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两所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在中国,“和谐”一词之两字为同义。“和,谐也。”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中国的琴道讲究中正平和,中国的茶艺推崇和静怡真,中国的建筑代表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的医学要求五脏调和、七情调和、气血调和,就连进行博弈对决的中国围棋都在寻求中和平衡之道,而追逐营利制胜的中国商业也信奉着和气生财。
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命其乐官典乐要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古人已发现五声、六律六吕、八种乐器的有序配合能产生和谐的音律。古人还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并把万物的差异与互补之平衡解释为和。如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事物内部对立的阴阳两气经过斗争达到和谐。这就同样与赫拉克利特论述的“和谐”不谋而合。
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的人文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各家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
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理想。《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在道家那里,《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
和谐,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就是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儒家讲“致中和”,这个“中”字,就表达了一种不扩张、不过分的原则。
季羡林说,“和谐”的概念不简单,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他认为,今天提倡“和谐”这个概念,有助于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不要斗争。
(摘编自震江《和谐:古哲先贤的社会理想》)
1.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所论“和谐”内涵的一项是(3分) ( )
A. 孔子在抨击“苛政猛于虎”的同时,极力主张养民惠民,“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B. 佛家主张“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在宇宙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神。
C.民间流传的俗谚:“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D. 在创造文字时,我们的祖先认识到战争的危害,《说文解字》的“止戈为武”,即从和平的角度创造“武”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 和谐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人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比如琴道、茶艺、医学等。
B. 儒、释、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C.道家的“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这与赫拉克利特论述的“和谐”不谋而合。
D. 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主张国与国的和谐共处,人与人的和谐,即季羡林先生所概括的“人人合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理想,因为在“大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会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
B.“和谐”思想博大精深,追求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个人自身的和谐,对全世界人民的日常行为方式影响都很深。
C.“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D. 坚持“和谐”的理念,有助于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必定能避免相互斗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开镰
洪忠佩
①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月光刚刚飘过老屋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噼啪的声响。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
②村庄田野上最早的开镰,总是以母亲躬身的收割为起点。嚓,嚓,嚓,一丛低着头的稻子,刚好在母亲手里是盈盈的一把,割下几丛就是一摞。我看着大丛大丛的稻子,在母亲的弯弯的齿状的禾镰镰口纷纷倒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禾镰还啄在禾戽上。
③稻蔸上的镰痕,新鲜,平整,那拓展延伸的行数,是母亲俯身左右开镰的频率。母亲衣服的后背上,明显有了汗渍留下的盐碱,白白的一片。当时,我虽然已过了懵懂的年龄,却只知道开镰收割是人与村庄、季节、田野建立的一种秩序,即便自己站在“冷浆田”(水冷田瘠)里挥镰,也是被动的,甚至是木然的。
④那个时候,总觉得稻田里斑鸠与麻雀的欢呼雀跃,都比我快乐得多。物质匮乏的年月,人也显得卑微无助。那抢收抢种的日子,仿佛日夜都混沌不清。尽管母亲累得直不起腰,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她和村里人一样,都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一把木柄的禾镰,弯弯薄薄的,铁质的镰齿里可以生发出生活的无限美好。那一丘一垄一畈的稻田里,都是与母亲一样躬身舞动禾镰收割的父老乡亲。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从给母亲打下手到参与收割,我常常找不到语言表达的出口,更忽略了躬身收割的母亲。
⑤
敬老有福,敬土有谷。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禾镰上壁,农夫也没得吃。母亲类似的话语,来自于农家耕作生活的沉浸,好比有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牵着春种秋收的关联。
⑥在村庄的炊烟袅袅中,在我的乡土田野记忆里,似乎所有的色调都与稻子有关。禾苗的嫩绿与青葱,谷穗的饱满与金黄,以及“禾秆城”(稻草垛)褪去金黄的灰褐色与斑白色——这是我对乡土田野色彩的记忆和认知,还有一种食为先的生存宿命。后来,我看到列维坦的《秋收》和米勒的《拾穗者》等油画作品,无论作品的主题还是色调,都激活着我远去的记忆。
⑦稻子那阳光镀亮的色泽,那饱满而成熟的色调,又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遥远的童年,童年的歌谣复苏起来,少年时代的时光显影起来——
瘌痢头,光油油;糯米饭,蒸芋头。芋头蒸不烂,赶你去讨饭;
……
手捧苞芦(玉米)粿,脚烘石炭火,神仙皇帝不如我。
……
⑧往往,诸如此类的童谣都是以我家乡婺源的方言为版本的,今天,已是乡村远去的拮据生活的写照,哼唱起来犹如古调。
⑨米,是稻的化身,是民间的福祉,是大地万物的象征。如今,婺源乡村开镰庆丰收,民间有着自己的激情和独特的方式。比如做新米粿、蒸汽糕、舞稻草龙,还有迎桂花灯、瓜果灯,人们总是用内心真挚朴实的情感,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
⑩“人生土是根,命存地为本。”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既是生活的烟火,又是心灵的路径,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这也是我对婺源民间文化遗存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根本原因。诸如婺源农俗中,正月初二贴联牵牛饮水祝愿耕牛平安的“开牛栏门”,正月初七开始祈愿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的迎“社公”,秧田发青之际请土地菩萨、祈愿丰收的“安苗”,以及农历六月“卯日”敬祖先与五谷神的“吃新”,所有这些,应是我的父老乡亲对乡土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也是我一直在视线内追根溯源、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
我欣喜地看到,在家乡婺源的大鄣山、赋春、镇头、中云、江湾一带,近几年有村民种植有机稻尝到甜头,开始走规模化有机化的路子。他们不仅种田能够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购置农机也有补贴。在那层层叠起的翻滚的稻浪中,禾镰的欢吟已经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收割机。场面虽然没有北方麦收那样壮观,但却成为山村田野一道新的风景。
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秋风中,还有几分燥热,夹杂着草木与稻谷混合的气息。像犁耙耖里储满了耕作记忆一样,母亲每一把禾镰的齿痕里,都是开镰收割鲜活的显影。
(选自《人民日报》)
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中引用童年的歌谣既点出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又写出了作者童年拮据的生活,同时使文章更富有文学色彩。
B.家乡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是农耕文明的体现,让作者对于民间文化遗存产生浓厚兴趣,并追根溯源。
C.第二自然段中用“嚓,嚓,嚓”“大丛大丛”“纷纷”等叠词描写收割稻禾的情形,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D. 第四自然段写母亲“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焦灼”指母亲对于孩子的愧疚感,“幸福感”指收获稻子的喜悦。
5.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划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 文章标题为“开镰”,但文中只用了小部分篇幅写母亲开镶,而把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相关的联想上,作者为何这样安排材料?(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在奥运会开始后的13天内,共撰写了457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让人惊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
“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共同研制。其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作为第二代新闻机器人,“张小明”不仅可以通过 检索图片自己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诸如“笑到了最后”“实力不俗”等词语。
新闻机器人,或者叫AI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其实,在“张小明”出现以前,新闻机器人就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关注并加以使用。例如,国外有美联社的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以及纽约时报的blossom等,国内则有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dreamwriter等。这些写稿机器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再将这些数据按照语句出现频率以及新闻要素关键词进行分析加工,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然后将新闻元素5W1H代入其中,一篇新闻消息就这样产生了。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材料二:
机器人跟记者并肩工作,写新闻,已经是一些媒体机构的现实。有些体育消息,如果不加作者名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机器人新闻”不是关于机器人的新闻,而是机器人做的新闻,在人类世界普及的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对于此刻正在电脑前写稿的记者们来说,似乎饭碗受到威胁,形势不太妙。
然而,写稿只是记者工作的一部分。机器能就特定话题做电话采访吗?能写出有文采、直抵人心的报道吗?技术上这是可能的,可以事先把问题拟好,让机器打电话采访。但编辑是否愿意这么安排则是另一个问题。不过,更靠谱的判断是,机器人或软件将很快成为记者们手里的一个工具,用来搜寻新闻线索或生成内容。
记者的核心职责是从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中筛选、掂量、分析、权衡、组织,写出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全面平衡的报道。这是一门活技术,代代相传到今天,经过百余年的演化。如果说机器人最终也能掌握这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技术,那也不大可能是现在。
(摘编自《机器人都能写新闻 记者真要失业了吗》)
材料三:
如今,“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里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出版商们正在努力应对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以及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的残酷现实。尤其在美国,机器人写稿越来越普遍。2014年以来,《洛杉矶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一直由机器根据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自动生成。这中间也出过岔子。去年6月,《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加州海岸发生6.8级地震的报道。但它实际上依据的是USGS错误发布的1925年地震记录,于是闹出了一个地震预警响了92年的笑话。
但这些风险并没有降低媒体机构对机器的热情。《华盛顿邮报》去年宣布,开始由机器发布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这些稿子每周都会自动更新,资料来源是高中橄榄球教练提交的净胜分数据。在欧洲,各大新闻编辑部在算法的帮助下,去年每月生成数以万计的稿子。荷兰的一个机构甚至使用一种算法,用更简单的语言改写稿子,为儿童“量身定制”
新闻报道。牛津大学的亚历山大•芬达坦言,虽然这些系统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但仍不够精密。虽然人工智能无疑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新闻编辑室,但哈佛大学的约书亚•本顿认为,专业记者们写稿时应对的真正困难和最严格的部分——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将很难被机器掌握。
(摘编自《好新闻需要专业技艺机器人“记者”难取代“本尊”》)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张小明”的核心是“写稿模块”,其工作原理是运用某些最新技术,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
B. 新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机器人新闻是机器人做的新闻;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
C. 机器人新闻普及速度超乎想象,特别是在美国,机器人写稿十分普遍,某些新闻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D. 现在,《洛杉矶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华盛顿邮报》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都是根据数据自动生成。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张小明”是第二代新闻机器人,性能要好于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它不仅可以检索、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一些词语。
B. 新闻机器人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采集、录入数据,经过分析加工,再将新闻元素代入其中,制作出特定模板,就能“写”出新闻。
C. 记者写新闻是一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活技术,它要求记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恰到好处的加工,在此基础上写出优秀的报道。
D. 如今,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为了应对这些残酷现实,“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越来越受欢迎。
9. 使用机器人“写”新闻有哪些不足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012小题。
宋一鹤,宛平人。为诸生,见天下大乱,即究心兵事。崇祯三年举于乡,授教谕,以荐迁丘县知县。巡按御史禹好善以一鹤知兵,荐之。授兵部员外郎,寻擢天津兵备佥事,改饬汝南兵备,驻信阳。时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等地军务,主抚议。一鹤降盗魁黄三耀,又降其死贼顺天王之党刘喜才。左良玉降其贼李万庆,一鹤抚而定之数万。文灿屡上其功,荐之,进副使,调郧阳。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入四川。一鹤以云南军移镇当阳,中官刘元斌以京军移镇荆门,相掎角。献忠陷襄阳,与革里眼,左登王等东萃黄州、汝宁间。一鹤移驻蕲州,焚舟,遏贼渡。贼移而北,一鹤又断横江,贼不敢渡。
一鹤起乡举,不十年秉节钺,廷臣不能无忮。御史卫周允上疏丑诋一鹤。一鹤亦连疏引疾,帝疑其伪,下所司严核。先以襄阳陷,夺职戴罪,至是许解官候代。十二月,襄阳、德安、荆州连告陷,一鹤趋承天护献陵。陵军栅木为城,贼积薪烧之,烟罯纯德山。城穿,一鼓而登,犯献陵,毁禋殿。守陵巡按御史李振声、总兵官钱中选皆降,遂攻承天,岁除,明年正月二日,有以城下贼者。城陷,一鹤自经。先是左良玉军扰襄、樊,一鹤疏纠之。既,良玉自襄走承天,军饥而掠,乞饷于一鹤,不许。良玉衔之。至是,一鹤谋留良玉兵,良玉走武昌,故及于难。
(节选自《明史·宋一鹤传》,有删节)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人四川/
B.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金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人四川/
C.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人四川/
D.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金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入四川/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一鹤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早年间,他虽然只是一个童生,但是看到天下大乱,就用心地研究军事,后来也终能学以致用。
B.宋一鹤在作战的时候,是一个能与和他人合作的人,在剿灭湖广一带的贼兵时,就和中官刘元斌互为掎角。
C.宋一鹤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在任天津兵备佥事期间,屡立战功,因此熊文灿多次上报他的功劳并举荐他,宋一鹤升任副使,调到了郧阳。
D.宋一鹤是一个非常有气节的人,在承天保护献陵的战斗失利后,有人投降,但他仍坚守承天,因有叛徒,城陷后他自杀身亡。
1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一鹤亦连疏引疾,帝疑其伪,下所司严核。
(二)课内文言知识考查(本题共4小题,15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中“永和”是年号纪年,“癸丑”是干支纪年,“暮春”是指农历四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壬戌”是干支纪年,“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中“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一句中的“阳”指的是南面,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所以武汉的汉阳,指的是汉水的北面。
D.“修禊事也”中的“禊事”是古代传统民俗,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端正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最终
B.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柴草 ②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
C.①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 ②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D.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向来 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责怪
16.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例句:亦将有感于斯文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何为其然也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渺渺兮予怀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718题。
春夜别友人(其二)
陈子昂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注]①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②青春:此指春天。③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17.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此联既点明诗题的“春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
B. 三、四句采用以乐景写乐情的手法,“芳樽夜”创设了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写出了宴饮的欢乐。
C. 五、六句寓情于景,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描写,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
D.本诗语言畅达优美,诗篇虽略带感伤色彩,但感情基调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回压抑的感受。
18.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9.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①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以 “ , ”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感慨。
②《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容颜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③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⑤ ,悠悠我心。
⑥狗吠深巷中, 。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近日,抖音首度公布运营数据,国内抖音的日活跃用户突破1.5亿,月活跃用户突破3亿,并且在40多个国家的应用商店登顶。短短一年时间,只有8个人的创业团队把抖音变成吸引3亿用户的新平台。平台大了,内容也 ,需要进行筛选、规范和引导。在抖音上,指尖一点,就打开一个 的世界,有心里最柔软神经的拨动,也有
的空间;有引发情感共鸣的表达,也有拼命博眼球的挑动。今年上半年,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频繁越过监管红线,遭到约谈和处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所副研究员张旭东建议,专家、用户、平台、行业应
,一同协助管理内容,树立正能量模范,增强思想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前入驻抖音的政府机构和媒体超过500家,其中包括国资委等政府机构及人民网、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体现了相关部门和机构运用新媒体进行“接地气”宣传推广的积极态度。最早入驻抖音的官方机构,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官方网站)现在已经分别拥有超过百万的粉丝,并且有多个视频播放量破亿。
国内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抖音的国际化市场也增长迅速,目前已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抖音的海外版先后在日本、泰国、越南、印尼、印度、德国等国家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短视频App。
20.依次填入文中划线处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参差不齐 形形色色 千奇百怪 和衷共济
B.良莠不齐 形形色色 千奇百怪 和衷共济
C.参差不齐 五彩缤纷 光怪陆离 齐心协力
D.良莠不齐 五彩缤纷 光怪陆离 齐心协力
2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抖音的国际市场也增长迅速,目前已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抖音成为全球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
B.抖音的国际市场也增长迅速,目前已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抖音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
C.抖音的国际化市场增长迅速,目前已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抖音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
D. 抖音的国际化市场也增长迅速,目前已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抖音成为全球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
22.请给“月送花香浮小院”选出最好的下联(3分) ( )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 风吹萤火到满园
C.风随春风到天明 D. 风摇竹影到幽斋
23.下面是某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的发言摘要, 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做修改。(5分)
刚才主持人的一番话真可谓一孔之见,使我受益匪浅。首先我要感谢老师对我学习的慷慨相助,同时我殷切希望成绩差的同学能够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另外,以后如有问题,也欢迎大家不耻下问,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鳗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鳗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拿开挡板,鳗鱼依然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活活饿死。
也许我们嘲笑鳗鱼的愚蠢,可遗憾的是,当挫折接踵而至,当失败如影随形,我们不也曾像鳗鱼一样放弃所有的努力,听任命运的安排吗?其实,不是因为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不去努力,而是因为我们不去努力,有些事情才难以做到。也许,只要再试一次,我们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1. B “佛家主张‘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在宇宙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神”不符合“和谐”内涵这一要求,文章所论“和谐”内涵是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和他人,而该项强调的是人的独立性,不符合“和谐”内涵。
2.C C项,“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这与赫拉克利特论述的‘和谐’不谋而合”有误,选项曲解文意,文中赫拉克利特论述的“和谐”内涵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之意,文章的表述是“古人还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并把万物的差异与互补之平衡解释为和……这就同样与赫拉克利特论述的 ‘和谐’不谋而合。”
3. A 试题分析: B项,“‘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对全世界人民的日常行为方式影响都很深”有误,选项扩大范围,全文只提到了对中国人的影响。C项,“‘天人合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偷换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是“和谐”,最后一段季羡林的话,说明“天人合一”只是“和谐”内涵之一。D项,“坚持‘和谐’的理念,……必定能避免相互斗争”有误,“必定”一说太绝对,文章最后一句说的是“有助于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不要斗争”,选项忽略了“有助于”一词。
4. D “母亲对于孩子的愧疚感”分析错误,“焦灼”指的应是“抢收抢种的急迫感,而人在这面前卑微无助”。由文中“物质匮乏的年月,人也显得卑微无助。那抢收抢种的日子,仿佛日夜都混沌不清”的信息可以分析得出。
5. 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①营造了村庄静谧的氛围,使文章富于生活实感。②交代地点、时间,衬托了母亲天未亮就起来开镰劳动的勤劳品质。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表达对母亲开镰之事的记忆与怀念。 (每点2分)
6. ①写母亲开镰之事只是为了点出作者对开镰往事的回忆,只是文章的引子,从而引出下文相关的联想。(2分,小部分篇幅写母亲开镶的作用)②文章主要是写由“开镰”一事联想到稻谷、土地与人的关系,以及对农耕文明和民间文化的思考,(2分,联想的内容)③这些联想主要号召我们要追根溯源,探究并传承农耕文明与民间文化。(2分,联想内容的作用)因此,母亲开镰之事篇幅少,而写相关的联想篇幅多。(探究材料的选取与安排,要从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
7. C “某些新闻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曲解文意,文中是说“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8.B “再将新闻元素代入其中,制作出特定模板”顺序不当。文中是说“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然后将新闻元素5W1H代入其中”。故选B。
9. 使用机器人“写”新闻有哪些不足之处?(4分)
不足:①写作风格单调。②新闻的人性比重低。③不能自主纠正错误,存在一定风险,不够精密。④不能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每点1分)
可以抓住这些内容来概括:材料一中最后一节介绍的有关机器人“写”新闻的过程说明机器人写作风格单调;材料二中“如果说机器人最终也能掌握这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技术,那也不大可能是现在”,说明机器人写作,新闻的人性比重低;材料三中“2014 年以来,《洛杉矶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一直由机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自动生成。这中间也出过岔子”说明机器人不能自主纠正错误,存在一定风险;材料三中“
虽然这些系统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但仍不够精密”,说明不够精密;材料三最后一句“专业记者们写稿时应对的真正困难和最严格的部分——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将很难被机器掌握”,说明机器人不能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
10.C
11.C(不是发生在任天津兵备佥事期间,根据原文应是提拔为天津兵备佥事,后来改派他去整顿汝南兵备,驻在信阳)
12、翻译(4分)
①宋一鹤也接连上书称病求退,皇帝怀疑他在说假话,交给有关部门严加核实。(“疏”、“引疾”、“伪”、“下”,各1分,句意1分)
13.课内翻译(6分)
②即使世界发生变化,事情与现在不同, (人们)兴叹抒怀的原因,是人们的思想情趣一样。(世殊事异,所以,致 各1分)
③世间奇妙雄伟、壮丽奇异、非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艰险僻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很少到达那里。(非常、险远、句意 各1分)
14.A 暮春指农历三月。
15.C A卒:死 B樵:砍柴 D何:过去,从前
16.C 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A判断句 B宾语前置 D主谓倒装
17.B 乐景衬哀情 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充斥着离情别意。
18. ①与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2分)第四句直接写“离忧怅有馀”,五、六句通过渲染离别时凄清寂静的环境来表达离别的悲伤。(1分)
②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2分)七、八句诗人向友人袒露心胸,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表明自己此行是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志向。(1分) (每点3分,情感+分析)
19.默写
②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③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④ 青青子衿 ⑥鸡鸣桑树颠
20.C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只能修饰人。而文本修饰抖音平台的内容,对象不符。
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符合抖音视频内容丰富、水平不一的特点。
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艳丽。此处用来修饰“世界”,符合语境。
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种类很多。指事物的种类多,不能修饰“世界”。
光怪陆离:形容形态奇怪,色彩繁杂。侧重于东西多而令人感到新奇,符合新生事物抖音的特点。
千奇百怪:形容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物和现象。侧重于人们主观上觉得奇怪。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的前提是统一思想,做到思想认识一致,符合语境要求。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努力的目的是克服困难,而语境没有“克服困难”之意。
21.A “国际化市场”搭配不当,应为“国际市场”;排除C、D,“全球增长最快”中“增长”表意不明,应为“全球用户数量增长最快“;排除B
22.D 主要考虑意境
23、一孔之见改为一针见血 慷慨相助改为无私帮助
殷切改为真心 不耻下问改为积极询问 鼎力相助改为全力相助
24.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抓住关键句“只要再试一次,我们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立意,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挫折、失败时,我们不妨再试一次,不断努力,不断尝试,永不放弃,才能有所收获。
参考译文
宋一鹤,宛平人。早年为童生时,他看到天下大乱就用心研究军事。崇祯三年(1630),他乡试中举,被任命为教谕,因别人推荐升为丘县知县。巡按御史禹好善认为一鹤懂得军事,向朝廷推荐了他,朝廷就任命他为兵部员外郎,不久又提拔为天津兵备佥事,后来改派他去整顿汝南兵备,驻在信阳。当时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主张招安贼兵。一鹤收降了强盗首领黄三耀,又收降了死贼顺天王的同伙刘喜才。左良玉收降了贼将李万庆,一鹤招安并稳住了几万贼兵。文灿屡次报上他的功劳,推荐他,一鹤晋升为副使,调到了郧阳。
文灿被斩掉后,杨嗣昌接任,认为一鹤有才干,也向朝廷推荐他,朝廷就提拔他为右佥都御史,让他接替方孔昭巡抚湖广。当时湖广一带的贼兵被官军诸将所逼,大多逃进了四川。一鹤把云南部队移到当阳驻扎,中官刘元斌把京军移到荆门驻扎,互为掎角。献忠打下襄阳后,与革里眼、左金王等向东集结到黄州、汝宁一带,一鹤便移驻蕲州,焚毁渡船,阻止贼兵渡江。贼兵向北移动,一鹤又截断横江,贼兵因此不敢渡江了。
一鹤由举人出仕,不到十年就当上了大将军,廷臣不能不嫉妒他。御史卫周胤就曾上书恶毒攻击过他。一鹤自己也接连上书称病求退,庄烈帝怀疑他在说假话,交给有关部门严加核实。以前因为襄阳失守,一鹤已经被解除职务,戴罪立功,到这时就批准他解除官职,等人来代。十二月,襄阳、德安、荆州接连沦陷,一鹤开往承天去保护献陵。守陵的部队树起木栅当城墙,贼兵堆了柴草放火焚烧,浓烟使纯德山变得昏暗不明。城墙被打穿后,贼兵一鼓作气,登上了城墙。过后攻打献陵,毁坏了祭祀的大殿。守陵的巡按御史李振声、总兵官钱中选都投降了。贼兵接着就攻打承天府。这一年过去了,第二年正月初二,有人把城献给了贼兵。承天失陷后,一鹤上吊自杀了。在此之前,左良玉的军队侵扰襄阳、樊城,一鹤上书检举了他。后来,良玉从襄阳开赴承天,部队缺粮,士兵进行抢劫,良玉向一鹤索要粮饷,一鹤不答应。良玉怀恨在心。到这时,一鹤打算把良玉的部队留驻在承天,良玉却开向武昌去了,所以一鹤遇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