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学年第二学期
咸祥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卷面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平时学习很辛苦,今天考试别马虎;认真审题自信答,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4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 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谬论(miào) 嫉恨(jí) 崔嵬 (wéi) 卓有成效(zhuó )
B. 诽谤(fěi ) 饿殍(piǎo) 慷慨(kǎi) 繁芜丛杂(wú)
C. 估量(liáng) 涔涔(cén) 给予(gěi) 夙兴夜寐(sù )
D. 污秽( huì) 商贾(jiǎ) 数罟(cù) 悄然无声(qiǎo)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
A.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尽苍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
B.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磬石上的时候。
C.在感性方面,中国人的体育活动不像西方那样,以渲泄肉体的感性生命力为能事,而是感性中有理性,肉体中有精神。
D.流芳百世的名篇,孕育于诗人的生命,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绚丽、或冲淡,或典雅、或通俗,充分展示出文学的魅力。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确保神舟号的顺利发射,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完成任务。
B.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C.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只恐怕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成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常使我意兴阑珊。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北京的城墙无疑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是人类的文物遗迹,也是我们的国宝。
B.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C.演讲是诉诸于听觉的,想要让听众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必须把握听的规律。
D.《登高》这首诗对小学生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中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5.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河内凶 凶:战事
B. 季氏将伐颛臾 伐:攻打
C. 是社稷之臣也 社稷:代指国家
D. 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6.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7. 下列各项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 )
例: 无乃尔是过与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 非我也,岁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8.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情况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既来之,则安之 B.填然鼓之
C. 树之以桑 D.七十者衣帛食肉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分析或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两个“对于”说明了马克思逝世后受损失的对象,“不可估量”和“空白”突出了他的逝世对人类的损失之大。)
B.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此时的周朴园,不敢相信眼前的事
实,他怀念死去的,而无法接受活着的侍萍。而侍萍一方面有对往事的怨恨,另一方面却情不自禁地被周朴园三十年的纪念所打动,三十年后的侍萍仍与三十年前一样单纯而轻信。)
C.李白的《蜀道难》诗歌境界博大浩淼、瑰丽奇特,诗中感慨丰富,既有对山川险阻
之叹,也有对人生充满险阻、功业坎坷难成之慨。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句用了“点染”手法,“点”为点出
情感的内涵,“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染”是用景物来渲染所点明的情感,“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就是以景物进行渲染。)
(二)语言运用(共7分)
10.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扩展语句。(4分)
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 ;
;……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3分)
文化传承的关键, ① 。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正是他们让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无论是口头文学创作的“吴歌”,还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无论是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的西安古乐,还是原生态、传千载的民歌民谣, ②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 ③ 。因此全面落实“非遗”保护政策刻不容缓。
①
②
③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3题。(6分)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① 〕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② 〕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12.在上面的〔 〕里填写潜台词,并说说这些潜台词起了什么作用? (4分)
潜台词:① (1分)
② (1分)
作用:
(2分)
13.上面的对话表现出鲁侍萍怎样的形象特点?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2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阙《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记忆的源头,也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已经很难确认《诗经》诞生的确切年代了,至于究竟是哪一个不平凡的喉咙,最先吟出中国诗歌第一行嘹亮的音符,更是无从查考。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绽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②与诗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黯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的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尘烟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维王勃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一点。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的共同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③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④在隔过了久远的时间之后,我们再去读它们,已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这些诗的年龄与生命力,使我们升起由衷的敬畏感。如同啜饮一樽古酒,每一滴不曾挥发的汁液,都是与时间抗争的结果,令我们不能不感到激动,不能不肃然起敬。这种“先入为主”的敬意,在阅读同代人的诗作时,是不常有的。
⑤其实,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加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任何新鲜的刺激了吧,这似乎应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比如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比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的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当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14.如何理解“暗黄的纸页见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2分)
15.依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2分)
(2)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2分)
16. 在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2分)
17.请结合全文,谈谈“在诗歌的低潮时期”,作者“从未对诗失去信念”的原因。(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共22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兽相食,且人恶之 恶:以……为凶恶
B.长子死焉 死:为……而死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悌:孝顺父母,恭顺兄长
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陷溺:使其陷到井里,淹在水里
18.下面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南辱于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夫谁与王敌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9.下面各句全都属于孟子实行“仁政”措施的一项是( )
①省刑罚 ②彼夺其民时 ③薄税敛 ④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⑤深耕易耨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下面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
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C.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
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
2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3分)
(2)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4分)
(3)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分)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22、23题。(共6分)
秋兴八首·其二①
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大历元年(766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八月槎】《荆楚岁时纪》记载:“汉张骞使大夏,寻河源,八月乘槎到天河,经年而返。”
③【画省】代指杜甫曾供职的官府所在地。
22.首句“夔府孤城落日斜”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分)
23.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对其艺术效果加以赏析。(4分)
(三)古诗文填空(每格1分,共10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2)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 _,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大弦嘈嘈如急雨, 。 嘈嘈切切错杂弹, 。
(5)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懒,是世人眼中的一种恶习。曾国藩:“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也有不少诗人歌颂着懒,标榜着懒。唐代诗人杜甫曾说“懒性从来水竹居”;宋代文人许月卿还说“平生懒意琴三叠” ……懒,似乎又是一种风雅的存在。
你对“懒”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咸祥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语文学科 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2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 答案:B 解析:A谬论(miù)C给予(jǐ)D、商贾(gǔ)
2答案:D 解析: A沧桑 B磐石 C宣泄
3. 答案:D 意思是将残、将尽,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没有兴趣的样子。解析:A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可句中仅从字面上理解为“什么都敢做”。B耸人听闻:夸大事实,博取注意,有吹牛的意思,带有贬义.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恐惧、害怕,一般用于描述恐怖的事件造成的影响.,此处应为“骇人听闻”C.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4. 答案:B(A语序不当。它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人类的文物遗迹。C成分赘余。演讲是诉诸听觉的。D主客颠倒。)
5. 答案:A 解析:饥荒
6. 答案:C
7. 答案:C 宾前 解析:A.省略句 B.判断句 C.状语后置句
8. 答案:A 使动 解析:其他各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9.答案:B
(二)语言运用(共7分)
10. 答案:示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11.【答案】①在于一批批身怀绝技、薪火相传的手艺人。②都传承着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文化对象//都是民间的文艺形式跳动着文化传承的脉搏。③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大意对即可,每点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3题。(6分)
12.潜台词:①你幕后一定有不怀好意的人指使你来。(1分)
②三十年了,你还未忘记旧仇,还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敲诈我。 (1分)
作用: 这些潜台词,暴露了周朴园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尔虞我诈,发财致富全凭敲诈和暗算。 (2分)
13. 通过对话可以看出鲁侍萍是个刚毅有骨气的劳动妇女。(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2分)
答案:14.古代诗歌经时间冲刷,已成为我们的精神源泉和归宿,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
15.(1)珊瑚,诗句如珊瑚,美丽而持久
(2)发酵,诗歌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
16.因为这些诗中名句凝聚着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
17、要点:①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②诗成为人类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赋予人类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③诗歌本身的魅力也一次次地得到深化与升值。④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淘洗,美妙的诗歌已被我们认可和接受。
三、古诗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共22分)
答案:17.A【解析】A.恶:厌恶。
18.D【解析】D.为:均为动词,作为。A.以:介词,用/介词,拿。B.于:介词,被/介词,在。C.夫:发语词/指示代词,那个。
19.B【解析】②指秦国的做法,④是实行“仁政”后的效果。
20.A【解析】A.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死活的行为;“愿比死者壹洒之”的真实意图是称霸。
21.(1)用棍棒和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2) 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
(3) (如果)斧子按一定的时节入山林(砍伐),木材就会用不尽。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愿意高兴地听您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棍棒和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差别。”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手腕害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惠王)说:“也没有什么差别。”
(孟子)又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栏里有健壮的马,(而)百姓面带饥色,郊野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一道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吞噬,人们尚且厌恶它。身为百姓父母官,管理政事,却不免也率领兽类一道吃人。哪里配当百姓的父母官呢?孔仲尼说过:‘第一个制作土偶陶俑来殉葬的人,恐怕应该断子绝孙吧?’
正是因为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的缘故。(试想连用俑殉葬都不能被允许),又怎能让这些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梁惠王说:“(想当年,我们)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的国家,这是您老所深知的。而今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以失掉八个城邑)被楚国欺侮。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来源:Zxxk.Com]
孟子回答道:“在任何方圆百里的小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国土推行王道。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因为)他们(指秦,楚)侵占了百姓的农时,使他们无法耕种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各自逃散。他们坑害得百姓好苦,大王如果兴师前往讨伐它,有谁能跟大王较量呢?因此说:‘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22、23题。(共6分)
答案:22、诗的首句描绘了夔州城在夕阳中孤独矗立的情景,营造了孤寂、萧瑟的意境。这种意境,正是诗人内心孤独的写照,它表达了诗人离开京华之后的失落与惆怅。
23、该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猿的哀鸣声,运用虚写自己归乡之日的遥遥无期。虚实结合,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孤身漂泊异乡,心怀故国却有家难归的深切哀伤。(如从“用典”等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也可。)
(三)古诗文填空(每格1分,共10分)
略
四、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根据高考评分标准给分。基准分43分。
【材料解读】
曾国藩眼中的懒即懒惰;诗人歌颂的懒,是对风雅境界的幽默解读,表现为淡泊名利,散淡无为,与世无争等。
“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①懒惰(跟“勤”相对)②疲倦;没力气。材料中第一句话取“懒”的第一个义项,而材料中的第二句话中的两首诗中的“懒”倾向于不汲汲于功名富贵之意思,字典中并无此义项,更多为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时人生态度的表现,材料的第三句话则为出题老师的要求:“对“懒”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
学生们在写作时最忌讳在未厘清材料中“懒”的意思,而一边倒的去批判“懒”,或者一味迎合材料中“风雅的存在”去赞颂“懒意”;还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学生简单地将材料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懒”套作为对行动和结果不同态度的文章。
题目重心是谈你对懒的认识。“认知”除了侧重于对自己观点、见解、看法的陈述分析,还要有深入剖析反思。如思考:什么是懒?世人眼中的懒跟文人诗文中的懒是否同一意思?人们为什么会懒?其实质是什么?懒有什么作用意义或危害?当下我们年轻人该怎样做?然后选择自己思考感受最深的点运思行文。
一、界定概念
1.懒即懒惰,指想做某事而不情愿做,与勤相对。
2.世人眼中懒是一种恶习,在某些宗教的教义里,懒是人类的一种原罪。指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上不思进取,该做的事情不去做。这是人性的缺陷,表现为消极懒散,逃避辛苦,选择安逸。
3.不少诗人歌颂的懒,不是指以上恶习。而是对风雅境界的幽默的解读。表现为淡泊名利,散淡无为,与世无争。
二、人为什么会懒(原因、实质)?
1.心理原因。人都有希望用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的本能。
2.生理原因。导致脑力和体力无法承受过度的辛劳,出于本能保护,人一般不会挑战有损身心健康的事情,转而追求舒适与安逸。
3.社会原因。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长辈过分宠爱,物质日渐丰裕,压力不断增大,人就会偷懒。科技让勤奋的人更加勤奋,让懒人更加懒。
4.依赖思想,推卸责任,逃避义务,这种懒会影响到旁人,形成集体懒惰。
5.世人眼中懒是精神上的自我放弃,行为上的自我放逐,实质是自私自利。
不少诗人歌颂的懒,是精神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行为上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是一种智慧之举。二者表现类似,目的、性质、价值截然不同。
6.没有上进心,安于现状,不肯深究,逃避现实,暂时获得心理安宁;爱空想,好幻想,不愿付诸于行动;怕麻烦,没有责任感;自我满足,无危机意识。
三、懒有何作用或危害?
1.懒推动科技发展,可迫使人发现,发明一些代替自己工作,劳动的东西。
2.懒人效率高,因不喜欢做事,所以尽量用最快速度把事情最有效地完成。
3懒会形成习惯,影响性格,耽误自己,贻害旁人。
4.懒就像鸦片,沾上就易上瘾。严重地妨碍了斗志,腐蚀了进取心。
5.影响知识的获取,影响身心健康,影响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影响人际关系,可导致犯罪。
四、怎样辩证地看待懒?(思辨性)
1.偶尔、适度的懒,固然不失为生活的调剂,但须知“逸豫可以亡身”。
2.行为上的懒和思想上的懒要适当补充。懒于劳力,就应勤于劳心。懒于做无用功,就应勤于探索“天人之际,古今之变”。
3.心理懒惰、行为懒惰、思维懒惰各有不同,但表现为勤的懒更可怕。
4. 懒,大部分情况值得批判,部分情况下值得商榷,特殊情况下值得肯定。
五、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1.树立高远的理想,并为之执着追求。
2.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3.弘扬“无友不如已者”的进取之风。
4.行为上的懒或思想上的懒适度,固然不失为生活的调剂。
5.激发兴趣,拟定阶段性的目标,让自己体会到目标达成的成就感。
【审题立意】
作文侧重于谈对懒的认知,可以思考:什么是懒?世人眼中的懒和诗人的懒有何不同?人为什么会懒?实质是什么?懒有什么意义和危害?我们年轻人该怎么做?
立意示例:
①懒,大部分情况值得批判,部分情况下值得商榷,特殊情况下值得肯定。
②行为上的懒和思想上的懒要适当补充。懒于劳力,就应勤于劳心。
③心理懒惰、行为懒惰、思维懒惰各有不同。
④某些表现为勤的“懒”更可怕:行动上表现为勤,实质上是思维之懒。
⑤偶尔的懒,固然不失为生活的调剂,但须知“逸豫可以亡身”。
【素材链接】
1.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美国谚语
2.懒散能磨去才智的锋芒。——美国谚语
3.艰难由懒惰生,苦楚由偷安来。——培根
4.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考场佳作】
佳作一:懒的层次(53/60分)
世人眼中懒是希望用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是不愿为想做、应做的事付出努力。不少诗人歌颂的懒,是精神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很多是一种智慧之举。二者的表现类似,但目的、性质、价值截然不同。(简析材料中两种懒的特点及不同点)
懶,作为人的一种本能,有其存在的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甚至社会原因。作为懒的反义词,“勤”历来是成功者必备的要素之一。天道酬勤,这是一个事实。奖勤罚懒,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规则。(由懒讲勤,过渡)
然而,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过犹不及”,过勤,过劳也未必是绝对正确的。当人缺乏明确的目标,违背常识和规律,或不遵循正确的方法的时候,向错误方向努力的勤就是南辕北辙,会使事倍功半;而此时的懒,表现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自由和智慧,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诗人们推崇的“懒”,不是指怠惰放弃,而是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从容品味生活的状态。与其说这是一种“懒”,不如说这是一种“主动放弃,另有所图”的选择。(阐明有时懒是一种智慧)
当下我们看到:懒于学习的一些学生,玩起游戏来可谓废寝忘食;懒于工作的拖延症职工,旅游休假的时不惜夜以继日;懒于奉献的某些精英,争权夺利时分明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们的懒是一种以“趋利避害之心”行“趋害避利之实”的自我麻醉术。懒,只是相对自己不认同,不接受,不愿面对的事情而言。笑话里那种懒于吃饭,脖子上套个大饼都只咬眼前这一口的人,在生活中还是少数的。大部分懒人无非是目光短浅,利己之事勤为,短期之利苦求;而利他之事推脱,长久之功懈怠。这种懒惰是精神上的自我放弃,行为上的自我放逐,其实质是自私自利。(罗列一组社会上懒的现象,剖析当下人们懒的实质)
真正得提防的,不仅是这种表现为“懒”的“懒”,更有一种表现为“勤”的“懒”。《种树郭橐驼传》里那些“长人者”,以勤勉辛劳的无用功试图掩饰其在治理上懒的——不想办法解决百姓真正需要。对下层人民“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这就是古语所说的“主帅无能,累死三军”。懒到对自己的思想之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恐怕是“懒”的最大威胁。(阐明表现为勤的懒才是最可怕)
可见,对懒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懒,特殊情况下值得肯定,部分情况下值得商榷,绝大部分情况下值得批判。所以我们青年学生要真正理解天道酬勤,克服懒惰心理,杜绝表现为勤的懒学行为,要勤学巧学。(总结全文,表明我们青年学生的做法)
佳作二:克服懒惰,积极进取(51/60分)
勤奋的人都是相似的,懒惰的人各有各的懒功。我认为人生苦短,我们应珍惜生命,克服懒惰,积极进取。(化用名言,由话题词导入,表明中心论点)
世人眼中的懒是种恶习,某些宗教的教义里,懶甚至是一种罪恶。因为懒表现为消极懒散,逃避辛苦,选择安逸。懒就像鸦片,一沾上就易上瘾。它严重地妨碍了我们的斗志,腐蚀了我们的进取心。久而久之,懒会形成习惯,影响性格,耽误自己,贻害旁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因为人浮于事,某些人会产生依赖思想,推卸责任逃避义务,以少劳多得为荣。这种懒影响到共事的旁人,最终形成集体懒惰。(分析世人眼中懒的危害)
不少诗人歌颂的懒,不是指以上恶习。主要表现为淡泊名利,散淡无为,与世无争。那“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自然是“浮云久不至,游子不顾返”后,痴情女子理想落空的无聊和自暴自弃。“懒性从来水竹居”或“平生懒意琴三叠”,也多半是“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路途遭遇阻遏,有志之士的自我心灵慰藉。懒,在此时是种无奈之举。况且,历史规律往往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诗人们因志向落空,不能勒石刻铭,建功立业。往往在“立言,立德”上格外勤奋。他们懒于劳力,就勤于劳心。懒于做无用功,就勤于探索“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分析不少诗人歌颂懒原因及实质)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却越来越懒。紧张的生活,丰裕的物质,溺爱的长辈,无论学生党还是工作狂,下载一个APP就成了外卖依赖症患者。科技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了便捷,也让人越来越懒。懒得走路,轿车成为生活必备;懒得开车,无人驾驶车闪亮登场;懒得出门,网购搞定一切。许多患有懒癌的人不求上进,没有目标追求,不愿背负风险,不希望承担责任,缺乏奋斗意识。拖延症似乎成了他们的一种荣耀,这是精神上的自我放弃,行为上的自我放逐,其实质是自私自利。(析当下懒癌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实质)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我们青年学生是圆梦中国的主力军,应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克服懒惰心理。切莫“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绝不做拖延症患者。我们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完成需要完成的一切,做好能力范围内的一切。把学习、工作、生活看做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样才能真正自觉地鞭挞自我,克服惰性,圆梦中国。(我们青年人应有的做法)
懒是种恶习,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不想去求知、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我们青年学生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无限努力,克服懒惰,积极进取,让生命的价值最大化。(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
佳作三:战胜懒惰,走向成功(50/60分)
对于懒,我们不可全部否定。懒,是世人眼中的恶习、原罪,不少诗人却歌颂着、标榜着懒。懒有其存在的个人生理、心理原因及社会原因。偷懒人人会,但由勤入懒易,有懒入勤难,所以我们要战胜懒惰,走向成功。(由材料导入,简要分析,明确论点)
不少文人眼中的懒,是值得歌颂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如风云变化中。”这就是一种以静观物的智慧的懒。“坚持雅操,好爵自縻。”这就是一种风清气正,务本求真的真正的懒,“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就是一种淡泊明志,无为而治的舒坦的懒。(简析不少人歌颂的懒——原因实质)
但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懒癌肆虐。起床懒得整理床铺,吃饭懒得做饭,出门懒得走路,更不用说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各种拖延症。懒惰使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懒惰使机遇与人失之交臂,懒惰使理想与人渐行渐远。(罗列当下懒癌想象及其危害)
面对种种偷懒行为,有的人浑浑噩噩,意识不到这是懒惰;有的人寄希望于明日,总是幻想美好的未来;而更多的人虽极想克服这种行为,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因而得过且过,日复一日。但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我们,应该明确当下怎么做才能战胜懒惰。(罗列当下人们对懒的态度做法)
我们要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一个人如果没有与困难作斗争的顽强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就必然会为自己的懒惰找到借口。我们要经常检查自己,督促自己,克服自身的惰性、动摇性,养成不畏艰险,不向困难低头的坚韧性格。要以彻底的自觉性严格要求自己。只有那些真正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把生活看做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创造的人,才能真正自觉地鞭挞自我,战胜懒惰。(明确我们对懒应有的做法——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
我们还要弘扬不断进取的精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有清新刚健的风尚,才能使无力者有力,使有力者前行。而“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染缸,只会使“
昔日之芳草”“今直为此萧艾也”。“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让自己生活在积极进取的氛围里,克服求稳怕变,瞻前顾后懒惰心理,树立远大理想想,不断进取,战胜懒惰(明确我们对懒应有的做法——弘扬不断进取的精神)。
懒惰对立面是勤奋,事业靠勤奋打拼、奇迹靠勤奋创造、历史靠勤奋推动。让我们在进取精神的感召下,凭着顽强的意志,用勤奋去战胜懒惰,走向成功。(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