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小寒与物候
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的物候是,一候雁北乡,雁将避热而回,尽责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二候鹊始巢,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始所向也;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
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人们说,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这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到了第二候,虽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它们的身影,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前加上喜字,明证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它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有删改)
1.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B.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李绅《江南暮春寄家》)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D.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寒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此时尽管有冰天雪地的现象,但阳气已动,阳能开始增加,自然界的一些候鸟和留鸟能感受到这些变化。
B.在先民的心中,大雁是禽鸟中最机智聪明的,作为一种候鸟,小寒时它们最先感受阳气已动,开始离开南方最热的地方有组织渐次向北迁移。
C.作为留鸟,喜鹊既表现为很强的适应气候和人类的能力,又能敏感地察觉到气候的变化,小寒时会冒着严寒在高大的乔木筑巢,为孵养后代做准备。
D.作为小寒第三候,在山中的野鸡也参与了中国传统节气的表达,节气的变化、阳气的生长使得野鸡不论公母都开始鸣叫,用叫声来招引同类。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出在人们看来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
B.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用雁来作为五礼之贽,这使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
C.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D.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
【答案】
1. B
2.A
3.D
【解析】
C项,《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用来说明人们对喜鹊观察得早。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世上纵有梨花颂,人间再无梅先生
在初春时节,梅花谢了匆匆,京剧艺术家梅葆玖翩然谢幕,走完了自己精彩纷呈的82年人生历程。从此,世间再无梅葆玖,梅郎世家成往昔。
1934年,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葆玖10岁开始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在艺术上深得其父的教诲和指导。
梅兰芳逝世后,特别是“文革”后,“梅派”艺术一度一蹶不振,在这样的危急存亡之时,梅葆玖扛起了振兴梅派艺术的大旗,恢复演出经典剧目,整理父亲的唱片、传记,积极开办梅派艺术学习班,多次组织大规模南北梅派名家汇演……十几年过去了,梅派艺术在梅葆玖的努力下,人才济济,欣欣向荣,逐渐恢复了原来的兴旺局面。
梅葆玖并不是一位开拓型的艺术家,他的一生恢复、整理了不少梅兰芳一生的经典之作,却很少看到他用家传“梅派”排演过哪出新戏。终其一生,梅葆玖始终以维护梅派的正宗、正腔、正韵为己任。可同时他又是一个不断革新的艺术家,从交响乐伴奏版《贵妃醉酒》,到轰动一时的《大唐贵妃》,也包括在晚年顶着各方压力,全力支持陈凯歌拍电影《梅兰芳》等等……可见他也是并不反对创新的。如何看待继承传统和改革发展的关系?梅葆玖总是笑吟吟地用父亲的话回答大家——“移步不换形”。
“那个时候跟现在相比,观众欣赏的眼光变了,咱不能说老先生不好,但是跟着时代的变化,咱们也一定得跟着时代走。”在梅葆玖看来,所谓的“移步不换形”,就是守住京剧艺术、梅派艺术韵律美的根本,却不妨在艺术形式、伴奏、戏剧节奏等方面,做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改进与尝试。无论其结果如何,《大唐贵妃》是轰动而成功的,特别是一曲《梨花颂》,竟成了争相吟唱的名曲。而对于片段化、娱乐化的京剧表演,梅葆玖本人并不持肯定与支持态度。
坚持传统,继承经典,却绝不拘泥、保守,这就是梅葆玖。他曾这样说:“我觉得其实做演员来说,如何把戏唱好,把人物演好,实际上还是属于一个文化问题。”在梅葆玖看来,唱京剧不能离开流派这个根,离开根,一听什么都不像了,下次观众就不来了。“演京剧,要做到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京剧都是这么传下来的。所以我说只要是我父亲有的这些老唱片、老剧本、老相片,我都愿意提供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梅派是怎么传下来的。然后继续由他们身上再往下传,这样传承有序,就不会失传。咱们中国戏曲就是讲究所谓的‘戏以人传’,得是靠人来传。”
有位外国专家曾说:“京剧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所谓规则,就是演员的程式,一旦融化了以后,随便怎么做,只要是戏里头的意思,符合人物的情绪,怎么做都可以。所谓的流派也是如此,那些被封为创始人的艺术家们,其实没有一个人标榜过自己是什么派,都是别人封的。所谓流派,就是经过无数人的效仿,得到了大家的承认。流派流派,不流无派。流派其实是一种艺术风格,各自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因此,梅兰芳“梅派”艺术的美,可算作是一种“规范式的美”,一种“范本美”。通俗地说,梅派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讲究的是规范,而不是突出某一方面,真正做到了“大象无形”,“真水无香”,是“中和之美”。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要是喜爱京剧艺术,喜爱梅派艺术的可造之材,梅葆玖绝对是知无下言,言无不尽,总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无论男女,不分贵贱,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摘自《新民晚报》)
②梅葆玖在2012年两会上提出以动漫作为手段,让《霸王别姬》、《牡丹亭》等传统剧目以动漫的形式呈现。“我的想法是,把戏曲内容以及好的剧目,通过动漫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幼儿、小学生甚至中学生都喜欢”。在2015年的两会上又提出通过现代的传播手段让传统戏曲得到最广泛的传播,让老百姓共享国之瑰宝的文化精髓。(摘自腾讯网)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梅兰芳去世以及“文革”的原因,“梅派”艺术曾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经过梅葆玖的艰苦努力,逐渐恢复了原来的兴旺局面。
B.梅葆玖始终以维护梅派的正宗、正腔、正韵为己任,他虽然恢复、整理了不少梅兰芳的经典之作,却很少用家传“梅派”排演过哪出新戏。
C.梅葆玖始终严格遵循着父亲的教诲,因而并不是一位开拓型的艺术家,所以对片段化、娱乐化的京剧表演,他并不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
D.梅葆玖爱惜人才、热忱无私,只要是喜爱京剧艺术,喜爱梅派艺术的可造之材,梅葆玖总是知无不言,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从交响乐伴奏版《贵妃醉酒》,到轰动一时的《大唐贵妃》,梅葆玖的革新反映了传统京剧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尴尬处境。
B.在梅葆玖看来,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演员,唱京剧也不能离开流派这个根,否则观众一听什么都不像了,下次就不会来了。
C.中国戏曲讲究“戏以人传”,得是靠人来传。只要保留一些老唱片、老剧本、老相片,应能很好传承京剧艺术。
D.流派其实是一种艺术风格,梅派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讲究的是规范,而不是突出某一方面,呈现出“中和之美”。
E.为
了维护梅派艺术的兴盛局面,梅葆玖在两会中积极倡导以动漫的形式呈现《牡丹亭》等传统剧目,以现代传播手段传播传统戏曲。
6.关于继承传统和改革发展的关系,梅葆玖主张“移步不换形”。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5分)
答:
【答案】
4.C
5.BD
6.①在梅葆玖看来,所谓的“移步不换形”,就是守住京剧艺术、梅派艺术韵
律美的根本,却不妨在艺术形式、伴奏、戏剧节奏等方面,做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改进与
尝试。②这一观点 在文中表现为梅葆玖坚持梅派正宗、正腔、正韵为己任,又不断革新;
反对片断化、娱乐化的京剧表演。③这一观点体现了梅葆玖坚持传统,继承经典(传统),
却绝不拘泥、保守,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启发我们在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应该坚守传统文化的本色本味,同时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表现
形式、传播手段上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永葆青春。
【解析】
现,就其品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评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布 袋
老丁和老韩是好朋友。两人有一个共同爱好,爱唱上党梆子;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两人唱《吴家坡》,唱《闯幽州》……唱到趣处,老丁一声长喊:“儿呀,此语差矣,转来!”老韩马上背着枪转来:“爹爹,此事你有所不知。”……
老韩的小女儿叫嫣红,老丁的小女儿叫胭脂。两人常在一起割草。这年秋天,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又到河边割草。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嫣红将一只布袋拾回了家。嫣红的娘,啪地扇了嫣红一巴掌:“拾啥不成,拾布袋,拾布袋是气。”
打开布袋,却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七块。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老韩老婆将老韩叫到里间屋,将布袋和大洋让老韩看。老韩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张张嘴,说不出话;再张张嘴,还是说不出话。老韩平日挺能说,面对意外之财,不知从何说起。两口子一夜没睡,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说着说着,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就忘了吧。”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老韩以为老丁来商量秋后打兔的事,老丁却开门见山:
“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知道昨天嫣红和胭脂在一起,便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又叹息:“老话说,拾布袋是气,不知应到哪一宗。”
老丁笑了:“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还不知是哪个买卖铺子的生意人,不小心丢在了路边;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这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捡的。”
老韩急了:“布袋现在我家,咋是你闺女捡的?”
老丁:“我听胭脂说,她俩一块跑到布袋跟前;嫣红比胭脂大一岁,欺负了胭脂。”
老韩拍了一下大腿:“老丁,你想咋样吧?”
老丁:“一人一半。别说是两人一块捡的,就当是嫣红捡的,胭脂在旁边看见了,俗话说得好,见了面,分一半。”
老韩:“老丁,你这不是耍浑吗?”
老丁:“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老韩:“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老丁:“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就得经官。”
老韩心想了,事情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两人一块打兔唱戏,好了二十来年,老韩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这么毒。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嘴比唱戏还利索呢?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老韩也赌上了气:“这布袋是捡的,不是偷的,你想往哪儿告,你就往哪儿告吧。”
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正好,我今天要去县里进盐。”
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车黄豆,到霍州去粜。粜完黄豆,结了账,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路过沁源县牛家庄村头,走到河边,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问了百十个村落,没有问出布袋。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老韩见瞒哄不住,一边恨老丁无端寻衅,败坏人家好事,一边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老曹一见布袋,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又说:“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又说:“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
又端详老韩:“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老曹又说:“今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因为一只布袋,老曹和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
(节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段来刻画老韩这个人物形象,人物非常有生活气息,既鲜活生动,又真实接地气。
B.老韩老婆埋怨嫣红乱拾东西时说“拾布袋是气”,这是真的担心捡来的布袋沾了晦气,而后文老韩对老丁说这句话时则是言不由衷,包藏私心。
C.老曹从老韩那找回布袋时,不是先对老韩表示感激,而是先是查验银元的数目对不对,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曹思想性格的局限性。
D.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叙写了百姓生活的琐碎庸常状态,将百姓的日常生活写得有声有色,韵味无穷。语言不事雕琢,文笔细腻从容。
8. 小说结尾画线内容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含意的理解。
(5分)
答:
9.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7.C
8.①“丢了一个朋友”表现了老韩与老丁二十多年的友情在利益面前的脆弱。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很难辨识。(答人性的自私亦可)②“得到一个朋友”,表现了老韩内心的欣慰(喜悦)。③“得”与“失”之间,表现了老韩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9.①有线索。文章以“布袋”为枢纽连接人物,展开情节。②有波折。文章情节多次翻转,起伏不定。③结尾出人意料。丢了布袋的老曹与想独吞布袋的老韩居然成了一辈子的朋友,结尾出人意料。
【解析】
分析作答即可。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注,字岩夫,临江新喻人。磊落
有大志,尤喜言兵。举进士,摄广州番禺令。侬智高围州数月,方舟数百攻城南,势危甚。注自围中出,募海滨壮士,得二千人,乘大舶集上流,因飓风起,纵火焚贼舟,破其众。即日发县门纳援兵,民持牛酒、刍粮相继入,城中人始有生意。自是每战以胜归。蒋偕上其功,擢礼宾副使、广南驻泊都监。贼还据邕管,余靖患其啸诱诸洞,以属注。注挺身入蛮中,施结恩信。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以知邕州。
居邕数年,阴以利啖广源群蛮,密缮兵甲,乃上疏曰:“交阯虽奉朝贡,实包祸心,常以蚕食王土为事。今不取,异日必为中国忧。愿驰至京师,面陈方略。”未报,而甲洞申绍泰犯西平,五将被害。谏官论注不法致寇,李师中又劾其沮威嗜利,略智高阉民为奴,发洞丁采黄金无帐籍可考。中使按验颇有实,贬泰州团练副使。
近臣有讼注广州功者,起为右监门将军、邠州都监。熙宁初,以礼宾使知宁州。环庆李信败,列城皆坚壁,注独启关夜宴如平时。时有言“交人挫于占城,众不满万,可取也”。遂以注知桂州。
入觐,神宗问攻取之策,对曰:“昔者臣有是言。是时溪洞之兵,一可当十;器甲坚利,亲信之人皆可指呼而使。今两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训十五年矣,谓之‘兵不满万’,妄也。”既至桂,种酋皆来谒。注延访山川曲折,老幼安否,均得其欢心。然有献征南策者,辄不听。会沈起以平蛮自任,帝使代注而罢,注归,卒于道,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三·萧注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
B. 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
C. 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
D. 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贡”,古时指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拜君主,敬献地方物产。
B.“中国”,原指处于疆域内的中央地区,后来指中原的广大地区。
C.“报”,指古代臣子用奏章等书面形式向君王陈述对政事的意见。
D.“觐”,西周时期指诸侯朝见天子,后指地方大员进京朝见皇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萧注指挥若定,智勇双全。广州被围困数月,他只身突围,招募海边二千名勇士,趁着飓风火烧敌军船只,打败敌军,从此每战都得胜而回。
B. 萧注谙熟边务,运筹帷幄。他在邕州任职,一面利诱广源各洞蛮人,一面秘密修补、整治武器装备,上奏陈述攻打交阯的策略,请求朝廷除患。
C. 萧注收拢人心,安蛮靖边。他接管邕州事务,对蛮人施行恩惠,结以信义;任桂州知州,接待酋长,问候老幼,既得其欢心,又暗知边情。
D. 萧注审时度势,因势而化。他虽然曾经积极主张攻取交阯,但看到交阯在军事实力上日渐强盛,便不再主张征讨,因而被主战的沈起取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环庆李信败,列城皆坚壁,注独启关夜宴如平时。(5分)
译文:
(2)今两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训十五年矣,谓之‘兵不满万’,妄也。(5分)
译文:
【答案】
10. A
11. C
12. B
13. (1)环庆路李信打了败仗,各城都加固营垒,唯独萧注打开城门像平时一样在夜间宴请宾客。
(2)现在这两点都比不上以前,交阯人繁殖人口,积聚物力,教导训练士兵(已经)十五年了,(有人)说他们‘士兵不足一万’,是没有根据的。
【解析】
练),“谓”(动词,说),“妄”(形容词,没有根据)五处,一处1分。
【参考译文】
萧注,字岩夫,是临江府新喻县人。(萧注)襟怀广阔,有远大的志向,尤其喜欢谈论军事。(萧注)考中进士,代理广州番禺县令。侬智高围困广州几个月,聚集几百舰船进攻城南,形势非常危急。萧注从敌人围困中突围,招募海边的勇士,得到二千人,乘坐大船在上游聚集,趁着飓风刮起,放火焚烧敌军船只,打败了敌人的军队。当天就打开县城城门迎接援军,百姓拿着牛酒、草料粮食相继入城,城里的人才有生气。从此每次出战都得胜而回。蒋偕上奏萧注的功劳,(朝廷)提拔(萧注)担任礼宾副使、广南驻泊都监。敌人败退占据邕管,余靖担心敌人召集、引诱各洞蛮人作乱,就把(邕州事务)交付萧注办理。萧注挺身进入蛮人中,施行恩惠结以信义。狄青的军队在宾州临时驻扎,召请各位将领相见,(狄青)怀疑萧注(想)倚靠敌军的声势作奸谋利,想杀掉萧注。萧注觉察了,以出游为托词,不肯前往。敌人被打败后,狄青才听说萧注以前的功劳,(上报朝廷,让萧注)担任邕州知州。
(萧注)在邕州任职几年,暗中用利益引诱广源的各洞蛮人,(并)秘密修补、整治武器装备,于是呈上奏章说:“交阯虽然(表面上)尊奉朝拜君王、敬献地方物产(的政策),实际上包藏为祸作乱的野心,常常把逐渐侵吞陛下的土地作为急务。现在如不攻取,日后必然成为我朝的忧患。希望(陛下允许我)骑快马到京城,当面陈奏对敌策略。” (皇帝)还没有批复,而甲洞的申绍泰侵犯西平,五位将领被杀害。谏官评定萧注不守法度招致蛮人侵扰,李师中又弹劾萧注畏威图利,掠取侬智高的阉人做家奴,调发蛮洞壮丁开采黄金没有账簿可供查考。皇帝派出的使者去查验,事实很充分,(朝廷)贬(萧注)担任泰州团练副使。
皇帝身边亲近之臣中有人为萧注申辩在广州的功劳,(朝廷)起用(萧注)担任右监门将军、邠州都监。熙宁初年,(萧注)凭礼宾使的身份担任宁州知州。环庆路李信打了败仗,各城都加固营垒,唯独萧注打开城门像平时一样在夜间宴请宾客。当时有人说“交阯人在占城受挫,士兵不足一万,可以攻取”。于是(朝廷)让萧注担任桂州知州。
入朝拜见皇帝,神宗问(萧注)攻取(交阯)的策略,(萧注)回答说:“从前我说过这样的话。然而这个时候溪洞的士兵,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兵器锋利铠甲坚固,亲近信任的人都可以指派召唤来使用。现在这两点都比不上以前,交阯人繁殖人口,积聚物力,教导训练士兵(已经)十五年了,(有人)说他们‘士兵不足一万’,是没有根据的。” (萧注)到桂州任职以后,各部落酋长都前来拜谒。萧注接待他们并咨询当地山川道路等弯曲回转的情况,老幼是否平安,均得到他们的欢心。但有人献上征讨南方蛮人的策略,(萧注)常常不会采纳。适逢沈起自告奋勇要平定蛮人,皇帝派(沈起)代替萧注而免去(萧注的官职),萧注回家,在路上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一般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 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筋。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
应无惆怅沦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代。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E.“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15.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14. 答D给3分,答B 给2分,答A、C、E不给分。
15.①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领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②关怀牵挂之情: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
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③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④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
【解析】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一般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⑴《桃花源诗》用“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句表现人们生活的幸福欢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 ”。
⑵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⑶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句相似遭遇的句子是“ ”。
16.【答案】(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謇朝谇而夕替
意句子的书写,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题型】名句默写
【难度】较易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如果说武亦姝对诗词的热爱还带有阳春白雪的“高大上”气息,那么抗癌农民白茹云的遭遇则足以让人感受到诗词慰藉人心的“接地气”的力量。
②随着新政的落地,网约车的共享经济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外地车牌网约车以及外地户口的司机首当其冲,“京籍京牌”的门槛让他们纷纷选择退出市场。
③信息被出卖得如此精准,不是掌握着第一手资料,如何能做到这种程度。如果不对那些帮凶按图索骥一并整治,徐玉玉会是最后一位受害的人?
④鲍勃·迪伦的获奖,让很多预测家们感到茫然,也让不少踌躇满志的出版社落空了。不过,即使是位冷门得主,国内依然有几本关于他的图书。
⑤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也是国人对本届奥斯卡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成龙为中国电影人争光添彩,但中国内地电影的“申奥”之路却依然遥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17.【答案】C
【解析】①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②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③指按照图上
画的样子去 寻找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指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易于获得。
其中的“线索”往往是带有参 照作用的。这里应用“顺藤摸瓜”。④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
就非常得意,也形容谋事成功得意的样子。⑤ 形容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谈论”重复。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韩国乐天集团自签署供地协议后,中国游客抵制韩国的声音就此起彼伏,鉴于目前的情势,不少旅行社下架了赴韩国的旅游产品。
B.改善就业率不是简单的追市场、设置热门专业,更不是让学生“被就业”,而应该更新高校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C.朗读不仅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更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式。央视《朗读者》以其精美的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好评如潮。
D.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在 2014年和2015年连续瘦身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瘦身,这使得自主招生成为高考录取前获得加分的最珍稀的途径。
18.【答案】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就地球上的生物来说, ① 品种形态多种多样, ② 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③ 科学家们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时,都是以是否有碳氢化合物存在为前提依据。 ④ 发现某个星球上存在碳氢化合物,那么这个星球上至少有了同地球生命相似的信息存在。 ⑤ 宇宙间普遍存在碳氢化合物, ⑥ 具备了适合的条件,就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可
只要
即使
除非
B
虽然
但
由此
如果
只要
C
即使
但
所以
其实
如果
D
并且
而
只要
况且
但
19. 【答案】B
【解析】“尽管……可……”与“虽然……但……”这两组关联词都表转折关系,“尽管……可……”侧重强调主观情绪,“虽然……但……”则侧重陈述客观事实。①②处是在陈述客观事实,用“虽然……但……”这组关联词恰当。④处用“如果”,表假设关系。⑥处用“只要”,与后句“就”构成条件关系。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贪吃会造成肥胖脑,影响大脑功能发挥。孩子喜欢活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脂肪增量很小。但是一旦吃得过多,摄入食物热量大于消耗热量, ① ,储存在体内。人的智力与大脑沟回皱褶多少有关,皱褶越多、越深, ② 。而贪吃使人变得肥胖,以致脂肪大量堆积在大脑,沟回挤压在一起,皱褶渐渐被抹平。如此一来,大脑神经发育不良,智能区域的生理功能就会降低, ③ 。
答:① ② ③
20.【答案】①多余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 ②智力水平就越高 ③智力水平自然也会降低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较易
21. 下面是某校开展“名人故居行”后,一位同学做出的由蔡锷故居到老舍出生地的旅行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介绍同学们的行走线路,然后简要描述小杨家胡同的特点。(6
分)
(1) 行走线路(不超过50字)
答:
(2)小杨家胡同的特点(不超过30字)
答:
21. 【答案】示例:(1)①沿棉花胡同到护国寺街向西直行,再到新街口南大街右拐向北走,在路东钻到小杨家胡同最里即到。(每句1分)②由蔡锷故居沿棉花胡同行至护国寺街右转直行,到新街口南大街右转直行至小杨家胡同,右转行至最里即到。(每句1分)
(2) 小杨家胡同弯弯曲曲、时宽时窄,整体像个葫芦。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较易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治理交通拥堵的创新之举,受到广泛欢迎。有人用完后将它擦得银亮,有人为它加了车筐使用起来更方便;但也有人涂抹编号据为己有,也有人随意乱放私自加锁,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破坏。
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答案】略。
【解析】参考立意:①共享单车是对社会公德的一种考验,倡导文明,批评自私自利的行为;②提倡共享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③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和实践相结合);④为温暖行为点赞。
【题型】作文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