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祭祖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最初,人们对于梦和死亡现象非常困惑,试图给予合理的解释,于是人类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并认为,灵魂是独立的,会在人睡觉或出神时离开身体,当人死了就会永远离开身体。亡人的肉身会腐烂消失,但灵魂一直存在。应如何对待这些神秘且不死的灵魂呢?人们的选择是举行祭祀。
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记载,如“报”“又”“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祈福求吉而举行的。在殷人的头脑中,祖先是令人恐惧的死者,这些人经常制造各种灾祸。为了防止祖先作祟,他们定期举行祭祀活动,通过奉献栖牲的方式取悦祖先等神灵,祈求祝福。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符合:“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商时期的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到了周代,祭祖礼仪增加了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礼记·王制》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通过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了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周代创制的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
到了汉代,汉儒将孝道思想和祭祖礼仪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自“罢默百家,独尊儒术”后,孝成为汉王朝治国的重要思想根基。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为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推广到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形成了以家族伦理为核心,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
汉代以后,祭祖礼仪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在祭祖礼仪方面,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朱熹《家礼》的出现,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家礼》是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朱熹考虑到人们举行祭礼时可能遇到的诸多难处,认为不用构泥于繁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可操作性,朱熹对传统祭礼进行了提炼,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这个模式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
(摘编自《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作者邵凤丽)
1. 下列关于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梦和死亡现象的困惑促使人们去思考,于是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出于对灵魂的敬畏,人们举行了祭祀活动,这是祭祖的源头。
B. 商王朝祭祖的口的是祈福求吉,其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而周代的祭祖则含有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
C. 到了汉代,祭祖礼仪和孝道思想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完善了相关理论,对祭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D. 宋代是祭祖仪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是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祭祖的权利,二是形成了祭礼的基本模式。这两者和朱熹的贡献密切相关。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商朝人举行祭祀活动时的“祭”的含义和这个解释一致。
B. 在周代,宗庙设置体现了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之间的宗法关系,因为就社会结构而言,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
C. 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多种方式弘扬孝文化,其口的是巩固国家政治统治。
D. 朱熹《家礼》的出现对中国祭祖礼仪的发展意义深远,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祭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重要而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举行祭祖礼仪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B. 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我国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记载,“报”“又”“岁”等是当时的祭祀性文字。
C. 在周代,人们的社会等级不同,其所拥有的庙数也不相同,如:天子有七庙,诸侯有五庙,大夫有三庙,士有一庙。
D. 很长一段时间,祭祖礼仪是贵族的特权,庶民不能进行祭祖,这是因为礼在当时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两者和朱熹的贡献密切相关”错,“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祭祖的权利”的原因是“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界限被打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因果关系不恰当,“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并不能成为“宗庙设置体现了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之间的宗法关系”的原因。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选项B因果关系不恰当。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庶民不能进行祭祖”错,原文是说“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西安这座城(节选)
贾平凹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 三千万人吼叫秦腔/
调一碗粘面喜气洋洋/ 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这样的民谣,描绘的或许缺乏现代气息,但落后并不等于愚昧,它所透发的一种气势,没有矫情和虚浮,是冷的幽默,是对旧的生存状态的自审。
当世界上的新型城市愈来愈变成了一堆水泥,我该怎样来叙说西安这座城呢?是的,没必要夸耀曾经是13个王朝国都的历史,也不自得八水环绕的地理风水,承认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已不在了这里,对于显赫的汉唐,它只能称为“废都”。但可爱的是,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
它的城墙赫然完整,独身站定在护城河上的吊板桥上,仰观那城楼.角楼.女墙垛口,再怯懦的人也要豪情长啸了。大街小巷方正对称,排列有序的四合院和四合院砖雕门楼下已经黝黑如铁的花石门墩,让你可以立即坠入了古昔里高头大马驾驶了木制的大车喤喤喤开过来的境界里去。如果有机会收集一下全城的数千个街巷名称,你会突然感到历史不遥远,以至眼前飞过一只并不卫生的苍蝇,也忍不住怀疑这苍蝇的身上有着汉时的模样或是唐时的标记。现代的艺术日夜在上演着,但爬满青苔的如古钱一样的城墙根下,总是有人在观赏着中国最古老的属于这个地方的秦腔,或者皮影木偶。这不是正规的演艺人,他们是工余后的娱乐,有人演,就有人看,演和看都宣泄的是一种自豪,生命里涌动的是一种历史的追忆,所以你也便明白了街头饭馆里的餐具,碗是那么粗的瓷,大得称之为海碗。逢年过节,你见过哪里的城市的街巷表演着社戏,踩起了高跷,扛着杏黄色的幡旗放火铳,敲纯粹的鼓乐?最是那土得掉渣的土话里,如果依音笔写出来,竟然是文言文中的极典雅的词语,抱孩子不说抱,说“携”,口中没味不说没味,说“寡”,即使骂人滚开也不说滚,说“避”。你随便走进一条巷的一户人家中吧,是艺术家或者是工人.小职员.个体的商贩,他们的客厅是必悬挂了装裱考究的字画,桌柜上必是摆设了几件古陶旧瓷。对于书法绘画的理解,对于文物古董的珍存,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要求。男人们崇尚的是黑与白的色调,女人们则喜欢穿大红大绿的衣裳,质朴大方,悲喜分明。他们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默,善于思考;崇拜的是智慧,鄙夷的是油滑;有整体雄浑,无琐碎甜腻。西安的科技人才云集,产生了众多的全球也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但民间却大量涌现着《易经》的研究家,观天象,识地理,搞预测,作遥控。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清晨的菜市场上,你会见到手托着豆腐,三个两个地立在那里谈论着国内的新闻。在公共厕所蹲坑,你也会听到最及时的关于联合国的一次会议的内容。关心国事,放眼全球,似乎对于他们是一种多余,但他们就有这种古都的秉性。“杞人忧天”从来不是他们讥笑的名词,甚至有人庄严的提议,在城中造一尊巨大的杞人的雕塑,与那巍然竖立的丝绸之路开创人张骞雕像相映成辉,成为一种城标。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你信步在城里走走吧,钟楼已没钟,晨时你能听见的是天音;鼓楼已没鼓,暮时你能听见的是地声。我不知疲劳地,一定要带领客人朋友爬土城墙,指点那城南的大雁塔和曲江池,说,看见那大雁塔吗?那就是一枚印石;看见那曲江池吧,那就是一盒印泥。记住,历史当然翻开了新的一页,现代的西安当让不仅仅是个保留着过去的城,它有着其他城市所具有最现代的东西。但是,它区别于别的城市,是无言的上帝把中国文化的大印放置在西安,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了。
4.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两项是( )
A. 关中地区的秦腔和皮影木偶是人们自娱自乐的地方戏,它已成了人们追忆历史,宣泄自豪的方式。
B. 西安人杰地灵,这是古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所赋予的,这座古城也因此永葆活泼的生命力。
C. 西安曾是13朝古都,它的衰落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文化的原因。
D. 西安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作者以此为突破口,集中笔墨突出了西安历史的辉煌。
E. 文章既表现了西安这座古城的魅力,也写出了古都人的鲜明个性。
5. 作者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请归纳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古城魅力的,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6. 作者把大雁塔比做“一枚印石”,把曲江池比做“一盒印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4. CD 5. ①古建筑群 (城墙.大街小巷.四合院)②表演艺术 (秦腔、皮影、社戏)③语言特色(土得掉渣的土话,竟然是文言文中的极典雅的词语)④生活习俗(生活习惯、室内摆设、服饰)⑤人的风貌 (粗犷豪放、直爽、关心国事、放眼全球)
6. 在内容上突显了西安古都悠久的文化历史韵味;在结构上引出下文“文化大印”的放置;在语言效果上显出形象生动感和文化气息。
【解析】
4.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到文中圈出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两项”,C项,“西安曾是13朝古都,它的衰落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文化的原因”,选项的意思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
作者以此为突破口,集中笔墨突出了西安历史的辉煌”有误,文中虽谈到一点,但重点不在这儿。
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请归纳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古城魅力的,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到文中圈出写西安的内容,如“它的城墙赫然完整,……。大街小巷方正对称……”,这是西安的建筑;如古老的艺术(秦腔、皮影),习俗(海碗、社戏、高跷),方言(携、寡、避),内摆设(字画、旧瓷),服饰(男黑白、女红紫),这是西安的表演艺术、生活习俗、语言特色;如科技人才,民间哲学家(易经研究家),奇才异人、“蹲坑人” ,历史人物——张骞,这是西安人。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概括。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把大雁塔比做‘一枚印石’,把曲江池比做‘一盒印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答题。内容上,写了什么,题干中已经明确了所写的内容,即“把大雁塔比做‘一枚印石’,把曲江池比做‘一盒印泥’”,“印石”“印泥”有文化的韵味,以此作比,表现出西安古都的文化韵味;结构上,要看这一内容在文中的位置,再看其与上下文的关系,从文中来看,引出了下文“文化大印”的放置这一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7.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
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 作者用夸张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女人行乞时的嘴脸,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 女人向太太行乞,却被太太以一角钱无情地赶走,足见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
E. 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8. 第一次向别人乞讨的女人,有两次流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是否相同?
9.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
【答案】7. CD 8. 原因不同。第一次是为了她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为了自己可怜的孩子,更为自己不得已出来乞讨而承受心灵上的苦痛而流泪;第二次则是为自己能遇到一个好心人而流出的感激之泪。
9.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躯壳虽然还存在,但作为人所具有的人格尊严都已不复存在,作者以此为题,正是正揭示了恶劣的社会环境、不幸的遭遇对人性的扼杀和吞噬这一主题.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项,“作者用夸张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中“夸张”错,从文中来看,作者并没有夸张。这是针对人物形象设题。D项,“足见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有误,从文中来看,作者要批判的是苦难的社会和不幸的遭遇对人性的扼杀和吞噬,而不是世态炎凉。这是针对小说主题设题。
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一次向别人乞讨的女人,有两次流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是否相同”,这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首先应找到两次流泪的句子,做出标记,然后在这两个句子的前后寻找流泪的原因,最后做出分析。第一处,“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前面讲述了她的境遇,可见第一次流泪是为了自己遭遇的不幸,为了自己可怜的孩子,为自己不得不出来乞讨而流泪,这从她反复强调“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表现尤为明显。第二次,“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前面描写她接受“我”帮助时的表现“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可见此时的流泪是为自己遇到好心人而流下的感激的泪。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小说标题的分析能力。首先要理解,“人”是指谁;“少”是什么意思。从文中来看,此处的“人”是指文中的妇人,也指她代表的一类人;“少”的意思不是人肉体的死去,而是指精神、灵魂的死去。小说中的妇人,她是肉体虽然还在,但她作为人的尊严、人格都已经不在了,她代表的是生活中那些在恶劣环境中人性被扼杀掉的一类人。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方向,比如本题,“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显而易见这是针对小说的标题设题;然后到文中找出标题中“人”“少”的意思。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一般不要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而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回答标题隐含的深刻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
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今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被谴自经③,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④,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⑤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摘编自小山类稿)
【注】 ①若:或者。②方田:指方田均税法。③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被解除职务后自杀。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⑤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绳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
B. 即以其事属之 属:交付。
C. 无逾祖矣 逾:超过。
D. 不可胜计 胜:尽。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
①闽中法令严核 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③昼夜栉理而错画之
④为治当责实效 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 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B. 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C. 吏部尚书张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D. 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
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答案】10. A 11. D 12. A
13. (1)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2)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适合的人。
(3)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结合课内所学以及成语积累来辨析。A项,“绳吏之法尤峻”,“绳”如解释为“捆绑”与语境不合;从句中来看,“绳吏之法”,后面说的是“法律”,“绳”应解释为“约束、制裁”;也可以联系成语“绳之以法”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约束官吏的法令尤其严刻”。
1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职尽责的一组”,这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审题,明确筛选的要求,“张祖”是对象,“尽职尽责”是特点;然后分析所给的句子,①“闽中法令严核”是叙述闽中的法令严苛,这与张祖无关。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是讲张祖不接受县里的差事,与“尽职尽责”无关。④“为治当责实效”只是张祖私下的建议,与“尽职尽责”无关。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有误,从文中看他并未断指,只是出走逃避而已。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A项对应的内容,文章第二段说的是“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是害怕服劳役的人邀张祖斩断右手大拇指来消除自己的徭役,而张祖的母亲认为法令可以规避,手指断了不能再接,然后张祖就躲避起来,可见他没有断指。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涉及谦敬、一词多义、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文言知识。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抓住关键点。第一句中,“君”是敬辞,对人的尊称,您;“辈”是名词,相当于“类”;“……,……也”是判断句;“勿辱于县”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即“勿于县辱”。第二句中,“会”是副词,恰逢;“京卫知事一员”是定语后置句,即“一员京卫知事”;“可者”是名词性短语,指适合的人。第三句中,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强近:勉强接近。应门:照应门户。茕茕:孤单的样子。形:身体。影:影子。吊:慰问。)
文言文阅读译文:
张祖,字彦宗,世人通常称之张彦宗。他十三岁时,父亲与祖父相继过世,独自奉养母亲。
洪武帝元年,闽中一带的法令严厉,约束官吏的法令尤其严刻。害怕服劳役的人邀张祖斩断右手大拇指来消除自己的徭役。张祖对此感到疑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法令可以规避,手指断了不能再接,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于是逃避躲藏了起来。没过多久,斩指事件被发觉,朝廷下诏逮捕(这些人)戍守边疆。犯事者说张某刚开始时也和某人有此约定。追捕了许久没有抓获。恰逢天显异象,朝廷大赦天下,(张祖)才回到家中。家中空无一物,到了拴马拦牛,砸毁斗与木桶当柴烧的地步。考虑到若不用功学习就无以树立门户,于是下决心学习儒家经典。这时,朝廷下诏百姓中有农田八顷以上的人家,可以选择儿子或者孙子一人担任小吏。县里的公文来了,张祖把它抛在一旁,不接受,拿着书卷愤激地说:“我就当个小吏吗?”县令把这事禀告给按察司,再次下公文让张祖前往,张祖坚决不接受任命前往县衙。使者审视了他一番,说“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于是带着公文走了。
张祖已精通儒学,并且通晓九章算法。当时正在推行方田均税法令,就把这事交付给他。面对满桌公文案卷,张祖专心勤勉不停地工作,昼夜整理筹措谋划这些事情,都使它有绪有据。
建文帝时,张祖担任吏部官职。没过多久,云南布政使张入朝担任(吏部)尚书,对属下的官吏多有更换,唯独说张祖为人老成,遵守法纪,没有更换。当时,皇帝正与方孝孺等人探求古代的治国之法,经世济民之事,对太祖旧制多有改变,奏章每日下到吏部。张祖私下对张说:“高皇帝(朱元璋)从平民百姓起家,拥有天下,确立法令和创建制度,可谓筹划深远。治理天下理当追求实效。法令制度已经确定,而如今却每日都有变更,未必比旧的好,只能给那些异议者留下口实,为什么不先抓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呢?”张十分赞同他的观点,但迫于群议,无法采用。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适合的人。张说:“没有超过张祖的了。”张祖被授予留守知事一职。
等到朱棣部队渡江时,张祖担任安吉县丞,张被解除职务后自杀,张的尸体被抬回来后,属下官吏没有人敢去探视,张祖独自前往料理他的丧事。下葬后,张祖哭泣祭拜完才离去。当时的人认为他很有情义。
安吉处在群山之中,历来有很多从外地逃到本地的百姓,隐瞒田亩,不如实上报,以致赋税收入很少。张祖到任后,坚持清廉勤政,尊敬礼遇那些贤能的士大夫,并与他们研讨学问砥砺修养。在职九年,稽查核对财税,修筑池塘堤岸,数不胜数。让那些逃到本地隐瞒田亩的百姓成为拥有户籍的当地居民,缴纳赋税,并免去他们的罪。声望显著闻名,以最佳政绩被举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走到吴桥而身亡,只有一子护送灵柩归故里。
古代诗歌阅读。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4.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15.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案】14. “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15. 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不同点:①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②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解析】
14.
试题分析:诗歌的意象要结合本身的特征和长时期形成的固有的含义作答,杨柳、飞絮本身点名时令,习惯的固有含义是漂泊,又带有离愁别绪。分析形象的同时自然带出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此题杨柳、飞絮本身点名时令,习惯的固有含义是漂泊,又带有离愁别绪。
15. 试题分析:主要从修辞的手法方面和情感的抒发方面比较。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__。
(2)《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_____, ____。
【答案】 (1).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2).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4).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5). 臣生当陨首 (6). 死当结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坚”不要写成“艰”,“坠”不要写成“堕”,“誉”不要写成“誊”,“陨”不要写成“殒”。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CBA联赛落下帷幕,胜利者欢欣鼓舞,失败者堰旗息鼓,然而有一些事件却不能因为赛季结束而被人们忘记,如球场暴力。
B. 尽管科学家试图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C.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实属不刊之论,难道你就不能从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
D. 安全问题无小事,对一些看似细小的安全隐患要重视;否则,滴水穿石,细小问题也会酿成大灾祸,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偃旗息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和攻击。用在句中不合语境。B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用在句中对象错。C项,“不刊之论”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使用恰当。D项,“滴水穿石”指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用在句中感情色彩错。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偃旗息鼓”,句中误把该成语理解成“失败”。第二,辨析感情。比如 “滴水穿石”这个成语,这是一个褒义词;而句中说的是小的安全隐患会酿成大灾祸,感情色彩不当。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浩如烟海”,句中修饰“行星”,对象不当。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发表文章称,对恒星内部声波的测量可以用于推测强磁场是否存在。
B.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为此,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C. 经济学家预测,2016年股票市场将是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中国的发展也将在这一年迎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D. 药学家屠哟哟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更是屠哟哟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B成分赘余,“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表意重复,“夙愿”就是“长久以来的愿望”;C“股票市场……是……一年”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应改为“这不仅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更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比如D项,“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更是屠哟哟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犯了语序不当的毛病,可调整前后分句。B项,“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表意重复,“夙愿”就是“长久以来的愿望”;C项,“股票市场……是……一年”搭配不当。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19.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重大事故受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创面皮肤进行再造,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对皮肤表层厚度不超过200微米进行人工再造,而对几毫米厚完整皮肤系统还不能进行再造, 为此,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3D打印技术制造人造血管。
A. 如果涉及血管组织,只要血管能够供应养分,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能存活
B. 因为涉及血管组织,没有血管的养分供应,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没法存活
C. 因为涉及血管组织,而血管组织涉及的医疗技术问题,人类短时期内还无法解决
D. 但如果人类解决了血管供应养分问题,人造皮肤的其他重大技术也就会迎刃而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A.假设关系和前文不能衔接;C.和后文不能衔接;D.偏离语段话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围绕“微笑”进行扩展。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60字左右。
夏天的一个中午。炎热,喧扰。车子还没有来。百般焦急、无聊之际,忽见一个小男孩朝我微笑, 。这微笑。小男孩的微笑融化了我的烦躁,我的心渐趋平静。
【答案】这微笑干净、清澈,就像一阵清风吹过了炎热喧扰的中午,吹过了我烦燥的内心,让周围的空气逐渐降温,让我如同淋浴在夏日早晨的清凉中。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围绕‘微笑’进行扩展”,同时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语言表达要连贯,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语境,分析此时“微笑”给人的感受。从语段来看,此时是“夏天中午”,“炎热,喧扰”,人物是“百般焦急、无聊”而小男孩的微笑“融化了我的烦躁,我的心渐趋平静”,可见此时小男孩的微笑好比是夏天里的清风,围绕这个来写即可。
21.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题为“鲁迅大撤退”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结合漫画标题和画面内容,谈谈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事件?
(2)对于“鲁迅大撤退”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表述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反映了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与编写中,有很多鲁迅的文章被踢出教材这一事件。 (2). 示例一: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确实晦涩难懂,选入教材,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将鲁迅作品撤出中学教材未尝不可,等中学生阅历增加之后,再来一段鲁迅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他的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社会与人文教义,他的作品意义深刻,是国民教育的脊梁。鲁迅的文章能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这颗“毒瘤”对人的迫害一一展现出来,这在中国近现代文人当中无人可及。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仔细阅读图画,标有“鲁迅作品” 的纸张从语文教材中飘下来,由此会看出这幅漫画反映了很多鲁迅的文章被踢出教材这一事件。观点答案不唯一,赞同或不赞同均可。理由阐述可以结合鲁迅作品的主题、语言等分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写作(60分——书面分10分,内容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时候跟随父亲上山挖一种叫做桔梗的药材,上山不久就找到了一片,于是父亲带着我挖。挖了一会儿,父亲看看还剩下五六棵没挖,就告诉我不要再挖了。我不解,问父亲为什么不把那几裸挖掉。父亲说:“要留下一点,让它们结出种子。如果全挖光了,明年再来就一棵也挖不到了。”
这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启示?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人生的尺度
有人说“尺度”是“鲁迅的批判之精神,亦曰文化的道义担当之勇气,敢于在乱世以杂文匕首投枪的攻击“,讽刺揭露的唤起全国沉睡的“愚昧”;有人说“尺度”是“岳飞的名族大义英雄气概,精忠报国的一颗燃烧着熊熊爱国烈火的耿耿丹心“;有人说“尺度”是“屈原的高洁之灵魂,行至江畔,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恨毒了世俗出淤泥而不染的坚贞;有人说“尺度”是攀
登者的“即使一小步,也是新高度”超越极限的喜悦,也有人说“尺度”就是“高度决定视野,尺度是把握人生”的一种人生准则的风向标。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礼”便成为万事的尺度。中国的封建社会因此等级森严,道德充斥。可见,尺度小则改变一个人或一群人,大则改变一个社会、一个时代。 当“小悦悦”的事件发生后,人们开始反思当今这个社会。当人们都去理性的思考,当看到别人有苦难有危险时,总会考虑再三,自己会不会又是一个“彭宇”?今天的这个社会已经过度透支了人们的单纯善良。这些所谓“理性”的思考却是人性的缺失,是人生道德尺度的短缺,生活中我们应该抛弃所有的冷漠与猜忌,各自放宽自己心中的那一点“尺度”,用王者的风范去引领自己,用高尚的品德去影响身边的人,相信原本的荒芜也会因此变成碧草如茵的绿洲。
古语有云:“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又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二者说的都和一个人内在的气度联系在一起,这是伟人的人生尺度。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伟人,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江澄净的江水,纵身一跃的庄严宣告,到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壮志未酬写下的千古绝唱《满江红》精忠报国,再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人们在研究他们时发现,每一个英雄伟人身上都留下最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借鉴的品质和气度。
人要有气度,才能意气风发,才能成就大事。以前经常听长辈教导说: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在觉得这话越来越有道理。是啊,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事情都不容纳,更何况要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呢?岂不成了新娘上轿——任由摆布了么!终归落得一个笑料而已。
现在正是我们国家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高速发展时期,对待人才已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若以“十全十美”的尺度去选拔人才,得到的只怕是既无明显缺点,又没有明显优点的庸才,最后弄得那些大气度的人终身怀才不遇。因此,在我看来,领导者要高瞻远瞩,敢于扬长避短,使人才各得其用,正如当年林肯总统任用有着酗酒特点的格兰特一样,最终赢得了南北战争,这岂不也快哉么!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要有尺度,有人生的尺度——气度,才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运。
【解析】试题分析:至少有以下几种角度:①把握尺度。生活中,我们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要把握好尺度。把握好了尺度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②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果断地放弃是必要的选择。“留一点”的道理告诉人们,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长远利益,这样才能避免涸泽而渔。③未雨绸缪。人生路上,处处有预料不到的情况。为应付这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应学会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材料中的父亲为了明年有桔梗挖,今年就做好了准备。④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有时候放弃是为了获得更多。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