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0 KB
  • 2021-06-03 发布

语文卷·2017届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6-12)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西大学附中 ‎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2月(总第六次)模块诊断 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150分钟 考查内容:以综合为主 ‎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存中国最早的人口数字,见于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乃肇始夏禹,以为禹平水土,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这一数字,以至禹时人口统计本身,并非信史,葛剑雄等先生已有考证,兹不赘述。问题在于,皇甫谧为何要将全国人口统计追溯至夏禹?推原其意图,当是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治理方式上溯至夏禹之时。   夏禹平治洪水之后,划九州,制贡赋,赐土姓,家天下,奠定了此后国家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可见禹作为天下共主,所面对的是以族姓构成的诸侯,王朝所需赋役都可征之于诸侯,此时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统计天下民数。夏禹所建立的孝治合一之传统,有力地将孝德由君王贯穿至社会基层,形成了家国同构的德性政治。襄锡圭先生基于甲骨文研究得出宗法制与嫡长子制均已见于殷商时期,而在古代文化思想中,这些具体政治制度所支撑的孝治传统则始于夏禹。故而孟子要讨论君王的孝治矛盾时,只能将假设场景移至夏禹之前的虞舜之时。   在各诸侯国内部,其社会基层之构成与治理则需掌握户数。在孝治传统之下,无论是大夫之家,还是平民之户,都是以家主或户主面对国家,国家的赋役也都征之于家主、户主,国家权力并不进入家户之内。因此,此时国家只掌握家主与户主的名籍,而没有户籍。《国语·周语》上,仲山父陈述传统礼制依据百官之职的日常运作与国家常规性籍田蒐狩,就可以“习民数”。实际上,被登录于百官有司,能参与籍田蒐狩,都是政治身份的体现。这种政治身份,既是家主户主为国家所尽的职责,同时也是其在国与家之中地位的确认。   在家户内部,家户主“正夫”之外,往往尚有成年兄弟,这些人口在仅有家户主名籍之时,并不为国家掌握,成为“余子”。尤其对于基层民众来说,一户的常规性授田往往养活不了“余子”,他们便另行垦荒。当西周末至春秋战争规模扩大,国家感受到财赋与兵员的紧缺,只得将余子也纳入国家掌握中,这便是周宣王的“料民”(《国语·周语》上)、鲁国的“初税亩”(《左传·宣公十五年》)与楚国的“大户”(《左传·成公二年》)。此后各国逐渐制定了普遍登记所有人口的户籍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社会治理。如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史记·秦始皇本纪》附《秦纪》)。   至商鞅变法,颁布“分异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正式将成年余子单独立户,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户籍形式改变了基层社会面貌。    (摘编自李若晖《古代社会治理之户籍的产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我国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为一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但经葛剑雄等先生考证,这并非夏禹时代的信史。 B.夏禹平治洪水后,奠定了国家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面对以族姓构成的诸侯,王朝所需赋役都可征于诸侯,此时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统计天下民数。 C.在孝治传统下,大夫之家,平民之户,都是以家主或户主面对国家,国家的赋役征于家主、户主,此时国家只掌握家主与户主的名籍,而没有户籍。 D.商鞅变法后,颁布了“分异令”,以“倍其赋”的强制措施,将成年余子单独立户,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普遍登记所有人口的户籍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化思想中 ‎,孝治传统是从夏禹时代开始的,所以孟子认为,要寻找解决孝治矛盾的办法,只能回到夏禹之前的虞舜时代。   B.家主和户主被国家登录名籍,参与籍田蒐狩,既能为国家尽职责,也显示了自己在国与家中的地位,更是国家掌握户数的依据。   C.在孝治传统之下,无论大夫还是平民,家户主的成年兄弟们享受不到国家的常规性授田,为了养活自己,他们不得不另外开垦荒地。   D.在普遍登记人口户籍制度产生以前,国家统计人口只登记家户主“正夫”,而对家户中其他的成年兄弟则不作任何统计,成为“余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将全国人口统计追溯至夏禹时期,究其原因是他发现自己所处的西晋时代的社会治理方式在夏禹时朝已经开始了。   B.在孝治传统之下,国家权力无法进入家户之内,是由于以族姓构成的诸侯国内部,都是以家主或户主面对国家,国家的赋役也只能征之于家户主。   C.“料民”“初税亩”“大户”都是我国由名籍到户籍改革过程中的产物,是国家为了增加财赋和兵员,将“余子”也纳入管理的统计人口的办法。   D.秦献公的“为户籍相伍”,表现出我国在户籍制度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不仅制定了普遍登记所有人口的户籍制度,还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社会治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叶嘉莹:一生奔波为诗词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是住房,而是有点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就要有自己的“家”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整整四十年的情感。13岁的她经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3岁的她又亲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多难百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 ‎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年暮春,叶嘉莹向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她终于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的缘故,她的手总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直到2002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对于故乡,她终于不再是一个过客。‎ 自从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1982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的课桌摆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在地板上,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写的。”叶嘉莹淡淡地说着。‎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 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心,打动了这些洋学生。“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去了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她还曾为此写过一首七言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叶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涵义和意境,就很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 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家不注意,“现在忽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她特意说:“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作家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作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现已九十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倡议要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人文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 ‎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叶先生的长诗《祖国行》中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她获得在华长期居留证后的喜悦心情,丰富了传主的形象,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B. 第一次回国授课时,叶先生的手因粉笔过敏而开裂,她依然贴着胶布继续授课,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叶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对回国工作机会的无比珍惜。‎ C.文章第六段中,叶先生对以往的患难生活只是“淡淡”地述说,艰苦环境中仍然创作出“富有诗意”的文章,这充分表现出她热爱生活、柔情女性的一面。‎ D.叶嘉莹先生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洋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障碍是语言。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古诗词中的无限的涵义和意境。‎ ‎5.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并分析。(4分)‎ ‎6.叶嘉莹为什么说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以及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 宅男 (陈力娇)‎ ‎ 家里有两台电脑,儿子一台,父亲一台。父亲的在南屋,儿子的在北屋。父子从不见面,从不交谈,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脑。父亲做好了饭,在QQ上写道,吃饭了。儿子回答,你先吃。父亲很听话,从不勉强,就先吃。吃过了,把儿子的一份放在桌上,上班去了。‎ ‎ 儿子听到门响,知道父亲出去了,就从屋里走出来。他先上卫生间,把一泡尿歪嘴壶一样抖了出去;之后他开始洗脸,洗脸只是胡乱抹两把;再之后他就坐在饭桌前有条不紊地用早餐。‎ ‎ 早餐很简单,就是一只蛋,一杯奶,一块早点。这些都是用微波炉热过的,如果父亲不热,他是不会热的。他很懒,父亲放在桌上什么他吃什么,父亲不放的,他从不去寻找,哪怕那东西就在冰箱或锅里,伸手可及,他也决不去触碰。他吃过饭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体育新闻,看完摇控器一扔,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屋。‎ ‎ 父亲每天都十一点回家,自妻子死后,他为照顾儿子,都是早半小时回家。单位同事都知道他的儿子足不出户,一切交易在上进行,去银行取钱在上,交友在上,买衣服在上。他们说,是妻子的死对儿子有些剌激。但只有做父亲的心里明白,妻子没去世前,儿子也这样。‎ ‎ ‎ ‎ 父亲这天中午提着两条鲫鱼进屋,一进门换掉拖鞋就开始插电饭锅。父亲都是早上走之前就把大米淘好,回来才插闸,然后做菜正赶趟。父亲做鱼好吃,葱花大料放好,还要放几根香菜,放几滴醋,还要放一撮糖。可是放糖时糖没有了,做鱼没有糖怎么行,父亲决定下楼去超市买糖。‎ ‎ 父亲闭掉煤气灶去了超市,走时父亲望了一眼儿子的房间。‎ ‎ 父亲由于走神儿,走时忘带钥匙了。他买完糖站在单元门跟前按门铃,可是不管他怎么按,门铃怎么响,儿子就是不给他开门,无奈他只有重回超市给儿子打电话。家里的电话儿子不接,手机也不接,父亲站在柜台前好一顿发愣。‎ ‎ 最终他只有走了出来,直奔街头的吧。儿子的QQ头像果然亮着,父亲写道,我忘记带钥匙了,我再按门铃时你给我开门,别让我在外面冻着。儿子没说行不行,给父亲一个生气的QQ表情。父亲管这种东西叫“黄豆”,不管怎样儿子总算答应了。‎ ‎ 父亲在冷风中急急地走着,他出来时只穿着绒衣,超市就在楼下,他没想到要去吧。父亲走到自己家楼下时,几乎是一溜儿小跑,却忽然从头顶哗啦啦掉下来一件东西,险些砸在他的头上,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那串钥匙,儿子从窗口扔给了他。‎ ‎ 父亲没有生气,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父亲有最低底线,只要儿子活着,别像妻子一样离开他,他就知足了。‎ ‎ 父亲做好菜,上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吃了几口鱼,扒了两碗饭,走时在电脑上给儿子留了话。告诉他,鱼,好吃极了。父亲很幽默,也给儿子留了一粒“黄豆”。那黄豆是眯眯笑的表情。‎ ‎ 儿子吃鱼时很潦草,他的心里想着事。他想他怎样才能和小美把他们俩的事完成了。小美是他在上认识的女朋友,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感情却极好,谁也离不开谁。小美提出过想见见他,他不同意,他怕见了面,他们那些美好的感觉消失殆尽。‎ ‎ 有几次他也曾想过,走出去和小美成婚,可是一想结婚后他很可能对不起小美,就打消了念头。他从心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屋子,屋子是他的天空和领地,他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世界的安全,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有了小美就不一样了,比如有病,自己病了,可以在上购药,小美病了,大概上购药就不成体统了。还有是不是得要一个孩子,小美坚持生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有了宝宝,那就更麻烦了,他就守不住他的宅子和他的内心了。‎ ‎ 可是他又太爱小美了,爱到了极致。从视频上看小美长得那个美呀,笑起来那个甜呀,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 ‎ 桌上的手机响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提示,只有小美发来短信时才是这种醉人的提示。他拿起来,看到小美的话传了过来。小美说,我想你都想疯了,我在你家对面的五楼,你不出来,我就跳下去。‎ ‎ 他一伸头,果然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他打了个愣,也只是打了个愣。之后他就有了决定,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 父亲无法和儿子交流,却极其负责、极其宽容地抚养着儿子,因为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儿子活着他就心满意足了。‎ B. 儿子生活在封闭的境况中,他从不想走出自己的屋子,从不愿走出自己的天地和领域,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他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安全。‎ C. 儿子一方面封闭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另一方面却能在开放的络空间购、恋,这正是所有现代人矛盾性格的缩影。‎ D. 小说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如“歪嘴壶一样”撒尿,“胡乱抹两把式”的洗脸,特别是结尾“打了个愣”的细节和后面的心理活动,都为人物的性格的形成提供了注脚。‎ E. 父亲外出买糖,忘带钥匙,三番五次,儿子只是从窗户扔下钥匙,可以看出儿子的不孝与不懂事。‎ ‎8.小说写父亲烹鱼过程中下楼买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结尾“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你觉得这样的结尾是否合理?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愚童龀时,谨重有异常儿。年长方志学,遍阅经史。为文尚气格,有韩、柳体。厉志端庄,风神峻整,非礼不言,行不苟且。 属关辅乱离,与宗人李延光客于山东。梁末帝嗣 位,雅好儒士,延光素相款奉,得侍讲禁中,屡言愚之行高学赡。召见,嗟赏久之,摧为左拾遗。俄充崇政院直学士,或预咨谋,而俨然正色,不畏强御。衡王入朝,重臣李振辈皆致拜,惟愚长揖。末帝让之曰:“衡王,朕之兄。朕犹致拜,崇政使李振等皆拜,尔何傲耶!”对曰:“陛下以家礼兄,振等私臣也。臣居朝列,与王无素,安敢谄事。”其刚毅如此。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法,籍民家财,其家讼于朝,制使劾之,伏罪。梁末帝以先朝草昧之臣,不忍加法,愚坚按其罪。梁末帝诏曰:“朕若不与鞫穷,谓予不念赤子;若或遂行典宪,谓予不念功臣。为尔君者,不亦难乎!” 洎庄宗都洛阳,召为翰林学士。三年,魏王继发征蜀,请为都统判官,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及前军至固镇,收军食十五万斛,崇韬喜,谓愚曰:“公能料事,吾军济矣!”招讨判官陈乂至宝鸡,称疾乞留在后。愚厉声曰:“陈乂见利则进,惧难则止。今大军涉险,人心易惑,正可斩之以徇。”由是军人无迟留者。是时,军书羽檄,皆出其手。 明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长兴季年,秦王恣横,权要之臣,避祸不暇,邦之存亡,无敢言者。愚性刚介,往往形言,然人无唱和者。愚初不治第,既命为相,官借延宾馆居之。尝有疾,诏近臣宣谕,延之中堂,见其败越敝席,四壁萧然。明宗特赐帷帐茵褥。 清泰二年秋,愚已婴疾,累表乞骸,不允,卒于位。(节选自《旧五代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B.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C.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D.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儿子除了有长幼之分外,还有嫡庶之分,一般是传嫡不传庶。 B.草昧之臣指开国之臣。草昧即蒙昧,未开化;在这里引申为草创,创始。 C.中书侍郎,中书省的正职长官,主要负责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 D.乞骸又作“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简作“乞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愚有良好的学识和修养。他成年后就立志求学,读遍经史;写文章崇尚气格,有韩愈、柳宗元之风;神情举止严肃庄重,做事认真严谨。 B.李愚深受皇帝的器重。梁末帝对他的才学赞赏有加,提拔他为左拾遗和崇政院直学士,并让他参与咨询谋划国家大事;明宗也重用他,任他为丞相。 C.李愚性情刚烈、正直,常常表现在言辞上,然而没有相应的人。清泰二年秋,李愚已经疾病缠身,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皇帝没有答应,最后死在任上。 D.李愚为人慷慨,做了宰相后还把馆驿借给他人;他自己生活极为俭朴,屋中四壁空空荡荡,床上的毯子和席子破旧不堪。‎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末帝嗣位,雅好儒士,延光素相款奉,得侍讲禁中,屡言愚之行高学赡。(5分) (2)朕若不与鞫穷,谓予不念赤子;若或遂行典宪,谓予不念功臣。为尔君者,不亦难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长安秋望 赵嘏①‎ 云物②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③学楚囚。‎ 注:①此诗歌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②云物:云雾。③南冠:《左传》记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凄清”二字,既写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正是这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描绘的是秋暮时分的场景,“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耳闻与目见相结合,饶有情致。‎ C.颈联运用了拟物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主观色彩浓厚。‎ 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E. “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15.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拥有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才能称之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不避祸患。(2分)‎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之后益处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 《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 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 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 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 ‎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B. 中国发展得越好,越能够成为捍卫正义的中坚力量,守护好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各国相互尊重、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C. 像“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饱含哲理的说法,都在百姓日常口语中可以使用到的语言。‎ D. 欧洲难民危机表明,西方界定的所谓“普世价值”与中东国家的国情民情严重脱节,这也是“阿拉伯之春”迅速变成“阿拉伯之冬”的主要原因。‎ ‎19.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肇庆古称端州,西江流经端州的这一段,在古代称为“端溪”。正是这条千年奔流不息的河流,孕育了光滑润泽的端石。‎ ‎________。一代又一代的砚工沿着石脉深挖,形成了一个个秘密幽深的坑洞,其中石质最为优良的,是砚师与收藏家们心心念念的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岩和麻子坑。‎ A.然而,并非采自河流沿岸的石头都可以用来制作端砚,只有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才是形成砚石的宝矿 B. 然而,只有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才是形成砚石的宝矿,并非采自河流沿岸的石头都可以用来制作端砚 C. 只是可以用来制作端砚的石头并非都采自河流沿岸,形成砚石的宝矿是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 D. 只是形成砚石的宝矿是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可以用来制作端砚的石头并非都采自河流沿岸的石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流行语反映了社会的状态。一个社会、一个时代,①_____。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②_____,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但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个别表现”,③_____。‎ ‎21.阅读漫画,简要说明画面主体内容,揭示其寓意。(6分)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中学实行义工服务换综合评价2个学分的政策,引起诸多讨论。‎ 高一学生李超感到新奇:“既奉献了爱心,又收获了学分,一举两得,我想参加。”‎ 而高三学生王东则质疑:“义工服务是一种自发的公益活动,不应附加条件,如果义工服务能获得学分,那就不是义务工作了。”‎ 校方回应:并非强制要求义工服务,这项举措是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综合评价的2个学分还可以通过参加普法宣传等活动来获取。对此,你怎么看?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淡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2月(总第六次)模块诊断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存中国最早的人口数字,见于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乃肇始夏禹,以为禹平水土,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这一数字,以至禹时人口统计本身,并非信史,葛剑雄等先生已有考证,兹不赘述。‎ 问题在于,皇甫谧为何要将全国人口统计追溯至夏禹?推原其意图,当是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治理方式上溯至夏禹之时。   夏禹平治洪水之后,划九州,制贡赋,赐土姓,家天下,奠定了此后国家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可见禹作为天下共主,所面对的是以族姓构成的诸侯,王朝所需赋役都可征之于诸侯,此时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统计天下民数。夏禹所建立的孝治合一之传统,有力地将孝德由君王贯穿至社会基层,形成了家国同构的德性政治。襄锡圭先生基于甲骨文研究得出宗法制与嫡长子制均已见于殷商时期,而在古代文化思想中,这些具体政治制度所支撑的孝治传统则始于夏禹。故而孟子要讨论君王的孝治矛盾时,只能将假设场景移至夏禹之前的虞舜之时。   在各诸侯国内部,其社会基层之构成与治理则需掌握户数。在孝治传统之下,无论是大夫之家,还是平民之户,都是以家主或户主面对国家,国家的赋役也都征之于家主、户主,国家权力并不进入家户之内。因此,此时国家只掌握家主与户主的名籍,而没有户籍。《国语·周语》上,仲山父陈述传统礼制依据百官之职的日常运作与国家常规性籍田蒐狩,就可以“习民数”。实际上,被登录于百官有司,能参与籍田蒐狩,都是政治身份的体现。这种政治身份,既是家主户主为国家所尽的职责,同时也是其在国与家之中地位的确认。   在家户内部,家户主“正夫”之外,往往尚有成年兄弟,这些人口在仅有家户主名籍之时,并不为国家掌握,成为“余子”。尤其对于基层民众来说,一户的常规性授田往往养活不了“余子”,他们便另行垦荒。当西周末至春秋战争规模扩大,国家感受到财赋与兵员的紧缺,只得将余子也纳入国家掌握中,这便是周宣王的“料民”(《国语·周语》上)、鲁国的“初税亩”(《左传·宣公十五年》)与楚国的“大户”(《左传·成公二年》)。此后各国逐渐制定了普遍登记所有人口的户籍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社会治理。如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史记·秦始皇本纪》附《秦纪》)。   至商鞅变法,颁布“分异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正式将成年余子单独立户,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户籍形式改变了基层社会面貌。    (摘编自李若晖《古代社会治理之户籍的产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我国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为一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但经葛剑雄等先生考证,这并非夏禹时代的信史。 B.夏禹平治洪水后,奠定了国家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面对以族姓构成的诸侯,王朝所需赋役都可征于诸侯,此时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统计天下民数。 C.在孝治传统下,大夫之家,平民之户,都是以家主或户主面对国家,国家的赋役征于家主、户主,此时国家只掌握家主与户主的名籍,而没有户籍。 D.商鞅变法后,颁布了“分异令”,以“倍其赋”的强制措施,将成年余子单独立户,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普遍登记所有人口的户籍制度。‎ D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普遍登记所有人口的户籍制度”错,原文是“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户籍形式改变了基层社会面貌”,在商鞅变法之前“各国逐渐制定了普遍登记所有人口的户籍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化思想中,孝治传统是从夏禹时代开始的,所以孟子认为,要寻找解决孝治矛盾的办法,只能回到夏禹之前的虞舜时代。   B.家主和户主被国家登录名籍,参与籍田蒐狩,既能为国家尽职责,也显示了自己在国与家中的地位,更是国家掌握户数的依据。   C.在孝治传统之下,无论大夫还是平民,家户主的成年兄弟们享受不到国家的常规性授田,为了养活自己,他们不得不另外开垦荒地。   D.在普遍登记人口户籍制度产生以前,国家统计人口只登记家户主“正夫”,而对家户中其他的成年兄弟则不作任何统计,成为“余子”。‎ C 根据原文“尤其对于基层民众来说,一户的常规性授田往往养活不了‘余子’,他们便另行垦荒。”可知另行垦荒的只是基层民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将全国人口统计追溯至夏禹时期,究其原因是他发现自己所处的西晋时代的社会治理方式在夏禹时朝已经开始了。   B.在孝治传统之下,国家权力无法进入家户之内,是由于以族姓构成的诸侯国内部,都是以家主或户主面对国家,国家的赋役也只能征之于家户主。   C.“料民”“初税亩”“大户”都是我国由名籍到户籍改革过程中的产物,是国家为了增加财赋和兵员,将“余子”也纳入管理的统计人口的办法。   D.秦献公的“为户籍相伍”,表现出我国在户籍制度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不仅制定了普遍登记所有人口的户籍制度,还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社会治理。‎ B “国家权力无法进入家户之内”错,原文是“国家权力并不进入家户之内”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叶嘉莹:一生奔波为诗词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是住房,而是有点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就要有自己的“家”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整整四十年的情感。13岁的她经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3岁的她又亲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多难百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 ‎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年暮春,叶嘉莹向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她终于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的缘故,她的手总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直到2002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对于故乡,她终于不再是一个过客。‎ 自从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1982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的课桌摆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在地板上,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写的。”叶嘉莹淡淡地说着。‎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心,打动了这些洋学生。“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去了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她还曾为此写过一首七言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叶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涵义和意境,就很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 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家不注意,“现在忽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她特意说:“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作家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作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现已九十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倡议要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人文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 ‎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叶先生的长诗《祖国行》中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她获得在华长期居留证后的喜悦心情,丰富了传住的形象,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B. 第一次回国授课时,叶先生的手因粉笔过敏而开裂,她依然贴着胶布继续授课,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叶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对回国工作机会的无比珍惜。‎ C.文章第六段中,叶先生对以往的患难生活只是“淡淡”地述说,艰苦环境中仍然创作出“富有诗意”的文章,这充分表现出她热爱生活、柔情女性的一面。‎ D.叶嘉莹先生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洋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障碍是语言。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古诗词中的无限的涵义和意境。‎ B A项,《祖国行》表达了叶嘉莹第一次回到故乡北京的喜悦心情,而非获得在华长期居留证后的喜悦心情。此项为错误项,不得分。C项,结合第六段内容,叶嘉莹工作繁忙、生活艰苦仍然完成大量著作,表现叶先生勤奋、执着的治学态度,以及坚韧乐观的性格特点。选项“极富柔情的一面”理解错误,不得分。D项,原文“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洋学生不能理解古诗词深意的障碍除了语言还有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选项中“洋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障碍是语言”的理解是片面的。‎ ‎5.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并分析。(4分)‎ ‎①教学方面,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 ‎②研究方面,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③推广方面,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让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答对三点4分,两点3分,一点2分。‎ ‎6.叶嘉莹为什么说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以及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5分)‎ 文中叶嘉莹认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而她所做的不是为了她个人。她一生为古诗词奔波,是为了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2分)‎ 启示:‎ ‎①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古典诗词;②担当传承大任(谈及责任即可);③淡泊名利,境界超然;④坚持理想,不懈追求。(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宅 男 ‎ 陈力娇 ‎ 家里有两台电脑,儿子一台,父亲一台。父亲的在南屋,儿子的在北屋。父子从不见面,从不交谈,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脑。父亲做好了饭,在QQ上写道,吃饭了。儿子回答,你先吃。父亲很听话,从不勉强,就先吃。吃过了,把儿子的一份放在桌上,上班去了。‎ ‎ 儿子听到门响,知道父亲出去了,就从屋里走出来。他先上卫生间,把一泡尿歪嘴壶一样抖了出去;之后他开始洗脸,洗脸只是胡乱抹两把;再之后他就坐在饭桌前有条不紊地用早餐。‎ ‎ 早餐很简单,就是一只蛋,一杯奶,一块早点。这些都是用微波炉热过的,如果父亲不热,他是不会热的。他很懒,父亲放在桌上什么他吃什么,父亲不放的,他从不去寻找,哪怕那东西就在冰箱或锅里,伸手可及,他也决不去触碰。他吃过饭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体育新闻,看完摇控器一扔,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屋。‎ ‎ 父亲每天都十一点回家,自妻子死后他为照顾儿子,都是早半小时回家。单位同事都知道他的儿子足不出户,一切交易在上进行,去银行取钱在上,交友在上,买衣服在上,就照顾他,给他别人没有的方便。他们说,是妻子的死对儿子有些剌激。但只有做父亲的心里明白,妻子没去世前,儿子也这样。‎ ‎ 父亲这天中午提着两条鲫鱼进屋,一进门换掉拖鞋就开始插电饭锅。父亲都是早上走之前就把大米淘好,回来才插闸,然后做菜正赶趟。父亲做鱼好吃,葱花大料放好,还要放几根香菜,放几滴醋,还要放一撮糖。可是放糖时糖没有了,做鱼没有糖怎么行,父亲决定下楼去超市买糖。‎ ‎ 父亲闭掉煤气灶去了超市,走时父亲望了一眼儿子的房间。‎ ‎ 父亲由于走神儿,走时忘带钥匙了。他买完糖站在单元门跟前按门铃,可是不管他怎么按,门铃怎么响,儿子就是不给他开门,无奈他只有重回超市给儿子打电话。家里的电话儿子不接,手机也不接,父亲站在柜台前好一顿发愣。‎ ‎ 最终他只有走了出来,直奔街头的吧。儿子的QQ头像果然亮着,父亲写道,我忘记带钥匙了,我再按门铃时你给我开门,别让我在外面冻着。儿子没说行不行,给父亲一个生气的QQ表情。父亲管这种东西叫“黄豆”,不管怎样儿子总算答应了。‎ ‎ 父亲在冷风中急急地走着,他出来时只穿着绒衣,超市就在楼下,他没想到要去吧。父亲走到自己家楼下时,几乎是一溜儿小跑,却忽然从头顶哗啦啦掉下来一件东西,险些砸在他的头上,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那串钥匙,儿子从窗口扔给了他。‎ ‎ 父亲没有生气,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父亲有最低底线,只要儿子活着,别像妻子一样离开他,他就知足了。‎ ‎ 父亲做好菜,上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吃了几口鱼,扒了两碗饭,走时在电脑上给儿子留了话。告诉他,鱼,好吃极了。父亲很幽默,也给儿子留了一粒“黄豆”。那黄豆是眯眯笑的表情。‎ ‎ 儿子吃鱼时很潦草,他的心里想着事。他想他怎样才能和小美把他们俩的事完成了。小美是他在上认识的女朋友,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感情却极好,谁也离不开谁。小美提出过想见见他,他不同意,他怕见了面,他们那些美好的感觉消失殆尽。‎ ‎ ‎ 有几次他也曾想过,走出去和小美成婚,可是一想结婚后他很可能对不起小美,就打消了念头。他从心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屋子,屋子是他的天空和领地,他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世界的安全,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有了小美就不一样了,比如有病,自己病了,可以在上购药,小美病了,大概上购药就不成体统了。还有是不是得要一个孩子,小美坚持生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有了宝宝,那就更麻烦了,他就守不住他的宅子和他的内心了。‎ ‎ 可是他又太爱小美了,爱到了极致。从视频上看小美长得那个美呀,笑起来那个甜呀,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 ‎ 桌上的手机响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提示,只有小美发来短信时才是这种醉人的提示。他拿起来,看到小美的话传了过来。小美说,我想你都想疯了,我在你家对面的五楼,你不出来,我就跳下去。‎ ‎ 他一伸头,果然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他打了个愣,也只是打了个愣。之后他就有了决定,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父亲无法和儿子交流,却极其负责、极其宽容地抚养着儿子,因为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儿子活着他就心满意足了。‎ B. 儿子生活在封闭的境况中,他从不想走出自己的屋子,从不愿走出自己的天地和领域,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他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安全。‎ C. 儿子一方面封闭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另一方面却能在开放的络空间购、恋,这正是所有现代人矛盾性格的缩影。‎ D. 小说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如“歪嘴壶一样”撒尿,“胡乱抹两把式”的洗脸,特别是结尾“打了个愣”的细节和后面的心理活动,都为人物的性格的形成提供了注脚。‎ E. 父亲外出买糖,忘带钥匙,三番五次寻找儿子,儿子只是从窗户扔下钥匙,可以看出儿子的不孝与不懂事。‎ C 2分;E 2分。‎ C 不是所有现代人的缩影 E 此处要突出儿子受络影响至深,而非不孝顺。‎ ‎8.小说写父亲烹鱼过程中下楼买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在情节方面,买糖是整篇小说重要的情节,让前文的情节顺理成章,也为后文小美跳楼的情节做了铺垫和打下了伏笔。‎ ‎(2)在人物方面:最能突出儿子的冷漠自私封闭和父亲的无条件的宽容。‎ ‎(3)在主旨方面:呼应了标题,也升华了小说对沉溺络现象的人性警醒的主旨。‎ 答对三点4分,两点3分,一点2分。‎ ‎9.小说结尾“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你觉得这样的结尾是否合理?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简要分析。(6分)‎ 合理与否均可,言之成理即可。‎ ‎(1)合理。‎ ‎1.从人物的性格上分析:儿子性格的冷漠、自私、封闭会产生后边选择当看客的必然结果。‎ ‎2.从情节设计上分析:开头父子交流全靠络的情节,到买糖情节的铺垫和伏笔,使最后结尾儿子当看客的情节出现顺理成章。‎ ‎3.从主旨上分析:通过对“宅男”沉溺络现象的聚焦,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冷漠的警醒。‎ ‎(2)不合理。‎ ‎1.人物性格上分析:儿子本性的天真,单纯,有对美好爱情追求的渴望与执着。产生看客结果应该是偶然因素产生。‎ ‎2.从情节上分析:中间对儿子和小美相识相爱情节的描述,表现了儿子和小美的爱情的真挚。最后跳楼情节的出现应该是作者为了形成出乎意料之外的结尾,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故意设计出来的。‎ ‎3.从主旨上分析: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毁灭主题,歪曲了人们对真善美以及真挚爱情的追求。是对现实社会绝对化极端化的片面看法,不符合大众对美的评判标准。‎ 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愚童龀时,谨重有异常儿.年长方志学,遍阅经史。为文尚气格,有韩、柳体。厉志端庄,风神峻整,非礼不言,行不苟且。李愚,字子晦。渤海郡无棣县人。李愚童年时期,谨慎稳重与普通的儿童不一样。成年后立志求学,读遍经史。诗文崇尚气格,有韩愈、柳宗元之风。志向远大,为人端正,神情举止严肃庄重,说话得体讲究礼仪,做事认真严谨。 属关辅乱离,与宗人李延光客于山东。梁末帝嗣位,雅好儒士,延光素相款奉,得侍讲禁中,屡言愚之行高学赡。召见,嗟赏久之,摧为左拾遗。俄充崇政院直学士,或预咨谋,而俨然正色,不畏强御。衡王入朝,重臣李振辈皆致拜,惟愚长揖。末帝让之曰:“衡王,朕之兄。朕犹致拜,崇政使李振等皆拜,尔何傲耶!”对曰:“陛下以家礼兄,振等私臣也。臣居朝列,与王无素,安敢谄事。”其刚毅如此。正赶上关中一带战乱,离开家乡,与同族人李延光客居山东。梁末帝即位,非常喜好儒士,李延光一向诚恳的侍奉皇帝,得以在宫中为皇帝或太子讲学,李延光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李愚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皇帝召见李愚,(谈话后)对他赞叹良久,提拔为左拾遗。不久又充任崇政院直学士,有时参与咨询谋划国家大事,仍旧庄重严肃,不惧怕豪强、有权势的人。衡王入朝,重臣李振等人都行跪拜礼,惟独李愚行拱手之礼。末帝责备他说:“衡王,是我的兄长。我尚且行跪拜礼,崇政使李振等人都行跪拜礼,你为何这么傲慢呀!”李愚回答说:“陛下用家人之礼对待兄长,李振等人是您的家臣。我居于朝廷为官,与衡王平素不交往,怎敢谄媚侍奉。”他刚毅就像这样。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法,籍民家财,其家讼于朝,制使劾之,伏罪。梁末帝以先朝草昧之臣,不忍加法,愚坚按其罪。梁末帝诏曰:“朕若不与鞫穷,谓予不念赤子;若或遂行典宪,谓予不念功臣。为尔君者,不亦难乎!”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犯法律,没收某户百姓的家产,那家百姓告到朝廷,皇帝派遣的使者检举揭发他的罪状,华温琪认罪。梁末帝认为华温琪是先朝开国之臣,不忍加以刑罚,李愚坚持查办他的罪过。梁末帝下诏说:“我如果不赞同彻底审讯、追查,会认为我不顾念贫民百姓;如果按法律执行处置,会认为我不顾念有功之臣。做你们的君主,很难啊!” 洎庄宗都洛阳,召为翰林学士。三年,魏王继发征蜀,请为都统判官,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及前军至固镇,收军食十五万斛,崇韬喜,谓愚曰:“公能料事,吾军济矣!”招讨判官陈乂至宝鸡,称疾乞留在后。愚厉声曰:“陈乂见利则进,惧难则止。今大军涉险,人心易惑,正可斩之以徇。”由是军人无迟留者。是时,军书羽檄,皆出其手。等到庄宗迁都洛阳,召李愚为翰林学士。三年,魏王继续发兵征讨蜀国,请李愚做都统判官。当时众人议论认为蜀地险要难攻,不可长驱直入,郭崇韬向李愚问计,李愚说:“如今听说蜀人憎恶他们的君主放纵恣肆,战时一定不听蜀王的调派。应该趁着蜀人人心不稳,快速进攻,他们一定会吓破胆,怎能守住他们的险塞呢!”等到先头部队到达固镇,收缴敌军粮草十五万斛,郭崇韬大喜,对李愚说:“你料事如神,我军成功了!”招讨判官陈乂到宝鸡,称病请求留在后面。李愚厉声说:“陈乂见利就前进,害怕困难就止步不前。现在大军正进入险境,人心容易迷惑动摇,正好可以处决他来警示众人。”从此军中将士无敢拖延滞后的。此时,军事文书,都出自他手。 明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长兴季年,秦王恣横,权要之臣,避祸不暇,邦之存亡,无敢言者。愚性刚介,往往形言,然人无唱和者。愚初不治第,既命为相,官借延宾馆居之。尝有疾,诏近臣宣谕,延之中堂,见其败越敝席,四壁萧然。明宗特赐帷帐茵褥。明宗即位,授予李愚中书侍郎、平章事。长兴末年,秦王放纵专横,权贵重臣,自己逃避祸患还来不及,国家的存亡,无人敢过问。而李愚性情刚烈、正直,常常表现在言辞上,然而没有响应的人。李愚当初不置办府邸,被任命为相后,借延宾馆暂居。曾经有疾病,皇帝派宦官到他的住处看望传达皇帝的问候,李愚请宦官到正室,宦官看见只有一条破旧的毯子和席子,四壁空空荡荡。明宗知道后特地赐给他帷帐和被褥。 清泰二年秋,愚已婴疾,累表乞骸,不允,卒于位。(节选自《旧五代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 B.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C.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D.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B(原文是“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儿子除了有长幼之分外,还有嫡庶之分,一般是传嫡不传庶。 B.草昧之臣指开国之臣。草昧即蒙昧,未开化;在这里引申为草创,创始。 C.中书侍郎,中书省的正职长官,主要负责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 D.乞骸又作“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简作“乞骸”。‎ C 中书侍郎是副职,正职为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愚有良好的学识和修养。他成年后就立志求学,读遍经史;写文章崇尚气格,有韩愈、柳宗元之风;神情举止严肃庄重,做事认真严谨。 B.李愚深受皇帝的器重。梁末帝对他的才学赞赏有加,提拔他为左拾遗和崇政院直学士,并让他参与咨询谋划国家大事;明宗也重用他,任他为丞相。 C.李愚性情刚烈、正直,常常表现在言辞上,然而没有相应的人。清泰二年秋,李愚已经疾病缠身,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皇帝没有答应,最后死在任上。 D.李愚为人慷慨,做了宰相后还把馆驿借给他人;他自己生活极为俭朴,屋中四壁空空荡荡,床上的毯子和席子破旧不堪。‎ D “为人慷慨“文中未体现,是他自己借馆驿居住,而不是把馆驿借给他人。‎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末帝嗣位,雅好儒士,延光素相款奉,得侍讲禁中,屡言愚之行高学赡。(5分)‎ 梁末帝即位,非常喜好儒士,李延光一向诚恳地侍奉皇帝,得以在宫中为皇帝或太子讲学,李延光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李愚品行高尚,学识渊博。“雅”“款奉”“赡”一个1分,“得侍讲禁中”状语后置1分,大意1分。 (2)朕若不与鞫穷,谓予不念赤子;若或遂行典宪,谓予不念功臣。为尔君者,不亦难乎!(5分) 我如果不赞同彻底审讯、追查,会认为我不顾念贫民百姓;如果按法律执行处置,会认为我不顾念有功之臣。做你们的君主,很难啊!“与”“鞫穷”“赤子”“为”一个1分,大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长安秋望 赵嘏①‎ 云物②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③学楚囚。‎ 注:①此诗歌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②云物:云雾。③南冠:《左传》记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首联“凄清”二字,既写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正是这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描绘的是秋暮时分的场景,“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耳闻与目见相结合,饶有情致。‎ C.颈联运用了拟物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主观色彩浓厚。‎ 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E. “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B 当为拂晓时分,C 应为拟人手法。答对一个3分,两个5分。‎ ‎15.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感情:故园之情,归隐之思,欲归而不得的无奈。(每点2分,必须结合相关诗句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拥有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才能称之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不避祸患。(2分)‎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之后益处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分)‎ 曾益其所不能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 《红楼》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 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 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 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 ‎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B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使用正确;“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这里用来形容石窟不正确;“顺风吹火”比喻顺着形势做事,费力不多,事情容易做。使用正确;“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这里谦敬错位;“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留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使用正确;“嗤之以鼻”指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这里是我们没有资格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并非看不起。‎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B. 中国发展得越好,越能够成为捍卫正义的中坚力量,守护好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各国相互尊重、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C. 像“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饱含哲理的说法,都在百姓日常口语中可以使用到的语言。‎ D. 欧洲难民危机表明,西方界定的所谓“普世价值”与中东国家的国情民情严重脱节,这也是“阿拉伯之春”迅速变成“阿拉伯之冬”的主要原因。‎ D A选项,结构混乱,“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偷换主语,应改为“节目组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B选项,语序不当,“守护好和平的来之不易”改为“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和平。”; C选项,句式杂糅。或删掉“的语言”,或把“在”改为“是”。‎ ‎19.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肇庆古称端州,西江流经端州的这一段,在古代称为“端溪”。正是这条千年奔流不息的河流,孕育了光滑润泽的端石。________。一代又一代的砚工沿着石脉深挖,形成了一个个秘密幽深的坑洞,其中石质最为优良的,是砚师与收藏夹们心心念念的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岩和麻子坑。‎ A.然而,并非采自河流沿岸的石头都可以用来制作端砚,只有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才是形成砚石的宝矿 B. 然而,只有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才是形成砚石的宝矿,并非采自河流沿岸的石头都可以用来制作端砚 C. 只是可以用来制作端砚的石头并非都采自河流沿岸,形成砚石的宝矿是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 D. 只是形成砚石的宝矿是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可以用来制作端砚的石头并非都采自河流沿岸的石头 A 该语段主要是讲砚石的形成。由横线后“一代又一代的砚工沿着石脉深挖”可知,前一句应紧连“石脉”,由此排除B、C选项。A项运用转折连词“然而”,文气更顺畅,且“只有”起到强调作用。D项与语段整体连接较生硬。综合来看,A项最恰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流行语反映了社会的状态。一个社会、一个时代,①_____。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②_____,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但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个别表现”,③_____。‎ ‎①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或:总会出现一些相应的流行语)‎ ‎②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 ‎③而不是所有人的“全民行为”‎ 答对一个1分,两个3分,三个5分。‎ ‎21.阅读漫画,简要说明画面主体内容,揭示其寓意。(6分) ‎ 内容:画面的主体是一个指示牌(1分),标牌为一副鱼骨架(1分),鱼头上写有“化工厂”字样(1分)。‎ 寓意:讽刺了当今社会只顾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保护的不良现状。(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中学实行义工服务换综合评价2个学分的政策,引起诸多讨论。‎ 高一学生李超感到新奇:“既奉献了爱心,又收获了学分,一举两得,我想参加。”‎ 而高三学生王东则质疑:“义工服务是一种自发的公益活动,不应附加条件,如果义工服务能获得学分,那就不是义务工作了。”‎ 校方回应:并非强制要求义工服务,这项举措是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综合评价的2个学分还可以通过参加普法宣传等活动来获取。对此,你怎么看?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淡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