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00 KB
  • 2021-06-03 发布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 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于是,针对考生开发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补习班”,书院无疑名气最大、招牌最亮。书院始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学霸,培养出诸多政治、文学等大咖。范仲淹、魏源、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曾就读于书院。‎ 书院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官办的书院则是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之场所。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进而打破了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私人书院主要是给业余时间愿意学习或是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的学习场所。据清嘉庆年间官修《全唐文》收录的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陈氏书堂记》载,五代时期,著名的“高考补习班”是南朝宜都王陈叔明后裔创办并不断扩大的位于浔阳县(今江西德安)的“陈氏书堂”。“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 进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两宋时的书院达七百所,且大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他们花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欧阳修、梅尧臣、朱熹等都给书院的学生上过课。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熟悉八股文的格律、步骤等。唐朝和宋朝的科举考试,策问一科是学生们的重点复习对象。于是,一些“年度热点问题(如当年的河运海运、粮食问题、边界争端等)”便成为学生考前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明清时代,科举更为火爆,明代各类书院发展到一千多所,针对科考“八股文”,这些书院纷纷高薪聘请“名师”和已考取功名的才子担任补习老师,那些科场“老手”根据自己的考试经验,精心选编诸多标准的八股文训练学生,并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模仿,以便科考取得高分。‎ 更有趣的是,古代也有“押题”达人。史上最牛的“高考补习班”老师吕祖谦“押题”简直神乎其神。他与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朱熹的儿子、张拭的女儿都曾投其门下求学。特别是针对科考,吕祖谦还专门创立了类似现代中学的“AA班”,并量身定制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题”,因封面为黄色,所以又称“黄册子”。传说一名学生拥有“黄册子”且能正确解答里面的题目,科考就能顺利过关。于是,前来“补习”的学生“至千百”。当然,吕祖谦这种专门针对考试而施教的做法也备受诟病,同时期的温州乐清诗人刘黻就讥讽道:“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自宋仁宗执政末开始到清朝取缔科考止,封建朝廷也多次打压私人开办的书院,但都未能根绝。‎ ‎(摘编自赵柒斤《古代科考也有人押题》,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书院产生于唐代,到清代才废止,历史悠久,培养的人才分布于众多领域。在古代“补习班”中,书院的名气最大。‎ B. 五代时期位于浔阳县的陈氏书堂颇具规模,“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当地己成年的“子弟”都可以来这里修习。‎ C. 私人书院这一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佛教禅林讲经制度的模仿。‎ D. 官办书院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私人书院则主要为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学习场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三段论述了书院的产生、发展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存在着一定关系。‎ B. 第三段比较了官私书院的不同,用例证法论述了私人书院的发展打破了官办垄断的局面。‎ C. 文章论述的私人书院为迎合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功利施教的做法,很值得现代教育人反思。‎ D. 文章虽然在“谈古”,但语言富有时代感,论证方法多样,论证结构清晰,具有辩证意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私人书院在唐末至五代期间发展起来,宋代、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从宋仁宗起多次遭到打压。‎ B. 明代书院通过高薪聘师、精编辅导材料、模拟训练以提高考生中榜率的做法,可谓煞费苦心。‎ C. 朱熹的儿子和张拭的女儿都曾投在吕祖谦的门下求学,可见吕祖谦的学问居“东南三贤”之首。‎ D. 虽然吕祖谦自创的备考模式很受考生追捧,但同时期的诗人刘黻却对这些应试攻略颇有微词。‎ ‎【答案】1. A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原文第三段为“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不是“当地己成年的‘子弟’都可以来这里修习”,是“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 C项,“直接原因”分析错误,原文“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直接的原因是“战乱频繁,官学衰败”;D项,“主要为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学习场所”缩小范围,原文“主要是给业余时间愿意学习或是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的学习场所”。‎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项,“书院的产生、发展”扩大范围,从文章看应该是“私人书院的产生、发展”。‎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强加因果,原文倒数第二段为“他与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朱熹的儿子、张拭的女儿都曾投其门下求学”。‎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但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以外卖为天。《2017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的统计显示,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平台整体月活用户超过了8000万。外卖不仅占领了写字楼、办公楼和格子间,接下来还要占领火车和春运。在“铁路‎12306”‎APP上,提前一小时预订高铁外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拍砖,但毫无疑问,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是重中之重。历朝历代的“大V”里面,“吃货”一点不罕见。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伊尹在《本味》中,列举了美食的苛刻标准,“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寻常百姓,至少要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招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地位、辈分、官位等主次有序落座。皇室就更讲究了,清朝标准御膳有120道菜,还分为主食、点心、果品等。‎ 吃个饭还这么累,白领们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繁琐的美食套路。外卖,把“怎么吃”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了,直接回归到“吃什么”的本质。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输堂食。其实,有自信的店,才会用外卖宴客。‎ 外卖解放了厨房,解救了主妇。中国女性多年未变的标准,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做饭这件事,成了家庭主妇们强制性的角色使命,也不管主妇们是不是真爱弹奏“锅碗瓢盆交响乐”。但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士不是更好吗?再说,从职场来看,女士的压力丝毫不比男性小。晚上加完班回家,与其花一小时做饭,半小时洗碗,倒不如一键点个外卖,半小时内送上门,省事省力省时。外卖还拯救了苦哈哈的单身汉。早在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数量就相当于俄罗斯、英国人口的总和,超过了2亿,占总人口14%。而美团点评集团曾在去年透露,平台65%的订单来自单身用户,尤以外卖快餐最受单身汉欢迎。‎ 当然,外卖有利也有弊。中国饮食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聚食制长期流传,是我们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重视食材、顺序、餐具,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与礼节需求;而传统烹饪中的精华也无法在一份外卖中得到体现。但不管如何,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生活中,点外卖已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摘编自2018.2《光明网》)‎ 材料二:‎ 图表1:2011-2018年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表2:2011-2018年在线外卖用户规模及增速(单位:亿人,%)‎ ‎(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个年头,老百姓经历了从缺吃少穿到迈向小康生活的巨变。‎ ‎“半夜吃一碗热气腾腾滑溜溜的粉,外面是星光点点,人间真值得。”现身长沙就忙着“寻味”的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笑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饿”,“只要饿了,吃什么都好吃。只要饿,你会有特别多的朋友,也会有突然出现的很好的厨师和美食家,不饿的话,谈不上什么吃。”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陈晓卿打造了一批让吃货“欲罢不能”的作品,连蔡澜都现场夸奖他纪录片拍得好,“特别肯花时间”。‎ 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饮食变化,陈晓卿直言中国人从吃饱到吃得精细、吃得健康,确实变化特别大。但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我们吃东西的礼仪和对食物的敬畏消失了。这也是陈晓卿做《风味人间》的初心,“不能因为走得太快,就碰碎东西,我们选的角度是那些弱小的,可能会没有的东西。我们想给农耕时代的食物留下一个背影。”‎ ‎(摘编自2018.12“人民网”)‎ 材料四:‎ ‎《风味人间》全片共8集,历时四年精心准备。虽然同样是讲述以美食为线索的人文故事,但与《舌尖》着眼于中国传统美食不同,《风味人间》把地域范围扩展到了全球。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并勾勒出恢弘的中华美食地图,从美食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这样大范围的追根溯源,意在表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异曲同工的。除了以往常用的航拍、延时,制作团队还和中科大的“美丽科学”团队合作,在拍摄中加入了超微摄影和显微摄影。‎ ‎(摘编自2018.11“人民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7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B. 2013-2018年在线外卖市场增速与同时期在线外卖用户增速成正相关关系。‎ C. 陈晓卿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但也有遗憾。‎ D. 《风味人间》的制作团队没有墨守成规,能够引进先进技术拍摄高品质纪录片。‎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饮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希望食物做得越精细越好,伊尹则强调做美食要把握好度。‎ B. 2011-2014年在线外卖用户增速上升,购买外卖人数持续增加;2014-2018年在线外卖用户增速下降,点外卖的人逐年减少。‎ C. 陈晓卿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饿”,这句话与俗语“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有异曲同工之妙。‎ D. 《风味人间》与《舌尖》同中存异。前者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并从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 ‎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外卖这种饮食方式的利与弊。‎ ‎【答案】4. A 5. B ‎ ‎6. ‎ 利:(1)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餐饮服务。(2)口味丰富多样,专业化强。(3)减轻家务负担。‎ 弊:(1)削弱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即淡化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庭观念。‎ ‎(2)忽视食材、顺序、餐具,未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与礼节需求。‎ ‎(3)无法体现传统烹饪中的精华。(4)导致人们对食物的敬畏逐渐消失。‎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从原文第一段看,"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是作者的观点,并非《2017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的结论。选项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表述不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并概括文本信息能力。解答此题时,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仔细地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B项分析不当。从材料二第二图看,2014—2018 年在线外卖用户增速下降,但用户规模仍在增加,点外卖的人并没有逐年减少。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根据问题从文中找相关信息,并将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概括,有针对性地作答。要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外卖这种饮食方式的利与弊,需从文中找存在的现象,从现象上找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是重中之重。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对比看,外卖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这里存在有利的一面,那伴随而来的对传统饮食文化的逐渐淡薄,还有曾经的仪式和流程的被简化,都是不利的一面。答题时,要善于从文中摘取信息,再结合文中所给的提示性语句,如“当然,外卖有利也有弊”,从原文找结论性语句,综合分析,按利和弊两方面筛选要点,整理概括,分别分条作答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 杨轻抒 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曲子,像一个人死去了一般。夕阳淡黄,越过老墙,左一划右一拉地抹在只剩下一片半片青瓦的屋顶上。‎ 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其实,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看一个人有没有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开始怀旧,是不是喜欢念叨过去的事情。老邓明白这个理。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不喜欢在人面前念叨过去的事情,比如老邓就很少提起过去在戏台上的情形,或者跟那些戏迷的故事。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是虎牢关前的吕布,是江东的周瑜……那些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邓眼前,他们威猛、精神,一抬手,长江风起,一睁眼,河水倒流。他们的声音响亮高亢,直迫云天:自古英雄有血性,岂能怕死与贪生?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①‎ 老邓认为自己并不老,刚才用铁钳拧园子门锁时,居然一下就拧开了。那锈黄了的铁锁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拧开铁锁那一刻,老邓从腿肚子往上蹿起一股让人战粟的激动,浑身那个爽啊,真想大叫一声:啊……‎ 老邓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台上爬。每上一级台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老邓回头,看见自己的脚印印在一级一级的青灰色的台阶上,像朝珠一样,像时光一样,一直串到台子正中央。‎ 这时候,老邓抬起头,看见了墙头外的夕阳正啪啦啦地烧。‎ 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候,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的,四面霞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 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了,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的,至于泥土为什么是青灰色的,老邓有些迷惑。青灰色的泥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几条长短不一的木棍,那其实是长凳子的腿。之前,园子里摆着一排一排的长条凳,每一条凳子上都紧紧地挤着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其中一个女人每次演出都来,每次都坐在那个固定的位置,眼睛盯着老邓,眼中水波四起。现在,那儿人没了,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厚的青苔。‎ 夕阳下去了,稀落的青瓦由黄变蓝,变黑。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 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的迷惑,一声不吭。‎ 那个下午,在老邓的印象里,一切都很安静。但是,那只是老邓的感觉,事实上,那个下午,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外边,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只见那番营蝼蚁似海潮,观不尽山头共荒郊,又只见将士纷纷一字乱绕,队伍中马嘶兵喧闹吵吵……②‎ 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算了,于是,那个人拍拍屁股上的土,走了。‎ 后边的事情比较玄,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唱戏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一一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他用途——不同的是,听说这回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更玄的是,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门实在太破了,破得已经挂不住一把锁——园子里边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连只麻雀都没有。‎ 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澎湃的叫好声。‎ ‎(选自2018年4月《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①出自京戏传统剧目《长坂坡》。②出自京戏传统剧目《挑滑车》。‎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老邓不确定多久没打扫台子上那厚厚的灰尘,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 B. 从戏台对面的石灰墙到戏园地面,再到青瓦屋顶,此部分运用定点换景的写作方法,展现了戏园子的破败。‎ C. “夕阳”这一物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既是故事情节展开的时间线索,又渲染了主人公老邓的复杂情绪。‎ D. “戏园子”是老邓的活动场所,小说从“戏园子”切入来叙写故事,通过人物回忆再现了他昔日名角的形象。‎ ‎8. 小说折射出多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9. 小说是怎样叙写老邓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对时下状态的迷惘和昔日生活的留恋;②对英雄的崇拜和自身价值的追求;③对忽视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呼唤。 ‎ ‎9. ①小说以戏为线索,将不同时空的人、事串联起来,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②在老邓视角与他人视角之间转换,呈现了更加完整的人物经历和戏园的变迁,使主题更加丰富、深刻;③现实与回忆交织,使老邓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呼唤传统文化的主题更加鲜明。‎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错误。结合“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等分析可知,“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理解不准确,于文无据。故选A。‎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折射出多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需要从小说的标题、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概括。从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典型环境上把握主题。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主题。根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结合“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不喜欢在人面前念叨过去的事情,比如老邓就很少提起过去在戏台上的情形,或者跟那些戏迷的故事”“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候,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的,四面霞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分析,老邓对时下状态的迷惘和昔日生活的留恋;结合“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分析,老邓对英雄的崇拜和自身价值的追求;结合“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算了”“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一一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他用途——不同的是,听说这回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澎湃的叫好声”分析,表达了对忽视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呼唤。‎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是怎样叙写老邓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叙述方式,结合情节、人物、主旨等方面分析。结合“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那锈黄了的铁锁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在这个台子中央”“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唱戏呢”等分析可知,小说以戏为线索,将不同时空的人、事串联起来,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结合“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但这又怎么可能呢”“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了,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的,至于泥土为什么是青灰色的,老邓有些迷惑”“事实上,那个下午,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外边,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等分析,在老邓视角与他人视角之间转换,呈现了更加完整的人物经历和戏园的变迁;结合“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其实,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是虎牢关前的吕布,是江东的周瑜……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老邓认为自己并不老……浑身那个爽啊,真想大叫一声:啊……”“老邓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台上爬。每上一级台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的迷惑,一声不吭”“园子里摆着一排一排的长条凳……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厚的青苔”等分析,现实与回忆交织,使老邓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鲜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安禄山陷东都,遇害,累赠太尉,谥曰忠懿。憕孙寀,元和朝,位至给事中。寀子敬方,文宗朝,诚议大夫。敬方子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以收复功为谏议大夫。‎ 琪即縠之子也,年十三,词賦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遣、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琪因上疏曰:‎ 臣闻王者富有兆民,深居九重,所重患者,百姓凋耗而不知,四海困穷而莫救,下情不得上达,群臣不敢指言。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何议而不臧?‎ 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以太子太傅致仕。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B.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C.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D.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赠,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加封官爵称号。《清史稿•岳起传》:“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 B. 辟,征召。本指由中央官署征聘某人,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在文中含义则是“授予……官职”。‎ C. 同光,与文中“天复”都是用以纪年的年号,汉武帝以后,帝王“称帝改元”时,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年号。‎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与《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乞骸骨”的意思完全一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琪乃簪缨世胄,出身名门。先祖中有多人曾在朝廷中担任显要官职,有的忠烈垂范,有的功勋卓著。‎ B. 李琪博学多才,堪称文坛俊杰。他十三岁就因辞赋为晋公所知,在晋公偷偷测试他时,其文思才学让晋公大为称赞。‎ C. 李琪擅长作文,当时一些文士的辞赋不能及时表现主题,李琪却能“入句见题”,得到李谿赞赏,李琪因此更加出名。‎ D. 李琪擅长政论,仕途却最终受挫。庄宗欣赏他的奏书言策,任命其为国计使,后又直升辅相,不久因祸起萧墙而停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 ‎(2)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答案】10. C 11. D 12. D ‎ ‎13. (1)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谿。李谿看完赋文大为惊异,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 ‎(2)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不久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陛下”“水潦之灾”“军食”“己”“正殿”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军食”为固定短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项、D项。“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句式结构相同,中间断开,排除A项。句意:如今陛下您因为水灾,军粮缺乏,内心焦虑,归罪自己,心情迫切,内疚不已,避开议事的正殿来自责,寻访士入来求策,那么什么担心会没有收获。‎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中,D项,“完全一致”说法错误,两个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D项,“直升辅相”错误,文中说李琪“垂为辅相”,是说将要任命李琪为辅相,而且又因内乱而作罢。“垂”意思是“将要,接近”,选项曲解词语的意思。“不久因祸起萧墙而停职”也因之不能成立。‎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采分点:“袖”,袖里藏着;“谒”,拜访;“袖赋一轴谒谿”(定语后置句);“倒屣”,倒穿着鞋子;“迎”,迎接。‎ ‎(2)采分点:“重”,看重;“寻命为国计使”(省略句);“寻”,不久;“萧墙之难”,内乱。‎ ‎【点睛】参考译文: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李憕,天宝末年,担任礼部尚书、东部留守。安禄山攻陷东都,(李憕)遇害,多次赠封至太尉,谥号忠懿。李憕孙子李寀,元和年间,做官到给事中。李寀儿子李敬方,文宗在位期间,(封为)谏议大夫。李敬方儿子李縠,广明中期,任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因为收复失地的功绩被封为谏议大夫。‎ 李琪就是李縠的儿子,十三岁时,所作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王铎)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为题目到李家测试李琪,李琪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到贤士就昌盛,不贤就无人共事。项氏的败亡是很自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谿父子因文学而出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谿。李谿看完赋文大为惊异,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年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你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可畏呀。”李琪因此更加出名,考上了进士。天复初年,应考博学弘词科,位居第四等次,被授任武功县尉,又任转运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庄宗进入汴京,一向听说李琪的名声,于是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历任太常卿、吏部尚书。同光三年秋天,国家发洪水,京城国库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国的策略。李琪于是上书说:‎ 我听说国君广有万民,深居九重宫阙,特别担心的事情,是百姓凋零却不知晓,天下困窘却不能救助,下面的情形不能上达天听,大臣不敢指责谏言。如今陛下您因为水灾,军粮缺乏,内心焦虑,归罪自己,心情迫切,内疚不已,避开议事的正殿来自责,寻访士人来求策,那么什么担心会没有收获,什么议论不能彰明?‎ 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不久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李琪虽然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但)在韬光养晦上显得笨拙,一有动议就被排斥,通过自己不能使事态安定。在太子太傅的职位上退休。长兴中期,死于福善里家中,时年六十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触动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B. 第二句写诗人非常熟悉石涵村居的风俗,为进一步描写石涵村做铺垫。‎ C. 第五句写石涵村民在温暖的春日到岭北采茶的劳动场景,展现村民的勤劳。‎ D. 月光下村民渡溪买酒,既写出了清幽的环境,也写出了知足快乐的民风。‎ ‎15. 本诗的颔联中“惊”与“待”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答案】14. A 15. “惊”与“待”运用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茅山石涵村春天来临时燕子归来、篱上桑叶生长的情状,暗示了诗人当时的欣喜与今日的怀念。‎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诗歌大意,然后再比照选项,选出理解正确或是错误的一项,此诗首联点题而写,写眼前的十亩山田景色与石涵村的景色十分相似,引发了诗人对茅山石涵村的怀念;接着诗人发出感慨,石涵村的风土人情诗人曾经是那么熟悉,自然就引起下面对石涵村的民俗民风进行描写。颔联承接上一联,用两个特写镜头具体描写石涵村春色的印象:窗前的白色艾草惊讶于春燕的归来,篱边的桑叶长势喜人在等待喂养晚蚕;颈联从物转为写人,前一句写石涵村民的劳动场面,他们在暖暖的春日来到山岭的北面采茶;尾联又回到当下眼前,陵阳已到了深秋,而自己越发想要回到茅山石涵。最后一句描写陵阳的秋景,经霜的红叶萧萧而下,飘落在碧绿潭水之上。这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诗人巧妙地将怀念思归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此题A项“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表述有误,对“近”理解有误,此处的“近”是相似之意,不是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 故选A。‎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颔联承接上一联,用两个特写镜头具体描写石涵村春色的印象,窗前的白色艾草惊讶于春燕的归来,篱边的桑叶长势喜人在等待喂养晚蚕。此联中的“惊”与“待”用字精妙,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茅山石涵村春天来临时一派生机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当时的欣喜与今日的怀念。‎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 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简练优美的句子写出了山间四季之景让人乐趣无穷。其中,描写春夏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三顾频烦天下计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3). 野芳发而幽香 (4). 佳木秀而繁阴 (5). 海日生残夜 (6).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本题难写的字词有:频烦、幽、繁阴、生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脱发越来越成为人们 的话题。近期一项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还有媒体日前对全国64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超7成学生处于轻微脱发状态,超6成学生曾采取措施缓解脱发。这些信息的确令人 。‎ 专家说,病理性脱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头发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则 ,所以有脱发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查出原因后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还要保持心情愉悦。‎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谈虎色变 叹为观止 盖棺定论 对症下药 B. 岌岌可危 唏嘘不已 盖棺定论 对号入座 C. 岌岌可危 叹为观止 木已成舟 对号入座 D. 谈虎色变 唏嘘不已 木已成舟 对症下药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B.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 C.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 D.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19.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后来?——起来了。他到年底就生了一个男孩,男的,新年就两岁了。‎ B.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C.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 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主语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 第一空:谈虎色变:比喻只要提到可怕的事情,紧张的连脸色都变了。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岌岌可危情感色彩浓重,与脱发这一现象不搭配。‎ 第二空: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唏嘘不已:伤心地哭泣难以自止。脱发并不是好事情,故用“唏嘘不已”。‎ 第三空: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文段不涉及生死,故选用“木已成舟”。‎ 第四空: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 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号入座: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联系起来。由“所以有脱发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查出原因后”可知,应“对症下药”。‎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语序不当,“近期”时间定语放在数量定语前--领属+时间处所+数量+怎样的+性质类别。故排除A项、D项。‎ ‎“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成分残缺,“呈现”需带宾语中心词“特点”,排除C项。‎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能力。题干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用法为解释说明。‎ A项,话语的间隔;B项,表示插说;C项,解释说明; D项,表示总结。‎ 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牛顿说他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圣贤的存在确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大师毕竟令人眼晕。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以他们强力的思想和语言为后来者精心构造了一个个既定的牢笼,_______。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对经典的阅读,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______,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流。‎ 然而,对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们的看法也绝不相同。因而我们说,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而后人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也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而是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的文化存在,在时间中经历着升值或贬值的自然过程。‎ 于是便有了“重读大师”这个理念。“重读大师”不仅仅是一种“动态”,更是一种“常态”——这样的“重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_______,而应是时时发生的。我们在重读中领悟了历史的述说,在传统中寻找了“对应的力量与智慧”,在这种颇富“时间差”效果的重读中,后人不仅“打捞”和发现了已逝的英灵,更能发现自我,体会对既往的生命拥有裁判权的那份愉悦,体会到“现代人对历史的胜利”。‎ ‎【答案】 (1). 诱使人们成为他的囚徒(或:让人们成了虔诚的教徒;或:束缚着后来者) (2). 不如说是对权威的崇拜(或:臣服,顺从,盲从) (3). 不会是一次性的(或:不应是一劳永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属于补写句子的能力。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题。作答本类题型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第一空,由“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以他们强力的思想和语言为后来者精心构造了一个个既定的牢笼”去掉心里是成分,简化为大师构造牢笼。然后根据上下文逻辑上的照应可推断为“人们成为囚徒”;‎ 第二空,注意前文“对经典的阅读,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关联词语为“与其说……不如说……”,结合下文“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流”,可知填写语句贬义,推断为“不如说是对权威的崇拜”;‎ 第三空,由“而应是时时发生的”可知,不是一次性的。学生自行总结即可。‎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二难推理是在宣传说理中,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推理。之所以称为“二难推理”,是因为在宣传中反驳对方的观点,人们常常运用这种推理逼使对方在两种情况下作出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情况,都令人难于接受,这就使对方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但同时熟悉运用二难推理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古希腊有一个国王,想把一批囚徒处死。当时盛行的处死方法有二:一是砍头,二是绞死。这两种死法囚徒可以自己选择。选择的方法是:死前囚徒随意说出一句活,而且这句话可以让人马上检验出真假。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那就绞死;如果囚徒说的是假话,那就砍头。结果,有的囚徒因说真话(包括说不出话)而上了绞架;有的囚徒因说假话而身首分离。其中有一个囚徒非常聪明,当轮到他选择处死的方法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下,国王难于处置了。既不能将他绞死,又不能将他砍头,于是,只好把他放了。‎ 请问囚徒说了一句怎样的话,解救了自己。请将这句(不超过10个字)写在指定位置,并作简要解释。‎ ‎【答案】我要砍头。‎ ‎(1)如果真的实施砍头的话那么这句话就是变成真话了,真话是要绞刑的。(2)假如这是假话的,那么假话是要实施砍头的,但是实施砍头的话这句话又实现了,就变成真话!所以砍也不行, 绞也不行,所以放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分析题干要求,理清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段落大意。再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达。本题考查的是内部语境,即对上文“二难推理”的理解。从推理形式方面看,这个囚徒是在国王面前,构造了如下的一个二难推理: 如果把他砍头,那么,会违背国王原来的决定;如果把他绞死,那么,也会违背国王原来的决定。这个聪明的囚徒说:“我要砍头。” 这句话使国王左右为难。如果真的把他砍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应该被绞死的。但如果把他处以绞刑,那么他说 “我要砍头”便成了假话了,而说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或者绞死,或者砍头,都没有办法执行国王原来的决定,结果只得把他放了。‎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智者告诉一个少年,如果想既要使自己快乐,又要让他人快乐,秘诀是记住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 这四句话,你感触较深的是什么呢?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为主题班会做发言准备。‎ ‎【答案】将心比心 莫怨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题记 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凡事都将心比心而后行。‎ 宇宙一大书本,人生一大学堂。我们必须上好人生这一堂必修课,然后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我们过的是群居生活,人与人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我们要学会忍让,学会宽容,学会多一点替别人着想。如果我们爱自已尊若菩萨,窥他人秽若粪土,那么,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只有将心比心,善待自已,才能与他人和谐共处。‎ 其实,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头顶上同一方晴空,脚踏同一块热土,大可不必如此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生苦短,又何必为一些琐碎的事而劳神伤筋,大动干戈,闹得鸡犬不宁,甚至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侵害呢?这一切,都只因太多时候,我们不能做到将心比心。‎ 如果你是一个弱国,你也希望强国不要侵犯自己主权,希望强国不要践踏自己的国土,不要在自己的国家作威作福,恣意伤害自己的子民。但是,某些强国并没有把自己放到弱国的位置上去想,他们只是为了推行自己的强权政治,为了一国的私利而无视国际的谴责。就拿美国攻打伊拉克来说,美国对伊拉克民众犯下的罪恶,真的是磬竹难书。当你在电视上看到一批批流离失所的伊难民,当你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个因失去亲人而痛哭的镜头,当你想到自己假如是他们中的一员,你能忍受这种失去家园,失去亲友的切肤之痛吗?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如果是你们美国被别的国家去轰炸,你们又是何种感受呢?如果你们将心比心的话,或许就不会酿造成今天伊拉克人民的伤痛了。‎ 送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能送玫瑰的,你干吗偏要送人炸弹,送去死亡呢?将心比心,你也希望收到的是温情的玫瑰吧?俗话说:“浮萍尚有相逢日,人岂全无见面时?”我们做每件事之前,都应该将心比心,三思而后行,免得造成日后尴尬的局面,免得日后自己的良心受谴责,免得让他人嗤之以鼻。‎ 如果我们将心比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野蛮的争斗,多一份文明礼让;少一些残酷的压榨,多一份善意的帮助;少一些阴险的欺诈,多一份真挚的人情;少一些计较与猜疑,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如果凡事我们都将心比心,即使不能做到尽如人意,但也可以无愧于心,仅此足矣。‎ 将心比心,处世之道也!让我们将心比心,比出宽容,比出友善,比出和平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这是一道以材料内容为话题的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四句话中的一句或几句的含义构思立意。根据材料内容的提示及联系社会现实,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把自己当成别人”强调的是审视自身,需要我们站在公平、公正、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自身。“把别人当成自己”强调的是换位思考,要求我们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把别人当成别人”强调尊重个性,正确对待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把自己当成自己”强调坚守自我,拥有自信。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要自尊自重,尊重别人,要学会宽容、理解与沟通;要坚守自我,要自信乐观等。写作时,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拟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审题时,不要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不要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对于所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例如本题可根据这四句话中的含义,任取一点或多点,根据其含义,进行拓展延伸。‎ 参考立意的角度 ‎1. 审视自身,需要我们站在公平、公正、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自身。‎ ‎2.学会合作,与人融为一体,和别人互相沟通和交流。‎ ‎3. 对他人的理解、平等视之,以平常心视之,且引为知已,绝不猜疑、嫉妒、冷漠。‎ ‎4. 自己的清醒认识,切不可夜郎自大,忘乎所以。要多淡泊要静,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作文结构示例:‎ 开篇可用简洁文字概括材料,引出自己要写作的话题,尊重别人,要学会宽容、理解与沟通(是什么)‎ 文章的主体(为什么,分析问题,可采用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的结构进行分析,分论点可是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如 ‎1.尊重与平等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 ‎2.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尊重与平等;‎ ‎3.要将尊重与平等落实在方方面面,拒绝歧视。‎ 文章结尾:收束全文。‎ 作文素材:‎ ‎1.留学生万字长文痛斥父母,决裂背后谁对谁错?1月,一篇北大毕业的留美学生写下的万字长文在网上热传。文章作者王猛(化名)在文中“控诉”父母对他的伤害: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事物都严格按父母的喜好和审美来置办;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求助,都没得到家人支持……父母的过度关爱、肆意操控,导致自己在心理和生活上遭遇一系列问题。王猛还将自己的万字长文发给一些朋友及同学,希望给已是或即将为人父母的他们一些参考。亲情固然是可能存在“结”的,但不存在解不开的“结”。解决代际冲突最重要的是父母与子女彼此尊重,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多些理解与沟通。‎ ‎2. “羞辱式逼捐”激发不出正能量,1月下旬,媒体报道,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某学校,有一名学生家长不幸患了重病,师生们纷纷给这名学生家长捐款。但有学生家长反映老师强迫学生捐款,不捐款的学生还被拍照并将照片发到了家长群。群截图显示:10名学生站在讲台上,有的低着头,两手背在后面;有的不敢直视下面的同学。有几位家长随即在群里对老师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却反被老师教育了一番。事件曝光后,该校校长对该老师进行了批评教育,该老师已向学生家长道歉,并取得了原谅。学生没经济能力,让学生捐款,说白了就是让他们的家长捐款。将不捐款的学生拉到讲台上拍照示众,并发到家长群里,一来会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二来也是对未捐款学生家长的公然冒犯。为人师表者这么做,更不应该:作为老师,如果不懂得尊重学生,又如何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患病家长固然值得同情,需要帮扶,可该校生源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普遍比较困难。让少数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长,也加入捐款行善行列中,这不是在逼捐吗?要让人捐款,也要看他人有无能力,尤其是经济能力。捐与不捐、捐多捐少,都是个人权利,只有先尊重不捐款者的权利与自由,才能彰显捐款者的善意。‎ ‎3.冯友兰:沉默也是一种尊重,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但他有些口吃,再加上浓重的苏州口音,很多初次接触他的人都听不大懂他说的话。有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苏州,途中要在上海转车。他的邻座就是冯友兰,当时两人并不认识,顾颉刚主动和冯友兰打招呼,还问他是不是去求学。冯友兰只微笑点头,并没回答。‎ 这时,顾颉刚的一位朋友看不过去了,责问冯友兰为什么没有回答顾颉刚,只是微笑。顾颉刚示意朋友不要为此与对方争执。朋友见状,便不再理会冯友兰。快到上海站时,顾颉刚发现冯友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还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有口吃的毛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学你说话,嘲笑你。”顾颉刚看完信后大受感动。不久,冯友兰考上北大,恰巧又被分到顾颉刚所在的学院。顾颉刚再见冯友兰十分开心,便对他格外看重与照顾,经常与他一起讨论学问。两位大师的相交,成为一段佳话。尊重的最高境界并不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中,有时候,越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越发见得尊重的可贵。平等与尊重体现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