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训练(全国)
高考真题训练
一、(22分)【2014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仅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我们人类,大家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的那一种怪习惯;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你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也觉得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我从前有一位同事,他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现在他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闻他惟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一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我曾经到过日本的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的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上过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我想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我想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我们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则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丙项是( )( )(4分)
A.文章从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谈走,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发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已,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答案】A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对文章段落段意的概括。做此题首先要回归原文“截”(截取重要的语段和语句),然后“删”(删掉不重要的句子,使答案精炼),最后“改”(将原文中的话转化为自己的话)。在原文中能找到欣赏自然山水的三种方法: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山水中欣赏自然。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有变化。
【解析】此题考察了中间段落的作用,第⑧段是文章的中间段,它会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产生一定作用,比如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所以在看到中间段作用时,首先想到的是它产生的结构作用有:①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中的……引出了下文中的……)②前后照应(与前面出现的时间相照应)③点明中心主旨。而在内容上就要考虑文段本身叙述的内容是什么。只有将结构和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在这一题中拿到高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6分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胞,又觉得清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呈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常常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家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答案】
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性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2014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独木舟之道
【美】 西格德 ▪ F.奥尔森
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静是它的一部分,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声。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分,从而也与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从他将船桨侵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他便与它一起漂流,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划独木舟的感觉与在一片绝好的雪坡上滑雪几近相同,带着那种轻快如飞的惬意,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然而,对于一个划独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当他荡起船桨时所体验的那种欢乐。
②
掌控独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与灵活摇摆的身体成为一体。当每次划桨的节律与独木舟本身前进的节律相吻合时,疲劳便被忘却,还有时间来观望天空和岸上的风景,不必费力,也不必去考虑行驶的距离。此时,独木舟随意滑行,划桨就如同呼吸那样毫无意识,悠然自然。倘若你幸而划过一片映照着云影的平静水面,或许还会有悬在天地之间的感觉,仿佛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荡舟。
③如果风起浪涌,你必须破浪前进,则另有一番奋战的乐趣。每一道席卷而来的浪头都成为要被挫败的敌手。顶风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过一个又一个的小岛,沿着狂风肆虐的水域下风处的岸边艰难行进,猛然再冲进激荡的水流和狂风之中,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以确保你晚上睡得香,做个好梦。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风暴雨抗争。这就是为什么当经过一天的搏斗之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饭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才会有的得意之情。乘风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桨的技巧,而且要凭直觉判断出浪的规模势头,要知道它们在身后如何破碎。荡舟之人不仅要熟悉他的独木舟及其路数,还要懂得身后涌起的波涛意味着什么。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
④急流也是一种挑战。尽管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事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他们的怒吼和激流。人们可以在大船、驳船、橡皮船及木筏上冲过激流,然而,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当独木舟冲向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急流边缘,继而被它那看不见的力量所掌控时,在全神贯注之中是否也会有隐隐的不安?起初,并无速度的感觉,但是,徒然间你便成为急流的一部分,被卷入吐着白沫、水花四溅的岩石之中。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当他凭借着技巧或运气穿过河中的沉树、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时,他没必要得到别的奖赏,只要他体验到那种欢乐就足矣。
⑤印第安人说,只有傻子才会在急流中荡舟。然而,我却知道只要有眼里闪烁着探险的目光,心中怀有触摸荒野之愿望的年轻人,就会有人在急流中荡舟。体验大自然的风雨及风险是可怕而又奇妙的,尽管我也悲叹年轻人的鲁莽,可是也疑惑倘若没有它,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知道这种鲁莽不对,是我赞成年轻人感想敢做的精神。我赞许他们所知道的那种荣耀。
⑥然而,比冲过白浪、迎战飓风或躲过它们更重要的是那种感性认识,即只要水路之间有可以连接的陆路,就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独木舟所给予的是无边无际的水域和自由,是毫无约束的朴鲁和探索,那种感觉是大船永远无法体验的。帆船、划艇、汽艇和游艇无不因其重量和规模而受制于所航行的水域。但独木舟全无这种限制。它如同风一般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
⑦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连接水路之间的水路。尽管路上长满了荒草,有时难以被发现,但它们总是在那里。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荡舟人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在人类实施机械化运输和学会使用舵轮之前很多年,古人便划着小木舟、兽皮制作的打猎小舟和独木舟在大地的水路上运行。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
⑧当他荡舟漂流多日,远离自己的家园时;当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并将靠着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时,就会感到自己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以前他在一些烦琐小事中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如今才回到一种古老明智的生活惯例之中。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间变得简单圆满;他的欲望所剩无几,迷茫与困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
(选自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低吟的荒野》 ,有删节)
11.根据③④两段内容,分别概括在不同的情境下划独木舟的乐趣。(4分)
顶风破浪:
冲过急流:
【答案】顶风破浪:奋战抗争,欢快得意
冲过急流:挑战凶险,超然生死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 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2) 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答案】(1)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船桨犹如荡舟的身体的一部分;人舟和谐,融为一体。
(2)长满荒草的小路,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荡舟人走过时,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
【解析】要理解(1)中的比喻,运用比喻,写荡舟之人将船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能掌控独木舟,让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2)要理解(2)中“小路、结伴而行”所表达的语境义,联系“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荡舟人荡舟时能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作答理解句子就是理解具体词语在文中的语境含义。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有人认为第⑤
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
【答案】(1)不可删。结构上,⑤段承接上文对急流中荡舟之乐的描述。并由此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顺畅自然;内容上,⑤段所强调的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
(2)可删。结构上,⑥段首句可直接上承④段,删去⑤段,上下文联系更为紧密;内容上,⑤段意在强调荡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此意已蕴含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去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8分)
【答案】(1)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划独木舟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荡舟的过程中既能感受荡舟之乐,欣赏自然之美,也能从自然中获得精神启迪。
(2)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荡舟人背着行囊,远离家园,漂流荒野,乙能直面生活的本质,懂得简单乙是幸福,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
(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狂风暴雨和急流中,充满着变化多端、无法预测的险情,荡舟其中,能够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发出置生死于度外,抗争命运的勇气与豪情。
(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一种超载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独木舟小巧灵活,不受水域限制,荡舟人可以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划独木舟带来的自在与乐趣,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
(5)独木舟之道即传统之道,就是通过体验传统生活方式来反思 现代工业文明。当独木舟行于渐趋荒僻的水道时,荡舟人与往昔旅者精神相通,感慨古老明智的生活传统的逝去,并对现代人远离自然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解析】题目已经明确“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
,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理解。
B.中国的长城废墟中凝聚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劳,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答案】A.D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
【答案】指含有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二、三、四段通过对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的三个过程逐步解释了废墟的含义。五段中“
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爨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繁华,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与二至四段照应,从中提取相关的语句即可。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按照对“废墟”这一重要词语的理解,对“废墟”下定义。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 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即:被定义的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作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
(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
(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5分)
【答案】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一见残破就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甚至铲平重建,那是一种愚昧的行为,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这一种幼稚型的对文物的破坏,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
从中可以体现作者是反对圆明园重建的,如果同意,从文中抽取相关语句加以发挥即可。如果不同意,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同意。圆明园凝聚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辛劳,残缺的圆明园能引起人们痛惜,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它带着岁月的沧桑,能唤起人们“悟性陶醉”,重修圆明园是对人们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应联系文本,用语要准确,态度要鲜明,句子要简洁生动。首先标明观点,其次展开论述。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