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00 KB
  • 2021-06-03 发布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通州区2020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20年4月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风筝在古代书籍中叫风鸢,用木料为主制作的叫木鸢,以帛或纸做成的叫帛鸢或纸鸢。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观夫史籍所载风鸢之由来久矣,其可徵【注】者实寡非所详也,惟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飞之说无或疑焉,盖将用之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所以辅舆马之不能,匡舟楫之不逮者也,揆其初衷殆欲利人,非以助暴,夫子非攻,故其法卒无所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前人考证风筝的制作年代上推到春秋时期墨子以前,甚或还要远得多,只是没有文献可以考据,无法加以论断。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墨子和公输子创作木鸢和木鹊都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从空中飞往要去的目的地,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限于古代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所以都没有成功。‎ 以后的年代,兵家利用风鸢作测量或传递信息的事例不胜枚举,散见于多个历史时期的记载中,这些纸鸢都要求灵活变动可以操纵,从而向“运动类型”风筝这一支流发展。清代军事组织“八旗”间仍保留着其特殊扎糊技法,只是不允许在市肆坊间售卖。这种军事专用风筝可以单线操纵,用以传递信息,越过敌人阵地,把书信传递给自家友军,并把回信再带回来。这种具有特殊放飞功能的风筝由两个风筝配成一套,一静一动,静的是要能“钻高”,加上“吊环”,把另一风筝的主线穿入被固定的吊环内,使这“吊环”升到敌人弓箭射不到的高度。然后,把另一只灵活善动的风筝也放起来,加以操纵,使它上、下、左、右、斜飞、横飞、下扎、上翻。用于军事的风筝要求放飞者技巧极其熟练,还要善于辨识风力的变化,放飞风筝的两个人各自放飞自己的风筝,但又要相互配合默契,才能使风筝成为军中送信取物的工具。在南宋时,人们喜欢在杭州西湖堤上放飞此类风筝互相缠绕搅斗,以决胜负为趣。‎ 南宋为避开金人的侵吞,偏安建康,把北宋的风筝工艺带到江南。那里的气候湿润,少烈风多和风。因此,江南的风筝多为仿生型风筝。形神兼备,动态逼真,多以鹞子的轻巧灵活的动态作为模仿“标的”。南方至今仍把风筝叫“纸鹞”或“鹞子”,例如蜈蚣风筝叫“蜈蚣鹞子”,双斗燕儿风筝叫“双燕鹞子”。南通地区,风力强大,那里的工艺高手以“板子”扎法为主,能抗大风。人们把各种不同大小的哨子拴到“板鹞”的迎风面料上,使它受风就发出音响。多少组高低音不同的哨子,使得放到天上的风筝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取材于孔祥泽《风筝漫谈》)‎ ‎【注】徵:证明。‎ 材料二 放风筝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费孝通在《论人类与文化自觉》中指出:“文化的意义就在其对人们生活所起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风筝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发生的直接成因就是人们的需要。‎ 放断线的风筝叫做 “放晦气”“断鹞放灾”,这是我国北方非常重要的民俗之一。 据 《东周岁时记》 载,儿童们于岁初,把“家中某生身厄消灾, 送厄迎福” 等字样写在风筝尾部, 然后把它放掉, 希望就此送出厄运, 迎来幸福。按中原地区的古代风俗,放风筝的“放”,不是把风筝放飞起来,而是“放走”之意。 某人有灾,将姓名写于纸鸢之上,放至空中,剪断系绳,使其飞走,灾即消除,即所谓“放病根”“放晦气”。而在吴中扬州地区民间时令风俗中即有“三月之时,放断鹞”之说,颇具特色的传统蜈蚣风筝,它前面也曾做成一个鬼头。新春伊始,春风浩荡,把风筝放走,意味着放走旧年的灾祸、疾病、晦气,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人们从图谶风筝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安慰。民俗家钟敬文指出:“从民俗史的角度考察,放风筝最早的原始意义,具有巫术性质,其最初的含义是为了转移病痛、邪恶,将一切不祥的灾祸放飞于天空。”把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祈吉盼福的文化心理。 风筝的吉祥图案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寓意、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象形寓意,物以情观,呈现出“天人合一”、物我主客同归的意境美。人们给风筝以深刻的寓意,用风筝来描绘人间的悲欢离合,以风筝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五福临门、连年有鱼、龙凤呈祥、双喜临门等等,寄托和表达了中国人祈求吉祥、幸福、长寿、喜庆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取材于李弘历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就风筝描写来看,明清小说、戏曲中的例子不少。如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中“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古今小说》中“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明代传奇《金印记》、《春灯谜》中都写到了风筝或断线的风筝等,但是,它们所蕴含的意象显得比较单薄,基本上是借风筝比喻人物的一去不返,或借指对已逝人、事、物的深情怀念。清代李渔的《风筝误》,以“风筝”命名,又以“风筝”贯穿全剧始终,风筝作为情节的重要线索和具象。‎ 现代以风筝描写作为意象叙事的作品亦复不少,如鲁迅的小说《风筝》,因为具有比较丰富的“风筝”意象,早在1929年就被收入《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近几十年来一直收入中学语文教材。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也是小说的一个线索,具有文化隐喻性的意象,追寻“风筝”,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作为具象的风筝要飞上天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二是风筝都需要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落下来。正是由于风筝具有这些“象”,高明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将“意”嵌入其中,使得风筝装载着艺术家所要传达而又颇为含蓄、朦胧却又不易言明的思想意义。这就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认识象外之象、意外之意乃至味外之味的鉴赏能力,不辜负艺术家的苦心孤诣,挖掘出作品的审美价值。‎ ‎(取材于王人恩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风筝”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风筝最早出现的时间,大约在我国春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 B. 墨子发明风筝是为了缓解当时人们空中交通运输不通畅问题。‎ C. 古人在军事活动中,会利用风筝来进行友军之间的情报传递。‎ D. “运动类型”风筝不仅用于军事活动,也用于人们的娱乐活动。‎ ‎2. 风筝历来有“南鹞北鸢”之说,下列不属于“南鹞”特征的一项是 A. “南鹞”制作工艺是由“北鸢”工艺衍生的。‎ B. “南鹞”多为仿生型风筝,讲究形神兼备。‎ C. “南鹞”制作者喜爱用鹞子作为模仿“标的”。‎ D. 配有哨子的“南鹞”,放飞时具有音响效果。‎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风筝的民俗文化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放风筝是为了消灾、送厄、迎福。放风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俗。‎ B. 把写有病人名字的风筝放至空中,剪断系线,使其飞远,寓意送走疾病。‎ C. 在风筝上绘制吉祥图案,表达祈吉盼福民族文化心理,具有文化特色。‎ D. 风筝上的图案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讲究象形寓意,物以情观。‎ ‎4. 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中对风筝的描写,不具有“文化隐喻意象”的一项是 A.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B.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C.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 曹雪芹《风筝》)‎ D. 横空欲纵又遭擒,挂角高瓴月影沉。安得妲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现代 郭沫若《咏风筝》)‎ ‎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风筝有哪些用途。‎ ‎【答案】1. B 2. A 3. D 4. C ‎ ‎5. 材料一:我国古代风筝可用于军事活动,也可用于民间娱乐。材料二:放风筝是我国重要的民俗之一,人们通过放风筝来抒发内心情感和愿望。材料三:“风筝”具有特殊的文学意象,用于文学创作,可表情达意。‎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墨子发明风筝是为了缓解当时人们空中交通运输不通畅问题”错误,根据“也告诉我们墨子和公输子创作木鸢和木鹊都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从空中飞往要去的目的地,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限于古代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所以都没有成功”可以看出,不是为了“缓解当时人们空中交通运输不通畅问题”,而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从空中飞往要去的目的地,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对象特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看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A项,“南宋为避开金人的侵吞,偏安建康,把北宋的风筝工艺带到江南”错误,选项讲述的是“南鹞”的由来,不属于“南鹞”的特征。‎ 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D项,“风筝上的图案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错误,根据“风筝的吉祥图案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寓意、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可以看出,是“风筝的吉祥图案”才具有这样的特点,其它图案则不是。‎ 故选D。‎ ‎【4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和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角度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不具有“文化隐喻意象”。根据“使得风筝装载着艺术家所要传达而又颇为含蓄、朦胧却又不易言明的思想意义”可知,“文化隐喻意象”是指诗歌中传达含蓄朦胧却又不易言明的的思想意义,本诗只是描绘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因此,不具有“文化隐喻意象”。‎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粗读全文,重点阅读相关段落,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材料一:根据“以后的年代,兵家利用风鸢作测量或传递信息的事例不胜枚举,散见于多个历史时期的记载中”“人们把各种不同大小的哨子拴到‘板鹞’的迎风面料上,使它受风就发出音响。多少组高低音不同的哨子,使得放到天上的风筝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可以看出,古代风筝可用于军事活动,也可用于民间娱乐。‎ 材料二:根据“放风筝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风筝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发生的直接成因就是人们的需要”“放断线的风筝叫做‘放晦气’‘断鹞放灾’,这是我国北方非常重要的民俗之一”可以看出,放风筝是我国重要的民俗之一,人们通过放风筝来抒发内心情感和愿望。‎ 材料三:根据“明代传奇《金印记》《春灯谜》中都写到了风筝或断线的风筝等,但是,它们所蕴含的意象显得比较单薄,基本上是借风筝比喻人物的一去不返,或借指对已逝人、事、物的深情怀念”“现代以风筝描写作为意象叙事的作品亦复不少,如鲁迅的小说《风筝》,因为具有比较丰富的‘风筝’意象,早在1929年就被收入《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近几十年来一直收入中学语文教材。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也是小说的一个线索,具有文化隐喻性的意象,追寻‘风筝’,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可以看出,“风筝”具有特殊的文学意象,用于文学创作,可表情达意。‎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或有罪而可赏也,或有功而可罪也。西门豹治邺,廪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官无计会【1】,人数言其过于文侯【2】。文侯身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翟璜任子治邺而大乱。子能道,则可;不能,将加诛于子。”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今君欲为霸王者也,臣故稸【3】积于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之,一鼓,甲兵粟米,可立具也。”于是乃升城而鼓之。一鼓,民被甲括矢,操兵弩而出;再鼓,负【4】辇粟而至。文侯曰:“罢之。”西门豹曰:“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不可复用也。燕常侵魏八城,臣请北击之,以复侵地。”遂举兵击燕,复地而后反。此有罪而可赏者也。‎ 解扁为东封,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广也,人民非益众也,入何以三倍?”对曰:“以冬伐木而积之,于春浮之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5】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弊矣,虽有三倍之入,将焉用之?”此有功可罪者。‎ 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中行穆伯攻鼓【6】,弗能下。馈闻伦曰:“鼓之啬夫【7】,闻伦知之,请无罢 武大夫,而鼓可得也。”穆伯弗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也,君奚为弗使?”穆伯曰:“闻伦为人,佞而不仁,若使闻伦下之,吾可以勿赏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所用之?”攻城者,欲以广地也。得地而不取者,见其本而知其末也。‎ ‎(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 注:【1】计会:账簿。下文中“上计而入三倍”中的“计”,也指计会。【2】文侯:魏文侯。文本中“西门豹”“解扁”均为魏文侯臣。【3】稸:古同“蓄”,积蓄。【4】负:驾。【5】间:暇。【6】中行穆伯:即荀吴,晋大夫。鼓:此处为国名,姬姓,时属鲜虞。【7】啬夫:古代官名。‎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侯身行其县 身:亲自 B. 翟璜任子治邺 子:儿子 C. 虽有三倍之入 虽:即使 D. 贤主不苟得 苟:随便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文侯曰:“罢之。” 臣请北击之 B. 民以弊矣 欲以广地也 C. 于是乃升城而鼓之 负轭而浮之河 D. 将加诛于子 臣故搐积于民。‎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有罪而可赏也 有的人有罪过却得到嘉奖 B. 民被甲括矢 百姓身披铠甲,捆束箭矢 C. 吾可以勿赏乎?‎ 到时我能不奖赏他吗?‎ D. 见其本而知其末也 看清了事物的主要方面而推知它的次要方面 ‎9.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 ‎②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 ‎10. 本文分别讲述了西门豹、魏文侯、穆伯三人处理政务的故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6. B 7. C 8. D ‎ ‎9. ①和百姓立下的誓约,不是一天积累成的。②这就将使晋国的将士,舍弃仁义而追随奸佞。 ‎ ‎10. 藏富于民;取信于民;不能滥用民力;不完全依据结果赏罚;不任用奸佞。‎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B项,句意为:翟璜任用你治理邺县。子,你,对人的尊称。‎ 故选B。‎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项,第一句中的“之”为人称代词,他们,“聚集的百姓”;第二句中的“之”为物主代词,“燕国”。‎ B项,“以”,通“已”,已经;介词,用;‎ C项,两句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D项,介词,对;介词,在。‎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D项,“见其本而知其末也”句意为:看到它的根本而就知道它的末梢了。本,根本;末,末梢。‎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中,“信”,誓约;“积”,积累。‎ ‎(2)中,“是”,这;“武,将士;“佞”,奸佞。‎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提出见解的能力。需要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提出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 由“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今君欲为霸王者也,臣故稸积于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之,一鼓,甲兵粟米,可立具也”可以概括出藏富于民;‎ 由“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不可复用也”可以概括出取信于民;‎ 由“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弊矣,虽有三倍之入,将焉用之”可以概括出不能滥用民力;‎ 由“闻伦为人,佞而不仁,若使闻伦下之,吾可以勿赏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所用之”可以概括出不完全依据结果赏罚,不任用奸佞。‎ ‎【点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译文:‎ 有的人有罪而能够受到赏赐,有的人有功反而要加罪。西门豹担任邺令时,仓库里没有积粮,府库里没有储钱,兵库里没有武器,官衙里没有账目,人们多次向魏文侯告状。文侯亲自到这个县察看,果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文侯说:“翟璜任用你治理邺县,而现在一片混乱,你能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那么就算了;如果不能改变,我将对你施加刑罚。”西门豹说:“我听说打算称王的君主使百姓富裕,称霸的君主使武备强盛,亡国的君主使仓库堆满。现在君主要想成就霸业,我因此积蓄财力在百姓之中。君主如果不相信,我请求允许登城击鼓,武器、粮食,能够立即准备好。”于是登上城楼击起战鼓。一鼓声落,百姓身披铠甲,捆束箭矢,手握兵弩而奔来;第二次击鼓,百姓拉车背粮前来待命。文侯见状,说:“让他们回去吧!”西门豹说:“和老百姓立下的誓约,不是一天积累成的。一次击鼓欺骗了他们,以后就不能再听从指挥了。燕国曾经侵略魏国,占领八城,我请求攻打他们,夺回被侵领土。”于是举兵讨伐燕国,夺回侵地后才返回邺地。这是有罪而能够受赏的例子。‎ 解扁为魏国管理东部边界,向上交的赋税比往年增加三倍,主管官吏请求给他赏赐。魏文侯说:“我国的土地没有扩大,人口也没增加,收入为何增加了三倍?”官吏答说:“用冬季的时间在山里伐木,堆聚起来,在春天顺河漂浮而下,然后卖掉,因此增加了收入。”魏文侯说:“百姓春天勤力耕种,暑天尽力除草耕耘,秋天收割贮藏,冬天闲暇无事,砍伐树木积聚起来,装在车子上运到河边,顺流运往城邑,这样是使老百姓一年四季得不到休息。百姓已经十分疲惫了,即使有三倍的收入,将来又有什么用处?”这是有功反被加罪的例子。‎ 贤明的君主不随便求得,忠臣不随便求利,怎么能说明这个问题?晋大夫中行穆伯攻打鼓地,没有能够攻下。这时晋臣馈闻伦进言说:“鼓地的啬夫,我知道他,(只要由他做内应),不需要劳累将士,而鼓地可以得到。”穆伯没有表示意见。左右的人说“不折断一件兵器,不伤害一个士卒,而鼓攻而得,你为什么不派他去呢?”穆伯说:“馈闻伦这个人巧媚而不讲仁义。假使让他得到了鼓地,我难道不赏赐他吗?如果赏赐他,这是奖励佞人。佞人得志,这就将使晋国的将士,舍弃仁义而追随奸佞。即使得到鼓地,又将有什么用呢?”攻城的目的是想扩张土地。能够得到土地而不取得,是看到它的根本而就知道它的末梢了。‎ ‎(二)(共6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论语·述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①解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含义。‎ ‎②《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说说孔子这样说的理由。‎ ‎【答案】①“切、磋、琢、磨”本义是指骨角玉石等加工工艺。在文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或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②《诗》是雅言,即规范语言。在诵读《诗》《书》,述说礼仪时,都要用规范语言。‎ ‎【解析】‎ ‎【详解】①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需要认真阅读文段,仔细翻译,然后结合上下文、抓住句中关键字词进行理解分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意为:就好像切制,就好像锉平,就好像雕琢,就好像磨光。引申意为: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根据后文“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可知,这里“切、磋、琢、磨”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②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认真阅读文段,仔细翻译,然后结合上下文、抓住句中关键字词进行理解分析,最后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筛选出与之相关的信息,分点作答。‎ 根据“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可知,孔子认为,《诗经》《尚书》都是雅言,即规范语言,诵读《诗》《书》,述说礼仪,都应使用雅言。‎ ‎【点睛】参考译文:‎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孔子在诵读《诗》《书》,赞礼的时候,都是用标准规范的语言。‎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夫子说,这句话是在讲,要画出最好的妆容,必先有洁净的底色。子夏听后若有所悟,问道,是在映射“仁先礼后”吗?夫子听了高兴地说,启发我灵感的就是子夏你呀!‎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一)(共1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1】‎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2】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注:【1】颜:指颜某。障楼:杭州城外一观潮处。【2】渤澥(xiè):指渤海。‎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二)【1】‎ ‎(北宋)苏轼 万人鼓噪【2】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3】。‎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注:【1】作者时任杭州通判,中秋观钱塘江海潮,作这组七绝诗,共五首。【2】万人鼓噪:春秋时期吴越战争,越军在深夜里进攻吴军,万人在战鼓声中呼喊前进,吴军震惊,一败涂地。【3】老阿童: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曾率长江上游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国首都建业。‎ ‎12.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首诗的起笔用先声夺人手法,从远处潮声写起,如巨雷轰鸣,声震百里,震人心魄,奠定基调。‎ B. 第一首诗结尾两句,描写钱塘江的巨浪好似一道突起的雪岭,不仅挡住观潮者的视线,还让人害怕。‎ C.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诗人用两个典故作比,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描写钱塘江潮水来势汹汹的威势。‎ D. 第二首诗的三四句,运用设问,一问一答,用写越山好似浮在浪花中间,来写潮头之高,诗境如画。‎ ‎13. 以上两首诗都描写了潮水气势宏大,境界雄奇。下列诗句中,与此境界不符的一项是 A.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唐 宋昱《樟亭观涛》)‎ B.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宋 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二首》)‎ C.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宋 杨蟠《钱塘江上》)‎ D.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清 施闰章《钱塘观潮》)‎ ‎14. 请结合诗句,比较两首诗在描写钱塘江潮水的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12. B 13. C ‎ ‎14. ‎ 孟诗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运用衬托手法来描写潮水。孟诗通过人们听到潮声后“辍弹”“连骑出”等行为表现出人们观潮的踊跃,引起读者对钱塘潮的好奇心。用“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营造出潮水涌来时海天湛蓝开阔的背景,以静衬动。最后两句诗“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写观潮人的心态和神态,来衬托钱塘江潮水排空而来的雄伟壮观。苏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写潮水,诗人用“万人鼓噪”“浮江老阿童”两个典故来比喻钱塘江潮水的汹涌,又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描写江水涌起,白浪滔天,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的令人震撼的场面。‎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描写钱塘江的巨浪好似一道突起的雪岭,不仅挡住观潮者的视线,还让人害怕”错误,“惊涛来似雪”,惊涛骇浪排空而来,如万马奔腾,潮水卷起的浪墙似一道突起的雪岭,铺天盖地而来。画面气势宏大,雄奇无比。结句“一坐凛生寒”是又一次衬托,用满座观潮人吓得胆颤心寒,再次对钱江潮这宇宙的奇观进行热烈的赞颂。‎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词意象意境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关键字词和特殊意象,分析诗句意境特点,进行准确判断。‎ C项,“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描写钱塘江江天一色,万古长清景色,不能表现出“潮水气势宏大,境界雄奇”。‎ 故选C。‎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手法。“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并臣震动百里。“鸣弦暂辍弹”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巧妙地造成以弦声反衬潮声,使读者感到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弦声喑哑了。“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诗的后四句直写观潮的景况。诗人仍不写涨潮,而是以“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两句描绘钱塘江潮到来的壮丽景象。但诗人仍不是直接写潮,而用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烘托。上句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句借浮天渤澥反映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结句“一坐凛生寒”是又一次衬托,用满座观潮人吓得胆颤心寒,再次对钱江潮这宇宙的奇观进行热烈的赞颂。由于诗人在描写钱江潮时多次运用了烘托的手法,进行反复的渲染,因而获得了直接描摹所难以获得的艺术效果。‎ 苏诗前两句:“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潮来威势。先写所闻,次写所见。怒潮掀天揭地呼啸而来,潮头奔涌,声响洪大,有如万人鼓噪,使弄潮和观潮的“吴侬”,无不为之震慑。第三四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前两句写潮势之大,这两句写潮头之高。“欲识”句故作设问,以引出“越山”句的回答。这潮头很高,越山竟好似浮在浪花中间了。在诗人看来,海门在苍茫浩瀚的潮水中,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白浪滔天,怒潮如箭,诗的境界,也如同图画一样展现在人的眼前了。‎ ‎【点睛】诗歌表现手法技巧答题步骤:‎ ‎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15.在横线处填写古诗文作品原句。‎ ‎①“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让读者意犹未尽。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演奏音乐到达高潮时,戛然而止,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②阅读古诗词,我们不妨对其他语言现象展开联想,以便于我们语言学习和积累。比如,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 __________”诗句,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物是人非”。‎ ‎③在社会交际中,我们引用古文表达思想情感,会显得特别文雅。比如参加某学术会议,与会人员既有知名的前辈,又有后起之秀,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 __________”来赞美会议的盛况。再如参加某聚会,远客贵宾,座无虚席,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 __________”来表达对主人好客、盛情款待的赞美。‎ ‎【答案】 (1). 东船西舫悄无言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雕栏玉砌应犹在 (4). 只是朱颜改 (5). 群贤毕至 (6). 少长咸集 (7). 千里逢迎 (8). 高朋满座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舫”“唯”“栏”“砌”“犹”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 ‎(二)(共6分)‎ ‎16.《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文字,高鹗对曹雪芹的原稿进行了修改。有人认为从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来看,这样改并不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已看完。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道:“果然有趣。”(曹雪芹稿)‎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高鹗稿)‎ ‎【答案】‎ 同意“这样修改不好”的看法:因为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曹雪芹原稿要突出林黛玉聪明。黛玉用“果然有趣”来回答宝玉的问话,表现出他们有共同一致的性格、理想及审美趣味,用“共读《西厢》”来表现二人叛逆性格和宝黛纯真爱情这一主题。而高鄂的修改,体现不出林黛玉的聪明,也与后面“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矛盾。“黛玉笑着点头儿”只表明她认可宝玉的观点,不能体现出他们志趣、性格一致的特点。‎ 不同意“这样修改不好”(即认为高鹗修改是可以)的看法:高鹗的修改也有他的道理。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在高鹗看来,林黛玉当时的年龄,在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读完《西厢》是不可能的。所以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客观描写人物。同时用“点头不语”来体现林黛玉作为贵族小姐的含蓄、矜持的特点,也表现出她对宝玉的观点心悦诚服的心理状态。高鹗的修改只是客观描写了宝黛共读《西厢》这件事,没有加入主观思想情感。‎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个性化阅读中外名著的能力。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名著内容有总体的把握能力。回答本题时,学生需要熟知“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并从人物形象和情节等角度思考作答。‎ 比较两段文字,有两处不同,“将十六出俱已看完”与“已看了好几出了”;“黛玉笑道:‘果然有趣’”与“黛玉笑着点头儿”。曹雪芹的文字用“俱已”表现黛玉过目不忘、沉醉其中,用“果然”表现她与宝玉意见一致,喜欢《西厢记》,而高鹗的句子却体现不出这些韵味。反之,高鹗采用了更加现实的写法刻画人物,“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更符合一般人的阅读能力,属于客观描写。本题属于探究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哲人其萎 汪曾祺 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二十来岁,就写出了《科尔沁旗草原》。稿子寄到上海,因为气魄苍莽,风格清新,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所激赏,当时就认为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小说,应该尽快发表,出版。原著署名“端木红粮”,王统照说“红粮”这个名字不好,亲笔改为“端木蕻良”。从此端木发表作品就用了这个名字。他后在上海等地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其中《鸢鹭湖的忧郁》最受注意。这篇小说发散着东北黑土的浓郁的芳香,我觉得可以和梭罗古柏比美。端木后将短篇小说结集,即以此篇为书名。‎ 端木多才多艺。他从上海转到四川,曾写过一些歌词,影响最大的是由张定和谱曲的《嘉陵江上》。这首歌不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样过于哀伤,也不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样直白,而是婉转深挚,有一种“端木蕻良式”的忧郁,又不失“我必须回去”的信念,因此在大后方的流亡青年中传唱甚广。他和马思聪好像合作写过一首大合唱,我于音乐较为隔膜,记不真切了。他善写旧体诗,由重庆到桂林后常与柳亚子、陈迩冬等人唱和。他的旧诗间有拗句,但俊逸潇洒,每出专业诗人之上。他和萧红到香港后,曾两个人合编了一种文学杂志,那上面发表了一些端木的旧体诗。我只记得一句:‎ ‎“落花无语对萧红。”‎ 我觉得这颇似李商隐,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端木的字很清秀,宗法二王。他的文稿都很干净。端木写过戏曲剧本。他写戏曲唱词,是要唱着写的。唱的不是京剧,却是桂剧。端木能画。和萧红在香港合编的杂志中有的小说插图即是端木手笔。不知以何缘由,他和王梦白有很深的交情。我见过他一篇写王梦白的文章,似传记性的散文,又有小说的味道,是一篇好文章!王梦白在北京的画家中是最为萧疏淡雅的,结构重留白,用笔如流水行云,可惜死得太早了。一个人能对王梦白情有独钟,此人的艺术欣赏品味可知矣!‎ 关于端木的为人,有些议论。不外是两个字,一是冷,二是傲。端木交游不广,没有多少人来探望他,他也很少到显赫的高门大宅人家走动,既不拉帮结伙,也无酒食征逐,随时可以看到他在单身宿舍里伏案临帖,他写“玉版十三行洛神赋”;看书;哼桂剧。他对同人疾苦,并非无动于衷,只是不善于逢年过节,“代表组织”到各家循例作礼节性的关怀。这种“关怀”也实在没有多大意思。至于“傲”,那是有的。他不愿自竖大旗希望被别人奉为宗师。他和王采比较接近。王采告诉我,端木曾经写过一首诗,有句云:‎ ‎“赖有天南春一树,不负长江长大潮……”‎ 这可真是狂得可以!然而端木不慕荣利,无求于人,“帝力于我何有哉”,酒后偶露轻狂,有何不可,何必“世人皆欲杀”!‎ 真知道端木的“实力”的,是老舍。老舍先生当时是市文联主席,见端木总是客客气气的。老舍先生在一次大家检查思想的生活会上说:“我在市文联只‘怕’两个人,一个是端木,一个是汪曾祺。端木书读得比我多,学问比我大。今天听了他们的发言,我放心了。”老舍先生说话有时是非常坦率的。‎ 端木晚年主要力量放在写《曹雪芹》上。有人说端木这一着是失算。因为材料很少,近乎是无米之炊。我于此稍有不同看法。作为小说的背景材料是不少的。端木对北京的礼俗、节令、吃食、赛会,搜集了很多,编组织绘,使这大部头小说充满历史生活色彩,人物的活动便有了广宽天地,此亦曹雪芹写《红楼梦》之一法。有些对人物的设计,诚然虚构的成分过大。如小说开头写曹雪芹小时候是当女孩子养活的。有评论家云“这个端木蕻良真是异想天开!说曹雪芹打扮成丫头,有何根据?!”没有根据!然而何必要有根据?这是小说,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不是传记,不是言必有据的纪实文学。是想象,不是考证。我觉得治“红学”的专家缺少的正是想象。没有想象,是书呆子。‎ 端木的身体一直不好。我认识他时他就直不起腰来,天还不怎么冷就穿起貉绒的皮裤,他能“对付”到八十五岁,而且一直还不放笔,写出不少东西,真是不容易。只是我还是有些惋惜,如果他能再“对付”几年,把《曹雪芹》写完,甚至写出《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那多好!‎ ‎(取材于汪曾祺同名散文)‎ ‎17. 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所激赏 激赏:非常赞赏 B. 我于音乐较为隔膜 隔膜:不通晓 C. 也无酒食征逐 征逐:召集赶场 D. 他能“对付”到八十五岁 对付:马马虎虎 ‎18. 下列对端木蕻良为人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冷淡傲慢 B. 冷峻狂放 C. 淡泊孤傲 D. 清高纯朴 ‎19. 文章开头说“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才子”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0. 这是一篇悼念端木先生的文章。“哲人其萎”出自《礼记》,记录孔子在去世前七日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听闻后说“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效仿)?”作者以此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何寓意?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 ‎【答案】17. D 18. C ‎ ‎19. ①小说成就高,二十来岁就写出受到名家激赏的小说。②诗歌成就高,歌词创作婉转深挚,自成一派;旧体诗创作俊逸潇洒,每出专业诗人之上。③能写戏曲剧本,擅长绘画。④读书多,学问大,老舍先生佩服。 ‎ ‎20. ‎ 寓意:表达了对端木先生去世的痛惜心情,也表达了对端木先生的尊崇和缅怀之情。启示:①引古文来命文章题目,点明文章的主题及内容,同时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避讳”的风俗。②从文章内容选材上,作者围绕“哲人”一词,对端木先生的才学、性情、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用“哲人其萎”来概括自己失去端木这样一位可以尊崇、效仿的先辈的痛惜之情和无人可效仿学习的失望之情。这样选材,中心突出,值处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③从文章结构安排上,文章第一话“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和最后一句话“……,那多好!”正是围绕“哲人其萎”来组织材料、谋篇布局,这样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值得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2)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D项,“对付,马马虎虎”错误,由“端木的身体一直不好。我认识他时他就直不起腰来,天还不怎么冷就穿起貉绒的皮裤,他能‘对付’到八十五岁,而且一直还不放笔,写出不少东西,真是不容易”可知,端木的身体一直不好,活到85岁很不容易,因此,对付意思是勉强坚持。‎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和分析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阅读相关段落,重点分析描写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句子,并用精准语言进行概括。‎ 由“他也很少到显赫的高门大宅人家走动,既不拉帮结伙,也无酒食征逐,随时可以看到他在单身宿舍里伏案临帖……他对同人疾苦,并非无动于衷,只是不善于逢年过节,‘代表组织’到各家循例作礼节性的关怀……至于‘傲’,那是有的。他不愿自竖大旗希望被别人奉为宗师。他和王采比较接近。王采告诉我,端木曾经写过一首诗,有句云:‘赖有天南春一树,不负长江长大潮……’这可真是狂得可以!然而端木不慕荣利,无求于人”可见,端木为人淡泊名利,孤高自守,C项“淡泊孤傲”最为合适。‎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和分析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阅读相关段落,重点分析能体现“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的句子,并用精准语言进行概括,最后分点作答。‎ 由“二十来岁,就写出了《科尔沁旗草原》。稿子寄到上海,因为气魄苍莽,风格清新,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所激赏,当时就认为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小说,应该尽快发表,出版”可见其小说成就高;‎ 由“他从上海转到四川,曾写过一些歌词,影响最大的是由张定和谱曲的《嘉陵江上》。这首歌不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样过于哀伤,也不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样直白,而是婉转深挚”可见其诗歌成就高;‎ 由“端木的字很清秀,宗法二王。他的文稿都很干净。端木写过戏曲剧本。他写戏曲唱词,是要唱着写的。唱的不是京剧,却是桂剧。端木能画。和萧红在香港合编的杂志中有的小说插图即是端木手笔”“我见过他一篇写王梦白的文章,似传记性的散文,又有小说的味道”可见其能写戏曲剧本,擅长绘画;‎ 由“老舍先生当时是市文联主席,见端木总是客客气气的。老舍先生在一次大家检查思想的生活会上说:‘我在市文联只怕两个人,一个是端木,一个是汪曾祺。端木书读得比我多,学问比我大’”可见其读书多,学问大。‎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由“哲人其萎”出自《礼记》,记录孔子在去世前七日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听闻后说“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效仿)?”作者以此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何寓意?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 寓意:由“哲人其萎”的出处可知,这一标题中“萎”字表达了作者对端木先生去世的痛惜心情,“哲人”一词对端木先生的尊崇和缅怀之情。‎ 启示:本文引古文来命文章题目,点明文章的主题及内容是悼念、缅怀端木先生,又含蓄地表达对端木先生去世的痛惜之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避讳”的风俗。‎ 本文前半部分记叙端木先生的才学,从小说、诗歌、绘画等不同方面表现端木先生是一个“才子”;后半部分评价端木先生淡泊孤傲,可见,从文章内容选材上,作者围绕“哲人”一词来行文。用“哲人其萎”来概括自己失去端木这样一位可以尊崇、效仿的先辈的痛惜之情和无人可效仿学习的失望之情。这样选材,中心突出,值处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 从文章结构安排上,“哲人其萎”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第一话“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和最后一句话“……那多好!”首尾呼应,围绕“哲人其萎”来谋篇布局,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值得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 ‎【点睛】标题含义技巧 ‎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2、再思考深层含义:‎ ‎(1)结构(贯穿全文线索、悬念)‎ ‎(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 ‎(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 ‎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语言基础应用(5分)‎ ‎2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我建议北京多种一点桂花。桂花美荫, ① 。花开浓香,干制可以做元宵馅、年糕。 ② ,何乐而不为呢?‎ A. ①叶坚厚,入冬不凋 ②不但有观赏价值,还有经济价值 B. ①入冬不凋,叶坚厚 ②既有经济价值,也有观赏价值 C. ①叶坚厚,入冬不凋 ②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 D. ①入冬不凋,叶坚厚 ②不但有经济价值,还有观赏价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 ‎“叶坚厚”是桂花“入冬不凋”的原因,因此,“叶坚厚”在前,“入冬不凋”在后,据此排除BD;“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是并列关系,关联词选择“既……又……”,据此排除A。‎ 故选C。‎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2.请将下面两个句子改成排比句。‎ 你的微笑是治疗我伤痛的一剂良方。绝望中看到了你的微笑就像看到生命的曙光。‎ ‎【答案】你的微笑是我伤痛中一剂康复的良方,你的微笑是我绝望中一线希望的曙光。‎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排比句需要前后分句句式大致相同,表述的意思大致相近。‎ 本题可以根据“你的微笑是治疗我伤痛的一剂良方”加以改变,句子的主干是“微笑是良方”,可以据此将下句的主干提炼为“微笑是曙光”,然后依据上句的句式,将其它成分作为定语、状语等穿插进去。比如:你的微笑是治疗我伤痛的一剂良方,你的微笑是安慰我绝望的一线曙光。‎ 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注意:写作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 ‎23.“断舍离”为现代网络用语,有多重含义。其中“舍去、切断心中的某些执念,以达到简单清爽的生活状态”的意思,可以用来赏析我们阅读的小说。请从下列作品中选出一部,用“断舍离”来评述小说中某一人物。要求:符合该小说内容及人物特点;符合该词的含义。150字左右。‎ ‎《边城》 《平凡的世界》 《老人与海》‎ ‎【答案】生活需要“断舍离”,断却执念,舍弃多余,离开纷繁,最终归于平淡,归于清爽。正如《平凡的世界》中敢于“断舍离”的孙少平。作为“根正苗红”的农民子弟,少平舍弃父辈世代坚守的土地,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无比熟悉的家乡,忍饥挨饿,刻苦勤奋,用一个粗面馒头填充自己饥饿的胃,却用一本本书、一张张报纸丰富了自己空虚的心。‎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中外名著和微写作的能力。首先要理解何为“断舍离”,然后要从题干所给名著中选择一本自己比较熟悉的名著,再从中选择一个能够体现“断舍离”这一观点的人物进行写作。如:傩送舍弃了对翠翠的爱,远走他乡;圣地亚哥舍弃了平庸无聊的生活;少平舍弃了相对安逸的农村,去开辟自己的新天地。‎ ‎24.由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同学们都经历了一段居家网络学习的时光,请你根据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你居家网络学习的经验,与同学们分享。要求:所写的经验具体、切实,易记忆。150字左右。‎ ‎【答案】居家网络学习少了老师和学校的随时监管,更加需要同学们自觉主动学习,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心态上不要怕“示弱”,“弱”展示的越多,收获就越多。其次,要交到几个好“好网友”,“三人行必有我师”,良师益友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无穷的帮助。再次,要有几个固定的平台全系,在专业论坛进行讨论,可以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最后,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认真识记老师所讲内容,课下找与之相关的练习题,让理论在实践中巩固,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解析】‎ ‎【详解】本体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应当简要介绍自己居家网络学习的经验。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点作答的形式,来介绍自己日常管理、学习新的体会。如严格要求自己,时间保证,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强身健体,学习与思考兼备,理论与实践并用等。‎ ‎25.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要求:至少运用2种修辞手法,感情真挚,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答案】春天是阳光的季节,也是花开的季节,如果说我们的是花,那么,春天就是花的天下……有人说,春天里的花是最真实的。因为他们说,我们在校园里等待着是春天,我们就很真实。”春天的校园是最亲柔的。幽兰悄悄的撑开那些在冬寒下萎靡的叶子。她说,春风吹绿校园的时候,远去的燕子也将要飞回来了。等待是春风的到来,我等待的是诗人海子说的那样春暖花开……等待、相信——春天,花总会绽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至少运用2种修辞手法,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另外,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春天花会开”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联想春天美景,可以联想春天的寒冷,可以描写花开的形态、颜色、声音,也可以引用古典诗词,增加文学韵味。当然,学生也可以由花及人,写人生的花会开。‎ 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写作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 ‎26.题目一:‎ ‎“脊梁”一词,用来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的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被称作“中国脊梁”的人们,抵御外侮之际,他们挺身而出,甘洒热血,不怕牺牲。和平建设年代,他们埋头苦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这些“脊梁”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这样的“脊梁”。‎ 请以“中国的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答案】【范文】‎ 中国的脊梁 美国著名政治家基辛格曾说过:“中国人一直都是幸运,他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的确,马邑之谋失败后,卫青霍去病出现了;中国需要原子弹时,邓稼先回来了;新冠病毒袭来时,钟南山院士站出来了。他如一位掌舵人,带领着人民,带领着白衣天使团队,在抗击疫情的路上劈波斩浪地向前航行。‎ 钟南山院士,一位爱国,心系百姓的国士。前些日子,钟院士被采访的视频刷屏了各大社交媒体。视频中,当他提到武汉人民开窗高唱国歌时,他那平日坚毅,不屈的目光变得平缓,疲惫的双眼中泛着泪光,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有些颤抖,他用激动而坚定的语气说道:“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说完,一颗在眼中徘徊许久的泪珠终于夺眶流出。这泪必是热泪,是一位院士拳拳爱国心的流露。钟爷爷不顾个人安危,为国为民,勇敢的站在抗疫第一线。相信,有了钟院士的这句话,医生护士们有了斗志,人民群众们有了战胜病毒的信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钟爷爷济世救人,国家有您,何其有幸!‎ 钟南山院士,一位敬业,忘我的医者。新冠病毒在武汉爆发,人们想的是寻找庇护,向后撤退。与其相反,钟爷爷想的是冲在一线,坚守奋战。还记得17年前,他说:“把重症病人送到我这儿来。”17年后,他依然逆行冲在前线,恪尽职守。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他始终坐在座位上看文件,研究病例。下了高铁,迎来的是昼夜奋战,与病毒击战的日子。累了,小眯一会儿;醒了,带领着医护人员继续投身于重症监护室。这,就是钟爷爷。虽荣誉加身,仍砥砺前行;不舍初心,治病救人,为医学奋斗。‎ 钟南山院士,一位敢医敢言,实事求是的领头人。17年前,非典袭来,时任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的钟院士,在记者会上否定了“权威人士”衣原体感染的说法,提醒人民群众应对这种罕见病毒提高警惕。他言“无人敢言”之言,担“无人敢担”之责,将名誉置之脑后,追求真理。17年后,他亦是如此。首先确定“新冠人传人”,告诉大众应“早防预,备护具”。这个时候,最有权威的他,就是信念。‎ 他,就是钟南山。为国分忧,为民奔波,为医学奉献。这就是镌刻在他生命中的品格。‎ 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此类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材料首先阐释了“脊梁”一词的含义——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的人。然后列举历史长河中的民族脊梁们的表现——抵御外侮之际,他们挺身而出,甘洒热血,不怕牺牲。和平建设年代,他们埋头苦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最后指出中国的脊梁的意义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这样的“脊梁”。考生只要围绕“中国的脊梁”,讨论其存在的原因,分析其存在的价值即可。‎ ‎【立意】战争年代,保家卫国,是中国的脊梁;和平年代,埋头苦干,为国奋斗,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默默无闻;中国的脊梁,惊天动地;中国的脊梁,国家的中流砥柱。‎ ‎【结构】《中国的脊梁》首段引用基辛格名言,由古至今列举中国脊梁。文章主体以疫情为背景,以终南山为写作对象,采用并列式结构,评价终南山院士作为中国脊梁的种种表现——钟南山院士,一位爱国,心系百姓的国士;钟南山院士,一位敬业,忘我的医者;钟南山院士,一位敢医敢言,实事求是的领头人。最后,以鲁迅名言作结,铿锵有力。‎ ‎【素材】1. 看见了吗?那个满头白发、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戴着口罩奔赴“战场”,他是最令我们安心的人,因为有钟南山在,我们就有了最坚实的保障。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为了疫情态势趋缓,为了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康,他在高铁上累得睡着了。他以84岁高龄亲赴抗灾一线,他做到了很多年轻人都不敢做的事,他是中国的脊梁。‎ ‎2.他们身披白衣前往医院,尽全力救治病人、疏导病人,也许生死早已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如春蚕,到死丝方才尽;他们如灯塔,照亮了病人康复的希望之路。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他们本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但他们为了更多的人,为了更多的家,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家乡,他们组成了一支白衣军队,与病魔进行着无声的斗争,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也是中国的脊梁。‎ ‎3.他们倾其所有,开车狂奔到灾区,为了给那里的人们送一些自己的心意。蔬菜、粮食、水果……他们地里有什么就送什么。他们也许还只是刚摘帽的贫困县的一员,或许还只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是他们绝不忘别人的帮助,绝不忘国家的扶持,他们也是中国的脊梁。‎ 看见了吗?那些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好好上一节网课而持续忙碌的老师们,他们中有的人并不年轻,但是为了学生们能够成人成才,也争相当起了“十八线主播”,开始了线上教学。他们也是中国的脊梁。‎ ‎4.就算身处“方舱医院”也在不断刷“五三”的高三学生,因为没有网络而在邻居屋顶蹭网上课的贫寒学子,他们也是中国未来的脊梁。‎ 大国泱泱,从古至今就不乏中国之脊梁,他们撑起了华夏的一片天;如今,中国之脊梁撑起了人民的希望;未来,家国之风貌等待着我们年轻一代去传承、去发扬。莘莘学子,中华少年,国之栋梁,正应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演绎中国未来的振兴故事,展现我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之中国风貌,伴随着祖国一同变强,我们未来之栋梁已逐渐成长。‎ ‎27.题目二:‎ 孟子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现代社会也需要这种“守望”精神,相互伴随,相互帮助,相互支撑。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期望美好的人和事物。‎ 请以“2020年的守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答案】【范文】‎ ‎2020年的守望 武汉,是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繁荣喧嚣的一座城市。雄伟壮丽的长江大桥,黄鹤楼上的豪迈风情,远远流长的长江之水,都是武汉最美的见证。‎ 但是,事与愿违。我们美丽可爱的城市生病了——‎1月23日大年三十的前一天的10点钟,武汉市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已覆盖全程的消息后,我听到这则消息时,心态都崩了。紧接着,又收到“武汉市宣布全面封城”“武汉急缺医疗物资”“29.9万人离开武汉”等许多“致命一击”的事件。‎ 刚开始的我,光看标题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难道武汉就这样倒了吗?在我看评论之前,心里还暗想着“武汉人该怎们办?”在此情况下,大部分武汉人毅然选择留下来,守护着我们的城市。我每天都关注新闻,一旦我第一-时间有 了消息,就一定会快速转告周边的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叫他们能够安心;我总会在饭点前给外卖打电话,让他们替我将打包好的盒饭送给那先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好叫他们可以吃个饱饭,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在去照顾病人;我还会在闲暇时间去写写作文、日记,只要可以鼓励病人,让他们开心,不再觉得孤独,我都会去尝试,去默默付出。‎ 我用我的热情与希望的力量去帮助武汉人民,去为祖国递我的一份力量。我相信,不光是我,所有的武汉人,他们都会同我一样做,他们都在用心守护这个美丽的“家”。‎ 更何况,我们还有“最美逆行者”,他们告别家人出征疫情最前线,有的还剃光了头发,当他们摘下口罩时,脸上伤痕累累,整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时时刻刻都得照顾着病人,甚至累得只好躺在地下休息。有不畏病毒的终南山、李兰娟们,挺身而出,率领白衣天使奔赴武汉,苍老的他仍扛起宝剑,仿佛补天巨人,竭力挽救陷于水深火热的武汉人民让我一腔热血又柔情满怀。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小区开始检查防控工作,快递小哥快马加鞭运送救援物资,导演将投资了巨额资金的电影免费呈现给群众,民工将老板用来抵工资的口罩捐给医院。还有有国际友人的关爱。‎ ‎2020年的守望,守望黎明总会冲破黑暗,守望武汉家园平安!‎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此类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材料先引用孟子的名言,阐释守望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然后指出现代社会也需要这种守望精神,要求以“2020年的守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学生需要明确“守望”是相互伴随,相互帮助,相互支撑。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期望美好的人和事物。然后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当下社会事件进行写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建家园,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生也有话可说。‎ ‎【立意】亲情的守望;友情的守望;美好家园的守望;疫情下的守望。‎ ‎【结构】记叙文应当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包括顺序、倒叙和插叙;记叙的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抒情等,还应当注意对事件的详细记叙和对主人公的细致刻画,最后通过记叙事件抒发情感,讲述道理。文本以2020年为背景,记叙自己听到疫情后的感受,记叙自己为疫情所做的点滴贡献,然后进行生化,由自己到每一位为疫情奉献的人——医生、护士、外卖小哥……结尾扣题,指出2020年的守望,是爱的守望,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守望,是对美丽家园的守望。‎ ‎【素材】1. “火车六年不到站”一个令人不解的题目,然而,读过之后被故事中深深的手足之情彻底感动了。文章讲述:六年前的弟弟回家刚下火车后出了车祸,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在火车上。弟弟的记忆力很差,只记得哥哥。哥哥既不偷生又不弃义,六年如一日地陪伴弟弟,服侍弟弟,无怨无悔。“我们什么时候下车?”弟弟总问。“明天就到站。”哥哥总是肯定地回答,或许,这个“明天”是什么时候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相信,哥哥一定会陪着弟弟直到“明天”的到来。‎ ‎2. 《火车六年不到站》中,当哥哥冒着寒冷的天气游过河时,心中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担心弟弟会不会着急。这种看待手足比自己重要的可贵美德,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喜。惊喜的是这份手足之情,并没有完全被当今世人所遗弃。“火车六年不到站”是一种守候,对手足之情的守候,没有“终点”的守候让人看到了手足情深,真情无价。‎ 在“90后”盼望着手足之情的同时,愿所有兄弟姐妹的幸运儿,能够多奉献一点关爱,一点真诚,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和谐社会中更加温暖地呈现出来。‎ ‎3. 疫情中的守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在不知所措时,却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并且告别家人出征疫情最前线,有的还剃光了头发,当他们摘下口罩时,脸上伤痕累累,整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时时刻刻都得照顾着病人,他们累得只好躺在地下休息,许多人民也开始为国家做贡献,小区开始检查防控工作,快递小哥快马加鞭运送救援物资,导演将投资了巨额资金的电影免费呈现给群众,民工将老板用来抵工资的口罩捐给医院。‎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抗疫英雄层出不穷。钟南山院士,十多年前带领人民抗击非典病毒,此时,84岁高龄的他,再次挺身而出,率领白衣天使奔赴武汉,苍老的他仍扛起宝剑,仿佛补天巨人,竭力挽救陷于水深火热的武汉人民让我一腔热血又柔情满怀。‎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