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 试题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 B.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 ‎ C.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 D.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 ‎ B.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 C.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 ‎ D.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 ‎ B.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 C.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 越远。‎ D.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各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地无害化处理。以垃圾焚烧为例,垃圾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排、提质(改善燃烧状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国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见下表。‎ 类别 类 型 比重 可回收垃圾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可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约10%-25%‎ 不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如剩菜剩饭、骨头、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及花草等生物类废弃物。‎ 约40%-60%‎ 其他垃圾 主要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 约20%‎ 有毒有害垃圾 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管、灯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约25%‎ 垃圾分类,国外发达国家施行得较早,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他们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且不断细化完善,像《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废物管理法案》《包装条例》《电子电器设备法案》《电池条例》等。‎ 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 在垃圾后期处理阶段,对于有机垃圾、纸类、玻璃类等生活垃圾,以及特种的有害垃圾,企业会通过不同车队进行分类收集、专项运输送往不同种类的处理厂处理。企业专业处理垃圾后,可以将有生产价值的原材料提取出来,向各产业针对性销售。据统计,德国垃圾回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每年的营业额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 另外,日本也是垃圾处理较好的国家。日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最初只简单地分类,之后才逐步细分与完善起来的。到如今,垃圾分类的意识与方法早已完全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   (摘编自《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等)‎ 材料二:‎ ‎ ‎ 材料三 做好垃圾分类是解决好垃圾问题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是垃圾处理的全部,垃圾处理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环节同时发力。‎ 目前各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正加大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榆、分类处理4个环节中后3个环节的投入,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车的购买等,实现从投放到运输再到处理的整体链条分类,避免“先分后混”等问题。‎ 事实上,实施垃圾分类不仅仅是垃圾处理方式,这一举措也将改变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比如,餐饮外卖要不要配送许多餐具、网购商品包装能否尽量减少胶带和泡沫塑料、礼品包装能否更加环保……显然,从前端的人人分类投放到后续各个环节,垃圾分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新城市垃圾管理不能只是一阵风,而需要各界同时发力,扎实推进。‎ ‎(摘编自亢舒《垃圾处理,不只“分类”这点事儿》,《经济日报》2019年7月12日)‎ ‎4.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垃圾分类可变废为宝,如把纸张、布料、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 B.垃圾分类可使垃圾处理更科学有效,如分类后可改善垃圾品质,减少污染排放量,减少或避免有毒有害垃圾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C.厨余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约占垃圾总量的40% -60% ,也是易腐垃圾,污染周围环境,因此,相比其他垃圾的处理,应更重视对厨余垃圾的处理。‎ D.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是垃圾分类后续程序,和垃圾分类一样考量着垃圾处理的水平,可以说,做好垃圾分类只是做好垃圾处理的第一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国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主要在于技术髙超和经济化运营,他们对垃圾进行了专业处理再利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B.截至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在不断增加,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不过仍然做不到对全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C.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以焚烧、填埋为主,这两种方式中,填埋是主要方式,占比一直在50%以上,不过呈下降趋势。‎ D.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方式,也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意识与方法融入人们的生活,有助于社会风貌得到更大改观。‎ ‎6.请结合材料,就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出合理性意见。(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鲁迅先生的温柔 ‎ 叶浅韵 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 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生塑像,莫名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 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一定像极了楼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在一纸一句里。‎ 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昂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的称呼,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 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他的心里不仅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坏坏。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现时,便变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有时我很想在寂静的深夜,模仿先生用三个手指(而非食指和中指)燃烧香烟的样子,试着穿过烟雾缭绕的空间理清自己凌乱的思绪。‎ 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7条,除了交代丧事从简,还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还有一条说,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他与如今处处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反人性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人。侠盗勇士,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神超越一切之上。先生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 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我在一尊神圣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余。春光正好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院中的鲁迅塑像显露出的温柔的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 B.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楼下盛开的梅”喻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写出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美好的爱情。‎ C. 作者写鲁迅先生临终遗嘱。这些遗嘱里有对周海婴将来职业的要求,有对无原则主张宽容的痛恨,并与现实进行对比,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 D.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的视线在历史典籍的时光中穿梭,对鲁迅先生温柔看待世界之一切的态度予以高度评价,朴素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睿智的深邃。‎ ‎8. 请简要说说文中鲁迅先生的“温柔”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9. 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梦麟,字文子,西鲁特氏,蒙古正白旗人,尚书宪德子。乾隆十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十五年,迁侍讲学士,再迁祭酒,提督河南学政。十六年,授内阁学士。十七年,湖北罗田民据天堂寨谋乱,梦麟以河南商城邻罗田,驰往捕治,上嘉之。疏言:“商城界江、楚,峻岭深岩,易藏奸宄,请增兵巡察。”下河南巡抚议,移驻守备,增兵百。十八年,署户部侍郎,充江南乡试考官,即命提督江苏学政。二十年,授工部侍郎,代还,调署兵部,兼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二十一年,命在军机处学习行走。大臣在军机处,资望少浅者曰"学习行走",自梦麟始。‎ 是岁,河决孙家集。二十二年,河道总督白锺山奏请开荆山桥河,命梦麟驰勘,趣即兴工,工竟,议叙。上南巡阅河,以六塘河以下积潦,桃源、宿迁、清河诸县卑成浸,令梦麟勘治。寻奏:“六塘河上承骆马湖,至清河分两派,由武障、义泽等河汇潮河入海,长三百馀里,中间淤浅数十处,已令速疏浚南北两堰。并去年水坏宿迁堰工及诸缺口,俱加修筑。诸县积水,开沟十五,设涵洞五,建闸四,俾得宣泄。”工既竟,又奏:“荆山桥河道经铜、沛、邳、睢四州县,分设四汛;黄水自丁家楼汇入苏家闸,荆山桥正当其冲,应令堵筑。微山湖至荆山桥河下游王母山,纡长湾曲,每岁霜降后应令疏浚。居民就湾筑堰坝捕鱼渡口叠石为步皆阻河道应令严禁上命如所议行。‎ 山东巡抚鹤年奏金乡、鱼台、济宁诸州县水患,命侍郎裘曰修偕梦麟驰往相度,合疏言:“诸县久为微山湖水所浸,当筹分泄之路。韩庄闸南伊家河至江南梁旺城入运,今已久淤,当开浚引积水东注。”疏入,上许为颇得要领,调户部。冬,工竟,还京师。二十三年,复调工部,署翰林院掌院学士。卒,赐祭葬,年仅三十又六。‎ ‎(摘自《清史•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民就湾筑堰坝捕鱼/渡口叠石为步/皆阻河道/应令严禁/上命如所议行 B.居民就湾/筑堰坝捕鱼/渡口叠石/为步皆阻/河道应令严禁/上命如所议行 C.居民就湾/筑堰坝捕鱼/渡口叠石为步/皆阻河道/应令严禁/上命如所议行 D.居民就湾筑堰坝捕鱼/渡口叠石/为步皆阻/河道应令严禁/上命如所议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隆,清高宗年号。年号始创于汉武帝,有时一个皇帝换多个年号,明清两代一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B.祭酒,官名,西汉称博士之长,东汉改为博士祭酒。此官职历代沿置,隋、唐国子监都以祭酒为长官。‎ C.工部侍郎,明清两朝六部之一工部最高长官。工部是六部之一,主管全国的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等多项事宜。‎ D.学士,最早指在学校读书的人,六朝以后为掌管编纂撰述的官,本文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指的就是后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梦麟家族显赫,出身显贵。他是正白旗人,家族地位相当显赫;而他的父亲宪德又位居尚书,也是朝中大员。‎ B.梦麟反应机警,有预见性。罗田有乱,他驰往捕治;商城地势险要,易藏违法作乱的人,他提醒朝廷增加了守备的兵丁。‎ C. 梦麟年轻有为,政绩卓著。他二十三岁就在朝廷任职,三十四岁又进军机处任职;他兵事、河务兼善,后者业绩尤著。‎ D.梦麟精于河务,能因地治水。他成功开凿荆山桥河,发现并治理好六塘河下游积潦问题,修堰、开沟、设涵、建闸等各得其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七年,湖北罗田民据天堂寨谋乱,梦麟以河南商城邻罗田,驰往捕治,上嘉之。(5分)‎ ‎(2)河道总督白锺山奏请开荆山桥河,命梦麟驰勘,趣即兴工,工竟,议叙。(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各题。‎ 贺新郎 九日 刘克庄①‎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②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刘克庄:南宋末年词人。②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③南朝狂客: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15. 诗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提到的达成逍遥之境的方法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 , ‎ ‎”,写出了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的样子。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两句所描写的情景与苏东坡《浣溪沙》词里所描绘的“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情景相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故宫的“走红”,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对于博物馆来说,收藏文物、研究文物,让昨天的历史能够经过今天完整地留给明天,是重要的;而让更多民众能够亲近历史,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样是重要的。有这样一个细节值得玩味:以前故宫的厕所是收费的,每年能收入几百万元;游客要参观珍宝馆,也要花两块钱买一双环保鞋。对个人来说这样的收费可能并不高,但却让故宫显得没那么可亲可爱。如今,厕所收费早已_________, 文化产品创收_________,这样的转变,不仅是经营模式的巨大进步,更是发展思路的_________。从_________到俯下身子,从自带敬畏感到“萌萌哒”“接地气”,更有亲和力、人情味的“人设”,不断拉近故宫与人们的距离。‎ 今天的博物馆,不仅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还要让博物馆提供更多的展馆、展品,让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无论是通过充满趣味的文化创意实现知识的普及,还是通过传递400年老树的种子回望文人精神,都让传统文化在今天焕发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故宫的老院长郑欣森曾说过:“( )博物馆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更好地发挥文物展示、公众教育、文化传播的作用,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影响力,只有传播才有广泛的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文化才不会被“打入冷宫”,而是一直热腾腾的。处身互联网时代,博物馆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更好地发挥文物展示、文化传播、公众教育的作用,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而要建立与公众的联结,不断拓展人们感知文化的渠道和深度。‎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销声匿迹 风生水起 改弦易辙 板起面孔 B.偃旗息鼓 如火如荼 改弦易辙 一本正经 C.销声匿迹 如火如荼 殚精竭虑 板起面孔 D.偃旗息鼓 风生水起 殚精竭虑 一本正经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故官是有文化的,因为文化是活的生命。‎ B.故宫是有生命的,因为生命是话的文化。‎ C.故官是有文化的,因为生命是活的文化。‎ D.故宫是有生命的,因为文化是活的生命。‎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展馆、展品,还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B.不仅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还要提供更多的展馆、展品 C.不仅要使其提供更多的展馆、展品,还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D.使其不仅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而且提供更多的展馆、展品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今天,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措施。之所以如此,_________。如果传统文化没有遇到传承危机,就无需花这么大的力气来传承了。___________?因为传统文化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存在的基础。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有它存在的物质基础,中国以前是农业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便是农业文化。今天的中国已进入工业社会甚至信息社会,以前的农业文化___________ 。因此,今天还要守着过去的农业文化就很困难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日前,国学英才系统化教育高层研讨会暨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长城班”启动仪式在京举行。院长蔡恒奇介绍,国学院将搭建平台,每年从全国遴选25名优秀学子组成国学“长城班”,以熟悉经典、能解经和力行为标准,实施国学英才系统化培养。国学教育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让经典活起来,让经典走进生活。与会学者建议,“长城班”的课程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过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实”的造字本义为柜子里装满了贝壳,指家境富裕;进而引申为充盈饱满没有空隙;再进一步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实”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弘扬这种精神。辽宁省实验中学的校风“文明、勤奋、求实、进取”中就包括“求实”。 ‎ 现在作为本校优秀学生的你,带领高一学生在校史馆参观后,要发表一次主题演讲,向他们阐明“实文化”的内涵,并对他们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9-20上中高二语文答案 ‎1.C(A.“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原文说“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B.“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不能等同于“儒家学派就是孔子”,原文说“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选项变成了“儒家学派”,偷换概念,且“系统”无中生有。D.“形成于”错,“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2.A(论证话题错误,本文论证的是“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作者的逻辑是礼乐文明内蕴于儒学,所以前面用来较多的篇幅二者的关系,并对孔子“仁”“礼”关系做了分析,因而,要重建复礼乐文明,须从儒学入手,而儒学从近代以来又遭遇两方面的变化,故而作者最后期待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作者对标题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3.B(A.结论绝对化。C.原文是不断的因果推导,选项的开头变成了并列关系。D.原文只是说“关键所在”,不能推导出这一绝对化的观点。)‎ ‎4.C“约占垃圾总量的40%-60%”错,材料中反映的只是中国生活垃圾的情况;“相比其他垃圾的处理,应更重视对厨余垃圾的处理”错,不合逻辑,不能从量的比重上来看是否需要重视。‎ ‎5.A。“主要在于技术髙超和经济化运营”错,无中生有。从材料看,德国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有多方因素,文中并未强调哪种因素是主要的。‎ ‎6.①政府环卫部门等: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体系统筹,不断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借鉴其他国的先进经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垃圾分类意识。‎ ②企业等:提供更为环保的商品包装等,提供与垃圾处理配套的设施,完善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后续程序,提高有用垃圾的利用价值,提高垃圾处理技术等。‎ ③民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养成自觉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每点2分)‎ ‎7. C  C项,“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分析错误。原文“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是对鲁迅先生壮年去世的惋惜,作者写鲁迅先生的遗嘱是为了表现鲁迅的温柔是有棱角的。 ‎ ‎8. 对许广平爱情的温柔;讲求情趣尤其是衣着,美学等的时尚;孩子般可爱而顽劣的天性;自成方圆有棱角。是非恩怨分明。(答出三点即可)    ‎ ‎9.“我”结束回忆。回到现实,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另一层面的认知和理解,丰富了鲁迅在读者中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与开头相呼应,“我”是在春天的芬芳中拉开了对温柔的鲁迅先生回忆的序幕。结尾时又写春天正在画中,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10、A ‎11、C ‎12、D梦麟……发现并治理好六塘河下游积潦问题”错误,“发现”一说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上南巡阅河,以六塘河以下积潦,桃源、宿迁、清河诸县卑成浸,令梦麟勘治”,由此可知,不是梦麟发现,而是皇上,皇上南巡认为六塘河以下积潦,然后命令梦麟勘治。‎ ‎13(1)乾隆十七年,湖北罗田百姓占据天堂寨作乱,梦麟因为河南商城毗邻罗田,就前往捕捉平乱,皇上称赞他。‎ ‎(2)河道总督白锺山上奏请求开挖荆山桥河,朝廷命令梦麟前往勘察,马上动工,工程结束后,接受考核。‎ 参考译文:‎ 梦麟,字文子,出身于西鲁特氏,是蒙古正白旗人,尚书宪德的儿子。乾隆十年中进士,改任庶吉士,被授予检讨一职。乾隆十五年,升任侍讲学士,再升任祭酒,后来任提督河南学政。乾隆十六年,被授予内阁学士一职。乾隆十七年,湖北罗田百姓占据天堂寨作乱,梦麟因为河南商城毗邻罗田,就前往捕捉平乱,皇上称赞他。梦麟上疏道:“商城邻近江、楚,山峻洞深,容易躲藏奸贼,请求增兵巡察。”交给河南巡抚议事,移师驻防守备,增兵百人。乾隆十八年,任户部侍郎,又担任江南乡试考官,就被任命为提督江苏学政。乾隆二十年,被授予工部侍郎一职,又调任兵部,兼任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乾隆二十一年,被命令在军机处学习行走。大臣在军机处,资历名望少浅的人被称为“学习行走”,这是从梦麟开始的。 ‎ 这年,孙家集黄河决堤。乾隆二十二年,河道总督白锺山上奏请求开挖荆山桥河,朝廷命令梦麟前往勘察,马上动工,工程结束后,接受考核。皇上南巡阅河,因为六塘河以下积涝,桃源、宿迁、清河诸县都被淹,令梦麟前往勘察治理。不久梦麟上奏:“六塘河上承骆马湖,到清河时分成两派,由武障、义泽等河汇集潮河流入大海,长三百多里,中间淤浅的地方有数十处,已令马上疏通南北两堰。以及去年被水冲坏的宿迁堰工及其它缺口,都已加以修筑。诸县洪涝积水,挖开沟渠十五条,设置涵洞五个,建立闸门四座,使之得以泄洪。”工程结束后,又上奏:“荆山桥河道经铜、沛、邳、睢等四个州县,分别设立四汛;黄河之水自丁家楼汇入苏家闸,荆山桥正首当其冲,应该下令堵筑。微山湖至荆山桥河下游王母山,有迂回绵长的湾曲,每年霜降后应下令疏通。居民靠近湾筑堰坝捕鱼,渡口叠石作为步道,都阻塞了河道,应下令严禁。”皇上下令按照他所说的施行。‎ 山东巡抚鹤年上奏金乡、鱼台、济宁诸州县遭水患,命令侍郎裘日修和梦麟前往察看,两人一起上疏道:“各县久被微山湖水所浸,当谋划分洪泄涝之路。韩庄闸的南面伊家河至江南梁旺城的水进入运河,现在已经淤积很久,应当疏浚引导积水东流。”奏章献上后,皇上称赞他说中要害,调任户部冬工,最后回京师。二十三年,又调任工部,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死,赐祭葬,年仅三十六。‎ ‎14. B    ‎ ‎15. ①借景抒情(或借助景物描写),开篇描写交织着斜风细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间描写登楼所见的点点秋色,结尾描写大雁远飞、斜阳西沉,都表达了诗人对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愤之情。②用典,反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诗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表现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力为的心情。③对比,少年的才华横溢与如今的才气凋尽形成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国之恨;将自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形成对比,表现救国无望的无可奈何。‎ ‎16.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7.A [解析]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偃旗息鼓:原意是放倒军旗,停止擂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等。 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 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针、计划或做法。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板起面孔:绷紧面孔,表示严肃、不悦或冷淡。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18.D [解析]因为故宫代表着一种文化,文化只有在焕发生命的基础上才能体现活力,才能得以传播。 所以,D项言之有理。‎ ‎19.A ‎20. 是因为传统文化遇到了传承危机(2分);‎ 为什么传统文化会遇到传承危机(1分);‎ 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存在的基础(2分)。‎ ‎21.关键信息:(1)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长城班”启动,(2)每年遴选优秀学子,(3)进行英才系统化培训,(4)通过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22.【作文命题思路及审题要点】‎ ‎1、作文材料解读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因此,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本题材料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实”字的语义和语源进行必要解说,这三个义项的引申路径是从物质到精神再到人格;第二部分阐释了“实”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提示考生,需要从物质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等不同层面对“实”进行思考和辨析。‎ ‎2、任务指令解读 ‎(1)内容任务 参照“作文材料解读”‎ ‎(2)思维任务 材料中隐含了“物质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这样逐次深入的思考过程,实际上已经为学生搭建了构思基本框架。学生作文时需要辩证地处理“古代与现代”“当下与未来”的关系。‎ ‎(3)对象任务 写作者的身份是高年级学长,任务对象是本校高一新生,写作时要注意对象的身份和接受程度,语言风格要平易亲切。此外这个要求其实隐含了这样一个任务:现代中学生如何看待“实”的精神?写作中要注意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照顾题目中“希望与建议”的写作要求。‎ ‎(4)文体任务 任务要求非常明确,在校史馆为高一新生做讲解,这其实指示了本文的语体特点:‎ ‎(1)偏向说理;(2)口语化程度高,语言表达要追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