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73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说“木叶”》学案
重点难点提示
1.围绕“木叶”,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诗文引用。要学会站在诗歌鉴赏的高度来挖掘“木叶”文字后面的艺术特征。
2.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融会贯通。针对本文,学会抓取语言信息,理清文章分析思路,融会贯通地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
教材内容全解
(一)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袅袅(niǎo) 照浦(pǔ) 褒(bāo)
灼灼(zhuó) 亭皋(gāo) 寒砧(zhēn)
涔(cén)阳 万能锭(dìng) 言筌(quán)
窸窣(xī sū) 迢(tiáo)远
2.词语理解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萧萧——此处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无妨——不妨。
万事锭——万能药。锭,锭药。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歧路——岔路。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翩翩——飞舞的样子。
缠绵——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解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
绵密——柔和紧密的样子。
迢远——遥远。
相去无几——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二)感知内容,剖析结构
阅读一篇文章,都离不开先整体阅读,对全文轮廓进行把握。我们容易忽略的常是有了文章粗线条后该干什么,因此,我们要学会精读。学会精读,必须首先明确全文的中心,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善于概括各语段内容,善于找出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段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这篇文章“融会贯通”。
本文共分为七个自然段,各段的主要信息如下:
1.以诗文引出“木叶”话题,导出文章,以设悬念。
2.释“木叶”为“树叶”,同时,对这样单纯的解释产生质疑;并由“木叶”推出“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3.承上文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关键在“木”。指出这正是诗歌语言的精妙。
4.指出“木”自屈原开始就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里;并通过举例加以比较得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5.先提出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再通过论证得出“木”让我们易想起了树干。指出“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为下文引出“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作张本。
6.阐释“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并得出最终结论——“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和“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遥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特征。
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是一字千里。
(三)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明确: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统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
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明确:“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6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明确:“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子,可以援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例证,可以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根有据;三是增强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
知识小结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规规矩矩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绝不会遵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一本正经的析诗者。
林庚先生曾说过,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渗透了深奥的美学与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如其中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拆开单看,“藤”、“树”、“鸦”只不过是三个不同意义的词汇的凑合。但作者在它们的前头分别加了“枯”“老”“昏”三个修饰词语,情况就起了变化。“枯藤”、“老树”、“昏鸦”三个复词在表象和内在性质方面,均有了一致的地方,如同样表现了昏黄、灰暗、衰败、凄凉的气氛和情绪等等。当三者紧紧挨着排列在一起的时候,这些相同的情趣便突出出来,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对上述内容的理解,读过《说“木叶”》和没读过《说“木叶”》文章的人一定会大有不同。
林庚先生在这篇诗论中对上述现象给出了一个答案——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字面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我国古代的诗歌可谓是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杨柳”、“鸿雁”、“蟋蟀”等表示赠别的意象常可见于赠别类诗歌中,再如文中的“木叶”所具有的艺术特征。但也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中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月”这一意象,用在赠别诗中是一番韵味,在边塞诗中则是另一道景致。前者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后者如陈子昂的“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感遇》其三十四)、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我们应该像林庚先生那样,勤于钻研,探究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林庚
先生那样,不故意摆出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而是将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才能使我们不知不觉地参悟了蕴藏在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疑难解析
(一)1.(题目略)
答:(1)“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答:(2)“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答:(3)“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二)(题目略)
提示:本题是扩展题,旨在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尤其是我国古代诗歌的能力。
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但作者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坚定达观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古代诗歌中,类似“梅”的意象不胜枚举。例如,竹、松、草、柳等等。归结起来,甚至可以编撰一本《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辞典》小册子。
课后巩固
梯级演练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征戍(shù) 橘颂(jú) 招徕(lái) 萧萧落木(sù)
B.涔阳(cén) 无妨(fǎnɡ) 陇首(lǒnɡ) 得鱼忘筌(quán)
C.寒砧(zhēn) 桅杆(wéi) 漂泊(pō) 秋风袅袅(niǎo)
D.疏朗(shū) 窸窣(xī) 迢远(tiáo) 灼灼其华(zhuó)
解析:A项中“萧”读“xiāo”;B项中“妨”读“fánɡ”;C项中“泊”读“bó”。
答案:D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洗练 钟爱 必需 相去无几
B.留传 疏朗 精采 得意忘形
C.岑阳 概念 究竞 翩翩起舞
D.干躁 察觉 捣衣 一言难尽
解析:B项“精采—精彩”;C项“岑阳—涔阳”,“究竞—究竟”;D项“干躁—干燥”。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____。
(2)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 钟爱 奥秘
B.启发 钟爱 奥妙
C.启发 喜爱 奥秘
D.启示 喜爱 奥妙
解析:“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秘”,奥妙神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
答案:B
4.给下面的一段话补出漏掉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①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②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③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④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解析:①处为问句,②句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③处不是并列,不能用顿号,④处应用句号。
答案:A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
B.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C.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D.“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
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解析:B项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指外表华美,里头一团糟,而句中说“言之有物”,所以无所谓“败絮其中”。
答案:B
6.填在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____________“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__________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_____________“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A.如果 那么 就 而
B.尽管 而 却 于是
C.不但 而且 都 因此
D.尽管 但是 都 因此
解析:本题考查各句子间的关系。
答案:B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7.“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解析:本题是要求我们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因为“木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
8.“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关键语句既要照应上文,又要提示下文,即承上启下作用。在回答时要答出具体内容,不要太笼统。
参考答案:在内容上引出“落木”,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9.作者引用《橘颂》《招隐士》和无名氏的诗句,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解析:从原文中找中心句,此题很好作答。
参考答案:古代诗歌中虽少见“树叶”,但“树”倒是常见的。
10.对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但很少用“树叶”。
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地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C.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
解析:本段文字是写我国古代诗歌对“叶”运用的发展过程。对文字表达中心的概括,最关键的是理清思路,看文章讲了几段,讲了几个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哪一方面内容为主等等,据此作答。
答案:B
综合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分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1.“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梧桐是这篇托物言志散文描写的形象,对其外形特征的描写集中在第2段;对梧桐内在精神特征的揭示集中在第7段,也就是作者对“梧桐的寂寞”所作的诠释。
参考答案: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或:身躯高大,树冠繁茂)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的大度
12.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
解析:借物喻人,这“人”与“物”之间定有相似点,当然也有不同点。相同点①在“契合”一词之后,比较好找。相同点②见第3、4段,“暴风”一指自然界的现象,一指“史无前例的岁月”(指“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相同:①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②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13.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伴奏”,这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旧书上”意在表明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测试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及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三小题表达的都是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意念。
参考答案:“风暴”过后,新生命还会充满活力表现前辈对后代的托举和祝福 应以正义必胜的信心去看待历史
1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解析:A项错在“感到寂寞”,原文中说“梧桐的寂寞”“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B项“表现了母爱的细腻”是虚晃一枪,原文中没有这一层意思。D项“从容豁达”不是外祖父所具有的特征。
答案:CE
(二)表达交流
15.下列一段话中画线处衔接得最好的一项是( )
不是所有的欢笑都表达高兴,就像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掌声都表达欢迎,就像_____________。
A.不是所有的名声都表达实情 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
B.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C.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誓言都表达真诚
D.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 不是所有的名声都表达实情
解析:注意“欢笑”与“眼泪”,“掌声”与“喝彩”的对应即可。
答案:B
16.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解析:
首先要能抓住所给文字内容要点,筛选出关键语句,即时间(3月1日起)、项目(电信费、邮资)和价格变动的状况。其中,前两个方面的要点,只要认真阅读所给的信息,就不难完成;而“价格变动的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概括为“调价”,不能确定地表达出电信费、邮资在调整后,有降有升的完整信息,必须答出“价格有降有升”才符合要求。这是对考生概括和表达综合能力的较高要求。
参考答案: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降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