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三语文
(2019.5.2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以及单人独剑四方漂游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对于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版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 26 -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佛家文化一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50- 70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B. 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 《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D.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
B. 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
C.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
D. 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 26 -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D. “五四” 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以及写历史的时代需要,以致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可知“交响乐”的指向是文化思想层面;C项,“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认为“《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D项,“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理解错误,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推断不合理,无中生有;C项,“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理解错误,不是“否定”,而是分析与批判的一面;D项,“导致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强加因果,且条件不充分。故选B。
- 26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遇到吃不准的字词就想着求助手机,遇到高难度字词更是望“文”兴叹……在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成为日前在京参加“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四期国家级培训的专家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集体焦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坦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客观上正造成书法社会交流功能的退化,带来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不断弱化的问题。“汉字书写危机”不容忽视。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
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教育书画协会联合承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自2015年启动至今,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约7000名,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摘编自张西流《化解“汉字书写危机”应从孩子抓起》)
材料二
事实上,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是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就像当年毛笔和纸张取代了刻刀和木简一样。
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象形方块字。在手写汉字被逐渐淡忘的过程中,由汉字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史哲知识和信息,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模糊。学习手写汉字,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知识,更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由此衍生出的人生哲学。
不能简单把书写退化现象完全归因于电脑的使用,汉字书写问题与计算机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写字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人对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近年来人们对物质诉求过高,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量的减少带来了识字量的下降及提笔忘字几率的增加。
- 26 -
“中华文明有着良好的健康的基因。无论键盘也好,其他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怎么变,也不能改变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当代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
(摘编自佚名《提笔忘字,是语文教育最大的悲哀!》)
材料三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逾八成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应当承认,新技术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是否吸收了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俄罗斯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安全战略。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是必修课:汉字是文化的根,是滋养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摘编自郭立场《不要让汉字沦落为“失落的文明”》)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等现象,现在已经普遍存在,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显得更为严重。
B.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培训书法教师和教研员,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C. 从技术层面来讲,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难以逆转;从文化角度来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应该传承。
D. 因为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因此电脑的输人对汉字手写有较大的冲击,这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能够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个方面日本做得非常好,他们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是必修课。
B. 关于汉字书写危机原因的形成,人们的观点有所不同,尤其是关于电子设备的问题,有人认为它们可以造成书写危机,而有人的观点则与之不同。
- 26 -
C. 学习手写汉字,不是在学习语言,而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及其相关的人生哲学,因此说汉字书写方式不能改变其载体的实质。
D. “学习母语是权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法国、韩国和俄罗斯对于本国语言的使用、学习和保护也分别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
6. 如何解决“汉字书写危机”的难题?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4. A 5. C
6. ①在中小学开设习字、书法课,普及书法教育,提升书法质量。②国民要顶住新技术的冲击,增加阅读量及识字量,从而降低提笔忘字的机率。③热爱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激发对汉字的热情。④文化工作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国家对汉字书写规范进行规定。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显得更为严重”不当,属于无中生有。故选A。
【5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不是……而是”不当,应该是“不仅是……更是”;此外就是强加因果。故选C。
【6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可根据文中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坦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客观上正造成书法社会交流功能的退化,带来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不断弱化的问题”“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量的减少带来了识字量的下降及提笔忘字几率的增加”“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当代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俄罗斯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安全战略”提出自己的建议。
- 26 -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暖色中原
何 频
眼前都过了小雪节气了,本该掉光叶子的树木还端着架子,大模大样,并没有迅即出局的势头,柳树也处处柳色正壮。此刻,郑州和南方似的,犹是晚秋模样。
我并非特别喜欢冬寒,只是觉得这几年秋天的尾巴延长了。当院的一棵大乌桕,每年霜红之后,一过小雪,无论下雪与否就赤裸无叶了。可今年延后多日,它秋叶还多,就连旁边的栾树与梧桐,也跟着乌桕耍大牌,赖着不肯下课。园里的青杨树,竟然和国庆节额济纳的胡杨一样,满树金黄连片金黄。银杏的叶子由青黄而明黄,再变深黄,轻盈的泛起浅醉模样。法国梧桐,则大面积变成了金红色。法桐是街树里的伟丈夫,最宜广场和操场,眼前这排山倒海漫天金红的阵势颇雄壮。这场面不多见,个中原因,要归功于一夏天的好天气,加之城市小气候湿润涵养,这才有满眼法桐好颜色!在门口,看树叶变色十分从容,大家都看不够,而我感触更深,这彩叶久违了,这不是浮皮潦草地发黄,而是树木很健康地发黄,是应季而变得红黄,此刻,树木仿佛不仅是树木,更似我们在老家的父母或祖父母,他们微笑的模样,和颜悦色,从容憨厚而又慈祥。
- 26 -
初冬的树色是暖格调的,市场里的色彩更丰富,更丰厚,俨然包罗万象。仿佛开了天眼,我发觉一年四季,包括鲜衣怒马的夏秋两季,它们都没有眼前这一刻的水果蔬菜品类齐全。单说郑州市场上橘子的品种,就比苹果、梨的都多。此刻没局限,地不分南北,季节的门槛拆除了,简直是四季物产之大交汇、大博览,满满的水果蔬菜总动员。正是大白菜大葱雪里红上市之际,野外这时下霜了,但苦霜还没下来,露天的菠菜、蒜苗、芫荽正嫩正肥绿。饮食男女,一大早上街喝大碗羊肉汤,本地人要么放葱花要么放芫荽,白生生的大葱和鹦哥绿的芫荽,蒙霜湿和露水之后滋味最长。根茎类蔬菜,远不止传统的萝卜胡萝卜、芥疙瘩苤蓝、生姜洋姜、山药红薯、茭白莲藕。只要有效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如最正宗的手工打烧饼,高炉芝麻烧饼两元一个,比普通烧饼翻倍,可照样食客排队。于是,本地芦笋,南方的莴笋和冬笋,也争先恐后登场。还有紫红黑绿的红菜薹和塌棵菜——前者是武汉人的最爱。我在武昌读书时,冬天和早春时节,红菜薹炒腊肉没少吃。遗憾郑州人拿着红菜薹当做菜心作青菜吃,名门闺秀充丫鬟使,可惜了红菜薹!而塌棵菜,这种江南和远方的土物,如今郑州郊区也大面积种植,和菠菜、小白菜交替供应市场。塌棵菜,又名塌枯菜和黑菜,秋冬贴地而生,重叠的叶片围着菜心呈很规矩很厚实的圆形,看着仿佛编花,拿起来像个绣墩儿。它是白菜远房的儿孙,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有一绝句:“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醴。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我拿肥厚乌绿的塌棵菜,学习扬州与上海人烧菜饭,取本地黄河边出产的新米“黄金晴”,放姜丝和海米煮菜泡饭,味道好极了!
我是个馋人,一说到好吃的就合不拢嘴。就这,还没有说到大棚蔬菜和野菜呢,霜秋和初冬之时,包括野菜在内的冬性杂草,和麦苗一样密集出生。农田和城市隙地,荠菜面条棵,繁缕野油菜,白蒿苣荬菜纷纷出生。性子急的且抽莛开花,大花小花,亮眼的不起眼的,特别是野芫荽与附地菜的小花,眨眼睛一样闪闪开花,而它们皆入那《野菜谱》,分明都可以入馔。十月小阳春,得天独厚,不同寻常。
市区以外的图景也变了。初冬外出看北方田野,登高望远,古人那“立望关河萧索”的旧景不再。傍着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依次是京广铁路、107国道、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与高铁,原本依山而居的城镇村舍,葵花向阳似的往外向高速公路和高铁倾斜,昔日空旷大平原,摇身一变,变成繁忙无比的黄金地段。而每一道水线、公路和铁道线,也是新建的绿廊和绿化带。这时候,乘坐高铁去趟北京打来回,出郑州过了黄河老远,车走豫北至石家庄之间,方才显示地大地阔一地好麦苗。而保定向北,接近北京又都是苗圃和树林了,水边芦花铺天遮地地开。
我有几位朋友都是节气吟唱的能手与行家,说到时令和廿四节气,我说至少要错开一个节气,才能比对目前的自然。各位异口同声皆曰“善”。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8日)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树林没有凋零,生长正旺,交代特定的时令和地点,巧妙照应了题目,又引出了下文。
B. 全文包含了多处对比,如市场上冬季物品的种类与夏秋季品种的对比,市区外图景的今昔对比。
C. 文章有几处写到了蔬菜的吃法,既增添生活气息,又显出作者对郑州的热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 26 -
D. 结尾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善”,体现了朋友间的理解默契与和谐关系,含蓄表达了歌咏时代发展的主题。
8. 根据文本,分析标题“暖色中原”的含意。
9. 本文用语灵活,风格多样,富有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答案】7. D 8. ①郑州的树是暖色的(自然景色之暖)。初冬时节,郑州的树呈现出好颜色,有青绿、金黄、金红、红、黄,色彩斑斓,阵势雄壮,逗人喜爱,体现了城市气候好转,环境宜人。②市场上包罗万象,色彩丰富(经济发展之暖)。水果蔬菜品类齐全,产品不分季节,不分地域,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富足,内心的满足。③城市发展迅猛,社会进步喜人(社会发展之暖)。昔日空旷的大平原,摇身一变,变成繁忙无比的黄金地段,交通线边树木、庄稼、水草养眼,体现了内心的自豪。
9. ①妙用口语,清新自然。“端着架子”“耍大牌”“尾巴处长”“就合不拢嘴”“味道好极了”等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情趣盎然。②妙用修辞,描写生动。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意蕴丰富,准确到位。如第三段中将叶片比作绣墩,形象逼真;第四段中“野芫荽与附地菜的小花,眨眼睛一样闪闪开花”,充满生命感,感染力强。③穿插风俗,引经据典。文章中地方风物娓娓道来,饮食习惯点缀文中,诗词典章信手拈来,寓生活趣味与文化色彩于一体,摇曳多姿。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D项,“体现了朋友间的理解默契与和谐关系”曲解文意。文末的“善”表面上是对作者关于时令和节气说法的认同,实际上也隐含着对作者生活感悟的认同,因此说含蓄表达了主题:歌咏时代发展和国家进步。故选D。
【8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一是思考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二是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三是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四是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本题要求根据文本,分析标题“暖色中原”的含意。本文的主旨是歌咏时代发展和国家进步。题目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首先从字面意思上,“暖色”说的是郑州“初冬的树色是暖格调的”,“当院的一棵大乌桕——要归功于一夏天的好天气,加之城市小气候湿润涵养,这才有满眼法桐好颜色!”,写出了郑州的树呈现出好颜色,有青绿、金黄、金红、红、黄,色彩斑斓,阵势雄壮,逗人喜爱,体现了城市气候好转,环境宜人。其次,“暖色”也说郑州“市场里的色彩更丰富,更丰厚,俨然包罗万象”,这是说经济发展之暖,文中主要说水果蔬菜品类齐全,没有季节和地域差别,说明人们生活的富足,内心的满足。再次,从主题上说,“暖色”也体现了社会发展之暖。“市区以外的图景也变了”一段,集中写了昔日空旷的大平原,摇身一变,变成繁忙无比的黄金地段,交通线边树木、庄稼、水草养眼,体现了内心的自豪。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艺术,主要考虑以下内容:从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的角度分析观察文(段)中有无多次使用的修辞手法;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等;语体色彩从口语、书面语等方面考虑;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解答题目时依次对照作答即可。本文用语灵活,风格多样,富有特色,本题要求结合全文进行赏析。从语体色彩来看,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但是在其中巧妙使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比如“端着架子”“耍大牌”“尾巴处长”“就合不拢嘴”“味道好极了”等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饶有情趣。从修辞角度看,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意蕴丰富,准确到位。如第三段中将叶片比作绣墩,形象逼真;第四段中“野芫荽与附地菜的小花,眨眼睛一样闪闪开花”,充满生命感,感染力强。从语言风格来看,文章中描写了很多地方风物,将地方饮食习惯点缀文中,并且诗词典章信手拈来,寓生活趣味与文化色彩于一体,让文章摇曳多姿。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
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
- 26 -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
十年,除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千余人。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于黄陂、黄安,筑黄冈城六千余丈。
十五年,贼已陷武昌,左良玉拥兵东下。继咸遇良玉于芜湖,激以忠义。良玉即还,恢复武昌。廷议吕大器来代,继咸仍督屯政。大器、良玉不协,长沙、袁州俱陷,仍推继咸代之。甫抵镇而京师陷。
福王立南都,颁诏武昌,良玉不拜诏。继咸致书言伦序正,良玉乃拜受诏。继咸入朝,高杰新封兴平伯。继咸曰:“封爵以劝有功。无功而封,有功者不劝。跋扈而封,跋扈愈多。”许之。因赴阁责可法不当封杰,士英嗛之。继咸既与士英隙,所奏悉停寝。
明年正月,继咸言:“省土木之功,节浮淫之费。戒谕臣工,后私斗而急公仇。请再下宽大之诏,解圜扉疑入之囚,断草野株连之案。”王降旨俞其言。
江东人乃由是交口言继咸、良玉倡和,胁制朝廷。会都下又有伪太子之事,良玉争不得,遂与士英辈有隙。继咸疏言:“太子真伪,非臣所能悬揣。真则望行良玉言,伪则不妨从容审处,多召东宫旧臣辨识,以解中外之疑。”疏未达,良玉已反。
继咸归,集诸将,遂约与俱拒守。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
(节选自《明史·袁继咸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B.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C.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D.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在科举制度中由皇帝在宫廷中主持的最后一级考试——殿试中的及第者。
B.
- 26 -
伯,是一种官爵称谓。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C. 江东,古代所指范围不一。文中的“江东”,指长江下游的南岸地区,亦可称为江左。
D. 东宫,封建时代太子或皇帝嫡长子所居住的宫殿,可借指太子本人或皇帝的嫡长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 袁继咸见识不凡,敢于直言。他敏锐地意识到了张彝宪关于朝觐官员登记注册的奏章可能会引诱天下人争做无耻之事,上疏进行批驳。
B. 袁继咸善于用兵,破贼杀寇。他在湖北任职时,先捣毁了长江流域的贼巢并活捉贼寇首领,又击退了贼将老回回等七大部兵力的进攻。
C. 袁继咸讲求大义,屡劝良玉。他用忠君报国的道理鼓舞左良玉,使左回师恢复了武昌;他还写信劝说不拜诏的左良玉接受福王的诏令。
D. 袁继咸忠心为国,多次谏诤。他多次给福王进言:要将封爵授予劝降有功的人;希望福王勤俭节约,宽大待人;恳请福王相信左良玉。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器、良玉不协,长沙、袁州俱陷,仍推继咸代之。甫抵镇而京师陷。
(2)因赴阁责可法不当封杰,士英嗛之。继咸既与士英隙,所奏悉停寝。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大器、良玉之间不和,长江、袁州都沦陷了,朝廷又推出继咸替换了大器。继咸才到达,京师就失守了。
(2)(继咸)于是赶到内阁批评史可法不应当封高杰为伯,士英对他怀恨在心。继咸和士英发生矛盾以后,他给朝廷的奏请都被搁置扣押。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句中,“上自藩臬,下至守令”是明显的对称句,排除A、C;“屏息低眉”是常见的四字短语,修饰人的动作行为,排除D。故选B。
【11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D项,“封建时代太子或皇帝嫡长子所居住的宫殿,可借指太子本人或皇帝的嫡长子”理解错误,东宫,是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可借指太子本人,不能借指嫡长子。因为嫡长子并不一定是太子,如清代的雍正、乾隆都不是嫡长子。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本题要求选出“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要将封爵授予劝降有功的人”曲解文意,“封爵以劝有功”的意思是“封爵是用来奖赏有功的人的”,且“相信良玉”文中无据。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协”动词,和谐;“俱”副词,都;“甫”时间副词,刚刚,才。(2)中的“因”连词,于是;“责”动词,责备,批评;“嗛”动词,怀恨;“寝”动词,搁置。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译文: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考中进士。
崇祯七年春天,升任山西提学佥事。尚未赴任,总理户、工二部的官员张彝宪进呈了一份关于朝觐官员登记注册的奏章。继咸上书评论说:“假如这个命令得到推行,那么上自布政使、按察使,下到郡守县令就会依次来请托,低声下气地跪拜在宦官的座前。这样引诱天下人来干这无耻的事,真是太不好了。”彝宪大为恼火,就上书和继咸相互攻击。崇祯皇帝不听从,继咸就独自一人上任去了。
- 26 -
十年,朝廷任命继咸为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他带兵在兴国、大冶一带的山中捣毁了长江流域的贼巢,活捉了贼寇首领吕瘦子,降服了他的部下一千多人。朝廷又任命他兼任佥事,分巡武昌、黄州。他又在黄陂、黄安打退了贼将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兵力的进攻,为黄冈城修筑了六千多丈长的城墙。
十五年,当时贼兵已经打下武昌,左良玉率兵东下。继咸在芜湖碰上良玉,用忠君报国的道理鼓舞了他。良玉就回师恢复了武昌。朝廷决定让吕大器来接任总督,让继咸仍旧去管理屯田事务。大器、良玉之间不和,长沙、袁州都沦陷了,朝廷又推出继咸替换了大器。继咸才到达,京师就失守了。
福王在南京即位后,向武昌颁下诏书,良玉不愿拜领。继咸写信过去说福王辈份、排行该当皇帝,良玉才拜领了。继咸入朝时,高杰刚刚被封为兴平伯。继咸说:“封爵是用来奖赏有功的人的。无功而封,有功的人就得不到激励;骄横的人受了封,往后骄横的人会更多。”福王答应了他。(继咸)于是赶到内阁批评史可法不应当封高杰为伯,士英对他怀恨在心。继咸和士英已经有矛盾,他给朝廷的奏请都被搁置扣押。
第二年正月,继咸上书说:“当前应当停减土木工程,节俭不必要的开支。劝告大臣停止私斗,以国仇为重。我请求陛下再一次发布对过去有异议的大臣宽大处理的诏书,释放监狱中被判处的囚犯,停止过问下边受到株连的案犯!”福王颁下诏书同意了他的意见。
江东人七嘴八舌地说继咸、良玉一唱一和,要挟朝廷。正好南京又发生了假太子一事,良玉上书争议没用,就和士英等人发生了矛盾。继咸上书说:“太子的真假,不是我在这里可以凭空揣测的。如果是真的,就请朝廷按良玉的意见办;如果是假的,不妨从容审察、处置,多找一些在东宫任过职的大臣来辨认,以便使朝廷内外的臣民解除心头的疑云。”他的奏疏没到南京,良玉就起兵造起反来。
继咸回城后,召集诸将,就和大家商定一同守城,拒击左军。袁继咸劝说左梦庚回军,左梦庚不听从。继咸已被郝孝忠欺骗到他的军中去了。到第二年三月,终究不屈服,便杀掉了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①?乌鹊倦粞,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 26 -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②。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①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②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潇湘:湘水之神。
14.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两句化静为动,“辗”和“隐”二字给人以动感,描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象。
B. “何处鸣榔”以动衬静,运用“鸣榔”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江月夜的幽静之美。
C. “山河影转”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写出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D. 结尾三句从前文写秋江月夜迷人的景色转到写词人对中原沦陷江山易主而发的感慨。
15. 全词是如何扣住“月”而展开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雄伟壮景;再写作者凭栏赏月的情态和秋月照耀下的江乡美景;最后写作者赏月的想象和感受,景色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家国兴亡之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及考点和考向的能力要求,最后要认真的比对选项内容和原文内容的差异。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C,“山河影转”含蓄地写出了中原沦陷、江山易主之感,没有体现“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诗词最后几句可以理解为: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的空间随着月影推移的时间而变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联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无比悲怆凄凉。故答案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围绕标题中的诗词意象,理解和把握全词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注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和理解诗句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要最后扣住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本题题干要求是:全词是如何扣住“月”而展开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考生要注意扣住词中如何写“月”,来做具体的分析和概括。根据对全词内容的把握,考生可以从以下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去答题:词人以"玩月"
- 26 -
为主线,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月下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上片写秋江月色,首二句写月光斜射江面,泛出一片寒光,给人以凄清之感;接着写自己陶醉于这如画般的迷人的月色中,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下片紧承上片,写芦花飘荡,烟水苍茫之景,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结尾笔调陡转,景象实变,情调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岁月更迭来表达相思的同时,又融入了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字里行间展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师说》中认为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卷起千堆雪”的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写景化静为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一句。
【答案】 (1). 海日生残夜 (2). 江春入旧年 (3).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4). 而耻学于师 (5). 惊涛拍岸 (6). 乱石穿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查的发现,同时要注意理解所给情景,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岁月更迭来表达相思的同时,又融入了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字里行间展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师说》中认为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写景化静为动的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残”“拍岸”。
- 26 -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对联大家族中的一个门类,( ),2005年,春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好的春联读来总是让人有唇齿生香之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烫金的春联,甚至都不必特意去买,街头巷尾就有不少免费送的。那些春联看上去闪闪发光,却________,毫无特色。用机器印制出来的,到底不如带有墨香味儿的春联有看头。每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一些老者总要写若干春联以应各方。就春联书写者的体会而言,在________之下落笔挥毫,会有一种情绪高涨的心理感受,尤其是看到好的对联,或书写自咏春联,那真是喜上眉梢,纵横驰骋,________,神来之笔常见。这种时候写出来的春联,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这种场合,书者________,尽兴挥洒;观者则眼随笔走,如饮佳酿。写得过瘾,看着也过瘾,都是一种艺术享受。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春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B. 春联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春联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春联历史悠久,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
B.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印刷精美的春联
C.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印刷精美的春联
D.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同小异 众目睽睽 得心应手 痛快淋漓
- 26 -
B. 千篇一律 光天化日 游刃有余 酣畅淋漓
C. 大同小异 光天化日 游刃有余 痛快淋漓
D. 千篇一律 众目睽睽 得心应手 酣畅淋漓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和句子逻辑严密的能力。解答语句的复位类试题,要注意明确考点及考向的要求。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选项A,的末句说历史,与后文的“列入……文化遗产名录”不衔接;选项C,“历史”“形式”不属于“组成部分”,句子内部不衔接;选项D,末句的“构成”与“组成部分”杂糅。故答案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选项A,成分残缺,“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精美”前缺动词“印刷”;选项B,中途易辙“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没有表述完整,又出现“手写春联”新的陈述对象;选项D,成分残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主语残缺,“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精美”前缺动词“印刷”。故答案选C。
【19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千篇一律: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语境是指“烫金的春联”的千篇一律,所以用“千篇一律”;众目睽睽:形容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光天化日:指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根据语境是有众人都在看春联书写者写春联,所以用“众目睽睽”较为合适;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语境是指书写春联者的书写状态,所以用“得心应手”较为合适;痛快淋漓: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痛快。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常指文章、绘画等艺术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从两个词语的语义的深度上看,最后一处用“酣畅淋漓”更能体现出书写者的状态。故答案选D。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年应捕捉机遇,投身产业变革的前沿。
材料:
面貌 梦想 未来
激情飞扬 挑战自我 意气风发 乐于奉献 张扬个性 和谐美好
秀出我风采 我要飞得更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答案】“我要飞得更高”,青年应挑战自我,追寻激情飞扬的梦想。“秀出我风采”,青年应具张扬个性,展现意气风发的面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应乐于奉献,创造和谐美好的未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仔细分析例句结构、特点,然后把所给词语或短语按内容分类,最后仿照例句的形式合理表达,为保持句子通顺连贯,可适当增加词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年应捕捉机遇,投身产业变革的前沿。”前半句为引用,后半句写“青年应怎么做”,阐释具体做法。三句话可以分别以“我要飞得更高” “秀出我风采”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26 -
这三个名句开头,注意三句话之间的逻辑顺序性,然后每个句子内部考虑内容一致的原则,如“我要飞得更高”和“挑战自我”“追寻激情飞扬的梦想”内容上要有联系性;“秀出我风采”意思与“张扬个性”相近,最终结果是“展现意气风发的面貌”;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谈的是“奉献”,通过“奉献”,可以“创造和谐美好的未来”。
21.请根据以下信息,为文物《千里江山图》写一段介绍性文字,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名称:千里江山图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王希孟 材质:绢本
作品形式:长卷 作品内容: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美妙。
现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影响:古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巨制,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答案】《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由江河和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它是古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巨制,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题目写一段介绍性的文字;二要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要求。本题描述的对象是“《千里江山图》”,要从它的创作年代、作者、材质、作品形式、作品内容、现收藏地、作品影响等方面具体描述。
【点睛】“准确”,是指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四、写作(60分)
22.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 26 -
中国人心中有座鹊桥,传说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喜鹊群集银河,相衔成桥,以渡织女。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梦想,中国桥的内涵在发展变化。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在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变化的中国桥,不变的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代表:
你们好!很荣幸能作为中国的代表在此发表演讲。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变化的中国桥,不变的中国梦”。
从优雅浪漫的鹊桥到雄伟挺立的赵州桥,从横跨碧波的港珠澳大桥到沟通世界的“一带一路”,中国桥的内涵在不断地变化着,而在这变化的背后,是不变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追求卓越的不变理想。
变化的桥源于不变的梦。中华民族的内心始终隐藏着一个达到“大同和谐”的梦,而这个梦,是中国梦最丰富、最本质的内涵,尽管历经岁月侵蚀,依然不变。正是有这个梦的存在,才有鹊桥相会的和谐画面,才有港珠澳大桥沟通三地、大湾区经济与伶仃洋生态的和谐,才有“一带一路”构建世界大同的和谐设想。不变的梦体现在变化的中国桥上,更体现在广袤中国的方方面面:不变的中国梦促使北大才女工科博士陈更追寻理性学术与诗意人生的平衡和谐;促使阿拉善沙漠在公益人的脚下一点点染上青翠,实现自然和谐;促使一个个贫困县摘下“贫困”帽子,实现脱贫致富,向和谐大同迈进。不变的中国梦,透过变化的中国桥展现出来,它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影响,也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变化的桥哺育不变的梦。没有行动的梦是黄粱美梦,没有实践的梦是南柯一梦,没有支撑的梦是太虚幻梦!而变化的中国桥,则为不变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实践和支撑,让中国梦有迹可循。换言之,不论是鹊桥还是赵州桥,不管是港珠澳大桥还是“一带一路”,都是不变的中国梦在不同时代的回响。更进一步而言,不仅是变化的桥,九天揽月的嫦娥四号、飞驰大地的复兴号、冲上云霄的大飞机、安全高效的量子通信,也都是为实现中国的世纪梦而作出的努力!是新时代的中国为追梦为作出的不懈努力!更是为世界的美好和谐而贡献的努力!
变化的中国桥,不变的中国梦;不变的中国梦,向和谐大同的世界奔驰!让我们共同踏上今天的“中国桥”,让梦想在我们脚下变现,筑梦中国,圆梦世界!
- 26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写作重在审题和立意。题目中的材料列举了与中国有关的四座桥,他们分别是古代的赵州桥、刚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传说中的“鹊桥”以及“一带一路”的象征桥,每座“桥”都有自己的内涵,都可成为立意方向。
赵州桥是“古代的桥”,工艺精湛,是国人的创举;历史悠久,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得力于小学课文,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赵州桥早已深入人心。围绕赵州桥,作文的立意方向有:历史遗产、智慧实干、传统等。
港珠澳大桥是“当下桥”,勾连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拉近了三地市民间的距离,更是展示了中国走向复兴路的信心和决心。赵州桥体现的是古代人的智慧才干,港珠澳大桥则彰显当代人的创造和信心。围绕港珠澳大桥,作文的立意方向有:自主自强、圆梦、同心、复兴等。
鹊桥是“传说的桥”,为让牛郎织女相会,喜鹊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齐聚银河搭起一座桥。牛郎织女情路曲折,鹊桥是上苍给他们的怜悯,也给所有遗憾的情感留下希望,这是中式的浪漫。围绕“鹊桥”,作文的立意方向有:中国传说,情感意愿等。
“一带一路”是“构想的桥”,它是象征意义的桥,是中国政府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也正成为全球化的新模式新趋势。通过有序的经济发展,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围绕“一带一路”,作文的立意方向有:合作共赢、理解信任、和平友谊等。
学生可以就其中一座“桥”,书写对中国形象的理解;也可以综合几座桥,融汇它们的内涵描绘自己心中的中国图样。不管怎么写,都要笔下有“桥”,心中有“中国”。
立意参考: 结合“桥”的内涵发展来谈论中国形象,可以综合立意,也可以单项立意。综合立意:寻找桥与桥的有机关联,综合它们的内涵来书写中国形象。例如:综合港珠澳大桥和“一带一路”谈大国气象;综合赵州桥和鹊桥讲古人的生活与情感(实用价值与情感价值);综合赵州桥到港珠澳大桥谈从历史到现实的中国创举;综合鹊桥到“一带一路”谈从传说到梦想,从个体感情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综合四座桥,写桥在中国的工具价值到文化、政治意义(由实到虚、由民间意愿到国家意愿)。单项立意:着眼于材料中的某一座“桥”,阐释内涵,呈现其能指代的某一面“中国形象”。
写作任务是:
- 26 -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在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指令非常明确。写作情境:模拟联合国大会演讲稿;写作者的身份:中国代表;写作对象:他国代表;写作内容:挖掘中国桥内涵,描绘中国形象;写作目的:彰显中国形象,传递中华韵味、中国理念和国家自信。
适合本文的素材: 桥,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在山涧有独木桥,在公路有石拱桥,在城市有立交桥和天桥。各地的桥,每一座桥都不一样,每一座桥的故事也不同。它是人们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 日常生活中,既有有形的桥,也有无形的桥。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所期望的眼前那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地的“桥”。这也许是“理解之桥”“友谊之桥”“心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命运之桥”“人生之桥”“亲情之桥”…… 桥的功能是联接、勾通。 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你是否会有同样的感觉,如果有就错了。每个人过桥的时候,总会弯下腰像奴才一样,我没见过哪个人挺着腰板走过这桥。水更是可怜的,明明已从桥的胯下钻过,却还以为自己是如何强大,这也许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吧!强者,总像桥那样默默无闻,桥可谓是“大智若愚”的典型。
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
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用坚实宽厚的脊梁.背起了沉甸甸的希望,而它自己,却累弯了腰板。
- 26 -
苏桥美,美在建筑。玉环似的石拱桥,曲线优美柔和,置身桥上,清流可掬。单孔拱桥高大者驼峰高耸、气势雄伟,小巧者玲珑端庄、古朴典雅;多孔桥如一串珠链,使河面平添无限姿趣。平直小桥桥面与岸持平,人行其上恍如凌波微步。至于九曲桥,则蜿蜒水面,尽得水趣。还有带屋顶的廊桥,架于两楼之间,两旁朱栏碧槛,掩映生姿,倒映水中俨然海市蜃楼,桥影欲飞。苏桥美,美在题名。有以货物命名的醋坊桥、枣市桥、鸭蛋桥等,有以景色命名的日晖桥、青山桥、绿水桥等,有以造型命名的门桥、城桥、亭子桥等,还有以花木、动物、吉祥含义命名的水仙桥、鹤舞桥、福寿桥等,桥名灿如花锦,雅俗共赏。苏桥美,美在诗词点缀。唐代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使枫桥伴随寒山寺钟声名播南北。白居易的清词丽句,引人与之同寻“乌鹊桥红带夕阳”以及“扬州驿里梦苏州,梦里花桥水阁头”的美景。苏桥美,美在具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与白娘子、许仙有关的吉利桥,琴高乘赤鲤升天的乘鱼桥,用柳枝作渡船的渡僧桥等,莫不发人遐想。
桥,成了家乡的一道特殊的风景。家乡的桥,不仅多,而且美。
家乡的桥,美的不光是桥本身,就连桥下也是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大川河的桥底下,被颇具匠心的人们种满了花草,从桥上走过,一年四季都有怡人的美景。春天的嫩草刚给河床铺了一张柔滑的绿地毯,夏天的花儿就迫不及待将它装点成五彩。秋天,河床里的芦花汀草茫茫一片,给你以走进大草原的错觉,在这样的前上走过,连心也为之开阔。而一座座汾河桥的两岸,循堤岸建起了秀丽多姿,风采迷人的汾河公园。或红或绿的灌木被修建成美丽的造型;椰树般的路灯摇曳着南国的风情;花砖拼砌的小路延伸出一个个甜美的憧憬,整个的汾河两岸,就是一个风情绝佳的长廊。
这桥,隔断了苦涩,连起了甜美;这桥,送走了贫困,迎来了富裕;这桥,送出了家乡的乌金滚滚,迎来了各地的财富滔滔,这桥,以自身的风采装点着家乡,亮丽着家乡,使这一黄土高原上的小镇成为塞上江南、人间天堂。能不爱家乡的桥?能不爱家乡?
桥啊,家乡的桥,民族的桥,你一端连着昔日的贫困,一端连着今日的繁荣,坚实的桥墩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屈的个性。“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大的中国成功架设了一座座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大桥。
我见过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见过那雄壮的索桥,但始终不能忘掉却是故乡的那座弯弯如月的小桥,卧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桥卧波”,小桥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
故乡的小桥是有青石砌成的,桥面是十分平整光滑,桥的两旁是抚摸光滑了的小石柱护体,小桥离水面很低,似乎一伸手就可触摸水面,其实还远得很,河底历历可数的卵石,小虾在石间嬉戏、鱼儿在石上休憩和卵石旁长着绿油油的丝草在水波中荡漾,与倒影在水中的柳影相互辉映。
啊!故乡的石桥,愿你挺起坚强的脊梁,载着勤劳淳朴的乡亲,连同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石板桥同溪水相伴,和大地相依,与日月相望,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石板桥除赤裸硬朗
- 26 -
身躯外,一无所有。它不辱使命,承载践踏,或步履匆匆,或步履轻盈,身上有数不清的一双双脚印,有长年风雨雪霜侵蚀的斑驳痕迹,它饱经岁月沧桑,备尝世间凉热。石板桥永远那样甘于寂寞,永远那样敞开胸怀,不分寒暑,不分夜昼,把人们从彼岸迎来此岸,从此岸送往彼岸,走向山外,走向四方。坚忍不拔的个性,默默奉献的品格,平等相待的风采———我的故乡的石板桥!
故乡的桥,大人眼里的故事,孩子眸中的跳台。
哦!你依然是我记忆中的故乡的桥,童趣浸润了你,故事神秘了你,而你造就了奋进的勇气和力量。一个又一个年轻人踏过你坚实的躯休走了出去用汗水和智慧营造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而你那沧桑的容颜里也写满了欣慰的笑意。
每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都恭恭敬敬地走上石桥。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它的诱人、它的铁骨傲气,更因为它伴着我的成长、伴着我的希望,伴着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
作文的结构: 考生要注意作文要求是写演讲稿,首先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标题、称谓、问候、正文。在正文结构上,考生可以通过对材料中的桥的内含上,进行并列式结构的写作,也可以采用层进式的结构,可以从生活中的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国家与国家的交流等角度进行层层深入的写作。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句有:赵州桥历史遗产;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鹊桥;一带一路和平友谊桥梁。考生围绕以上关键词句进行审题和立意,在写作的时候注意由浅入深的去诠释“桥”的内含,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挖掘。
- 26 -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