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6 KB
  • 2021-06-03 发布

2020年最新高考语文仿真试题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最新高考语文仿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缜(zhěn)密     城垣(yuán)    相形见绌(chù)     深孚(fú)众望 B.执著(zhuó)  殒(yǔn)石   贻(yí)笑大方   眼花缭(liáo)乱 C.玷(diàn)辱  矫(jiáo)健   怦(pēnɡ)然心动   趋之若鹜(wù) D.门坎(kǎn)   提(dī)防   针贬(biān)时弊    瞠(chēnɡ)目结舌 2.依次填入下列各处横线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天下真有这样奇特的人物,我今天才算见了!          这通身的气派,竟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从乡间野里来的,怪不得大家都赞不绝口。 ②老太太于是说道:“……今天见了你,我哪能不伤心!”说着,把黛玉搂在怀里,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          解释,才逐渐止住了。 ③她那双眼睛一顾一看,满戏园子里便          ,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A.何况    宽慰    万籁无声            B.况且    安慰    万籁无声 C.何况    安慰    鸦雀无声   D.况且    宽慰    鸦雀无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一连几次都没考好,真是屡试不爽,因而心情十分沉重。 B.他是一个冷酷自私、残忍虚伪的资本家,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C.这部小说在人物描写上成就极高,不仅主要人物的形象脍炙人口,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毫发毕现的。 D.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巴尔干地区战争危机的本源,显然是不公允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外国经典诗歌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B.有人认为,近两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仍是沿袭了以往的给材料作文形式,其实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 C.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种种外因所决定的。 D.今年我省大专院校招收的自费生,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 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句是 (1)适逢深秋时节,                            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 ①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②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③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首届《教育学》和《心理学》师资培训班于3月5日正式开学。 C.在昨天的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演出中,两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表演的相声,精彩极了! D.“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张老师严肃地说。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隙。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觞聂政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竟不肯受也。然严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仗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 睚眦:指怨恨 B.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接近、靠近 C.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辅翼:助手 D.岂不殆哉 殆:危险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 B.请得从事焉 C.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D.左右大乱 ‎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 B.政徒以老母 终不以临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C.(政) 因自皮面决眼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聂政“为知己者死”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聂政勇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②数反,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 ③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 ④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⑤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 ⑥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聂政是个出身贫民的勇士,他因杀人避仇,隐藏在屠市中,以屠宰为业,严仲子因与侠累有仇,而结交了聂政。 B.严仲子多次登门请求聂政为他报仇,而聂政当时因为老母在堂,便谢绝了严仲子的请求。老母去世后,聂政想到以前曾接受过严仲子的“黄金百镒”,于是答应为他报仇。 ‎ C.聂政先因老母而“不许仲子”,后又为了仲子“谢车骑人徒”而独行,刺死侠累后,还要“皮面决眼”,的确处处为亲人朋友着想。 D.聂政和荆轲都是有名的刺客,都是“士为知己者死”的表现;但聂政行刺只是为了解除严仲子个人的恩怨,而荆轲还有为“解燕国之患”的思想,从行刺目的上可看出二人境界的高下。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老山汉墓的几个谜团 随着一具尸骨的“惊人发现”,围绕老山汉墓的发掘展开了一轮新的推测大战。一时间,谜团重重。 这具趴在墓中前室西南侧的骨架,是男是女?现场工作者认为是女性,而亲临发掘现场的考古专家潘其风先生则根据该尸骨粗壮的肱骨,初步认定是男性。当然,这只是初步推测,因为在还没有对骨架进行移动前,看到的只是后背,便于辨别性别的眉骨、下颌骨、耻骨联合等处都还压在下面。骨架将于近日“请”出古墓,其“前脸”自然会被仔细检查。不过,一向严谨的专家们表示,女人男相或男人女相的也不是没有,仅从外形鉴别总可能有偏差。究竟是男是女,还有待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综合鉴定确认。 ‎ 汉代基本上已没有殉葬,因此骸骨为殉葬者的说法被多数人否定。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只有两个:一为盗墓者,二为被从棺中拖出的墓主人。从骨架趴在漆案上的姿势看,许多人更愿相信是后者。因为,盗墓者进入墓中却自相残杀或缺氧而死最终身埋黄土,这情节太像武侠小说了。由于尸骨缺少右腿小腿骨,左腿的小腿上也少了一节腓骨,媒体一度纷纷报道,猜测其身份的判别将取决于残缺的三节小腿骨会在何处出现。发掘现场总指挥王武钰认为,尸骨肢体不全,应是腐朽所致,而非盗墓者拖动尸体造成的。也有其他专家表示,目前缺失的三节骨头并非人骨最细小的部分,为何腐朽的偏偏是它们? 潘其风先生日前曾对这具骸骨的年龄进行了初步判定,认为在35岁至45岁之间。于是有人称这具1.61米的骸骨很可能是燕刺王刘旦,理由是“这跟刘旦被赐死时年纪相当”;并且,刘旦因谋反被赐死,谥号“刺王”,他的陵墓也被称之为“戾陵”,“刺”和“戾”这两个字都有贬义。《水经注》中有记载,燕刺王刘旦的戾陵在梁山:经考证,专家学者一般认为梁山就是今天老山所属的石景山。此说一出,立即有人惊呼:‎ 如果这骸骨真的是刘旦,抑或墓主人是刘旦,老山汉墓都将是“惊世大发现”——不但附近还应有后妃二十余人的墓,而且很可能墓中会出土大量经书杂说、星历数术一类的先秦西汉古籍。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刘旦死后,“后、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余人”,而且刘旦“为人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不过,不止一位专家并不认同,他们指出,刘旦十几岁被封为燕王,从武帝元狩六年至昭帝元凤元年,在位共38年之久,他死时年龄应该在50岁左右,那具“初步判定为35岁至45岁”的骸骨应该不是刘旦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委会余伟超先生明确表示:“这种可能几乎没有。”余老对出土的镀金动物花纹的漆器分析指出,这不是镀金,而是西汉晚期才有的“金银平脱”技术,这项技术在汉武帝、汉昭帝时还没出现,因此说老山汉墓可能和刘旦毫无关系。徐萃芳先生也从老山汉墓的位置和地形对刘旦说提出质疑。他说,谜底揭开只能等到最后。墓中有文字、印章最好;没有文字印章,通过其他器物如钱币也可以判断出墓的年代,但墓主的身份就只能推测了,就连大葆台是刘建之墓不也是推测的吗?解铃还需系铃人。所有谜底全系在这具神秘的骸骨身上。正如徐萃芳先生所言,考古过程中有许多疑团,这是很普遍的,有些谜也许到最后都解不开。等谜团层层剥开,一定要有耐心哟! 12.以下不属于老山汉墓挖掘中产生的“谜”的一项是 A.墓中发现的骨架是谁的骸骨 B.墓中尸骸小腿骨残缺不全,是不是腐朽所致 C.老山汉墓的主人是不是燕刺王刘旦 D.燕刺王刘旦死时的年龄是多大 13.在第三段中,作者说:“此说一出,立即有人惊呼……”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提出“此说”的论据的一组是 ①骸骨的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 ②有人称这具1.61米的骸骨很可能是燕刺王刘旦。 ③骸骨年龄与刘旦被赐死时年龄相当。 ④刘旦谥号“刺王”,陵墓亦称“戾陵”,都含贬义。 ‎ ‎⑤专家考证,《水经注》所载之“梁山”即今老山所属之石景山。 ⑥墓中出土的先秦西汉古籍与《汉书·武五子传》记载相同。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14.第四节中说“谜底揭开只能等到最后”,这句话的意思是 A.通过墓中出土的文物,谜底最终会得到解决 B.通过墓中出土的文字、印章以及其他器物,最终能判断出古墓的年代 C.利用墓中出土的文物,最终可以判断出古墓的年代和墓主的身份 D.通过墓中出土的如钱币等器物,只能推测墓主的身份 15.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中尸骸缺少的小腿骨可能的存在之处为:棺中、漆案旁、由棺至案途中。 B.文中说“这情节太像武侠小说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山汉墓中有不少像武侠小说一样的离奇情节。 C.余伟超先生对出土漆器所采用的“金银平脱”技术的认定,有力地论证了老山汉墓可能和刘旦毫无关系。 D.老山汉墓发掘中的重要疑团提醒我们:考古挖掘应该慎重。  ‎ 第Ⅱ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黎明的眼睛                端木蕻良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全身。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的呢!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住过多少代,才懂得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模仿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再塔个顶蓬。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房墙上开窗是后来的事。随着窗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窗子,自从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随着时间流逝,层楼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看到高屋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 没有创造的窗子,几乎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见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飞来…… 窗子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风沙飞入屋中。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尘,还有很难发觉的细菌,有的是出面拜访,有的是偷偷的混了进来……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 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的。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了。 窗子的玻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窗框上装有循环水,他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他发觉不到的天敌,又可以送进来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 有的窗子不需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屋子外边,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 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 16.作者开头一段说:“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结尾又说:“现在开窗子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请联系全文,根据语境,分别概括出作者运用“走近”“迎进”和“迎接”这三个动词的用意。(6分) ‎ 答:(1)运用“走近”一词                                          。 (2)运用“迎进”一词                                          。 (3)运用“迎接”一词                                          。 17.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2)没有创造的窗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答:(1)                                                          (2)                                                              18.第八段中,作者说:“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请根据文意回答:打开窗子只有喜悦吗?为什么?(4分) ‎ 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赞美窗子,写开窗的喜悦,既表现了人类在文明道路上的不断前进,也流露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应当谨防资产阶级思想侵入的感情。 B.本文以窗子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写了窗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人类不懂得开窗,现在窗子成了现代房屋的象征,黎明的眼睛,将来还会有各种各样、具有特殊功能的窗子。 C.作者在介绍窗子时,语言优美生动;在赞美窗子时,语言质朴简洁,两者完美的结合,构成了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D.“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屋子外边,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未来具有特殊功能窗子的期盼之情。 E.文章结尾一段以抒情的表达方式,用诗化的语言,烘托出散文诗般的优美意境。 五、(15分) 20.写出下列诗句(1)反向立意和诗句(2)近意立意的相应的古诗句。(4分) 例句:(1)满目青山夕照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例句:(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2分) (2)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2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三句话。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1)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2分) 译文: (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分) 译文: (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1分) 译文: ‎ ‎22.请用80字左右的篇幅,简略地写出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诗的赏析。(6分) 六、(12分) 23.用现代汉语,依照下列句式,描写一个景物片断。 要求:①造六个句子,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内容;②体现出比喻、排比和前后判断解释的特点。(4分)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水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4.为使下面语段的表达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可以删掉的三项是(4分)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①),即浅尝辄止(②);有的可以吞咽(③),囫囵吞枣(④);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⑤)。所以,有的书只要粗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道其梗概(⑥),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经常读(⑦)。 答: 25.下面是一段关于引逗蟋蟀出洞方法的文字,请进行压缩,不超过35个字(4分) ‎ 人人都知道,用什么方法将这隐匿的蟋蟀引逗出来。你拿一根草,放在洞中轻轻地转动。它以为上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瘙痒和窘恼的蟋蟀从后面房间跑上来了;停在过道中,猜疑着,鼓动它的细触须打探。它渐渐跑到亮光处来,只要一跑出地面,就很容易被捉到,因为这些事,已经将它的简单头脑弄昏了。如果第一次,被它逃脱,它就会非常疑惧,不肯再出来。在这种情形之下,可以用一杯水将它冲出来。 答: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是人生的花朵;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时代的精神;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青春,是创造一切的希望。孩子们唱着期盼青春的歌,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 正值青春时期的你,在即将告别高中学习生活的时刻,你又是怎样感受“青春”、思考“青春”的呢?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青春”话题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