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3.78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例 [2017·全国卷Ⅲ](原文见考案二考向二[且做且思]例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B ‎[2017·四川成都一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①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那日的太阳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②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 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分外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益。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③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啊!‎ ‎④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⑤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胡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 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喊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这些沙子现在存放在我们各自的书房,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赞石油工人的质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表达石油大会战时的艰辛,也间接表达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 C.文章写塔里木油田承系着祖国石油的命运,石油工人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在赞颂石油工人的文章里独树一帜,真实又丰满。‎ D.本文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出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既用含蓄的比喻、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答案 B 解析 “也间接表达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错,文中没有这个意思。‎ ‎ 好题狂练 ‎ A组(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秋风袅袅秋虫鸣 张 强 ‎①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已感到时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蝈蝈也伏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蛐蛐、油蛉、纺织娘躲在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它们怕辜负大好的时光。‎ ‎②蝉从五月末由黑暗的地下爬出,开始羽化为成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可见六月就已经可以听到蝉声了。“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整个夏季都是蝉的,它们不知疲倦,伴随着一路攀升的气温,把一个夏天吵得沸沸扬扬,这盛大的阵势一直要持续到秋初。‎ ‎③古时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立秋的三候为“寒蝉鸣”,这时的蝉已禁不住越吹越凉的秋风和越来越浓重的夜露,开始发出凄苦的哀号。宋代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层秋雨一层凉,蝉弱小的身躯的确难以抵挡秋雨的侵袭,这凄凄切切的悲鸣或许就是它们无奈的抗争吧?“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郎士元《送别》)一声凄切的蝉鸣曾触发了多少人的千古愁思,因此采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家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 ‎④秋夜中叫得最欢快最忘我的莫过于蟋蟀,月华如水,洒在庭院中、窗台下,洒在枕边,洒在滴露的梦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些从《诗经》中走来,唧唧吟唱的秋虫,此时就蹲在檐下的月影里,或者躲在墙缝里,趴在草丛中,它们歌唱凉如水的夜色,歌唱大地的丰收,歌唱村庄的温暖。“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看,秋夜漫漫,陪伴人打发这寂寥时光的不只是一盏昏黄的灯,还有蛐蛐缠缠绵 绵的歌吟。‎ ‎⑤秋夜,纺织娘“轧织,轧织”“织,织,织啊,织,织,织啊”的叫声一点儿也不比蟋蟀逊色,和蟋蟀不同的是,纺织娘似乎很少躲到村庄的屋檐下,野外的草丛才是它们最宽广最自由的舞台。纺织娘古称“络纬”,《诗正义》中“络纬鸣,懒妇惊”是说纺织娘叫起来的时候,懒惰的妇人突然开始吃惊,原来她意识到秋天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还没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她怎能不惊呢,其实猛然吃惊的何止懒妇,李白《长相思》中写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⑥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俯,蛰伏也。过了霜降,秋虫的吟唱渐渐稀疏,这时古人认为秋虫都蛰伏了,实则不然,即使养在笼中,置于炉旁,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虫的寿命使然,非人力所能逮也。但秋虫的一生是响亮的一生,它们认认真真活过,这是它们对生命的尊重。‎ ‎⑦我庆幸和小虫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吧,它们还醒着,还用村庄朴实的方言唱着大地的歌,生命不息,大地的歌唱也永不会停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头描写秋虫在月夜忘我地歌唱,主要表现出秋虫对时间、对生命的珍视,展示了它们对生命的热情。‎ B.人们常以寒蝉来表现身世之痛、家国之思或离别之苦,这体现了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C.古人认为蟋蟀、蝈蝈、纺织娘到霜降后都蛰伏了,作者不认同这种说法,作者认为这时的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 D.文章层次条理清楚,行文自然流畅,极富文化意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现出作者对秋虫的赞美。‎ 答案 C 解析 “这时的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说法错误,是因为秋虫的寿命使然。‎ ‎2.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答: ‎ ‎ ‎ 答案 ①增添文章的文学性(语言典雅,富有文采),增强了文章艺术感染力。②丰富文章内容,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突出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态度),增强文章说服力。‎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文中引用古诗文的好处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先答出一般的作用“增添文章的文学性”“增强了文章艺术感染力”,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文中的具体作用,首先看引用哪些古诗文,然后看和作用的目的有哪些相关的地方,如文中引用“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观点“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这样可以归纳“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增强文章说服力”的作用。‎ ‎3.在作者看来,“秋虫鸣”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答: ‎ ‎ ‎ 答案 ①不辜负美好时光,释放生命的热情(忘我地歌唱)。②面对生活中的凄苦,虽无奈但依然抗争。③歌唱生活的美好、大地的丰收、村庄的温暖,生命不息,歌唱不止。④生命虽短暂,但应尊重生命,要认真地活。‎ 解析 题干要求结合“秋虫鸣”分析,答题的关键是找出描写“秋虫”的地方,然后归纳概括作者的生活态度,如结合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写“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的内容可以概括出作者的“生命虽短暂,但应尊重生命,要认真地活”的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很亮的秋天 王清铭 ‎①南方的季节分野不是很明显,还穿短袖的时候,秋季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子还是那么绿,偶尔飘落几片黄叶,但这还不是秋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南方往往也等到冬天。郁达夫曾感慨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如果不是肌肤偶尔感觉有点凉意,看到那轮月比夜色还早升上有些黯淡的天空,我还真的感觉不到秋季的足迹正从远处逶迤而来。‎ ‎②我很少仰望天空,也极少出门。刚读过两句古诗:“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我只是用肌肤感觉到一点很淡的秋意,而大雁好像有很多年不见了,这些旧时相识大概也忘了混迹于普通市民的我了吧。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很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站在楼的最高层,我在高处,但天空在更高的地方,秋高气爽,秋天的高度不是任何人可以触摸到的。‎ ‎③但秋天毕竟到来了,尽管不像故都的秋那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前天中午出门,天气还很热,抬头,天似乎显得高了,应该是逐渐枯落的河水给天空腾出一些位置了吧。立秋以来,有几个阴天,太阳似乎在夏天把自己的能量挥洒殆尽,显得有点有气无力的。不过这一天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 ‎④夏天是在炎热的极致中自己化掉的,那么,很亮的秋天是怎么到来的?秋在心上,就是愁。年轻的时候,我面对悄然侵袭而来的秋天总有一种诗人般的感伤,现在没有了,或许是心灵钝化了吧。但有一点,我是明确的,秋天从心境开始,也在心境中延伸。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 ‎⑤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心灵的远行。我很自然地默念几句前人写秋的诗句。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空中有没有鹤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让自己的思绪翱翔起来了;再比如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 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鱼在清浅的水底也能够飞翔,真的有点佩服诗人的想象了。鱼没有天空,没有翅膀,但照样可以飞翔。环境只能限制身体,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昂扬向上的人,在秋天,或无暇感伤,或超越了悲伤。‎ ‎⑥人生也有四季,秋季是人的壮年时期。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词,词人感慨壮年的羁旅漂泊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其实在秋雨中听雨滴落在心上,偶尔感伤一下,说明内心的诗意并没有随流水消逝,随黄叶飘零。晴朗的时候,也不妨让这只断雁引诗情到碧霄。壮年漂泊的生活足够让自己的人生也波澜壮阔。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说过“人生即痛苦”的叔本华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秋在心上,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无边的诗意。‎ ‎⑦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犹如酝酿果实,我们也为自己的秋天灌浆,着色。“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想我的秋天应该会有自己的收获的,最少,秋天来过我的心灵,在我的心内停留了一段,我的秋天就在心境中铺展开去。‎ ‎⑧或许秋意渐浓的时候,我也会有点感伤。我不喜欢张爱玲,但她写的一段话我喜欢:“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⑨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应当也是快乐的。‎ ‎(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说的“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是对中国传统文人常有的“伤春悲秋”意识的一种新的突破,这种意识在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 B.“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一句强调了人自身对于环境的体验的重要性:不同的季节和境遇尽管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但人生的心态最终要靠自己去调适。‎ C.第④段中“秋在心上,就是愁”一句,恰当地运用了双关手法,还巧妙地结合了汉字的构成,表现了秋天常常带给人的一种感受。‎ D.本文多处引用古典诗词,除了帮助表达丰富的意蕴外,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使之呈现出浓厚的文学味,也呈现出作者对“秋天”思考的更深层内蕴。‎ 答案 A 解析 “在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不正确,古诗词中的秋也并不全部是“愁云惨雾、落木萧萧”。‎ ‎5.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5分)‎ ‎(1)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很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 答: ‎ ‎(2)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 答: ‎ 答案 (1)想象奇妙独特,又合情合理,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单调重复、远离自然、令人疲乏的生活状态的解脱的渴望。‎ ‎(2)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感伤”心境的超越,以及对人生的积极的成熟的感悟。‎ 解析 所谓“重要句子”往往是表达段落和篇章中心主旨的句子,或结构上有起承转合作用的句子,或运用修辞手法表意含蓄的句子。解题时,我们的任务是解说其含蓄的部分,还原这些句子的本来的意义。如果它有比较明显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我们也应指出来,然后分析其刻画的形象、表达的情感等。‎ ‎6.请结合本文以及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探究“秋天”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所包含的意蕴。(6分)‎ 答: ‎ ‎ ‎ 答案 ①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作为一种“悲凉、感伤”(尤其是在承载着离别、思乡怀人、悼念逝者、感叹年华等情感时)的意象而存在。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再如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②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作为一种“豪放、旷达”(一些诗人一反传统“悲秋”色彩)的意象而存在。如本文中所引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如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观点正确,能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即可)‎ 解析 “秋天”这个意象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多有接触,所以考生如能积极调动积累,深入思考,是有话说的。况且,本文也已从一些方面解说了传统文学中的“秋天”意象的内涵。‎ B组(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身后那双眼睛 陈福玉 ‎①据母亲讲,我来到人世,是父亲盼了多年盼来的惊喜,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有了儿子,左邻右舍通知了一遍之后,竟担心不是真的,又匆匆跑回家再看个虚实。那年,父亲已满48岁,是一个给日本人当过苦力、在井下采了近30年煤的老采煤工了,父亲当年惊喜的心情可想而知。‎ ‎②然而,从我懂事开始,却不曾记得父亲对我有过什么偏爱,母亲打我,他往往非但不拦,还在一旁助阵:“狠打,打他个不懂事的东西。”学校里组织种试验田,不少家长都有意见,父亲却鼓励:“去吧,干点活儿好,没害处。”在我15岁时,放暑假父亲硬把我送到煤矿铁道线替母亲当起了护线工。于是,我在内心深处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漠然的感觉。记得父亲给我的唯一一次帮助,就是高中毕业那年冬天我要当兵,母亲坚决不同意,悄悄藏起了户口本,父亲却偷偷把 户口本塞给我,对我说了句:“出去吃点苦,比在家里有出息。”‎ ‎③入伍后首次见到父亲,是父亲因缺铁性贫血住进了医院,我请了假回去看望。父亲见到我来到床前,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反复追问是谁告诉了我,消瘦的脸上布满了阴云,当我扬扬自得地告诉父亲我已到了团部当兵时,父亲却极不赞赏地连连摇头:“团部有什么好,要出息还得到那吃苦的地方去。”只过了两天,我便被父亲撵回了部队。临行,父亲拉着我的手一再说:“别怕出力,到那锻炼人的地方去!”说话时父亲的手有些颤抖,他那苍白的脸色和语重心长的神情好像定了格,一下子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我主动申请离开机关,回连队当了一名炮手。再后来,我由一名炮手当上了副班长、班长,入了党,并被保送上了军校。这期间,我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极少同我说更多的道理,我想帮家里干点家务,父亲也不客气,既不像母亲那样又阻又拦,也不像我小时候那样对我指指点点,只是每当我干完了活儿,父亲就不声不响地把老白干烫好拿上桌,淡淡地告诉我:“喝点吧,男人长大了不能不喝点。”邻居和同学前来看我,夸我上了军校、当了军官有出息,父亲却坐在一旁从来不搭话,好像说的全然与他无关。然而,每次我离家归队,父亲却一次又一次地嘱咐我,“在外面别怕吃苦,别干那些不争脸的事儿!”‎ ‎④于是,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无论去干一件什么样的事情,都好像有一双父亲的眼睛在我的身后看着我,对我的行为作着评判。‎ ‎⑤1995年农历正月初八这天,是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黑色日子。这天,我生活在黑龙江老家、已近80岁的父亲在出门倒垃圾的路上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我赶到家中的时候,是父亲遗体火化的前夜,我守在父亲的遗体旁,看到父亲的面容很安详,他的手上裂满了细细的小口子,在一只手背上,还留着劈柴留下的伤痕。顿时,我的心头一酸,眼前涌起了父母多年来生活上可能遇到的许多艰辛。也就在这时,我的耳边再次响起父母多次安慰我的话:“家里挺好,什么也不缺,生活得很舒心,你就在外面安心地干吧!”‎ ‎⑥送走了父亲,我在一段时间里处于一种落寞的状态,仿佛不再 有父亲的眼睛看着我如何进取了,我变得懈怠起来。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了家中老母亲打来的电话,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一向只过问我生活的母亲,完全改变了关注的内容,越过以往的话题竟问起了我工作上有什么长进,这种转变令我愕然,一时间,我无言以对,母亲的语气和声调和父亲是那样的相似,瞬间里我感到透过母亲的话语,父亲的那双眼睛还在身后紧紧地盯着我。尽管我岔开了母亲的话题,却一连数天睡不踏实,我想如果父亲在天有灵,那双眼睛一定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很快,我又回到了原来的我。‎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开篇描写父亲“左邻右舍通知了一遍之后,竟担心不是真的,又匆匆跑回家再看个虚实”,凸显了父亲因为太高兴了,以致于不敢相信的心理。‎ B.父亲老来得子,虽然当时惊喜,但对儿子却不溺爱甚至残酷,第②③两段中父亲的做法和态度致使作者在内心深处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漠然的感觉。‎ C.当上副班长、班长,入了党,考上军校、当上军官,作者每一步的成长、进步都源于父亲的一双眼睛在自己的身后看着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作着客观的评判。‎ D.文章语言平实,感情真挚,以“身后那双眼睛”为线索,结构全文,刻画出了平凡而又典型的父亲的形象,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答案 B 解析 “作者在内心深处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漠然的感觉”是在15岁还年少的时候,而非后来所有的事情。‎ ‎2.为什么“邻居和同学前来看我,夸我上了军校、当了军官有出息,父亲却坐在一旁从来不搭话,好像说的全然与他无关。”是真的全然与他无关吗?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 ‎ 答案 不是真的全然与他无关。①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父亲总是不断地激励自己,但取得成绩时,父亲却从不用言语夸赞;②父亲以这种沉默的方式激励我不断前进;③父亲其实在沉默中肯定了我的进步,每次我离家归队,父亲嘱咐我,“在外面别怕吃苦,别干那些不争脸的事儿!”,说明我的“出息”,在父亲眼里是“争脸的事儿”。(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联系关键句“别怕出力,到那锻炼人的地方去”,可以看出父亲希望我有出息;“从来不搭话”是因为父亲鼓励我前行,但从不当面称赞;“别怕吃苦,别干那些不争脸的事儿!”表明了父亲虽未当面搭话,但在沉默中肯定了我。‎ ‎3.“我守在父亲的遗体旁,看到父亲的面容很安详,他的手上裂满了细细的小口子,在一只手背上,还留着劈柴留下的伤痕。”请简要分析这一细节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 ‎ ‎ 答案 ①“手上裂满了细细的小口子,在一只手背上,还留着劈柴留下的伤痕”,体现出父亲作为劳动人民的身份及辛苦、劳碌的一生。②尽管两个老人在生活上可能遇到许多艰辛,但从不给在外的儿子添麻烦,可以体现出父亲对儿子工作事业的支持。③儿子对父亲仔细地端详,发现父亲受伤的手,体会到了父亲一生的艰辛,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爱。(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根据“他的手上裂满了细细的小口子”“还留着劈柴留下的伤痕”,可以看出父亲生活的艰辛,还可以看出父亲不给儿子添麻烦,支持儿子的事业。结合下文的内容可知,父亲生活虽然艰辛,但从来报喜不报忧,体现了他对儿子工作的支持,作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静夜品瓷 程应峰 ‎①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了景德镇,想到了多年前不经意打碎的一只来自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瓶,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想到了诗中所写的“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牵动心中万千愁绪”的情景,这情景,竟然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②都是因为瓷器。瓷器这东西,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是一种情怀,每一种光泽都闪烁着离奇的色彩,它总是古色古香、不着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 ‎③我有两次抵达景德镇的经历,一次是在梦里,一次是在梦外。这两次都披着夜色,悄悄的,静静的,没有喧闹和喧哗,但我却分明听见质地优稚的瓷器的声音天籁般传来。这声音,沾染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漫溢华宇,贯穿古今,美轮美奂,直入心扉。‎ ‎④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景德镇总是陷在瓷器里。这里的花盆是瓷的,灯杆是瓷的,景观是瓷的,图案装饰也是瓷片镶嵌而成的。比比皆是的商铺,摆放着五花八门的瓷器,旅馆、饭店、广场、游乐园,哪里都泛现着瓷器的光泽。那些看起来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器,总是旗帜鲜明地撞入眼帘,令人心怡而感叹。就像有人说的,景德镇的瓷,比汉语里的词还要多得多哩。‎ ‎⑤灯影笼罩下的瓷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无须外在的叩击,这满街满巷遍布的瓷,就可以层层叠叠地在心中回响起来,回响起千年的美丽和沧桑。如此美妙的去处,如此美妙的音韵,是值得在静夜、在灯影月色里、在行云流水处细细品味的。‎ ‎⑥走过一家乐器店,我看见了各种瓷乐器:瓷排箫、陶埙、瓷琴、瓷二胡、瓷唢呐、蓝斑腰鼓等,令人目不暇接。我不知道它们究竟能散发出怎样不同凡响的音韵,但在我的想象中,它们一定有着或厚重,或悠远,或美丽多姿,或情意绵绵的音韵,这音韵,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⑦回转,静坐宾馆大堂,入目的博物架上,“荷花碗”“旋纹 搏”“荷叶口瓶”……在声光电的策动下呈现出古朴、娴雅、沉静、大气之神韵,那优美的形态、别致的釉色、含蓄的花纹生动而传神,教人观之再三,不舍移步离去。是啊,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最精致的瓷器如少女,就算在幽幽暗暗里,明明灭灭中,也能感受其晶莹剔透的质地,滑润如玉的釉面,以及迷离状态下所具有的神秘温润的气息。这聚集着东方女性纯洁、温柔、细腻、内敛品性的瓷器啊,究竟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美丽?透过眼前的瓷器,所能体验的,除了窑变的神奇,还有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⑧无论读瓷还是听瓷,都需要慢慢慢慢地品。用心品了,就能品出它的源远,品出人类卓越的智慧,品出属于它的春花秋月,品出它所承载的历史蕴含。用心品瓷,可以让人沉入或清新或愉悦或凝重的人生境界里,继而在思想的枝丫上,长出簇新的可以自由飞翔的芽叶来。‎ ‎(选自《文学与人生》,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薄胎青花瓷瓶”与“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诗句开头,既呼应题目,又增添文化气息。‎ B.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滑润如玉的釉面”等,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C.文章开头从夜静时分想到瓷器写起,然后展开梦里梦外听瓷与读瓷的经历,随之触发人生的思考,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D.文章总体上运用了象征手法,字面上写品瓷,实际上是借品瓷写人生,强调人们要像品读瓷器一样品读人生独特的滋味。‎ 答案 B 解析 “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不是比喻。‎ ‎5.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分)‎ 答: ‎ ‎ ‎ 答案 结构上:①点题(照应题目);②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内容上: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比作“芽叶”“枝丫”,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品瓷能让人更深层地体会人生的境界,让人们的思想自由;②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品瓷就是品人生。‎ 解析 解答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内容、结构和主旨等方面作答。内容上,结合所用修辞分析句子的内涵,很明显能看出该句运用了比喻,将“思想”比作“芽叶”“枝丫”,形象地说明了品瓷对品人生的启发;结构上,结合此句的位置,不难答出照应题目、总结全文的作用;另外该句在文章结尾,从主旨表达角度来说,颇有卒章显志的意味。‎ ‎6.从全文看,作者静夜品瓷“品”出了哪些韵味?(6分)‎ 答: ‎ ‎ ‎ 答案 ①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②品出了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③品出了有着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④品出了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解析 从第②段“瓷器这东西,……不着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可知品出生活的美和好;从第③段“这声音,……直入心扉”可知品出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从第⑥段“它们一定有着或厚重,……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可知品出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从第⑦段“透过眼前的瓷器,……还有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可知品出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C组(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米的恩典 甘典江 ‎①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④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⑤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⑥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⑦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⑧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⑨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 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⑩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⑪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 ‎⑫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⑬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⑭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⑮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点题,明确交代“米”是我最敬重的一个汉字,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说文解字》《易经》中的词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 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更增强了文本的厚重与力量。‎ C.文中叙述,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后来,大米开始自由流通,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 D.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内涵丰富语言极富感染力,告诉读者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并非抽象的一种消费符号。‎ 答案 C 解析 “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错误,文中使我突发恐惧的原因是:要是哪天人们没有了粮食怎么办。“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错误,原文是“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2.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5分)‎ 答: ‎ ‎ ‎ 答案 “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文中的“恩典”有以下意义:①“米”丰富了中华文化;②“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③“米”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④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解析 大米的“恩典”指大米给予我们的恩惠,梳理文章思路可知,答案信息集中于文章前半部分(①~⑥段)。由《说文解字》《易经》的解读可知,大米丰富了中华文化;“民以食为天”,大米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大米从土地中孕育化生,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主的媒介和命脉;由第⑥段内容可知,生长米的梯田给人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3.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文本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 ‎ ‎ 答案 ①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指出物质富裕后不能过度物质消费,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敬畏粮食等角度来联系生活谈 自己的看法。‎ 解析 第一问总结文章主旨,可以结合文中的“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等内容分析。第二问可以联系当前现实考虑,如现在提倡珍爱粮食、“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敬畏粮食等等。这一问属于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流水写意 彭学明 ‎①流水总是这样的,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满山奔走。流水的步态闪闪妩媚,流水的表情清亮秀美,流水的腰肢柔弱坚韧。流水像一个亦歌亦舞的诗人,以青山为题,以音乐为伴,写一首一泻千里的长诗。‎ ‎②两岸的山谷危崖峭壁,崖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云诡雾谲,灿烂的花朵儿孙满堂。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徵羽,一段一段地道白,一程一程地数板,把两岸景物唱得斑斓绚丽,一派温情。花鼓戏的韵律、黄梅戏的节奏、河南梆子的念词,都如飞流直泻的秦腔秦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这些水底跑动的音乐,常在寂静的山谷哗哗呼啸,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叮叮咚咚的流泉,则让我们想起琵琶、吉他、古筝、古笙,想起这些宫弦里楚楚动人的女人。一曲流水,就是一只长袖,飞动深宫欲海,民间衷情。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其实,流水本身就是女人柔弱无骨的精灵,摇摆的风姿,绰约秀丽,牵动两岸民俗、两岸风情。‎ ‎③莺飞草长的时候,流水丰腴得又嫩又胖。一河一河的新绿,既似一锅划不开的米粥,又似一匹扯不断的丝绸,典雅素丽,流淌着胭脂的芬芳。看山山是绿的,看树树是绿的,看天天是绿的,看云云是绿的,整个世界都在绿水里掠过似的,绿淋淋的,滴!顺着流水的源头,我们看到流水插满了桃花和柳条的,打马过庄,碰到有炊烟的地 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碰到有果实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流水,总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旅人,有打不完的胭脂扣,拧不完的感情结。它恋山,山是它坚强厚实的胸膛。它恋树,树是它灵巧修长的手指。它恋草,草是它飘逸秀美的长发。当然,它也恋村,村是它安居乐业的家园。那些村子与花朵往往就在流水最美的地方绽放着,饭香与落花,飘泊在河床。‎ ‎④剥开一座又一座青山,流水的肩头不仅落满了四季景色,也落满了风雨雪霜。鱼是流水最负盛名的舞蹈演员,飞翔的舞蹈,带动水乡民情。成群结队的鱼群,自由多变的舞型,像一梭子扫来扫去的子弹,击倒我们。蓄谋已久的鱼竿,就在这里纷纷下饵,长一根短一根,诱惑单纯的演员们。跳舞的鱼们被勾引上钩,满街的鱼香,在空中独行。那些船,是一只只远行的鞋子,在流水上面来来回回地跑了多年龙套,此刻歇息了,伴随鱼鹰休生养性;而桨,依然是一支推窗作画的笔,在水中入墨,水中切题,把一河水乡描得温情丛生。‎ ‎⑤顺着流水,一个楚国的三闾大夫涉水而来,高高的个,飘飞的须,一袭长衫,满目苦泪。求索,碰壁,再求索,再碰壁,金质的思想与水质的灵魂,使得他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世俗只需要愚昧,皇帝只需要昏庸,一切权贵都只需要谗言、媚笑、马屁,他只能选择雷电风雨的时候,把清白的良心投入清白的流水,只能以死作一次不朽的抗争。从此,一尾伤痕累累的鱼,总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游过来,让我们想起楚辞,想起离骚,想起端午龙船和那颗倔强沉浮、永不屈服的心。所有酷似汨罗的流水,就从离骚楚辞里流来,千年万年的端午龙舟,在离骚楚辞里竞渡。方块的汉字,竹制的书简,都密密麻麻地坐在船上,划着桨,擂着鼓,把一页页历史搅得天翻地覆、欢声雷动。屈原的诗与辞,繁茂地包围着我们,珮环叮当,衣裙窸窣,洗涤我们的肮脏与黑暗。‎ ‎⑥无论涉水而过,还是隔水而居,我们都割不开流水的莫逆亲情。我们可以没衣穿没饭吃,但不能没水喝,没有水,我们就不能活。因此,让我们热爱流水,珍惜流水,让流水的光华,世世代代,与人相 伴。听!流水的歌声,正从我们面前奔跑而过。‎ ‎(节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节)‎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部分写流水“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用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流水的源头。作者从“步态”“表情”“腰肢”三个方面为我们刻画了流水“妩媚”“清亮秀美”“柔弱坚韧”的特点。‎ B.“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灵动的流水,将流水欢快、活泼的形象印在读者的脑海深处。‎ C.第③段中作者写流水“恋山”“恋树”“恋草”“恋村”,将流水拟人化,表达出作者对流水的喜爱之情,极富诗意,读来亲切自然。‎ D.“蓄谋已久的鱼竿……诱惑单纯的演员们”中“蓄谋已久”“诱惑”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水乡渔民的幸福生活。‎ 答案 B 解析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有误,句子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新鲜的笑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以第②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方面的主要特点。(5分)‎ 答: ‎ ‎ ‎ 答案 ①层次感强。如第一句作者由“山谷”写到“树木”和“绿色”,再写到“花朵”,有条不紊,具体可感。②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一曲流水,就是一只长袖,飞动深宫欲海,民间衷情。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等。③生动。作者善于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等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本文是散文,散文的语言 要求凝练、生动、优美,这些特点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好的体现。作者紧紧扣住“流水”的特点,文思飞扬,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或实或虚,行云流水,再加上文言功底深厚,使得本文语言摇曳多姿。可从句式、修辞等角度切入。‎ ‎6.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6分)‎ 答: ‎ ‎ ‎ 答案 ①对生生不息的流水的喜爱之情。作者以优美的笔调描绘出活泼、灵动的流水飞越山川大地的美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②对流水哺育水乡百姓的感激之情。文中写流水恋村,写水乡温情丛生,都流露出作者对流水的感激之意。③对流水承载着历史意蕴的深刻反思。以清白的灵魂投入清白之水的屈原的悲剧,让后人不断地反省自我,洗涤我们灵魂深处的污垢。④希望人们喜欢流水,珍惜流水。既然无法割舍与流水的莫逆亲情,我们就应该珍爱流水,让流水永远在心中流淌。‎ 解析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概括主题的能力。探究作品的情感意蕴,要依据文本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合理分析。‎ 教师备课题组(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祈求 林敬钧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 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②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③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④我带着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⑤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棱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⑥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地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⑦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走开。‎ ‎⑧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 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⑨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⑩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选自《美丽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篇》,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开篇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象征了中华民族,同时奠定了沉郁、厚重、苍凉的基调,也为下文看到鹰旗,展开联想以至为鹰震撼作铺垫。‎ B.作者写南方织鸟精致而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形成对比,反衬鹰是“飞翔的精灵”“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C.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D.文章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答案 C 解析 “对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在文中没有根据。‎ ‎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5分)‎ ‎(1)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请品味句中画线词的妙处,3分)‎ 答: ‎ ‎ ‎ ‎(2)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请写出这“一颗泪珠”的特殊含意,2分)‎ 答: ‎ ‎ ‎ 答案 (1)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 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虽有鹰的身躯,而全然没有野生鹰的特性,没有自由的灵魂。因此它不会同情野生鹰的遭遇,更不能理解野生鹰所向往的远方。(2分,只要能说出“不会同情”和“不能理解”之意即可)‎ ‎(2)天上落下的泪,是鹰的泪。鹰高傲、凶猛,却被捆在架上无法高飞,当尊严受到冒犯却无法还击时,心中当然充满强烈的悲怆。作者用梦到鹰泪的描写,表达了对奋飞者遭遇厄运的深深的同情以及对鹰的施害者的怨愤。‎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的能力。(1)画线的两个词,是对年轻的鹰的神态描写。理解这两个词的妙处,就是分析年轻的鹰的这种神态所产生的原因及所体现的心理。(2)联系原文第⑥~⑨段可知,这里的泪珠是那只苍老的鹰的泪。对泪珠的理解应有两个角度:一是鹰为什么流泪;二是这泪珠是作者梦见的,那么这个梦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结合文章内容,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即可得出答案。‎ ‎3.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祈求”若换成“鹰的遭遇”,可以更加突出鹰的不幸。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说说你的理由。(6分)‎ 答: ‎ ‎ ‎ 答案 不赞成。(1分)因为本文不只写鹰的不幸遭遇,(1分)更重要的是借鹰的遭遇来呼吁善良的人们应“给鹰一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2分)是对生命意识、生命尊严的祈求。(2分)所以用“祈求”作为题目,更能切合文章的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一般来说,文章的题目都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的主旨。要比较哪个标题更好,首先得看文章的主旨,然后分析哪个标题最能体现文章的主旨。本文的前三段,通过鹰旗、鹰巢与织鸟巢的对比,赞美了雄鹰高傲、自由的品格。文章的主体部分,则写了牢笼中的苍鹰被侮辱,最终死去的遭遇;最后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 ‎,作者还梦见了一颗泪珠从天上落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呼吁对雄鹰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写鹰的遭遇不是最终目的,“祈求”对生命的尊重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故用“祈求”做标题更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年三十夜的爆竹 ‎①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每年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三十夜。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地,或是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个热闹的年!‎ ‎②在我们那儿,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摆上酒菜,焚香、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在群山回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俗,年三十夜,吃过晚饭,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门进出,称之为“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酒,焚香,击磬,随着悠扬的磬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为“开财门”),燃放爆竹烟火,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寓意这户人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烟火点亮,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潮!‎ ‎③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回去;父亲长年病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常吃得寡淡无味。斟上酒祭祀,遇上弟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俩也喝上三两杯,浅尝辄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喝得尽兴。表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后他还要做“总结”‎ ‎,几巡下来,常是一二十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邀了,说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样的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 ‎④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寨邻都无暇顾及,早早地就去见周公,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的,一觉即到天明。‎ ‎⑤父亲自2007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每年回去,想到父母不辞辛劳地把我们兄妹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在贵阳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秋,父亲因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怀,叫人情难自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 ‎⑥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别回去过年,她在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年三十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喝了不少,幸而未醉。妻子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回到自己家里,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听那窗外新年的爆竹阵阵炸响。‎ ‎⑦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城里人的爆竹是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搭没一格地乱放。‎ ‎⑧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者这几年回乡过年做好铺垫。‎ B.文中隔壁的其敏、其兵表哥每年年夜饭后都叫我去陪他们喝酒,且礼数繁多,可见他们的做法有些不顾他人意愿,作者觉得太烦琐。‎ C.“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由于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D.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身在城市的作者内心的冷清。‎ 答案 B 解析 其敏、其兵表哥不是“每年”年夜饭后都叫“我”去陪他们喝酒,文中说的是“这几年常叫我去陪他喝酒”;其敏表哥叫“我”陪他喝酒且礼数繁多,这是亲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既是传统风俗,更体现了家乡的民风淳朴,并非“不顾他人意愿”。且“作者觉得太烦琐”于文无据。‎ ‎5.文章第②段介绍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 ‎ ‎ ‎ 答案 ①让读者对作者家乡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引出行文线索“年三十夜的爆竹”。②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承载,既展示了家乡的淳朴民风,也传达出乡民对新年美好的祝愿。③承上启下,照应了文章标题“年三十夜的爆竹”,又为下文年三十夜表哥们热情地请“我”喝酒做好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分析文段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这段文字介绍了祭祖、吃年夜饭、开财门、燃放爆竹等新年习俗,展示了家乡淳朴的民风和乡民的美好愿望,让读者对作者家乡的风俗有所了解,这也是作者难忘家乡新年的原因之一。从结构上看,文章的标题是“年三十夜的爆竹”,因此,照应了标题。文中多次提到爆竹,文章的线索也是“‎ 年三十夜的爆竹”。后文还详写了表哥们邀请“我”喝酒,这一段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6.作者笔下的“年三十夜的爆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分)‎ 答: ‎ ‎ ‎ 答案 ①“年三十夜的爆竹”既是庆祝节日的风俗,也是行文的线索。②“年三十夜的爆竹”传达了亲人团聚的欢乐及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③“年三十夜的爆竹”寄托了作者对亲人及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亲情牵绊,乡土情结是永恒主题。④“年三十夜的爆竹”也是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作者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⑤“年三十夜的爆竹”在乡下热闹,在城市则稀落,触发人们在现代城市文明中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的远离进行深刻反思。‎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找出文中写新年燃放爆竹的语句分析体会,再联系现实深入探究。从文章第②段看,燃放爆竹是庆祝新年的传统风俗;“燃放爆竹烟火,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寓意这户人家兴旺发达”,燃放爆竹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最后三段写城里过年燃放爆竹“没个讲究”“七零八落”,城乡对比,突出了乡下新年气氛的热闹祥和,也引起人们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逐渐远去等问题的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