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一篇散文,完成1~3题。
西藏,说不完的梦境
丁海霞
西藏,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梦境。有人说它幽美,有人说它雄伟,有人说它纯净,还有人说它神秘。
到过西藏的人醉在眼前的梦幻里,没有到过的人醉在心灵的梦幻里。
如果从太空遥望,你能看到这里是“世界屋脊”;如果从高空俯视,你能看到这里峰岭相连,苍山如海,江河细如丝线,缝缀在山脊深邃的阴影里;如果站在高山之巅往下看,碧蓝如水的晴空下一片冰雪苍茫,黄绿的草原连着天和地,星罗棋布的碧蓝湖泊和点点白云般的藏绵羊群散布其间。
如果你深情地拥抱着这块神奇得近乎神话的土地,用心去看,还能看到什么?
那是藏东葱郁的原始森林,藏南深切的河床峡谷,藏西广袤无垠的荒漠无人区和藏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那是拉萨河谷的村落农田,那是纳木错畔的玛尼石堆,那是米拉山口的风马旗,那是山南历史的沧桑图卷。
那是古格王朝的彩画和废墟,那是披着夕阳晚归的牧人,那是雅鲁藏布江的峡谷,那是阿里荒原的狼嚎。
西藏,这个被渲染着且将继续被渲染、被诠释着且将继续被诠释的地方,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呢?把梦枕上雪域高原,一起开始这个做不完的高原梦吧!
每每提到西藏,我们总会联想到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喇嘛们静坐于幽暗的酥油灯下,思索佛陀的教诲;朝圣者冒着严寒和风雪,朝着圣域拉萨磕着等身长头;襁褓中的婴儿在诵经中,接受活佛的摸顶赐福;手持转经筒的老人拖着夕阳的余晖,围着神山圣湖转山朝拜……
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经幡还在山口飘荡,这是藏民精神世界和神灵世界交流的媒介;寒冷的清晨,大昭寺和扎什伦布寺的寺门还没敞开,长跪磕头的藏人已经挤满广场的水泥地。在山水草木虫鱼鸟兽一切生灵面前,“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是全部的声音,一种原始的纯粹的声音……
面对那一张张被高原紫外线雕饰过的脸,面对他们雪山般清澈、纳木错样晶莹的双眼,你只能震惊,直指心灵的宗教为无根的灵魂铸建了风雨中歇脚的小屋。当我们拖着沉重的肉体被痛苦、绝望、悲伤和迷惘困扰在尘世之网时,西藏和西藏的人们正静静地仰望着那圣殿的图腾,诵经祷告。
在西藏,你应该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诵,用心去嗅,用心去走,你才能看到古老宗教的支流汇聚着释迦牟尼、莲花生、宗喀巴、松赞干布的身影,流入藏传佛教的海洋。这是人与神的世界。
有人问我:“什么最能代表西藏?”我一时语塞。
是布达拉宫,那标志性的耸立山巅的红白相间的雕楼式建筑?是大昭寺和八廓街,这两个西藏人眼中最“拉萨”的地方?还是神山圣湖的美丽景色,那些上苍撒落人间的珠玉翡翠?
西藏,一个匆匆的游客带走的无非是一袋石头、一声鹰的鸣叫、一片西天的落日,留下的却是满山冈、满大路、满寺院的脚印,和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
是的,有了人的西藏才是西藏,有了藏民族的西藏才是叩动灵魂的西藏。八廓街的老阿妈转动着岁月的经轮,青藏线上的朝圣者用身体丈量到圣地的距离,桑耶寺佛学院的年轻僧人露了红袍一角笑着转身而去,羌塘草原帐篷里的孩子奔跑在清晨太阳的光辉里。
雪域高原养育的藏民族,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迎着呼呼作响的风马旗献上洁白的哈达。他们唱着天籁般的牧歌,跳着动人的锅庄舞,喝酸奶过雪顿节……
什么是西藏?她是镜子里的卓玛①,她是风中的扎西②,她是佛铃下的强巴③。
(选自《西藏日报》,略有删节)
注:①卓玛:藏族对女子的称呼,它的意思是“度母”,一个很美丽的女神。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一族女神,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因此二十一位度母在藏族地区被广大信徒或百姓普遍敬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②扎西:在藏语中为“吉祥”的意思。③强巴:西藏语中佛教中的弥勒佛。
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说西藏有说不完的梦境,有各种各样的美,令人神往,这既点明题目,又表达出对西藏的无限深情。
B. 作者让你用心去看,说能看到美丽的自然(包括各种动物)、人们生活的热闹场景和古老王朝的遗迹。
C. “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一句,是指游客游历过西藏后,认为与想象中古老的西藏不同,所以坚守地远望古老的西藏。
D. 这篇散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以叙述、抒情为主,充溢着个人的情感,仿佛是一曲曲西藏的颂歌。
2. 文中画线的段落,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散文的语言富有诗意,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 A【解析】B项,“说能看到美丽的自然(包括各种动物)、人们生活的热闹场景”
的分析错误,原文只提到“那是披着夕阳晚归的牧人”“阿里荒原的狼嚎”。“热闹场景”系无中生有,文中只有“那是拉萨河谷的村落农田,那是纳木错畔的玛尼石堆,那是米拉山口的风马旗,那是山南历史的沧桑图卷”,这是人们生活(或“曾经生活过”)的场景。C项,“游客游历过西藏后”分析与概括不正确,曲解了原文,原文说“游客带走的无非是一袋石头、一声鹰的鸣叫、一片西天的落日,留下的却是满山冈、满大路、满寺院的脚印,和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是对西藏文化的尊敬、认同,是对藏文化的展望。D项,叙述不是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应将其换成描写。
2. ①排比、比喻、拟物等修辞。例如:三个“如果……”构成排比句式,“是‘世界屋脊’”“苍山如海,江河细如丝线”是比喻,“苍山如海,江河细如丝线,缝缀在山脊深邃的阴影里”则运用了拟物。②借物抒情(间接抒情)。借西藏的山川景物抒发了对西藏的赞美和喜爱以及醉在梦幻里的情感。③运用了描写、叙述两种表达方式。这段文字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从空间角度由高到低地描述了西藏的地理特点、环境秀丽。
3. ①诗一样的节奏,如文中第五、六、七三个段落,运用排比的手法,富有节奏感。②诗一样的抒情性,如“到过西藏的人醉在眼前的梦幻里,没有到过的人醉在心灵的梦幻里”,表达了人们都“醉”在“梦幻里”。③诗一样的凝练,如“西藏,一个/匆匆的游客/带走的/无非是/一袋石头、一声鹰的鸣叫、一片西天的落日,留下的/却是满山冈、满大路、满寺院的脚印,和/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多用短句,即使是长句,也有较强的节奏感,像诗歌一样简洁。④诗一样的美感,如“雪域高原养育的藏民族,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迎着呼呼作响的风马旗献上洁白的哈达。他们唱着天籁般的牧歌,跳着动人的锅庄舞,喝酸奶过雪顿节”,具有整齐美、动态美、意象美、音乐美、舞蹈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味精在都市传说中具有许多危害,版本也不尽相同。许多人“相信”味精有害,很重要一个原因认为它是“化学工业品”。虽然味精亮晶晶的,好像一种化工产品,其实它和酱油、醋一样,都是一种酿造产品,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味精的诞生和使用只有百年的历史,但对于拥有几千年历史的美食大国而言,没有味精,依靠各种天然食材混搭也能提出鲜味来。据说,古时“鲜”字的写法本是三个鱼字。鱼本鲜中之最,三个鱼就更鲜了。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御厨易牙首创了“鱼腹藏羊肉”这道菜,从而开创了天然食材混搭提鲜之道。
古人最常用的是食材混搭煮制高汤提鲜,俗话说,“艺人的腔,厨子的汤”
,制作出优质的清汤或奶汤,是使菜肴增鲜的最佳手段。在发明味精前,高汤几乎是全世界每一个专业后厨的必备品,用高汤代替水是让菜品变得更加鲜美的利器。中餐的开水白菜、鱼翅捞饭需要鸡肉火腿清汤和鸡爪猪肉浓汤;日料寿喜烧、茶碗蒸需要柴鱼昆布高汤“出汁”;意大利炖饭需要鸡高汤;西班牙海鲜饭需要鱼或者海鲜高汤;当然还有各国素食里的素高汤等等。
制汤俗称“吊汤”,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去汁;掠去浮末(沫),停之使清”(《齐民要术》)的制汤法;后来出现了一种“捉(提)清汁法”,其做法是:将鸡汤、鸭汤或肉汤放在锅中烧煮,然后将生虾捣烂,和入甜酱、酱油,再投进汤中,等汤沸腾,泛起浮沫,即撇去。如此三四次,捞去虾渣,即成清汤。
除了采用高汤提鲜外,古人常将蟹肉、蟹油、蟹黄用猪油“炼”后收贮起来,俗称“蟹油”,供制作肴馔时用。这种方法,江苏、浙江民间至今仍颇盛行。无论烧菜、制馅,还是下面条,都可以放入适当的“蟹油”,其味之鲜,不可言传。
此外,古人还常将一些比较鲜美的食品原料磨成粉,制作成原始的“味精”撒在菜肴中以增鲜。如清顾仲所撰的《养小录》中就记有用笋粉和蘑菇粉提鲜。清朝时期的鲁菜成为宫廷菜的重要原因,鲁菜师傅能从各种海鲜里提出鲜味来,比如将海肠子烘干研磨成粉,做菜时撒进去,这种原始的“味精”使得普通的菜肴立马变鲜。
材料二:
1908年,一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东京大学化学教授在喝了妻子做的海带黄瓜汤后,发现味道特别鲜美。“海带和黄瓜都是极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如此的鲜味呢?”池田充满了疑问。从这天起,池田教授就在实验室里仔细研究起海带的成分来。半年后,他从10公斤海带中提取出0.2克谷氨酸钠,只要在汤里放一点点这玩意儿,立刻就能增加汤的鲜味。
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就含有谷氨酸。但是结合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谷氨酸游离出来时才能刺激舌蕾上的鲜味受体,谷氨酸由酸变成盐时更容易电离,也就更有鲜味。
其实谷氨酸钠最早是1866年由德国化学家里德豪森研制成功的,他当年是从植物蛋白中提取的这种成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这种产品在欧洲并没有批量生产。池田菊苗认识到了谷氨酸钠的商业价值,想到了该怎样用工业方法生产谷氨酸钠。当时一位名叫铃木三郎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大为振奋,立刻决定生产谷氨酸钠。池田和铃木的合作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不久后,一种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铺里,广告语是“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一时间,购买“味之素”的人差点挤破了店铺的大门。
材料三:“味之素”传入中国后,这种奇妙的白色粉末让日本企业获得了巨额收益,日本人对谷氨酸钠的提取工艺严格保密,企图长期垄断全球市场。1921年,一位名叫吴蕴初的中国人利用空余时间,和夫人一起,在上海租用的一处住房的阁楼里,开始研制提取谷氨酸钠的技术,经过不懈努力,他发明了生产谷氨酸钠的水解法。
工艺成功后,吴蕴初寻找投资人合作建立了“天厨味精厂”,并且在吴蕴初的提议下,采用了至今仍在使用的“佛手”商标。天厨味精厂的佛手牌味精一上市,立即打破了日本“味之素”的垄断。从此,味精进入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厨房,并随着中餐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中华饮食文化永久联系在了一起。
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台湾发酵之父”的苏远志利用生产蔗糖的废糖蜜作为细菌发酵生产味精的培养基质,大大降低了味精的生产成本,而且增加了产量。因为苏远志的发明,6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每年节省进口小麦外汇400万美元,同时外销味精赚进600万美元。到了1981年,我国台湾味精外销量达12353吨,取代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节选自母冰《味精:舌尖之鲜的奥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许多消费者“相信”味精有害,其实味精和酱油、醋一样,都是一种酿造产品,对人们的饮食、体质健康都有积极的作用。
B.高汤能使菜肴鲜美,所以在发明味精之前,高汤几乎是全世界每一个专业后厨的必备品。
C.谷氨酸钠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就含有谷氨酸钠。
D.谷氨酸钠结合在蛋白质中是没有味道的,需要它游离出来,刺激舌蕾上的鲜味受体,我们才能感受到鲜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烹饪佳肴时放点儿味精提鲜,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在没有味精的古代,人们为了提鲜还要辛苦煮制各种高汤。
B.最早的食用味精,是德国化学家里德豪森从植物蛋白中提取出来的,并开始批量生产。
C.味精的发明直至走上餐桌的过程,提醒我们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企业家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的作用无可替代。
D.吴蕴初发明并创造了中国味精,味精从此进入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厨房,到了1981年,中国味精的外销量已取代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因而中国味精奠定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的地位。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古人依靠各种天然食材提鲜的方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1.C 偷换概念。
2.A B里德豪森的研制成果还没有批量生产。C“无可替代”表述绝对。D夸大了味精的作用。
3.①食材混搭煮制高汤提鲜;②用猪油“炼”制“蟹油”提鲜;③磨制鲜美的食品原料成粉,撒在菜肴中以增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