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95 KB
  • 2021-06-03 发布

【语文】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徙,“废逆旅” “使民无得擅徙”,人们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徙,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在西周封建制下,是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周天子除了保留王畿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给无数的诸侯国。而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将其余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也就是说,周天子能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虽然周朝设有“司民”之官,“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但这里“书于版”(计入户籍)的人口,显然只是生活于王畿的臣民而已。至于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的。这样,经典封建制下的人口,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贵族(周天子、诸侯与大夫),他们是各级贵族的“私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塔状社会。‎ ‎ 先秦封建制瓦解之后,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不再有贵族,因而也不再有“私民”,全体臣民都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的陷阱,因为失去了贵族这个中间阶层,国家直接统辖无数的“编户齐民”,极容易造成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 ‎(摘自《户籍上的中国》,作者吴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国通过废旅店的方式来禁止百姓擅自迁徙,百姓若不得已外出,需要持介绍信住店,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 B.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籍制度,都设有专门管理户籍和人口的官员,只是相比较而言,西周管理的人口数量比汉代少。‎ C.在刘邦的大军攻进咸阳时,萧何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资料,这体现了他过人的政治远见。‎ D.“编户齐民”尽管将国民从贵族隶属中解放出来,但造成了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所以也是一个历史的陷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谈及秦国、汉朝的户籍管理,并与西周封建制进行对比,西周没必要也不可能进行全民户口登记。‎ B.文章首段重点谈论秦国户籍管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引经据典进行论证,而且摆事实进行论证。‎ C.文章第二、三段论述汉代户口登记制度,内容详实,户籍每年进行核査,而且登记的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等。‎ D.文章末尾对社会结构进行探讨,从深层进行挖掘,先秦贵族阶层的消失,社会瓦解,贵族和私民都成为公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先建立了严格周密的户籍登记制度,要求国内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登记,出生要及时注册,死亡要及时销户。‎ B.秦国在诸侯争霸中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户口登记制度,获得了全民动员的能力和丰厚的财力,其中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C.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是对秦朝全民户口登记制度的继承和完善,在逐级加强户籍管理的基础上,汉代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员。‎ D.西周封建社会是一个区别于秦汉扁平化社会结构的多层塔状社会,比如,各诸侯国的人口受诸侯节制,不受周天子管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 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政策导向,优化了产业环境,有效推进了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 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文化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化产业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十八大以来”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数据总结》)‎ 材料二:‎ ‎ 在十三五规划中,文化产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方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长足发展机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2015年增长7.5%。在此基础上,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迎来更高速发展,并进入深耕细作,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产品进一步融合,我国文化产业迈入黄金发展期。‎ ‎ 业内将中国消费结构的发展划分为三次升级,分别是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电器消费、汽车和住房消费,并预言,第四次消费升级会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转变,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际上,文化消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进,其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统计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约为4.7万亿元,而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仅超过1万亿元,存在着巨大前进空间。‎ ‎(摘编自《文化产业:提升国民幸福总值》2017年12月15日中国青年网)‎ 材料三:‎ ‎ 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要影响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必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应体现“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赞赏带着血性和担当的电影《战狼2》高扬国威,为中国文化产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作出示范;取材于真实故事的《湄公河惨案》横空出世,为主旋律电影的商业运营探路。他评价说,“这两部电影都是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典范,讲述中国故事,讴歌伟大时代,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的定位,把文化放到了兴国强国的高度,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表示,文化工作者应有更高的使命和更广阔的视野,真诚记录和展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成长足迹,艺术地告诉人们中国历史的真相和发展走向,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广泛传播注入更多的精神内涵,让文化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文化产业如何拥抱新时代》2017年1月4日《光明日报》)‎ ‎4.下列关于文化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2012年到2016年五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又增加了将近0.6个百分点。2016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 B.国民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发展、文化产业的贡献功不可没。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也得益于文化产业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 C.虽然我国实际文化消费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但是仍然远远没有达到市场潜在的规模。这就决定着我们必须把文化消费确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D.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更快,这是在十三五规划中文化产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得到重视与发展机遇的结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八大以来,由于政策的扶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推进,这使得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 B.文化产业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并直接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转变。‎ C.其实中国消费结构的四次升级发展,充分反映出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到改善生活条件再到生活日益富裕的过程。‎ D.文化工作者应有更高的使命和更广的视野,不要再写虚构的作品,把我们民族的成长足迹和中国历史的真相表现出来。‎ ‎6.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茂 林 ‎ 阿城 ‎ 口渴死,恨不能咬近旁的树皮吮。好林子,一架山森森的引眼。不想再走,情愿将自己栽在这里,也绿绿的活个痛快。‎ ‎ 林子不是野生,齐齐的极有章法。山也只是普通的山,却因为树而雍容非常。‎ ‎ 正想躺下去,忽然就有咳嗽声,如折干枝而又有韧皮,响响的不断。回身望去,林深处闪出一个老者,眼睛却亮,远远的就有光过来。‎ ‎ 老者走近了,如空树般笑,嘴里只有一颗牙装饰着,问:”后生子,赶脚么?”我点一点头,忽然问:”有水么?”老者定定地看着,似在打消他自己提出的疑问,说:”山有好树,就有好水。” 站起来,随他沿齐齐的树走。‎ ‎ 并不上坡,走不久,有泥屋一幢,自然有鸡的咕咕声。早就防着有狗,走近了,果然有。半人高的畜牲,黄黄的窜出来,狺狺地屁股调来调去,眼睛却紧盯着。老者不知从什么部位发一声响,那狗就蹲伏下来,尾巴不停地摇,肚皮一缩一缩地喘。‎ ‎ 老者推开门,哑哑地朝里说:”有客喝水哩!”一面就跨进去。‎ ‎ 灶间极干净,不多的罐罐在暗处都映出方形的光亮。灶台没有一点污水的痕迹,锅盖洗得发白,略略高出灶台一点。一只炊帚如新的一般吊在灶边的墙上。 ‎ ‎ 里屋有轻轻的响动,帘抢在老者前掀开,现出一位婆婆。‎ ‎ 这婆婆老而不暗,极是清爽,那眼如一碗温水,消一身乏渴。极恭敬地问了好,被让到炕上坐。‎ ‎ 婆婆也不多说,转身去沿墙一条小柜上提过一吊黑釉陶壶,又在炕桌上摆一个小陶碗,斜斜地斟满了,偏着身子坐在炕沿上催着喝。‎ ‎ 心下暗暗赞叹,不觉问他们是不是守山林的。‎ ‎ 老者蹲在地下,嗬嗬笑着,举手比了一个八字。不觉问:“八年就长成这样好林子?”婆婆宽宽一笑,说:”他有八十了。”老者脸上闪出些光,说:”这一辈子,就是给人守林呢。”‎ ‎ 于是透窗望去,再想看那些树。不料目光再也不能远,只定在窗上。‎ ‎ 好剪刀。‎ ‎ 原来窗纸上,反面贴了许多剪纸窗花:公鸡、母鸡、小兔、大狗、偷油的鼠、骑驴的媳妇子,又有一个吃烟的老汉,还有一个织布的女子。都剪得大气,粗如屋檩,细若游丝。那鸡那狗那兔那鼠,若憨若巧若痴若刁,闹闹嚷嚷,上上下下,一时竟看呆了。‎ ‎ 婆婆见不喝水,就说:”有甚好看?这东西家家都有的呢。”我点点头说:”有是都有,可这些铰得好,铰得奇,不一样哩!”老者站起来,走出去,磕一磕烟锅,又进来,说:”好的都在柜里头哩。”当然执意要看。‎ ‎ 婆婆竟有些腼腆,笑着从柜里取出一个纸包,打开,各色的纸都有。看那包的纸,是一张极早的《陕西日报》,黄了,只是不坏。婆婆将各色纸铺开,一时我竟喜得哑住。‎ ‎ 只见各种人物极古极拙,怕是只有秦腔才吼得动,又有房屋竹树,都奇诡异常,满纸塞而不滞,通而不泄。‎ ‎ 婆婆说:”这是四旧哩!你是客,喜欢这些,又看了走路,不怕的。”‎ ‎ 忍不住,问:”婆婆可能为我铰一个?”婆婆说:”呀!老了呢!”急忙说:”不怕的。会的不难,难的不会。”老者说:”这个同志喜欢,你就铰,怕甚?”婆婆就在炕里摸出一柄剪刀,奇大无比,心下疑惑,只不言语,看她铰。‎ ‎ 婆婆一脸欣喜,忽然消失掉,皱纹拙起来。并不马上铰,对着纸沉思半晌,才将剪上纸边。之后竟再也看不出婆婆如何铰,只觉得游剪如龙,落纸纷披。看看老者,眼温温地虚着。‎ ‎ 再看婆婆时,正将大剪放在盘着的腿上,扭身向亮处举手照一照,动一动嘴,并不说什么。我待要看,婆婆已经递过来。‎ ‎ 这是一只牛,肚上一朵大梅,如风火般转。牛额上散星月般空白。眼睛一只巨睁着,令支开的四蹄如怒如奋,另一只则似偷窥,支开的四蹄反而是闪避不及的慌张。我说:”铰的实在好。”老者说:”喝水,喝水。”婆婆说:”铰了是为自家欢喜。”‎ ‎ 喝一口水,仔细将纸牛夹好,放进袋里,说:”不敢多要,这张是一定自己收好。”‎ ‎ 老者和婆婆一起看我,说:”也值得收藏?”却是笑笑的。我说:”若婆婆有空闲,我倒还想要个人物的。”便用眼睛询问着。‎ ‎ 口不再干,只懒懒的乏,便只靠了墙斜倚着。看婆婆铰,听老者蹲着咳,还听狗狺狺的。鸡大约是养出了蛋,紧着叫,便斜过眼,将感激寄托出去,在那林上。‎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描写了老者夫妇的生活状态,透露出兴味盎然的人生逸趣,饱含了对普通民众的生存方式的关心。‎ B.“公鸡、母鸡、小兔、大狗……一时竟看呆了”此段描写,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形象活泼生动,衬托婆婆剪纸手艺的高超。‎ C.这篇作品没有冗长、杂芜、纠缠、错乱的语句,文中的句子短小、简约、明白、省净, 文白杂糅, 体现了极深的语言造诣。‎ D.婆婆见“我”不喝水,只顾盯着剪纸窗花,看出”我”的喜欢,对于“我”的请求,便不加推辞,答应给“我”铰一个,是想让“我”做个留念。‎ ‎8.文中第五段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阿城小说的表现主体往往是一群很平凡、很普通的人。但平凡普通的只是他们的外表, 他们的内在都有一种超越凡俗的精神力量。请结合作品人物形象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缣、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以至洛阳。及王郎起,从破王郎,封应侯。‎ ‎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暧顿王,因从平河北。建武二年春,定封异阳夏侯。引击阳翟贼严终、赵根,破之。诏异归家上冢,使太中大夫赍牛酒,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会焉。‎ ‎ 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在倾危混殽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六年春,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既罢,使中黄门赐以珍宝、衣服、钱帛。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后汉书•冯异传》节选)‎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B.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C.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D.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其作者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 B.光武,是刘秀死后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 C.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 D.“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冯异早年为王莽效力,在父城抵御汉军。后在出巡属县时被汉军抓获,经苗萌劝说投降刘秀。‎ B.冯异为人谦虚,治军有方,深得下属拥戴,在调整将领并分配各自的属官时,大家都表示愿意跟随冯异,他因此得到光武帝的赞赏。‎ C.冯异因屡立战功得到封侯之赏,还享有奉诏回乡祭扫祖坟、朝廷官员送牛酒、当地大小官员及同族人陪同祭坟的特殊待遇。‎ D.冯异位高权重,遭人嫉恨弹劾。光武帝让冯异看弹劾他的奏章,一方面是信任,另一方面暗含试探告诫之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2)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野 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写草堂之景,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充满了村野之趣。‎ B.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 C.这首诗作者看似平静的心中却充满了无奈,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 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忧国忧民之情贯穿始终。‎ ‎15.赏析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桃花源中老人和孩童快乐自足的精神状态。‎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了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如写承载房屋大梁的柱子 __________,房屋突出的钉头“多于在庾之粟粒”,乐器声 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人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地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 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 成都的诗的传统,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它靠的不是___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工部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曰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将数子, 频来语燕定新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悠然自得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晨钟暮鼓 B.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C.悠然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D.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一朝一夕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的底蕴,其实就是诗的传统 B.有底蕴的文化,其实就是诗的传统 C.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D.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 B.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C.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 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话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借鉴意义。____①______,正在于其著述者对待历史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后入应有的敬意,而非凭空想象,随意为之,并使其庸俗化。否则,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_____②______,使读者通过一面夸张变形的“哈哈镜”观察历史。近些年来,_____③____,已经在读者尤其是在那些并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影响到他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21.请对下面文字进行压缩,概括“方舱医院”有哪些特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方舱医院,是由活动的“房子”建成,在野战条件下,由医疗方舱、技术保障方舱、病房单元、生活保障单元等组成。方舱医院可以根据要求迅速分区、分模块展开,在短时间内达到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要求,隔离传染源,并通过调配的专业救治力量积极救治患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我国方舱医院先后参加了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在参演和执行各种应急保障任务中经受住了全面考验。建固定的新医院受很多条件的限制,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也很高,而方舱医院恰恰能弥补这些不足。‎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赴一线,成为这个春节最可敬的“白衣战士”。”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武汉16岁的中学生陈琪方写给患者的公开信包含了多少鼓励、牵挂和战胜灾难的信心。‎ 材料二:大年初三晚上8点,安静的武汉突然打开了那么多扇窗户,在熟悉的旋律当中,许许多多的武汉人自发地唱起了国歌和《我和我的祖国》。2月17日广州市越秀区举行线上升旗仪式,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组织学生收看,共同抒发家国大义……‎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黎明中学高二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请你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写一篇倡议书,倡导大家感恩、信赖、尊敬医务工作者。‎ ‎②请你给身在疫区不忘鼓励患者的陈琪方同学写一封信。‎ ‎③你对武汉同胞自发约定大合唱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读后感。‎ ‎④请你为这次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理解曲解文意,“没有户籍”说法属于无中生有。B“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籍制度”说法错误,原文是“在西周封建制下,是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D项原文是说“可能是一个历史的陷阱”。‎ ‎2.B ‎【解析】文章首段重点谈及的是秦国的户籍管理制度,而非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3.D ‎【解析】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的。‎ ‎4.C ‎【解析】C项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中国消费结构的发展的趋势,与文化消费的规模空间没有直接联系。‎ ‎5.A ‎【解析】B项“文化产业因资源消粍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而受到人们的欢迎”过于牵强,其实文化产业受到欢迎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C项前三次升级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发展,第四次升级则是精神生活需要的提高。D项“不要再写虚构的作品”曲解文意。‎ ‎6.①国家要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明确政策导向,优化产业环境,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文化工作者必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要创造出影响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的好作品。③文化工作者应有更高的使命和更广的视野,真诚记录和展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成长足迹,让文化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7.D ‎【解析】D项“不加推辞”“是想让我做个留念”,理解有误。‎ ‎8.①从描写的内容看,这一段是具体场景的描写,提到鸡和狗,透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②从表现人物形象看,侧面烘托出老者夫妇生活的宁静平和。③从结构看,照应后文婆婆的剪纸和结尾处的描写,使文章结构完整。‎ ‎9.作品中的老者夫妇平凡普通,但他们身上有着超越凡俗的精神力量。①他们为人淳朴、热情、善良:在“我”极口渴之时,带作为陌生人的“我”回家喝水②他们勤劳尽责、做事认真:林子守得齐齐有章法,绿绿森森,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③他们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守林生活中,养家畜,剪纸④他们淡然无争、自足自乐:一辈子守着茂林。‎ ‎10.C ‎【解析】进退都做好标记,军中称为最有秩序。每次军队停下来作短暂休息时,将领们都围坐在一起讲论战功,冯异却经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因此在军中有“大树将军”的称号。‎ ‎11.A ‎【解析】《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12.A ‎【解析】“经苗萌劝说投降刘秀”错。冯异自己决定投降刘秀,苗萌只是“敬从子计”。 13.(1)冯异为人谦让,从不自夸,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伐、行、引各一分,句意通顺2分)(2)现在看到您给我看的奏章,心中颤栗,惊恐万状。我深知圣明的主上了解微臣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战栗、固、因各一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他爱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初起时,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察五个县,与父城县长苗萌共同守城,为王莽抵御汉军。光武抢占颍川时,攻打父城县攻不下来,将军队驻扎在巾车乡。冯异乘间隙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汉军抓获。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以及同乡人丁缣、吕晏,都跟随着光武,于是一起举荐冯异,得到了召见。冯异说:“以冯异我一人的微薄之力,不足以影响您的强弱。我的老母尚在父城之中,请允许我回去据守五个城邑,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光武回答说:“很好。”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领都是由武士兴起,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抢掠。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并非庸俗之人,可以归附他。”苗萌说:“我与您生死与共,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等到光武担任司隶校尉,途经父城时,冯异等人随即打开城门奉上牛酒相迎。光武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带回洛阳。等到王郎兴起,跟着光武击败王郎,被封为应侯。‎ ‎   冯异为人谦让,从不自夸,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进退都做好标记,军中称为最有秩序。每次军队停下来作短暂休息时,将领们都围坐在一起讲论战功,冯异却经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因此在军中有“大树将军”的称号。攻破邯郸后,军中调整将领部署,并分配各自的属官。士官们都说愿意跟从大树将军,光武因此称赞他。冯异另外率军击败北平县的铁胫军,又降伏了匈奴的于林暧顿王,接着又跟从光武平定河北。建武二年春,正式封冯异为阳夏侯。冯异带兵攻打阳翟一带以严终、赵根为首的盗贼,击破他们。光武帝下诏让冯异回乡祭扫祖坟,派太中大夫送上牛酒,下令二百里内的太守、都尉以下的官员以及同宗族的人陪同祭坟。‎ ‎   冯异自己觉得长久在外征战,心里不踏实,就上书表白渴望回归朝廷之心,愿意亲自侍奉皇帝,光武帝不允许。后来有人上书说冯异在关中十分专制,斩杀长安县令,有至高的权威,百姓都拥戴他,称他为“咸阳王”。光武帝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书谢罪说:“我本一介书生,过分地蒙受圣上恩宠,高居大将之位,享有通侯的爵位,接受治理一方的使命,建立了微不足道的功勋。在危乱混沌之时,都不敢有什么闪失,何况现在天下太平,上下尊卑有序,而我却要为自己的卑微爵位所蒙蔽,竟不知思量陛下的巍峨高大?我自始至终都想着要谨遵您的旨意,从未想过要改变。现在看到您给我看的奏章,战战栗栗,‎ 惊恐万状。我深知圣明的主上了解微臣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光武帝下诏回复说:“将军您对于国家,谨遵君臣的大义,恩情亲如父子。有什么值得嫌疑,而心怀恐惧呢?” 建武六年春,冯异进京朝见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他,并对公卿们说:“他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接见结束,让中黄门赐给他珍宝、衣服、钱币、布帛。之后光武帝多次宴请冯异,商议收复蜀地之事,过了十几天,才命令冯异带着妻子儿女返回关中。‎ ‎14.B(“脱离写景”错)‎ ‎15.(1)“片云”用以自喻,表现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滞留蜀中。(2)借景抒情。云傍琴台,本是自然现象,其实正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报国无门的痛苦。‎ ‎(3)运用疑问(反问)语气,突出强调了诗人的迷惘与无奈。(6分,每点2分)‎ ‎16.(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多于南亩之农夫; 多于市人之言语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7.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悠然自得”指悠闲舒适,从容自在;“自得其乐”指自己从其中得到乐趣。 文中强调诗让人们从中得到“乐趣”,用“自得其乐”恰当。第二空: “平起平坐”指地位或权力平等;“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根据文中的“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可知,此处强调 “地位”平等,用“平起平坐”恰当。第三空:“另眼相看”的意思是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另当别论” 指当作另外的情况来看待或处置。文中任调“另外的情况”,用“另当别论”恰当,第四空:“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一朝一夕”的意思是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非常短的时间。文中与“长久岁月”相对,用“一朝一夕”恰当。故选B。‎ ‎18.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前文的话题是“诗的传统”,根据主语一致原则,此处的主语应是“诗的传统”,据此可排除 A、B两项;根据括号后面的“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可知,此句强调“底蕴”,故选D。‎ ‎19.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橫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创造”与后面的宾语不搭配,应改为“造就”;二是语序不当,“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先是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再是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从而“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故选C。‎ ‎20.①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 ②反而可能扭曲历史 ③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 ‎21.关键信息:(1)模块化(单元)组合,机动灵活;(2)开展救治迅速积极,治愈率提高。(2)多次经受考验,受条件限制少,成本相对较低。(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 ‎22.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