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00 KB
  • 2021-06-03 发布

【语文】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而龙与马时时相提并论,并称 “龙马”,且融合流变为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成语,如龙马精神、车水马龙、龙神马壮等,由此可见马的地位之高。马也是中国古老的绘画主题之一。自西周始,马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性语言,隐喻着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的时代,马宣扬着统治者的军事成就;到了另一个时代,其形象则展现了文人的特质。马的不同寓意在中国绘画史上都留下了印记,‎ 这些寓意丰富了马的主题。‎ 据记载,马画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纪事性质的场景画,描绘放牧、行猎和战争,唐 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录了不少这类画作,包括《车马图》《车马人物图》《长安车马人物图》等。第二种是只有马匹出现的肖像画,包括帝王坐骑、进贡的马匹或者是传说中的 神驹。以上两种形式都可以在当时的壁画、画像石、金属饰品和纺织物上看到。其中的第二种成为马画的主要形式。‎ 早期的绘画史记录了两个重要的马画主题:“穆王八骏”和“伯乐三马”。这两个主题都 蕴含着强烈的政治隐喻,发展出两大典型的马画系列:御马像和人马图。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中,这两大系列也随着政治的更迭而不断变化。‎ 中国最早的御马图可能就是《穆王八骏图》。当年周穆王游历西方,流连忘返。在他周 游期间,国内发生危机。穆王闻讯,立即驾着八匹良驹所拉的马车,昼夜兼程,返回宗周,平息了危机。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他吩咐画下了他的八匹战马。从此这个主题就成为了中国马画的典型图示。“穆王八骏”的传奇意象及其所体现的统治者的光辉形象,使得许多帝王纷纷仿效,来记录、赞颂自己的战马。被完好保存的御马画作包括秦始皇的七匹战马、汉文 帝的九匹战马、唐太宗的十匹战马和唐玄宗的八匹战马。‎ 古卷轴中的马大多以奇异的形状出现,有时更像龙。唐朝艺术史家张彦远是发现这个问 题的第一人,他写道:“古人画马有《穆王八骏图》,皆螭颈龙体,矢激电驰,非马之状也。”‎ 这种非现实的描绘方式在中国古代非常典型,动物依然与古老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理想马匹的形象常常与神话中天帝的坐骑——“神马”相关。在酒泉一座公元三世纪的古墓中出土的一个稀有而极具代表性的神马形象,与“皆螭颈龙体,矢激电驰”的描述相似。‎ 另一个早期中国马画的主题是“伯乐三马图”,描绘了公元前七世纪伯乐发现三匹千里 马的故事。正像其它早期中国画主题一样,这个主题是说教性质的。伯乐相马主要察看“形容筋骨”,即骨骼和肌肉是主要依据。这种标准可以相马,亦可以相人。这个标准解释了为什么早期的马画艺术家一直注重勾勒马的骨骼。‎ 伯乐相信,只有那些有着特殊才能的人才能识别一匹出众的马。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特殊 的相互依赖关系,也被用来隐喻贤明的统治者与良臣之间的关系。因此,伯乐与三匹马很快就成为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主题。‎ ‎(摘编自宋后楣《中国古代马画中的符号与诉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自西周开始已被人们赋予丰富的寓意,可以映射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 B.中国古代马画有纪事性的场景画和马匹肖像画两种形式,而第二种是其主要形式。‎ C.受《穆王八骏图》影响,许多帝王如秦始皇、汉文帝等纷纷令绘制坐骑加以赞颂。‎ D.中国早期的马画艺术家一直注重勾勒马的骨骼,其原因和伯乐相马的标准有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围绕中国古代马画,既介绍了马画的两种形式,又重点介绍了马画的两大主题。‎ B.文章为了强调马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把它和龙相提并论,并以成语举例说明。‎ C.文章以马的寓意的衍变为顺序,运用并列结构,介绍了马的丰富寓意及其发展变化。‎ D.文章直接引用艺术史家张彦远的话,论证了古代马画中马“非马像龙”的奇特造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画在中国历史悠久,意蕴丰富,画中马的丰富寓意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B.御马像和人马图这两大马画系列脱胎于“穆王八骏”和“伯乐三马”,并被固定下来。‎ C.中国早期马画如《穆王八骏图》都运用了非现实的描绘方式,充满着神话传说色彩。‎ D.“伯乐三马图”的主题是告诫统治者要善于发现人才,这和早期中国画主题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题。‎ 材料一:‎ 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 2.32 亿,较 2018 年底增长 3122 万,占网民整体的 27.20%,全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预计将达 2.59 亿人。有数据预测,未来几年中 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的增速将保持 15%左右,到 2024 年预计突破 4 亿人,总体市场规模达 4500 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2019 年度在线教育行业大数据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 2019 年 10 月底,教育行业共发生了 263 起投融资事件,相比 2018 年同期的 548 起,数量锐减近一半。‎ 以在线教育行业领头羊 VIPKID 为例,在经历了一年的艰难筹资后,终获腾讯 1.5 亿美 元投资。虽然 VIPKID 此番的融资之路一波三折,但巨大规模金额的注入让其估值达到 45 亿美元,一跃成为行业内唯一一家突破 200 亿的在线教育公司。‎ 材料二:‎ ‎2018-2019年6月中国教育学习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备注:2018 年9 月用户规模增速为44.5%;2019 年1 月用户规模增速为48.3%)‎ ‎2018-2019 年8 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城际分布情况 材料三:‎ 随着人们获取知识方式的转变和付费意识的增强,在线教育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业 者越来越多,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隐患。从年初开始,多家教育机构资金链断裂,负责人跑路,线下机构纷纷闭店,或部分教培机构为迅速占领市场,聘请无证、无教学资质的“黑外教”担任授课老师蒙骗用户,一度使得在线教育行业陷入信任危机。‎ ‎7 月 15 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要求线上培训 平台在显著位置公示教师资质、收费项目、标准和退费办法。这是在线教育行业迎来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为衡量优质在线教育机构提供了一把标尺,将促进在线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9 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九成的家长认为,优质且专业的师资力量是选择一家在线英语教培机构时最先考量的因素,其次是课程、价格和服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2019 年,让部分在线教育机构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也使得另外一 些企业崭露头角。经历过 2018 年的疯狂扩张和 2019 年的理性收缩,在线教育行业将在 2020 年步入真正的成熟阶段,如何在新的一年不忘教育初心、继续谨慎前进,将会是所有在线教育机构和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材料四:‎ ‎2012 年 9 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大力推进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 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2015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 ‎“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教育新模式。”‎ ‎2016 年以来,教育部分别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 要点》等政策,将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部 2016 年工作重点之一,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教育是中国政府及民众高度重视的领域,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从 2007 年 ‎8280.21 亿元增长至 2017 年的 34204.00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从 2007 年的 3.22% ‎ 增长到 2017 年的 4.14%。教育信息化投入资金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增长。2012 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 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进一步为教育信息化行业规模的增长提供了有利支撑。2015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信息化投入规模近 2500 亿元。‎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几年大量资本的投入,中国互联网 用户与移动互联网用户在持续增长。互联网技术是在线教育发展的技术支撑,其规模增长及用户渗透程度将不断带动在线教育的推广和普及。而另一方面在线支付的渗透率不断提高,‎ ‎2016 年支付宝实名用户已经高达 4.5 亿人,在线支付习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同时,教育 的关注度明显提高,通过互联网关注教育也成为一个主要途径。随着社会评价文化程度和互联网发达程度的不断提升,家庭对于在线教育的关注度提升也必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在线教育市场潜力巨大,在线教育的用户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线教育投资逐渐趋于理性。‎ B.中国教育学习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已近5亿人,但仍保持高速发展之势,每逢开学季在线教育用户拉动作用明显。‎ C.据材料二,从用户占比变化来看,在一二线城市在线教育用户占比下滑的同时,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明显提升。‎ D.随着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增大等,问题和隐患由此而生,行业乱象加剧,政策监管加码将促进在线教育行业健康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优质师资的供应不足将制约在线教育企业发展。在线教育市场竞争的焦点将转向优质师资的抢夺。‎ B.既真正懂得教育、又能熟练掌握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一旦出现,更容易在在线教育市场上脱颖而出。‎ C.在线教育通过网络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D.在线教育企业与学校积极开展合作,促进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这已经成为政府推广的教育新模式。‎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7~9题。‎ 白发与脐带 林文月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见了,都令我十分心 痛。‎ 这些年来,我已经深切体会,悲伤不只是抽象的心理感受,并且更是极具体实在的生理 痛苦。那种感受会从懵懂不明的意识转变为十分明显的疼痛,直袭胸口。‎ 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身心痛苦感受,所以不敢轻易清理这个抽屉。早晚打开抽屉的时候,‎ 总是让它停留在半开状态,最多也不超过三分之二,因为在那隐蔽的三分之一后段,藏着母亲遗留的白发,与曾经联系着母亲和她胎内的我的脐带。‎ 白发用一张淡色的信纸包着,脐带安放在素色小纸盒内。每回重见这两样东西,都不得 不教我回忆那个悲伤的黄昏。‎ 办完丧事后的黄昏,我们都回到母亲的卧室,凄楚地清理她的遗物。“但余平生物,举 目情凄洏”。那个黄昏,夕阳冉冉,犹有些许燠热,但失去母亲的女子,心中只有一片冰寒。我们衔悲默默,分头清理,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做完了工作。‎ 唉,人的一生中所能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 白发与脐带,便是在那个黄昏觅得。‎ 五个素色纸盒,在一具用旧了的衣橱底层找到。母亲有五个子女,除了弟弟因避“上海 事变”在东京出世外,我们四姊妹先后都在上海诞生。母亲生前没有谈起过这件事。意外的发现,着实令我们讶异且感动。十几年之间,我们的家庭经历过多少次迁移,实在想不透,这许多年来的舟车转徙,母亲竟然完整地携带着分别安放的五条脐带!‎ 我们各自辨认盒上褪色的钢笔字迹,小心翼翼分留下来。无需任何言语佐注,那五个纸 盒本身就是“母爱”两字的最原始的诠释。‎ 那一团白发,与一些梳具同放在梳妆台上方的小抽屉里。是我先发现了母亲遗下的落发。‎ 那上面残留着属于母亲的独特香泽。摩挲着,嗅闻着,想到母亲的躯体已遵嘱火化,而那团白发乃是她躯体仅留的部分,便有心碎的怀念与哀痛,眼泪遂纷纷落下。即将于次日返归异国居地的大妹看见,悲苦地央求分与她一些发丝。我便将那一团白发分成五分,让弟妹们带回去珍藏。心想:这样子,母亲就可以跟着她所疼爱的五个子女分散各地而无处不在了。‎ 属于我的一终绺白发与装着脐带的小盒,三年多来一直深藏在我自己的卧室内梳妆台的 抽屉里。‎ 纸盒内垫着一些棉花。原先应该是纯白的棉花,如今已年久发黄。那一条枯干如草的脐 带便弯弯地搁在棉花上面,较粗的一头还打了两个小小的结。‎ 初时,我有点害怕,不敢正视它,也不敢去碰触它,但想到那是将自己和母亲牢牢联系的东西,便有一种温暖亲热的感觉漾荡心上。我轻轻将它拿起。放在右手食指上端详。‎ 多么奇妙啊,这一段萎缩成寸许长的细带,竟是生命的隧道,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甚 至另一端已经烬灭了,它仍然完整地叙说着薪火传递的故事。其实,脐带的剪断,甚至干落,并没有使我与母亲完全分离,因为随着年岁增加,我越长越像母亲。造化的美妙运作之一,是把父母的形貌气质移植在子女身上,使得生命的泉脉永流不竭。‎ 经过这样漫长的岁月,这许多痛苦的经验,我终于体悟《孝经》上所说的“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于今,我方始明了十余年前不慎灼伤自己肌肤时,母亲何以举声悲泣的原因。她一定是在我的身上看到自己,我的疼痛乃遂直接移袭到她的身上。我们的躯体原来是二而一的,然则母亲虽已离去,她的生命却仍然藉着我的躯体延续下去,因此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我若能发扬光大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 母亲那略泛金黄色的白发,不盈一握在我掌心。我用指尖细腻梳通,一如母亲晚年病中 我为她沐浴时那样温柔,然后,重新用另一张素色的信纸包妥。‎ 我彻底清理过梳妆台的抽屉,仍然将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现在,我不再逃避、害怕, 也不再激起,伤悲了。我的心似有一种通过苦痛经验的澄明平静。‎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不愿整理梳妆台,是为了逃避看见心爱之物“白发”与“脐带”而唤起的失母之痛。‎ B.文中对“摩挲”、“嗅闻”母亲遗落的白发的描写,笔触细致,意在表现作者内心的讶异。‎ C.母亲未将干枯的脐带丢弃,带着它们迁徙流转,是因为母亲将其视为儿女化身加以呵护。‎ D.文章在表达上融抒情与记叙于一体,以淡雅细腻的语言诉说母爱的至真至纯,悲而不伤。‎ ‎8.文中画线语句“唉,人的一生中所能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含义丰富,请简要说明。(6分)‎ ‎9.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幼聪发过人,方十岁,日诵书五千言。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 皆惊伟之。再试开封.,当第一,以赋失韵,弗取。范仲淹举亢茂才异等,时布衣被召者十四‎.‎ 人,试崇政殿,独亢策入等,除建康军节度推官。或言所对策字少,不应式,宰相张士逊与之姻家,故得预选,遂报罢。而士逊子实娶它邵,与亢同姓耳。士逊既不能与直,亢亦不自言。召试秘阁,授颍州团练推官。晏殊为守,一以事诿之。民税旧输陈、蔡,转运使又欲覆折缗钱,且多取之。亢言:“民之移输,劳费已甚。方仍岁水旱,又从而加取,无乃不可乎?” 遂止。入为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立园陵,禁京城乐一月,亢 累疏罢之。仁宗继嗣.未立,亢言:“国之外患,御之之术,不过羁縻勿绝而已。内患则不然,‎‎.‎ 系社稷之安危,不可不蚤定也。”提点开封县镇公事。比有纵火者,一不获则主吏坐罪,民或自燔其居以中吏。亢请非延及旁舍者,虽失捕,得勿坐。改度支判官。契丹遣使贺乾元节 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召对群玉殿,英宗访以世事,称之曰:“学士真国器也。”擢同修起居注。神宗立,迁龙图阁直学士。‎ 有谮之者曰:“先帝大渐时,亢尝建垂帘.之议。”御史吴申即论之。帝知其妄,置不问。时待‎.‎ 制以上为帅、守,每他徙必迁职秩,亢请未满两岁者勿推恩。进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亢遇事敏密,吏操辞牍至前,皆反覆阅之。人或以为劳,亢曰:“决是非于须臾,正当尔。初虽烦,后乃省也。”籍里闾恶少年与吏之停职者,一有所犯,皆迁处之。畿下斗讼为之衰止。‎ 拜枢密副使。亢在枢密逾年,引疾.辞。薨,年六十一。赠吏部尚书,即其乡赐以居宅,谥曰‎.‎ 安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 B.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 C.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 D.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封,古称汴梁,是北宋的京都。诗句“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亦指开封。‎ B.继嗣,有后嗣后代之意,也特指帝王的继位者。文中即太子意,指当时仁宗未立储君。‎ C.垂帘,即垂帘听政。古时因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故有此名。‎ D.引疾,即因病辞官。其指大臣确因有病在身,不能恪尽臣责,向皇帝提出辞职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邵亢聪发过人,才惊四座。他在十岁时就能每日读书五千字。其诗作风格豪放,乡村先生们观之都惊奇他的不凡。范仲淹也推崇其才华,非常赏识。‎ B.邵亢能力出众,深受信任。他为晏殊手下,虽晏殊遇事多有推诿,但他施展才能,凭己之力阻止加税。神宗继位,很是信任他,听闻流言不予理睬。‎ C.邵亢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张贵妃死,皇上禁止京城一月的娱乐活动,邵亢屡次上书反对。仁宗未立继嗣,邵亢又以关系国家安危上谏,劝立太子。‎ D.邵亢遇事敏密,作风严谨。他反复研究送来的案牍,别人认为麻烦,他却认为判断是非曲直,理应认真,开始虽繁琐,如判断正确,其后则很省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有纵火者,一不获则主吏坐罪,民或自燔其居以中吏。‎ ‎(2)籍里闾恶少年与吏之停职者,一有所犯,皆迁处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本诗写于公元 760 春。此前,杜甫因直言进谏被贬,后又对朝廷失望,携 家定居成都,游览诸葛武侯祠创作了此诗。‎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问答连属,既点出武侯祠堂自然环境,又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热切情感。‎ B.颈联以警策之语概括了诸葛亮一生际遇、雄才大略和辅国功业,对仗工整,又沉郁顿挫。‎ C.尾联点睛,表达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惋惜之情,也道出天下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D.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既尊崇诸葛亮,又抒才困时艰之慨。 15.明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指出:“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而杜甫妙用虚字,且“用得好极了”。请赏析颔联虚字“自”和“空”的妙处。所用虚字之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成语有词“方枘圆凿”;《论语》有语“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 ”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 ”的糊涂做法。‎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人说得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 ① 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这提醒人们,( )。‎ 一两件事上 ② 、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也值得敬佩。让个 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 ③ 。‎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 ④ 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 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 文明程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素 挺身而出 蔚然成风 顺其自然 B.要素 挺身而出 蔚然成风 放任自流 C.因素 自告奋勇 风靡一时 放任自流 D.要素 自告奋勇 风靡一时 顺其自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锤炼品德的个人,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 B.必须持久不懈地发力,时时处处地提升,来锤炼个人品德 C.锤炼个人品德,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 D.锤炼品德的个人,必须持久不懈地发力,时时处处地提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B.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道德素质达到新高度。‎ C.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D.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道德素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胸腺再生方案,为逆转免疫衰老提供了新思路。那么,① ‎ ‎ ?我们都知道生长激素除了能促进骨骼生长,还在动物和人类 HIV 患者中还具有胸腺营养和免疫重建作用。受此启发,研究人员提出② 。但同时有研究表明,③ 。因此,生长激素必须与脱氢表雄酮和二甲双胍(均为治疗糖尿病的常规降糖药物)组合使用来抑制其“致糖尿病”效应,从而促进胸腺再生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21.某中学将举行高三年级辩论赛决赛。以下是校团委、学生会向语文老师发出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修改。(5分)‎ 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 高三年级《才辩无双》辩论赛决赛将于2月24日16:00在多功能厅举行。我们谨代表 本年级全体同学诚邀您光顾现场,并担任本场比赛评委。届时我们还将敬赠礼物一份。请您 挤点儿时间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校团委、学生会 ‎2020年2月17日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春,我国遭遇了“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社会各界除了众 志成城,也展示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构成了疫情面前的众生百态。翻开疫情这本深刻而又丰富的教科书,我们可以把感动当做激励,把警醒当做智慧,把教训当做财富,把经历当做成长……‎ 面对疫情,面对“战役”,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交出你的“学习心得”。‎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A【解析】混淆“已然”和“未然”。原文说“马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性语言”,所以不可能“自西周开始已经……”。‎ ‎2.C【解析】无中生有。从文中看不出文章是以马的寓意的衍变为顺序来写的。‎ ‎3.A【解析】B项“固定下来”错,原文说“这两大系列也随着政治的更迭而不断变化";C项绝对化,“都运用了非现实的描绘方式”错,原文只是说“这种非现实的描绘方式在中国古代非常典型”;D项以偏概全。原文说“正像其它早期中国画主题一样,这个主题是说教性质的”,并是所有早期中国画的主题都是“告诫统治者要善于发现人才”。‎ ‎4.C【解析】从用户占比变化来看,在二线城市在线教育用户占比下滑的同时,一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提升。‎ ‎5.D【解析】原文是“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教育新模式”,而非“已经”成为“新模式”。‎ ‎6.①政府因素(1分):政策上支持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财政上加大了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1分)②企业因素(1分):技术上通过互联网技术升级带动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资金上对在线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1分)③用户因素(1分):观念上在线教育模式的社会接受度不断提高;规模上三四线城市用户对在线教育的需求不断凸显。(1分)‎ ‎(总答某一方面因素1分,具体内容答对任一点1分;只答具体措施不进行概括最多3分)‎ ‎7.B【解析】“意在表现作者内心的讶异”错。结合后文可知,文中对“摩挲”、“嗅闻”母亲遗落的白发的描写,意在表达作者内心对母亲的怀念与哀痛。‎ ‎8.①表层义,母亲一生中经手的东西不少,但遗留的东西不多,能用以寄托感情的更是有限;②主旨义,“不少”与“有限”的对比,更能体现出母亲保存的脐带对于女而言的无限珍贵。深刻地传达出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爱与感恩。③延展义,人生无常,寿命有限,生前拥有再多身外之物死后也难以留下的多少被人铭刻的痕迹。(答到1点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 ‎9.①明线:寻找白发与脐带的过程,并由此引发的对母亲的追忆。(2分)②暗线:作者的情感变化:由逃避害怕到怀念哀痛再到澄明平静。(2分)③好处:文章叙述采用明暗双线结构,两条线索相互呼应,紧密交融,行文自由而不流于松散。(2分)(答到1点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C ‎11.D【解析】引疾是官员向朝廷写奏折称病,多是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并非都是真病辞职。‎ ‎12.B【解析】晏殊并非遇事推诿,文中“一以事诿之”是说晏殊信任邵亢的能力,把具体事务都交付邵亢来做。‎ ‎13.(1)常常有纵火的人,一旦不能被抓获,主管官吏就会(因此)获罪,百姓中有的人自焚其家来中伤陷害(与他有仇)官吏。(比、坐、中各1分,大意2分)‎ ‎(2)登记乡里间的不良青少年和被停职的官吏,一旦(他们)有侵犯伤害的举动,就都以放逐的方式处罚他们。(籍、迁、吏之停职者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从小聪敏勤奋过人,十岁时就每天读书五千字。诗作风格豪放,乡村先生们见了都很惊奇他的不凡。两次在开封应试,应当算第一名,由于所写的赋没有押准韵,没有录取。范仲淹很推崇他的出众才华。当时没有功名而被宣召的有十四人,在崇政殿考试,只有邵亢达到了要求,被任命为建康军节度推官。有人说邵亢的答卷字数太少,不合规范,只因宰相张士逊与他有姻亲关系,他才参加了预选,于是取消了资格。然而张士逊的媳妇仅与邵亢同姓而已,并非一家。士逊不肯出面说话,邵亢也不自辩。皇上在秘阁测试他后,授职颍州团练推官。晏殊为知州,具体事务都交付邵亢办。民间赋税原先要运往陈、蔡,转运使想让老百姓折成钱后再交,而且想多征一些。邵亢说“:老百姓要将粮米送到异地交纳,所消耗的人力财力太多了。目前每年水灾旱灾,还要加征,这怎么可以呢?”转运使才放弃了企图。入朝任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张贵妃死,皇上命令修园陵,禁止京城一个月的娱乐活动,邵亢屡次上书反对,才停罢。仁宗未立太子,邵亢说“:国家的外患在边疆地区,但驾驭的方式很简单,不过是牵制而不绝交而已。内患则不然,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不可不早定。”被任命为提点开封县镇公事。常常有纵火的人,一旦不能被抓获,主管官吏就会(因此)获罪,百姓中有的人自焚其家来中伤陷害与他有仇官吏。邵亢请求修改法律,要求只要火灾没有祸及邻居的,即使没查出纵火犯,也可不追究主管官吏。又调任府推官,再改任度支判官。辽国派使者来祝贺乾元节,还未到,仁宗死。大臣们有些认为应通知使者返回,有些认为应等使者到京城后再告诉使者,请他回去。邵亢请求让使者将贺书送到仁宗的棺材前,使使者拜见新君主。大家听从了邵亢的建议。在群玉殿与皇上答对时,英宗考他世事,并称赞说:“你真是国家的优异人才啊!”升任同修起居注。神宗(即原先的颍王)即位后,改任龙图阁直学士。有人攻击他说:“英宗病重时,邵亢曾建议英宗死后由皇后垂帘听政。”‎ 御史吴申以此为据议论邵亢。神宗知道这是诬蔑,不予理睬。当时待制以上是帅、守,每当调任他官,也能保留他的官、俸。邵亢请求对于任帅、守等官未满两年的不得推恩于子弟。升为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邵亢处事作风严谨,吏员送来的案牍,都反复研究,别人认为罗嗦,他说“:须臾之间就要判断出诉讼各方的是非曲直,理应认真。刚开始是很烦,如判断不错,以后就省事了。” 登记乡里间的不良青少年和被开除停职的官吏,一旦他们有侵犯伤害的举动,就都以放逐的方式处罚他们,京城脚下的争斗与诉讼就因此衰减消失了。拜为枢密副使。邵亢在枢密干了一年多,借口生病辞职。死时六十一岁。追封为吏部尚书,在其家乡赐给他房宅。谥号“安简”。‎ ‎14.D【解析】本诗有写景,有叙事,叙事中有议论有抒情,有对历史的评说,有现实的寓托。‎ ‎15.①“自”表示没有效果或自顾自的,“空”表示白白的、徒劳。(2分)②碧草盈阶,黄莺隔叶,本来是极可赏心娱目的景象,诗人用虚词“自”和“空”以乐景衬哀情,含蓄写出丞相祠庙寂寥冷清。(2分)③以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不慰藉伟人来抒发惋惜之意,委婉地表达对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被后人遗忘的深沉悲痛。(2分)‎ ‎16.(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古之学者必有师 小学而大遗(3)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7.B【解析】第一空,“因素”指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也可指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而“要素”指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根据上文,“这种行为方式”是固定且必要的,故填“要素”更好;第二空,“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自告奋勇”指主动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根据上下文,此处强调的是守道德要付诸行动,故填“挺身而出”;第三空,“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作褒义;“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某一个时期里非常盛行。根据上文,善行义举是好的,故填“蔚然成风”更好;第四空,“放任自流”指任凭事态自然地发展,不加过问或引导,常用作贬义;“顺其自然”指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人为去干涉,中性词。根据下文,“放任自流”更能表达原文观点。‎ ‎18.C【解析】根据上文可知,下文的陈述中心应该是“锤炼个人品德”,故排除A、D。B把陈述的中心“锤炼个人品德”后移,与上文衔接不恰当。故选C。‎ ‎19.C【解析】原句错误第一处是“施展作用”搭配不当,应该为“发挥作用”;第二处是“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成分残缺,应改成“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20.①怎样实现胸腺再生呢;②利用生长激素促使胸腺再生;③生长激素会诱发糖尿病。(①依据前文“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胸腺再生方案”及“新思路”,“那么”后面自然就是据此进行新的话题“怎样实现胸腺再生”,并且文末的“从而促进胸腺再生”与此呼应;②前文说受“生长激素具有胸腺营养和免疫重建作用”的启发,可推断出该空为“利用生长激素促使胸腺再生”才能照应回答“怎样实现胸腺再生”;③根据后文“‎ 因此,生长激素必须与脱氢表雄酮和二甲双胍(均为治疗糖尿病的常规降糖药物)组合使用”“来抑制其‘致糖尿病’效应”可以推断出“生长激素会诱发糖尿病”。)‎ ‎21.①“尊敬的老师”格式顶格(称呼语要顶格书写);‎ ‎②《才辩无双》书名号改为引号(非书名、篇名、报刊名、固定栏目名等不能用书名号);‎ ‎③“光顾”改为“光临”(“光顾”指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是敬辞,对象运用不当,不合此处语境,应改为“光临”);‎ ‎④“挤点儿时间”改为“拨冗”(“挤点儿时间”为口语表达,语体色彩不符合;“拨冗”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属书面敬辞。);‎ ‎⑤“敬谢不敏“改为“深表谢意”(“敬谢不敏”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此处是想表示感谢,不是推辞,应改为“深表谢意”。)‎ ‎(每点1分,只指出未修改或修改不正确不给分。)‎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