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2.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年山西省忻州市静乐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在儒家关于国家的制度文明设计中,由《诗经》而衍生出的风雅精神是奠基性的,它构成了中国美学乃至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受推崇的侧面。按照现代学科分类,诗被纳入文学,其价值仅被定性为审美愉悦;与此密切相关的风雅,则仅指文人士大夫所追慕的生活格调和情趣,这种定位,不仅使“文学”“诗学”之于传统中国的意义被狭隘化,而且使风雅之于中国传统制度文明建构的意义也变得逼仄了。那么。关于风雅,我们如何理解它的价值,并认识它的现代意义呢?
首先,奠基于诗教的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孔子之所以将诗教排在“三教”首位,原因无非在于诗总是传达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情愫,能够使人在受教育之初,就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良善心志,进而使人性变得积极、健康、乐观。这种心志,是风雅赖以形成的心理基础,否则就极可能成为缺乏内在根据的假风雅或附庸风雅。
其次,孔子以“温柔敦厚”为风雅定调,并不意味着为人处世柔顺软弱,而恰恰是要由此彰显超越世俗价值的雄强和果敢。在儒家看来,以泰然心态面对方为真勇者和大丈夫。如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围困鲁国曲阜,面对行将降临的屠城灾难,“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这种对文明价值的无畏坚守,显然是一种大风雅和大勇敢。同时,儒家的温柔敦厚,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外圆内方,怨刺而不失善意,坚持原则而不伤大雅。
第三,在中华文明史上,风雅不仅关乎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更关乎家国天下的风尚再造。在个体层面,风雅表现为士人文质一体、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即孔子所讲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家族层面,它表现为对人文教养和知识文化学习的重视,古人所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无一不是将良好家风的养成作为家族延续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在国家层面,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数千年风雅传统的开端,此后的中国史。就是对这一传统的不断追忆、回溯、复归和发扬。
- 27 -
需要指出的是,风雅在传统中国,虽然具有多元价值面向,但它归根结底奠基于中国人对美和艺术的崇尚。在一个以礼乐风雅为标识的国度,关和艺术因为对中国文明乃至国家建构的深度参与而显现出崇高性和神圣性。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不仅应指自然界山川秀美,同时也应将人文礼乐风雅纳入其中。这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立国之道,在世界文明史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优良传统。
(摘编自刘成纪《走向风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诗经》衍生出的风雅精神是中国美学乃至中华民族精神最受推崇的侧面之一。
B. 表现为君子之风的风雅赖以形成的心理基础是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的良善心志。
C. 孔子讲的“温柔敦厚”内含超越世俗价值的雄强果敢,外显为不失善意和不伤大雅。
D. 孔子关于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的说法倡导的是士人文质一体、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介绍“风雅”的价值及现代人们对其狭隘化的定位,从而引出了问题。
B. 文章分析了风雅对于人文教化、人性修养、家国天下等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C. 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论证等,分析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小到大。
D. 文章末尾指出了风雅的来源,提出了风雅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诗学对于传统中国,风雅对于中国传统的制度文明建构,均具有普遍意义。
B. 孔子将诗教排在了“三教”的首位,所以我们说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
C. 风雅对士人个体的修养、家族的延续、国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D. 人文礼乐风雅是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立国之道,是崇高而神圣的优良传统。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D,偷换主体,不是“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的说法,而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说法。故答案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B,概括失当,从第三段来看,“人性修养”应为“为人处世”;从第四段来看,“家国天下”之外还应有“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选项表述可改为“文章从风雅之于人文教化、为人处世、个人家国三方面的意义入手进行分析”。故答案选B。
- 27 -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归纳、推断、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强加因果,“孔子将诗教排在了‘三教’的首位”与“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不是因果关系;选项C,无中生有,风雅对“国家的繁荣”的影响原文无据;选项D,偷换概念,原文说“美和艺术”显现出崇高性和神圣性,没有说“人文礼乐风雅”也具有这样的性质。故答案选A。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的丛林
迟子建
①我在大兴安岭长大,是个典型的“林中女孩”。因为那里地广人稀,所以少时在小镇的路上遇见生人,我会有微微的紧张感。人在那里是少数族类,而动植物却是多数族类。
②我熟悉林中的树木花草,溪流河谷,野猫野兔。一个人在幽深的林中穿行,很少怕过。因为林中枝叶“窸窣——”摇动,窜出来的不是愣头愣脑的狍子,就是炫耀其美丽尾巴的松鼠。我春天去山里采野菜,将采回的分类,人爱吃的先拿出来,用开水焯了蘸酱吃,其余的则给猪当餐后的点心。猪非常喜欢享用野菜,它吃起来摇着比耗子长不了多少的小尾巴,“嗯嗯”叫着,很感恩的样子,这时我就有一种满足感。夏天时我们去河边洗衣服刷鞋子,常常是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草丛或柳树丛上,就去林中采野果吃去了。都柿、草莓、水葡萄、马林果,红的紫的,熟的不熟的,全往嘴里填,浆果在此时成了最好的口红。到了秋天,大人孩子都爱往林中钻,我们在五彩的落叶中采榛子,蘑菇,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就有“好嚼儿”了。不要以为到了冬天,林中就没有美味,扒拉开向阳山坡的积雪,可找到未被采摘的红豆,雪中的红豆味道极好,酸甜,有点淡淡的酒味。还有,你可以划开桦树皮,舔舐桦树皮里清香微甜的汁液。守着大山,对贪吃的我来说,就是守着一个零食铺,嘴上是亏不着的了。
- 27 -
③童年时我还喜欢去山里采野花。百合、芍药、绣线菊、马莲花、忘忧草,姹紫嫣红地走进我们家,我们也不讲究养花的容器,酒瓶、罐头瓶、咸菜坛、猪食槽,都可栽花,它们在暗淡的屋子里,照亮我们的梦。这些体验,在我写作以后,都进入了我的小说世界。
④有了丛林的动植物,当然就有活动在其中的人。那些人大概是为了宣示自己作为生命的强大存在吧,喜欢大声说话。又因为寒冷的缘故吧,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些人物的特征,在我的小说中都有所表现。我首先熟悉的是家中的人,父母、姐弟、姥姥、姥爷、爷爷、叔叔、姨舅,在我爱上小说以后,他们以不同方式,隐身而入,也许只是一声叹息,或是一个背影。除了亲人,我还熟悉了邻居,小镇的人和小镇以外的人,他们更是为我塑造人物,提供了最真实生动的原型。
⑤当然还有那些可爱的动物,比如通人性的狗、隐忍的牛、苦役犯似的马、永远被戏耍的猴子、美丽的鸭子、坚韧的驯鹿、铺天盖地的麻雀、像守夜人一样的乌鸦、以及千姿百态的鱼。它们在多年后潜入我的小说,这些动物不会说话,但在我与它们相处的过程中,听懂了它们心底的话,看得见它们的眼泪,所以它们在我小说中留下了“话语”。
⑥不能忘怀的,还有园田的果蔬,那带着妖娆花纹的豆角、红彤彤的西红柿、紫莹莹的茄子、碧绿的菠菜和生菜、金灿灿的玉米、多汁的角瓜、甘甜的倭瓜,还有绕着它们飞舞的蜜蜂、蝴蝶和蜻蜓。它们装点餐桌的同时,也装点我儿时的梦。更有那埋藏在土里的萝卜和土豆,这秋收的主角,是地窖的常客,有了它们,一个冬天就不愁蔬菜了。
⑦不要以为我们的生活总是阳光灿烂,它依然有着浓重的寒霜和阴影。有令人痛苦的疾病,有面对灾荒的无奈,有亲人离世的悲伤,有遭遇人生变故的苍凉。厌倦、羞辱、恐惧,这些人生的负面情绪,就像漫天风雪一样,从来都不曾远离我们。宁静的炊烟下,一个人死去了,他躺在红棺材里,去山上的墓园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在缺医少药的小镇,一场痢疾就要了他的命;一个男人去采山,被熊袭击,落下终生的残疾;一个伐木工在作业时被大树砸倒,使他的妻子成为寡妇。还有动物们所遭遇的不幸,瘟疫能让一群鸡一夜之间死亡,能让一条忠诚的看家狗永远闭了嘴巴。这样的故事,也都是我少年时代所经历的,所以我作品的“温暖”,总是与痛交织,有着苍凉的底色。
⑧善良与丑恶,纯洁与污秽,不是人性天空的两极,它们常常相伴相绕。就像环绕我们生活的,既有山间清澈的溪流,也有居民区纵横的污水沟。写出人性的复杂性,才是写出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永远有可开掘的空间。
- 27 -
⑨从现实的丛林穿行到小说的丛林,使我拥有了另一种生活——面向心灵的生活。对我来说,它比现实生活更广阔,也更具诱惑性。在虚构的世界中,我的呼吸更顺畅,更自由和奔放。作家因生长地不同,经历不同,艺术气质不同,也就拥有不同的小说丛林。小说的丛林在想象的世界中,可以无限大。一个作家能走多远,就看他们自己在艺术上的造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很重要,没有对一种文体始终如一的爱,孜孜以求的探索,以及不怕失败的实践精神,再炫目的想法都是空谈。
⑩每一个将艺术奉为至高神灵的作家,在小说的丛林穿行,都必须踏出独属于自己的路,才能开辟新天地。懂得自省、苦修、仰望,你终将拥有“不干的活泉,永流的江河”(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中所言)。这样的文学之旅,也是一颗凡心得到升华,在泥泞的跋涉中洞见彩虹的最美岁月。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①段中说“我”是个“林中女孩”,这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在大兴安岭的童年生活对我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 文章第⑤⑥⑦段中都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多角度地再现了“我”少年时期的生活,说明了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小说创作的源泉和宝库。
C. 文章第⑤段中写“隐忍的牛、苦役犯似的马、永远被戏耍的猴子”,写出了成人世界的残忍,反衬出只有孩子才保留着与动物们沟通的能力。
D. 文章第⑩段“不干的活泉,永流的江河”,比喻永不枯竭的现实生活,也比喻作家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省。
5. 纵观全文,作者笔下的“小说的丛林”具有哪些特点?
6.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如何能成为一名小说家”的认识和思考。
【答案】4. C 5. ①带有作者“丛林”生活经历的影子。②体现出作者心灵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③无限广大,永远有可以开掘的空间。
6. 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于人生苦难、人性的复杂有深刻的感悟与思考;对小说这一文体始终如一的爱,孜孜以求的探索,以及不怕失败的实践精神;懂得自省、苦修、仰望,开辟出独属于自己的创作天地,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解析】
【4题详解】
- 27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写出了成人世界的残忍,反衬出只有孩子才保留着与动物们沟通的能力”错误,这里不是想表现成人世界的残忍,也没有反衬,“我与它们相处的过程中,听懂了它们心底的话,看得见它们的眼泪”,童年丰富多彩的生活对我以后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内容要点能力。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一般可以分三步。第一步,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读,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有三种方法: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③综合归纳,即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抽象说明。本题要求概括“小说的丛林”具有哪些特点。首先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①-⑦段写作者童年在大兴安岭的丰富多彩的生活,⑧-⑩段写作者的思考和感悟。由“他们更是为我塑造人物,提供了最真实生动的原型”可概括出“带有作者生活经历的影子”;由“小说的丛林,使我拥有了另一种生活一面向心灵的生活”可概括出“体现出作者心灵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由“写出人性的复杂性,才是写出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永远有可开掘的空间”可概括出“无限广大,永远有可以开掘的空间”。
【6题详解】
- 27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强调考生的自主性的阅读体验,它特别强调“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些观点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不然,就成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题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如何能成为一名小说家”的认识和思考。文章的①-⑦段写作者童年在大兴安岭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我熟悉林中的树木花草,溪流河谷,野猫野兔”、“童年时我还喜欢去山里采野花”、“有了丛林的动植物,当然就有活动在其中的人”、“当然还有那些可爱的动物”、“不能忘怀的,还有园田的果蔬”、“不要以为我们的生活总是阳光灿烂,它依然有着浓重的寒霜和阴影”,作者说“这些体验,在我写作以后,都进入了我的小说世界”、“这些人物的特征,在我的小说中都有所表现”、“它们在多年后潜入我的小说,这些动物不会说话,但在我与它们相处的过程中,听懂了它们心底的话,看得见它们的眼泪,所以它们在我小说中留下了‘话语’”、“这样的故事,也都是我少年时代所经历的,所以我作品的“温暖”,总是与痛交织,有着苍凉的底色”,可见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于人生苦难、人性的复杂有深刻的感悟与思考。⑧-⑩段写作者的思考和感悟,对于成为小说家的感悟有“小说的丛林在想象的世界中,可以无限大。一个作家能走多远,就看他们自己在艺术上的造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很重要,没有对一种文体始终如一的爱,孜孜以求的探索,以及不怕失败的实践精神,再炫目的想法都是空谈”;最后一段中说“都必须踏出独属于自己的路,才能开辟新天地。懂得自省、苦修、仰望,你终将拥有“不干的活泉,永流的江河”。围绕这几点展开论述即可。
【点睛】文学类文本选择题,题干往往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语言技巧,也考查思想情感。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应浏览文本,明确文章所写的对象,是人,还是景;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再回归文本,找到相应的点进行比较。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 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 亿人。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希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有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CRISPR/C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从它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spacers”(间隔)。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 ”。总是位于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基因,它们会产生与CRISPR共同进化的酶。在激活状态下,这些Cas酶能够充当切割DNA的“分子剪刀”。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分子进行切割。CRISPR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向导RNA和Cas酶来定位和破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 27 -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有“基因魔剪”的美称。它在切割DNA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spacers ”。自2012 年8 月“擎旗”以来,它经常登上生物科技领域的“今日头条”。从修改植物基因,到改变蝴蝶翅膀的图案,从编辑蚊子抗疟基因,到精确剪切艾滋病病毒……它高效、稳定、廉价的修改和设计能力受到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热捧,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界炙手可热的“大将军”。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CRISPR/Cas9 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急功近利。但毋庸置疑,以此为重要核心技术的生命科学,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的大时代。2015 年,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时,还在考虑是否限制将之用于修改人类胚胎;2017年初,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需要限制用于增强人类功能的胚胎基因修改与设计。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在食品、医药、农业等多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相关产品也逐步投入使用。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多种类型,譬如基因删除、基因插入、突变等,如何做到检测准确、高效且多样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各行各业应给出符合自身行业要求的、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检测标准,以便监管的高效展开。
“基因魔剪”已小试牛刀,但还远没有达到雄霸天下的程度,刚刚起步5 年的CRISPR/Cas9 技术,还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阻断遗传病、消灭肿瘤、延长寿命乃至物种升级,才是人们的希望之巅。因此,在变成“双刃剑”之前,“基因魔剪”还可以大胆地攻城略地。
(取材于房琳琳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电影《蜘蛛侠》中,主人公彼得·帕克被一只神奇的蜘蛛叮咬后,他的DNA发生变异,成为了一个运动和感知能力超乎常人的存在。在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感召下,帕克化身为拯救世界的蜘蛛侠。当然,这样的“变种人”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但当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日益成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时候,人类将迎来怎样的挑战,是每个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18年11月9日,国内首份《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正式公布。这项调查揭示了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为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如何理性、健康地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图一 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支持程度
- 27 -
图二 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合法化的支持程度
(以上图表取材于《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被调查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持积极态度,但较少与家人或朋友谈论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科技议题,也较少接触相关的信息,因而,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被调查公众认为自己需要补充和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信息,且有较高意愿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
2018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爆了一轮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实际上,早在基因编辑技术诞生不久,此项技术在改造人类基因上的应用就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 27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C教授提醒人们别低估了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即使是严重疾病背后的基因也可能拥有预计不到的功能。无论我们能多么精确地编辑基因,有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能一编了之的,更别提这项技术本身的安全性了。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亟需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作出突破。
对于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R教授指出:“体细胞改造是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他强调,个人无权决定应该对性细胞中的哪个基因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清楚一个基因突变到底会引发哪些疾病,又会带来什么好处。而且,疾病或缺陷的定义也是在改变的,今天大家觉得不好叫疾病,但再过两百年可能又觉得是好事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W教授则认为一项有颠覆意义的新技术引发争论是非常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公众一起参与,会综合考量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些所谓危险因素。W教授还认为人们对于所谓的缺陷基因的定义是非常模糊和不确定的,未来很有可能会随着认识的深入而改变看法,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是否可以编辑生殖细胞的基因是无解的”。
尽管科学家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讨论莫衷一是,但是不可否认,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这项技术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产品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
(取材于陈晓雪等人的文章)
7. 根据图一和图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超过80%的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持乐观支持态度。
B.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C. 受访者不太支持仅为增强某种功能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
D. 在中国进行基因编辑研究比较符合公众的意愿和需求。
8. 对材料二中三位科学家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看法,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C教授认为,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时应该关注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
B. R教授认为,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因此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
C. W教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将会消失。
D. 三位教授都认为,认识的局限性会给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带来不确定的结果。
9.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析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应如何做到理性、健康发展。
【答案】7. A 8. D
9.
- 27 -
①科学工作者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开展基因编辑技术的研发工作,避免急功近利。②不断克服技术难关,使基因编辑技术更加精准。③有关部门应制定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标准,对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产品实施有效监管。④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人类基因的编辑,不越过伦理红线。⑤加强对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的科普工作,促进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产品的了解。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概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张冠李戴,据图表一可知超过80%的受访者支持的是基因编辑技术“家族性心脏病”的治疗。故答案为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比对、分析能力。考生要留意表达观点态度的语句。考生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本题A项缩小范围,“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错,原文是“C教授提醒人们别低估了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即使是严重疾病背后的基因也可能拥有预计不到的功能”可见并不仅仅是编辑严重疾病的基因时需要注意复杂性。B项曲解文意,“因此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错,原文是说“个人无权决定应该对性细胞中的哪个基因进行改造”。C项夸大其词,“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将会消失”错,原文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公众一起参与,会综合考量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些所谓危险因素”。故答案为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概括、整合能力。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应如何做到理性、健康发展”这个问题来筛选相关信息,划记重要语句。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不能随意编造。同时注意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探讨。从材料一“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CRISPR/Cas9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急功近利。”可知科学工作者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开展基因编辑技术的研发工作,避免急功近利;“如何做到检测准确、高效且多样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各行各业应给出符合自身行业要求的、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检测标准,以便监管的高效展开。”可知科学工作者应不断克服技术难关,使基因编辑技术更加精准,有关部门应制定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标准,对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产品实施有效监管。从材料二“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被调查公众认为自己需要补充和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信息”可知应加强对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的科普工作,促进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产品的了解;从教授们的观点可知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人类基因的编辑,不越过伦理红线。
- 27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费宏,字子充,铅山人。甫冠,举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迁左赞善,直讲东宫,进左谕德。武宗立,擢太常少卿。正德二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五年进尚书。
帝耽于逸乐,早朝日讲俱废。宏请勤政、务学、纳谏,报闻。宏持重识大体,明习国家故事,数劝帝①革武宗弊政。“大礼”之议,诸臣力与帝争,帝不能堪。宏颇揣知帝旨,第署名公疏,未尝特谏,以是帝心善之。及廷和等去位,宏为首辅。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委任甚至。
宏为人和易,好推毂后进。其于“大礼”不能强谏,亦未尝附离。而是时席书、张璁、桂萼用事。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宏每示裁抑,璁、萼亦大怨。帝尝御平台,特赐御制七言一章,命辑倡和诗集,署其衔曰“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其见尊礼,前此未有也。璁、萼滋害宏宠。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凌压朝士。”帝置不省。萼遂与璁毁宏于帝,言宏纳郎中陈九川所盗天方贡玉,受尚书邓璋赇谋起用,并及其居乡事。宏上书乞休,不允。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宏亦连疏乞休。帝辄下优诏慰留,然终不以谴璁、萼。于是奸人王邦奇承璁、萼指,上书污故大学士廷和等,并诬宏。宏竟致仕去。时六年二月也。十月,璁遂以尚书、大学士入直内阁。间一岁萼亦入矣。
十四年,萼既前死,璁亦去位,帝始追念宏。再遣行人即家起官如故。自是眷遇益厚。偕李时召入无逸殿,与周览殿庐,从容笑语,移时始出。赐银章曰“旧辅元臣”。数有咨问,宏亦竭诚无隐。承璁、萼操切之后,易以宽和,朝士皆慕乐之。未几,卒,年六十有八。帝嗟悼,赙恤加等,赠太保,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一》)
①帝:指明世宗嘉靖皇帝。明武宗无后,由堂弟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朱厚熜继承大统。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
B. 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
- 27 -
C. 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
D. 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甫冠:刚刚加冠;冠礼,是中国古代男性的成年礼,古人在冠礼之后都取字。
B. 首辅:即首席大学士,明典制虽未明文规定其名,但惯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
C. 御制:指古代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等。帝王所用或与之有关的事物常冠以“御”字。
D. 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亦作“乞免”,古代官员提前请求致仕被称之为“乞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费宏年轻有为,博学多才。他年纪轻轻就高中状元,对国家旧制非常熟悉,进入仕途先后历经四位皇帝,担任多个官职,颇受重用。
B. 费宏行事持重,恪尽职守。当皇帝耽于安逸享乐时,他极力劝谏,曾多次劝明世宗革除武宗时的弊政,对皇帝的询问竭诚尽力,无所隐藏。
C. 费宏和蔼平易,深得圣宠。费宏提携后学,做事有分寸,深得圣心。费宏请辞时皇上极力挽留,后来还赐给他银质勋章,他死后倍享殊荣。
D. 费宏遭人嫉恨,被迫辞职。张璁、桂萼等人嫉恨费宏,多次弹劾他,最终费宏是因为被张璁、桂萼等指使的奸人王邦奇诬告,才被迫离开朝廷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第署名公疏,未尝特谏,以是帝心善之。
(2)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只在公疏上署名,不曾另外劝谏,因此皇帝很欣赏他。
(2)不久,又因为费宏的儿子费懋良获罪下交司法官,(二人)攻击费宏更加卖力,又抄录前后弹劾费宏的奏疏上奏皇帝。
【解析】
【10题详解】
- 27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句子“故由他曹改用”的意思是“原来是从其他部门改用过来的”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改用”后断句,所以排除选项CD,“成”作“《武宗实录》”的谓语,所以不能断开,“成”后断句,所以排除选项A,“璁”“萼”人名,中间断开,“由……入……”,一个句子不要断开。故选B。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A句中“古人在冠礼之后都取字”错,古人取字不是“都”,取字的规矩最初囿于上层社会的圈子,只有贵族有字。故选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最终费宏是因为被张璁、桂萼等指使的奸人王邦奇诬告,才被迫离开朝廷的”错误,费宏请辞的原因很多,最终是“致仕”,即官员正常退休,而非被迫离开朝廷的。故选D。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第:只;特:另外;“署名公疏”是省略倒装句,应为“于公疏署名”;以是:因此;善:形容词作动词,赞许、欣赏。第二句得分点:无何:不久;因:因为;坐:获罪;下:名词作动词,下交、移交;益:更加;劾:弹劾;疏:奏疏;上:名词作动词,上奏。
- 27 -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费宏,字子充,铅山县人。刚成年,就考中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官修撰。弘治年间,擢升为左赞善,在东宫中担任直讲,晋升为左谕德。武宗即位,擢升为太常少卿,正德二年被授予礼部右侍郎,不久转任左侍郎。正德五年进升尚书。
正德皇帝沉湎于安逸享乐,早朝、日讲一并废除。费宏请求(皇帝)勤政、务学、纳谏,皇帝批复已知晓。费宏行事慎重,顾全大局,通晓熟知国家旧制,多次劝嘉靖皇帝革除武宗时的弊政。“大礼”之争中,各位大臣与嘉靖帝据理力争,嘉靖帝不能忍受。费宏很能揣摩皇帝心意,只在公疏上署名,不曾另外劝谏,因此皇帝很欣赏他。等到杨廷和等离开内阁,费宏担任内阁首辅。加封少师兼任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皇帝对他的信任到了极致。
费宏为人和蔼平易,喜欢荐举后进。他在“大礼”之争中(虽然)不能极力谏诤,也没有依附权势背离道义。而这时候席书、张璁、桂萼掌权。席书的弟弟检讨官席春,原来是从其他部门改用过来的。等到《武宗实录》修成,费宏提议让他来担任佥事,席书因此怨恨费宏。张璁、桂萼从郎署进入翰林,突然官至詹事,满朝大臣都厌恶他们。费宏常常表现出(对他们的)制裁抑制。张璁、桂萼也大为怨恨。嘉靖皇帝曾经驾临平台,特意赐下七言诗一首,命令辑录倡和诗集,署其官衔为“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他受到的尊崇礼遇,在这之前没有人有过。张璁、桂萼更加嫉妒费宏的受宠。桂萼说:“作诗写文章属于小才能,不足以烦劳圣心,并且由此使得费宏凭借恩宠享有灵威,欺凌打压朝廷其他官员。”皇帝置之不理。桂萼于是与张璁在皇帝面前诽谤费宏,说费宏收纳郎中陈九川所盗窃的天方贡玉,接受尚书邓璋的财物谋划重新起用他,并提到他居住在家乡时发生的事。费宏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不允。
等到张璁官居兵部,费宏想启用新宁伯谭纶掌管奋武营,张璁于是弹劾费宏企图控制府部。不久,又因为费宏的儿子费懋良获罪下交司法官,(二人)攻击费宏更加尽力,又抄录前后弹劾费宏的奏疏上奏皇帝。费宏也接连上疏请求退休。皇帝便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安慰挽留,却始终不因此斥责张璁、桂萼。于是奸人王邦奇受张璁、桂萼的指使,上书诬告原大学士杨廷和等,并诬告费宏。费宏最终辞职离去。当时是嘉靖六年二月。嘉靖六年十月,张璁凭借着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入值内阁。隔一年,桂萼也进入内阁。
- 27 -
嘉靖十四年,桂萼已经死在前面,张璁也离职了,皇帝开始追念费宏。又派使者到费宏家里起用他仍任原职。从此费宏得到的眷顾待遇更为丰厚。费宏与李时一起被皇帝召见进入无逸殿,(皇帝)和(他们)遍览殿堂,谈笑自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去。赐给他银质勋章“旧辅元臣”。(皇帝)多次咨询(他),费宏也竭诚回复,无所隐藏。在张璁、桂萼严苛执政之后,改用宽厚平和的执政措施,朝廷官员都仰慕相悦。不久,去世,年龄六十八岁。皇帝哀叹悼念,抚恤助丧增加等级,追赐太子太保称号,谥号文宪。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得张正字诗
(宋)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注】此诗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此年六月,作者因与宰相赵鼎议事不和,引疾辞官,过着闲散生活。张正字,名嵲,绍兴五年,经陈与义荐举任秘书省正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自己闲居的境况,蕴含有伤老之情、门可罗雀之意,格调低沉。
B. 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闲居,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达的忧愁相同。
C. 颈联写景,写诗人所见寺塔孤立、风生鸦飞之景,一静一动,互相映衬。
D. 颈联语调悲凉,与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沉郁风格相似。
15.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形成情感上的转折:前六句写诗人闲居的孤寂与无聊,在面对孤塔乱鸦、借酒浇愁之际,忽然收到张正字的信,因而欣喜感动。②形成全诗的高潮,前六句层层蓄势,最后一句另辟新境,转变诗的沉郁格调,构思精巧。③照应诗题,首尾圆合。
【解析】
【14题详解】
- 27 -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表达的忧愁相同”错误。此句指只觉得喝酒才有味,对“机事”(多指政事)已心灰意冷;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忧”是时不我待与渴望贤才而不得之“忧”。故选B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结构,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尾联‘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然后回顾诗歌尾联在诗中通常的作用有哪些,再分析本诗尾联写了什么内容,与诗歌主旨以及上文有何关系。“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意思是“此时此刻张正字的书信送到了郊外诗人的手中”,结合诗歌注释来看,诗人“因与宰相赵鼎议事不和,引疾辞官”,再结合诗歌前面三联来看,闲居中的诗人可谓是门庭冷落、闲居无聊,借助喝酒来打发时间,且此时又到岁末,闲居的诗人眼前看到的是寺塔孤立、风生鸦飞的景象,由此可知,接到张正字书信之前的诗人是孤寂无聊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接到好友的来信,内心应是欣喜感动的,由此可知,诗歌尾联在情感上与上文形成转折;且诗歌首联说“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在点明自己闲居江州养老的境况之时,又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慨叹之情,开头是“人迹稀”,结尾是“书札到郊扉”,首尾圆合,且与诗歌标题“得张正字诗”形成呼应,并形成全诗的高潮。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饯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此次宴会的盛况。
- 27 -
(3)《阿房宫赋》中极写阿房宫建筑群占地面积之广,海拔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明明如月 (2). 何时可掇 (3). 金樽清酒斗十千 (4). 玉盘珍羞直万钱 (5). 覆压三百余里 (6). 隔离天日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掇”“樽”“羞”“直”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国宝开口说话的新颖角度、适应网络传播的“微纪录”样式、贴近年轻人日常的“萌言萌语”、各路高科技齐上阵的视觉奇效……都是助力《如果国宝会说话》成功的要素。但真实记录,才是纪录片的生命,一切的创新和包装都是为“真实”服务的,如果 ,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而让内容失真,反而会 ,丢掉了纪录片的本位。
( )。不可否认,该系列纪录片在视觉呈现上 ,但为了追求这种好看却让内容失了真,在镜头前用戏剧化的手段来演绎历史,其根本目的是迎合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主义。反观《如果国宝会说话》,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一集5分钟,能打磨大半年。”这句话道出该片制作的关键在于 。第二季创作扩大了文物选取范围,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轨迹。另外,来自全国的50多家博物馆参与支持拍摄,使作品更加贴近学术前沿。而在制作层面,进一步采用新技术,呈现出精彩的动画演示。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末倒置 削足适履 美轮美奂 如琢如磨
B. 舍本逐末 削足适履 光彩夺目 精雕细琢
C. 本末倒置 生搬硬套 光彩夺目 如琢如磨
D. 舍本逐末 生搬硬套 美轮美奂 精雕细琢
- 27 -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这一点上,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存在争议
B. 在这一点上,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争议不断
C. 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就有争议
D. 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就争议不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B. 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人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C. 虽然观众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吸引,但真正抓住人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D. 虽然观众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程度不同,前者指求末弃本,程度较重;后者指重末轻本,程度较轻;根据“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的语境应选“舍本逐末”。“削足适履”,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和“生搬硬套”相比,前者更形象、更贴切;根据“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丢掉了纪录片的本位”的语境宜选“削足适履”。“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以上按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所释)词义范围扩大,但形容电视节目的视觉呈现不妥。“精雕细琢”,对玉器仔细地雕琢,后来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如琢如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也形容文采好、有修养,后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根据“一集5分钟,能打磨大半年”的语境,选“精雕细琢”。故答案选B。
【1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表达连贯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与上文衔接不紧凑,排除C、D项;“争议不断”与下文衔接不紧凑,排除B、D项。故答案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本题,“观众虽然……但……”语序不当,分句主语不同,第一主语应放在第一关联词的后面,排除A、B项;“被……所吸引”结构混乱,应为“被……吸引”,排除B、D项;“抓住眼球”搭配不当,可改为“抓住人心”,排除A、D项。故答案选C。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2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部分陈述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达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 27 -
鄙人是来自××省××中学的××,很高兴有机会向老师们表达我对贵校的向往之情,希望今天的我能博得老师您的垂怜。××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重点高校,办学历史相当的长,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圭臬。学校在很多领域拥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力,涌现出了如×××等杰出校友。所以,在金秋九月,我渴望俯临神往已久的××大学,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答案】①“鄙人”改成“我”;②“垂怜”改为“垂青”;③“相当的长”改为“悠久”;④“圭臬”改成“楷模”;⑤“俯临”改成“来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有问题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辞”和“敬辞”的运用,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语体的得体。本题,题干已经指出语段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部分陈述内容”,且“其中有五处表达不恰当”,要求“找出并改正”。①“鄙人”,书面语,意思是知识浅陋的人;谦辞,对人称自己。题干指此语段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部分陈述内容,要用口语,且不能过于自谦,用于此处表达不得体,可改成“我”;②“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此处是改为希望大学对自己能青眼相看,重视自己,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垂青”;③“相当的长”,过于俚俗,不适合用在面试时陈述中,可改为“悠久”;④“圭臬”,是指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量土地的仪器,引申为某种事物的标尺、准则和法度。此处是说面试自己的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样、模范,可改为“楷模”;⑤“俯临”,屈尊下临。此处是说自己渴望能在金秋九月来到自己神往已久的××大学,成为该大学中的一分子,表达不得体,可改成“来到”。
21.铺天盖地的大众化广告常使人们感到乏味,但也有一些广告让人眼前一亮。请谈谈下面这则广告所蕴含的深意并对其创意进行扼要的说明。
- 27 -
【答案】深意:呼吁大众不要为了身着皮草而滥杀动物;创意:草地上行走着一大一小两只花豹,大的背上有一个XL,小的背上有一个S;这与人类服饰的尺码的一致,意味着他们的皮毛将能做成大小不同的皮草。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此题考查考生对图片的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首先看画面中的主要内容,草地上有一大一小两只花豹正在行走着,大的背上有一个XL,小的背上有一个S;这与人类服饰的尺码是一致的,这幅广告的创意最独特的地方就在这里,看到这些XL、S的符号,就会让人联想到衣服的尺码,从而联想到他们的皮毛将会做成大小不同的皮草。所以这幅广告的寓意就是呼吁大众不要为了身着皮草而滥杀动物。
【点睛】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看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7月16日,西安某高校手写录取通知书开写,10余位最大年龄为85岁的老教授用一周时间手写约4500份新生录取通知书。此外,学校在职教师代表、校友代表也参与进来。该校此做法已坚持12年。
- 27 -
为进一步增强手书录取通知书的收藏价值,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毛笔手书”这一特性融合,新版通知书设计多选取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使得整个通知书呈现出古朴优雅的气质,在封泥印、剪纸剪影等的设计上显现出拥有悠悠历史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和该校独有的历史文化印记。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将发表在你们当地的晚报上,给广大市民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传承手写汉字
“今天,你还会写字吗?”这个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今天却成了问题。
随着手机、电脑的日渐普及,汉字书写脱离日常生活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青少年汉字书写水平下降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部2009年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的一项关于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动笔的最好阶段,汉字书写一定要在这段时期打上扎实的基础。现在孩子们用电脑的机会更多,一些孩子家长不太重视汉字书写,有时孩子连写个作文都要打印出来。”北师大实验小学教学主任贾红斌对此很是无奈。
更加让人忧心的是,大学生用笔的机会更少。“我们寝室人手一台电脑,老师上课的讲义、资料都是通过公邮共享,大多数地方填表也都要交电子版,和朋友们的交流更是少不了电脑”,进入大学刚刚两个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新生单敏敏越来越意识到,大学里需要更多接触的是电脑而不是书写。
汉字书写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事则越来越多。光明网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1.5%的人承认自己有提笔忘字的经历。“使用电脑、手机时间越长,提笔忘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明明很熟悉的字都可能一时想不起,非得掏出手机打个拼音不可。”中央财经大学07级保险学院的冯同学说。
汉字有感情,手写很温暖
“横平竖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从学字开始,我们就明白,汉字决不仅是一种信息符号和交流工具,它蕴含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对此大加赞叹:“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 27 -
王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数十年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每每板书,必引来学生一片赞叹。她说,“喜欢写字的人,随时随地都想写。写,是为了表达一种感情,与用电脑不是一种状态。”
七八年前,王宁开始了“书写汉字学”的研究,她是想通过自己的学术建设告诉大家,书写是有规则的,它凸显着一种自然美化,“一个字,怎么写叫好,怎么叫不好,以前从没研究过,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写字的普遍规律。”
古稀之年的王宁常用电脑和手机,但很多时候她还是喜欢用笔写,发短信也习惯手写输入。“文字的性质是什么?不是简单地传播信息,把语言书面化。文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事项,而且是一个现代化的文化传播工具,一个人文符号。”
“文化符号怎么能千篇一律呢?人文符号一定要由人来体现啊,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社会就没有了审美,也就变得贫乏而丧失了想像力。”王宁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电脑、手机后,不能把书写完全诉诸机器的根本原因。
书写态度最重要,提笔即是练字时
电脑时代,我们如何化解汉字“书写危机”,重温汉字之美?在今天,这个话题变得迫在眉睫。
“把汉字书写危机完全归罪于现代技术,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采访中,众多专家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王宁对此态度鲜明,她认为,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才是化解书写危机的根本之道,社会不能光讲物质层面的东西,一些精神的、人文的意识必须重新提起。当然,当务之急还得从教育入手。
“识字教学境界、质量不高,只讲认,不讲写;写字教学缺乏科学性、规范性,许多老师根本不知道怎样教,这是当前基础教育环节的突出问题。”而王宁正在以自己的积极行动,解决基础理论的创建问题,“小学识字教学中,应该给老师一个基本规则,让老师在要求学生正确笔顺的同时,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笔顺,通过规范教学,把汉字的自然美告诉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对汉字有感觉,让他们会写、爱写。”但她同时提醒人们注意一个误区,就是把书写汉字和书法混为一谈。“书写汉字绝不等同于书法,我们强调中小学生的书写教育,主要是对其自然审美的要求,首先要会写字,写得规范。”她不主张“字还不会写几个就去练书法”,“我们不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懂书法,都成为书法家,但写字应当成为公民的一种文化素养。”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书写退化的趋势已经在逐渐改善。“90后就比80后强,应该承认,有很大的进步。”王宁直率地说。记者在查阅教育部相关文件时也发现,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今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规范汉字书写”,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 27 -
另据了解,针对目前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有专家呼吁将书写规范列为小学必修课,广东、天津等城市目前已将书法课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专用教材编写以及专业教师培养工作将同步推进。在其他城市,多数学校也已经开始通过专业课程、兴趣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每周开设的写字课一直在坚持。为了让学生在学写生字的同时练好书法,学校专门请书法家将课本里的生字书写成字帖。除了常规的书写课程,学校每年要举行一次书法大赛,通过比赛,每个班选出五名小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会在全校展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重在理解材料,并找准写作立意的角度。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中主要是说某大学手写录取通知书和现代打印通知书的话题。根据理解材料,可以有如下参考立意:①收藏文化,珍视情怀;②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使浮躁的现代人变得安静和深远;③延续历史,传承文化;④现代与传统融合,创新和典雅贯通;⑤十二年的传承与坚守,体现出对文化的责任与情怀;⑥明明有更快的办法,为什么要用慢的?应该创造新文化,而不是让脱离时代的旧文化延续生命。
给市民写文章,语言要通俗易懂,不可古奥生涩;要有真切的感受,不可无病呻吟;要有具体的认知,不可泛泛而谈;要有深远的思考,不可肤浅来谈。要从本质、根源、趋向、办法等角度展开叙述描写或议论抒情,要联系地、发展地、一分为二而又有重点地辩证分析。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手写录取通知书、坚持12年、新版通知书、古朴优雅的气质。考生可以根据以上关键词句进行精准的立意,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紧扣材料的中心主题,要注意是发表在报纸上给市民看的文章,所以就要通俗易懂,不要在内容上故弄玄虚。
- 27 -
- 27 -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