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部分区县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部分区县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晚清以降,文字变革与观念更迭互为表里,与新器物新观念相伴相生的,是新字新词的“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其中,作为第三人称代词性别区分的“她”字,被认作是这一时期国人“所发明的最迷人的新词语之一”(刘 禾语)。‎ ‎1918 年,新文化运动影响日著,《新青年》上,钱玄同正热议文字的改良与存废,胡适正大谈女子的地位与 贞操,而正倾心于译介西方小说的周作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如何将英文中的“SHE”对译成中文的现实问题。‎ 周作人在其译作《改革》前似不经心地引出了刘半农的天才提议:“中国第三人称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 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于是,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她”字,横空出世。‎ 最初,“她”字的诞生仅是为了解决一个翻译问题。随着国门洞开、西风渐入,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表达中 区分男女第三人称的语法习惯,使得翻译者意识到汉语在这一方面的“缺失”。刘半农关于“她”字的动议,正 是出于准确表意的需求。‎ 具体到使用哪一个词,各家又自有分说。刘半农认为“她”“他”二字在形式上极像而易认,又有别而不至 于误认,正可作为第三人称“他”字的女性指代。周作人于学理上附议,但出于排字印刷的考虑又提出了模仿日 语采用“他”字下注一个“女”字的临时性办法。之后,“科班出身”的文字学家钱玄同加入了讨论,“伊”字作 为另一种选择也浮出水面。‎ ‎1920 年 4 月 3 日,《新人》月刊一篇署名为寒冰的文章《这是刘半农的错》,旗帜鲜明地反对“她”字。由 此,一场关于“她”字存废及“她”与“伊”孰优孰劣的争论将更多人吸引进来。争论的结果是,支持使用阴性 第三人称代词的占主导;而在“她”“伊”二字间,虽说初时钱玄同与周作人所支持的“伊”字略占上风,但随 着“他、她、牠”系列代词的整体提出,“她”最终得以扭转劣势站稳脚跟。‎ 正当学究先生们在“她”字是否需用、是否可用的理论问题上争论不休时,另一些人却已经开始用起了这个 新鲜字。经黄兴涛先生考证,24 岁的北大学生康白情是第一个实践“她”字书写的人。之后,俞平伯、王统照、‎ 田汉等人都在其诗歌与小说中,开始自觉使用起“她”字。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拥有了独立的指称,‎ 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与富于时代色彩的命运,应和了反对旧式礼教、弘扬女性解放的主题。‎ 吊诡的是,新文学家们笔下带有女性解放色彩的“她”字,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成为对女性的“区别对待”和 ‎“性别歧视”。这种围绕着一个字“锱铢必较”的认真劲儿,使人联想起西方女权主义者关于“MrMissMrsMs”‎ 等词究竟该以何种标准取舍的纠结。女性意识下两性的“区分”与“平等”究竟是相辅相成还是截然对立,这一 问题的内在张力透过一个小小的“她”字高度集中地展现了出来。‎ ‎(摘编自倪雪君《“她”字文化是怎样层累的?》)‎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1页 ‎‎ 共8页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她”字的发明,表面看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文字变革,实质是观念更迭。‎ B.“她”字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如何将英文中的“SHE”对译成中文的现实问题。‎ C.刘半农意识到汉语“缺失”英语在表意上的准确性,这促使他造出“她”字。‎ D.刘半农关于“她”字的动议,周作人在学理上给予认同,但钱玄同却不认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她”是“最迷人的新词语之一”,后文围绕这一论点展开。‎ B.文章按“她”字发展的时间顺序,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她”字文化层累的过程。‎ C.文章分析“她”字文化层累,整体上是从语言翻译和文化观念两方面展开的。‎ D.结尾例举西方女权主义者对人称词的纠结,印证了“她”字显现内在文化张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是晚清以降国门洞开、西风渐入,翻译遇到问题,“她”字就不可能诞生。‎ B.虽然汉语最终选择的是“她”字,而非“伊”字,但不能说关于两字的争论无益。‎ C.“她”字最终能扭转劣势站稳脚跟,是因为支持使用阴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占主导。‎ D.新词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反对礼教、解放女性的时代主题催生了“她”字的使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 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 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 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 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 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 ‎“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从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 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 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 一块自要吃。”‎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2页 ‎‎ 共8页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做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 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 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 的影子了。日本称为“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 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名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 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 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 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 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 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们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 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一开篇就说故乡对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表面上乡情似乎淡得不能再淡,实则是欲扬先抑,‎ 蕴含着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B.乡间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突出了乡人挖荠菜的专注和急切,表现了 野菜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C.对于黄花麦果,文章在重点介绍其作为食物的功用之前,先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其植物学方面的知识,‎ 是为了便于读者先了解其形貌。‎ D.荠菜本是乡间田野的普通野菜,作者通过对挖野菜、唱童谣等场景的生动叙写,再加之引经据典,便在 随意中透出文化意蕴与悠悠情思。‎ ‎5. 文中提到的三种野菜,并非故乡特有,但作者写来却充满浓郁的故乡情味,这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6.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闲适的味道,本文的“闲适”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具体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11 月 26 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消息引起国内外巨大震动,人们纷纷谴 责贺建奎伦理底线的丧失,许多科学家也发表联合声明对此进行抵制。有人认为,一个新的时代或许已经开启。‎ 国际社会对于基因编辑技术其实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就是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人类基因编辑委员会 提出了 10 条严苛的标准,规范对人的基因编辑。其中就有一条是:需在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建议下,持续和反复 核查其健康与社会效益以及风险。而此次事件显然没能做到。‎ 最后,有 46 名律师联合声明称,此次试验不仅违反生物医学的伦理,更违反了法律价值所保护的“公平正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3页 ‎‎ 共8页 义”,如果允许此“定制婴儿”的行为实施,势必造成人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处在极为不平等的状态。‎ 倒不是说真的在担心人类会被消灭、会沦为奴隶之类的,只是基因科学还不完善,很多问题都未解决,在这 种情况下完成的实验很容易造成科学脱靶。电影中很多“科学怪物”就是如此而来。并且关于改变基因来避免某 种疾病的做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也存在很大的争议,一旦基因编辑不完全,那么等于没有编辑,无法预防疾病,‎ 甚至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曾就基因编辑发表过观点称“我们并不清楚一个基因突变到底会引发哪些疾 病,又带来什么好处。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病为例,这是一种遗传型贫血症,主要发生在非洲和美洲黑人身上,但 其患者对疟疾的抵抗力远高于正常人水平。而且,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医学的角度,抑或哲学的角度”,饶 毅说,“疾病或缺陷的定义是在改变的,今天大家觉得不好叫疾病,但再过两百年可能又觉得是好事情”。‎ 像此次对 CCR5 基因进行编辑以预防艾滋病,接受美联社采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穆斯努鲁也提 出“没有正常的 CCR5 基因的人也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比如西尼罗河病毒,死于流感的风险也会增加”。‎ 基因技术的发展无论如何初衷都应是以人为本,而此次实验无异于将婴儿当成了小白鼠,基因编辑后会给他 们带来什么,未来又会诱发什么,都是未知之数,甚至他们一辈子可能都将成为实验品。‎ 科学需要大胆尝试,却不是在一切都未知的情况下,连最基本的保障都不具备,这样的科学不仅不严谨,甚 至都不能称为科学。‎ ‎(摘编自杨司奇《人类可以自己加工自己了,我们的未来走进了赌博模式》,《新京报》2018.12.3)‎ 材料二 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用途支持度分布 ‎(摘编自钟哲《国内首份基因编辑技术公众认知报告出炉:超六成人持积极态度》, 广东教育头条》2018.11.10)‎ 材料三 人类历史真正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在新世界的门槛已经降临、而门的另一面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仍是巨 大未知的这个时代,我们必须真正严肃地对待和开展对技术应用的伦理审查,真正严肃地从人文的角度、也就是 ‎“人、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思考一项技术应用的可能涵义。只有当我们对人本身有了充分合理理解、对人运 用这项技术介入自然的可能后果有了充分合理的理解的时候,我们大概才能怀着最大的谨慎和敬畏,去回答包括 基因编辑技术在内的一切会改变“人的定义”的技术,究竟是灿烂光明的希望,还是噩梦般的绝望。‎ ‎(摘编自《当怀疑基因编辑技术时 我们究竟在怀疑什么》澎湃新闻 2018.11.26)‎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4页 ‎‎ 共8页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公众对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高胆固醇的支持率只有预防 HIV 感染的支持率的一半,这表明公众对 HIV 感 染的惧怕也许更大。‎ B.从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用途支持度看,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与治疗的支持率超过 60%的疾病,都是遗传 基因出问题的重大疾病。‎ C.公众较为支持基因编辑技术在预防与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但对通过基因技术提高人的某些机体功能的 应用支持度较低。‎ D.公众对把基因编辑技术用于军事的支持比例高于用以改变肤色的比例,表明公众对人类种族的自然发展 更为重视,显示了一定的理性色彩。‎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贺建奎的实验引起巨大震动,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科学家,公众对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 HIV 感染支持率 实际上很高。‎ B.人们对贺建奎的反对不是因为他的实验本身,而是批评他的实验没有遵守国际社会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 法律规定。‎ C.实施基因编辑技术之后的人类到底会有怎样的命运,是否真能够抵御相关疾病,在目前其实难以确定,‎ 这是该技术面临的巨大挑战。‎ D.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人类需怀谨慎和敬畏,开展伦理审查,只有确定技术对患者有百利而无一害,‎ 才可改变患者“人的定义”。‎ ‎9. 人们为什么要抵制贺建奎的“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实验”?请根据材料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侯琎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以争地相仇杀诏遣琎及同官章聪谕解之正其 疆理而还副侍郎章敞使交阯,关门卑,前驱伛而入,琎叱曰:“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 归,馈遗无所受。迁兵部主事。正统初,从尚书柴车等出铁门关御阿台有功,进郎中。从王骥征麓川,至金齿。‎ 骥自统大军击思任发,而遣琎援大侯州。贼众三万至,督都指挥马让、卢钺击走之。遂由高黎贡山兼程夜行,会 ‎..‎ ‎.‎ ‎..‎ 时副总兵田礼巳解新添、平越围,琎遂遣兵攻败都卢、水西诸贼,贵州道始通。又调云南兵,由乌撒会师,开毕 节诸路,檄普安土兵援安南卫,而自率师攻紫塘、弥勒等十余寨。会贼复围平越,回师击退之。遂分哨七盘坡、‎ 羊肠河、杨老堡,解清平围,东至重安江,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 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水西苗阿忽等六族皆自乞归化,诏琎随 ‎...‎ ‎(节选自《明史·侯琎传》)‎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5页 ‎‎ 共8页大军,压其巢。麓川平,拜礼部右侍郎,参赞云南军务,诏与杨宁二年更代。骥再征麓川。琎以功迁左。九年代 还。母忧,起复,寻调兵部。十一年复代宁镇云南。思机发窜孟养,骥复南征。琎与都督张軏分兵进抵金沙江,‎ 破之鬼哭山。玺书褒赉。景泰初,贵州苗韦同烈叛,围新添、平越、清平、兴隆诸卫。命琎总督贵州军务讨之。‎ 方处置。景泰元年八月以劳瘁卒于普定,年五十三。赐祭葬,荫其子锦衣卫世袭千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侯琎/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以争地相仇杀/诏遣琎及同官章聪谕/‎ 解之正其疆理而还/‎ B.侯琎/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以争地相仇杀/诏遣琎及同官章聪谕 解之/正其疆理而还/‎ C.侯琎/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以争地相仇杀/诏遣琎及同官章聪谕/‎ 解之正其疆理而还/‎ D.侯琎/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以争地相仇杀/诏遣琎及同官章聪谕 解之/正其疆理而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B.忧,居丧,古代遭逢父母的丧事,称“丁忧”,也称“丁艰”,官员须停职守制。‎ C.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后专指皇帝的诏书,玺,秦后主要指皇帝之印。‎ D.锦衣卫,历代皇帝为驾驭不法群臣而设立的军事机构,负责搜集情报、巡查缉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侯琎步入仕途,气度刚正清廉。他奉朝廷派遣去交阯处理土官争地问题,注重维护朝廷尊严,成功平息 纠纷后离开,也拒绝接受当地的礼物馈赠。‎ B.侯琎才干卓著,一生战功赫赫。他随尚书柴车抵御阿台立功;他追随王骥,督率军队击败三万贼兵,直 逼敌巢,平定麓川;入贵州,平定苗人叛乱。‎ C.侯琎转战各地,积劳成疾而卒。他奉命作战边地,出铁门关,援大侯州,过高黎贡山,抵金沙江,战鬼 哭山,又入贵州,打通各条道路,最终死在普定。‎ D.侯琎颇得器重,死后哀荣备至。他平叛思机发,得皇上褒奖赏赐,后又总督贵州军务,最终官至兵部尚 书,死后皇帝敕使往祭,儿子受庇荫而世袭千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琎叱曰:“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5 分)‎ ‎(2)水西苗阿忽等六族皆自乞归化,诏琎随方处置。(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杜 甫 前者途中一相见,人事经年记君面。‎ 后生相劝何寂寥,君有长才不贫贱。‎ 君今起柁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 幸为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6页 ‎‎ 共8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写诗人送别祁录事,并委托祁录事带书信回合州给苏使君的事。‎ B.诗人虽与祁录事只是匆匆见过一面,但人事沧桑多年犹记得祁君之面。‎ C.诗人劝慰祁录事不必担忧功名未立,夸赞祁录事怀有高才,终会显达。‎ D.诗人备下小舟,待祁录事起舵之时,他便乘舟相送一程,见诗人情深。‎ ‎15.诗中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离骚》中“‎ ‎(2)《诗经·氓》中“‎ ‎‎ ‎,‎ ‎,‎ ‎‎ ‎”两句,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两句,描写了女子被弃逐后归途中凄伤的情景。‎ ‎(3)苏轼《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 ‎,‎ ‎‎ ‎。”‎ 古镇磁器口最有特色的是茶馆。昔日,在这千年古镇,茶馆 ‎‎ ‎。当年的水手、袍哥大爷、闲杂人等都 喜爱出入此间,茶馆成了 ‎‎ 之地。在陪都期间,这一个小镇茶馆达 100 多个。(‎ ‎‎ ‎)书场茶馆戏曲 品种不少,有川剧坐唱(打围鼓)、四川清音、四川竹琴(扬琴)、荷叶清唱,更普遍是说书茶馆。坐茶馆的人 ‎‎ ‎,‎ 座无虚席。卖报报童“卖报,卖报”的喊声 ‎‎ ‎。姑娘和大嫂们“卖瓜子,南瓜子,葵瓜子,卖花生,磁器 口的盐花生”的叫卖声清脆响亮。特别是晚上能在茶馆登台说书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们称之为“品仙 台”。茶馆实行挂牌说书,谁有绝技高招,谁能争取更多的茶客,谁就能得到“红包”。哪一位说书人讲得好,茶 馆的生意必定会更加兴隆,老板自然高兴,得的红包就越厚实。直到如今,茶馆仍是磁器口一景,百来米长的老 街便有 13 家茶馆,家家茶客满座,古风犹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随处可见 B.俯拾皆是 C.随处可见 D.俯拾皆是 ‎‎ 卧虎藏龙 龙蛇混杂 龙蛇混杂 卧虎藏龙 ‎‎ 络绎不绝 熙熙攘攘 络绎不绝 熙熙攘攘 ‎‎ 不绝如缕 不绝如缕 不绝于耳 不绝于耳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书场茶馆”是其特色,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 B.其特色是“书场茶馆”,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 C.其特色是“书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又称艺人茶馆。‎ D.“书场茶馆”是其特色,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又称艺人茶馆。‎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7页 ‎‎ 共8页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特别是晚上能在茶馆登台说书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们称之为“品仙台”。‎ B.茶馆实行挂牌说书,谁有绝技高招,谁能争取更多的茶客,谁就能得到“红包”。‎ C.哪一位说书人讲得好,茶馆的生意必定会更加兴隆,老板自然高兴,得的红包就越厚实。‎ D.茶馆仍是磁器口一景,百来米长的老街便有 13 家茶馆,家家茶客满座,古风犹存。‎ ‎20.下面一段文字需要补充“但是”一词和两个语句,才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请指出“但是”应放在文中 ‎①②③④中的何处,并在文中横线上补充语句(12 个字以内)。(5 分)‎ 宇宙这么广阔,如果只有地球这一颗星球上具有人类社会文明,那么, 甲 ‎‎ ‎,这促使我们“希望有其 他的兄弟姐妹”的存在,并希望互相之间可以像串亲戚、会朋友似的友好往来。①这种希望,从心理学上而 言应被称作“社会群”心理。而 UFO 的未知,则 ‎‎ 乙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科幻故事、科幻作品也就 随之发生,使人们得到满足,或使人们的“孤独感”得到慰藉。②这可能是形成“第三类文明接触”文化热 潮的一个主要原因。③统计地外文明的概率为零,④从科学的角度看,地外文明造访地球的事件从未发生过。‎ ‎(1)“但是”应在 ‎‎ 处。‎ ‎(2)甲:‎ 乙:‎ ‎21.请简要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画面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40 字),并拟写一个标题。(6 分)‎ ‎(1)主要内容:‎ ‎(2)漫画标题:‎ 四、写作(60 分)‎ ‎22.下面提供了两个题目,请你选择一个题目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1)一位警察在给违规车辆开罚单时,发现 6 岁的孩子正在“教育”违规的父亲:“我爸该罚,喊他停 在停车库他不听,到处乱停车,就要处罚他。”而孩子的母亲在旁阻止说:“这样说你爸不公平,他是为了送 你才没停车库的。”这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8页 ‎‎ 共8页 ‎2018 年秋高一(上)期末测试卷 语 文 ‎‎ 参考答案 ‎1. A(B 刘半农创立此字时,并非翻译需要。C 英语表意比汉语准确,范围太大,文中只是提到英语表达中区分 男女第三人称时表意更准确。D 关于“她”字的动议,是出于准确表意,这一点周、钱都认同的,有争议 的是用“她”还是用“伊”。)‎ ‎2. A(不是中心论点。)‎ ‎3. C(支持使用阴性第三人称代词只是表示需要造一个新词,可以是“她”,也可以是“伊”。)‎ ‎4. B(不是急切,也非表现野菜的重要地位,而是写出了乡人热衷。)‎ ‎5. ①采用衬托手法,突出野菜中的故乡味。如写他在日本见过类似于荠菜的野菜,也吃过此类的点心,后在北 京也食用过,但觉得不如儿时的香美;②把野菜与故乡的习俗关联,通过民俗味突出了故乡的情味。黄花麦 果作糕,清明时节做成“茧果”,是民俗;浙东扫墓时节,如果你看到船头上、篷窗下露出紫云英和杜鹃的 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确实的证据了”,更是民俗。(每点 3 分,共 6 分,言之成理即可)‎ ‎6. ①浓郁的乡情偏以平淡出之。开篇即谈故乡对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显出淡,写野菜写的是最常见 的荠菜等,也是淡淡写来。②谋篇布局大开大合,随性无拘。或写故乡场景,或写北京、日本生活,或写童 年记忆,或写眼前生活,或写野菜,或写民俗,行云流水,自然而然。③语言富有闲谈拉家常的意味。没有 华丽的辞藻与复杂的修辞,平铺直叙中写出故乡的日常生活场景。(每点 3 分,共 6 分,任答 2 点即可,言 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7. B(HIV 感染就不是基因导致的。)‎ ‎8. C(A 反对声音来自科学家说法有误。B 就是反对其实验本身。D 并非对患者有利无害就可以的,还要考虑人 类。)‎ ‎9. ①此次实验不仅违反生物医学的伦理,更违反了法律价值所保护的“公平正义”;‎ ‎②基因科学自身发展还不完善,滥用它可能造成生物灾难;‎ ‎③‎ 实施基因编辑技术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使用不当不仅无法预防疾病,还可能带来副作用。(每点 2 分,‎ 共 6 分,言之成理即可)‎ ‎10.B ‎11.D(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朱元璋设置。)‎ ‎12.B(直逼巢穴、平定麓川并非侯琎,侯琎只是会大军一同征战,是参与者,并非平定者。)‎ ‎13.(10 分)‎ ‎(1)侯琎叱责说:“这是狗洞,为何侮辱天朝使臣?”交阯人为他们毁坏关门,才进入。(1 句 1 分,共 5 分)‎ ‎(2)水西苗阿忽等六族都自行乞求归顺,皇帝诏令侯琎依情形处置。(“乞”“归化”“诏”“随方”各 1 分,句意 ‎1 分)‎ ‎14.D(诗人具小舟,不是为了相送,是说他也备下小舟,随后到合州。)‎ ‎15.①对有幸委托祁录事送书信给苏使君表达感激;②称苏使君为贤府主,表达对苏使君的称许与景仰;③春花 未尽之时重逢祁录事、苏使君于江楼的美好期待与憧憬。(每点 2 分,共 6 分,言之成理即可)‎ ‎16.(6 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2)淇水汤汤 ‎‎ 渐车帷裳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9页 ‎‎ 共8页 ‎(3)白露横江 ‎‎ 水光接天(每空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7.C(“随处可见”:在哪个地方都能见到,指事情非常普通,常见。“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 是,形容多而易得。“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隐藏不露的人才。“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 坏人混在一起。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18.B ‎19.C(结构混乱,“得的红包就越厚实”前加“说书人”。)‎ ‎20.(1)③(1 分)‎ ‎(2)甲:我们会产生一种“孤独感”(2 分)‎ 乙:促使人们产生丰富的想象(2 分)‎ ‎21.(1)两个人同坐一根板凳,同奏一支笛子,一个人只管吹,一个人只管动指头。(4 分)‎ ‎(2)科学分工?(如此“合作”)(2 分)‎ 参考译文:‎ 侯琎,泽州人。少年时慷慨有志气。考中宣德二年进士,授予行人。乌撒、乌蒙的土官因争地盘相互残杀,‎ 诏令侯琎及同僚章聪去开导劝解他们,划定他们的疆域而还。副侍郎章敞出使交阯,关门低矮,前导人员弯腰而 入,侯琎叱责说:“这是狗洞,为何侮辱天朝使臣?”交阯人为他们毁坏关门,才进入。等到离开,馈赠的物品 一点也不接受。升迁兵部主事。正统初年,跟从尚书柴车等人出兵铁门关抵御阿台有功,晋升为郎中。跟从王骥 征讨麓川,到金齿。王骥自率大军攻击思任发,而派侯琎增援大侯州。敌众三万至,他督率都指挥马让、卢钺击 跑敌人。于是由高黎贡山兼程夜行,会合大军,逼近他们的巢穴。麓川平定,授侯琎礼部右侍郎,参赞云南军务,‎ 诏令与杨宁二年替换一次。王骥第二次征讨麓川,侯琎因功升迁为左侍郎。九年,被代替而回。服母丧,起复原 官,不久调任兵部。十一年,又代替杨宁镇守云南。其子思机发窜到孟养,王骥再次南征。侯琎与都督张軏分兵 进抵金沙江,在鬼哭山击破他们。皇帝下诏书褒奖。景泰初年,贵州苗人韦同烈叛乱,围困新添、平越、清平、‎ 兴隆诸卫。诏令侯琎总督贵州军务征讨。当时副总兵田礼已经解除新添、平越之围,侯琎于是派兵击败都卢、水 西诸贼,贵州道路才通。又调云南兵,由乌撒会师,打通毕节诸路,传檄令普安土兵增援安南卫,而自己率军队 攻打紫塘、弥勒等十几个敌军营寨。恰巧贼再次围困平越,侯琎回军击退了他们。于是分别巡视七盘坡、羊肠河、‎ 杨老堡,解清平之围,东至重安江,与王骥会师。兴隆至镇远的道路都打通。捷报传到朝廷,晋升侯琎为兵部尚 书。进军攻克赏改苗,擒获其首领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夺清平,侯琎又征讨擒获他。‎ 水西苗阿忽等六族都乞求归顺,诏令侯琎依情形处置。景泰元年八月因劳累在普定去世,终年五十三岁。皇上赐 予祭葬,封荫其子为锦衣卫世袭千户。‎ 高一(上)期末测试卷(语文) 第 10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