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蚌埠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
第I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像题。
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
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许多学者的经验表明,高声朗读和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中国的语言跟世界上其他语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他国族的语言是拼音语言。世界的几大古文明都中断过,只有我们中国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为什么?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中文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每一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单音独体的语言,其节奏基础是两个字一个音节,中国吟诵也是这样。所以最早的《诗经》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如果总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太单调,所以从两个字一停顿的四言诗发展成为五言诗,之后,又从五言发展出七言诗。
- 19 -
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为什么诗歌的吟诵重要?因为诗歌有一种声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它的抑扬起伏有一种节奏,有一种顿挫。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
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个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
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继承和发扬吟诵,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人人注意而过分宣扬似是而非的“吟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反而适得其反。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吟诵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而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
B. 吟诵是一种律动,它先于文字。诗人需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只有熟于吟诵后,诗人的诗才会随着声音自己“跑”出来的。
C. 中国古文明没有中断过,这是因为文字不同。我们的象形文字是单音独体,表意较为稳定;当时代、语音等条件变化了,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
D. 吟诵较为自由与灵活。比如吟诵《关雎》读者可以因时间、心境的不同,自我调控声音的高低快慢。但是据其变化,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两段首先阐述吟诵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接着对吟诵的概念、目的、前提做了具体的论述。
B. 三、四两段分别阐述了中国诗歌便于吟诵与象形文字单音独体的特点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吟诵对于诗歌创作的作用。
C. 五、六两段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吟诵及其传承作了具体阐述,强调了吟诵重在传达个体的感受,吟诵的传承不可急功近利
D. 文章围绕“吟诵”,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紧凑,论证严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9 -
A. 吟诵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利于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和感应,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
B. 中国吟诵最初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停顿;中国象形文字的每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是单音独体。单音独体语言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音节,中国吟诵也是如此。
C. 吟诵不是按照一个调子唱,它不死板。它需要根据个人理解,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吟诵出来。
D. 中国诗歌的吟诵看似很简单,其实富有变化,很微妙,我们不能轻视它。它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这一工作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分析,“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表述绝对。C项,结合文本内容“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分析,“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错误。D项,“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于文无据。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D项,“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分析错误。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分析可知,“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分析不当。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爷父子
肖建国
- 19 -
爷父子,捣蛋铺子。
这是地方俗语。捣蛋,对着干,谁也不服谁。
老耿和小耿就是这样一对父子。比如,大伙儿选小耿当村支部书记,老耿首先不同意。老耿小于,没公心,不顾人,从我们一家人吃饭就看得出来。饭菜一端吃狼吞虎咽。还得历练历练。
大伙儿先一愣,后哄笑,认为老耿幽默,欲擒故纵。
小耿在多数人的支持下当了书记。前任书记——老耿,退下来,当了委员。
老耿是孤儿,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在丛林里出生入死,立过军功。選伍后本来安排在国营单位当一把手,但老耿倔,偏要回到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心甘情愿地做了几十年的小村官。轮到儿子从都队复页,老耿才感觉自己实实在在地老了。看着依旧破落的村子,老耿对小耿说,留下吧,帮帮大伙儿。没有乡亲们当年的施舍,我早就饿死了,也就没有你,更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个家。
没想到,这次老耿竟然不同意他当书记。小耿气,不理老耿。
老耿没事一样,瞅空就对小耿指点这指点那。“学校的国墙裂了,娃们都是一群踩死蛤蝶踢死的主,要赶紧修修。”“夏季就要到了,河堤要加固,万一有个闪失,损失就大了。”说:村东头老党员——也就是你贺大爷病了,已在床上躺了三天,你要去看看……
小耿烦了,反问道:“到底我是书记还是你是书记?”
老耿也不示弱:你是书记,可我是你爹。
爹大书记大?
书记再大,也得听爹的话。
小耿问得冲动,老耿回答的痛快。小耿无言,起身就走。
气归气,老耿的话小耿还是照着做了。学校砌国墙,他时不时都过去看看。给工人发一遍说要保证质量,孩子的事,不能闹着玩。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这墙要是砌不牢,提头来见。河堤加固,他第一个扛着铁锹到现场,这里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工挖土方。他一捋袖子,干。工地上一片欢腾。贺大爷病重,他率支部成员一起去探望,感动得贺大爷泪流满面。
春夏秋冬,一晃五年过去了,他赢得了群众极好的口碑。然而他却没有得到任何重用和提拔。先是镇里公推一名副镇长,按票数,他第一,然而公布的结果不是他。和退伍的战友们相聚,他最寒酸。人家上了一瓶XO,他竟说这黄酒没有自家酿的好,辣乎乎的,没点甜味。笑得满桌子人喷饭。已是处级干部的泥鳅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说,想当官,要会做秀。这话,让他嚼了又嚼。
- 19 -
进入六月,暴雨连绵。市里的头头亲自带队到各地巡视防洪工作。小耿眼前一亮,吩咐村里要准备好二十只木船。老耿骂他乱花钱,杞人忧天。“这河堤我天天都在观察,结实着呢。”小耿只是笑笑,难得一次不顶嘴,只是文代村干部要让村民们进行自救演习。老耿骂,“神经病!”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天半夜,河堤决了口,洪水铺天盖地涌进村子。好在村民们都有准备,那边铜锣一响,这边村民们都收拾重要家当爬进小船。洪水来得快、大,冲倒了七八间房屋,但没有一人受伤。保住了性命的群众都说小耿有眼力,是个好干部。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耿就成了非常时期的典型人物,受到了头头的亲自接见。雨季过后,小耿连升三级;给县长做助理。
上任前一天,一直沉漫在幸福之中的小耿才发觉这些天来很少看到老耿。小耿心里顿时就慌慌的。他想到了老耿,老耿就出现在他的面前。赤着脚,喘着粗气,手里还提了一双被泥巴包裹了的解放鞋。
小耿的脸一阵发白,浑身起鸡皮疙瘩。
父子俩对视良久,小耿慢慢地低下了头。
老耿一字一句地说,“去自首吧,河堤是你挖了才决口的。
不。
你不去,我去。老耿说着就往外走。
小耿扑通跪了下来。爹啊,你是我亲亲的爹啊。你不能把这事沤在肚子里吗?
不能。
那我就死在你面前。
你死在我面前,我也要把这事说出去。否则,我就对不起把我养大的百家饭,就不是一名上过战场的军人,也就不是你的爹。
老耿说完就往外走,任小耿将头在青石板上磕得鲜血直流。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爷父子,捣蛋铺子,爷儿俩对着干,谁也不服谁”,鲜活的文字,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点明了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与观念差异。
B. 作品刻画人物很是精彩,耐人寻味。父与子,同为军人,同为村官,但是他们的人生选择却大相径庭,人格境界也迥然不同,对比鲜明。
C.
- 19 -
本文善用伏笔,“老耿说,这小子,没公心,不顾人,从我们一家人吃饭就看得出来几句话体现了人物性格,也为小耿后来造假冒功埋下伏笔。
D. 本文是一篇现实意义的廉政题材作品,洋溢着正义的力量。塑造人物虽有些脸谱化,但对官场不择手段的“作秀”,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针砭。
5. 处级干部“泥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试分析他在小说中的作用。
6. 本篇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具体分析。
【答案】4. D 5. ①反衬主要人物老耿。泥鳅唆使小耿变坏的言语表现出其为官作秀、华而不实,与老耿形成鲜明对比。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泥鳅“想当官,要会作秀”的言语,触动了小耿,也是小耿后来造假冒功事件的导火索。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泥鳅”既湿有滑,它象征着“精于作秀,长袖善舞,善于伪装”的一面。从反面凸显了文章主题。
6. ①质朴简洁,村官、村民的语言较为直白,不华丽,不雕琢,形象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原貌与基层人物的特点。②用词准确生动,较为传神,如”小耿眼前一亮,吩咐村里要准备好二十只木船“,一个”亮”字,形象地揭示了小耿内心邪念的滋长。③句式长短结合,短句简洁有力。人物对话简短、干净利索,较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④人物语言富有生活趣味。“老耿说,这小子,没公心,不顾人,从我们一家人吃饭就看得出来……”生活细节彰显人物性格,接地气。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项,“塑造人物虽有些脸谱化”分析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点睛: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分析。处级干部“泥鳅”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文本内容“已是处级干部的泥鳅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说,想当官,要会做秀”,反衬主要人物老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这话,让他嚼了又嚼”,触动了小耿,也是小耿后来造假冒功事件的导火索。通过处级干部“泥鳅”的语言,表现这个人物的形象,善于作秀,从反面凸显文章的主题。
6.
- 19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言特色分析,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明确所写的具体内容,语言特色必须附着在具体内容上才有意义,离开了具体内容的语言就无所谓特色,所以,赏析语言特色就要首先对内容加以概括总结。“夏季就要到了,河堤要加固,万一有个闪失,损失就大了……你要去看看……”,质朴简洁、直白、不华丽。“想当官,要会做秀。这话,让他嚼了又嚼”“小耿只是笑笑,难得一次不顶嘴,只是文代村干部要让村民们进行自救演习”,用词准确生动,较为传神。“那我就死在你面前”“你死在我面前,我也要把这事说出去”“老耿说,这小子,没公心,不顾人,从我们一家人吃饭就看得出来……”,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句式长短结合,短句简洁有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深入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任务,而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则被列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村落是中华数千年农耕文明留下的精髓,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记忆空间。一言以蔽之,遍布华夏大地的传统村落,记录着中华民族一个又一个时代的人文印记、风土民俗、文化积淀,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这就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文化生态的根脉。
发展发展不能放弃传承,但保护并不意味着拒绝发展。对于传统村落,我们一方面要一如既往系统性地发掘整理前人留下的文化宝藏,尽可能原汁原味、原址原貌地突出村落的文化生态和风貌特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广大传统村落居民向往现代生活的美好愿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及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为众多传统村落发展指明了道路。“良弓在手,贵在速发”,发展特色村镇,就是要着力避免“复制粘贴”式的造城扩建,立足实际、顺势而为,力求做到 “一村一品、一镇一特”。
(摘编自《党建文汇》2017.09.有删改)
材料二:
- 19 -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凝结着乡愁符号的古镇。和古建筑的文化风貌或多或少的遭到破坏,有些“乡愁”不明不白的就被拆掉了,导致人们越来越难找到对故土的认知和精神归属。旧城换新貌,但是这新貌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搬硬造的假古董无法激发人们的共鸣,没有对历史、对先民生活的尊重,也就构不成乡愁。很多生活在古镇古村中的居民甚至这些地区的一些管理者,对于这些遗存古村镇的价值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殊不知建新拆旧的过程中,被毁坏的历史文化,正是我们的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加入到保护家园的行列中来。那些保存完好的古镇和古村落,可以存放人们内心深處对家园的依恋,寄托对诗意栖居的渴望。
(选自《读者》2017.08.有删改)
材料三:
文化保护和建设是古村落保护开发的重要内容,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村落。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焕发生命力。但从总体上看,全国各地古村落大多已成断壁残垣。近三十年来因经济生活的改善,大多数屋主都在古建筑旁盖起现代砖瓦楼房,所谓古村落几乎都成了堆柴、圈牛、养猪之厩,十分可惜。由于财力、人力缺乏,以及保护意识淡漠,许多地方对于古村落的延存,放任自流,甚至一些古建筑任由当地村民自行拆毁,用作建房材料。而一些古色古香的瓦当、古砖,被不法人员倒卖赚钱。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无视文物保护法规,有一些地方对一些明确列入保护或内保级别的建筑,仍继续挪作他用(如仓库、柴房、牛厩、托儿所等);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早已被文物蛀虫盯上了,片瓦、土砖、镌花窗檩,大批的被变卖或偷窃。
(选自网易博客,有删改)
材料四:
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古村,古村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不避免地逐渐流失,最终,石鼓村变成一个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空壳。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为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就是为了保留并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使其与现代文明适应,在村镇(乡村)的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并散发出新的活力,而不仅仅是保护和修缮其物质载体——原来的古村落、老建筑,否则将会陷落“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
(选自《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上的几点思考》,有删改)
7. 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复制粘贴”式的造城扩建、与生搬硬造的“假古董”批发都不是保护古村落的正确方式,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原址原貌地突出其文化生态和风貌特色。
B. 随着时代的发展,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已被列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加入到保护传统村落的行列中来。
C.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和当地人们要求发展的愿望并不矛盾,人们可以恢复和重新使用传统村落,让它们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焕发出生命力。
- 19 -
D. 古村落、老建筑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保护和修缮它们是日益重要和紧迫,但是,现在的保护工作却陷人到“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的境地。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传统村落记录着中华民族一个又一个时代的人文印记、风土民俗、文化积淀,它是许多游子凝结乡愁的载体,也是游子心里故乡的重要符号。
B. 四段材料基本照保护和建设古村落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延续性”等四个方面展开的,环环相扣,结构缜密,浑然一体。
C. 由材料三可知,古村落文化保护和建设形势严峻,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古村落或成断墙残壁,或被挪为他用,或被自行拆毁,或被变卖偷窃。
D. 材料四告诉我们,要使古村落不变成“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空壳”,人们在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时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
E. 因经济生活改善、保护意识淡漠、法制观念淡薄、产权难以界定等,让一些明确列入保护或内保级别的建筑受到破坏、挪用甚至是变卖与偷窃。
【答案】7. D 8. BE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D项,结合文本内容“在村镇(乡村)的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并散发出新的活力,而不仅仅是保护和修缮其物质载体——原来的古村落、老建筑,否则将会陷落‘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分析可知,“现在的保护工作却陷人到‘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的境地”不合文意。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昉,博陵望都人也。父善,字孟良,大司农。从魏武入关,周太祖以为东梁州刺史。 昉性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
- 19 -
出入宫掖,宠冠一时。授大都督,迁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及帝 不悆,召方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帝喑不复能言。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贰之。
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高祖固 让,不敢当。昉曰:“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高祖乃从之。
及高祖为丞相,以昉为司马。时宣帝弟汉王赞居禁中,每与高祖同帐而坐。昉 饰美妓进于赞,赞甚悦之。昉因说赞曰:“大王先帝之弟,时望所归。孺子幼冲, 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 计也。”赞时年未弱冠,性识庸下,闻昉之说,以为信然,遂从之。高祖以昉有定 策之功,拜下大将军、太子太师,封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皆为心膂。前后赏赐巨万,出入以 甲士自卫,朝野倾瞩,称为黄、沛。时人为之语曰:“刘昉牵前,郑译推后。”昉 自恃其功,颇有骄色。然性粗疏,溺于财利,富商大贾,朝夕盈门。
王谦、 司马消难相继而反,高祖忧之,忘寝与食。昉逸游纵酒,不以职司为意,相府事物, 多所遗落。高祖深衔之,以高颎代为司马。是后益见疏忌。及受禅,进位柱国,改 封舒国公,闲居无事,不复任使。昉自以佐命元功,中被疏远,甚不自安。后遇京 师饥,上令禁酒,昉使妾赁屋,当垆沽酒。治书侍御史梁毗劾奏昉曰:“臣闻处贵 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昉既位列群公厚禄已淹正当鉴斯止足何乃规曲蘖之润竞锥刀之末身昵酒徒家为逋薮? 若不纠绳,何以肃厉!”有诏不治。
昉郁郁不得志。时柱国梁士彦、宇文忻俱失职 忿望,昉并与之交,数相来往。士彦妻有美色,昉因与私通,士彦不之知也,情好 弥协,遂相与谋反,许推士彦为帝。后事泄,上穷治之。昉自知不免,默无所对。 下诏诛之。临刑,至朝堂,宇文忻见高颎,向之叩头求哀。昉勃然谓忻曰:“事形如此, 何叩头之有!”于是伏诛,籍没其家。
9.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昉既位列/群公厚禄已淹/正当鉴斯止足/何乃规曲蘖之润竞锥刀之末/身昵酒徒/家为逋薮
B. 昉既位列群公/厚禄已淹/正当鉴斯止足何/乃规曲蘖之润竞/锥刀之末身昵酒/徒家为逋薮
C. 昉既位列/群公厚禄已淹/正当鉴斯止足何/乃规曲蘖之润/竞锥刀之末身昵酒/徒家为逋薮
D. 昉既位列群公/厚禄已淹/正当鉴斯止足/何乃规曲蘖之润/竞锥刀之末/身昵酒徒/家为逋薮
- 19 -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昉父,名善,字孟良。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
B.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文中周武帝中的“武”是按照“刚强理直曰武”标准,给予他的庙号。
C. 太师,一指太师、太傅、太保的“三公”之一,另一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东宫三师”之一,大多是虚衔。
D. 黜下大将军,是指罢免刘大将军的官职。在古代“黜” 与“罢、免、夺、解”都是免去或解除官职的意思。
11. 下到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昉善于逢迎,又很有谋略。营用权谋迎合汉王赞,声色犬马无所不用,从而骗取汉王的信任。
B. 刘昉猾有奸术,怀有二心。宣帝临终时,让刘昉辅助静帝登基,他却让高祖辅佐朝政,高祖爽快答应。
C. 刘昉屡获封赏,权倾朝野。高祖认为他有定策之功,授其高官,封黄国公,引他为心腹,朝野为之瞩目。
D. 刘昉溺于财利,游玩纵酒。因贪财,富商大贾从早到晚出入他家里;因读职,高祖让高颎代他当司马。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旬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
(2)昉勃然谓忻日:“事形如此,何叩头之有!”于是伏诛,籍没其家。
【答案】9. D 10. B 11. B
12. (1)等到北周宣帝继位,(刘昉)凭着谄媚而被室帝亲近,出入宫廷,宠幸冠绝一时。
(2)刘昉生气地对宇文忻说:“形势已经如此,有什么磕头的(必要)呢!”于是伏法,(朝廷)登记没收了他的家产。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需要注意“位列群公”“厚禄已淹”之间是并列关系,“何乃”承接前面内容,结合句意断句。
- 19 -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B项,“周武帝”是谥号。宣政元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时年36岁,谥号为武帝,庙号是高祖。
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B项,结合原文内容“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高祖固让,不敢当”分析,“高祖爽快答应”分析错误。
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以”译为凭借,“见”译为被,“宠”译为宠幸。(2)“勃然”译为生气的样子,“籍”译为登记,“没”译为没收。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春雪咏兰
明·陈子龙①
问天何意,到春深。干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②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③。
当日九畹④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⑤。洛滨江上,寻芳重惜佳节。
注释:①陈子龙,反清复明志士,后兵败投水殉国。本词作于明亡之后。②解佩与凌波:典故,这里均指美女。③鴂:指杜鹃。④九畹:典故,指兰花。⑤金跳脱:手镯类饰品。
13.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两项是
A. 本词一首咏物词。作者采用楚辞美人香草的比兴、象征手法,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充分表现了词人爱国主义情怀。
- 19 -
B. “到春深”该是东风化雨、莺飞草长的时节,但天意反常,竟是”千里龙山飞雪”,在抒发愤懑之情的同时,也奠定全词感情基调。
C.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词意至此一转,兰草并未灭绝,身处深山幽谷中仍有它嫣然笑容,口吻中不无自豪之意。
D. “数茎清露“则写兰草的其体形象,如同特写镜头:兰草茎叶上清露如珠,晶莹妩媚。这是比喻仁人志士当年忠贞的美德。
E. “王腕香销”一句,写出兰花从回忆中醒来,面向现实,发现美人不在。这表明兰花欲远离美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去追寻幸福。
14. 古典诗歌中有“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本词“兰花美人”也体现出比兴寄托的特点。请简要分析本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3. AE 14. (1)以兰花“龙山飞雪”“美人不见”“无望蕊珠宫阙”的艰难处境,极写政治形势的险恶,饱含亡国的悲愤。(2)原为兰草生长之地的“楚殿”、“湘潭”笼罩在“烟微月冷”的萧索的氛围中,而深山幽谷中的兰草仍嫣然一笑。这是对志士们忠贞理想赞美。(3)现实的险恶促使兰花重温旧梦,借回忆昔日美人与兰草血肉相连的关系,寄寓了深沉的故国之思。(4)“洛滨江上”的美人会回来重振精神,找到芳香忠贞的兰草,重新开创未来。这饱含着词人振奋精神,争取抗清复国胜利的愿望。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赏析。A项,“直抒胸臆”错误,采用楚辞美人香草的比兴、象征手法,极其“缠绵猗娜”之致。E项,此写作者从旧梦中醒来,面向现实,发现美人尚在,但已与兰草分离。突出了君国对仁人志士抗清爱国理想的迫切渴望之心。“发现美人不在”分析错误。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作者以北来“飞雪”之肆虐比喻政治气候的乖戾,实指清兵南侵,使“春深”的明朝骤临寒冬之灾。这一层极写政治形势的险恶,抒发了愤懑之情。“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通过凄婉的境界抒发了作者因朱明王朝覆灭而生的悲痛之情。“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 19 -
经过前两层铺垫,这里正式“咏兰”——零落之兰,写兰之零落是暗示仁人志士复国理想实现之艰难。“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词意至此一转折:兰草并未灭绝,深山幽谷中仍有它嫣然笑容。这意味着志士们的忠贞与理想并未被放弃,口吻中不无自豪之意。但作者心绪复杂,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能不“愁”,担心幽谷之兰也将零落,理想要破灭。
点睛: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名篇名句默写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望》中描绘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了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时把酒吟诗的快哉乐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国破山河在 (2). 城春草木深 (3). 举酒属客 (4). 诵明月之诗 (5). 歌窈窕之章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属”“诵”“章”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Ⅱ卷
语言文字运用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最近,一则女子带男友回家见父母,不想却开门揖盗,男子趁人不备窃取财物,最终被判处刑罚的新闻在微信圈广为流传。
②春天暖阳普照,池塘边垂柳绽绿芽,田野里百花齐放;冬天里万物回归沉寂,凛冽的北风吹来,雪花洋洋洒洒,大地白茫茫一片。
③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道,无不侧目而视,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④大厅里摆满名贵的花草盆景,墙面上挂着装裱精美的书画,办公室书柜里摆满未开封的精装名著,机关单位岂能如此附庸风雅?
⑤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一些现代私塾渐渐兴起,很多孩子在
- 19 -
暮鼓晨钟的作息模式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⑥我们对文化的传承态度不应是胶柱鼓瑟,而应是尊重文化传统,注重社会实际,注重变通、创新、开放、多元,注重基础的传承。
A. ①④⑥ B. 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开门揖盗:是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来坏人,招致祸患。
..................
侧目而视:是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现也用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望文生义。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暮鼓晨钟:指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不合语境。
胶柱鼓瑟:现含贬义色彩,指不能灵活变通。多用于书面语中。
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电影选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四个历史片段,构建起了影片的结构和场景,为我们讲述了一支具有革命信仰的军队,这是一部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作品。
B. 之所以中国商业房地产价格高得不正常,是因为它仅仅是我国所有房地产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房子都不是可以用来在扩展的市场秩序里交易的。
C.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逐步对外开放。
D. 由于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郫县豆瓣未加香料却香味醇厚,不添油脂却色泽油润,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成分残缺,“军队”后面加上“的故事”。B项,句式杂糅,“之所以……”“是因为……”杂糅。C项,结构混乱,将最后一句改为“要求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逐步对外开放”。
18.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惊悉家父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敬请节哀顺变。
B. 请您不用担心,玉音已于前天收到,您的牵挂让我感动。
- 19 -
C. 因人手有限,凡超过三个月不见本社通知者,拙稿可以另行处理。
D. 编辑部贺电李老师:“祝贺大作获得全国一等奖,敬颂编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A项,“家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B项,“玉音”,敬辞、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词。D项,“敬颂编安”,是敬词。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究竟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还是“饭后马上遛,阑尾要割走”?科学表明,②___。饭后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内脏重力牵拉,内脏牵拉会引发胃部疼痛;③______,胃肠扭动是一件危险的事。此外,饭前运动其实也不宜剧烈。
【答案】 (1). 饭后能否运动的问题一直有分歧 (2). 饭后不宜立即剧烈运动 (3). 饭后剧烈运动还可能引发胃肠扭动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分析,此处是对饭后是否运动的问题存在的疑问;第②处结合“饭后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内脏重力牵拉,内脏牵拉会引发胃部疼痛”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饭后不宜剧烈运动;第③处结合“胃肠扭动是一件危险的事”分析,此处是讲饭后剧烈运动还可能引发胃肠扭动。
20.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城市文明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中的缩影。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及务实求真的态度,“创城”就能成功。若“创城”不成功,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未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答案】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及务实求真的态度,创城”也未必就能成功。③“创城”不成功也未必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
- 19 -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等语言运用表达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认真审题,尤其仔细阅读所给的语段,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题目中所给①句是针对“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只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及务实求真的态度,‘创城’就能成功”“若‘创城’不成功,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推断存在的问题为“就”,不是必然关系。因此答案可以定为: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及务实求真的态度,创城”也未必就能成功;“创城”不成功也未必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
写作
21.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吾生也有涯,而如也无涯。(《庄子》)
②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苟子》)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两到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青春有梦 勇敢追求
有句话说得很好:有翅膀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蓝天的向往。具备以上两样还不够!还需要靠自己努力地拍打翅膀——去追求蓝天底下那个共同的梦想。
扁舟,不像浮萍;只能顺水漂荡,因为舟拥有双桨。
雄鹰,不像落叶;只能随风飘翔,因为鹰拥有翅膀。
要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必须靠自己的力量。
万物皆有所倚,这正如舟无水而不能航行,鹰无风而不能飞翔;但舟与鹰那令人向往的自由,而不像浮萍与落叶各自沦为所倚之物的奴隶,是因为它们拥有各自的力量。
长年的坚持与努力,便是那鹰之翼,舟之桨。那是一个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年轻的马克思意识到一场变革的来临。为了能亲手拉开新时代的序幕,马克思用自身不懈地努力为将来革命的胜利储备力量;终日工作在图书馆内,十多年来从未中断,图书馆内便有了马克思的专属座位;走廊上的地毯,被沉思着的马克思不知不觉间踏出了一条白痕。《资本论》犹如石破天惊般的问世,这正由于马克思用大风吹起的时刻展翅飞翔。
- 19 -
毅力的顽强与能耐的毅志是靠自己的力量来架起飞翔的前源的。是否还记得《老人与海》中那位顽强的老人?在他捕获到一条大马林鱼后的胜利归途中,却遭到一群大鲨鱼地跟踪袭击。此时的老人,只能与这群可恶的家伙进行搏斗;这不仅仅是为了这条胜利品,更多的是为了保住老人自己的性命。最终,老人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这群家伙;虽然老人那条马林鱼被大鲨鱼吃得仅剩骨头,但老人靠自己的力量却保住了性命。
试想一下,如果老人没有顽强的毅力与能耐,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许,不仅仅是那条马林鱼被吃掉,甚至有可能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保。所以,靠自己的力量,飞翔才永恒。老人靠自己的力量,你说他能飞翔多久?我想,他能靠自己的力量飞翔到最后,飞翔至永恒!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需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审题。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在写作时需要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①句主要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②句强调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③句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只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④句比喻在创业和治学的过程中,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⑤句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⑥句主要讲正因为有无数先烈的壮烈牺牲,我们更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以改天换地的精神砸烂旧世界换来新世界。参考立意:坚持不懈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实践出真知;做一个坚强、有意志力的人;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树立爱国思想等。
点睛:作文题的材料要求为6个古诗句,要求选择其中的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首先,需要理解材料的意思。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就这道作文题本身来讲,材料与生活紧密相连。综合这六句诗句的意思,选择意思相近的或有共同点的诗句立意。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 19 -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