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9.00 KB
  • 2021-06-03 发布

安徽省界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界首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5、《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一2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各种古装戏大行其道,其中不乏有关科举考试、进士及第的场景。许多人以为,包括状元在内的进士们,好像就是板上钉钉的“官”无疑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据历史学者倪方六介绍,举人和进士都不是官,古人叫“功名”,今人叫“文凭”。‎ 虽然明清时期,考中进士之后肯定就会有官做,但在唐宋时期,考中进士只能说有了当官的资格。进士之后还要通过吏部铨试,铨试以“身、言、书、判”四事择人。身,指体貌伟岸;言,指言辞辩正;书,指书法遒美;判,指文理优长。四者皆可,则中选授官。“铨试非常难考,十多年也不一定能考过。”倪方六表示,“韩愈就考了好多年才考过。”据介绍,韩愈在第一次铨试失败之后,又连考两次,仍被淘汰,一直得不到官职,困顿长安近十年,29岁才进入董晋幕府,谋得一个小官职。“铨试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然后安排到相应的职位上。”‎ 现代中、高考及公务员考试中,考生姓名、考号等信息都是写在装订线内的,以确保批卷时不会徇私舞弊。但在北宋之前,试卷上的考生信息并未做任何保密措施。所以,除了要考得好,考生们还得提前打点好各种官场关系,在北宋初,除了通过考试,还需有两名以上在职官员联名举荐,才能有官做。像李白、杜甫、白居易之所以写了那么多诗歌作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打动当时有实权的官员,好让他们举荐自己。很多普通老百姓家的考生,在参加科举前三五年,都会外出“宦游”,写一些诗歌、传奇等作品献给官员,推销自己。从宋太宗开始,科举实行“糊名制”,考官没有了之前那样大的权限。这是为了打压士族的势力,因为很多士族世世代代做高官,势力很大,‎ 严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但官员举荐的制度还是存在的,官员举荐的士子任职后,若是犯了贪污等罪责,举荐的官员也会遭到降级或罢官的惩罚。‎ 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会分全国统考和各地自主命题。那古代的科举是不是全国统一试题呢?古代的科举一开始是实行全国统考的,多数年代都是一榜取士,但是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读书人整体上显然是考不过江、浙秀才的。后来出于照顾、平衡,最后一轮的“总决赛”殿试,有的朝代,如明朝就出现南北卷之分。《明史・选举》记载,“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明成祖洪武年间曾发生过一起“南北榜案”,因为录取的51人全是南士,北士无一人进榜,朱元璋把主考官刘三吾流放到了边疆。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61人则又全是北士,首开了大明王朝分南、北取士的先河。在随后的永乐年间,科举考试并没有分南北。朱棣死后,其长子朱高炽当了皇帝,录取工作有了明显变化,明确了南北二片各自的录取人数和比例:30个录取名额分配比例是,南士录16人,北士录14人。朱高炽死后,宣宗正式将试卷分为南、北、中三卷,并成为定制。‎ ‎(摘编自肖玲玲《进士只是“文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多人认为科举考试考中进土就会有官做,历史学者倪方六认为这是古装戏误导了观众。‎ B.唐宋时期,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当官的资格;明清时期,考中进士オ是板上钉钉的官。‎ C.铨试是针对进士的选拔性考试,以“身、言、书、判”四事择人,常由礼部进行选拔。‎ D.铨试非常难考,韩愈就在第一次铨试失败之后,又连考两次才得以进入董晋幕府为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唐宋时期科举考试中铨试的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举韩愈铨试之例证实铨试的难度。‎ B.文章论述了唐代存在考生考前打点好官场关系的情况,并且运用了李白、杜甫等名人的例子增强文章说服力。‎ C.文章论述了科举考试与现代各种考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其目的是为现代考试制度提供借鉴。‎ D.文章最后一段提出了古代的科举是不是全国统一试题这一问题,并以明代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宋太宗开始,科举实行“糊名制”,这与现代考试考生将信息写在装订线内一样是为了考试选拔更公平。‎ B.很多老百姓家的考生考前外出“宦游”,写下诗歌、传奇等作品献给官员,‎ 主要是为了让有实权的官员举荐自己。‎ C.古代的科举一开始是实行全国统考的,在明代开始出现殿试采用分卷考试,并从宣宗始成为定制。‎ D.洪武年间“南北榜案”中主考官刘三吾被流放,是因为在考试中照顾了南方读书人,录取的51人全是南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人脸是进行情感交流和构建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我们的面部存在数量惊人的特征,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出彼此,还能通过面部表情传达情感信号。我们会努力掩饰自己的表情,并解读对方面部传递出的信息,寻找吸引力、敌意、信任、欺诈等各种各样的信号。‎ 但是,现在面对人脸识别技术,我们的面容已不再是“一个美丽的秘密”。与所有其他生物信息识别不同,人脸识别大部分时候未经同意就已启动。‎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是谁在用它。技术人员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把技术和产品搞出来,也要思考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同理,科技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中做出的选择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技术开发者有必要保持人脸识别系统对公众的透明度,并采取相关举措维护公众信任。‎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8年7月6日)‎ 材料二:‎ 人脸识别,已是人工智能浪潮中最火热的技术之一。目前,它正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方便了生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因此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 在当下人工智能大潮中,人脸识别技术是最早走向应用的技术之一。其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并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比如“刷脸”解锁已成为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的标配。在安防监控领域,“刷脸”技术可以对银行、机场、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的人群进行监控,实现特定人物的自动识别和追踪。今年以来,深圳等地纷纷启用电子警察执法,通过“刷脸”识别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行为,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金融领域,“刷脸”支付已经成为现实。在出行领域,百度与南航合作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刷脸”登机项目,已在河南南阳姜营机场落地,人脸闸机让旅客直接“刷脸”坐飞机,以秒为单位完成身份验证。零售商超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购物、结算环节,‎ 不仅可以帮助线下店铺迅速捕捉用户信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也是一种升级。医疗领域,人脸识别挂号系统让号贩子无从插手,“刷脸”医保支付可以节省排队时间,让智慧医疗服务流程更加通畅。政务服务领域,“刷脸政务”减少了老百姓奔波折腾之苦,“一次不用跑”的政务服务也更加便民。蚂蚁金服与超过40个城市的政府部门合作,开通“刷脸”办理个税、查询公积金、认证养老金领取资格、交通违章在线缴罚等服务。‎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15日)‎ 材料三:‎ 面对刷脸产生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我们必须多角度共同应对。目前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我国尚无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应未雨绸缪,预先防范。‎ 公民应多一些戒备与防范意识,企业多一些技术层面的保障措施,监管也须及时跟进。业内人士也建议,政府应从管理者角度,通过立法方式强化对面部识别技术应用领域的监管力度,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相关行业、企业应提升应用软件等载体及数据储存设备的安全技术水平,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公民隐私信息泄露或遭非法转卖;非必要的隐私数据不应采集。‎ 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开发仍有巨大拓展空间,国家有必要在数据共享和开放上加大引导力度,促进技术发展。另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在逐渐走向成熟,相关应用将越来越多,识别技术的各类标准,特别是保护公民隐私的标准应尽快出台;相关行业及企业需担负起社会责任,主动积极地规范行业标准,自觉维护采集、储存的公民隐私数据安全等。‎ ‎(摘编自《人脸识别突飞猛进 更要看好“我们的脸”》,《科技日报》2018年8月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脸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基础,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伪装自己的表情,并解读对方面部传递出的信号。‎ B.人脸识别技术是较早走向应用的一种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安防监控、金融、出行、零售商超等领域。‎ C.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双刃剑”属性,随着该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隐私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恐慌。‎ D.随着人脸识别技术日趋成熟,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未来“刷脸”可能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很多时候是在被动的过程中完成的,容易引发公民隐私信息泄露。‎ B.“刷脸”应用于特定人物的自动识别和追踪,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违法行为有望得到遏止。‎ C.人脸识别挂号系统可以有效杜绝医院的号贩子,智慧医疗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变革服务流程。‎ D.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公共服务领域开启“刷脸政务”,在科技企业的助力下为百姓提供了便利。‎ ‎6.“刷脸”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需要哪些相关方共同努力?请简述各方应有的作为。(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六元抗币 卢 群 鬼天气,让不让人活了?望着漫天飘舞的雪花,秀梅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进入腊月后,大成的哮喘越发严重了,喉咙里呼噜呼噜地像拉风箱,每呼吸一次,胸口就重重地起伏一次。‎ 秀梅咬了咬牙,再一次牵起了小锁。‎ ‎“你,你干嘛去?”大成支起身子紧张地问。‎ ‎“还是送人吧,胡先生心善,家境又好,孩子到了那里,会有好日子过的。”‎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咱一家人,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大成一着急,又剧烈地喘起来。‎ ‎“可你的病……”‎ ‎“死不了,你把草药再熬一下,喝了药出身汗就好了,咳,咳,……”话未说完,大成就又咳又喘地蜷成一团。‎ ‎“你别急,我听你的,这就熬药去。”‎ 转过身子,秀梅的泪哗哗地流。‎ 去年秋收时,大成还像个壮牛似的,两百来斤的担子搁肩上健步如飞,三百多斤的碾子能举过头顶。谁料想,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不仅冲毁了自家的草房,还冲垮了大成的身体。为了保住何老财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子,大成在冰冷的洪水中奋战了两天两夜。结果何老财的院子保住了,大成却患上了重疾,咳嗽声惊天动地,高烧不止。后经郎中救治,烧虽然退了,哮喘却日益加重,好端端的壮汉子,转眼成了病秧子。何老财见大成再无油水可榨,就以看草荡的两间破棚子为工钱,将大成打发了事。如今一家老少五张嘴,还有大成的看病费用,全靠秀梅替人缝缝补补挣的那点小钱。可这点钱别说看病,肚子都填不饱。‎ 没办法,秀梅只好挖些甘草、洋金花、麻黄根等药草回来,给大成煎服下去。郎中说,中药压不住了,得看西医,用抗生素。‎ 那天,秀梅正在医院门前徘徊,开私塾的胡先生将她拉到一边轻声说:“锁他娘,大成的病不能再拖了,你看这样可好?你把小锁过继给我,我出钱给大成看病。你放心,我没有孩子,会把小锁当亲生儿子待的。”‎ 秀梅一听魂飞魄散,然而静下来心想想,胡先生的话没有错,大成不能再耽搁了啊。可是当她把想法一说,大成就恼了怎么劝说都没用。眼见着丈夫一天天衰弱下来,秀梅急得满嘴起泡。‎ ‎“老乡,能借你家的锅烧饭吗?”‎ 正痛苦着,耳边传来轻轻的询问。秀梅抬头一看,新四军战士,为首的是位女同志,20多岁,穿着军装,打着绑腿,剪着齐耳短发。‎ ‎“快,快请进,”秀梅连忙站起身。在这之前,秀梅就已知道,新四军是来打鬼子的,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大成,新四军来了!”一进门,秀梅就兴奋地嚷起来。‎ ‎“是吗?快,快请同志们坐坐!”大成精神一振,病痛减轻许多。‎ 战士们放下行李,忙着担水、扫地、抹桌子,亲热得一家人似的。‎ 秀梅将锅子又细细洗了一遍,才添上水烧起来。为首的那位女同志解开背包,从小布包里倒出大半碗玉米面。三个孩子立刻围过来,小眼睛铜铃似的瞪着,喉咙里咕噜咕噜地直咽口水,女同志见状又倒出一些面粉来。不一会儿,粥煮好了,女同志先给三个孩子各盛了一碗粥,第四碗粥则给了床上的大成。大成再三推托,女同志说:“咱们都是穷苦人,天下穷人是一家,一家人还客气啥?”大成问:“大姐,你腰里有盒子枪,一定是个官吧?”女同志笑道:“革命的队伍里,大家都是同志,我姓张,你就喊我张同志吧。”‎ 言语间,屋外雪花稠密起来。秀梅连忙走出门,把张同志的马牵到屋檐背风的地方。刚拴好缰绳,张同志也跟了出来。张同志问:“大姐,大哥得的什么病?”‎ ‎“他,他……”秀梅一下子哭出声来,眼泪哗哗地流。‎ 听着秀梅的哭诉,张同志也落下了泪。‎ 第二天大清早,秀梅想给马喂点草料,却发现张同志他们已出发了,破烂的桌子上留着一只口袋,打开一看,是玉米面。袋子旁还有面值六元的抗币,显然是给大成治病的。‎ 雪已悄然停止,一行脚印,朝着朝霞升起的东方蜿蜒而去。望着坚实的足印,秀梅流下了眼泪。‎ 后来,秀梅和大成也参加了革命,并打听到救了大成性命的张同志叫张茜,是陈毅军长的夫人。‎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六元抗币》为题.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点明了小说的革命题材,引导读者探究小说内涵。“抗币”,这陌生的名词容易引发读者关注。‎ B.小说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秀梅家里,活动时间是一个下雪天以及第二天早晨,场景集中,情节紧凑,故事具有戏剧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C.“一行脚印,朝着朝霞升起的东方蜿蜒而去”描写雪后初霁的美丽景象,交代了新四军的离去,赞美新四军扶危济困的义举,象征未来一片光明。‎ D.小说最后一段既点明大成已经康复,交代故事的结局,又点明张同志的身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写出张同志的榜样作用,突出小说主题。‎ ‎8.小说写秀梅与大成的争执有什么作用?(6分)‎ ‎9.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三组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转殿中侍御史。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介嫌于右宰相,请外,以知荆南。神宗立,以三司使召。先时,宰相省阅所进文书于待漏舍,同列不得闻。介谓曾公亮曰:“身在政府而文书弗与知,上或有所问,何辞以对?”‎ 乃与同视,后遂为常。帝欲用王安石,公亮因荐之,介言其难大任。安石既执政,介自是数与安石争论。安石强辩,而帝主其说。介不胜愤,疽发于背,薨,年六十。‎ ‎(选自《宋史·唐介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 A.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B.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日/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C.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D.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驿,文中指驿站,古代传递文书人员中途休息换马的处所。‎ B.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因其出自宫中,所以称作“中使”。‎ C.请外,请求“外放”或“放外任”,即京官到地方任职。‎ D.神宗,庙号。庙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介义正词严。唐介任县令时,针对辽使勒索驿吏的现实,下令说:“不是法令规定应该供给,一概不给。稍微损毁我方器物的,一定追捕他。”‎ B.唐介为民谋利。边界上塘水漫溢侵害农田,唐介筑堤拦水,百姓因此得利;转运使崔峄将库绢提高价格分配给百姓,唐介扣住公文没有下达 C.唐介刚直敢言。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通过宦官侍从结交后宫,因此才得到执政的职位,请求皇上罢黜文彦博宰相之职。‎ D.唐介遭受排挤。皇帝想要任用王安石,遭到唐介的反对,王安石执掌政事后,得到皇帝的支持,对唐介打击报复,唐介含愤而死。‎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5分)‎ ‎(2)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韩 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日薄”照应标题,交代时间;“旷”表明天气晴朗,视野开阔。‎ B.第二句写诗人出门归来后躺倒在房前屋檐下,自然引出颔联描写的景象。‎ C.颔联以撕碎了的棉絮喻云朵,以磨亮了的镰刀喻新月,描写准确而生动。‎ D.这首诗前两联写人事和景物,后两联转为抒情,景中蕴含浓浓的思乡之情。‎ ‎15.这首诗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 ”。‎ ‎(2)《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傲视权贵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40年前,索尼公司开发的随身听产品让磁带能随人走,在“眼球经济”之外,开辟出了“耳蜗经济”。今天,这个市场还在继续扩大。这对媒体融合发展也是一种启示。尽管从趋势上看,从文本到广播到电视到视频再到VR、AR,媒介形态 不断立体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声音就一定比影像接受度低、传播力弱。无论媒体如何发展,只要耳朵依然是人的感官,声音产品永远占有 。‎ 当然,这样一个日渐繁荣的声音市场,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全球12岁至35岁人群中的近半数,即11亿人因经常戴耳机收听音乐正面临听力损伤的风险。所以,今天不仅我们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也需要防止手机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除此之外,许多高品质耳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世界,( ),避免因为沉浸在耳蜗的世界,而放弃了与外界沟通。说到底,声音也是人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有声世界中的音乐 ,但不能过度沉浸。沉迷于音乐 ,但是,除了声音,还有更动人的大千世界。‎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 也需要重视手机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 B.今天不仅我们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还要防止手机普及引发的听力损伤。‎ C.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也需要防止手机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 D.今天我们不仅要重视手机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更需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过度依赖耳机里的声线,就会让人们忽视了真实世界的好声音,所以我们也需要防止陷人“听觉茧房”‎ B.我们需要防止陷人“听觉茧房”,因为过度依赖耳机里的声线,就会忽视真实世界的好声音 C.我们还需要防止陷入“听觉茧房”,避免真实世界的好声音,因为过度依赖耳机里的声线而被忽视 D.我们也需要防止陷入“听觉茧房”,避免因为过度依赖耳机里的声线,而忽视了真实世界的好声音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与时俱进 一隅之地 扣人心弦 无可厚非 B.推陈出新 一席之地 扣人心弦 无可非议 C.与时俱进 一席之地 荡气回肠 无可厚非 D.推陈出新 一隅之地 荡气回肠 无可非议 ‎20.下面是一封信中内容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听说伯母因煤气中毒住院,我心中甚是牵念,不知现在病情怎么样,希望老人家能早日好起来。如果有什么需要,请告诉我,我定会鼎力帮助。特惠赠两盒补品,还望伯父笑纳。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6分)‎ 暴风TV已经被传统老牌公司风行网收购,目前正在做内容整合。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内容整合的进展是双方已经建立微信群对接,在将风行OS接入暴风TV,接入版本软件迭代已经在执行。对此,风行方面称,未来在暴风电视上,风行将以软件的形式出现,风行也将独家运营暴风的系统和广告平台。‎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 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精彩的时间节点,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 面对一个空前激荡的时代,风云际会中孕育无数可能与希望。‎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标注自我前行的足迹、把握风云际会中的可能与希望、永立潮头乘势而上”这三个方面,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