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 MB
  • 2021-06-03 发布

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 语文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2018〜2019年度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 语 文 考生注意: ‎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代文字记载的时代。商朝人有较为丰富的神话观念,世界来源及人神关系已进入他们的思考范围,并成为商代历史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古人把太阳看作宇宙万物的来源和主宰,太阳崇拜是远古时代普遍的宗教信仰。商朝人在其先祖与太阳之间建构了虚拟的血缘关系,王室贵族自称是太阳的子孙。商朝人心目中的始祖 神帝俊被视为曰月之父。 ‎ ‎ 湖南省长沙市出土了目前最早的古代帛书。帛书的《四时》篇把宇宙创世神称为“黄熊包戏”。“黄熊,,亦即黄龙,是太阳神的动物化身,“包戏”或指伏羲,乃是太阳神在后世的人格化代 表之一。《尚书•洪范》云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这就是秩序的构建,而其构建者正是帝俊。继帝俊规范日月之行后,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了更为准确的历法,并把一天分为霄、朝、 昼、夕。由该帛书的记载可知,从伏羲到帝俊再到共工,他们作为太阳神的人格化身,主要工作是完成对四时、时间和历法的安排,即对宇宙时空秩序的划分。因此,有学者认为,《四时》篇神话是一则以“岁时形成”为主题的创世神话,由时间的创立为标志而对宇宙和时空秩序做出安排。‎ ‎ 《山海经.大荒经》也载有帝俊创生日月的神话。在《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中,作为黑暗之乡的司幽国和作为光明国度的白民国皆是帝俊的后代,他们的家族传承之所以都围绕光明与黑暗的更替而延续,即因为帝俊是时间神。可以说,这些神话讲述了世界时空的来源。‎ ‎ 作为人类生活中光明的源头,太阳和月亮的诞生在任何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都是核心内容之一,‎ ‎·16·‎ 因而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可以推测,在“俊生日月”这一神话片段的背后,应该掩藏着一个已经湮没了的商朝人完整的创世神话,日月之父帝俊则是该神话中一位关键人物。在《山海经》 中,作为神话想象中的天神和祖先神,帝俊的人格化身份已经非常明显,他不仅是日月始祖神,更是早期诸多部族和国家的祖先,是人类社会众多发明创造的源头。 ‎ ‎ 商代处于由神话时代向人文理性时代过渡的时期,其创世纪的神话表现形式还有“十日神话”。“十日神话”与“俊生日月”类似,应是同一神话的不同版本。作为商朝人的创世纪和创世故 事,“十日神话”的特点在于它是商朝人对时空秩序的一次安排,赋予自然现象以秩序。在卜辞和 商朝人生活中,“十日神话”也与祖先崇拜结合起来,这是时空有序开展和人类社会起源的统一,二者是同步进行的。同时,在商朝人那里,“十日神话”还促成了商代历法的产生,其特征是以十干为 一旬,这与商族的社会组织模式的划分即十干氏族的构成方式联系在一起:“十日神话”成为商朝人规范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源头,也是他们在整体上阐释宇宙万物秩序的依据。‎ ‎(摘编自李双芬《商代创世神话多样化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代文字记载的时代,因此商朝人有较为丰富的神话观念。‎ B.目前最早的古代帛书中的《四时》篇记载了创世神,太阳神黄龙化为可能是伏羲的人物。‎ C.商代人的历史文化观念是神话组成的,世界来源以及人神关系巳进入商朝人的思考范围。‎ D.有关资料记载,因帝俊是时间神,他的后代家族传承都围绕光明与黑暗的更替而延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俊生日月”和“十日神话”两个维度,论述了商代创世神话不同的发展路径。‎ B.文章总体呈现总分的结构模式,中间部分着重论述了商代对宇宙和时空秩序的思考。‎ C.文章以由神话时代向人文理性时代过渡为前提,论述商代的先祖与太阳之间的关系。‎ D.文章注重文献论据,如长沙出土的帛书《四时》篇,先秦经典书籍《尚书》和《山海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代王室贵族自称是太阳的子孙,商代人把帝俊看作是日月之父,这反映了商代人的宗教信仰,即对太阳的崇拜。‎ B.《四时》篇可能是以“岁时形成”为主题的创世神话,因为该书记载,从伏羲到帝俊再到共工,完成了对宇宙时空秩序的划分。‎ C.从“俊生日月”这一神话片段推测,商代可能有完整的创世神话,而具有人和神的特征的十日之 ‎·16·‎ 父帝俊是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 D.“十日神话”是商代人规范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源头,受其影响,后面有了祖先崇拜,以及商族十干氏族的社会组织模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再到凤凰山 陈忠实 ‎ 小小的凤凰城远近闻名,着意在山水韵味。凤凰城山水名扬天下,得益于作家沈从文。凡 读过沈从文作品的人,不仅难以忘记湘西的山水韵味和民俗风情,而且种下有朝一日走一回湘 西的欲念。凤凰城是湘西风景风情的代表性杰作,自然为首选之地。‎ ‎ 十年前到凤凰城,看了山,看了水,看了沈从文先生的书屋和墓地,感触颇多,却不著一字,说来很简单,沈先生早在几十年前把湘西的山光水色和民生的风情灵气展示得淋漓尽致,至今 都很难再读到那样耐得咀嚼的文字,我便不敢贸然动笔了。这回又去湘西,再上凤凰山,不仅有 沈先生文章里的景致为参照,而且还有第一次来凤凰城的印象作对比,我发觉变化真是太快了,也太大了。‎ ‎ 我记得十年前进凤凰城时,要过一座桥,从桥上看下去,河水里浮游着几头水牛。水牛在河 里懒洋洋地游着,露出颂大的头和头上的弯角,还有浅灰色的脊背。水色不清,浑而近浊,漂浮 着有藤蔓的野草,据说是刚刚下过雨涨了水的缘故。这幕水牛戏水的景象就留在我这个北方人的记忆里。‎ ‎ 这回一看见凤凰城,一看见那条河,自然不再陌生,却看不见水牛的姿容了。水变清了,大约没有落雨也就没有涨水,更看不见浮草;原先沙子泥土铺就的河岸,用水泥砌得整整齐齐,类似城市公园人工湖的堤岸了。我似乎隐隐生出某种缺失的惆张。我又不敢说这种整修有什么 不合适,却想着那泛着青草的泥岸伸展着的自然状态的曲线,再也不复存在了。‎ ‎ 沈从文先生的旧居,十年前看了 一回,这次来仍然想再看一回。我从东正街拐进中营巷,就感到拥挤和熙攘,拥挤着的男男女女,都是因观瞻一位作家宅第的好奇心所驱使。庐这位作家 生前却是落寞的,尽管住在繁华的北京,活着时几乎是蛰伏隐居,即使在胡同里迎面撞怀,乃至 不经意间头与头碰撞得起了疙瘩,却谁也认不出个沈从文来。‎ ‎ 现在,先生早已弃居的老宅旧屋,却“下自成蹊”。据说一年四季都是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旅游旺季就这么拥挤着。‎ ‎ 旧居左卧室背后,有一方小小的火塘,上边吊着一只水壶,四周摆着几只小板凳。使我自然地发生最生动的联想,家人或朋友,围坐在火塘边,听燃烧的劈柴辞啪响着,水壶里的水咝咝咝 响着,‎ ‎·16·‎ 沏一碗热茶,或叙友情,或议家事,该是怎样一番惬意和快活。‎ ‎ 沈先一生的墓地在半山上,山不高,却很幽静,曲後盘绕,杂树蔽荫。突兀看到一块碑石,刻着龙飞凤舞的手书字体:“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初看吓了一跳,碑题内容似乎 太硬,一下子竟反应不及。细看副题为“悼念从文表叔”。立碑题字者为大名鼎鼎的黄永玉。笙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觉隐压下来,慢慢脅磨,反复体味个中内涵。‎ ‎ 沈先生的墓,是以一块巨大的石头为标志,据说重达五吨。上边刻着沈先生自己的话:“照我思索;能理解人;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一生的哲思概括,也是一种复杂曲折的人生历程之后的生命体验,只可领悟,不敢评说。‎ ‎ 据说这石头是黄永玉先生亲自为其表叔选择采掘来的,我便钦佩这位画坛大师超凡脱俗的审美取向,真是一块再恰切不过的石头。想先生平生不声不响,似乎也不爱热闹,悄悄走出凤 凰,死后又悄然归于凤凰,不料热闹发生在死后,拥挤了旧宅老屋,又川流不息吵吵嚷嚷在坟头墓前,如果真有先生不死的幽灵,怎么承受得住……‎ ‎ 我依着同行的朋友去河上乘一种专供游乐的小艇,河水清冽,暑气闷热暂得缓解。河边有人在洗衣淘米。女人洗着淘着,淘着洗着的还有男人。洗菜的男女似乎平平常常,洗衣的男女居然还用着棒槌。棒槌在石头上捶击衣服的响声听来悦耳,那是我自小在家门口的涝池边和灞 河里听惯了的脆响乐声。‎ ‎ 上岸后沿河边的小路走,不时有人拉着小车擦身而过,车上绷一顶遮阳的花布,车内置一张躺椅。花了几块钱的人坐在躺椅上。挣了几块钱的人拉着车子在小巷和河边跑着,供花了几块 钱的人观光赏景。这是最简单最直白的一种关系,容不得多愁善感者说三道四。我看着觉得有 点扎眼的,是一位坐在躺椅上的人的姿势,手里夹一支正燃着的纸烟,两条腿以八字撇开,搭在车子的两边,旁观者入目颇觉不雅。‎ ‎ 沈先生如果活着,今日的凤凰在他的笔下会是怎样一番景致?‎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十年前来凤凰城“不著一字”,再次来时却写了这篇文章,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要像沈从文那样,写出耐得咀嚼的文字。‎ B.文中的描写灵动而细致,有形有声,在石头上捶击衣服的棒槌声是“悦耳的”,就连作者的想象,壶里的水也是“咝咝咝”在响的。‎ ‎·16·‎ C.文中说“先生早已弃居的老宅旧屋,却‘下自成蹊”’,“下自成蹊”含意丰富,既是实’指,也包含了作者对沈从文先生人品的态度。‎ D.作者两次到凤凰,感受不同,再次到凤凰时,笔下的凤凰少了初识时的惊喜,而多了由表及里的沉思与回味,给读者以启示。‎ ‎5.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 ‎(1)便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觉隐压下来,慢慢嚼磨,反复体味个中内涵。(3分)‎ ‎(2)只可领悟,不敢评说。(3分)‎ ‎6.文章结尾说沈先生如果活着,今日的凤凰在他的笔下会是怎样一番景致?”作者这样写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12〜16岁的青少年是游戏成瘾高发人群。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既往研究显示,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7%〜27.5%,其中 不乏一些极端案例。 ‎ ‎ 游戏成瘾和一些非严重的精神障碍一样,都是大脑某个区域出了问题。在行为方面,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一旦被迫停止使用网络,就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在心理方面,患者表现为情感和认知偏差,因长期过度上网而对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感,出现悲观、沮丧、社交恐惧、容易紧张等状态。‎ ‎ 专家认为,一旦游戏成瘾,治疗起来既难又慢,且常有复发。未病先防才是治本之策。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法规,严格限制游戏公司的产品,比如限制年龄、限定时间、审查内容,杜绝游戏开 发者的成癌设计,避免把电子游戏变成“电子海洛因”。‎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 ‎ 为啥同样是这款游戏,有的人拿得起放得下,有的人却深陷其中?‎ 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会体验到一种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的精神状态,心理学称其为“心流”,它不仅是一种非常专注的状态,还能够让人感受到幸福感。我 ‎·16·‎ 们每个人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安全感、价值感、成就感,但是有些人频繁在现实的 世界中碰到创伤和挫败,他们中的一些就有可能会转而去寻找其他的寄托,如暴饮暴食、滥用药物、赌博、游戏成瘛等等。‎ ‎ 烟、美食或游戏,会促进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然而这种多巴胺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它激发的是人的渴望系统,它让你误以为做这些事会带来快乐。而人在压力状态下,对能分泌多巴胺的诱惑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容易屈从于诱惑。所以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怪圈:压力 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不如就玩会游戏看会儿视频减压吧。玩过一阵子后回头一看,原本就不多的时间更紧迫了,压力更大了,更想继续放松……于是就成了恶性循环。‎ ‎(摘编自《金陵晚报》)‎ 材料三:‎ ‎ 数据显示,中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超2亿人,2010年时最低触网年龄还是10岁,而2018 年的一次调查已降至5岁。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的网游以暴力题材为主。玩家对暴力网游接 触量越大,则越倾向于认为世界是丑恶的、他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同时对暴力的赞同度也越高。而在大部分游戏中,暴力、情色、血腥元素早已成为设计者用以吸引玩家的不二选择。‎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四: ‎ ‎ 从去年的王者荣耀到如今的抖音,从谷歌苹果到脸书,互联网产品纷纷推出防沉迷系统,此举不论是自我驱动还是形势所迫,都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游戏到视频、社交,再到全行业,从未成年人到全年龄层,防沉迷系统的领域、对象正在不断扩大。‎ ‎ 互联网产品在“让用户沉迷”这件事上付出大量努力后,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价值观逐渐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又迫于日渐趋严的政策监管压力,互联网产品不得不陆续推出防沉迷系统,帮助用户健康使用电子产品。但这些大同小异的防沉迷系统究竟成效几何呢?‎ ‎·16·‎ ‎ 对于成年人而言,防沉迷系统只能起到一个简单的提示功能,实际效果并不突出,而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即便设有密码锁,他们也能找到一万种方式破解。因此,真正让用户减少一款互联 网产品使用时间的,只会是另一款产品的崛起。防沉迷对用户效果不理想的同时,反而成为产 品监管的避风港,值得行业反思。‎ ‎(摘编自《防沉迷系统不断上线,但治疗“科技上瘾”仍是伪命题》)‎ ‎7.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到十年时间,我国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已经由180多亿元飞速上升为1600多亿元,显示出市场空间巨大。‎ B.从对我国未成年网民的调查情况看,未成年网民总量惊人,已超过两亿人,最低触网年龄近年呈快速下降趋势。‎ C.青少年主要喜欢暴力题材的网游,并且随着接触量的加大而对暴力的赞同度越来越高,这就给了游戏设计者以灵感。 ‎ D.对于孩子游戏成瘾,家长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是和孩子口头约定,有的是安装软件进行管控,最主要的是责打体罚。‎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调查数据显示,12〜16岁的青少年是我国网民中游戏成瘾的高发人群,游戏成瘾就是严重的精神障碍,是大脑某个区域出了问题。‎ B.多巴胺会让玩游戏者产生错觉——玩游戏能带来快乐,而人在压力下几乎无法抗拒能分泌多巴胺的诱惑,因而沉迷于网络游戏。‎ C.前两则材料都从心理学的角度深人剖析了游戏成瘾的原因,尤其是材料二对“心流”的阐释更深人浅出,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D.互联网产品最初为了占领市场,极力让用户沉迷上癮,现在只是迫于政策压力,推出了并无防护效果的防沉迷系统,求取产品发展。‎ ‎9.防治游戏成瘾,网民自身、游戏平台、政府各自的责任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游仲鸿字子正,果之南充人。淳熙二年进士第。李昌图总蜀赋,辟籴买官,奇其才,曰:“‎ ‎·16·‎ 吾董饷积年,惟得一士。”昌图召入,首荐之,擢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叙州董蛮犯犍为境,宪将合兵讨之,仲鸿请行。诘其衅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谕蛮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蛮听命,仲鸿受其降而归。知中江县,总领杨辅檄置幕下。时关外营田凡万四千顷,亩仅输七升。仲鸿建议,请以兵之当汰者授之田,存赤籍,迟以数年,汰者众,耕者多,则横敛一切之赋可次第以减。辅然之。赵汝愚在枢密,谓仲鸿直谅多闻,访以蜀中利病。光宗以疾久不朝重华宫,仲鸿遗汝愚书,曰:“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汝愚既拜右丞相,以仲鸿久游其门,辟嫌不用。初,汝愚之定策也,知阁韩僥胄颇有劳,望节钺,汝愚不与。僥胄方居中用事,恚①甚。汝愚迹已危。汝愚以淮东、西总赋积弊,奏遣仲鸿核实。仲鸿曰丞相之势已孤,不忧此而顾忧彼耶?”改监登,亨院以行。监察御史胡纮希傀胄意,诬汝愚久蓄邪心,谓朝士 中有推其宗派,指仲鸿也。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 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吴曦叛,宣抚司幕官薛绂访仲鸿于果山,仲鸿对之泣,指案上一编书示绂曰:“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谓家人曰:“曦逼吾死,即填其日。”宣抚使程 松已大弃其师遁。松至,仲鸿谓绂曰:“宣威②肯留,则吾以积奉二万缗犒兵,护宣威之成都。”松不顾而去。未几,曦诛。乞休致。卒,年七十八。 ‎ ‎(选自《宋史•游仲鸿传》,有删改)‎ ‎[注]①恚(hui):生气。②宣威:指程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B.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C.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D.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外,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秦朝等定都陕西,又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为关外。‎ B.辟嫌,指官场回避。官员回避制度在不同朝代内容也有所不同,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等。‎ ‎·16·‎ C.节,文中指古代朝廷传达命令、调军等的一种凭证;钺,兵器。节钺,文中是权力的象征。‎ D.登闻鼓:为畅通言路,古代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专供官员击鼓上闻,到朝堂陈述谏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仲鸿被人赏识,获得信任。他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李昌图征召他任职,认为他是个人 才,并推荐给朝廷;赵汝愚赞赏他,后来还向他咨询政事。‎ B.游仲鸿恪尽职守,富有才智。蛮人侵犯犍为,他请求前往,使蛮人投降;他在杨辅手下任 职,就营田问题向杨辅提出合理的建议,得到杨辅认同。‎ C.游仲鸿担忧别人,遭到打压。他与赵汝愚长期交往,在赵汝愚危急之时予以提醒;赵汝愚曾经得罪韩侘胄,韩侘胄仗势打击报复,说赵汝愚和游仲鸿搞宗派。‎ D.游仲鸿忠于朝廷,痛恨叛贼。吴曦反叛,他对前来拜访他的薛绂和家人誓言以死效忠朝 廷,并表示,如果程松留下抗击叛贼,他要用积蓄犒赏士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诘其蛑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请蛮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5分)‎ ‎(2)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M〜15题。‎ 上裴行军中丞 耿漳①‎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曰曛。‎ 枥上骅骝®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③。‎ ‎ [注]①耿漳,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②骅骝:赤色的骏马。③卫将军,卫青,西汉 名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首联与《雁门太守行》首联,都是通过描写边塞景物来渲染紧张气氛与危急的形势。‎ B.领联上句写良马撕叫、鼓角齐鸣,烘托了雄壮气氛;下句突出将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C.尾联卒章显志,运用名将卫青的典故,表达了对功勋卓著的裴行军中丞的赞美之情。‎ D.本诗虽是中唐诗人的作品,但其写景、气势,乃至境界,直追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15.颈联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结合诗句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16·‎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杜牧《赤壁》中的“ ▲ ”一句,以及李煜《虞美人》中的“ ▲ ”一句,都用了这个意象,而两句中的“东风”含意有所不同。‎ ‎(3)诗(词)文与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如苏拭(4)《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 ▲ ”一句,借酒抒怀;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一句,借酒抒发 思乡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掌握了很大程度上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用从西方直接“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导致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此类批评,( ),‎ 是明显的逻辑谬误。‎ ‎ 中国文艺是中华民族生活、思想、情感的经验书写和审美表达,任何脱离文艺现实土壤的文艺批评,只能是 。文艺批评工作者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艺修养。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在世俗功利的驱使下失去了真诚。有的为了市场需要, ,捕风捉影,哗众取宠。文艺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艺作品,任何脱离对象本体的文艺批评都是空洞无力的。然而,当前一些文艺批评常常表现出脱离对象本体的空泛化倾向。这类文艺批评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从作品中某个不重要的细部出发,妄加演绎,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正的文艺批评应该是及物的,紧紧围绕批评对象,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文艺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美学的、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判断。‎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了中国的文艺批评,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s B.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C.‎ ‎·16·‎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D.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了中国文艺的批评,影响了很大程度上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主观结论出发,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 B.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从主观结论出发,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 C.从主观结论出发,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 D.从主观结论出发,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违背了基本均逻辑规则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徒劳无功 望文生义 含糊其辞 以偏概全 B.隔靴搔痒 穿凿附会 不知所云 以偏概全 C.隔靴搔痒 望文生义 含糊其辞 掩耳盗铃 D.徒劳无功 穿凿附会 不知所云 掩耳盗铃 ‎20.下面是某校一次羽毛球邀请赛关于仲裁申诉的规定,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 仲裁委员会受理各队对比赛过程中各种判罚的申诉。申诉程序:1.各参赛队在比赛过程中如对裁判的裁决有异议要求申诉的,由参赛队领队赶快向裁判长提出申诉。2.其他观赛同学在比赛过程中如对裁判的裁决有异议要求申诉的,在比赛结束后一天内写出书面申诉材料,并放上证明材料,当事双方写上姓名后,拿给仲裁委员会裁决。‎ 四、写作(60分)‎ ‎21.下面是某领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6分)‎ ‎·16·‎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所谓科学素养,指的是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思想,以及运用科学技术处理社会事务、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上,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具备科 学素质的公众比例达到8.47%。这个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公 民的科学素质提高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面临这样那样的“科学尴尬”。比如,微信朋友圈中常常出现“喝白酒能抗癌’,“地震云可以预报地震”“闪电不会两次击中同一个地方” 等缺少科学依据的言论。‎ ‎ 某市科学协会组织高中生就公民科学素养展开讨论。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参加讨论,谈谈自己的思考。‎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6·‎ ‎·16·‎ ‎·16·‎ ‎·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