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散文阅读(一)学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散文阅读(一) 学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 毕淑敏 那一年,我刚满二十岁,是实习军医。刚当医生的女孩,别提多自豪、多骄傲了,真想照好多幅照片,对全世界的人宣布,我是大夫啦!‎ 可我所实习的驻军医院,在新疆一座偏远的小城,根本就买不到胶卷。只得给远在北京的妹妹写信,叫她给我寄来。关山迢迢,第一次寄来的胶卷照出相灰蒙蒙的,一点也不威风。战友们戏说,别是你妹妹给你买的胶卷是处理的吧?‎ 这当然是绝不可能的。只怨路途遥远,路上大概经了雨雪风霜,曝了光。‎ 只得让妹妹重寄。这回胶卷一到,马上邀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星期天起个大早,一同留影。‎ 先照了几张合影。‎ 年轻的女孩总是这样,她们以为友谊会一辈子常青。今天,我重新面对那些稚嫩得仿佛能滴下水来的脸庞,有许多已叫不出名字。‎ 然后各自单兵教练。她们都是护士,就照了许多用大号注射器从盐水瓶子里抽药的照片,你照完了我照,①眼睛都亮晶晶的。‎ 为表示无菌观念强,全戴着大口罩。我说,你们这么照,寄回家去,你妈妈认得出来是你吗?‎ 她们一起回答:“看眼睛啊!”‎ 是啊,每个女孩青春的眼睛都是不一样的。我怎么连这都不懂?‎ 轮到我照了。我是医生,所取的姿势就同她们不一样。我潇洒地披着白大衣,把听诊器看似很随意实则很精心地挂在脖颈上,双手老练地插在衣兜里,在病房走来走去,挑病情不太重的病人做我的道具。那些慈祥的维吾尔族老人和腼腆的小战士,都温和地服从我的检查。我做出给病人检查的架势,然后对着镜头微笑,要拿机子的人快照。‎ 胶卷像线轴一般卷过去。只剩下最后一张了,摄影师郑重地宣布。我们突然有了片刻的沉默,该照的都照了,好像不知该如何处置这最后一张胶片。‎ ‎“你们照一张当医生的相吧。”我说。因为在我照相的时候,我看到她们②眼里跃跃欲试的闪光。‎ 那怎么行呢!我们是护士啊。她们羞怯地推辞着,但③眼里的光更密集了。‎ 那时的部队,等级观念森严。你是护士若要模仿医生,就是不安心本职工作,罪名不轻。‎ ‎“怕什么呀?我们不过是玩玩的。再说,现在时候这么早,没有人会看到你们的。只要你们自己不说,我永远也不会说的。没准儿你们以后自己也当医生了,那这张照片只不过算是提前照了一点,不会怪你们的!”我起劲地鼓动她们。‎ ‎“好吧……那就依你说的办……”她们之中两个胆大的决定一试。其他的人也保证绝不泄露。‎ 摄影师忠实地跟着我们,表示一定把这张照片拍出水平。‎ 现在轮到我们费斟酌了。她俩不敢到病房里像我那样大张旗鼓地招摇,我们就决定把背景迁到医生睡觉的值班室,所以照片里的墙上贴有两张地图,这在正规的病房是不允许的;所以面向走廊的窗户上隔有浅浅的纱帘,这也是病房不曾配备的设施。‎ 好像万事俱备了。两位勇敢的女兵换上了医生的白大衣(护士的工作服样式不同),脖子上也悬挂起具有象征意味的听诊器……我们突然发现了致命的缺憾——那就是——谁来扮演病人?!‎ 虽说病室里的任何一位病人,都会志愿为辛勤服务的白衣天使充当这一角色,但出于道义和保密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劳驾他们。‎ 好了,现在你想想,还能让谁来出任这一艰巨的形象?‎ 那几个连当医生的魄力都没有的小女兵,自然不会在这最后一张底片上留下倩影。‎ 既然这主意是我出的,关键时刻我就该挺身而出。‎ 义不容辞!‎ 于是有一个人,她脱了鞋躺在医生值班室的床上,手搭在手上冒充病人。因为她实在没有生病的经验,竭力想做出呻吟的表情,可脸上还是笑眯眯的。她本该躺下,那样才更像重病卧床沉疴不起。可因为摄影师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她有点不好意思,就取了相片上半坐的姿势……那两个充作医生的女孩,多少有些拘谨,她们毕竟没有真正地诊视过病人。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以后都成了优秀的医生。不知道是不是这张照片在冥冥之中暗示了她们的未来?‎ 现在,你可猜出了相片上的病人是谁?‎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标题“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中,题眼是一个“老”字,突出这一张照片距离现在遥远、值得珍藏的特点。‎ B. 第二段交代作者实习的驻军医院所处的地点和交卷不易得到,主要是突出环境的偏僻和照相的机会难得。‎ C. 文章较细腻地描写了作者照相时的姿势、动作、神情等,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位医师的自豪与骄傲。‎ D. 文章写摄影师宣布交卷只剩下最后一张时,大家沉默了,不知如何处置这张交卷,这为作者的不寻常提议作铺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题眼是一个‘老’字”错,题眼应是“有故事”,后面的分析也不恰当。‎ ‎2.文中三处画线部分对护士们眼睛的描写,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回答。(5分)‎ ‎【参考答案】①表现了护士们的激动、兴奋;②表现了护士们想照一张当医生的照片的强烈愿望;③表现了护士们表面上推辞,而内心想照一张当医生的照片的愿望更强烈了的心情。‎ ‎【解析】文中三处画线部分对护士们眼睛的描写,属于外貌刻画中的细节描写。①“眼睛都亮晶晶”,表现这些当护士的女孩子们拍照时的激动、兴奋。②“眼里跃跃欲试的闪光”,是在“我”作为医生照相的时候,“我”看到她们眼里跃跃欲试的闪光,这表现了护士们想照一张当医生的照片的强烈愿望。③“眼里的光更密集”,是在拍“我”作为医生给病人看病照相的时候,“我”看到她们眼里跃跃欲试的闪光之后,提议让她们照一张当医生的相时,看到她们眼里的光更密集了,这表现了女护士门表面上推辞,而内心想照一张当医生的照片的愿望更强烈的心情。‎ ‎3.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第三人称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使用第三人称可以更好地对“我”的表情、笑容进行描写;②在第一人称(或有限视角)的描写中插入一段第三人称(或全知视角)的描写,能打破一种叙述角度叙述到底的单一、呆板状况,呈现出描述手段的灵活多变,显示出构思的新颖。‎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运用的人称表达方式。本文的主要人称表达方式是第一人称“我”,但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将第一人称“我”转为第三人称“她”进行描写,更有利于把“我”即“她”的表情、笑容、姿势进行细致描写。另外,人称变换的好处,还可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考虑,如:描述手段的灵活多变,叙述角度不单一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湖底的书香 白荣敏 ‎①湖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绿莹莹的湖水,给粗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屏湖,让汉子一样的闽东山区县古田,有了诗性的润泽。‎ ‎②翠屏湖是一个人工湖。我们造访的时节,它还未进入汛期,发电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低,露出了一溜儿黄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书画院就在景区的入口处附近,看着崭新的建筑,我体味到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没在湖底的某一处。‎ ‎③我的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淼的湖面,那碧澄澄的深处还依稀闪现着朱子的身影。‎ ‎④宋宁宗庆元二年,韩侂胄发动了反对道学的斗争,称道学为“伪学”,进而列“逆党”名单五十九人,朱熹名列第五。朝廷对与“伪学”有牵连的人进行打压。原来与朱熹交游的朋友和跟随朱熹的门人,贬的贬,逃的逃,叛的叛。庆元三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受奸党迫害,为避“伪学”和“党禁”之难,应古田门人邀请,从闽北建阳来到了古田。‎ ‎⑤贫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行走在古田的土地上,大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一般人到了这样的境地,也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孤凄、绝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穿透几百年的时空,我们看到,当年那个年迈的身影在今日翠屏湖的湖底却脚步从容,目光坚定。他在溪山书院讲学,为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 ‎⑥这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为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古田期间,他以溪山书院和地处杉洋镇的蓝田书院为轴心,来往于古田境内的螺峰、谈书、魁龙等多个书院,巡视教务,设帐授徒,宣讲理学,培育后秀。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他在随时有暴风雨降临的暗夜里,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 ‎⑦站在翠屏湖畔,望着这群山环抱中的浩瀚湖水,我似乎有所明白,朱子在困厄中坚持行走,在绝望里坚持理想,源自于他站位的高蹈、学问的高深;而像这湖水一样柔软的坚强,也正是支撑生命前行的力量。据说,溪山书院的前身是古田县东北的双溪亭。自朱熹遣高足林用中至此地讲学,亭宇始得开拓。不久,朱熹为亭题匾曰“溪山第一”。溪山书院于明嘉靖年间圮于水,崇祯年间按原貌重建。上世纪50年代,政府修建古田溪水库,书院被淹没湖底。没于湖底的,当然还有整个古田县城。但我知道,对于古田人民,这溢满书香的湖底,依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县城的建筑可以淹没,但是经过漫长时光培育起来的文化信仰、精神底蕴已和深深的湖水融为一体。‎ ‎⑧古田安顿过朱熹晚年一段困厄的时光。朱熹在古田的门人,表现出了对理学的坚定信念和对朱熹的一片忠心,他们和朱熹患难与共,险夷不变其节,给朱熹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而朱子的过化,为古田培育了浓浓书香。古田的士人学子靠着正宗师承,人才脱颖而出,单南宋时期就出了大约100名进士。‎ ‎⑨时至今日,蓝田书院得以重修,朱熹的“蓝田书院”石刻被罩以玻璃进行保护,而且书院不时会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国学班;还有人提议从水库中的溪山书院旧址里抢救朱熹碑刻。‎ ‎⑩这湖底的书香,已随着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这片土地。‎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第①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屏湖的柔媚与诗意,引出下文将要写的朱熹以及溪山书院等内容。‎ B. 第⑤段引用朱熹为溪山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写出了朱子在孤绝之境中陶然自乐的达观情怀。‎ C. 文章写上世纪政府因修建古田溪水库淹没书院,与现在新建溪山书院形成鲜明对比,也暗含了作者对书院被淹没湖底的不满。‎ D. 朱熹的门人及士子大都对理学有着坚定信念,他们缅怀朱子的功绩,继承朱子的事业,使古田的文脉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C“也暗含了作者对书院被淹没湖底的不满”错。无中生有。‎ ‎5.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朱熹的形象特点。(5分)‎ ‎【参考答案】①从容坚定;②身体力行;③倔强执着;④宅心仁厚;⑤奉献自我;⑥学问高深。‎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首先确定答题区域在⑤、⑥、⑦三段;第二,抓住作者评价朱熹的议论性的句子和词语;第三,抓住朱熹的事迹进行概括。相关语句有:“脚步从容,目光坚定”“ 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把这些语句整合概括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6.文章写湖底的书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对溪山书院沉入湖底的惋惜;②对朱子传播文化精神的赞美;③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弘扬的欣慰。‎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就要抓住饱含作者感情的语段和句子,然后加以提取概括。从“我体味到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没在湖底的某一处”体会到对溪山书院沉入湖底的惋惜;从对朱熹的事迹和评价表达了对朱子传播文化精神的赞美;从“而朱子的过化,为古田培育了浓浓书香。古田的士人学子靠着正宗师承,人才脱颖而出,单南宋时期就出了大约100名进士”“这湖底的书香,已随着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这片土地”看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弘扬的欣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大地的声音 向迅 ‎(1)秋虫唧唧的叫鸣,把这初秋的夜晚闹腾得丰腴而清凉。‎ ‎(2)不是一颗枯叶上的露珠,我也沉浸于如此浓稠却又轮廓分明的夜晚——‎ 像是有人握着橹,在墨绿色的水面摇落起一片一片珍珠似的水声。一整个夏天,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我经历的那些不算短的岁月,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那些唧唧声,好似时间的一种比较具体的呈现形式。我实在是太粗心大意了,近三十个夏天,竟被我故作大方地一掷而去——我没有一次认真地聆听那些动人的唧唧声。直到这个晚上,我才坐在一方池塘边,平心静气地聆听了一次那来自山野和草木间的小提琴交响曲。‎ ‎(3)繁星一般密集的鸣叫声,从池塘对面的一叠浓墨泼就似的小山里和岸边的草丛中源源不断地传诵出来。‎ ‎(4)唧——唧——啾——啾——‎ ‎(5)此起彼伏,高低错落,远近有致。‎ ‎(6)初闻其声,以为杂乱无章,重复无趣,只是风吹草动惊起的回声罢了。但倘若把眼睛闭起来,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了——安详的大地,就如一架巨型琴键,而那些不甘寂寞的虫子呢,都是一些技艺绝佳的琴手,或避于一片树叶下,或站在一块爬满了青苔的石头上,或攀在一根草茎上,对着渺远的夜空,优雅发声,忘乎所以地尽兴弹奏——但我总是在它们的声息中,闻见了那么一点淡淡的哀戚和愁绪。我想,这大概是因它们把自身的生命体悟也融进了曲子吧,抑或是命运逼迫它们用身体发出唧啾之声的呢。‎ ‎(7)可这样的比喻总是有些欠妥——它们的鸣声,是那般有序,节奏分明,层次丰富,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又像是来自深沉的大地。‎ ‎(8)我又想它们到底为何要这么不辞辛劳地夜夜长鸣呢?是在低声祈祷吧,是在高声歌唱吧,是在朗诵诗篇吧,是在念诵经文吧,是在呼朋引伴吧,是在促膝长谈吧……有那么一个时刻,我躺在池塘边湿漉漉的条凳上,双手情不自禁地和着那隐秘的节奏,在空气中像音乐指挥家那么划动起来——那些音乐竟神奇地在我的手臂和呼吸间流动起来;那些音乐,像低垂的夜幕里极柔和的云朵,更像来自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9)我在一处草丛边蹲下来,捕捉到了两首独奏曲,它们分别来自两只我并未发现身影的促织。啾——啾——,我学不来它们的叫声。我莫名地惊诧,继而又莫名地激动起来。我感觉天与地在此刻与我离得特别近,我就像一个睡在襁褓中的婴儿,在旋律优美的摇篮曲中,抵达天堂。‎ ‎(10)我心底还是无比清楚的,那鸣声,分明是生命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帜——是大地的声音。‎ ‎(11)不止是那池塘对岸林深叶茂的山林,只要是那些没有被水泥覆盖和倾轧的泥土里,夏秋时节,就会有虫子们的歌唱和伴奏。这无言的故乡,就生长着无数生命。即使是那些密实而堡垒森严的水泥地之下,也有生命在无声活动;即使是干净而空荡的水泥地之上,那些哪怕是仅仅落得下一粒草籽的小小坑洼里,也会有精瘦的绿色,可怜巴巴地冒出来呢。‎ ‎(12)我知道,很多虫子的生命仅止于夏秋两季。秋天一过,它们要么深入泥土预备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要么连同它们飘荡在草木间的歌声和一缕精魂,化成了那么一小点泥土。生命究竟是短暂的,可它们用歌声构筑的那个音乐世界,是多么宽广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它们的舞台,大地万物,都变成了它们的听众。不仅是包括我在内的人,就是那些树木与月儿,也都静静地聆听着那生命精彩的绝唱。‎ ‎(13)虫子们的精神世界,真是海阔天空。‎ ‎(14)歌者的一生,哪怕繁华落尽,却仍然余音不绝。‎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集中笔墨写虫鸣,是因为秋虫动人的唧唧声引发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喟,并在平心静气聆听虫鸣的过程中获得了深沉的体悟。‎ B. 第二自然段中的“小提琴交响曲”,喻指来自山野和草木间源源不断的秋虫的唧唧声、水面传来的摇橹的声音等各种声响。‎ C. 作者笔下秋虫的鸣叫声构成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它们高低错落,节奏分明,既具有韵律美,又似乎蕴涵情意,触动了作者心灵。‎ D. 文章融描写、抒情于一炉,既充满感情地描摹了“我”所听到的各种各样的秋虫声,也由此引发出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综合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B项“水面传来的摇橹的声音等各种声响”错。‎ ‎8.围绕着虫鸣声,作者的情感主要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①意识到时光在秋虫的唧唧声中流逝,“我”深悔从前粗心大意,虚掷光阴;②在倾听虫鸣声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与大自然的节拍相应和,为之陶醉;③“我”因促织之声“惊诧”“激动”,展开联想,赞美秋虫顽强的生命力与海阔天空的精神世界。‎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整合要点。做这道题,首先要梳理文章中含有作者思想感情倾向的句子,然后整合概括。要抓住抒情议论和下结论的句子和词语。比如“我实在是太粗心大意了”“我想,这大概是因它们把自身的生命体悟也融进了曲子吧,抑或是命运逼迫它们用身体发出唧啾之声的呢”“我莫名地惊诧,继而又莫名地激动起来”等等。‎ ‎9.第11段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从实写秋虫之声联想到无数生命的生长,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意蕴;②综合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强调虫子乃至大地上一切微小生命的顽强,使文章更具感染力;③承上启下,结构严谨,既形象地诠释了“大地的声音”的内涵,又引发后文对虫子们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赞颂。‎ ‎【解析】此题考查结构安排,考查某段的作用。此题可以从内容、手法、结构三方面回答。内容上概括段意:从实写秋虫之声联想到无数生命的生长。手法分析:拟人、反复,突出强调虫子乃至大地上一切微小生命的顽强。上下文结构,因为在中间段落,自然想到承上启下,然后具体解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