使薛向和陆诜委托种谔招纳嵬名山.种谔不等嵬名山答复,就发动他所统领的全部士兵长驱向前,包围嵬名山的军营.嵬名山惊慌,拿起枪想要作战,嵬夷山大喊道:“兄长已经相约投降,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李文喜于是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给嵬名山看,嵬名山丢掉枪哭泣,于是率领众人跟从种谔南归.宋军获得三百酋长首领、一万五千户、一万兵士.种谔跟从李宪出兵边塞,收复洮州,攻占东宜等城市,乘敌不备进袭到黄河,斩杀敌军七千人.升任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泾州知州,又转任鄜延副总管.上奏说:“西夏国王秉常被其母亲囚禁,可赶快由本路官兵直捣他的巢穴.”种谔于是入朝见皇帝,夸口说:“西夏国没有人才,秉常是个孩子,我前去即可抓住他的手臂把他带来。”皇帝认为他豪壮,决意西征,任命他做经略安抚副使,众将全听他的指挥.敌人屯兵于夏州,种谔率领本路和京畿内的七个将领所属的军队攻打米脂,三天没有攻克.西夏八万军队来援救,种谔在无定川抵御,伏兵出击,截断敌军的首尾,大破西夏援军.捷报传到朝廷,皇帝大喜,群臣都向皇帝祝贺.种谔升任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种谔善于驾驭士兵,每当遇敌能出奇计,每战必胜,但为人狡诈残忍,身边的人有犯法的立即斩首,有时先剖取肺肝,同坐的人掩面不忍看,种谔饮酒吃饭如故.敌人也惧怕他勇敢善战,所以他屡有战功.曾经在渡黄河时,突然遇上敌人,种谔欺骗门下客说:“事情紧急,你可以穿上我的衣服,乘坐我的马,让旗鼓和千骑跟随,赶快赶到大军那里去。”门客相信了他,敌人以为是种谔,随后追击,门下客差点儿丢了性命.自从熙宁年间首次开拓绥州,到后来两次进行西征,都是种谔首先谋划,最终招致永乐之败.议论者说种谔不死,边事不会停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