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69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全国Ⅰ卷冲刺高考六月定心试卷(一)
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不得在本卷上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因而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除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造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微资源。这些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其资源间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知识,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这些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新媒体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条件。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期,总有一种媒体占主导地位。”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使学习者过去无法利用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休闲或坐公交、地铁途中,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的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
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知识其自身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利用思维意识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碎片知识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
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点有意义的重组,并
完成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整理主要完成对碎片知识的归类与管理,剔除主要依据个体经验,去掉对个体新知识体系建构无意义的知识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汲取新的知识作为补充。由于知识碎片的离散性,在知识点、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
(摘编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里,人们的学习习惯与方式都需要改变,得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B.网络世界中,微资源数量丰富,这既为碎片化学习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
C.利用一些新媒体,人们便能充分利用“闲置”时间,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
D.碎片化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再加工”是有效学习的必经环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全文主要从“碎片化学习产生的条件”“碎片化学习内在机制”两方面展开论述。
B.阐述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是本文对“碎片化学习”研究分析的一个重要论述前提。
C.第三段熊教授的言论,阐述了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及特点,增强了文段论证的说服力。
D.第五段承接第四段,并对该段论述重点“学习者建构新知识体系”进一步展开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因为我们要面对巨量信息的学习环境,所以需要打破传统的“系统化”学习模式。
B.知识碎片化本身不利于知识系统化学习,但却能够检验出学习者们学习力的高下。
C.建立新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拥有了碎片时间,学习者就能够收获新知识。
D.面对同样一堆知识碎片,通过整理、剔除等,每人都能获得相同的新知识体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遗传背景单一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是科研人员多年梦寐以求但无法达成的目标,而非人灵长类动物首选对象肯定是猴子。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诞生;同年12月5日,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2019年1月,孙强团队与同属于中科院神经所的张洪钧团队合作,再获佳绩:在张洪钧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世界首批核心节律基因BMAL1
敲除猕猴模型的基础上,孙强团队通过一只症状最明显的公猴的体细胞克隆出五只小猴。这项进展说明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
(摘编自操秀英《体细胞克隆猴:开启新药研发“灵长类”时代》,《科技日报》2019年3月5日)
材料二:
中国体细胞克隆猴的系列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美国《大西洋月刊》写到,中国科学家不仅仅只是采用,更改良了当年克隆绵羊的技术。美国克隆专家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在接受《自然》杂志访问时表示,应该恭喜中国科学家,“我明白其中的难度有多大”——他在21世纪前10年尝试克隆时,使用了1.5万个猴子卵子,虽然已做到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系,但是怀孕的灵长类动物最终未能诞下活胎。
英国达林·格里芬教授说:“已知的、统一遗传背景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无疑可以对人类疾病,尤其是遗传疾病的研究、理解和最终治疗,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路透社的报道则认为,基因型相同的动物模型对于生命医学研究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排除复杂基因背景对实验的干扰,并为一大批新药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试模型。
(摘编自操秀英《“不可能实现的突破”,中国做到了》,《科技日报》2019年3月5日)
材料三:
对于公众高度关注的伦理问题,团队成员明确表示,中科院做这项工作是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研究脑科学基本问题。我们严格遵守了国际各项相关协议和规则。相反,这项工作还可能使一些伦理争议得到化解。
目前,全世界每年对猕猴的使用量高达10万只,它们主要被用于药物筛选实验。利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人们就能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孕育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团队成员还表示:“体细胞克隆猴技术让人们在一年内就能制备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大大减少了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干扰。这样,只要使用很少数量的克隆猴,就能够完成很有效的筛选。”
(摘编自吴月辉《世界首例!这几只克隆猴可不简单》,《人民日报》2019年1月24日)
材料四:
2月27日,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已成功举办14
届,是观察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成果能否入选,原创性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从近些年入选的项目来看,近年来,我国以“墨子号”、“悟空号”和FAST望远镋等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取得重要成果,例如“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附近的拐折。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刘敏表示,近些年来,围绕特色科学资源,我国已在一些特色科学领域具有引领优势,如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人类起源、青藏高原演化等。2018年,我国科学家“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摘编自刘垠《克隆猴等入围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日报》2019年2月2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中”与“华华”的诞生实现了科研人员多年的期盼,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
B.我国科学家基于克隆羊技术进行改良取得人类历史突破,虽然成就巨大但原创性不足,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
C.利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进行体外基因编辑,从而制备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可以大幅减少因药物筛选使用的猕猴数量。
D.“悟空号”、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项目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突显了我国近些年来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科学家通过改良克隆羊技术,生产出遗传背景单一的疾病猕猴模型,有利于减少药物筛选实验中个体差异的干扰。
B.生命体克隆并将之应用于活体实验,可能会引发社会关于生命伦理的质疑,但人工克隆疾病猕猴模型反而可能平息一些争议。
C.“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观察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克隆猴是中国科技领先全球的重要例证。
D.“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技术既符合科学伦理,又体现科学精神,各媒体从不同角度广泛报道有利于科学精神传播。
6.新闻提倡“用事实说话”,但客观的事实中往往蕴含着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以上四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哪些新闻事实?四则材料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半张纸 (瑞典)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现在这对新婚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的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写主人公“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与结尾“他高高地抬起了头”相呼应,表现了他内心的坚强。
B.小说中被划掉名字的男子从飞黄腾达到失意潦倒的人生起伏,启示主人公认识到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促使他思考幸福的真谛。
C.小说抓住现时的“一瞬”来倒叙有一定长度的“过去”,这种手法与电影艺术常用的闪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力表现人物的内心。
D.小说在“半张纸”上机械记的名称和号码,对主人公来说却饱含情感,半张纸溢出了物质的层面,成为一种情感和精神的载体。
8.“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一生中的两年。”请根据文本,梳理主人公这两年重要的人生经历。(6分)
9.小说中有哪两条时间线?这样的时间处理有怎样的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西戎方炽,韩琦为经略招讨副使,欲五路进兵,范文正坚持不可。尹洙说范曰:“韩公尝云‘用兵当置胜负于度外’,今公区区过慎,此所以不及韩公也。”范曰:“我军新败,岂可深入?大军一动,万命所悬。乃置于度外,仲淹未见其可。”韩公举兵,元昊设伏,全师陷没。韩公还至半途,而亡卒父兄妻子号于马首举幡招魂者几千人。韩公掩泣,驻马不能前。范公闻之叹曰:“当是时难置胜负于度外也。”
(节选自《东轩笔录》)
劫盗张海过高邮军,知军晁仲约令百姓犒以牛酒,海悦,竟去,不为暴。事闻,富弼欲诛仲约。范文正曰:“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又赂之,法在必诛。
今高邮无兵与械,虽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可恕,戮之恐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富公愠曰:“方欲举法,奈何沮之?”范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轻败坏?他日主上手滑,吾辈亦未敢自保也。”富公不以为然。及二公迹不自安,皆出按边,范公因自乞守边。富公自河北还,及国门,不许入,未测朝廷意,徬徨终夜,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节选自《龙川别志》)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为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B.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C.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D.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知军,古代军队统帅的名称。“知”是主持、掌管的意思,“知军”即负责掌管军队的人。
B.国门,古代指国都的城门或边境,现在多用来指国家的边境或海关,文中指汴京的城门。
C.范六丈,即范仲淹。“六”是他的排行,古人常用排行称人;“丈”是对年长男性的尊称。
D.敖仓,即粮仓。“敖”指河南敖山,秦朝在敖山设置重要粮仓,后用“敖仓”来泛称粮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范仲淹谨慎持重,重视士卒生命。他不肯用士卒生命冒险,在宋军新败后认识到当时不宜进兵,被人所激仍坚持己见,韩琦兵败后他为之叹惋。
B.范仲淹实事求是,理解高邮困境。他看问题不“一刀切”,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向皇帝解释说,晁仲约贿赂敌人是基于无兵无械现实的无奈之举。
C.范仲淹突破常规,救灾成效显著。他发动当地百姓游乐,太守在日出时就到湖上宴饮,带动百姓纷纷出游,种种举措极大地缓解了杭州的灾情。
D.范仲淹眼光长远,反对轻戮
臣下。他指出宋朝从未轻易杀大臣是一大德政,又告诉富弼不可让皇帝开先例,富弼一开始不理解,后来由衷叹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公尝云“用兵当置胜负于度外”,今公区区过慎,此所以不及韩公也。
(2)今高邮无兵与械,虽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可恕,戮之恐非法意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感事
欧阳修
故园三径久成荒,贤路胡为此坐妨。
病骨瘦便花蕊暖,烦心渴喜凤团香。
号弓但洒孤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
何日君恩悯衰朽,许从初服返耕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心志。
B.颔联表明诗人虽然病骨嶙峋,但花间品茶心中依然欢喜。
C.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欲归隐田园,辞官耕桑之情。
D.这首诗文宇洗练,感情真挚,典雅中蕴含平实质朴之风。
15.试分析颈联中“忧国空余两鬓霜”的“空”字和杜甫《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字艺术效果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 ▲ ”,表现出自己被贬后的孤独与无助,需借酒消愁的苦闷。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句子是“ ▲ ,
▲ ”。
(3)《诗经》以托物起兴的写法著称,《关雎》中的诗句“ ▲ ”
用鸟的鸣叫声来引出爱情:《氓》中的诗句“ ▲ ”,用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暗示当时女子的年轻貌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华为今日正式发布自有操作系统:鸿蒙!消息甫出, ▲ 燃爆舆论场。
不仅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且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人们都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不 ▲ ,不下“先手棋”,不抓住创新主动权,如何避免“卡脖子”?怎能化危为机?不必妄自菲薄,也无需妄自尊大。鸿蒙一开,并不等 ▲ ,用任正非此前的话,就是“我们仍然缺乏良好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整个系统建立良好生态,需要时间,也需要机会。更何况,面对“群狼”环伺,( ▲ )。
鸿蒙一开天地宽!华为加油,中国加油, ▲ 中华当有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猝然 深思熟虑 万事亨通 切记
B.猝然 谋深计远 万事亨通 谨记
C.顿时 谋深计远 万事大吉 切记
D.顿时 深思熟虑 万事大吉 谨记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不仅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且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都让人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
B.无论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还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让人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
C.无论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还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都让人看到了华为的隐忍与坚守,华为的抱负。
D.不仅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且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人们都从中看到了华为的隐忍,华为的坚守与抱负。
19.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百倍的努力,不断的超越,才能实现突围
B.百倍的努力,不断的超越,才能帮助我们实现突围
C.我们要实现突围,只有百倍努力,不断超越
D.我们要实现突围,更需百倍努力,不断超越
20.下图是“剪纸京花”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图案,请写出该图案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6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在2020新年开局的这场特殊的战争中,大国重器精锐尽出,创新技术各显神通,中国北斗快速响应、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战场,担当起科技战“疫”的跨界先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十万火急、分秒必争。大年三十晚上,北斗人闻令而动,奔赴火神山医院工地,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火速驰援,为两座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根据北斗全球组网计划安排,今年5月将组织最后一次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最终实现几代北斗人执着追求的“全球梦”。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就上升。从来没有差错,人们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寒暑计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
这则寓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年全国Ⅰ卷冲刺高考六月定心试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利用一些新媒体……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说法错误,原文“学习者有意识的碎片化学习”说明: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学习意识也很重要,并非仅依靠“一些新媒体”就能“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故选C。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第三段熊教授的言论,阐述了新媒体概念的内涵”说法属于无中生有,熊教授言论并未阐述新媒体概念的内涵。故选C。
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因为我们要面对巨量信息的学习环境,所以需要打破传统的‘系统化’学习模式”说法强加因果,按照原文,“需要打破传统的‘系统化’学习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社会中出现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而非“巨量信息”。C项,“拥有了碎片时间,学习者就能够收获新知识”说法过于片面,“学习者收获新知识”需要很多环节,而“拥有了碎片时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前提、小环节。D项,“通过整理、剔除等,每人都能获得相同的新知识体系”说法曲解文意,原文“剔除主要依据个体经验”说明:每个人会随着自己的个体经验剔除一些知识,所以,不会“获得相同的新知识体系”。故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中中’与‘华华’的诞生实现了科研人员多年的期盼,标志着……”错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应是张洪钧团队和孙强团队通过合作克隆出五只小猴这项进展说明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而非选项所述“‘中中’与‘华华’的诞生”。B项,“虽然成就巨大但原创性不足,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错误,根据材料四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及“研究成果能否入选,原创性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可知,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具有原创性,所以“虽然成就巨大但原创性不足”的说法错误,且“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悟空号’、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项目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四,“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是刘敏为说明“
围绕特色科学资源,我国已在一些特色科学领域具有引领优势”而举的例子,并未说其已经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故选C。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C项,“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克隆猴是中国科技领先全球的重要例证”错误,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只能代表我国在这一领域眼下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不能作为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经领先全球的例证。故选C。
6.(1)新闻事实:①材料一侧重介绍我国从无到有,到可批量生产疾病猕猴模型的技术发展历程。②材料二侧重介绍外国专家对我国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看法。③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团队成员对社会伦理关注的回应。④材料四侧重分类呈现近些年来“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项目。(2)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①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显着,且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令人自豪。②科技发展可以对伦理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科学发展应以生命伦理为底线。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表现了他内心的坚强”错误,开头“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一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脆弱,他准备远离过去,逃离伤心之地;结尾的“他高高地抬起了头”是主人公战胜内心痛苦、坚强起来的表现。故选A。
8.①相识相恋;②失业再就业;③订婚结婚;④妻子怀孕生产;⑤妻儿病重;⑥丧妻失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分析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题目要求根据文本,梳理主人公这两年重要的人生经历。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这两年里,主人公先认识了艾丽丝,开始在银行工作,但是失业了,接着又找到了另一份工作,很幸福地和艾丽丝订婚、结婚,并搬进了这套寓所,有时候会和艾丽丝去看歌剧。同时,他的一个朋友从飞黄腾达到潦倒出走,对他有很大的触动。后来妻子怀孕了,请来修女、医生帮助接生,又请岳母来照顾艾丽丝母子,也更换了女仆。再后来,主人公的妻子、孩子病了,主人公忙着给他们看病、配药,订牛奶、买杂物、买肉的事情也落到了他的身上,不幸的是母子二人最后都去世了。主人公在别人的帮助下操办完妻子和孩子的丧事,准备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9.【参考答案】小说的两条时间线分别是现实时间和回忆时间。两条时间线交织在一起,在现实的两分钟里展现了回忆中的两年,使得情节更加凝练;现实和回忆交错,既有现实的情感变化,又有过去的人生起伏,使故事更加完整;同时,这种“留白”的艺术处理,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了读者对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和人生遭际的审美体验。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特征及其作用的能力。小说结构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包括小说作品情节的处理、人物的配备、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常见结构有单线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复线型结构(明线、暗线)。题目告诉我们本文采取两条时间线行文,要求我们分析这两条时间线以及这样的时间处理的妙处,这是对小说结构特征的深入考察。本文有两条时间线,第一条时间线即文本中的故事时间,其线索是“搬家——徘徊——发现半张纸——陷入回忆——收好纸条——骄傲快乐地走出去”;第二条时间线即文本中的回忆时间,其线索是“两年前初识艾丽丝——热恋——订婚——婚后生活——朋友的遭遇——修女和医生——母亲——佣工、药房等家庭事务——生孩子——埋葬事——搬家”。在叙事过程中,这两条时间线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把主人公两年的生活浓缩在“两分钟”里,使得小说情节更加凝练浓缩,使小说情节具有了完整性,表现了作者在处理时间上的巧妙机智,其叙事技巧所构建的张力有了特殊的魅力。同时,这种“留白”的艺术处理,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了读者对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和人生遭际的审美体验。一方面断断续续的情节线反映了生活的生气,而且牵动着主人公感情的起伏、心律的搏动,充满了活力和感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叙述造成的空白能一步一步引发读者甚至男主人公自己的好奇,急切想要完整还原出生活,暗藏了阅读这半张纸和《半张纸》文本的激动心情。总体而言,小说中时间处理巧妙新奇,叙述结构十分独特,使小说有了强烈的整体感和凝聚力。
10.【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宜采用排除法。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范仲淹)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首先明确整个句子的主语都是范仲淹,“召”的宾语是“诸佛寺主首”,所以应在“主首”后断开,从而排除B。“谕之曰”的主语还是范仲淹,而且“曰”是断句的标志;“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是“谕之曰”的具体内容,其中“可以”是两个词,“可以趁机”的意思,二者不能断开,从而排除D。“于是诸寺工作鼎兴”是采取这样的措施之后的结果,“于是”前要停顿,故排除C。综合以上分析:故选A。
11.【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项,错在“知军,古代军队统帅的名称”这个地方。正确的表述是“知军”实际是宋朝时以朝臣身份任知州,并掌管当地军队。也就是这个职位并不是“军队的统帅”,而是以地方官的身份兼管地方军队,而且是宋朝官吏制度的特殊现象,并不是泛指“古代军队”。故选A。
1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曲解文意,错在“富弼一开始不理解,后来由衷叹服”这个地方。对于杀不杀知军晁仲这件事,富弼最终的态度是“富公不以为然”,并不是“由衷叹服”。故选D。
13.【参考答案】(1)韩公(韩琦)曾经说过:“行军用兵应当把胜负放置在预估考虑之外”,现在您的表现太过谨慎了,这就是您的魄力不如韩公的原因啊。
(2)当时高邮兵力不足,器械匮乏,虽然晁仲约按道义应该殊死抵抗或者防守,但是情有可原,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1)句采分点:“尝”,曾经;“度”,动词,估计、考虑;“区区”副词,太;“此……也”判断句。第(2)句采分点:“今”,当时;“义”,名作状语,按道义;“法”,立法;“戮”,杀。
【参考译文】
(一)西夏(党项)国在边境气焰越发嚣张。北宋韩琦为经略招讨副使,想派五路进兵征讨,范仲淹坚持认为不行。尹洙劝说范仲淹道:“韩公(韩琦)曾经说过‘用兵当置胜负于度外’,现在您的表现太过谨慎了,这就是您的魄力不如韩公的表现啊。”范仲淹说:“我方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怎么能够深入敌人的虎穴呢?如果我方大军一动,所有的人都命悬一线,如果对大伙的性命都放在心上,我范仲淹认为这种做法是不行的。” 韩琦还是大举进兵,元昊方设下埋伏,北宋全部军队罹难。韩琦回撤到半途,那些死了的士兵的父兄以及妻儿子女,在韩琦的马前面哀号举巾幡招魂的人数达几千人。韩琦掩面而泣,马停驻不能前行。范仲淹听说这件事后叹息道:“正当那个时候是很难把胜负放在考虑之外的(言下之意应该胜负做好充分地估量)。”
(二)强盗张海带大批人马快要到高邮了,知军(统理府州的军事长官)晁仲约预料无法抵御,就昭示当地富有的人,要他们捐出金钱、牛羊、酒菜去欢迎慰劳贼兵,且很优厚地对待他。张海很高兴,直接离去没有施加暴行。事情传开以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反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是当时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虽然晁仲约按道义应当抵抗或者防守,但是情有可原,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消除嫌隙接受范仲淹的意见,晁仲约因此免掉死罪。富公生气地说:“如今担忧法度不能推行,却又多次破坏它,要凭什么治理民众?” 范仲淹说:“本朝从祖宗开始,未曾轻易处死臣下,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易地破坏呢?假如皇上做惯这种事,将来恐怕我们的性命也不可保了”。富公到底不认为范仲淹说的是对的。等到这两位的功绩不安稳,都被外调出使边防。范公自己请求戍守边疆,富公从河北返回京城,到了国门,被拒绝进入,他不能揣测出朝廷的心意,连续几晚彷徨着无法入睡,叹息着说:“范仲淹是圣人啊”。
(三)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项,“依然欢喜”错,诗中没有欢喜之情。颔联表达的是诗人烦闷的心情,品着茶,无所事事,是一种无奈之情。故选B。
15. 【参考答案】同:都抒发了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却无人理解,不被赏识的忧愁和苦闷。异:本诗直抒胸臆,“空”字直接道出为国事而忧,鬓生华发的感伤;而杜诗则借物抒情,借黄鹂的空有好音无人欣赏来抒发自己不被理解与赏识,空有报国之志的苦闷和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颈联中“忧国空余两鬓霜”的“空”字和杜甫《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字艺术效果有何异同。这是对炼字的考查。两首诗中都有“空”字,结合诗歌内容和诗人的身世境遇,不难理解出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再把该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可知,本诗直抒爱国之志,感情真挚,杜诗则借黄鹏鸟表达空有好音的苦闷和惆怅。欧阳修的诗:“号弓”指帝王崩,这里当指英宗病逝,“孤”“空”两字写出了皇帝病逝后两宫争斗中自己的艰难处境以及各种怨言诽谤聚于一身的孤苦。“忧国空余两鬓霜”表达了自己在朝廷中难.以施展拳脚的悲愤和为国事忧心的伤悲。正因如此,他已经厌烦了这种麻烦多多的宦海生涯,他希望在迟暮之年,过上一种清静、悠闲、安定、丰富的田园生活。因而,诗人殷切地希望皇恩垂怜,实现自己的夙愿——“何日 君恩悯衰朽,许从初服返耕桑”。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希望远离官场和世事纷扰的归隐之情。杜甫的诗:“空”这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道,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专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属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16.【答案】(1)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关关雎鸠 其叶沃若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本题中,“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第一处,“猝然”是突然、出乎意料的意思;“顿时”是立刻的意思。语境是消息刚出,选“顿时”。第二处 “家喻户晓”可知,第二处“深思熟虑”是深入反复考虑的意思。“谋深计远”是宏观战略全局,计谋周密而又长远。语境“如何避免‘卡脖子’?怎能化危为机”长远考虑,选“谋深计远”。第三处,“万事亨通”是万事顺利的意思;“万事大吉”指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也指一切事情都已办好。语境“鸿蒙一开,并不等于……”,强调一切顺利,习惯上用“万事大吉”。第四处,“切记”是牢记,务必要记住的意思;“谨记”是敬词,表示把对方的话一定认真记住。语境“……中华当有为”,强调一定记住,选“切记”。故选C。
1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本题,画横线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不应为递进关系,应为“无论……还是”的条件关系。画横线句子还存在结构混乱的问题,“深刻隐喻”和“历史使命”与下文无法建立联系,应该是二者让人看到“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和坚守”。A项,未能修改关联词。C项,虽然修改了关联词和句式上的问题,但没能安排好语序,文本旨在评论鸿蒙系统推一事,先交代名字及名字中隐含的抱负更恰当。D项,加上了“从中”二字,这样可以解决句式问题,但其递进关系中语序不当。故选B。
19.【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本题,因有“面对‘群狼’环伺”,所以陈述对象为“我们”。因有“更何况”,所以应突出递进关系。故最恰当的应为“我们要实现突围,更需百倍努力,不断超越”。故选D。
20.上部由六个“京”字剪成一朵雪花,雪花不仅象征冬天,也是亿万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体现;六个“京”字底部相连,六个“口”字中心对称,京口合一,完美诠释了北京与张家口共享办奥、精简办奥的合作理念;下图“Beijing2022”和奥运五环标志呈现的是会徽主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
21.【参考答案】关键信息:①2020年北斗为火神山、雷神山施工争取了时间。②今年5月将组织最后一次卫星发射,有望实现“全球梦”。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察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新闻的第一句是导语,主要信息都集中在这一部分。关键信息有:时间:2020年,中心事件是:北斗为火神山、雷神山施工争取了时间。第二、三句是第一句的补充;第四句关键信息有:时间:今年5月,中心事件是:将组织最后一次卫星发射,有望实现“全球梦”。
22. 参见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