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20高考语文小题组合短平快5第一周周五语用基础5练+诗歌+论述类阅读含解析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题组合短平快5 语用基础5练+诗歌+论述类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合作与矛盾长期并存。面对两个大国之间全面且复杂的关系,我们不能幻想两国关系发展会一帆风顺,但也不能对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 过去一年,中美关系的紧张气氛从贸易外溢到其他领域。有人认为,美国对华看法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如何管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美国进行任何调整都会需要一段时间,这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不可避免会出现摩擦甚至对抗,但双方应避免全面对抗情况的发生。‎ 从2018年3月到现在,中方既没有因为对方的霸凌而失去理智,更没有因史无前例的贸易摩擦规模而    。最近,中美关系出现了转圜。美方暂停了原先的加税节奏。中方临时降低了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但是,考虑到过去9个多月美方在谈判中表现出的反复无常,我们仍不能    。面对贸易摩擦,我们有底气。我们有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搞好对美关系确实非常重要,(   );但更重要的,还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熟视无睹 毋庸置疑 惊慌失措 掉以轻心 B.置若罔闻 毋庸置疑 手足无措 漫不经心 C.熟视无睹 毋庸讳言 手足无措 掉以轻心 D.置若罔闻 毋庸讳言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答案:A 解析: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毋庸讳言:用不着隐瞒,可以直接说的内容。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手足无措:举动慌乱,没有办法应付。掉以轻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故选A。‎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探寻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B.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C.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寻找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D.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摸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答案:B 解析:本题所给材料说的是如何处理中美关系,画线句子中“管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与上下文文意不符,应改为“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所给四个选项中,A项,成分残缺,“处理”后缺宾语中心词,应在“迅速崛起的大国”后加“之间的关系”;C项,成分残缺,“处理”缺宾语中心词,应在“迅速崛起的大国”后加“之间的关系”;D项,搭配不当,“摸索新的共处之道”应改为“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故选B。‎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5‎ A.中国也希望对话磋商,以最大的诚意来解决分歧 B.中国也想要解决分歧,于是以最大的诚意希望对话磋商 C.中国也确实拿出了最大诚意,希望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 D.中国也确实在解决分歧,并以最大的诚意希望对话磋商 答案:C 解析:本题括号上文提到美国在谈判中表现出“反复无常”,并没有提到美国“希望对话磋商”“想要解决分歧”,因此A项“中国也希望对话磋商”,B项“中国也想要解决分歧”与上文无法呼应,应排除。再比较C、D两项,“对话磋商”是解决分歧的手段,二者不是并列关系,排除D项,故选C。‎ ‎4.一个年轻人的父亲病愈出院,他想给医院写一封感谢信,并制作一面锦旗,但锦旗和信的内容均有不得体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限五处)‎ 锦旗上书“杏坛高手,救死扶伤”。信中写道:“鄙院医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令人敬佩。他们的优质服务让病人宾至如归,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在这里我谨代表令尊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他们财源广进!”‎ 答: ‎ ‎ ‎ 答案:①“杏坛”改为“杏林”;②“鄙院”改为“贵院”;③“宾至如归”改为“放下心理负担”;④“令尊”改为“家父”;⑤“财源广进”改为“幸福康健”或“再创佳绩”。‎ 解析:①“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给医院医生送锦旗,可改为“杏林”之类,“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②“鄙”是谦辞,称对方为“鄙院”,谦敬失当,此处应用敬辞,可将“鄙院”改为“贵院”。③“宾至如归”指客人到此有在家之感,形容接待客人热情周到,信中说“他们的优质服务让病人宾至如归”,“宾至如归”用在医院这个场合不得体,结合后文“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可改为“放下心理负担”之类,来表达优质服务给病人带来的好的感受。④“令尊”是敬辞,指对方的父亲,这里讲“我谨代表令尊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把自己的父亲称为“令尊”,不得体,应改为“家父”。⑤“财源广进”是祝人发财之语,用在给医院的感谢信中不得体,可改为“幸福康健”“再创佳绩”之类的祝福。‎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前不久,在某地举办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中,有一个实验环节为:解剖一条鲫鱼并取出鲫鱼的特定部位,优胜者可获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不过这一比赛逐渐被夸张成“成功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惹人议论纷纷,并且在网络迅速走红。“清华北大,欠杀鱼大叔一张文凭”的言论更是甚嚣尘上。而举办方声明,此举自有其意:在经过考生理论功底的层层选拔后,设置了解剖鲫鱼这个环节,是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查、理论考试的补充。‎ 你怎么看待这一事件?请从标题党、网友、大众(我们)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加以点评,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字数不超过60字。‎ 角度: ‎ 点评: ‎ 答案:(1)角度:标题党 点评:标题党巧妙利用了文字技巧,避开了活动的初衷,掩盖了事实真相,煽动了公众情绪,迷惑了广大读者。貌似不平则鸣,实则推波助澜。(排比、对仗)‎ ‎(2)角度:网友 点评:网友只关注结果忽视前提,不经调查就大肆传播流言,折射出几多狭隘浅薄:多少人急功近利渴望不劳而获,多少人心浮气躁追求立竿见影!(对比、对仗)‎ 5‎ ‎(3)角度:大众 点评:①在现实生活中,人云亦云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不断被“轰炸”、被接受,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别人的思想经常侵入我们的脑海,还不停撒野狂欢。(比喻、夸张)‎ 点评:②流言的制造者,其言可恨;流言的传播者,其行可悲;流言的终结者,其心必明。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网络流言,我们要深思明辨,莫让流言遮蔽慧眼。(对比、对仗、化用)‎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 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 ‎6.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燕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本诗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出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C.“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 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答案:B 解析:本题B项,“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错误,根据“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可知,聚会场合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但是没有详细场景描写。故B错误。‎ ‎7.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答: ‎ ‎ ‎ 答案:①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②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 5‎ 解析:本题中,“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当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居易诗《观刈麦》中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能忘”的又是想到这些不能遗忘。可据此概括作答。‎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种人类文明的共同滋养。其中,敦煌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一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多种文化形态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兼容了不同文化形态各自的合理性。‎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元文化在相互变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我们才造就了敦煌文化,并使敦煌文化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中国绝不希望用中国这一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70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精神,这使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B.敦煌曾是多种文明形态的交汇之所,这种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 C.“通而不统”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形成,两者都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关键因素。‎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用中国智慧解决人类问题,但并不能以此统一世界各种文明。‎ 答案:C 5‎ 解析:选项C,“‘通而不统’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形成”错,原文只是说“‘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故答案选C。‎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论证敦煌文化的精神,更具现实意义。‎ B.文章通过和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的比较,论证了敦煌文化具有世界性的特点。‎ C.文章从敦煌文化的形成、传承渊源等多方面论证了敦煌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 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明了“通而不统”“和而不同”两者概念之间的不同。‎ 答案:D 解析:选项D,“运用对比”错,没有对比手法;“两者的不同”错,只是阐释相同点。故答案选D。‎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唯一没断裂的世界文明。‎ B.有世界性特点的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它不属于中国文化是错误的。‎ C.如果敦煌文化不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那么它就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 D.相比较于其他中华文化如齐鲁文化,敦煌文化的独立性、兼容性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答案:B 解析:选项A,强加因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原因,文中并没有提及。选项C,“就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说法过于绝对。选项D,“敦煌文化的独立性、兼容性无疑是首屈一指的”于文无据,“首屈一指”指居于第一位的,原文没有相关信息。故答案选B。‎ 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