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岷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 语 文
制作:胡永乾 审阅:郝晓彬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
;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握,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有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有声电影
老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紅眼鬼了。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四姨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地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 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总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的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
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说
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入点才开呢。”
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外场”人二姐、“特意换上高底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B. 在公共场所电影院观看具有私密性的“电人巨吻”并发狂鼓掌,或是在这一场合大谈家事而心安理得,都是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怪现象。
C. 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D. 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 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現,可谓一语双关。
5.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折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6.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金润泉的金融世界
曹涵
金润泉幼时家境贫寒,14岁时,被迫辍学,到染坊厂做帮工。后经人介绍,到杭州乾
泰钱庄当学徒,至此进入金融领域。
1909年经汤寿潜、陈静斋举荐,金润泉出任大清银行浙江分行经理,因经营有道,被
清政府封为三品官衔,成为浙江省继胡雪岩之后的第二个红顶商人。辛亥革命后,金润泉被
任命为中国银行浙江分行总经理。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风云变幻,头顶国字号的中国银行自是常被各势力所觊觎和
拉拢,金润泉采用“四面结好,各不得罪”的周旋手法,广交诸路来者,竭力为中国银行浙
江分行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金润泉在钱庄多年,深谙钱业之道为合作共赢,他借助拥有官办银行职位的有利条件,
同浙江各地钱庄建立密切关系,通过其开展浙江分行的相关业务。金润泉这种银行与钱庄捆
绑式共生的做法,屡次在紧急关头让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化险为夷。
1924年 9月,盘踞在福建的军阀孙传芳直趋杭州,声称要洗劫杭州城三日。消息传来,
全城震惊,头面人物紧急磋商但仍束手无策。金润泉言,孙是为钱而来,断不会轻易退去,
唯有稍微满足其要求,方可避开兵祸。众人一致赞同,并当场报出出款项目。经金润泉斡旋,
孙传芳收回了“大索三日”之成命,杭州免去一场浩劫。
在蒋介石建立政权后,金润泉的“四面结好”为中国银行浙江分行赢得了愈发宽松的
社会环境。在诸多关系中,金润泉与“当朝国舅”宋子文的结交笃深。1935年宋子文出任
中国银行董事长,赴上海视事摸清了浙江分行的业务状况后,深为金润泉的为人处世和统筹
谋划能力所折服,回上海后给金润泉写了一封感谢信,言辞非常谦逊客气,这在宋的一生中
可谓罕见。正因如此,他被人称为“上达高官,下联平民”,换言之,就是说金润泉能够超
然于政治派别之上,专心致志于银行业务,这在战火不断、政治时局复杂的年代,实属难能
可贵。
然而,虽广泛结交,但金润泉亦有原则和底线,有两类人他是决计不肯相交的:其一,
是卖国投敌的汉奸;其二,是侵略中国的日军。因为在浙江政商两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号
召力,金润泉早就成了日军关注的对象。1938年,攻占杭州的日军多次派人登门拜访,以优厚条件,竭力拉拢金润泉出任浙江省伪省长,金润泉严辞拒绝并声言:“我决不当汉奸!”
日军恼羞成怒,先斩后奏在报上发布了聘请金润泉担任浙江省省长的消息。金润泉获悉后,连夜离开,避走香港。
在事关民生的领域,金润泉开辟了许多投资新路,修建杭江铁路和建造钱塘江大桥就
是其中的义举。当时浙江的交通运输多依赖水路,行程缓慢犹如蜗牛爬行。金润泉敏锐地抓
住了浙江全省人民的核心诉求,他于 1930年联合浙江各大银行成立“银团”,为修建杭江铁路筹集资金,先后发放了八次共计两千九百五十万元的建设贷款。最难的是在钱塘江上建造大桥。富可敌国的胡雪岩早年也曾想在钱塘江建造一座大桥,但终因难度太大和“烧钱”太多而放弃,不曾想竟被金润泉做到了。在当时国弱民穷的国情下,没有足够大的决心和勇气,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抗战期间金润泉还先后在商贸、电力、教育、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投入大量的资金,
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浙江人民的衣食住行。
金润泉的这种“成为服务社会的银行家”的思想,以及其造福一方百姓的追求,成为
那个时代独有的鲜明特色。
(节选自《金润泉的金融世界》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一生服务本省,因而和社会各界均有极深的关系,各种团体,几乎无不参加,就大
概的说,例如浙江全省商会联合会、杭州银行公会,推而至于慈善团体,如世界红十字会,
以及救火总会等,大都被推为支持人,所以每天自早至晚,会客开会,几无片刻之暇,地方
人士以本人尚能为地方做事,谬加推许。(金润泉自述)
②1949年 5月 3日,金润泉与准备逃离的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周喦通电话。“听说你准备炸钱塘江大桥,我劝你还是积点功德,不要做对不起杭州人的事。”周佯为允诺,但提出要一笔遣散费。金润泉答应了周的条件,由中国银行垫款,保下钱塘江大桥。(节选自申俭《金融巨子金润泉》)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经人举荐,金润泉任大清银行浙江分行经理,进入金融领域,后被封三品官衔,成为浙江省继胡雪岩后的又一红顶商人。
B.对于孙传芳的威胁,金润泉认为孙是为钱财而来,只有稍微满足其要求,方可避开兵祸,这说明金润泉也有懦弱的一面。
C.胡雪岩早年也曾想在钱塘江建造一座大桥,但最终因难度太大、资金不足而不得不放弃,而金润泉却难以置信地做到了。
D.金润泉出身草根,却有睿智认知、民生意识和民族大义,很好地践行了有别于旧时代钱庄掌柜的新式银行家的社会责任。
8.结合文本,概述金润泉的“服务社会”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9.作为银行家,金润泉“四面结好,各不得罪”,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金润泉这种做法的看法。(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槃桉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涣字稚子/广汉鄭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5》/ 读律令/略举大义/
B. 王涣字稚子/广汉鄭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 王涣字稚子/广汉鄭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 王涣字稚子/广汉鄭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5》/ 读律令/略举大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一项是(3分)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
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
B. 王涣扫除积弊,境內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开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 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维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归途中轻快自得的两句是
__ , ___。
(2)《归去来兮辞》田园途中描写大自然草木茂盛的两句是
, 。
(3)《归去来兮辞》中因生命短暂而感到内心怅然的句子是 “___ ___ ,___ 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子断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断,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井蓄 按图索骥
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2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二战”
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秋季第一次月考答案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
1. A 2.D 3.B 4.C
5.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有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的傲慢无知和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心态。③到了电影院之后也不真看电影,不愿对新事物进一步了解,其实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乱做出“共识”的评价,隐含的二姐等人对新奇事物无所适从的焦虑和不安。
6.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扣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出现多次,造成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将书面语和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只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大汗”使用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诙谐有趣。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感化的直呼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及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买糖的声音之大“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让人忍俊不禁。
7、 D
8、 ①重视建设,开辟投资新路,修建杭江铁路和建造钱塘江大桥;②投入资金,改善民生,大量投资于商贸、电力、教育、基础设施;③热心慈善,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多个社会团体,尽力为地方做事;④阻止破坏,保卫家园,满足周喦的要求,阻止其炸钱塘江大桥。(1点 1分,4点 4分,先概述,再列举。如只列举无概述,该点不得分。考生若有其
它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看法: 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看法态度,1分)这是在特殊年代里金润泉的特殊做法。(原因背景,1分)他这种做法也有原则和底线,他决不结交卖国投敌的汉奸和侵略中国的日军。(原则底线,1分)这种做法体现了金润泉务实、睿智的处世与经营之道和爱国思想。(性质评价,1分)这种做法对金润泉的银行事业的发展和他服务社会理念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意义效果,1分)考生若有其它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
10.B 11.D 12.D
13. (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2)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不及他。
14. D
15.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作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16. (1)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2)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身之行休。
三、语言运用
17.C 18.C 19.B
20. ①“参加者”改为“参与者”
②“打探着”改为“知情者”
③“关爱着”改为“关注着”
④“征询”改为“征集”
⑤“等着”改为“期待”
21. 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辱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