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5.50 KB
  • 2021-06-03 发布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辽油二高2019-2020学年下学期 高二语文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每次大规模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 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以类治之”,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以毒攻毒,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黄帝内经》认为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 虽然古代的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难以从机理上全面揭示疫病并提出科学的防疫措施,但以毒攻毒的免疫观仍然具有朴素的科学道理。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些先天性免疫功能,被归结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得到“获得性免疫”,它虽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但通过感染某种病原体或接种该病原体的疫苗可以产生针对该种疫病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 以毒攻毒的免疫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该书主要记述了各种急性病症及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蟠等的描述都属首创。‎ ‎《肘后方》载有“治卒有狗犬凡所咬毒方”,也就是狂犬病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这种方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了不患上某种同样的疫病,人们用捣碎、研磨等物理办法把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等制成“药物”,其作用相当于原始疫苗。‎ 这种办法虽然原始,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最早制造出现代意义上狂犬病疫苗的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九世纪末制备狂犬病疫苗时发现,在感染该病毒动物的脑组织和脊髓中存在大量病毒,于是设法将其接种到家兔的脑中,经过处理后制备出了狂犬病疫苗。‎ 在古代的各类传染病中,天花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病种。为了应对天花肆虐,人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天花作为烈性传染疾病,注射疫苗才是最好的方法。中国古代医学有以毒攻毒的传统,也有在狂犬病、伤寒病等方面用类似注射疫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实践。针对天花,人们逐渐探索出了接种 “人痘”来阻止其传染的手段。所谓“人痘”,就是用人所感染的天花病毒为材料,主动地让未感染的人接触这种毒素,以达到产生天花病毒抗体的目的。‎ ‎“人痘”接种法很早就在中国开始了应用,清代医学著作《牛痘新书》、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均有这样的治疗方法的记载。不过,由于相关记载较为简略,所以也有人认为“人痘"接种法诞生于宋朝。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天花流行,当地的医师们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将“人痘"接种法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标志。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的这种伟大创造:“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的防疫与疫苗》,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古代以是否具有传染性区分“疾”和“疫”,说明古人对疫病的防治更加重视。‎ B.以毒攻毒是古代治疗疫病的主要思想,在《论衡》与《黄帝内经》中均有相似记载。‎ C.虽然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获得途径不同,但对疫病都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 D.明代医师釆用“人痘”接种法防疫,这是人类历史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治疗的标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立足于“疾”“疫”之间的区别,阐述了我国古代应对疾疫的防治策略。‎ B.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重点论述了古代的防疫方法和疫苗的应用。‎ C.文章引用大量古代典籍,揭示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采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古代人们为了避免疫病发生,采取适当主动接触病毒以在体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 B.《肘后方》中记载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虽然原始,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付诸实践后可以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 C.采用获得性免疫的方式将“人痘”植入未感染人体以产生天花病毒抗体,可以有效预防天花病毒 对人体的侵害。‎ D.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疾疫”的防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为人类健康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近日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高端人才指数、教育与健康指数等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在C20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并远远领先其他国家。这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但更能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五年排在第18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总量虽大,但是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摘编自2010年10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1949年,中国的起跑线非常低,各项指标甚至低于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平均水平。当时印度的铁路是中国的三倍;印度人的平均寿命比中国人长5.6岁;印度的主要工业产出,比如钢铁、化肥、煤炭、水泥、电力等,都远超中国。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什么让中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中国一直为之奋斗而印度忽视的一件事——全民扫盲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其中80%是文盲。而到2018年,中国人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96.4%,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当今印度的识字率不到75%,这意味着与印度相比,我们少了2.6亿文育。这堪称人类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 ‎“扫盲”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基本知识文化水平的进步,更是一种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功能性扫盲”概念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功能性文盲是指具有阅读、书写或计算能力,但是却缺乏利用这些能力来处理某些日常生活事务的人。因此,以识字为主要目的的扫盲方式已经逐渐难以为继,扫盲向更广泛的教育内容拓展。消灭文盲,最终要靠基础教育的发展。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义务教育机制的建立、发展和普及、完善,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 ‎(摘编自瞭望智库《凭啥中国能远超印度?》)‎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妇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学率仅有20%。建国后45年内,全国1.1亿妇女脱盲,女性文盲率到1993年已降至30%。经过义务教育普及和“春蕾计划”推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女童入学率显著提升。到2000年,中国妇女文盲率降至4.21%,成果较男性更加突出……但女性文盲率仍高于男性。到2002年,全国仍有500万妇女文盲。占总数的65%。女性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女童的辍学率高,妇女文盲新生、复盲现象还时有发生。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贫困农民家庭劳动力文盲率为22.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扫盲问题,特别是妇女扫盲问题不得到解决,势必影响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温友祥《西部贫困地区妇女教育和培训问题的思考》)‎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优势就是国家实力的优势,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摘编自2018年05月26日人民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截止至2010年,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但相比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我们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尚有较大差距。‎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比较落后,全国文盲人口超过4亿,可以说是一个“文盲大国”。‎ C. 经过建国后全社会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经建立并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已到10.6年。‎ D. 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共有超过1亿名女性脱盲,女性文盲率显著下降,相较于男性脱盲成果更为突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材料一成文于2010年,彼时我国正处于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阶段,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长远眼光。‎ B. 材料二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取得的扫盲成就,主要通过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关数据的比较,凸显了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 C. 材料三侧重从妇女教育角度以客观辩证的态度审视建国以来的扫盲运动成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正视了存在的不足。‎ D. 综合前三则材料可知,中国不断前进的进程,也是扫除文盲不断推进的过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6. 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发展教育对于中国崛起和未来发展的意义。(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苦乐年华 杨晓敏 我家的南边,有一片不太规则的南窑塘,约有五六十亩大小。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村里在此处建窑烧砖,就地挖土,逐渐掘成一大块可观的低洼地。雨水日积月累,形成全村最大的清水塘。即使在干旱的冬季,塘边儿水位骤降,南窑塘的西南角,仍有一带深水域,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片儿。南窑塘名扬乡里。‎ 南窑塘给故乡带来的欢乐,绝不仅仅限于夏季。它犹如一个聚宝盆,对于钟情于劳作的人来说,清水塘会毫不吝啬地奉献出它的宝藏。秋末冬初,落叶萧萧,在一派朔风肃杀中,荷叶儿残败凋零,芦花儿被风吹散,蒲条儿东歪西倒,水鸟也迁徙。随着农闲的到来,塘边儿陆续多了挖藕人。‎ 在泥塘里挖藕,本是一道讲究的工艺,懒汉永远不会精于此道。关键在于,掏了力气,能否有所收获,这也是对自己判断力和灵性的一种验证。冬季的塘边儿早已是一片狼藉,莲茎看不见,下铁锹时往往没有目标可鉴。有时挖了半天,累得通身是汗,依然寻觅不得一星半点的藕边儿。泥塘里的芦根、杂草等,硬拉软扯,像搅拌在混凝土里的钢丝一样,使铁锹不能灵活自如。连换几个地方,弄得泥浆沾身,只得哀叹运气不佳,苦笑作罢。所以,明知塘有藕,不愿下泥池的大有人在。‎ 我的五伯父则不然。他骨瘦如茎,颀长的身子略佝偻些。在塘边儿走动时,他喜欢把铁锹横在身后,用两只胳膊弯紧,那姿势显得很潇洒。当那双微眯的小眼睛睁开时,亮幽幽的,精气神很足。溜着溜着待他把铁锹向下一插,莲藕似乎就聚集在箩筐大的泥坑中了。哪怕是别人挖剩的闲坑,五伯也能挖出大藕来。我常去看五伯挖藕,以为那是一种享受,高明的魔术师,也不过有此本领,何况五伯是真功夫。他横背着铁锹在前面走,我提着小箩筐,在后面晃悠悠地向塘边儿去,无异于师徒俩。五伯虽然不爱指点,‎ 久了,我也看出些挖藕的诀窍。五伯挖藕非常注意寻找所谓“藕窝”。坑里只有一二挂藕,或者藕太小,费劲而划不来。讲究站位,两脚绝不能乱晃动,否则泥浆四溢,随挖随淤,老挖不成一个完整的“坑”。铁锹下去,都要利索,不能拖泥带水,不能太零碎。见了藕最忌轻易下手动它,一则易弄断,二则手上沾泥,无法抓锹。‎ 无论多么复杂的藕层,五伯差不多都不用手刨,而用锹一条条剔拨出来。我曾学到一招半式,虽不算真传,也足够旁人羡幕了。‎ 一年初冬,连刮几天干风,有一片凸起的塘面露底了。我大约10岁出头吧,还是有些力气的。也算是第一次踏入距塘边儿稍远的纵深处挖藕。那天如有神助,往日的疲倦感一扫而光。我像五伯那样,审时度势般地选好角度,抖动了铁银。这是一片尚未开发过的处女地,泥浆下呈沙质状,锹头无遮无拦。我在泥塘中,硬铲出一条通道,惊讶地发现藕层居然会排列得那么协调完美。一挂挂赤裸裸的莲藕被我揪出示众了。塘边儿逐渐增多的观众喝起彩来,我的情绪沸腾到极点。多少年了,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个富有创意的下午。塘边的汉子们眼热,忍不住也下塘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那一大片泥塘中,谁也没有再挖到规律排列的“藕窝”。直到父亲收工归来,在塘边呼喊我回家吃饭时,我才感到饥饿和疲惫。‎ 堆成小山似的莲藕,有六七十斤重。要知道,那时1斤萝卜才卖2分钱,像这样上好的莲藕,拉到40里开外的新乡菜市场,1斤可卖3角钱。半天时间,我的劳动价值为20元,比我父亲在田里辛苦一个月挣得还多!对于穷人家来说,这预算简直是个辉煌的天文数字。晚饭后,母亲细心地用针挑开我满手的血泡,抚摸着我稚嫩的肩膀,泪流双颊。‎ 掌灯时分,来了几位新乡的知青,缠着父亲说,队长大叔,这藕让我们几个过节带回家吧,怎么样?每斤算1角钱,年终分红扣除。父亲的喉结滚动几下,硬生生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挥了挥手说,拿去吧,塘里还有,我再让洲儿去挖。知青走后,母亲几乎把父亲吵得无地自容。一会儿,从未对我怜悯过的父亲,竟给我披了掖被子,用关切的语调说,累吧,明早让你妈给你煮个鸡蛋吃。这是我少年时期得到的最高奖赏了。‎ 哦,故乡的清水塘,你还记得我儿时的几丝苦涩吗?‎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笔下的南窖塘是因村里建窖挖土而形成的清水塘,它曾为热爱劳作的人奉献了宝臧,也承载了“我”对故乡的深情。‎ B.小说不仅描写了五伯的动作、神态等,而且通过挖藕的艰难和“我”挖藕的成功,正侧面结合表现了五伯的技艺高超。‎ C.“母亲几乎把父亲吵得无地自容”,写出了母亲因为孩子辛勤劳作没有得到应有回报的不满,以及父亲对母亲的畏惧。‎ D.作者淡化了情节,注重描写记忆中故乡的景与人,以及“我”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使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 ‎8.作者的回忆交织着怎样的“苦”与“乐”?请简要分析。(6分)‎ ‎9.作品是怎样叙述童年往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按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 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阖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 ‎(节选自吴有性《温疫论》张以增评点本,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11. 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 按,小篆字形,形声兼会意字,本意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相同。‎ C. 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 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稽、原”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 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温病的紧迫性。‎ C. 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 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染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2) 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入荥阳界注 王维 泛舟入荥泽,兹邑乃雄藩。‎ 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 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 秋晚田畴盛,朝光市井喧。‎ 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 ‎[注]本诗作于诗人贬官济州过荥阳之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诗人在秋天早上就已经乘船驶入荥泽,可直到晚上还没有走出荥阳地界。‎ B. “河曲”一句与《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展现出的景象有相似之处。‎ C. 最后一句借悠悠白云和一片孤帆,表达自己因贬官而产生的前途渺茫之感。‎ D. 诗人对荥阳作了多方位描绘,声色结合、画面多变,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5. 结合全诗,概括并分析诗人从哪些方面展现了荥阳的“雄藩”气象?(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 10 分)(每空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幕遮》当中,荷花触动世人诗人思乡之情,写雨后描写荷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2).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牛郎织女银河的相逢,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 ‎(3). 《菩萨蛮·小山重叠》中“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女子起床时的娇慵姿态,暗示了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心境。‎ ‎(4).《李凭箜篌引》中“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人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喳”情形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丙】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         ),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丁】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7.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      B.【乙】  ‎ ‎ C.【丙】   D.【丁】‎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 B. 春江花月,伫立如霜的江沙之上 C. 携壶老酒,翘首九月初三的夜空 D. 扪参历井,沿羊肠逶迤蜀道而上 ‎20. 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1)这段话是小说中哪个人物安排的?(3分)‎ ‎(2) 在这些处置措施中,有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分析(4分)‎ 四、写作(60 分)‎ ‎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 ‎ 材料1:日前,武汉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去世。他向身边人发出疫情早期预警时,知道这样做有风险,是医者仁心的担当意识,让他鼓起勇气吹出预警疫情的哨音。此后,他坚守在抗疫一线,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他在病床上他对记者表示,希望尽快治愈,重返前线战场。(来自《中国青年报》)‎ ‎ ‎ ‎ 材料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摘自臧克家《有的人》)‎ ‎ ‎ 材料3: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摘自网络格言)‎ ‎ ‎ ‎ 武汉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请恰当引用三则材料,以“致敬这样的人”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定。‎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年级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1.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说明古人对疫病的防治更加重视”错。中国古代区分“疾”和“疫”,说明古人对“疫”的特点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没有比较之意。‎ B.“以毒攻毒是古代治疗疫病的主要思想”无中生有。根据文意,“以毒攻毒”只是一-种治疗思想,没有特指是“主要思想”。‎ D.“这是人类历史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治疗的标志”错,根据原文“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明代……的标志”可知,这只是“一些学者”的观点,并且是“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标志”。‎ ‎2.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章立足于“疾”‘疫’之间的区别”错,本文的立足点是古代疫病的防治。‎ ‎3.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可以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错,根据(肘后方》的记载可知,,古人对狂犬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而“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领导的研究小组最早制备出的。‎ ‎4. C 【解析】C项,“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已到10.6年”错误,范围理解有误,原文“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可知范围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而不是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 故选C。‎ ‎ 5. B 【5题详解】B项,曲解文意,“凸显了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错误。依据“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什么让中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中国一直为之奋斗而印度忽视的一件事——全民扫盲运动”可知,通过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关数据的比较,是为了凸显中国的整体发展速度惊人,从而引出其背后的原因“全民扫盲”。故选B。‎ ‎ 6. (1)发展教育为中国崛起提供了充足的有文化的劳动力;‎ ‎(2)发展教育使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深人人心,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为国家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3)发展边远贫困农村的教育事业,有助于完成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 ‎(4)发展并优化高等教育,为未来国家进步发展提供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7,解析补充,还有外貌描写 ‎10. B ‎11. B【解析】“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是“抚摸、抓住”的意思;“按图索骥”的“按”字是“依照、依据”之意;而文中的“按”是“查验”的意思,与前两者意思不同。‎ ‎12. C【解析】“阖门传染”是“全家都被传染上瘟疫”的意思。‎ ‎13. (1)(5分)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最终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竟”“霄壤之隔”每处1分 ‎ (2)(5分)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别”“笃”每处1分 ‎14. A 【14题详解】A项,“可直到晚上还没有走出荥阳地界”错误,这一句对应的信息是“秋晚”二字,但结合“早入荥阳地界”“朝光市井喧”等句可以推知,全诗写的应是早晨景象;“秋晚”理解为“晚秋”为宜。故选A。‎ ‎ 15. (1)户口众多:“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 ‎(2)物产丰富:“秋晚田畴盛”;‎ ‎(3)商业兴旺:“朝光市井喧”“渔商波上客”;‎ ‎(4)人民生活富足:“鸡犬岸旁村”“朝光市井喧”。‎ ‎【15题详解】“雄藩”的意思是地位重要、实力雄厚的藩镇,然后抓住诗中能展现荥阳的“雄藩”气象的词句分析。‎ ‎“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 意思是河水弯弯曲曲向前流,乡村街巷特别密集,人口众多,热闹非凡,强调这里人口众多;‎ ‎“秋晚田畴盛”,意思是晚秋时节,田地里的各种庄稼特别丰盛,种类繁多,强调这里的物产丰饶;‎ ‎“朝光市井喧”,意思是早晨集市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华喧闹的景象;“渔商波上客”意思是水市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强调这里商业繁华;‎ ‎“鸡犬岸旁村”,意思是密集的村落就在岸边,鸡犬相闻;“朝光市井喧”意思是早晨集市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华喧闹的景象;强调这里人民生活富庶、祥和与闲适。‎ ‎16、(1).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2).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3).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4).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5).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17.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 )‎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20.‎ ‎(1)王熙凤(3分)‎ ‎(2)“十二日不放家去”,及时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避免交叉感染;‎ ‎“外面打扫净室”,保持公共卫生;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及时就医。(答出两点即可)(4分)‎ ‎21、作文立意示例】‎ 世界需要抱薪者  ‎ 最美的逆行人  ‎ 你们不会孤单 ‎ 善待我们的英雄 ‎ 莫让逆行者成独行者 ‎ 期待花枝春满  ‎ 中国,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更好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文言文译文参考:‎ ‎《温疫论》原序(节选) 吴又可 过去张仲景创作《伤寒论》,大概是为了伤寒病而设立的。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温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多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温疫,探求其中所说的伤寒患者,一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两个。我就查验各本古籍,都认为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的,都属于温病,而伤寒一定发生在冬天。然而依次列出年份比对病例,温疫患者四季都有,而真正的伤寒患者,总是病发在深冬严寒之际。虽然有头疼、浑身酸痛、畏寒、无汗、发烧等症状,每次使用驱除邪气的药剂,流一下汗也就痊愈了。偶尔有不服药也能自己康复的患者,并没有因为经常失汗,导致出现黄疸、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等症状。这都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不是真正的伤寒病。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现在鹿和马分得很清楚了,更能看出伤寒是世人很少得的一种病。张仲景认为伤害是一种急症,乱世当中失去医治的机会,大多导致损伤生命,于是写下论著来挽救天下苍生,用意可以称得上仁德。然而伤寒与温疫都是急症,因为少见的疾病,尚且恳切地告诫世人,何况温疫患者比伤害患者多出百倍,怎会忍心搁置病症不去论述?有的人说瘟疫这一疾病,张仲景原本另外有论著,经历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论著埋没在战火之中,也就是《伤寒论》这本书中声称的那样,散佚丢失后的遗稿,经过王叔和补充药方完成论述,编辑成完整版本。那么温疫的论述未必不会从散佚的那部分书稿中得以明晰。崇祯辛巳年间,瘟疫盛行,感染的人很多,到了五六月份更加严重,有的全家被传染。疫情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每次看到当时的医生错误地用伤寒之法来医治患者,没有不危及生命的。有的病人家属错误地听信了医生“七天之内将会自己痊愈。不这样,十四日内一定痊愈”的话,因而失去医治的机会。有的人遇到医生见识浅薄,用缓药来救急症,即使不立刻受到药物的损害,终究延误病情而导致死亡,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感染邪气较轻的人有的侥幸得救;感染邪气比较重的人,又加上得不到有效医治,白白死去的人数也数不完。啊呀!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病症越急切,投奔医生越混乱。不是死于病痛,是死于医生之手;不是死于医生之手,是死于对古籍的散佚遗失。一千年以来,为什么百姓这样不幸?我虽然鄙陋,沉静心性,穷尽病理,推究患者感染的邪气、邪气进入的途径、邪气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归纳平时多次使用的有效方法,详细地叙述在下面,来等待有学识的人指正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