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哲学
傅佩荣
天赋使命,就是依据内心指示以行善避恶。因此之故,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哲学作品的主题。儒家主张“天人合德”,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即是典型的例子。
以上三点特色当然不能充分描述中国哲学,更不能拿来作为评析中国哲学各派各家优劣的唯一判准。但“哲学”一词是翻译过来的,那么中国自身有没有哲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凡是人群聚居、形成社会,并且在历史上存在过一段时间的团体,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会经历兴盛衰亡,其中的决走素是什么?若由“器物、制度、理念”三个层次的内涵来看,理念应该居于核心地位。换言之,科技水平低落的地区、制度规范僵化的社会,未必会被历史淘汰;但是理念若是模糊不清或违反人性,以致民众缺少一套合理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那么这样的团体及其文化就失去继续存在的动力了。
理念以各种形式保存于文学、艺术、宗教中,但是只有哲学可以对它作清晰的陈述、批判、反省,去芜存菁,定期再生活力,进而使文化长存不替。根据英国史学家汤恩比的研究,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二十一种文明,其中十六种成了古迹,只有五种仍在发展中,而中国文明是其中唯一能劫后重生,进入第二度兴盛衰亡的轨道的。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中的理念应该有其独到之处,而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有极富价值的哲学。具体而言,哲学是对人类经验作整体而根本的反省,由之获得启发,再指引实际生活。因此,我们可以把具有此一自觉,并且写下系统著作的人,都称为“哲学家”。以学派而言,古代的儒家与道家,魏晋以后的佛学,都有体大思精的著作与学说。以个人而言,则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直到宋明诸子,都是值得重视的哲学家。那么,中国哲学有什么特色呢?第一,以生命统合宇宙万物。凡存在之物,皆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相互感通有如机体,其中没有孤立隔绝的不相干之物质。换言之,生命的力量大化流行,无所不在,其灵秀在于人类。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并无真正隔阂,因此人生之道在于由个人推及人群,再扩及于万物。唯有人间获得安顿,宇宙的存在才能显发意义。中国哲学无不以“人”为其关怀焦点,但是它所表现的人文主义却常有开放的及超越的倾向,而不是自我中 心的人本主义。
第二,以价值贯穿人生行为。人的行为既然是自由的,就有价值取向的问题,因此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不 容许随俗浮沉的,更反对自暴自弃。自由看来并无约束,但是人的内心对于价值(如真、善、美)却有自发是,相对于西方哲学与印度哲学,以及其他民族的哲学,我们却可以肯定中国哲学确实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具休而言,就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以及对超越界保持开放的信念。这些观点也许在知识理论的构成上,仍须提出有效的论据,但是在指引人生之“道”,使人安身立命上,则一直发挥巨大的影响,维系中国文化于不坠。
第三,对超越界保持信念。一方面,延续传统信仰,相信鬼神界与天或上帝的存在,但是在理性上不去 详细辨明,也不能说得太多。另一方面,则以此一信念作为人生在实践价值时的终极依据,像孔子说“杀身 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就是因为心中存有对“天”的信念,相信人生目标不在苟且偷生,而在完成的向往。孟子所谓人有“良知良能”,可谓一语道破。因此,人类依其本性,无不渴望真、善、美,其中又以“善”的价值最受重视。因为“善”发乎个人内心,并以行为促成人际适当而和谐的关系。于是,人生成为动态过程,必须自强不息,日新又新,直到止于至善。果能如此,则个人人格臻于完美,群体生活的质量亦大幅提升。
——节选自《哲学入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哲学具有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虽然其以“人”为关怀焦点,但所表现的人文主义并不是自我中心的人本主义。
B. 世界上其他文明之所以没有像中国文明那样进入第二度兴盛衰亡的轨道,是因为他们文化中的理念没有独特、有价值之处。
C. 中国哲学具有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它以真、善、美为价值准绳,引导人们日日革新自己,不断完善自身人格。
D. 作者认为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在理论构成上还可进一步补充有效论据,但在指引人们安身立命、维系文化发展上影响巨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具有宏阔的视野,采取比较的立场,阐述了中国哲学相对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以及其他民族哲学的独到之处。
B.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先论述理念之于中国文化、文明的意义,接着论述中国哲学的特征,最后以对特征和意义的概括收束全文。
C. 作为一篇哲学入门的文章,作者意在导引读者观其大略,了解中国哲学的概貌,因此作者并没有博引丰富翔实的史料来佐证观点。
D. 本文从宇宙观、人生观、信念三个方面抽象概括了中国哲学的特征,但这种求同存异的做法模糊了儒、道等不同流派哲学思想的区别。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哲学家总是能够对人类经验作细致而周到的反省,从中获得启发,并用它来指引实际生活,比如孔子、庄子和宋明诸子。
B. 若是某种文化灭亡了,那就是因为决定该文化兴盛衰亡的关键因素“理念”模糊不清且违反人性。
C. 若要文化长存不衰,就需要哲学对存在于文学、艺术、宗教中的理念进行清晰陈述,不断反省、批判、更新。
D. 孔孟虽不否认天或上帝的存在,但在修身养性上主张遵照内心行善避恶,而不必顾及天的意志,按照天赋的使命去完善德行。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B项,“之所以……是因为……”错误,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由第3段“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二十一种文明,其中十六种成了古迹,只有五种仍在发展中,而中国文明是其中唯一能劫后重生,进入第二度兴盛衰亡的轨道的。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中的理念应该有其独到之处,而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有极富价值的哲学”可知,“中国文化中的理念应该有其独到之处”,但是世界上其他文明的消失原因是多方面是的,并不是“他们文化中的理念没有独特、有价值之处”。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因此作者并没有博引丰富翔实的史料来佐证观点”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文章第1段“儒家主张‘天人合德’,道家主张‘天人合一’”,文章第5段说“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孟子所谓人有‘良知良能’,可谓一语道破”等,都是引用大家具体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论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项,“若是某种文化灭亡了,那就是因为……”错误,强加因果,由第3段“但是理念若是模糊不清或违反人性,以致民众缺少一套合理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那么这样的团体及其文化就失去继续存在的动力了”可知,文化只是失去继续存在的动力了,并不是灭亡的原因。
C项,“若要文化长存不衰,就需要……”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3段说“理念以各种形式保存于文学、艺术、宗教中,但是只有哲学可以对它作清晰的陈述、批判、反省,去芜存菁,定期再生活力,进而使文化长存不替”,因此,“哲学对存在于文学、艺术、宗教中的理念进行清晰陈述”只是使“文化长存不替”的一个原因。
D项,“而不必顾及天的意志”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由第5段“像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就是因为心中存有对‘天’的信念,相信人生目标不在苟且偷生,而在完成的向往”可知,孔子、孟子心中存有对天的信念。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音
约翰·贝里(郭为、赵剑桥译)
不知是出于个人的爱好还是生计的必需,小个子提琴手鲁道夫总是独自驾小船在纳维亚漫游,在那些小小的海港城市里举办个人音乐会。有一年,鲁道夫跨海到了冰岛,沿着嶙峋的海岸,在一个个小城镇里做巡回演出。这是一块威严、冷峻的土地,可是这里的人民却从不忘却好客的规矩。鲁道夫的听众并不太多,就是在他演奏得格外出色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不动声色。从古时候起,这里的人们就把精力统统用在辛辛苦苦的劳作上了。有时当地学校的教师把他们召集起来,告诉他们理应知道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等等的名字。人们往往呆坐在那里,瞧着这位小个子琴师闹腾一番,最后表情庄严地返回家中。不过他们是付钱的。
一次,鲁道夫又驾起他的小船,从一个小城出发到另一个地方去。忽然东北方的天空变得昏暗吓人,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冰岛。这时他正绕着一个荒凉的海岬航行。他打开地图,发现最近的港口也要半天的航程才能到达。他开始忧心忡忡起来,但忽然发现离岸边不到一英里的地方有个小石岛,岛上有座灯塔。他吃力地把船靠上小岛。灯塔下面是峭壁,岩石中开辟了一段台阶,拾级而上,便可以到边上面的灯塔。在飞渡的乱云的背景下,有一个人站立在高高的崖顶上。
“欢迎您!”声音在峭壁间轰鸣着,给像要把小岛席卷而去的波涛增加了声势。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小岛的唯一的主人带着来客顺着螺旋型的楼梯爬上灯塔的三层,然后就忙着去做应付暴风雨的准备了。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灯塔。灯塔终年光华不灭,雄视着整个这一片海域,一丝不苟地向过往这片海域的船只传递着庄严的、无声的信息。
守灯人是个魁梧的老人,花白胡须垂在胸前。他的行动迟缓,笨重,不慌不忙,他在自己的独小的天地里,有条不紊地做着一切。他不大讲话,与其他那些构成他生活内容的因素海洋、暴风相比,他平和的内心却和那狂暴的外部世界形成对照。
简单的晚餐之后,两人对坐着,各自想着对方的存在灯塔在头顶上熠熠闪光,咆哮的风浪一下一下重重地撞击着灯塔的墙壁。老人坦然地坐在那里,沉思着什么,一双劳动的大手放在张开的两腿上。
鲁道夫觉得,守灯老人一定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窗外那撞击着灯塔的惊涛骇浪,但他对这太熟悉了,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尽管老人表面上对客人彬彬有礼但实际上已经把鲁道夫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了他的世界的一部分。
鲁道夫慢慢从老人嘴里得知了一点点他的身世。八十三年前他就在这座灯塔上出生,当时他的父亲也是守灯人。教他读《圣经》的母亲是他所认识的唯一的女人。他每天读《圣经》,再没有其他书可看。当音乐家的鲁道夫也没多少时间读书,但他毕竟一直生活在城市里。他弯下腰,从琴盒里取出他那把心爱的提琴。
“您拿那家伙干什么用?”老人问。
起初鲁道夫以为主人在开玩笑,但看到对方泰然的表情,他才知道并非如此。
老人甚至丝毫没有表现出对乐器的好奇,而只有对他,包括他的那件“家什”在内的整个人的兴趣。在平时,鲁道夫决不相信有人居然不知提琴是何物而现在他不想笑。他只感到世界太大、太深不可测,而自己太渺小,能力太有限。
“我用它来…音乐。”他结结巴巴地低声说。
“音乐?”老人缓缓地说,“噢,听说过,可是没见过。”
“音乐不是看的,是听的。”
“啊,对了。”老人同意道,话音里不无谦卑。这也是造物的一部分,世上所有事物都有各自的神奇之处。老人的灰眼睛睁得大大的,注视着这位瘦小的提琴手使他感受到了一个人所具有的全部存在价值。
风雨,灯塔和老人突然使鲁道夫兴奋起来,使他内心充满了怜爱之情,赋与他一个比他自身大无穷倍的广阔空间。他想为老人创造出一个烈火与繁星的杰作。他站起身,扬起琴弓,在涛声的伴奏下,演奏起来——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鸣曲。
分分秒秒在琴弦上流淌,一瞬间等于创造那个烈火与繁星的世界的数日;腾腾喷向天空的生命之火,缓缓注入心域的万物之泉;惊雷的呐喊,软风的抚慰;情感搏斗的波峰浪谷、世界的大同、人类崇高精神光辉下的灿烂谐音…鲁道夫从未演奏得如此炉火纯青,从未得到过这般不同凡响的伴奏。海浪和暴风用巨大的手指敲击着塔楼,熠熠的灯塔自信地持续着一明一暗的循环。最后一声音响消失了,鲁道夫把头垂在胸前,大口地喘着气。大海在小岛周围翻腾着,咆哮着,像鼎沸的人声,在给他喝彩。
老人自始至终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宽大、粗糙的手放在大腿上,低着头,使劲地听着。曲终许久,他依然静静地坐着。然后他仰起脸,平静地、显得很有鉴赏力地抬起手,点点头。
“对,一点不假。”他说道。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描写了鲁道夫在一个个小城镇里做巡回演出,为后文鲁道夫得遇守灯老人做了铺垫。
B. 小说中描写的冰岛小城镇里的听众并不倾心音乐,这与下文鲁道夫偶遇知音形成对比。
C. 守灯老人对鲁道夫的乐器没有表现出丝毫好奇之心,这是他长期守望灯塔以致麻木。
D. 小说以“知音”为标题,意蕴丰厚;以鲁道夫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凑而真实。
5. 文中守灯老人形象有哪些特点?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 小说的结尾老人说“对,一点不假”,这与前文老人对这段乐曲的全然不知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①忠于职守:在险峻的暴风雨中,依然看守灯塔,子承父业,矢志不渝;②木讷从容:言语不多,面对狂暴的外部世界而内心平和;③倾心于美:久久沉醉于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鸣曲。
6. 这与前文老人对这段乐曲的全然不知并不矛盾,因为:①对美的感知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里雄浑的乐曲即唤起了老人心中久久蛰伏的美,于是情不自禁地说“对,一点不假”;②鲁道夫的演奏非常投入,渗透了他的情感与灵魂,加之炉火纯青的演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③这首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鸣曲内容大气洪厚,与老人生活的外部世界非常契合与他内在的心灵也很相通。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这是他长期守望灯塔以致麻木”错误,从文中来看,守灯老人并不麻木,老人对鲁道夫的乐器不好奇,一是因为他不知提琴是何物,二与他个人的特点有关,而且从下文老人对乐曲的反应来看,他能感受到美,能倾心于美,这说明他并非“麻木之人”。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文中守灯老人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然后就要梳理小说的情节,圈出文中守灯老人的表现,根据他的表现来概括其特点。从文中来看,老人的工作是看守灯塔,“小岛的唯一的主人带着来客顺着螺旋型的楼梯爬上灯塔的三层,然后就忙着去做应付暴风雨的准备了。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灯塔”“八十三年前他就在这座灯塔上出生,当时他的父亲也是守灯人”,由这些信息可知,老人是继承父亲的职业,而且把来客安排后之后就去做应付暴风雨的准备,这说明他忠于职守;从他与音乐家的交流过程中来看,“他不大讲话,与其他那些构成他生活内容的因素海洋、暴风相比,他平和的内心却和那狂暴的外部世界形成对照”“人坦然地坐在那里,沉思着什么,一双劳动的大手放在张开的两腿上”,这些表现说明老人木讷从容,言语不多;从老人面对音乐家演奏的表现来看,“曲终许久,他依然静静地坐着。然后他仰起脸,平静地、显得很有鉴赏力地抬起手,点点头”“对,一点不假”,这些表现说明老人倾心于美。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小说内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把握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的结尾老人说‘对,一点不假’,这与前文老人对这段乐曲的全然不知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然后表明观点,即“矛盾”或“不矛盾”,一般依从文中的观点,即“不矛盾”,接着就要分析结尾老人这一表现与上文内容的关联。小说结尾老人说“对,一点不假”,这说明老人感受到了音乐的感染力,感受到了音乐传递出的美;从上文老人的处境来看,老人独自生活在岛上,他对这段乐曲全然不知很正常,“教他读《圣经》的母亲是他所认识的唯一的女人。他每天读《圣经》,再没有其他书可看”,但对美的感知是每一个人的本性,音乐家的演出唤起了老人心中对美的感受,很正常;从鲁道夫的演奏来看,“腾腾喷向天空的生命之火,缓缓注入心域的万物之泉;惊雷的呐喊,软风的抚慰;情感搏斗的波峰浪谷、世界的大同、人类崇高精神光辉下的灿烂谐音…鲁道夫从未演奏得如此炉火纯青,从未得到过这般不同凡响的伴奏。海浪和暴风用巨大的手指敲击着塔楼,熠熠的灯塔自信地持续着一明一暗的循环。最后一声音响消失了,鲁道夫把头垂在胸前,大口地喘着气。大海在小岛周围翻腾着,咆哮着,像鼎沸的人声,在给他喝彩”,这说明鲁道夫的演奏非常投入,渗透了他的情感与灵魂,加之炉火纯青的演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感动老人很正常;从老人生活的环境来看,“大海”“风浪”等营造的氛围与鲁道夫演奏的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鸣曲大气洪厚的内容相契合,自然引发老人的共鸣。
【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文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文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
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阙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辨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俘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摧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惧、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水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②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凭。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有删改)
注释:①大珰:大宦官。②投荒:被流放边地。
7.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众银获宥/故及之/
B. 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目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C. 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D. 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 殿试:科举制度中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亲自发策问考试,故又称廷试、御试。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慎十分讲究孝道。继母去世后,他按照礼仪服丧;闻知父亲生病,他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他又请求归葬。
B. 杨慎敢于直言进谏。武宗微服出行至居庸关,杨慎上书抗谏,武宗只得称病回朝;世宗时,他又多次犯颜进谏。
C. 杨慎一生坎坷,不得志。他二十四岁就考中状元,因政见不同被贬谪,父亲去世后,居无定所。七十岁时去世。
D. 杨慎做事原则性强。桂萼、张璁因建言被召为翰林学士时,杨慎宁肯被罢斥也要上书反对桂萼、张璁的政治主张。
10.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今陛下既超摧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2)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
【答案】7. C 8. C 9. B
10. (1)现在陛下既然破格提拔了桂粤这些人,不认为我们说的正确,希望赐书免了我们吧。
(2)他曾经奉命出使经过镇江,拜见杨一清,阅读他收藏的书籍,拿不懂的地方来询问他,杨一清都能背诵。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这段文字是说“他经常讲授《舜典》,说:“圣人设置赎刑,那是施用于一般的小过错,使平民改过自新。如果是首恶大奸,没有可以赎罪的道理。”当时大宦官张锐、于经被判处死刑,有人说进献金银以求赦免其罪,所以他常提到这句话。,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舜典》”“圣人”“赎刑”“民”“大奸”“张锐”“金银”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意思是“那是施用于一般的小过错,使平民改过自新”,故按照语意“过”和“俾”之间断开,排除BD两项;“无可赎之理”意思是“没有可以赎罪的道理”,后面的“时”是时间状语,修饰“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意思是“当时大宦官张锐、于经被判处死刑”,“理”和“时”之间断开,排除A项,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错误。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武宗只得称病而归”错。原文的“寻称疾归”的主语是承接前句省略,为“慎”,是杨慎称病而归。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擢”译为提拔,“是”译为正确,“愿”译为希望,“罢斥”译为罢免。第二句中,“尝”,曾经;“谒”,拜见;“叩”,询问;“叩以疑义”,状语后置 。
【参考译文】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是少师杨廷和的儿子。二十四岁那年考取正德六年殿试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遇继母丧事,服丧完了以后,仍担任以前的官职。十二年八月,明武宗秘密出行,刚出居庸关,杨慎上书直言极谏皇帝。不久他上书称病,辞官归里。明世宗继位,起用他担任经筵讲官。他经常讲授《舜典》,说:“圣人设置赎刑,那是施用于一般的小过错,使平民改过自新。如果是首恶大奸,没有可以赎罪的道理。”当时大宦官张锐、于经被判处死刑,有人说进献金银以求赦免其罪,所以他常提到这句话。
嘉靖三年,世宗采纳桂萼、张璁的建议,征召他们为翰林学士。杨慎与同一官位级别的三十六个人共同上书说:“我们与桂萼等人学术不同,主张观点也不一样。我们所遵从的是程颐、朱熹的学说主张。桂萼等人所崇信的是冷褒、段犹的遗绪。现在陛下既然破格提拔了桂萼等人,不认为我们说的正确,我们不能与他们一同共事,希望赐书罢免了我们吧。”皇帝很愤怒,严加责问,分轻重给予停发俸禄的处罚。过了一个月,他又与学士丰熙等一同上书进谏。没有得到答复,又与廷臣跪伏在左顺门力谏。皇帝大怒,下令将带头起事的八个人逮捕入狱。这时杨慎和检讨王元正等摇门大哭,哭声响彻殿庭。皇帝越发愤怒,把他们都捉拿下狱,处以廷杖之刑。过了十天,有人说上次罢朝以后,群臣都已经散去,杨慎、王元正以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又聚众伏地而哭。于是在朝堂上把这七人又打了一顿。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他乡,其他人都被削去官籍。杨慎到了云南永昌卫。在此之前,杨廷和掌权,全部辞退了朝中办事不力的官员。到这时,他们在杨慎被谪戍的路途上寻找机会,准备加害于杨慎。杨慎知道后谨慎防备着他们,到临清他们才散去。杨慎带病长途颠簸,疲惫不堪。抵达戍所后,几乎起不来了。
嘉靖五年,杨慎听说杨廷和病了,驱马很快赶到家。杨廷和很高兴,病便好了。于是回到永昌,听说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便率领家丁步卒一百多人,驱马快速赶到木密所与守卫官员一起打败了叛军。嘉靖八年,他得知杨廷和去世,便跑去告诉巡抚欧阳重向朝廷请求,获准归葬,葬礼结束之后他又回来。从此,(有时)或者归蜀,(有时)或者呆在云南会城,(有时)或者留在戍所,主管官员都以友好的态度对待他。到七十岁那年,他回到四川,巡抚派四个指挥把他捉拿回来。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杨慎从小警惕机敏,十一岁就能作诗。进入京城后,写了《黄叶诗》,李东阳读后嗟叹不已,大加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他曾经奉命出使经过镇江,拜见杨一清,阅读他收藏的书籍。用不懂的地方询问他,杨一清都能背诵。杨慎非常惊异,于是更加努力学习古学。被流放边境之后空闲时间较多,更博览群书。他曾经告诉他人说:“人的天生资质不值得依靠,要想使道德学问每天更新进步,应该从学习中获得。”所以他酷爱学习,穷尽文理,到老反而更加坚定。明代背诵之广博,著作之丰富,当推杨慎第一。隆庆初年,被封赐为光禄少卿。天启年间,追赠谥号为文宪。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此诗《琵琶行》同期作品。
11. 请在颔联中的“乱”和“平”中选一字做简要的赏析。
12.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答案】11. “乱”是自然、随意。这一“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12.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遭遇贬谪的忧闷心情。
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蘋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乐景反衬忧郁的情绪。
【解析】
【11题详解】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本题属于炼字题型,解答本题先甚好题,题目要求“在颔联中的‘乱’和‘平’中选一字做简要的赏析”,比起一般的炼字题来说简单一些,不需要考生自己判断,同时是选做题,考生可以选最有把握的来回答。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
)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时令尚早,大地刚刚苏醒,山杏初发,花开得不多,点缀在湖光山色中,故谓“碎红”,“乱点”则一下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乱峰围绕水平铺”(《春题湖上》),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水苹新生,叶子平铺水面,“平”与“乱”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惟在水乡;才见此景致,也让人觉得随着季节的推移,春色转浓,它们也会在湖面上不断伸展、扩大。写了看似静止的景物,诗人又转而接笔描绘了湖上的雁影莺声,静与动、景与声相映成趣。所以答案可以整理为:“乱”是自然、随意。这一“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或者“平”是整齐的意思,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情感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解答本题注意有两问。本题对作者情感的考查侧重为什么层面,即为什么“愁”,可结合标题、注释、作者、诗句推断。如注解中说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可知作者此时是被贬,“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诗的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面对如此美妙的春天,诗人尚且缺乏兴致,无心情可言,则其内心必有巨大的隐痛。此时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日益衰微,而诗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对于一个被贬在外的下层小吏来说,即使有贤才良策也徒然无用。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怎么会有兴致欣赏美妙的春色呢?所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在爽心悦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对于表达技巧,本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属于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诗人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惟妙惟肖地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可谓诗中有画。景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毕竟属于外在、表面的东西,深入品味不难发现,这首《南湖早春》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精神、情感实灌注在笔下的景物中。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可心头的阴云毕竟还未散尽,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鹏,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远离京城的谪居之地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原先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同时,春色愈美,国家河山愈可爱,就愈让人担心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可怕后果。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_________,_____
”两句刻画了周瑜年少得意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形象。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 “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饱含丰富情感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辛弃疾的满腔悲愤。
(3)李清照在《声声慢》一词里说,在这 “________”,最难调理身体和心情,而且“_________”也挡不住砭骨的寒气,更驱不散浓重的愁绪。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得知蔺相如一再忍让的原因后,采取的行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小乔初嫁了 (2). 雄姿英发 (3). (2)把吴钩看了 (4). 栏杆拍遍 (5). (3)乍暖还寒时候 (6). 三杯两盏淡酒 (7). (4)肉袒负荆 (8).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一下词语的书写:栏杆、乍、盏、袒、荆 、蔺相如。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 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
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 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 9000
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 实际处理率不足 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 ,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 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枚电子芯片,也植入了城市管理者 的责任。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 ,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B.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D.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及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B. 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C. 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D. 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推陈出新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 新陈代谢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推己及人
C. 新陈代谢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 推陈出新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以己度人
【答案】14. A 15. D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本题,划线句“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语病有两处:一是“监控和有效避免”与后文的搭配不当问题;二是“去向、来源”的语序不当问题。修改要结合上述两点,分别合理搭配,再调整词语顺序。
B项,语序不当,“去向、来源”语序不当,应该为“来源、去向”。
C项,搭配不当,“监控”与“问题”搭配不当,改为“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D项,搭配不当,“监控”与“问题”搭配不当,“有效避免”与“来源、去向”搭配不当,改为“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故选A。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本题,
A项,从关联词看,“虽然”表承认基础上的转折,与后文缺乏逻辑关联。
B项,从语境看,“阻止”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地沟油、边角料”这类对象。
C项,从搭配看,“保障”的是“安全”而不是“舌尖”。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
第一组,“推陈出新、新陈代谢”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前者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后者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根据语境“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应是主观努力的结果,选择“推陈出新”。
第二组,“众目睽睽、众目昭彰”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前者只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后者则指群众的眼睛看得清楚。根据后文语境“为人诟病”可知,应该是“看得清楚”,选用“众目昭彰”。
第三组,“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文中是侧重于从道义的角度来讲,选用“义不容辞”。
第四组,“推己及人、以己度人”都有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之意,前者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后者侧重于去猜度别人,多指不好的方面。 文中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选用“推己及人”。
故选A。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1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国论》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正对强敌契丹(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
B. 对“伶官”解释:因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C. “序”:写在著作或正文之前评论、介绍作品内容的文字,按用途可分为书序、诗序、文序、赠序。
D. 韩愈,字退之,他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A项,“《六国论》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错误,《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故选A。
【点睛】这类题目
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18.下列对所学文言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病偻,隆然伏行:脊背弯曲,即佝偻病
B. 良有以也:原因
C.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已经
D. 夫子哂之:笑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本题C项加点词解释错误,句意为: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已,后来。故选C。
【点睛】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19.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临夏中学将于5月上旬举行文化艺术周活动,届时每个班都将有各自的节目登场。快来给自己的班级想个口号加油鼓劲吧!要求主题鲜明,有一定的文采,且不超过16个字。
【答案】用文化艺术震撼心灵的孤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本题要求“给自己的班级想个口号”“主题鲜明,有一定的文采,且不超过16个字”,目的是给在文化艺术周上表演节目的同学们“加油鼓劲”。
口号反复使用,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铭记于心,从而成为鼓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力量,所以用口号作为号召的手段是非常有实际功效的。主要围绕文化的作用来写口号,要朗朗上口,易于传播。比如“用文化艺术震撼心灵的孤寂”。
【点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20.下面是高二年段某小组开展“儒家文化研究性学习”的计划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注:三孔,即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
【答案】“儒家文化研究性学习”开展前需要阅读经典,游览三孔,然后需要理解探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做好准备后,可以交流,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不断总结,提升自己对儒家文化的研究水平等。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高二年段某小组开展‘儒家文化研究性学习’的计划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计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阅读经典”“游览三孔”,然后理解探究,交流心得体会。第二阶段是交流,解决疑问。第三阶段是总结学习内容,提升对儒文化的理解能力等。
2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
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义与利”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义在利上
自人类创始,万物本源之时起,义与利便好似韩非口中的矛与盾,世人千百年来为之争论不休。古有孔子“放于利而行,多怨。”的领悟,近有《富国轮》中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宗旨。世人难掩内心之迷茫,我们该如何面对义与利这对矛盾?
心存正义,追求利益。孔子又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因此,心存正义,以正当手段获取的利益,应该肯定甚而提倡。义是人立于世的根本,而利是人立于社会的前提。伯夷叔齐为周王不义之故,隐于山中,不食周粟而被活活饿死。只为道义,而不患利来维持生存,不值得被提倡或弘扬。心有正义,以正当手段,通过自我的智慧和毅力谋求利益是正当之道。可见二者并不矛盾。
义利共存,义能生利。义利并不仅能共存,而且因有了正义,利益也会随之而生。昔时陶朱公功成名就身退,得有三聚三散之传说。范蠡得到利益,并不是一味沉沦享受,而是散布财富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因此能有源源不断之财富并借此帮助更多的人。此亦人生之乐事。而今有海尔集团心存正义,因诚信经营的宗旨当众砸毁不合格冰箱,又因说明书未印有“烘烤活物”,赔偿天价五百万美金于失狗老太,终得以走出中国,闻名世界,生意兴隆,风生水起。因为心存正义,海尔集团诚信经营,换来世界信赖,生出更多利益,是为义能生利。
义利冲突,舍利取义。义、利难免有冲突之时,此时关键就在坚守正义,舍去不正当利益,有更高远的追求。因为义在追逐自由,庄子不屑楚国相位,甘愿“曳尾于涂”。因为义在普度众生,释迦摩尼放弃王位,宣讲佛法,造化众生。而反观今日社会,许多贪官就是因为不正当的灰色收入,在义的红线之前不能守住底线,最终只得泯去大好前途,于狱中度过余生,岂不悲哉?因此,我们作为明日祖国之栋梁更应坚持正义,狠刹不正义之风。
在“利”面前一个人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坚持用“义”来衡量,义然后取。对于别人主动送上门的“利”,必须要“见利思义”,合“义”的取之,不合“义”的要坚决辞之。大千世界,“利”海沉浮,或金钱、或美色,无处不在的“利”时时诱惑着人们。如果见利忘义,经不起“利”的考验,就会陷于不义,被动、失节,悔之不及。为了一点小利,污了一身清白,是不值得的。
义者,道义也;利者,利益也。望人人记住义在利上,两者方可兼得,缺义,则义利之不存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思考“义与利”,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主要强调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利——利润,好处(对私,小我)利者,“生人之用曰利”,主要指实际利益。义——道义,正义(对公,大我)义者,“事之所宜也”,即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之下所持道义。义利本身无褒贬,但对待义和利的立场态度,特别是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的倚重取舍,却不仅体现一个人的义利观,而且也能反映人品、觉悟境界和人生态度。由此,在社会道德中,义利观通常更为人们所看重,而在义与利矛盾面前能否心端行正,则是识辨一个人正直与否、高尚与否、担当与否的“试金石”。是利,还是义;利义与利益(义与利)等。综合来看,可以谈对“利”的思考;谈对“义”的思考;还可以对“义”与“利”二者皆谈。
参考立意:义与利的关系——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统一的整体;人不能只追求物质利益,需要重视仁和义;以义立身会荣耀相随;人不能离开“利”,但更离不开“义”;利是对义的鼓励;在“利”面前,坚持用“义”来衡量一切;对于“利”,必须要“见利思义”等。
行文结构:可以结合名言,如“君子喻于利,小人喻于利”“商人重利轻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等分析,引出“义和利必须统一之下而有选择”。然后从不同
角度分析论述,如只有义没有利的行为不可长存;利是义的衡量,道德仿佛是一架天平,义在这头,利在那头,义有了利的衡量,道德的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只有先义后利,义利兼得方可久长,如结合荀子、孟子名言和事例分析,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选择应理性,先义后利,义利兼得;正确对待义和利,让道德之花绽放四季等。
【素材】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
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
子曰:“富贵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做人做事道义为先,“重义轻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也是古人眼中的君子人格。
马克思言:“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从来都不否定人们对正当利益包括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坚决反对的是“非正义的剥削”“冷冰冰的利己主义的算计”,坚决反对功利之心当头、个人利益至上和拜金主义当道。
重利轻义通常没有好结果,例如秦桧受金人贿赂枉顾大义,害死岳飞。他死后被铸成铜像跪在岳飞墓前,被万人唾弃。这是他重利轻义的下场。再例如“三鹿”奶粉,假疫苗等,他们为了成全自己的利,摒弃了义,残害了无数人的生命,最终被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义利关系不容小觑。我们要分清义利,懂得轻重,做有义之人。
丘吉尔曾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民间也流传着“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类俗语,这些话仿佛都在说服人们——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利益高于一切。但我想说的是:利与义并非完全对立,有义的人往往会获得更大、更长久的利益。
【点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