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7.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二轮复习 语文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情领航]
2016年高考全国卷
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2014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甲卷
乙卷
丙卷
卷Ⅰ
卷Ⅱ
卷Ⅰ
卷Ⅱ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一代通儒顾炎武
朱东润自传
将军赋采薇
科学巨人玻尔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筛选整合
√
√
√
√
√
√
√
分析概括
√
√
√
√
√
√
√
体会含意
观点倾向
√
√
√
√
文本特色
√
探究解读
√
√
√
√
√
√
专题提分一 准确分析传主形象,评价传主事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
李存山
1995年,86岁高龄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是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
一个在书斋和讲堂度过一生的哲学家,为什么在晚年还如此欣慰地忆起听到抗战胜利消息的那一天?因为其中包含着诸多亲历的苦难和辛酸,包含着对抗战胜利的殷切期盼,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张岱年在《八十自述》中说:“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自身没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才能,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张岱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倡导勇猛宏毅的哲学
上世纪30年代,张岱年发表多篇哲学论文。1933年,他在《大公报·世界思潮》上发表《论外界的实在》,用经验证明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外界的客观实在性。此文发表时,编者特附有按语:“切望平津读者不可因敌迫城下,心神不宁,遂尔忽之。同时更宜信:有作出这等文字的青年的民族,并不是容易灭亡的。”当时,日本的铁蹄已迫近平津城下。张岱年的哲学论文正是在国难深重的关头,把“求真之诚”与坚定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信念联系在一起。
1935年,《国闻周报》分两期连载张岱年的《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他在文中说:“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华民族才能复兴。”“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张岱年厚重的历史使命感跃然纸上。
保持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1937年7月29日,日军入侵北平。清华师生纷纷离校,张岱年与学校失去联系,未能随校南行,滞留北平。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张岱年和滞留北平的一些学者抱定一个信念: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
张岱年后来回忆:“我当时想,今日固然是国家艰难之秋,实亦民族中兴之机,个人不应颓唐丧气,因此勤力攻读,专心撰述,以期有补于来日。”他为什么怀有如此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理解。上世纪80年代,本人曾听张岱年讲过,当时也有少数文化人投入敌伪政权,成了汉奸。他们之所以丧失民族气节,误以为中华民族会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太肤浅”。
建构继往开来的哲学体系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岱年认为这是日本正在加速自取灭亡,中国抗战胜利在望。于是,他动笔撰写其在哲学理论上的专著。此专著原计划写“方法论”“知论”“天论”和“人论”四部分,意在“穷究天人之故,畅发体用之蕴,以继往哲,以开新风”,但到抗战胜利,终因“乱世治学”“生事颇窘”,仅写成《哲学思维论》《事理论》《知实论》和《品德论》四部论稿,后又以《天人简论》来简述其历年致思的哲学要旨。
1942年,张岱年会晤私立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何其巩得知张岱年著有《中国哲学大纲》,恐他在战乱中遗失,建议其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大纲》印为讲义。张岱年欣然同意,《大纲》作为讲义第一次排印。此书历经坎坷,先后以“宇同”和“张岱年”的署名公开出版。后又多次重版,至今仍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代表性著作。
最近,张岱年家人在其遗物中发现他在抗战时期写的几篇诗稿。其中大多是旧体诗,但也有一首新诗。诗中说:“东南起太平洋之滨,西北越昆仑山之巅,吾族经营此大地,已逾五千年。我们创造了崇高的伟大文明,我们从来有光辉的革命传统。我们的成就是人类的光荣,我们的努力将永久延续以至于无穷。我们的理想是世界大同,我们的愿望是永久和平。然而我们的疆土与文明不容许任何侵犯,我们誓以神圣的血液为之作干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一位哲学家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想而知,他抱定必胜的信念。
(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在《张岱年自传》前,他亲笔题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言有物而心有恒。”这完全可以作为张岱年一生的写照了。(选自《张岱年:士林楷模》)
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影响及于国外,对世界文化做出过巨大的贡献。(选自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在张岱年的一生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先通读全文,梳理出有关传主的具体事迹,再从中概括出传主的形象。
答案:①在战乱年代,仍勤奋治学。30年代,在国难当头的历史时期,张岱年克服苦难,矢志求学,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论外界的实在》一文赢得高度评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岱年开始动笔撰写哲学理论专著。②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坚信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会消灭,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会消失,我们的民族不会灭亡。保持民族气节,不与日本侵略者合作。③坚守民族文化,但放眼世界,心中想着为世界文化做贡献。
2.纵观全文,张岱年能够创立“继往开来”的哲学体系有哪些主要原因?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可先找到符合题干要求的词句,再予以概括。
答案:①他有从深厚的爱国情怀转化而来的强烈的求真之志;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生命力的高度自信;③他相信勇猛宏毅的哲学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应对民族危机。,[名师解读]
传记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热点,学会从人物入手,是突破传记阅读瓶颈的重要方法。
传记的信息筛选与整合,主要是筛选出能表现传主的身份、事迹及品质方面的具体材料并加以整合,这是传记信息筛选整合题的基本内容。
阅读传记,不仅要把握住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成就,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更要能把握住传主取得成功、成就的原因,个性品质形成的因素。
[问题发现]
1.对题干审读不仔细,不明确筛选整合的标准,对传主的言行、作者所引述的材料、相关人的评价、作者在行文中的详述等信息缺乏整体把握,造成答非所问或顾此失彼的现象。
2.在筛选提取时对非正面信息(指传主自身言行外的信息)、散乱隐蔽的信息注意不够,结果往往概括不全,遗漏有关信息。
3.对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特别是传记中的大量材料使用分析不到位,有时不进行筛选整合,直接照抄原文。
[我的反思]
突破点一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徐乾清:清水徐徐洒乾坤
2010年1月9日上午11点15分,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水利事业。徐乾清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A)而他心系水利,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水利工作者。
徐乾清1925年出生于陕西城固,汉中人。汉中位于汉中盆地。汉水自西而东横贯于汉中盆地,建于秦汉的众多水利工程和灌区,真实反映了汉中盆地稻作农业的繁荣景象。1949年9月初,23岁的徐乾清从国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选派到泰州苏北行署水利处,开始了其一生的水利生涯。此后,从苏北到上海再辗转到北京中央水利部,他当过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过水利部专家工作室技术组组长并兼任苏联专家组组长的助手,在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过……到后来担任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副司长、水利部副总工程师。
60余年的水利生涯,从长江到黄河,从松花江、辽河到淮河、海河、珠江流域,徐乾清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推动参与了全国主要江河流域规划的编制、修订、审查工作,参与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工作,先后担任“黄河治理”“长江防洪”“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科研项目的专家组长,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乾清几次从宏观角度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给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严重影响,提出了明确的对策。当“八五”
攻关即将结束之时,徐乾清又敏锐地将视野投向了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提出要尽快开展西北地区生态蓄水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下,“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项目的及时设立和成果产出,为20世纪末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了解徐乾清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出席的大小会议无数,但每次话都很少,却句句铿锵有力。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事先他都会进行充分的论证。“(B)徐院士的科学作风十分严谨,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每句话、每个词都非常准确。他告诫我们,对任何事情,哪怕是一个数据都不能含含糊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对此深有感触。
(C)徐乾清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在全国水利系统是出了名的。徐老总结他一生的治水经验,希望能将其精华传授给后人,而这精华,就是要实事求是,要尊重科学,要遵循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治水安邦的大业。
(D)对于年轻学者的请教,徐乾清是从来不吝啬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平时,经常有年轻的水利科研人员在评职称、报奖等方面请徐乾清帮助推荐,而他立了三个“门规”:一是被推荐的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必须是他所熟悉的;二是草拟的材料必须提前送去,他认真看完及时通知对方结果,并注明“可以签”“做修改后再签”“能否请其他专家推荐”等意见;三是凡他签过字的材料,必须给一份复印件留存。
(E)“徐老开会发言语气十分平和,且都围绕着‘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展开,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同时有两个深切感受:一是“实”,徐乾清向来没有空话和套话;二是“有收获”,言之有物,从不漫无边际。
(F)大家都说,徐乾清一生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徐乾清一辈子不要奖,谁给他个荣誉证书,他都要着急。直到2009年9月,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也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根本够不上‘专家’的称号。这一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徐乾清在日记里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但我尽了我的一切能力,做了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无负农民给我的饭,工人供我的衣和生活用品;一生未做对不起社会和周围同志及亲朋好友的事。大概还算是一个可以问心无愧地度过这一生的普通劳动者。”
斯人远去,魂系水利。徐乾清走了,而他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将永留史册。
(节选自2010年《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
①2010年1月4日,据农业部研究,近10年来,吨粮耗水1 191 m3,平均粮食水分生产力约为0.84 kg/m3,北方地区平均约为1.07 kg/m3……(徐乾清日记)
②近两年来,去徐老家讨教甚多。在我主持《中国水图》编制工作期间,徐老多次叫我到他家中,一幅图一幅图地讨论,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一提出具体建议,每次都花费整整半天的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
徐乾清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
快速审题:
1.题干要求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考查对传主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
2.“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可先答出要点,再结合传主的具体事迹进行分析。
3.从分值可以确定出三个或六个答题要点,注意在梳理文本内容时分清有效区间。
确定要点:
审清题干,概括原因,确定信息源,分层提取概括即可。根据文中(A)处可概括出爱国、责任感强;根据(B)处可概括出他科学作风严谨;从(C)处可概括出求真务实勤奋;从(D)处可概括出讲原则;从(E)处可看出他平和谦逊;从(F)处可看出他淡泊名利。
组织答案:
现场纠偏:
答案采样
这篇传记中的徐乾清是一位科学作风严谨、求真务实、平和谦逊和淡泊名利的人,他一生兢兢业业,为祖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此外,他注重讲原则,曾经立下三个“门规”;退休后淡泊名利,不愿接受任何荣誉。(3分)
评分细则
答出“爱国、责任感强”“科学作风严谨”等六个要点,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各给1分。遗漏要点,每一点扣1分。只概括不解释酌情扣分。
满分策略:
1.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
有直接的关联性。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中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问题回答得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
2.善用文中关键语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地提取、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比较贴近。
3.整合概括。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成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4.因分赋点,列点分条陈述。要特别防止过度答题,即考生因怕漏掉答题要点而信奉“多答比少答好”的原则,过度答题,以致出现写出的答案让阅卷老师“二次筛选”的情况。
答案模板:
①爱国、责任感强。一生献身祖国水利事业,为祖国
概括+分析(1分)
大江大河治理倾注大量心血。②科学作风严谨。说话谈数据
从不含糊,遇事及下结论都要事先充分论证。③求真务实
概括+分析(1分)
勤奋。治水遵循规律,说话从不浮夸。一直奋战在水利一
概括+分析(1分)
线,考查、实践、记录,为国家水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④讲原则。对年轻学者的请教不吝啬,有原则性,立下三 概括+分析(1分)
个“门规”。⑤平和谦逊。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
概括+分析(1分)
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⑥淡泊名利。“全国离退休
概括+分析(1分)
干部先进个人”,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钱穆:凤鸣高冈
1931年,钱伟长投考清华大学,中文科目的试题是《梦游清华园》,他用这个题目做了一篇赋,得了满分,阅卷老师不能改动一个字。同时他也考了历史,试题的要求是:写出二十四史的名字、作者、卷数、解释人是谁。应考者中,只有他得了满分。
钱伟长能有远超同侪的文史功力,归功于四叔钱穆对他的熏陶。
1938年,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在此落脚。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令战争席卷中华大地。敌我力量悬殊这一现实,使一群当时处于中国最顶层的知识人,感觉到中国可能有亡国之虞。他们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何从。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史大纲》。
钱穆的弟子严耕望曾说:“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论根底深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激励军民抗战士气,声誉日高。严耕望感叹,“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
1929年,顾颉刚回到家乡苏州,拜访了当时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钱穆,借去了钱穆正在撰写的《先秦诸子系年》手稿。回家读了之后,顾颉刚认为,钱穆已经不适合再在中学教书了,便推荐他到中山大学任教,可惜未能成行。
1930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刚进学校,他就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意识”。有一次,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同事,钱穆以初来乍到的身份,向校长进言:“我一向听说,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里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看来是徒有其名,因为我一进校门就看到M楼,S楼,所谓的中国文化在哪里呢?建议改用中国名字。”满座为之默然。后来,燕京大学召开会议讨论,最后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把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其他建筑以此类推。至于校园里那个景色秀丽的湖该用哪个名字,大家争论不休,最后钱穆定为“未名湖”
——1949年后,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迁到燕大,自那以后,未名湖成为北大的代称。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钱穆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写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在20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1986年6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关注这位耆宿的告别杏坛之作。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照这样子,将无历史可讲。……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抗战前,李埏入读北京师范大学,恰逢在北大任教的钱穆过来兼课。在上大学前,李埏已经读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背过不少秦汉文章。当时他认为自己还有些基础,不料听了钱穆几节课下来,不禁怅然若失,“我简直是一张白纸啊!过去的读书,那算是什么读书呢?过去知道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小堆杂乱无章的故事而已。”
世人尝道钱穆读书之勤、著述之丰,然而他的天分同样不容忽略。龚鹏程认为,钱穆先生天资过人,“他注《公孙龙子》只花了7天,写《庄子纂笺》也只费了两个月,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事。钱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苦学成名,他也从不炫耀,其实如此捷才,可谓并世无两。”
[相关链接]
①
如果只看钱穆晚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容易觉得这是一个守旧不前的人。事实上,在江南的成长阶段,钱穆就非常关注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潮流,自言逐月阅读《新青年》。他的弟子余英时说:“钱先生对于新知识的态度,与中外一切现代史学家比,都毫不逊色。‘五四’时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怀疑、批判、分析之类,他无一不具备。”
②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在西南联大时,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地去钱穆宿舍问学,钱穆一一耐心作答,没有丝毫厌倦的神态。他告诉学生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选自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从全文看,钱穆身上体现出哪些人格魅力?请概括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通读全文,梳理出有关体现钱穆人格魅力的事例,再加以概括,要学会分条作答。
答案:①不遗余力地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为燕京大学改楼名,拒绝与胡适合编国文教材,后来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等。②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精神。抗战时写出《国史大纲》,并进行多场演讲,激励军民抗战士气。③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学习态度。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也学习新文化。④学养深厚,才气磅礴。从严耕望、李埏等学生对老师的高度评价中可以看出。突破点二 分析传主事迹及原因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从农民到将军
1953年,李作成出生在湖南省中部的梅城镇启安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的父亲年轻时曾参加志愿军,退伍之后回到村里过着平淡的农家生活,李作成是他的大儿子。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李作成和小伙伴们一起到附近的小学读书。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平日里好动的李作成一进课堂就变得很守规矩。“他很听老师的话,不在学校里调皮捣蛋,就是踏踏实实念书。加上脑瓜很好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三好学生’之类的奖状没少得。”
在自由的乡村生活中,李作成很快长成了一个瘦高的少年,来到离家不算太远的安化一中读初中。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奶奶的身体也不太好,家里这么多口人全指望着他父母养活,日子过得不容易。李作成很懂事,放学一回家就帮着干家务。尽管他初中时成绩还是很好,但看到父母的辛苦,他就没再接着读书了。
告别学校,李作成回到启安村务农,早早地扛起生活的重担。回村以后,他在生产队干活,喂过猪,扛过砖,和大家一起卷起裤腿在稻田里插秧、收割。有时候,晚上就睡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夜里看仓库能计工分。李作成脑子好使,却从来没在干活时耍过小聪明。“生产队的年轻人里有爱钻空子偷懒的,李作成从来不搞这些,生产队让干什么,他就卖力干好。他本来就聪明,还很诚实,村里人人都喜欢他。”
1970年,部队到村里征兵。那个年代能参军是很光荣的事,而且他入伍也能减轻些家里的负担。另外,他虽然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但非常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觉得一直待在村子里会有些遗憾。就这样,17岁的乡村少年李作成离开了家乡,走入军营。
入伍之初,李作成被分配到广西军区独立2师2营营部通讯班当战士。(A)由于学习认真,训练刻苦,李作成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当上班长,还入了党。随后,他又被提拔为排长、连长。
1979年,李作成奉命带领连队参加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B)他在战场上打仗不要命,“有湖南人的霸蛮,有湘军的血性”:用左手抓住敌人发烫的枪管,右手提着冲锋枪射击,击毙敌人后才发现自己抓枪管的手烫得满是血泡;右臂被子弹打穿,鲜血直流却顾不上包扎伤口,继续战斗……
由于作战勇猛,战绩突出,李作成所在的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他本人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之后,李作成作为作战英模报告团成员在全国巡回演讲,他的名字也家喻户晓。他还被安排回到老家启安村做了一场演讲。演讲结束后,他和亲戚朋友匆匆忙忙见了面,又随着部队走了。
在1982年9月的中共十二大上,29岁的李作成入选为主席团成员,一年之后,他被任命为广西某边防团团长。当时,团里的管理松散,训练成绩不理想。他上任之后,就到基层连队抓训练,带领团队逐渐甩掉了落后帽子,进入了先进行列。1991年,李作成升任广州军区守备第三师师长。
人们常说,对于解放军而言,抗灾前线就是他们在和平年代的战场。(C)1994年,广西发生严重洪灾,李作成率部前往抗洪第一线,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年,中央军委为他所在部队集体记二等功。1997年,李作成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一名44岁的将军。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奉上级命令,李作成又带领部队转战湖南、湖北的11个县、市,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群众1.7万余人,守卫了荆江、洞庭湖等大小堤垸280多公里。
同年,李作成被任命为第41集团军军长。后来解放军在我国东南沿海举行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李作成参与其中。(D)在两个多月的演习时间里,他近百次组织修改方案,多次进行沙盘推演。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万年观看演习时,曾对李作成说:“不简单啊!长江后浪推前浪。看了你们这次演习,我对人民解放军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2008年,经历了10年“正军”岁月的历练后,李作成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跨入副大军区职行列。一年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2013年,李作成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201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些年,李作成冲在第一线的作风没有变。就在他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当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他又一次出现在救灾队伍中。此后相继发生的芦山地震和鲁甸地震中,李作成也都参与了指挥救灾工作。
这些年间,李作成还保留了勤于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查询到他近几年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国防》杂志上发表过的许多文章。文章主题涉及推动部队装备建设科学发展、人民防空建设、装备和保障机关能力素质建设、推进战区军事斗争国防动员等。
对于启安村的村民们而言,感受更为真切的是,不论职位、军衔怎么变,李作成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同乡。多位村民提到,李作成是个孝子,曾把父母接到身边,但老人家岁数大了,还是习惯老家的生活,就回到村子里住了。
(节选自2016年1月《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①习近平曾引用《韩非子》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句话,希望干部们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
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李作成任陆军司令员。
李作成从一名战士发展成为将军的主观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快速审题:
1.题干中“主观原因有哪些”,考查的是分析传主事迹的原因。
2.“从一名战士发展成为将军”界定了筛选整合信息的范围。要有整体意识,要注意对非正面信息和散乱信息的处理。
3.“相关链接”是传记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
确定要点:
分析传主事迹的原因,要注意浏览全文,搜索相关信息并进行整合。从文中(A)处看,他学习刻苦,不断探索;从(B)(C)两处看,他勇敢无畏;从(D)处可以看出,他做事严谨认真。综合这些要点,然后进行整合即可。
组织答案:
现场纠偏:
答案采样
这篇传记中的李作成在时代大潮中,善于抓住机遇,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将军,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好品质、好精神。 (2分)
评分细则
答出“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并分析给2分;答出“勇敢无畏”并分析给2分;答出“严谨认真”并分析给2分。遗漏要点,每点扣2分。
满分策略:
1.有关原因信息较为隐蔽,更多地集中在几个关键句及其他关键之处,要特别善于从这些关键句、关键之处提取原因信息。如上述试题,原文中的(B)(C)两处都是些具体事迹,但如不仔细分析,很难找出原因。
2.原因信息有两类。一类原因是由具体事情构成,即“事因”,如传主的人生抉择、具体行为选择的原因等;一类原因是由主要包含着事理的构成,即“理因”,如传主做出巨大贡献、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对于“理因”题,答题要见“事”见“理”、先“理”后“事”:先说成功的事理,再说能证明“事理”的具体事情。
3.原因信息往往不只是一种,是多原因、多因素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主观因素(多指个人成长的环境、天赋、努力程度),又有客观因素(多指社会、时代特点、别人的帮助)。要会“多因”提取、分析。
答案模板:
主观原因(事件有一处即可):①勤于思考,不断探索
——事件:学习;训练,军事理论研究。②勇敢无畏——
概括+分析(2分)
事件:自卫反击战,救灾活动。③严谨认真——事件:三军
概括+分析(2分)
联合演习中,近百次组织修改方案,多次进行沙盘推演。
概括+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程千帆先生家相当清贫,但却是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诗书之家。因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程先生十多岁时曾在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君硕先生的教育方法与一般的私塾完全不同,他讲授古文时文辞义理并重,而且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日记与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使程先生具备了阅读古书和写作文言文及诗词的能力,并使他熟精古典典籍,从而对古代文化具有感性而深刻的体会,这是他在文史研究尤其是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如鱼得水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程先生在“有恒斋”中的学习仅仅是打好基础的话,那么他进入金陵大学后就真正跃入学术的海洋了。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学问大进。他在晚年还深情回忆说:“在大学四年中,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教。”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程先生不是只知埋首于故纸堆中的旧式学究,他是紧跟时代脚步的新型学者。他的气质中兼有学者的严谨、深刻和诗人的灵性、敏感。虽然他从小就学会了写作古体诗词,但在金大求学时却更醉心于新诗创作。他与同学孙望、友人常任侠等人组织了一个诗社——土星笔会,还办了一个新诗半月刊《诗帆》。《诗帆》虽然只办了十七期就因故停刊了,但程先生已在上面发表了四十五首新诗,显示出他对新诗的热情。
解放后,程先生在学术上已经成熟,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治学方法。一九五四年,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典诗歌论丛》。这是程先生诗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治学方法的最早范例。沈祖棻在此书后记中指出:“在过去的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应该说,这种方法后来在程先生的著作和言论中曾得到过许多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贯穿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一九五七年,程先生被打成“右派”,受到了残酷迫害。但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刻骨铭心的热爱,他坚信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都是祖国所需要的,总有一天他还可以为祖国服务。
程先生当时虽然不能操笔作文,但他常常在心里进行思考,这实际上就是“打腹稿”式的“发愤著书”。于是,一旦阴霾散去,大地春回,程先生的思考结果就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了。他后来陆续推出的十多部著作,正是他“发愤著书”的结晶。他的这些著作是用整个生命铸成的,这样的著作所蕴含的生命激情是常态下的论著难以拥有的,它们所达到的思想深度也是常态下的论著难以企及的。
一九七八年八月,程先生就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般来说,一个学者在被耽误二十年后,最着急的事当然是整理自己的学术成果。然而程先生却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他常常引《庄子》的话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在他看来,弥补“文革”造成的损失,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后继有人,这是重中之重。于是,程先生怀着虔诚的心愿重新走上了母校的讲坛。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为本科生上大课。他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他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切实的方法和睿智的思考。几个学期之后,程先生的健康情况不允许他再上大课了,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教室,转而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要的教学任务。
程先生是一位十分谦虚谨慎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成果总是感到不满意,而对别人的长处则充分地尊重,这种作风也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中。程先生是名满天下的学者,他的著述是以踏实谨严著称的。但是当他偶然出现错误时,却决不护短,反而闻过则喜。正因为此,当程先生对学生提出要谦虚谨慎的时候,就特别具有说服力。
程先生曾说,别人都爱花,他却特别喜欢树。他本人就像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所以它虽然经受过无数次的风刀霜剑,却依然以“柯如青铜根如石”的夭矫身姿屹然挺立。
[相关链接]
①程千帆,1913年生,九三学社成员,南京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教育家,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均有杰出成就。
②先生的认真和严格是出了名的,比如,要求学生作业不写错别字,是一点也不含糊的。按先生的明确要求,“南京大学的研究生,从硕士阶段起,就不允许写任何错别字。你们以后写一个条子向我请假,也要写正楷字,不许写文字改革委员会没有公布的简化字(但可以写繁体字),一定要注意语法是否正确,意思是否清楚”。(《程千帆沈祖棻学记》)
程千帆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主成就的归纳概括能力。作答时,要先在文中圈画出重要语句,再结合题干要求进行整合。
答案:①在文史研究尤其在古代诗学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与沈祖棻合作出版《古典诗歌论丛》;②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重要贡献,尝试将批评与考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研究古代文学的新方法;③“发愤著书”,在“文革”结束后陆续推出了十多部蕴含饱满的生命激情和达到不凡的思想深度的著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
张国宁
“
在西部的漫长岁月中,我像一名埋头耕耘的农夫,一名专注登攀的行者,从来也没有想到在这垂老之年会获得如此殊荣。”
2010年10月20日,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锦秋作为本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女性,发表获奖感言。
中学时期的张锦秋,受文学书籍的熏陶,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分析张锦秋适合当建筑师。张锦秋的兄长当时在学习造船技术,父亲希望两个孩子一个造海上的房子,一个造陆地上的房子。“父亲说得很浪漫,让我觉得当建筑师和当作家一样浪漫,我就应下了。”她的父亲学土木工程出身;母亲曾就读于当时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大舅父留德学习建筑设计;而姑妈张玉泉更让她直观地感受到学习建筑设计的美妙:张锦秋至今记得,她姑妈家里放着大幅的图纸板,高高的绘图桌,橱柜中摆放着许多建筑杂志……在张锦秋幼年的印象里,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1954年,张锦秋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61年,她留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当时他准备全力研究宋代《营造法式》这本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打算让张锦秋参与。她却选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梁先生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张锦秋的论文导师。莫宗江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领着张锦秋一干学生,对中国园林进行考察活动。张锦秋回忆说:“每到一处,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从他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让我受用终生。”
1966年春,张锦秋告别清华园,来到西安西北建筑设计院,开始了她的建筑设计生涯。
华清池大门是张锦秋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古色唐韵的设计风格,让陕西建筑界人士眼前一亮,也使张锦秋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大雁塔附近建设的“三唐”
工程是张锦秋另一得意之作。通过查阅资料与反复比对,她的设计思路渐渐清晰:大雁塔是唐代建筑,新建工程的风格要与古塔相协调,在高度和色彩上只能起陪衬作用,要具备传统的形式,更要符合现代功能的要求。工程完成后,雁塔刚健、唐华幽深,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成为西安一景。
上世纪80年代,博物馆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启动,设计任务交给了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到底要把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 任务书上只有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最终,张锦秋设计的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这个方案获得了认可。
张锦秋说:“唐代最具代表的应该是宫殿。传统宫殿的要素和基本特征概括为: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这是中国古代宫殿的基本格局,因为它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宇宙观,天子就代表宇宙最高,所以它是一个宇宙模型的体现。”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成为了西安和陕西的标志性建筑,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张锦秋说:“我的建筑创作可以说是在追求一种‘和谐建筑’。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
中国建筑界泰斗、两院院士吴良镛评价张锦秋的建筑成就说:“她的文化根基来自传统,但用于实践不拘泥于传统,继续创新,走向未来。重要之点在于走向未来。”
张锦秋说,一个城市的建筑师要对历史承担责任。
1991年,张锦秋接受了改造钟鼓楼广场的任务。建成后的钟鼓楼广场,被西安人亲切地称为“城市客厅”。在这里,不仅保留了晨钟暮鼓的风格,广场下面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档商业区。同时,由于地下空间的经营,又使得原来拥挤在破旧平房中的西安老字号焕然一新。对于张锦秋的设计,有人认为太平凡不够震撼,而张锦秋恰恰是把自己的建筑作为古建筑的背景。她说:“凡是破坏西安风貌的建筑张锦秋一律不做。”
她设计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因其整体规划严整、传统风格浓郁而成为西安新地标之一。有其他城市的领导带着诚意找到张锦秋,希望她在自己的城市也设计一座这样的公园。张锦秋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你们的城市跟唐朝有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
张锦秋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张锦秋的多部作品被世界权威的建筑史专著《弗莱丘世界建筑史》收录;日本、韩国建筑杂志为张锦秋专门出版个人专辑。她多次出国讲学并参加国际建筑展览。
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著名建筑历史教授彼得罗在其《“体用”中国传统的承续与发展》一书中指出:“中国建筑师开始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她是中国第三代建筑师的领头人。”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在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颁奖大会上,张锦秋真诚地说:“获奖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和年青人在一起,在祖国的沃土上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建筑开拓、创新、求实、奉献。”
[相关链接]
张锦秋代表作:西安大雁塔景区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群贤庄小区、西安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群体建筑、黄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等。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新落成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被选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基金是由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梁鲸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先生之伟伦基金有限公司出于崇尚科学、振兴中华的热忱,各捐资1亿港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对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中学时代的张锦秋受到文学书籍的影响和熏陶,立志做一名作家,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挠,不得不放弃文学梦想,选择当了建筑师。
B.家人和亲人的影响让张锦秋逐渐喜欢上了建筑设计,其中她的姑妈张玉泉更是教导她说“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C.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张锦秋舍《营造法式》而选择了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是她遵从内心、遵从自己兴趣的选择。
D.她设计的华清池大门是她的第一个作品,古色唐韵的设计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也让她意识到建筑作品应该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
E.她的设计既具有全新的审美意识,又突显本土文化特色,是一种“和谐建筑”,所以她的建筑设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
解析:选C、D。A项“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挠”不正确,父亲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B项张冠李戴,“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不是她姑妈的教导,是张锦秋自己的认识;E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不准确,原文是她的建筑以“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为最高准则。
★2.请结合材料,试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张锦秋能成为一代杰出建筑大师的原因。
答:
解析:答题时要从原文进行提炼概括,一定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提炼,提取概括时,要全面地综合提炼,不能遗漏要点。
答案:客观原因:家庭氛围的影响,名师的指导,当今城市建筑规划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主观原因:遵从内心和兴趣;善于思考钻研;尊重传统文化,恪守历史责任。
3.张锦秋设计的众多建筑作品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说明张锦秋设计的众多建筑作品有哪些共同的特点,问题有较强的概括性,需要将语言组织的很准确。
答案:①建筑作品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周围环境的搭配、协调和融合,凸显本土文化特色;②善于将现代化功能和审美意识与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结合。
4.吴良镛评价张锦秋的建筑成就说:“她的文化根基来自传统,但用于实践不拘泥于传统,继续创新,走向未来。重要之点在于走向未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解析:对吴良镛评价张锦秋的建筑成就的这句话的理解要从文本主旨的角度去挖掘。不仅需要提炼概括,还要能言之成理。
答案:①她的建筑设计立足文化传统,能够深刻领会和挖掘传统文化内涵;②她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又能够做到不拘泥于传统;③
她的建筑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忘创新,不忘融合现代元素,放眼未来;④她的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在于面向未来,创造面向未来的崭新建筑文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较真的吕叔湘
叶兆言
吕叔湘先生是丹阳人,不知道他在公众场合说不说普通话,几次见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接近苏州话。或许因为他曾在苏州生活过,或许因为他治语言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我一直以为他是苏州人。
吕叔湘和俞平伯都比祖父小又为祖父所敬重和钦佩。俞平伯是名士,两耳不闻窗外事,晚年喜读林译小说,突然有了兴趣,就找出来读,纯粹为解闷。俞平伯才华横溢,童心未泯,不算十分认真。吕叔湘正好相反,在做学问的路子上,俞是出世的,吕是入世的。俞活得像个艺术家,吕更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学者。俞平伯身上多少有些遗老遗少的脾气,吕叔湘绝对没有。以俗名论,他没有俞平伯家喻户晓的影响,但在汉语言学这个范围内,尤其是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尊他为一代宗师绝不过分。我想说的是,吕叔湘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祖父就经常教导我向他学习。他是我见到的人中间,最讲究认真做人的。
我们家无论是谁,看到文章里的错字病句,就会说:“要是吕先生看到了,肯定气得够呛!”吕叔湘一生都在维护汉语的纯洁。80年代中期,吕叔湘发现《人民文学》上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一一订正,杂志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叔湘写成了“吕淑相”。我们全家捧着那期《人民文学》哈哈大笑,因为想象不出吕叔湘会气成什么模样。文章里有些错误是免不了的,可是这次错得太离谱了。记得当时《人民文学》正因为某篇文章的“思想问题”吃批评,我父亲想写信劝吕叔湘在这种特定时刻放人一马,最终没敢写,因为以吕叔湘的认真态度,打招呼只会让他更生气。
成天和语法打交道的人,难免给人一种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错觉。我觉得,语法有时候像一副铮铮发亮的手铐,锁住了写作者的手脚,而语言学家常常扮演恶婆婆的角色,动不动挑小媳妇的刺儿。吕叔湘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竟然把一门最枯燥的学问,做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从不让读者感觉到无味和可憎。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
,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译文本身就是很好的汉语教材。我父亲总说,自己最初的文笔是受了吕叔湘译文的影响——在父亲的文学少年时代,吕叔湘翻译的萨洛扬的《我叫阿拉木》风行一时。70年代后期,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再版,第一版就印了17万册,可见他著作的受欢迎程度。他的强项是深入浅出。深,指达到了许多前人未有的高度;浅,指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最平白的方式教给别人。
吕叔湘在语文教学的圈子里,是振聋发聩的人物。对于学术界来说,吕叔湘最重要的两部书是《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对于学术之外的人来说,他的民俗学翻译著作和《文言虚字》的影响更大。吕叔湘还把许多精力放在中学教育上,把学术的象牙之塔与文化普及联系起来。我不知道有哪位中学语文教师,竟未读过他的《开明文言读本导言》。
90年代初期,我的朋友朱伟在《读书》上吹捧《夜泊秦淮》,吕叔湘看到文章,写信给父亲,让我寄一本小说给他。父亲受宠若惊,没想到他会关心自己儿子的习作。父亲与伯父一样,一生中写了文章,常寄吕叔湘指正。写信就称“先生”,因为只低了一辈,用不着太客气,毕竟他比祖父小10岁。轮到我,称呼就有些麻烦。父亲先还觉得怎样都行,可是很快发现怎样都不太合适:称“先生”太不恭敬,毕竟隔了两代;称“丈人”或者“大人”又过于老派,一股酸腐气,这是现代汉语必须反对的。讨论半天,父亲说,删繁就简,写“吕公公教正”吧,因为平时就这么叫的。于是这么写了。不过仍然觉得不是很好,因为嘴上喊和写出来,感觉不一样。而且,当时电视上热播武侠连续剧,“吕公公”听上去,仿佛反面人物一样。
当时寄赠的是台湾版本,装帧比大陆的好得多,用纸也讲究。书是够漂亮,只怕内容和扉页上的题款,不入他老人家的法眼。既希望能提些意见,又害怕挑出一大堆毛病。结果是没有反应。吕叔湘当时近90岁,能承他惦记,已非常感激。
(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吕叔湘(1904~1998),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校长。他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摘编自“百度百科”)
②
吕先生讲到语文文字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会得到巩固和提高。他主张“把语法教活”。教师教语法要有很好的设计,先整理问题,然后决定讲哪些内容,再设计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摘自田小琳《吕叔湘先生和教学语法》)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吕叔湘影响不大,而在汉语言学范围内,尤其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研究及文字功力一流,可谓一代宗师。
B.《人民文学》发表信件向吕叔湘表达谢意,信很短,错误却很多,甚至把吕叔湘写成“吕淑相”,可见对吕叔湘意见的轻视。
C.作者父亲最终没敢写信劝吕叔湘在《人民文学》正吃批评的情况下放人一马,侧面反映了吕叔湘在治学方面的认真程度。
D.吕叔湘翻译的民俗学作品和编写的语言学著作,都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内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E.作者把自己写的《夜泊秦淮》寄赠吕叔湘,希望能提些意见,但又怕他挑一大堆毛病,对方没做出反应,让作者非常感激。
解析:选C、D。A项“吕叔湘影响不大”不妥,后文有“吕叔湘在语文教学的圈子里,是振聋发聩的人物”;B项“对吕叔湘意见的轻视”说得过于绝对;E项作者所感激的是近90岁高龄的吕叔湘还在惦记、关心自己,而不是对方没有挑自己的毛病。
★6.文中“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试分析他的“第一流”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
解析:抓住“文字功力”,在文中找出哪些材料能体现出这一特点,最后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①他发现《人民文学》上很多错误,并一一订正。②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译文就是很好的汉语教材。③他撰写《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和《文言虚字》等,影响很大。
★7.吕叔湘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
解析:有关吕叔湘治学的材料在文中散见于好几段,作答时,可先进行梳理,找出关键信息,再进行归纳概括。
答案:①治学严谨认真,社会责任感强。对《人民文学》中的错误忿忿不平,写信一一订正。②治学生动,做学问深入浅出。把枯燥的语法教活,用最平白的方式教给别人。③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翻译、文言及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学教育(或语文教学)等方面。
8.文章中说,“语法有时候像一副铮铮发亮的手铐,锁住了写作者的手脚,而语言学家常常扮演恶婆婆的角色,动不动挑小媳妇的刺儿。”对于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一点语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解析:先对中学生“学习一点语法”的观点给予肯定,然后结合文本谈看法,要重点落实学习语法的重要意义。
答案:观点:中学生学习一点语法是很有必要的。
理由:①学习语法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语法分析是一种技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会得到巩固和提高。②学习语法可以维护汉语的纯洁。中学生应该像吕叔湘先生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认真地纠正语言文字错误。③学习语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中学生有文化传承责任,应学习吕叔湘先生,具有浓烈的人文情怀。④学习语法要“活”,深入浅出,培养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
专题提分二 分析手法、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16·高考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答:
解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要分析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就必须从文中搜寻吴文俊广泛的兴趣与日后专业研究成功的相关信息,然后证明这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观点须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脱离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可取的。
答案: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名师解读]
文本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是传记常考点,描写手法、“引用”
手法是命题的热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是传记探究题的重点,分值高,失分现象严重。
[问题发现]
1.对传记常用的手法缺少应有的了解,对自传、评传中人称的使用和作者的分析评价在传记中的作用把握不准确,分析不正确。
2.对传记常用的手法,特别是传记中的“引用”作用没有掌握,不了解三类引用——引用传主语言、引用他人的评论、引用其他诗文故事在传记中的特殊作用。
3.脱离文本,随意发挥。探究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题时忽略文本内容的架空分析或胡乱联系,不可能赢得高分。
4.部分学生忽略“相关链接”的内容,答题时出现遗漏要点的问题;还有部分考生纠缠于细枝末节,不从全文的角度、整篇的角度、传主整个人生的角度解题答题。
[我的反思]
突破点一 分析传记的手法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官至文化部长的著名作家王蒙
王蒙,当代著名作家,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四十年的岁月沧桑,使他成为共和国文化变迁史的一个标本,而他的命运也是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聪明过人,舌灿莲花
(A)“所谓成长,就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了,而另一些合理的科学的理念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王蒙在他的自传里说。
他是14岁入党的少年布尔什维克,10年的基层团干部,22年的“右派”
(其中16年在新疆),3年零5个月的共和国文化部部长,10年的中央委员,15年的政协委员,受部级待遇的离休干部,以及写作长达60年的作家。
他有一些尊号或者注脚:(B)贯通先生(语出贾平凹)、人精(语出许多人)……关于他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有过一些争议;关于他的绝顶聪明,毫无争议。
(C)张贤亮讲起一件旧事。某年出访美国,一位希腊裔美国人教他英语,几天后,老师坦率地对他说:你比王蒙笨多了。此前,这位老师也教过王蒙。
王蒙唯一的文凭是初中毕业时拿到的。因为跳级,他没有小学文凭。他的聪明从人堆地气里来,首先表现为他的说话。
(D)陆文夫曾对一众作家说:“人家王蒙一个意思能用18个词儿,你行吗?”河南作家乔典运有言:“瞧人家王蒙说话,领导听着像是在为领导讲话,群众听着像替群众说话。”
韩寒发表了《王蒙的敏感和虚伪》,王蒙回以:“我是新概念大赛的评委会主任,韩寒的出现我有责任。”
他还有一篇经典之作《训贤侄》,是对官场斗争、政治暗算的回击。在自卫反击方面,王蒙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信奉者。他有自察,晚年亦有反省:还是火气大了些,意气用事了些,相逢一笑该多好。他仍然心向他推崇的老庄境界:大道无术、道法自然。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崔瑞芳是王蒙的初恋,一见钟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王蒙说,这8个字会让他落泪,“它是一种生命历程啊。”
“我不能对不起她(指妻子),我要让她快乐并因我自豪而不是相反。”而崔瑞芳,“至少有5件事可与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相提并论”。她穿着半高跟鞋去京郊看望在那里劳动的丈夫;跟所有劝她与右派丈夫划清界限的亲人划清界限;当丈夫在电话里告诉她决定去新疆,她立刻就同意了,而且,一直去到巴彦岱生产大队……
张贤亮曾对王蒙的不沾绯闻愤愤不平:一个作家,怎么可以没有绯闻!转念一想:最好的女人被他娶到了,你有什么办法?
1990年1月,王蒙发表了辞去部长之职后的第一篇小说《我又梦见了你》。写梦境、青春和爱情,写一个青年坐火车、坐汽车、放弃等车走着去看未婚妻的旅程,那是1954到1958年王蒙往返于北京与太原之间的再现。
(E)“你可以有大快乐,事业、社会、人民……这些你都没有了,你仍然可以有小的快乐,跟爱人一起吃西瓜,买到便宜的处理货……如果你想活下去的话。”
2012年3月23日,崔瑞芳去世,享年80岁。告别遗体时,王蒙忽然大吼一声:“瑞芳!”
81岁拿到茅盾文学奖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5年8月16日下午在最后入围的10部作品中产生了5部得奖作品,分别是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和苏童的《黄雀记》,81岁的王蒙成了茅奖历史上得奖时年龄最大的作家。
(F)王蒙在得知获奖后一方面觉得“很不好意思,早就应该有更好更新的作品奉献给读者”,另一方面又很高兴,引用俄罗斯谚语说,“好事不要嫌它晚”。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王蒙一直保持着非常旺盛的创作能力,近年来,还时有新作问世。此次获奖的《这边风景》,则是他在被下放到新疆时写就的一部“旧作”,由于后来的政治环境一直没能发表。被家人发现后,时隔30多年重见天日。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
(有删改)
文中多处出现了他人对王蒙的评价,也有王蒙自己的言论。如此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快速审题:
1.“如此安排有什么好处”,考查引用的作用;“他人对王蒙的评价”“王蒙自己的言论”界定了信息筛选的范围。
2.“文中多处”,可通过阅读全文,圈出这些区域和范围。
3.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时,要有整体意识和语境意识。
确定要点:
从文中(A)(E)(F)三处来看,这是王蒙自己的言论,有利于我们理解他的为人,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从文中(B)(C)(D)三处来看,这是他人对王蒙的评价,主要介绍了王蒙的聪明和才华。传记中的引用能够客观、真实、直观地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具有重要作用。
组织答案:
现场纠偏:
答案采样
这篇传记多处引用他人的评价,客观地写出了王蒙的特点;王蒙自己的言论,可以引导读者更好地了解他的为人。(4分)
评分细则
答出他人对王蒙的评价并分析给2分;答出王蒙自述的言论并分析给2分;综合说出这样写的作用给2分。脱离文本分析凭空拟写答案的可酌情扣分。
满分策略:
1.了解引用的类型。传记中引用的类型较多,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2.弄清答题的切入角度。①传主: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②文本: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③结构:照应(呼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④读者: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3.上述试题中的引用有两种类型,一是他人对王蒙的评价,二是王蒙自己的言论。作答时,要抓住切入角度,从多方面对这两种引用的效果进行分析。
答案模板:
①贾平凹、张贤亮、陆文夫、乔典运等当代名家对王
蒙的评价,是客观公正地告诉读者王蒙的聪明与其在文学
他人评价(2分)
创作上的才华。②王蒙自述的言论,让读者看到他对社会、
对人生的感悟和认知,更能理解他的为人,更好地走进他
自我言论(2分)
的精神世界。③他人评价与自我言论相结合,对人物的刻
画更加完整,让读者看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综述作用(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命呵,你是一只神鸟”
——缅怀我的父亲高士其
高志其
①“生命呵,你是一只神鸟”是父亲高士其生前写的诗中他喜爱的一句,我把全诗印在《高士其全集》的封底。父亲去世后,也有知识界与出版界的人士对他的一生作了如此富有诗意的评价。
②父亲自幼爱好文学,是在一户书礼世家诞生的。他熟读中国启蒙读本与诸子百家经典,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1918年踏进清华校园作留美预备生后,“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同时,他有机会接触到西方文学与哲学。17岁他的第一篇英文作品《我的生活》获得好评。后来他加入万国童子军通讯社,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
③父亲在美留学期间,流行性病毒正在祖国肆虐,成千上万的人,包括自己的亲姐姐,都被这“小魔王”夺去了生命,他便认定医学才能救国,就从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转到芝加哥大学改攻细菌学这个冷门。他多次吞食食物毒细菌做自身感染试验。不幸的是,一次在实验室中,装有病毒的瓶子破裂,他受到脑炎过滤性病毒感染,中枢运动神经遭到破坏,手脚活动发生障碍,但他的思维依然非常清晰敏捷,他顽强地学完了全部医学博士课程。
④父亲去美国攻读科学与医学,但仍深爱着文学与哲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他阅遍了世界名著。在取道欧洲回国途中,他考察了十七个国家的公共卫生现状和措施,以备供祖国参考。同时,他的文学情结不解,他曾在巴黎圣母院的小书摊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终于买了一本诗集才欢喜地回到旅馆。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他访问了歌德故居,在那儿买到他十分珍爱的歌德名著《浮士德》。
⑤
等到他1930年回到上海,他看到被日本侵略的祖国生病了,瘟疫横行,民不聊生,心情沉痛无比,他着手翻译《世界卫生事业趋势》、《细菌学发展史》等文介绍给国人。不久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四肢近于瘫痪。但他依然愤世嫉俗,由于不满国民党的贪官污吏,他辞去南京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职务,失业后贫病交迫,在上海亭子间开始了科学小品创作。1934年父亲在发表第一篇科学作品《细菌的衣食住行》时,将原名“高仕錤”改为“高士其”,并郑重宣布:“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就在这时,他经在美国就结识的好友——读书出版社创始人李公朴引荐,正式投入了文化抗战的译著出版生活。
⑥之后,在李公朴、陶行知、艾思奇、黄洛峰和茅盾的支持下,他不仅成为读书出版社科普创作和译作的重要作者和编辑,还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拿笔奋战且影响最大的著名科普作家。作为一名优秀细菌学专家,父亲准确地预见到了细菌战的可能和反细菌战的必要;作为一名忠贞的爱国者,父亲认为先要从最基础做起,唤醒民众对病菌的防御意识。在父亲看来,从事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但是引起对日敌警惕,更重要的还在于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以强健之身去拯救和保卫祖国,并使它富强。从此,父亲找到了一种把自己留美学到的专业知识,奉献给浴血奋战的中国大众的最好方式。开始,他还能用抖动的手握着笔杆,艰难地书写近百篇科学小品;以后病情加重,就先打好腹稿,一个字一个字地口述出来,请人记录。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往往需要花费几天时间才能完成。但他每天乐此不疲。
⑦茅盾先生称赞我父亲妙笔生花,将这些专业知识,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时用“访问记”,有时用对话体,或是幽默的叙述体。各种毒菌在他笔下都被拟人化了,贪婪、狠毒、阴险——活像一群侵略人体的小魔王,读者能以此和抗战时期的现实生活作形象的比照。茅盾说,这样“使读者不但得了与我们民族健康有莫大关系的知识,还激发了我们的民族意识,以及疾恶如仇的正义感”。一位患重疾的瘫痪科普作家,能以自己手中的笔,在抗战中发挥这样的宣传作用,真是太难得了!也曾有人非难父亲,说他政治热情太高了,有时把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用作抨击社会不正之风和投向民族仇敌的刀枪。而父亲对这些非议不以为然,他不像少数科学家那样,无视民族存亡,把自己关在风平浪静的实验室中作居奇的商贾,他坦然地宣称,他的科学研究“投降了大众”。正因为此,父亲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为这种“投降”奋斗献身的结果!读过的三联人士及其后人说,他们被高士其的民族大义与爱国情怀深深感动,读时常常想落泪,并认为:高士其是文化抗战的耀眼明星。
(选自《科普研究》2015年第4期,有删节)
文章的标题和开头都引用了父亲的诗句“生命呵,你是一只神鸟”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传记中引用的作用。作答时,先从对父亲的敬仰之情说起,再看这样写对刻画传主形象的作用,最后再从结构上分析。
答案:①作者借父亲生前写的诗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崇敬之情以及知识界与出版界的人士对父亲的高度评价;②凸显了父亲不同寻常的形象,虽是科普作家,但文学素养很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③在标题和开头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诗意,也突出文章的主旨,总领全文。 突破点二 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黄德鸿:“学者”的意义
(A)“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广雅中学就读高中时,黄德鸿受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颇深。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荣华富贵及身而止,但学术之成就,可以垂及久远,嘉惠后人——梁同寅这样强调做学问的好处。此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了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学术之光。
大学时代,黄德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了“学者”二字,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以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于是就报了社会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
之后,他又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黄德鸿的说法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对经济学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鉴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抗战的社会环境,面对着社会保障在中国真正实行非常困难的残酷现实,(B)他认为所学的理论都是舶来品,还存在一个中国化的问题,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黄德鸿师从的卓炯老师,既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他的影响下,我对经济学比较了解,所以学校很自然安排我进行工业经济的教研工作”。
1948年,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我投考联合国社会福利机构,一百多名应试者中我的排名是第六,年末我就接到联合国正式的任命通知。”可是,“(C)
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于是,黄德鸿放弃了高工资和优越的研究条件留在了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鸿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暨南大学,撰写了许多学术论文,这些文章后来结成论文集出版,书名为《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
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变幻莫测的经济风云,黄德鸿积极探索广东经济发展方向。他目光如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论文一篇篇分量十足,对我国和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德鸿就开始研究工业投资效果问题,提出了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四大因素。80年代初期,他又具体地提出了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在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成就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广东工业发展“大而不强”的整体判断,从技术、资源、体制、文化和发展模式上提出了促进广东工业发展由大到强的战略构想和对策措施。
黄德鸿十分重视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及企业活力的研究,他在《论增强企业的活力》一文中提出了五项战略措施,同时注重对珠江三角洲现实经济问题和南中国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等问题的研究。
1985年,黄德鸿担任《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编委兼分编《计划管理与经营决策》主委及条目撰写人,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8年,他参加《中国工业经济管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该书1991年获“光明杯”社科著作荣誉奖。
(D)黄德鸿潜心研究华南经济区域,他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既不同于欧盟那样的区域联盟,又不同于一国之内各地区间的经济联合,以往的区域经济理论和经济一体化理论不能解释这个区域现存的经济整合,必须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他建议把这个特殊的区域称为“沿海地区经济长龙”,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个提法,不但有利于区域各成员扩大市场、增进贸易,也有利于加强区内分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对推行联合开发计划,实行联合研究发展,促进科技交流也有帮助。
在暨南大学,黄德鸿建立了产业经济学博士点。他说:“没有这个点,广东的经济发展就会少很多精兵强将。”
从事高教工作70余年,他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产业经济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即使年事已高,他也仍然坚持在教研第一线,经常带着研究生们挤公共汽车,顶着烈日暴雨跑工厂。
学术生涯七十余载,且漫且长,黄德鸿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培养人才的系统思想与方法。他主张要先学做人,后学做学问。(E)黄德鸿经常告诫学生,为人处事要谦虚,治学更要谦虚,骄傲自满在学问这部字典中是永远查不到的。他以身作则,甘当人梯。他常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要树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思想。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一生倾注学术研究的黄德鸿教授,为广东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又如清澈见底的泉水,观之可以鉴照世人。
(2015年6月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作者说,黄德鸿“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你从黄德鸿的学术生涯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快速审题:
1.“哪些启示”,考查的是对文本的探究能力;“从黄德鸿的学术生涯中”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合出关键信息。
2.“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要求答案建立在传记材料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要有条有理。
3.“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抓住“厚重”这一关键词,去文中找寻启示。
确定要点:
从文中(A)处可以概括出要有执着的追求精神;从文中(B)处可以看出传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文中(C)处可以得出传主有远大的报国理想;从文中(D)处可以归纳出传主具有创新精神;从文中(E)处可以分析出作者为人谦虚、甘为人梯的特点。以上这些要点都是黄德鸿学术生涯中给我们的启示。
组织答案:
现场纠偏:
答案采样
这篇传记中的传主具有创新精神,他有爱国情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人谦虚、甘为人梯。这些反映在他身上的精神和品格都值得我们学习。(4分)
评分细则
答出“矢志不渝的追求”“报国志向”“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谦虚”等五个要点中的四个即可。要点1分,分析1分。要点不全或缺少分析要酌情扣分。
满分策略:
解读传记探究题的三个层面
1.文本层面:①人物的经历(创业经历、学术经历);②人物身上的品质及理想追求;③人物的思想、认识和主张;④人物成功的原因。如上述试题中,要抓住黄德鸿的“学术生涯”,概括出他的品质和理想追求。
2.理论层面:借助文本内容提炼思想,提升认识水平,达到从文本中来又高于文本的高度。如上述试题,对于黄德鸿人生经历,我们只能筛选出发生在他身上的诸多事迹,这对于答题还远远不够,只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概括归纳出他的品质,才能得出答案。
3.社会层面:注意与现实生活、时代主旋律的关联。对于人物的理解与把握要从当下的价值观念出发,有所选择与评判,从而揭示人物的当下意义和价值,并且得出启示。
答案模板:
①要有矢志不渝的追求。“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
概括+分析(2分)
鸿一生的追求,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在学术研究之中。
②要有报国的志向。黄德鸿立志改造社会,报效国家,甚
概括+分析(2分)
至不惜放弃到联合国工作的机会。③要理论联系实际。
黄德鸿认识到舶来的理论有局限性,存在一个中国化的问题。
概括+分析(2分)
④要有创新精神。黄德鸿研究华南经济区域,认识到必须
概括+分析(2分)
从新的角度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沿海经济长龙”这一概念。
⑤做学问要先学做人。黄德鸿为人处事谦虚,治学更谦虚。
概括+分析(2分)
他甘当人梯, 主张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蔡澜:名流才子的“什锦”人生
1941年,南洋新加坡邵氏“大华戏院”的戏楼上,一个可爱的婴儿呱呱坠地,父亲给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蔡澜”,听起来像“菜篮”。戏楼、买菜的篮子,冥冥之中注定了蔡澜一生和电影、美食密不可分。
儿时,蔡澜的家住在戏院楼上,父亲蔡文玄是邵氏电影公司在南洋的发行主管,兼“大华戏院”的经理,电影伴随着蔡澜整个的成长过程。当时新加坡分华校和英校,各不教对方语言。为求听得懂电影对白,蔡澜上午念中文,下午读英文。
父亲蔡文玄还是位诗人,很喜欢文学。经常买一大堆书回来给儿女们放在地上,随儿女们挑选。姐姐蔡亮喜欢教育类的,哥哥蔡丹喜欢做生意的书,而蔡澜则偏爱看希腊神话、《天方夜谭》这些古古怪怪的书。
电影和书都看得多了,与众不同的感触也越来越多。年仅14岁的蔡澜写了一篇影评《疯人院》投给《南洋商报》,没想到报纸竟然刊发了,蔡澜很兴奋。从此一发不可收,他被聘请为报纸电影版副刊编辑。蔡澜活得很潇洒,一拿到稿费,他就带着一帮同学去吃喝玩乐,夜夜笙歌。
慢慢长大了,蔡澜决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离开狮城,游历他国。因为爱好电影,而当时日本的电影很发达,他最终选择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
1957年,蔡澜在日本读书的时候,看着他长大的邵逸夫先生对他寄予厚望:“那边刚好有一个经理要退休了,你正好可以接任。”于是,他担任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购买日本片到香港放映,又以影评家的身份,成为多届亚洲影展的评审员。当年邵氏电影愈拍愈多,蔡澜也经常游走于韩国、台湾地区,背包旅行。
1963年,邹文怀先生自组嘉禾影业公司后,蔡澜被调返香港,担任制片经理一职,参与多部电影的制作。因为太喜欢电影,蔡澜宁可不做导演,选择制片。他认为制片就是“校长兼敲钟”
:制片要构思故事,请编剧写成剧本,同时,又要接洽适合此戏的导演、演员、工作人员,计算出详细的预算,还有配音、拷贝、做海报,也要参与讨论并给出意见,一直到安排发行,卖版权,片子在戏院上映,无一不亲力亲为。有时,蔡澜可以同时拍五六部戏,但他乐此不疲,在《城市猎人》《烈火青春》等20世纪90年代风靡亚洲的商业电影中,“监制:蔡澜”的标记十分常见。
虽然从小看电影,大学念电影专业,第一份工作也和电影相关,还曾坦言自己最爱的是电影,但是蔡澜并不想把电影当作“终身工作”。1998年,老搭档何冠昌因心脏病辞世,再加上盗版猖獗、市场疲软,整个电影业,一年只有一两部电影卖座,其他都亏得一塌糊涂。蔡澜心灰意冷,忽然意识到电影再好,也是别人的事情,而他竟然为别人的事忙碌了40年!
蔡澜放弃电影,重拾纸笔。《东方日报》的“龙门阵”、《明报》副刊、《壹周刊》上,皆有蔡澜的专栏。
有关生活的吃、住、用、行,蔡澜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的文章,谈吃,谈喝,谈旅游,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但最广为人知的还是他关于美食的撰文。他将自己的好吃秉性,归结于父亲起名的“不慎”,大哥蔡丹,侄子蔡晔,“于是一家人正好拿着菜单(蔡丹),提着菜篮(蔡澜),去买菜叶(蔡晔)”,不爱吃,可能吗?因为“好吃”,蔡澜吃出了学问,吃成了与金庸、倪匡、黄霑齐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一天的美食路线图是这样的:早晨喜欢吃面食,中午在外面吃不同的馆子。吃五六家才会诞生一篇美食文章,且从不白吃白喝,也不只褒不贬,坏的就说坏,反而让读者喜欢。
尽管一路“吃吃喝喝”,他理想的人生境界却是如丰子恺、弘一法师。他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吃吃喝喝,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不是披星戴月地“讨”生活,不是百无聊赖地“熬”生活,以“享受人生”为正业的蔡澜对生活的态度是“玩”,在股掌之间玩出出神入化的境界。
很多人都问过蔡澜:“电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么的?”蔡澜说:“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并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不必要给别人脸色看……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选自《读者》)
蔡澜的人生独具个性,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传主的时代价值。传主作为一个生活的杂家,既是电影人、美食家,也是商人,他前半生为电影而工作,后半生为吃吃喝喝而快乐,他的人生,对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对待生活都有启发作用。此类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能紧扣传主的人生价值,联系生活分析评价即可。
答案:(示例)观点一:在工作中享受人生。蔡澜被誉为电影人、专栏作家、商人,他的成功离不开辛勤的工作,工作对他来说就是享受人生;蔡澜并不是做工作的奴隶,披星戴月地“讨”生活,百无聊赖地“熬”生活,而是以洒脱旷达的姿态来工作,从而“享受生活”;现实中有不少“房奴”“车奴”等,这些人大都已失去生活的快乐。其实,享受生活并不是遥不可及,关键在于把握好心态。
观点二:懂得尊重是人生必需的素养和品质。蔡澜认为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尊敬,不必在乎对方的职业和年龄;要学会尊重自己,努力地不看他人的脸色;还要懂得尊重他人,不必给别人脸色看。当今社会发生的许多事件,都反映某些人并不懂得尊重的内涵,漠视他人的生命,把自己凌驾在他人之上,最终酿成悲剧,我们要以此为戒,懂得尊重。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翻译奇人许渊冲
邓 郁
“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奖,王希季是70年代长征一号火箭首射成功。我是2014年才得奖,比振宁晚了五十(多)年啊!”93岁的许渊冲鹤发白眉,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讲到畅快处,还会把袖口往上撸。8月22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外文局礼堂为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出版了120多本译作,翻译了《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这种“
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
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既觉得痛快,又感叹此人毫不自谦。他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可谓“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外公认。自1980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已故宾州大学教授顾毓琇赞誉许译:“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
但他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1958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南联大。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闻一多讲《诗经》,刘文典讲《史通》,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卞之琳谈“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朱光潜和钱钟书的影响,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
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70平米的简陋居室。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律:早9点到阳台做操,早饭后翻译《莎士比亚集》,午睡后看看报纸,晚7点收看《新闻联播》,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
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常看《海峡两岸》。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浓烈的爱国心里。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节选自《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②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许渊冲的“优势论”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这也使得他的翻译成就直到2014年获“北极光奖”才被认可,可谓大器晚成的代表。
B.许渊冲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既表明了对杨振宁观点的赞同,也表现了他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许渊冲把“北极光”奖杯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可见,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更关心他的翻译事业。
D.许渊冲翻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影响。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后者更是悉心点拨,给了他无穷的动力。
E.“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翻译家许钧的话说明他虽公开和许渊冲唱过反调,但并不影响他对许渊冲的认可。
解析:选B、E。A.“才被认可”有误,从原文看,许渊冲的成就早已得到公认;C.“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说法不严谨;D.“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不够准确,是“写信”请教钱钟书。
2.“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许渊冲“奇”在何处。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传主的形象。从文中看,许渊冲的“奇”主要集中在第三、四、五段,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①他是翻译界的“少数派”。坚持翻译“优势论”,不拘于原作,讲求再创造。②他在翻译圈里“独树一帜”。他个性率直、张扬,重视感情,又难谙人情。③虽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他在中国诗词翻译的成就得到国内外公认。诗词曲译成英文,实为第一,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④他的成功,居然是从挨批斗开始的。
3.许渊冲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成功的原因。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传主成就的原因。在这篇传记中,作者在写许渊冲取得成就的同时,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作答时,要在文中圈画出这些关键语句,再进行梳理整合,然后分点概括。
答案:①有忘我的精神,专注而执着。(挨批斗时,再苦再累,一译诗,眼里只有翻译。)②良好教育和大师教导,奠定他的文化根基和翻译准则。(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和受到朱光潜、钱钟书的影响。)③淡泊名利,热爱并执着于自己的翻译事业。(“北极光”奖杯束之高阁。)④工作投入而有规律。作息像钟表一样。⑤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感。(关注《参考消息》和《海峡两岸》,时刻怀揣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焦虑。)
★4.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夕阳无限好”是说年过九旬的许渊冲仍执着一念,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努力进取。“何须惆怅近黄昏”,是说作者对许渊冲积极乐观的情怀寄予了充分肯定。作答时,要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许渊冲的做法。
答案:观点: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许渊冲虽年过九旬仍执着进取、坚持作为的积极乐观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许先生的欣赏和肯定。①
许渊冲93岁获奖,虽比同学杨振宁、王希季都晚很多年,但发言时激情澎湃,声如洪钟,中气十足,体现其老而弥坚的乐观精神。②许渊冲晚年勤奋译著,坚持不懈。有时深夜也会坐起,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体现其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③许渊冲晚年常看《参考消息》《海峡两岸》,关注时事。这种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其耄耋之年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纪念常书鸿先生
樊锦诗
早在1927年,常书鸿先生就留学法国,学习油画。1932年从国立里昂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不断参加里昂和巴黎的沙龙展,并连年荣获各种荣誉奖,常书鸿以他对西方绘画的独特领悟,在油画创作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如《怀乡曲》《G夫人肖像》等作品,在当时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怀乡曲》和《画家家庭》等作品中还体现出常书鸿艺术中特有的一种中国情调。
20世纪30年代的常书鸿先生和很多在国外留学的画家一样,怀抱着振兴中国艺术的大志,努力探索革新中国传统艺术的道路。常先生在1933年至1935年间和几位艺术家共同发起了“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常常在一起探讨中国美术发展的前途问题。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及当时的画坛进行了坦率的评论。他通过留学欧洲的艺术实践,深刻地看到了当时中国传统艺术的弊端,认为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追求,脱离了现实社会的艺术是没有出路的。这些看法至今仍然令人深思。
1936年,常书鸿在巴黎看到了敦煌石窟图录,看到了吉美博物馆所藏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正是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在敦煌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这些优秀的祖国传统艺术使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感到有责任回到祖国研究、继承和发扬这些伟大的艺术。凭着一种强烈的爱国热忱,他毅然回到了多灾多难的祖国。
学习敦煌艺术,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创造新的时代艺术,可以说是常书鸿最初投身到敦煌艺术事业的初衷。在敦煌艺术研究所和文物研究所的长期艰苦工作中,常书鸿坚持研究临摹敦煌壁画。他临绘了不少高质量的壁画摹本,体现了他对敦煌壁画色彩表现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装饰造型的把握,代表了敦煌研究院早期临摹工作的成就。
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所长。常书鸿领导着全所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临摹和艺术创作。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丢下画笔,总在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艺术创作活动,画了很多敦煌及西北地区的风景和人物写生,表现了画家丰富的生活情趣,对敦煌和西北地区的深厚感情,及其极高的艺术造诣。直到晚年,他移居北京。仍然创作不息,并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些大型绘画作品,有的还被国外收藏,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对敦煌艺术的探索和研究始终贯穿在常书鸿先生的敦煌工作之中。他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敦煌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敦煌壁画以其内容的无限丰富性、强烈的时代性以及广泛的人民性,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但这样一种伟大的艺术却由于出自无名画工之手,而得不到文人画家的重视。为此,常书鸿先生发表了很多文章,介绍敦煌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强调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四十至六十年代,在国内对敦煌艺术的研究还非常不足,参考资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常先生以他丰富的学识和艺术洞察力,对敦煌艺术的总结和概述,在当时具有开创意义,为后来的美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一些观点和看法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性。
常书鸿先生的理论修养是多方面的,他虽长期受到西方艺术的熏陶。但对中国传统艺术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对敦煌艺术研究体现着角度多、视野广的特点。能够从世界艺术的互动与发展中,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常先生在工作之余写下许多动人的散文与小品,如《喜鹊的故事》《敦煌抒怀》等,反映出他对敦煌的无限热爱,表现了一个艺术家丰富的生活情趣。晚年所著自传《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全面地回顾了他的人生历程,更表现出他对敦煌的无限眷恋之情。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44年2月1日国立敦煌研究所在莫高窟成立,常书鸿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他先后又从重庆、成都聘请了史岩、董希史等各方面的专家,在残破荒凉、人迹罕至的莫高窟,住破庙,喝苦水,开展保护研究工作。(段文杰《悼念敦煌文物事业的开创者常书鸿先生》)
②
(莫高窟)千佛洞,实际上不是一千个,除去已经废圮的,他们共整理出四百八十六个。这些壁画如果按一定宽度排起来,约有二十华里,可谓天下第一艺术长廊!这样的壁画,包括古代传说、神话故事、佛经故事、古代人民生活写照,甚至有天象图、地理图。所以要想对每一组或每一幅进行识别和注释,就要阅读大量书籍。包括哲学、历史、宗教史、佛经、美术史等等。(穆静《敦煌之恋》)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为一名中国人,常书鸿的很多油画作品融入了一些中国情调,这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令他在当时的画坛获得较高的声誉。
B.常书鸿在留学期间,结合艺术实践,逐渐意识到当时的中国的传统艺术要找到新的出路,就必须摆脱形式方面的要求,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C.常书鸿热爱绘画,进入敦煌后他也没有丢下画笔,不仅临绘了高质量的壁画摹本,还创作了许多表现西北地区风物的作品。
D.常书鸿在法国看到敦煌艺术的图录及作品后毅然回国,立即投身于敦煌莫高窟的石窟保护、壁画临摹及研究工作,为保护民族瑰宝做出重要贡献。
E.本文通过记叙常书鸿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热爱艺术、热爱敦煌、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
解析:选C、E。A项,“这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于文中无依据;B项,“就必须摆脱形式方面的要求”有误,原文表述为“认为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追求,脱离了现实社会的艺术是没有出路的”;D项,“立即投身于……”表述不准确,原文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临摹和艺术创作”。
6.在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过程中,常书鸿需要面对哪些困难?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
解析:从原文中看,常书鸿在敦煌文化保护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除了在第五、六段外,还应关注“相关链接”中的部分内容。作答时,先概括后分析,不要遗漏要点。
答案:①工作环境艰苦:莫高窟人迹罕至,残破荒凉,生活条件差。②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大量的壁画需要临摹、识别与注释,需要阅读大量书籍。③基础条件差:国内参考资料匮乏,相关研究非常不足,人们对敦煌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等。
7.常书鸿的一生反映了一位画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革新与探索,这在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革新与探索”,准确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分条作答即可。
答案:①探讨中国美术发展的前途问题,并发表一些坦率的评论。②继承优秀传统艺术,创造新的时代艺术,对敦煌壁画色彩表现有深刻认识,也有对装饰造型的把握。③看到了敦煌艺术的价值,对敦煌艺术做出在当时具有开创意义的总结和概述,具有一定的启发性。④用世界艺术的互动与发展的视角,对敦煌艺术的研究角度多、视野广。
★8.常书鸿先生身上有着老一辈艺术家杰出的素养与品格。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
解析:先对常书鸿“素养与品格”进行筛选和整合,再抓住这些要点进行分析。要做到观点鲜明,辩证说理,言必有据。
答案:①热爱祖国,甘于奉献。他对祖国艺术瑰宝充满热爱,毅然回国,耗尽毕生心血,为敦煌事业的开创与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②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理论素养。他留学西方,学习油画,对西方艺术及中国传统艺术都有自己的认识,能够多角度、大视野地发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③眼光敏锐,善于发现。在留学期间就认识到敦煌石窟的艺术价值,回国后又能凭借自己的学识与艺术洞察力深入开展敦煌研究。④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在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中,能够面对各种困难,从未放弃,为之后的敦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专题提分三 比较报道的角度,探究新闻的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材料一:
今年3月,德国“莱比锡读书节”和丹麦“霍森斯作家节”都向中国作家麦家发出了邀请,麦家携《解密》与欧洲读者见面,此行载誉而归。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麦家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
他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中国文学在国外仍属小众 好在我们已出发
麦家被丹麦文化部长接见并举办了高规格的讲座。《丹麦日报》用两个整版解密麦家的同时,也解密中国文学——对于西方而言,他们阅读中国文学,同样需要一个解码器——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同样是一种“密码”,需要去破译。
德国人安娜特专营一家中国图书的网络书店,每次活动她都现场售书。她的生意一直波澜不惊:在欧洲,读文学的群体也在量减,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了。可是,这次在汉堡豫园的活动结束后,书居然卖断了。读者很失望:“书以后还可以买到,但是得不到麦家的签名了。”安娜特也很意外。
为什么麦家《解密》能走红国际市场?
麦家说,《解密》的出版商大多是国际知名大出版社,他们在推广《解密》上,下足了功夫,美、英等国家大量的报道,是其迅速被翻译成33种文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有点倒逼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加上斯诺登事件的爆发,《解密》生逢其时。因此,它既不代表我麦家东西写得好,也不说明中国文学就此在世界上有了什么转机。某一个作家的某一部小说的“走红”,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从偶然到必然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
作家写作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
一本书不论在国外国内,都不可避免被误读或捧读。我们不必为此改变什么,迎合任何人的写作都不是出路。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把自己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出来。
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我想这肯定不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指路明灯。中国传统不是好莱坞,可以通行世界。但我们和世界有个共同的传统,那就是:人性是一致的。
有西方评论家说我是西方的丹·布朗。但我认为丹·布朗的小说我不会写,也不想写。中国文学十年前几乎是没有类型的,现在正在被类型化,这对传统的纯文学是个挑战,但对读者是个机遇。
文学不是数学,没有公式,老掉牙的故事照样可以写得别出心裁。把《解密》和《暗算》说成谍战故事,是小看我了。我不要别人高看,也不希望被小看。我确实注重恢复故事的魅力,因为我们的小说一度远离故事,好高骛远,误入歧途;但把小说仅仅看作故事,是弱智。我每天都听到故事,但可以写成小说的故事一年也遇不到一个。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
(摘编自《杭州日报》和中国作家网 记者:孙磊、王杨)
材料二:
世界读书日:爱上阅读的N种理由
阅读也是一种“天泽”
天泽书店将“好书”奉为圭臬,重人文,拒浮华、拜物,遴选有品质的书籍。资中筠、叶嘉莹、张鸣等都在天泽举办过讲座……在天泽,仿佛总有和学者品书论道的机缘。“现在做书店像逆水行舟,能保住不被冲下去,就算万幸。小小的店开个十来年下去,就是个宏大长远的目标了。”木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多少书店主人的心声。
对信仰的“守望”
“只售一切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无用之书,不励志!不畅销!不实用!”守望者书店开了三四年,门口木板上这句“标语”一直在。店主身上的文艺范儿可见一斑。保持个性,从同行那里找灵感,开书店这几年,略有盈余。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马利强眼中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
彤喜欢逛书店,从小就喜欢。知道守望者书店以后,定期总要去淘换好书。“这里的书装帧精致,关键内容都非常有趣。有时看到书架上摆着一本书,就会想,老板怎么淘到它的?作者又怎么想到要写这些的?”每次捧着一摞书离开,彤都心满意足。
“荒岛”里的热闹
猫,是荒岛书店的镇店神兽。书店里有乖巧的猫咪,有些人是冲着猫去的,结果却爱上这个有猫的书店。
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的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店主就是个大书痴,经常出去淘书,同时,书店还开展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在“荒岛”里你会发现不少难得的书。
木南觉得,图书行业再怎么变化,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有人就为在心心念念的书店里淘换新书、好书,闻闻书香,摸摸质感。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
(摘编自天津北方网 记者:吴宏)
材料三:
世界读书日作家签名售书
2016年4月23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德阳文庙广场人头攒动,书香四溢,全民阅读活动热闹非凡。德阳市作家协会组织的“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持续三天,30余位本土作家签售和赠送书籍4 000册。
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亲子逛书市,言传身教。在电子产品迅猛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活动不仅获得了读者的认同,也坚定了作家踏实创作的决心。
(摘编自四川文艺网 记者:鲁丹丹)
材料四: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4月22日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25岁的刘说:“纸质书太笨重,用手机看更方便。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
27岁的吴说,毕业之后找工作、找对象是头等大事,闲暇时就上网、玩游戏,当看到“也许高考的时候真是我知识储备的巅峰了”才恍然发现阅读已离我远去。
28岁的周女士有空就逛街、看电视,有了孩子后,她觉得为了培养好下一代,阅读还是很有必要的。“最近买了许多绘本,准备和孩子一起阅读。”
53岁的赵女士说,自己非常喜欢读书,但现在老喽,看不上两页,就犯困。与手机阅读相比,她觉得纸质书更有味儿:“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
(摘编自东方圣城网讯 记者:李胜男)
(以上四则材料均有删节)
1.材料一和材料三所报道的事件有什么异同?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新闻内容的概括与对比分析。抓住材料一和材料三在报道时不同的侧重点,来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作者签字售书的角度报道了“第21个世界读书日”
活动来临之际图书市场的热闹境况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不同的是: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作家麦家及其作品《解密》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及原因,而材料三侧重报道国内本土作家在活动日的具体行动和心理感受。
2.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岂嫌门面小”;有人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请选择其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你的看法”可以是题干中的任何一种。作答时,先分别找出上述三种看法的依据,再选取一种作为自己的观点,要注意紧扣材料,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答案:观点一:图书品质是盘活阅读市场的根本,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不嫌门面小”。①作家麦家的作品《解密》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之后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麦家能够一举打入国际市场,根本原因还是他的作品好,作者追求的是“有心跳声”的故事和“迎合自己”的心声的创作;②小书店店主都知道淘选精品,天泽书店把“好书”奉为圭臬,守望书店守望着“个性、灵感和文化范儿”,荒岛书店做足了“人是感情动物”的生意;③爱好阅读的人,把读书看作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他们在小店里“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他们读心爱的书 “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
观点二:在信息社会,媒体宣传,广告效应不容忽视,是谓“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①欧美媒体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使得麦家的《解密》迅速被译为33种语言在海外火了起来;②“世界读书日”(4月23日),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确定以来,世界各地都在践行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宗旨,比如2016年春季德国的“莱比锡读书节”、丹麦的“霍森斯作家节”和中国“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③商家(书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德国人安娜特专营一家中国图书的网络书店,每次活动她都现场售书;天泽书店请资中筠等学者举办演讲、讲座;荒岛书店的小猫咪以及他们开展的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
观点三:麦家认为,人性是一致的;木南觉得,有些东西是不变的——人类对话交流积极、向善的本性一致且不变。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读者不仅通过文字与作者对话还渴望通过作家签字售书等形式零距离对话,在欧洲,读者很失望:“书以后还可以买到,但是得不到麦家的签名了。”在德阳,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②
阅读是商家与读者的对话,好的书商不仅自己读书,还想尽办法替读者淘到好书,而且善于和读者交流沟通,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的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守望书店的马利强“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他的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③阅读是读者和读者的对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书不论在国外国内,都不可避免被误读或捧读”,误读也好,捧读也罢,阅读鉴赏是开放的,正如市民小刘说:“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 ,[名师解读]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查能力一般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从题型上来看,大致包括三种:对比概括、手法分析、评价探究。
[问题发现]
1.对新闻阅读题在题型上的变化不适应,特别是多则材料的新闻题目,不能发现这些新闻材料在手法、角度、内容上的细微区别,不能准确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对新闻要点、表达的方式和技巧理解有偏差。
2.对新闻的文体特征不了解;不知道导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不清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的区别和各自的作用;不了解新闻常用的“新闻典型”的作用;对点面结合、数字使用、叙述手法的理解混为小说或说明文的手法与作用。
3.在新闻的评价探究上,对常见的探究形式缺少应有的了解,缺少答题的常规思路。在答题内容上,存在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
[我的反思]
突破点一 新闻报道的角度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这个固有印象可能已经被打破了。当地时间4月4日,(A)
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获得了2016年的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语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作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他获奖后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文学、儿童文学的信心。(B)“这次得奖的意义还在于帮我论证了自己多年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判断,即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
30年前就看好曹文轩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张秋林十分兴奋,“当时我就觉得他会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式人物。”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曹文轩的获奖是一种文化自觉,会整体提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信心。”
出版行业另外一位资深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表示,被认为是中国童书市场“黄金时代”的过去十年,用“野蛮生长”来形容更恰当,但曹文轩的获奖一下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关注度和创作水准。
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卢俊说,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确实很火,但这个市场应该用更好的商业理念、价值观去规范、定义。不过,无论怎样,(C)曹文轩的获奖,对于中国童书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影响,曹文轩获奖之后才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摘自2016年4月6日“一财网”)
材料二:
(A)北京时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儿童文学的“诺奖”桂冠,首次花落中国。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近年来的童书阅读热,更凸显了儿童文学市场的“饥饿”。不少人认为,(B)曹文轩的获奖,确立了中国儿童文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份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认为,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雨果奖一样,曹文轩此次获奖,也许能缓解中国儿童文学渴望被世界认可的焦虑。这是一次提振信心、扩大视野、走向世界的良机。
尽管对中国儿童文学充满自信,但曹文轩仍有忧虑,“童书市场的整体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利益这条狗,撵得我们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银山跑,以金钱来衡量并炫耀它的价值,忘记了儿童文学对孩子所承担的巨大责任。这个局面需要得到调整,需要我们的作家能够退回来,退到文学,退到艺术。”
“我国儿童数量多、需求大,作家资源相对紧缺。”
张克文指出,我国目前有3亿多未成年人,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也形成了巨大的利益诱惑。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羮,全国580余家出版社,有520多家都在出版童书,但却像一盘散沙,个头不大、实力不强、专业性也不够。激烈的竞争,还催生出急功近利的氛围,导致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
“一方面,留给作家创作的时间、编辑打磨的空间都变得比较紧迫,缺乏时间与耐心去打磨精品;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作品资源被各家激烈争夺,有的作品形成了庞大的系列、过多的版本,也造成了孩子的选择困难。”陈晖说。
“市场上很多工作室攒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中很有市场,但质量堪忧。”(C)刘国辉曾跟曹文轩去一个县城推广文学阅读,当地语文老师告诉他们,一些过于强调娱乐性、胡编乱造的书,孩子们难以分辨、难免喜欢,但对于成长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儿童文学健康发展,离不开作家的自律,更需要发挥、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
(摘自2016年4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请概括说明。(6分)
快速审题:
1.“有哪些异同”,考查通过对比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传统考查能力要求是“筛选整合”,在这里强调“对比筛选”。
2. “材料一和材料二”界定了答案范围。
3. “请概括说明”,要求应有点面意识,要点要全,解说要简洁。
确定要点:
对比筛选是解答新闻中此类题的重要手法。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A)处来看,两者都报道了曹文轩获奖的消息;从两个材料的(B)处来看,两者都指出了曹文轩获奖的意义;从两则材料的(C)处来看,前者正面强调曹文轩的获奖,而后者则指出中国儿童文学在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
组织答案:
现场纠偏:
答案采样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报道了曹文轩获奖。两者的不同就在于,材料一对曹文轩获奖的意义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而材料二则没有这样做。(3分)
评分细则
答出“消息”和“意义”各1分;答出“材料一正面肯定”
给2分;答出“材料二”“中国儿童文学……存在的不足”给2分。
满分策略:
1.诵读材料,了解具体内容。对材料的通读,是解答问题的前提,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报道了曹文轩获奖的消息,指出了获奖的重要意义。
2.抓住要点,体会不同。“材料一”从正面强调曹文轩获奖对于中国童书发展有巨大的积极影响,材料二则着重指出一些过于强调娱乐性、胡编乱造的书,孩子们难以分辨、难免喜欢,但对于成长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3.根据要求,准确作答。题目要求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要答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模板:
同:①报道曹文轩获奖的消息。②介绍曹文轩获奖的意义。
消息(1分) 意义(1分)
异:①材料一正面肯定曹文轩获奖的积极影响。②材料二
材料一(2分)
着重阐述中国儿童文学在创作、出版、市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材料二(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新华网】 面对最后5年的脱贫攻坚决战,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没有出路,必须以超常规力度实施超常规举措,才能消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记者注意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脱贫”一词代替“扶贫”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此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脱贫攻坚战”的表述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专家认为,面对减贫严峻形势,中央发出强力动员令,正当其时。
“
以前关于扶贫开发的考核问责也有很多,但立下军令状,说明中央对于脱贫攻坚的决心到了空前程度。”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认为,中央出台的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最终能不能完成,效果好不好,精不精准,主要靠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县级以下党委政府实施,所以必须增强他们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除财政投入外,金融资金也将成为助力扶贫的一大亮点。根据会议透露的消息,我国将设立扶贫再贷款并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及过桥贷款、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
“政策少了,会不会返贫?一些基层干部心中无底。此次会议明确摘帽不摘政策,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超常规退出机制,充分考虑到了贫困县的实际情况,有助于贫困地区稳步脱贫、避免返贫,具有合理性。”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说。
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时候,“输血”固然重要,但从长远来看,要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最终要靠人民群众自身的辛勤劳动。
材料二:
【新华网太原记者晏国政】 开展脱贫攻坚工程,除了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扶贫举措,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更要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提高其“参与感”。
记者近日在部分贫困地区采访了解到,少数群众一味追求物质上的“获得感”,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为“理所当然”,在热火朝天的帮扶工作中,自己则“袖手旁观”;还有少数群众不愿意通过自身的勤劳和智慧脱贫致富,坐等“天上”掉“现金”;有的甚至恃“穷”而骄,为满足自身不当欲望无理要挟,阻碍扶贫工作。
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在此背景下,少数贫困群众“参与感”不强,其弊端显而易见。这不仅会导致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白费力气”,难以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延缓乃至阻碍扶贫攻坚进程,而且有可能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少数群众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的“参与感”不强,与其自身存在的“等靠要”
等依赖思想甚至懒惰习惯息息相关,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干部的工作缺位。在从事扶贫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漫灌”、“扶持”、“救济”等思维,习惯扮演“给予者”的角色,没有将贫困群众真正纳入到扶贫体系中,不注重发挥甚至忽视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一些基层干部还表现出工作能力不足。有的干部长期以来擅长“管理”群众,却缺乏新时期下做群众工作、教育和引导群众的能力与方法。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篇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各有哪些不同。
答: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内容的题目,注意抓住新闻的导语进行概括,如第一则材料主要是“超常规”,第二则材料主要是“参与度”。抓住这些要点,然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①材料一主要针对的问题是本次国家扶贫会议透露出哪些“超常规的举措”,从领导、专家的指示、分析出发,归纳总结了本次国家扶贫会议的新亮点。②材料二主要针对的问题是要在扶贫工作中提高群众的“参与感”,从少数群众和一些基层干部暴露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群众“参与感”不强的原因。
突破点二 探究新闻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最近,媒体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的“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引起了关注。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
住建部解释,“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确实存在问题,主要是它影响了路网的布局,形成了‘丁字路’‘断头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出行”,至于“逐步打开封闭小区”,(A)住建部表示要全面理解好“逐步”两个字。
“逐步”就是要有计划,要有轻重缓急,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若干意见”
只是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具体实施中还要制定细则,特别是各省份、各城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住建部承诺“实施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的城市,都会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利益关系,依法依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居民的诉求,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材料二:
“大院”问题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已成痼疾,这也是国家下大力气推动“街区化改革”的重要动因。以交通为例,造成拥堵的一大原因是“微环系统”不畅通:大块大块的地被各大院占用了,公用的小街小巷少了,久而久之大家都跑到主干道上去,造成主干道堵塞。
据统计,全球城市平均每平方千米有大约90至100个路口,北京却只有不超过20个。改革开放前,占地面积比较大的主要是机关大院、部队大院,而现在是房地产商修的商品住宅小区,往往是几百亩几百亩地“圈地”。这不仅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也拖累服务业整体发展。
“街区化改革”意见出台后,不少人表示担忧。比如害怕政府短时间内要求所有住宅小区都向社会开放,道路变为公用。事实上,(B)“街区化改革”采取的是增量式策略,所谓“老区老办法、新区新政策”,近段时间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让新批准建设的小区不再封闭。新建小区没有形成固化的利益格局,权益、配套设施、法律等各方面问题比较容易厘清。存量改革即对既有封闭式商品住宅小区的改革,最关键、最复杂也最敏感,必须慎之又慎。
“城市街区化”后是否会导致犯罪率上升是舆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随着高科技警用装备的使用,我们已具备街区开放的技术条件。国内绝大部分城市都安装了数十万个监控探头,能够实现对城市无时差、无死角的全覆盖。如果辅之以更加精细、高效的巡警制度,改变依靠街道居委会进行治安防控的封闭式管理,相信治安问题会迎刃而解。
材料三: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街区制是城市建设布局的一种形式,特点是在城市规划的道路边建设房子,且不设围墙,优点是可以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缺点是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车速更快,增加了老人和小孩的交通安全隐患,增大了居住区的近噪音干扰,会降低居住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在国外,现在有许多国家意识到街区制的缺陷,开始推广适度规模小区制(边距不超过200米
,总面积不超过50亩),有利于兼顾公共交通和居住品质。
然而,街区制的意义不光是城市建设规划,还有一个社会治理模式变化的问题。从全国看,真正由业主们掌握的业主委员会并不多,许多小区建成十年八年仍然没有建立业主委员会,其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开发商所掌握的物业公司手里。对此,不少地方政府是不好管、不愿管、不能管,由此引起的物业管理矛盾随处可见。(C)实行街区制后,相应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应当修改,居民们应当有更大的话语权。
对拆墙让路原则,有人认为住宅区内的公共空间属于全体业主,不能侵占。对公共交通影响不大的小区,业主们又不同意让路,当地政府不可以也没必要强行推动。但对于那些严重堵塞城市交通的小区,(D)政府依据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在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程序进行城市规划的调整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但是要按照征收征用的规定给予业主合理补偿,不能白占。
材料四:
欧美早时的城市规划思路也是功能分离,如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33年8月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所述,小区就是小区,道路就是道路,工厂就是工厂,商业就是商业,都是各管各的。相关的变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社会活动家简·雅各布斯女士1961年出版《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书中提到纽约应搞“小街道、小社区”的设想。该书对美国社会冲击很大,当时也有很多尖锐反对的意见,但后来欧美国家还是一步步发生变化。
在美国芝加哥等大城市市区,封闭住宅小区很少。据《环球时报》记者调查,芝加哥市区基本上是街区制,初来者根据街区门牌号基本能纵横定位找到地址。在郊区,才有一些高档社区是封闭的。这些社区里的道路不对外开放,保安和门卫都由小区物业负担,物业管理费比一般小区高很多。
为居民区内部交通安全考虑,芝加哥政府对过路车辆使用小区内道路有严格限制,比如非高速的干道限速一般每小时40英里,而在小区内部,无论是封闭还是开放小区,一般限速每小时25英里。很多开放社区会采取措施限制外部车辆流量或让司机减速,还有很多小区在高峰时段禁止路过车辆拐入小区“抄近路”。(E)美国封闭小区的社区物业委员会由业主自己选举产生,管理小区的物业财务和各种计划,业主可以自己投票决定是要开放小区还是封闭小区。
推进“街区化改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说明。(8分)
快速审题:
1.“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考查对新闻材料的探究能力,要求必须提出自己的看法。
2.“结合四则材料”指出不要脱离文本分析,要在抓住四则材料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说明。
3.“简要说明”,要先概括,再解释说明。
确定要点:
通读全文,筛选信息,概括归纳。从材料一中(A)处可以得出“街区化改革”要“逐步”推进;从材料二中(B)处可得出进行改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材料三中(C)处可以得出要保障居民合法权益;从材料三中(D)处和材料四中(E)处可以得出要有法可依,制度保证。
组织答案:
现场纠偏:
答案采样
“街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采取行政命令来解决,要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推行。 (3分)
评分细则
答出“逐步推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法可依,制度保证”“保障居民权益”四点并作具体分析,每点2分。只有要点没有分析或要点不全面可酌情扣分。
满分策略:
1.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让我们探究的方向,找出答题的重点,并且要注意分值。如上述试题,答题要点应是“哪些基本原则”,从分值看8分,答案要点应是4个。
2.筛选信息。虽然是探究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我们答题时一定不能脱离文本去空谈,所以要根据题干要求,再读文本,筛选出支持我们探究方向的信息。
3.合并转化。重读筛选的信息,进行分类合并,有时可合理联系社会现象,围绕新闻所体现的价值,摘录或化用与文本相关的字词,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4.规范作答。必须分点作答,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做到答案条理清晰。
答案模板:
①逐步推进。街区化改革要有计划,有轻重缓急,欧
概括+分析(2分)
美国家的街区化也是一步步推进的。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采取增量式策略,“老区老办法、新区新政策”。③有法
概括+分析(2分)
可依,制度保证。如对过路车辆使用小区道路制定法规进
概括+分析(2分)
行限制,改革中政府应遵循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④保障居民权益。如政府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应给予业
概括+分析(2分)
主合理补偿;社区物业委员会可由业主自己选举产生,业主可以自己投票决定是否开放小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孩政策被严格执行,违者将受到惩处。
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在此背景之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计生政策进入全面二孩时代。
材料二: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与单独二孩相比,全面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婴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2个孩子,生育率也只有2.0,低于更替水平。何况,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再加上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而不能生,因此,即使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中国的实际生育率仍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媒体调查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大家还是有很多担忧的。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最担心二孩的教育问题,21%的被调查者表示担心生育二孩后,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不能提供充分的保障,还有不少被调查者对现行的养老金体制和就业难问题表示了担心……
但更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绝大部分被调查者(67%)认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中,“两个孩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公众为不生二孩所选择的理由经过了“斤斤计较”的计算,但从人性和情感角度,他们大多数仍然认可二孩的价值;只是在现实面前,人性被迫让位于计算。因此,如何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让“想生”变成“敢生”,全面二孩政策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另外,从欧洲各国及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的生育政策来看,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大趋势。因此,简单把人口当作一种国家资源来进行管理,效率确实不高。要使人口政策改革更有效率,需要转变思路,即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看待人口,不将人口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和干预,而是使生孩子成为“家庭”的自主权利。
材料三: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企业招收女员工,就有“已婚已育优先考虑”
的潜规则。放开二孩政策后,更多女性要生育、抚养两个孩子,这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女性在职场中的相对弱势和待遇不公,造成女性就业中断和收入下降。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生育保险可运行,并给予企业税费减免以补偿其因女员工产假而增加的成本,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防止个别企业可能出现的对生育二孩女职工的歧视和差别待遇。针对全面放开二孩后可生育二孩家庭生育意愿并没有得到明显扭转的状况,除加大对生育二孩的宣传力度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适时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生育政策调整后,无人看孩儿、入托入学难等也是二孩家庭很快面临的问题;因此,政府应提前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划和配套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兴办日托(0~2岁),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以缓解二孩家庭的压力。另外,抚育二孩所增加的家庭支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对生育进行财政补贴、奖励之外,政府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实行税前扣除、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税等办法,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收入。总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
材料四:
对全面放开二孩,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或表示担忧。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就固执地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认为用放开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不可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曾给出数据: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按照70%将生育两孩计算,未来有近一亿的孩子出生,且多数家庭会选择在四五年之内生二孩。这样的结果是,一年新增约2 500万人口,原来还有每年1 600万,这就是每年有4 000多万人口出生。“这比上世纪60年代出生率最高的时候每年出生2 900万还要多。这会导致人口到2030年后突破15亿,而我国的人口战略目标是不超过15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全面放开二孩虽有可能带来人口红利,但也必然意味着国家要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财务支出、公共福利体系都将面临挑战。
而且,人口不足也不一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放眼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基本为负的不在少数,而靠人口去带动国家发展的情况屈指可数。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幼有所养,壮有所用,劳有所得,老有所依”,解除劳动力人群的后顾之忧,以激发个人和社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益,可能是比增加人口更有效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互联网)
在以上四则材料中,对于在现阶段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人持肯定态度,也有人认为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你倾向于哪种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社会现实阐述你的理由。
答:
解析:哪一种观点都可以,作答时,要联系全文,结合现实,具体分析全面放开二孩的优缺点。
答案:(示例一)我倾向于肯定态度。理由:①全面放开二孩,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②人口增长带来人口红利,能保障相对充裕和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③全面放开二孩,将有助于刺激消费,拉动相关产业如食品、玩具、母婴医疗、房地产、教育等行业的发展。④能有效解决独生子女造成的一系列家庭问题和教育问题。
(示例二)我倾向于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理由:①目前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全面二孩将可能造成短短几十年内人口激增,加剧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消耗。②在各方面配套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全面放开二孩,将可能加剧我国在环境、财政支出、公共福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③抚育二孩会大大增加家庭生活成本和处理家务的时间成本,给一些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和劳务负担。④全面二孩可能加剧社会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提到当代的人文学术出版,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耳熟能详,但对这套“经典与解释”
丛书却较少了解。然在不知不觉中,这套由著名学者刘小枫、甘阳教授策划并主编的丛书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350余种图书。如此规模,“汉译名著”之外,恐怕绝无仅有。而其“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的学术主张也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主办的“从古典重新开始——‘经典与解释’丛书15年350余种出版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大家对“经典与解释”丛书在汉语学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当今时代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其中,赵汀阳、杨立华两位教授关于“今天,我们如何对待经典”的讨论在与会者中引起广泛兴趣。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材料二: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
赵汀阳
经过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经典是中国的,西方的经典也是中国的,这已是一个事实,不管喜欢不喜欢,我们都没有办法否定。
西方有位学者在题为《何为经典》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巴赫是典型的大师,但是在巴赫那个时代,对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来说,巴赫是太老太过时了,所以不被人们注意,巴赫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也默默无闻,一直过了80年,由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解释和推广,才使巴赫成为巴赫,否则他顶多就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小角色而已。我们一般认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经典具有某种内在品质或者是某种内在价值,故能超越时间,超越一切界限,这篇文章认为不是的,而是认为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具体到巴赫,我们会觉得,虽然是门德尔松将巴赫重新发掘出来的,但是总有某种理由使其能够被接受为经典,而这个学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巴赫的音乐成了一项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事业就是德国的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那柏拉图呢?那孔子呢?假如没有董仲舒为首的汉儒的努力,孔子会成为经典吗?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经典和传统的区分和关系问题。经典和传统是不太一样的东西。经典是经常不在场的,有人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家里都有,但放在书架上永远不看的那些书。但是传统不一样,传统是现实的一部分,传统是在场的。传统不是存在于遗物当中,而是作为遗产的存在。遗物是什么东西,遗物是死的东西,就是我们搁在博物馆、图书馆或者景点被供奉被参观偶尔也被怀念的东西,它存而不活。所以当我们把一个古代的东西给对象化了,变成外在于我们生活的东西,那它就是一个遗物,哪怕是有人故意让他闪亮登场。遗产和遗物不一样,遗产是始终在场的东西,是我们继续在使用的东西。传统是活的遗产,而不是死的遗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所尊敬,但和当下的生活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这些经典不再塑造我们的生活,不再塑造我们的人格,不再和伟大的事业相关,这个时候它就很容易变成摆设,或者变成了电视上的表演。我们可以问一句,哪些传统是现代中国人坚决不愿舍弃的呢?我们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很难说哪样传统是大家拼命要维护的,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中国的文明是很坚韧的,今天的断裂不是完全的断裂,既有断裂又有连接,有相连的地方,就有重新接续的机会。其实我也是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我也认为我是在做中学,但是我要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礼乐的中国不存在了,古代的中国在今天的存在是一种方法论的存在,是在我们思维方式里的存在。所以我管今天的中国叫作方法论的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统要活下去,就必须活在不断的建构和创作中,我的意思是说,必须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能够以当代的方式生长,或者说能够给经典开发出当代性,让经典增值,有可能跟经典不是完全符合,也许有些变化,但是我认为这种变化是增值的。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材料三 :
没有经典的滋养,不会有心智的高度
杨立华
赵汀阳先生的见解对我有很多启发。但赵汀阳的观点有一个我同意,有一个我不同意。赵汀阳说西学已经是中国内部的存在,这点我非常同意。我们今天讨论经典,一方面是中国本土固有的经典,另一方面就是过去这一百多年来西方来的经典,这没有问题。
但是有一点我不太同意,按照赵汀阳的意见,经典是要经过经典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经典的。赵汀阳举了巴赫的例子,我想到的是老子的例子。如果没有王弼,老子的哲学是不是就不会这样流传下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也同意赵汀阳的观点。
但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强调的,那就是,经典就是经典,经典代表了古人心智的高度,经典必有可经典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经典化。《论语》的经典化就是《论语》不断得到阐释的过程。
今天参加“经典与解释”这套书的座谈会,我也是被震惊到了。这套古典学的丛书承载了很多东西,比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又比如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等。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刘小枫老师和甘阳老师对古典学的倡导,特别关注的是读书人的心智的养成。我对这个“养”字有特别深的感触。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个“养”字,经典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滋养。你阅读《论语》,阅读《老子》,阅读《孟子》《庄子》《周易》这样一些经典,或者是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阅读这些伟大的经典,你的心智会慢慢达到足够理解这些伟大人物伟大作品的高度。而且,对于读书人,心智的养成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说它指向另外一个目的。我们看《论语》,全书第一个字就是“学”——当然你跟我强调是“子”我也认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智的喜悦不是其他任何快乐能代替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的学者都变成了学术生产者,而不再是读书人,不再喜欢“学”字带来的心智的养成、心智的快乐,那是十分遗憾的。那样的学术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呢?我不能说那样的学术就没有意义了,但是我至少觉得,少了“养”这个字,少了读书人从容不迫的那样一种淡定,少了对事态了然于心的那样一种态度,少了那种超然于功利之上、不可救药的孤芳自赏,这些都没有了,那我们学问做得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在阅读经典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是在“养”字当中成长,我觉得这是更可取的态度,而不是用今天的习惯去简单地解读他们。从“经典与解释”这套书,我看到了向伟大的心智致敬这样的努力,我觉得这种努力应该不断传承下去。田余庆先生去世以后,我去拜别田先生,回到家里就把田先生的书拿出来再读,真是非常感慨,从书中我看到的是田先生心智的高度。我想,我们今天讨论古今之变,或者中西之变,各种各样所谓的断裂,而最大的断裂恐怕是心智高度的断裂。如果将来我们心智的高度能够得到提升的话,我们也许会发现,这些断裂还是有价值的。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下列内容是对“经典与解释”丛书主要特点的表述,请结合三则材料选出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A. 这套丛书从策划到出版历时时间长,规模大,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350余种图书。
B.编者在丛书中最为关注的一点是经典的滋养,认为没有经典的滋养,就不会有心智的高度。
C.这套丛书内涵十分丰富,它承载了很多东西,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
D.在书中,赵汀阳指出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所尊敬,但和当下的生活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
E.这套丛书的学术主张是“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这一主张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选B、D。B项编者在丛书中更关注培养读书人的心智,不是经典的滋养;D项原文中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前提不能忽视。
2.阅读材料二,概括说明第二段在文本中的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答题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去考虑,另外也要兼顾引用的作用。
答案:①内容上交代了巴赫成名的经过,概括说明了《何为经典》这篇文章的观点: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②引用事例,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观点更容易让人理解。③段末只问不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赵汀阳和杨立华谈论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两个材料,将两个材料的主要内容概述出来即可。
答案:①赵汀阳主要侧重于谈论他眼中的经典,经典和传统的区别和关系,中国经典的困境,如何突破这种困境等。②杨立华主要侧重于谈论他对赵汀阳先生的观点的看法,对“经典与解释”丛书的看法,如何解读经典等。
★4.材料三强调“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个‘养’字”,请结合文本谈谈具体的做法。
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先找到“
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个‘养’字”这句话的位置,明确答题区间,从这句话的上下文中去筛选整合答案。注意作答时一定要分点分条,且每点都有侧重的角度。
答案:①要多阅读经典。阅读《论语》、《周易》等经典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心智会慢慢达到足够理解这些伟大人物伟大作品的高度。②读书人要把心智的养成当成读书的目的,而不要简单或功利地指向另外一些目的。③作为读书人,不要仅仅是学术生产者,要更喜欢“学”字带来的心智的养成、心智的快乐。④做学问时,读书人要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要有一种对事态了然于心的态度,要有一种超然于功利之上、不可救药的孤芳自赏,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培养心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材料一: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刘良恒) 在3岁幼童周周即将被渣土车卷入车轮下的那一刹那,年仅12岁的小女孩周美玲奋不顾身地飞奔过去,从车轮下救出了他,自己却因此身负重伤。
在雷锋家乡长沙市,“小雷锋”周美玲的这一事迹被人们争相传颂。
5月22日傍晚,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戴公桥村,美玲吃完晚饭陪妈妈胡金华出门散步。
当走到一个丁字路口时,美玲看到小男孩周周正横过马路。不巧的是,一辆满载砂石的大货车正由西往东疾驰过来。周周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还在一个劲儿地往前跑,眼看就要被大货车撞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美玲飞快地冲向路中间,奋力将周周往回扯。两个人摔在一起,她紧接着用力将周周推向路边。周周被推到安全地带,躲过了一劫。
此时,渣土车司机已经紧急刹车,可巨大的惯性让车子停不下来,撞上了来不及爬起来的美玲。
当晚7时许,美玲被紧急送到了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晚上12时,进入手术室。经检查,美玲的左腿部分肌肉与骨头基本脱落,神经、血管、肌腱严重受损。
美玲妈妈和在痛苦中呻吟的美玲都坚决不同意截肢。于是,美玲开始接受一次次漫长而又极其痛苦的“炼狱之旅”。一直守护在旁的美玲爸爸周炬表示,每一次手术都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但是这个坚强的孩子都挺过来了。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美玲的腿终于保住了。回忆起那惊魂一刻,她说:“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我不去救,小朋友就没命了啊。”
很多长辈、邻居、同学都说,美玲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这孩子平时一直尊老爱幼、关心同学,有一颗美好的良善之心。
美玲家条件一般,妈妈无业,爸爸在外打工,一家人挤在两间很小的平房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在美玲房间的墙壁上,整齐地贴着的26张奖状,清楚地记录了美玲刻苦努力、奋发向上的成长轨迹。
村民周正鑫说:“美玲的母亲胡金华虽然读书不多,大道理不会讲,但是她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美玲的爸爸周炬也是出了名的厚道人,他勤劳能干,开过饭店,搞过装修,做过司机,不管村里哪家有事,只要一个电话,他二话不说就赶去帮忙。”
这样的家风熏陶,让周美玲养成了良好品性。“她从小就很懂事,每天帮父母做家务。她成绩很好,经常辅导邻居家小伙伴做功课,小孩子都喜欢黏着她。”邻居周燕说。
班主任老师左利辉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美玲从没申请过助学金,她说要把有限的指标让给其他更困难的同学。学校组织爱心募捐,她还比大部分人捐得多。每次集体劳动,她总是扛下脏活累活。有个女生从外地转学过来,跟不上课,美玲用课余时间帮同学补课。现在,那个同学不但跟上了学习进度,前不久数学考试还得了100分。
“就在她救人3天前,她还被学校申报为茶亭镇‘学雷锋标兵’,全镇只有2名教师、3名学生获得这个荣誉。”左利辉说。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二:
长沙晚报网(记者 朱敏) 节奏明快的音乐、色彩明艳的造型、1分51秒的时长……记者昨日获悉,由市文明办全程指导、雷风侠工作室精心创作的《“雷锋家乡小英雄”美德少年周美玲》动画短片日前新鲜出炉,生动还原小美玲救人事件的始末。
“湖南长沙是雷锋的家乡,在这里,雷锋精神滋养着万千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12岁的周美玲就是这万千美德少年中的一位。”
短片一开始,这位身穿红裙子、头扎双马尾、佩戴鲜艳头花、扑闪着水汪汪大眼睛的小姑娘,脚步轻快、笑容可掬地为抱小孩的妈妈让座,给老人捶背,课堂上踊跃回答提问,老师、家长们都向她竖起大拇指。
随后,音乐节奏变得时而深沉,时而急促,5月22日的救人故事开始了。小美玲和妈妈走在路边,忽然身后轰隆隆地疾驰而来一辆渣土车,美玲和妈妈赶紧避让,而这时,小美玲却看见马路中间有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浑然不知危险来临!此时,渣土车已经刹不住车了,千钧一发之际,小美玲冲向路中间,用力将小孩往回拉,仓促之间,两人摔倒在地上,小男孩压在了小美玲身上。小美玲用力一推,小男孩滚到路边的安全地带,而小美玲却来不及爬起,被渣土车撞伤。
短片的最后,小美玲对孩子们说:“其实我也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才冲上前去的。我们应该学会远离危险,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选自长沙晚报网,有删改)
材料三:
红网长沙讯(潇湘晨报记者 刘少龙 通讯员 黄辣 罗闻) “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却只能透过窗户看到一个小小的角落,而且唯一能看到的小角落每天呈现的都是同样的景象。”见义勇为的“小英雄”周美玲在湘雅医院骨科5病室度过了52个日夜,经历了5次大手术之后,7月14日,潇湘晨报记者从湘雅医院获悉,小美玲终于能够转入康复科病房,开始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
与刚入院时的境况截然不同的是,如今的小美玲精神渐好,气色红润,并且已经能够坐起来,同时还可以进行抬腿运动了,而她也迫不及待地等着同学们来接她出院的那一天。
获悉“小英雄”即将转入康复科,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教授第一时间来到骨科病房看望小美玲。面对院长伯伯再次带来的问候,小美玲在感动之余,也将一大早写下的感谢信亲手交给了孙虹院长。
(有删改)
材料四:
美玲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来自各个方面的慰问和捐助如雪片般飞来。有的市民专程赶到医院,只为远远看上美玲一眼;有的市民怕打扰美玲休息,把善款交给护士就离开了,连姓名都来不及留下来。
善款数额越来越大,美玲一家开始拒绝一些捐款,但善良人们的心意却无法阻挡。美玲爸爸说,等美玲康复以后,他们一家将把多出的爱心善款交给望城雷锋慈善会茶亭分会,把爱的力量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5.材料一第一段是新闻导语,请分析其语言特点。
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新闻导语的特点,即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起到开门见山、画龙点睛的作用。然后据此分析材料一中新闻导语的语言特点。
答案:第一段用简要的文字概述了新闻的基本事实,即周美玲救幼童,而自己却因此身负重伤。从而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另外,第一段又用“在……的那一刹那”和“奋不顾身地”这两个状语,突出了3岁幼童周周所面临的险境,和年仅12岁的周美玲奋不顾身救人的情景。
★6.材料一的新闻报道和材料二中的动画短片都叙述了周美玲的优秀事迹及相关信息,概括说明它们叙述重要信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
解析:解答本题,先找相同点。材料一的第三段至第六段,材料二的第三段都是叙述周美玲奋不顾身救人的事实;材料一的第十段和第十三、十四、十五段,材料二的第二段都是叙述周美玲平时的优秀表现。再找不同点。材料一的第八段和第十一、十二段,叙述了周美玲治伤中的坚强、她的家庭情况以及良好家风对她的影响;材料二的最后一段,借周美玲之口,表达了小孩应该学会远离危险的道理。
答案:相同点:都叙述了周美玲奋不顾身救人的事实,和她平时的优秀表现。不同点:材料一还叙述了周美玲治伤中的坚强、她的家庭情况以及良好家风对她的影响。材料二则借周美玲之口,表达了小孩应该学会远离危险的道理。
★7.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可看出周美玲美好品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请简要概括。
答:
解析:周美玲奋不顾身救人,表现出见义勇为的美德;每一次手术都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但是美玲都挺过来了,这表现出她的坚强;材料一的第十段借长辈、邻居、同学之口,并联系第十三、十四段中“经常辅导邻居家小伙伴做功课”“
美玲用课余时间帮同学补课”的叙述,表现出她尊老爱幼、关心同学的美德;第十一、十三段中的“整齐地贴着的26张奖状”“她成绩很好”等内容表现出她学习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她从没申请过助学金,但在爱心募捐时,她还比大部分人捐得多,每次集体劳动,她总是扛下脏活累活,这表现出她关心他人、社会、集体的美德;材料三第三段写她将写下的感谢信亲手交给了孙虹院长,这表现出她懂得感恩。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周美玲的美好品德表现在六个方面:①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救小孩。②意志坚强,接受痛苦治疗的“炼狱之旅”。③尊老爱幼、关心同学,辅导邻居家小伙伴和同学做功课。④学习刻苦努力、奋发向上,成绩很好。⑤关心他人、社会、集体,家庭条件并不好,但从没申请过助学金,要把有限的指标让给其他更困难的同学,学校组织爱心募捐,她还比大部分人捐得多,每次集体劳动,她总是扛下脏活累活。⑥懂得感恩,写感谢信感谢来病房看望她的孙虹院长。
★8.从四则材料来看,周美玲的救人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这种本能的反应是怎样形成的呢?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解答本题,应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材料一中的第十一、十二段和材料四中的第二段,写周美玲父母的美德,表现良好家风对其的影响;材料二中的“湖南长沙是雷锋的家乡,在这里,雷锋精神滋养着万千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12岁的周美玲就是这万千美德少年中的一位”,这是写雷锋精神对其的影响。这些是客观原因。材料一中“很多长辈、邻居、同学都说,美玲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这是孩子平时一直尊老爱幼、关心同学,有一颗美好的善良之心”,这是表现周美玲的美好品质和善良本性。答题时,可采用“总—分”的结构。
答案:这种本能反应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因素。从客观因素看,她的母亲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她的爸爸周炬也是出了名的厚道人,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周美玲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周美玲生长在雷锋的家乡,雷锋精神滋养着她成长。从主观方面看,美玲平时一直尊老爱幼、关心同学,有一颗美好的善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