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0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验的丰富性,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作家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我们置身于这一进程之中,往往对之习焉不察,但如果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来考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也不是从来如此的,我们的生活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在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何将个人体验与时代经验“历史化”“相对化”“艺术化”,在作品中凝聚当代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创造新的文学经典,能否攀上文艺的高峰。而要达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以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内心世界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 ‎ 现实主义是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也有着曲折复杂的历史。在历史上,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座高峰,可以说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和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都是试图超越批判现实主义的努力,前者将探索的触角深入人类的精神领域,后者则试图从建构而不是批判的角度,重建现实主义与生活的关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由于教条化而导致了公式化、概念化,在具体实践中遭受了挫折,但无论是中国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还是西方的“无边的现实主义”,都试图在理论上对之做出纠正或扩展。20世纪80年代,新的文艺思潮蜂拥而来,现实主义一度被视为落后、过时的创作方法,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催生了中国的“先锋文学”,成为当时占据主流的文艺潮流。但时过境迁,30年后重新去看,我们可以发现,当时风光无限的先锋文学已经很少有人问津,而被视为“落后”的现实主义作品,却仍然能打动今日读者的心,《平凡的世界》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反思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学规范,也让我们看到现实主义的巨大生命力。在今天,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现实主义是一条越来越广阔的道路。‎ ‎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潮已经发生了转变,不仅先锋文学作家转向了更加平实的写作,而且“新写实主义”“现实主义冲击波”“底层文学”“非虚构”等现实主义脉络不绝如缕,在文学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现实主义并未成为很多人的自觉追求,也没有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其原因或许主要在于,现实主义在理论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在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主要涉及我们如何重新理解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等现实主义的基本问题。‎ ‎ 但值得欣喜的是,新一代中国作家已经登场。在这个充满丰富性与可能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书写中国经验,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现实主义是一条越来越广阔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置身于时代生活的洪流中,在思想与文学的碰撞中,将真实性作为内在追求,才有可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作品。‎ ‎ (选自2016年04月08日《人民日报;K现实主义:越来越广阔的道路》作者:李云雷,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当代作家,只有以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去观察、思考与研究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才有可能创造新的文学经典,攀上文艺的髙峰,‎ B. 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曾对人类的精神领域进行探索,而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则有过从建构的角度重建现实主义与生活的关系的打算。‎ C. 西方的“无边的现实主义”曾试图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由教条化而导致的公式化、概念化做出纠正或扩展。‎ D. 现实主义是一条越来越广阔的道路,它为我们书写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作品提供了可能性。‎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我们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荐之中,熟习中国经验的丰富性,也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B. 现实主义作品《平凡的世界》曾因“先锋文学”的冲击而被视为是“落后”的,但它仍能打动今日读者的心,这让我们看到现实主义的巨大生命力。‎ C. 现实主义在理论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这或许是目前现实主义还没有成为很多作家的自觉追求,也没有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的原因之一。‎ D.‎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底层文学”等现实主义脉络连续不断地出现,先锋文学作家转向更加平实的写作,显示着中国文学的主潮已经发生了转变。‎ ‎3.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现实主义的一项是( )‎ A. 《大卫•科波菲尔》融进了查尔斯,狄更斯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展示了 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 B. 《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法国战争为中心,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C. 莫言在《食草家族》前言中说,这本书表达了他渴望人类可以通过吃草净化心灵的强烈愿望,对蹼膜的恐惧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膜拜。‎ D. 《人民的名义》以改革开放后GDP飞速增长下的腐败事件为创作背景,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原文第二段:“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和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都是试图超越批判现实主义的努力,前者将探索的触角深入人类的精神领域,后者则试图从建构而不是批判的角度,重建现实主义与生活的关系。”“前者”指的是“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后者”指的是“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选项指代错误。‎ ‎2. 试题分析:“熟习中国经验的丰富性”错误。原文第一段:“我们置身于这一进程之中,往往对之习焉不察。”“习焉不察”的意思是“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而“发现自己的生活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是“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来考察”才能做到的。‎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混淆范围。‎ ‎3. 试题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可知,A、B、D中的三部作品更加注重原文所强调的时代性和真实性----“置身于时代生活的洪流中,在思想与文学的碰撞中,将真实性作为内在追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风里的泥瓦匠 王往 ‎  大厦快竣工时,秋风到了。‎ ‎  泥瓦匠喜欢秋风。他常常站在脚手架上探着头,迎从西北吹来的秋风,向着西北的天空出神。他的家在这个城市的西北方向。他想象着稻谷、黄豆、山芋和向日葵的模样,想着春天和老婆的约定,恨不得手里的瓦刀变成镰刀。‎ ‎  十来天过去了,大楼终于竣工了,可是工友们没领到工钱:建筑公司的老板躲了起来,副手出来解释说,大厦所属单位的资金还没到位。‎ ‎  工友们一下子感到了秋风的寒凉。他们找谁都没用,都说老板不出面没办法。‎ ‎  一晃几天过去了,秋风好像一天比一天凉。‎ ‎  泥瓦匠说:“不行,我等不下去了,我要回去收庄稼。”‎ ‎  工友们说:“你头脑有毛病呀,庄稼值几个钱,你这一年工钱怕抵你三季庄稼呢。”‎ ‎  泥瓦匠说:“这我知道,可是,我还是想回去收庄稼。”‎ ‎  一个年轻的工友怕他真的要回家,说道:“都像你一样走了,谁在在这里要钱呢?谁回去,我们要回的工钱就没他的份!” ‎ ‎  “对,谁先回去,要回的工钱就没他的份!”其他工友纷纷斜眼看他。‎ ‎  可是,这个叫天丰的泥瓦匠还是悄悄走了,趁着大伙睡着时,去了汽车站。临行前留下字条:两天后一定回来。‎ ‎  泥瓦匠到了家乡,秋收已经开始了。秋风吹动着他结着砂浆的衣角,他急切地奔向自家的田头。‎ ‎  老婆一开始并没问他带回了多少钱,只是心疼他,说他黑了瘦了,给他煮了一只肥大的母鸡。他匆匆吃了几口就说:“饱了饱了,我去磨镰刀,磨好了镰刀,明天一早就去收豆子。我去田头看了,我们家的稻子、豆子都熟了,先收豆子吧。”他蘸着清水,在光滑的石头上磨着月牙形的镰刀。女人一边搓着草绳,一边看着他,更加心疼他了。‎ ‎  第二天一早,泥瓦匠和他的女人,拿了雪亮的镰刀,走向了田野。‎ ‎  泥瓦匠割得快,女人割得慢。女人割了一会儿说:“他们心咋那么黑呢?盖那么大的房子有钱,咋就不发你们那一点工钱呢?” ‎ ‎  “可能是真的没钱,盖房的单位欠了工程队的,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就有钱了。”泥瓦匠安慰着他的女人。‎ ‎  女人说:“那一收完庄稼,你就去。”‎ ‎  “去。收了豆子,再收稻谷,一收完我就去。”说完,弯下腰,拼命地挥动镰刀,豆秆咔咔响成一片。 ‎ ‎  女人说:“你不要这么辛苦,这些活,我能干了,春天时,你没在家,插秧、种豆子,不也是我一个人么?我就怕去迟了,人家拿了钱跑了。” ‎ ‎  “他们跑不了!”泥瓦匠用镰刀狠狠地砍向一个土坷垃。‎ ‎  “你怎么断定人家跑不了?”女人终于忍不住责怪他了。‎ ‎  他没办法回答女人这句话。 ‎ ‎  女人割了几把豆子又说:“唉,我就是担心人家拿了钱跑了,你吃了那么多苦不是白吃了?” ‎ ‎  泥瓦匠停下来,慢慢转过身来,说:“我也担心啊,可是我实在想和你一起收庄稼。”说了这话,泥瓦匠的眼里布满泪水。‎ ‎  当晚,泥瓦匠收割到了深夜,月光下的豆子心甘情愿地倒在他的脚下。‎ ‎  然后,他又去了稻田。低垂的稻穗在清凉的秋风里轻轻摇摆,他站了好久。“我等不及收割你们了,我要去讨工钱。”他对着稻子说话。‎ ‎  泥瓦匠又到了工地。工友们惊诧了一阵后,纷纷来问他秋收的情况。‎ ‎  他说:“家里很好,收成也好,可是要钱是大事。”‎ ‎  泥瓦匠在他原来的床铺上坐下,整理行李。他打开编织袋,拿出一把刀来,顿时,他愣住了,工友们看到的并不是他做手艺的瓦刀,而是一把月牙形的镰刀。‎ ‎(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 ‎4.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丰的妻子在小说中是天丰的有效烘托,她心疼丈夫的身体,又痛恨城里的开发商利欲熏心,担心丈夫是否能把钱要回来。‎ B. 小说中写月光下清凉的秋风摇动着低垂的稻穗,表达了主人公天丰对乡村和家乡的眷恋,使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C. 小说中其他泥瓦匠与天丰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被金钱腐蚀了心灵,不想念家里的庄稼,是一群被城市文明异化的农民形象,而天丰并不看重金钱。‎ D. 小说的语言于平实中带着诗意,散发着乡土的气息,其中的黄豆、山芋、稻谷、豆子似乎都有生命,向读者讲述生活的价值取向。‎ ‎5. 请概括主人公天丰的性格特点。‎ ‎6. 小说中多次出现“秋风”,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①思念家乡,热爱田园生活;②关爱妻子,不忍心妻子一人在家操劳;③淳朴厚道,不相信老板不给工钱;④诚实守信,春天和老婆约定回去收割庄稼,秋天和工友约定两天后回来要工钱,他都做到了。 ‎ ‎6. ①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寒凉”的秋风营造了萧瑟的意境,以天丰为代表的泥瓦匠这群农民工在城市中付出了劳动,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渲染了他们的困境。②作为象征。“从西北吹来的秋风”、“清凉的秋风”等象征着丰收、质朴的乡村生活,表现了天丰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留恋和淳朴真挚的品质。③推动情节发展。秋风暗示秋收的到来,故事发生在特定的季节里,一面是秋收,一面是讨薪,两者间的矛盾推动了后文天丰在讨薪时紧急回家秋收,再回到城里等情节。‎ ‎【解析】‎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 “他们被金钱腐蚀了心灵”的评价不当,“天丰并不看重金钱”错误,他对庄稼说“我等不及收割你们了,我要去讨工钱”说明他也在乎金钱。‎ ‎..................‎ ‎6. 试题分析:小说中多次出现“秋风”,题目考查材料的作用。“秋风”是景物,景物可以渲染气氛,“寒凉”的秋风营造了萧瑟的意境,以天丰为代表的泥瓦匠这群农民工在城市中付出了劳动,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渲染了他们的困境。“从西北吹来的秋风”等象征着丰收、质朴的乡村生活,表现了天丰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留恋和淳朴真挚的品质。景物可以推动情节发展,秋风暗示秋收的到来,故事发生在特定的季节里,一面是秋收,一面是讨薪,两者间的矛盾推动了后文天丰在讨薪时紧急回家秋收,再回到城里等情节。‎ 点睛: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在回答其作用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 ‎  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求学。1935年,他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先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到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拜读于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门下,三年后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这期间,他在冯·卡门的影响下,对火箭技术发生了兴趣,参加了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实验室的火箭研究小组。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个摇篮里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 ‎  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的选择,委托钱学森同马利纳合作,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认为,钱学森已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  1947年,经冯·卡门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自1949年下半年开始,他肩负起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的职务,领导研究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那时,年仅37岁的钱学森,已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以及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  在美国20年,钱学森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红色中国。”‎ ‎  1955年9月17日,经过了长达5年多的斗争,钱学森、蒋英和他们的两个孩子,终于乘坐轮船胜利地驶向东方的祖国。‎ ‎  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种盼望新中国强大的愿望,促使他上书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发展中国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  1960年10月中旬,在钱学森的亲自领导下,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制造成功了。‎ ‎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改进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紧张地展开,主攻方向是提高火箭的战术技术性能,使射程、精度、使用性能符合实战要求。改进型运载火箭从方案设计到完成试验飞行仅用了10个月。‎ ‎  1966年10月27日凌晨,改进型中程火箭载着核弹头向千里之外的沙漠深处飞去,准确命中目标并起爆。‎ ‎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我国仅用了两年多时间。这一成功震惊了世界!从此,在世界上确立起我国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的地位。‎ ‎  钱学森教授是一位在科学的追求上永无止境的科学家。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他总结了我国导弹武器和航天器系统的研制经验,提出了系统工程理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军事运筹和社会经济问题,推动了作战模拟技术和社会经济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  他荣获了国际技术学界的最高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并由此进入“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之列,在世界的赞誉面前,他说“成绩归于党,归于集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钱学森在美国二十年,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优厚的待遇,然而,他毅然决然放弃这些,是因为他心中有一种强烈愿望:祖国要强大。‎ B. 钱学森是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经冯·卡门推荐,钱学森参与了美国军方研究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的军事课题。‎ C. 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冲破阻力,回到祖国,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 D.‎ ‎ 美国军方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是因为钱学森参与美国军方军事机密课题研究,更重要的是钱学森当时是美国空军无人航天器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 E.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提出的系统工程理论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8. 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二十年,生活和工作都拥有丰厚的待遇,他却放弃这些,回到当时贫穷落后的新中国,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文中材料具体分析。‎ ‎【答案】7. AC 8. ①他始终眷恋生他养他的祖国。②他渴望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③他盼望新中国强大。‎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经冯·卡门推荐”错,D项阻挠主要原因是不愿他回到新中国。E项“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错 ‎8.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分析钱学森在国外待遇好却要回国的原因。通读全文,整体理解。确定答题区间,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写他回国的原因,是因为他热爱祖国。他渴望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且内心深处,他盼望新中国强大。‎ 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①累公等!”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 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马为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卮 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慰劳之。‎ ‎ 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承业乘间请曰:“卢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不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 ‎ 天祐十八年,庄宗已诺诸将即皇帝位。承业方卧病,闻之,自太原肩舆至魏,谏曰:“大王父子与梁血战三十年,本欲雪家国之雠,而复唐之社稷。今元凶未灭,而遽以尊名自居,非王父子之初心,且失天下望,不可。”庄宗不听。承业知不可谏,乃肩舆归太原,不食而卒,年七十七。同光元年,赠左武卫上将军,谥曰正宪。‎ ‎(节选自《新五代史•张承业传》)‎ ‎ [注]①亚子:庄宗小字亚子.‎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 B. 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 C. 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 D. 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宦者,文中指太监,是中国古代都城专供皇室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中官、内臣、内侍等。‎ B. 伶人,也称优伶,相传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泛指表演歌舞的人。‎ C.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尊、壶、爵、角、觥、杯、缶等都是古代酒器。‎ D. 肩舆,一种代步的交通工具,是古代马车的一种,乘坐舒适,并且速度极快。‎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承业深受重用。庄宗对待承业如同兄长一般,一直把所有的军国大事都委托给了承业,而太后更是在庄宗犯下错误后,与庄宗一起到承业的府邸慰问。‎ B.‎ ‎ 张承业耿直敢谏。庄宗想在他那里拿取公家钱财时,他宁死不肯在庄宗即将即位皇帝时,他又带病赶到魏,并且提出了反对意见,无奈没有被采纳。‎ C. 张承业执法严明。上至太后、妃子,下至晋阳诸公子,承业都用法律来约束他们,以至于当时的权贵都因为畏惧承业而有所收敛.‎ D. 张承业颇有智慧,卢质因为傲慢得罪了庄宗,张承业假意请求庄宗杀卢质,实际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为庄宗保住了这个人才。‎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累公等。”‎ ‎(2)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 ‎【答案】9. C 10. D 11. A ‎ ‎12. (1)晋王生病并且很急(病重) ;把庄宗托付给承业,说:“用亚子来拖累你们了(把亚子托付给你们了)。”‎ ‎(2)我接受了先王(临终时)嘱托的命令,发誓要洗雪国家的仇恨。今天替大王吝惜这些钱财而死,死了也对先王没有什么愧疚了。‎ ‎【解析】‎ ‎9. 试题分析:原文“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 ‎10. 试题分析:肩典是轿子。‎ 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肩典是轿子。‎ ‎11. 试题分析:“一直”错误,由“庄宗在魏,与粱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皆委承业”可知,庄宗只是在魏期间把军国大事委托给承业。‎ ‎12.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革”“属”“累”“顾”“托”“雠”“惜”的翻译。‎ 参考译文:‎ 张承业,字继元,是唐朝僖宗时的一名宦官。晋王出兵攻打王行瑜,张承业多次出入兵间,晋王很喜欢他的为人。等到昭宗被李茂贞逼迫,将出走太原,就先派遣张承业到晋阳说明去意,于是任命他担任河东监军。后来崔胤诛杀宦官,出使在外的宦官,全都下令各地杀掉他们。晋王怜惜张承业,不忍心杀他,把他藏到斛律寺。昭宗死了,才放出张承业,又做监军。‎ 晋王病重,把庄宗托付给张承业说:“有劳各位辅佐他(庄宗小字亚子)!”庄宗平常像敬重兄长一样对待张承业,一年中时常到他家去拜望他的母亲,非常亲近器重他。庄宗在魏地,与后梁在黄河一带交战十多年,国内一切事务全交给张承业,张承业尽心不懈。积贮钱财粮食,招兵买马,鼓励农耕,征缴财税,凡是能够促成庄宗大业的事情,张承业的功劳最大。从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到各位公子,所有在晋阳的人,张承业全部按法律约束他们,有权势的豪门大户都自觉收敛,害怕张承业。‎ 庄宗有时从魏地回来探亲,想要些钱赌博和赏赐伶官,可是张承业掌管钱库,要不到钱。庄宗于是在钱库旁摆酒席,酒兴正浓时,庄宗就让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助兴,舞毕,张承业就拿出宝带、钱币以及马赠送给继岌,庄宗指着钱库,喊着继岌的小名对张承业说:“和哥缺钱用,你可以拿一垛钱赏他,何必用宝带和马呢?”张承业拒绝说:“这是国家的钱,不是我所能够私下给的。”庄宗就用话挖苦他。张承业生气地说:“我,是先王的老奴,我并不是替子孙考虑,吝惜钱库的钱,是为了帮助你成就霸王大业罢了!如果你要用钱,又何必来问我?钱花光,士兵就会各自逃散,难道只是我遭受灾祸?”庄宗回头对元行钦说:“拿剑过来!”张承业起身拉着庄宗的衣角哭着说:“我接受先王的重托,发誓要报仇雪恨。今天能为大王珍惜钱财而死,死也无愧于先王了!”阎宝在一旁拉开张承业的手要他走,张承业使劲一拳把阎宝打倒在地,骂道:“阎宝,你是朱温的死党,蒙受晋王的厚恩,竟然没有一句忠言,反而讨好、奉承取悦于人!”太后听说后,派人把庄宗叫去。庄宗生性非常孝道,听到太后召见,非常害怕,于是倒了两杯酒,向张承业道歉说:“我酒后失态,将会被太后怪罪。希望您喝了这杯酒,替我分担过错!”张承业不肯喝。庄宗进去宫里,太后派人来向张承业道歉说:“小儿触犯了您,我已经鞭打了他。”第二天,太后和庄宗一起到张承业的府上拜访,慰问安抚他。‎ 卢质好酒贪杯,高傲无礼,从庄宗以下到几位公子多被他轻慢过,庄宗非常嫉恨他。张承业找了一个机会试探庄宗说:“卢质好酒无礼,请让我替大王杀了他。”庄宗说:“我现在正招纳贤才来助我成就功业,您怎么说出这样有失分寸的话来?”张承业起身祝贺说:“大王能够如此爱惜人才,平定天下不在话下!”卢质因此获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芳草渡 ‎【宋】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B. “撚青梅”的“撚”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撚梅的形象。‎ C. 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 D. 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E. 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14. 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3. CE 14. 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②主要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③“留”“送”“撚”“泪下”“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她告诉丈夫,你在他乡相思烦恼,不妨把你的烦恼送来给我,让我一人承受。表现了这个痴情女子深爱丈夫,愿意为丈夫付出的一面。‎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内容赏析及手法鉴赏。C项“用一种幽怨的语气”有误,“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是女子对丈夫的关怀,女主人公让丈夫把烦恼给自己送来,体现出的是一种令人感动的为对方着想的牺牲精神,所以“幽怨”是没有依据的。E项对表达方式的概括有误,这首词重在叙事抒情,没有写景。‎ ‎14. 试题分析:此题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雁”的解释;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道几时回”“君去也”“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为女子,“留”“送”“撚”“泪下”“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 点睛:先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人物生活和营造的环境分析。注意文下注释。如她告诉丈夫,你在他乡相思烦恼,不妨把你的烦恼送来给我,让我一人承受。表现了这个痴情女子深爱丈夫,愿意为丈夫付出的一面。‎ ‎(三)名句默写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有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天将要亮时的情景。‎ ‎(2)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大小弦合奏时声响效果的两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 。‎ ‎(3)荀子《劝学》一文中,揭示君子智慧明达而行为也不会有什么过失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 ‎【答案】 (1). 海日生残夜 (2). 江春入旧年 (3). 嘈嘈切切错杂弹 (4). 大珠小珠落玉盘 (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习总书记在杭州G20峰会上的讲话,如黄钟大吕,向全世界展现了杭州这一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B.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药品企业“多小散乱差”,药品质量参差不齐、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等问题十分突出。‎ C. 最近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深受观众的好评。有专家指出:背诗词,一定要从童年开始,长此以往,才能达到像节目中选手那样令人惊叹的诗词储备量。‎ D. 热爱交响乐的他,将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视为自己的偶像。而他随身携带的这本讲述这位天才音乐家一生故事的书,便自然成为了他的掌上明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黄钟大吕:黄钟,是我国古代十二律中第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指六种阴律的第四律。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正大、庄严、高妙。 参差不齐: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 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人所珍爱的物品 ‎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计划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造。在此期间,根据需要会发射一系列货运飞船,向空间站提供物资补给。‎ B. 《真正男子汉》作为国防教育片是成功的,明星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将“绝对服从命令”表现得更加贴近大众心理,让观众通过节目了解了军人强大的战斗力是如何培养的。‎ C. 鸡年春晚,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别具一格。黄婉秋、张信哲、邓紫棋等三地演员演出的《歌从漓江来》,演唱的立意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让广西山歌显得格外唯美动人。‎ D. 2016年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9月15日在福建厦门登陆,造成了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给群众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语序不当,“将在2020年前后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前后”;C项中途易辙,将“演出的”换成“演出了”;D项搭配不当。“一定数量的”与“通讯中断”不搭配。‎ ‎18.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呼吁道德无可厚非,①别绑架道德,②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挟持了“道德优越感”的行为,③涉嫌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④是以善之名的作恶。从这点上看,公众应该勇敢智慧地对道德绑架说“不”,并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⑤不是单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判断对错。这样以来,⑥能营造良好的行善氛围。‎ ‎②‎ ‎③‎ ‎④‎ ‎⑤‎ ‎⑥‎ A 而 甚至 既 也 只要 就 B 而 或者 不仅 而且 只要 就 C 但 或者 不仅 而且 而 才 D 但 甚至 既 也 而 才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运用。本①处有明显的转折,“而”“但”都有转折的意思,这里用“而”与前文不连贯,故排除A、B,“或者”表并列或选择关系,②处是递进关系,应该用“甚至”,故排除C。答案选D。‎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所谓“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______ ,才有家庭和睦、人民幸福。试想,一个生灵涂炭、战乱纷争的国家,______?而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如何实现民族复兴,______。这不,习近平也交代了:“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答案】 (1). 国家安定,社会和谐 (2). 何来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3). 需要每一个家庭的努力和付出。‎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处结合语句,此处应该是讲国家安定,社会和谐;②处主要是问如何才能安居乐业?;③处结合后面内容“广大家庭”等内容的叙述,需要每一个家庭的付出。‎ ‎20. 下面是线上扫地机器人价格区间销售情况示意图,请你把该图的主要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两个数字占一个方格)。‎ ‎【答案】①2015年,2000元以上高端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量比重最大,占比为41.1%。②到2016年,价格在1000-1500元的中档扫地机器人销售量比重最大,占比为35.3%,2000元以上的占比已下降至32.4%。③2015年到2016年,700—1500元的扫地机器人销量在同比增加,而其他价位的销量在同比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所给的材料是表格,要求 “线上扫地机器人价格区间销售情况示意图,请你把该图的主要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然后观察表格,从表头文字来看,这是调查“线上扫地机器人价格区间”的销售情况,应抓注表格中最大和最小的数字,或者观察表格中数字的变化幅度。从表格中来看,数字较大的有2000及以上和1000到1500之间的,数字较小的是500到700和300到500.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图表的考查一般有如下三种: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等。本题属于第一种,即概括图表的内容。首先要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比如本题中的“线上扫地机器人价格区间销售情况示意图”,这是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然后审表格,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变化,可以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六、作文 ‎2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野鸽回答道:“微不足道。”知更鸟说道:“那么让我来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候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地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这时,当有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又落在树枝上的时候,树枝折断了。”说完知更鸟飞走了。鸽子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只差一微不足道的力量,结果就会改变。”‎ 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一片雪花的重量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 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彬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枝条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鸽子深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了。”‎ 一片雪花的重量微不足道,然而它无声息地降落,积累,沉淀,却可以折断枝条。生命是无常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无常的生命中收藏经历,收藏感动,然后再尝试着收获成熟,收获对生命的感激和珍惜。收藏,无疑是精神的储备。人生如四季,也有阴晴圆缺,无论在哪,我们难免遇到挫折。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力量与物质储备同等重要。如果田鼠没有储备粮食,就一定熬不过冬天,如果我们没有留心收藏快乐的生活片断,构筑坚实的精神防备,哪怕只是一次小挫折,也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枯萎。生活的沧桑使生命埋下难言的隐痛,但坚持不懈地积累,收藏却使人相信:隐痛必将消失,暴风雨过后的天空会更清明。‎ 垒土成山,汇水成河,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有些人偏不信,他们总要爱走捷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梦想在顷刻之间轰然成就大业。“漫天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这句话似乎矛盾,却深含哲理。漫长和迂回是不断刻苦积累的过程,而走捷径达到的目的,往往昙花一现,甚至“欲速则不达。”‎ 积累一分学问,便充实一分学问,便是充实一分生命。积累时看似无用,到用时却是珍宝,受用一生。然而,不少人却蔑视每天读一页书,写一页笔记,而相信吃补脑药能智力陡增,然后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夜成才子,殊不知天下的学者并不是吃药吃出来的。‎ 积累,是给生命注入活力,给未来带来生机;是增加一份经历,获得一种体验;是学会一样本领,得到一则真谛。客观与主观的糅合,在积累中,获得最佳组织;理想与现实的重叠,在积累中得到完美镶嵌。所以我们如果能坚持不懈,不知不觉,一点一滴的积累也会出现成果。如果一味地急功近利,轻言放弃,那么成功之门永远不会向你打开。哲人曾说:“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产生质变”,是啊,成功不就是在失败中反复积累下的成果。我们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为了人生成功的大厦,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不懈地撒沙砌石。‎ ‎【解析】试题分析: 文章立意示例:一片雪花的重量微不足道,然而它无声息地降落,积累,沉淀,却可以折断枝条,数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总会产生质量的变化。坚持不懈地点滴积累就有成果出现,一切成功都是从微不足道开始的。一切失败也都是从微不足道开始的。对某些人、某些事而言,微不足道是真的微不足道吗?‎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