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09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小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 ,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B.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用的样式。
C.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D.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旼,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莱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弃隐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
(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生活的所有问题。
B.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
C.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D.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百亩,要么靠官员赞助。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再写生活清贫、需谋生计的隐士,从而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
B.
文章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这属于举例论证。
C.文章重点论述了农夫、渔樵两种职业,因为二者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
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了其他职业,选材更全面,论证也更严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自身响应着自然的韵律,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B.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
C.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他们会选择性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如朱百年等。
D.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安于贫穷,才绝少欲望,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前信息的困境由过去的匮乏转化为过剩。一方面,海量信息以及其无序性挑战着人们的认知能力,无效信息、虚假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人们应用媒体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如何快速高效获取所需信息成为迫切需求。诸如“今日头条”等资讯类APP,借助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数据自动过滤掉部分信息,在短时间内呈现给用户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信息过剩的困境。
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激化了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着供给,用户对于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刺激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产生。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技术,通过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这种基于算法的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较之传统的人工信息在内容的把关上更为精准,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私人定制”感,真正实现了用户对于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摘编自齐沛尧《浅析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材料二
算法主导的信息分配机制,高效地打造了一个“私人订制”的时代。然而换个角度看,技术、算法与其说是引领者,不如说是迎合者;与其说是提供思考的导师,不如说是强化偏见的囚徒。
技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开启了符合读者口味的一扇窗,却关上了多元化的一道门。我们或可名之为“孤岛效应”——在自我重复、自我肯定、自我强化中,公众的知识、思想逐渐固化,成为海面上的一座座孤岛。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读自己认同的,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故步自封的危险。
(摘编自《算法时代,人民日报透过舆情看大势》)
材料三
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更多关注,催生了“流量焦虑”;而智能推荐改变原有分发模式,又带来了“算法焦虑”。流量焦虑之下,各种“哭晕体”“震惊体”频现,偏激观点、浮夸文风令人不适;算法焦虑背后,则是所谓的“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
现实中,一些互联网信息平台确实在内容审核上下了大力气。某信息聚合类 APP 的员工中,内容审核团队几乎占去了一半,但“偏轨”问题一再发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内容的生产靠“众包(一种新闻生产模式,新闻机构通过网络平台邀请用户为新闻报道贡献内容,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性,承担包括消息源、文字记者、摄影师、评论员等多种角色)”、内容的分发靠算法,这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既缺少“总编辑”,也缺少“把关人”,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生产和分发一旦“去编辑化”,审核团队人再多,也无法应付海量内容。而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
技术承载着价值,决定了它可以也应该成为主流价值的载体。比如,在决定给用户推送哪些内容时,不但要考虑用户的个人兴趣和习惯,帮助他们“各取所需”;更需要对内容产品的质量做出全面评价,善于辨别真伪、敢于判断对错。技术不是号称中立、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应该成为启发思考、启迪智慧、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流量入口。
重视技术带来的问题,并不是要拒绝技术,而是更需要保持技术敏感,学会“驯服”算法、驾驭技术。算法的优势在于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这也启示主流媒体,不能再“埋着头”创作、“仰着头”传播,而必须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
(摘编自《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
7.下列不属于对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产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A.海量信息以及其无序性挑战着人们的认知能力,无效信息、虚假信息充斥人们的眼球,使当代社会的人陷入困境。
B.当代社会已经由信息匮乏转化为过剩,人们应用媒体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快速高效获取所需信息成为迫切需求。
C.基于算法的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能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私人定制”感,满足当代社会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D.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焦虑,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更多关注,催生了广泛的“流量焦虑”。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算法推送能让被过剩信息包围的用户减少虚假信息的干扰,但又因“推荐阅读”的方式迎合用户而助长了虚假信息。
B.算法主导的信息分配机制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受用户欢迎,看上去好像在引领用户成长,实则放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C.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使得一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
D.一味追求“众包”生产新闻内容和靠算法分发内容都体现了互联网信息平台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容易导致新闻价值偏差。
9.在信息化社会,众多网络信息平台盛行运用算法推送,这一服务有何不足?应该如何改进?请结合全文思考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老房子余开泰
傍晚,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拆了一半的老房子终于被雨水冲垮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
六年前,父亲从医院回来对母亲说:“我要建一栋新房子!”母亲一愣:“我们哪来的钱呢?”父亲说:“我这病怕是治不好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那就是为你建一栋新房子,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你的!”
那时家里住的房子是爷爷二十多年前建的。是一栋土砖房,有四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爷爷也已经去世,土砖房的墙上也有了一些黑色的印子,甚至有些地方还开了裂,瓦楞上长满了野草,窗棂也被某些小动物啃啮过,但是在村里依然没有落伍,可是现在父亲却坚持要把它拆掉。
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
老房子被推倒了,工人们挑来了一担担红色的泥土,板车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瓦片和木头,院子里一派热火朝天。
一个月后,房子就建好了——那是一栋两层的土坯房。父亲还请人在墙壁上刷了一层石灰。乔迁宴上,父亲开心地陪客人们喝酒,父亲过去从不喝酒,但那一天他喝了很多,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眼角挂着泪珠。
半年后,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妹妹也考上了高中。而父亲的病更严重了,严重得已经没有办法去外面打工,只好呆在家里帮母亲没日没夜地扎竹扫帚。
毕业后,我在老家县城的一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后来,我认识了女朋友小莉——一位漂亮的幼儿园老师。
元旦放假,我邀请小莉来到了我的老家。小莉说,老家就像一幅水墨画,漂亮极了!不过就是上厕所有点不太方便。
临走时,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父亲一愣,嘴角蠕动了几下,接着沉默了。
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开过来了,大卡车也从远方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砖头、水泥和钢筋。工人们砌墙的砌墙,搬砖的搬砖,一个多月后,新房子就建好了。
那是一栋三室两厅,两层半的小洋楼。我们又请来了装修师傅,在房子里装上了水电,刷上了乳胶漆,贴上了瓷砖,铺上了大理石。
寒假,我和小莉结婚了,我们搬进了新房,父母、妹妹也搬进了新房。我们一家人住在新房子里,其乐融融。不过母亲每天都会陪父亲去旁边的老房子里走一走,看一看。
寒假过去了,学校开学了,我和小莉返回了县城。
周三的下午,母亲焦急地打来了电话,她说村里开始拆空心房、危房了。
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周六我接他去县城的医院看病。医生悄悄地对我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没法治了。
回来的时候,父亲一直盯着村口那些被拆的房子。我知道,父亲是在担心家里的老房子。
又是一个周三的下午,母亲带着哭腔打来了电话,说挖掘机已经开到了我们家,老房子就要被拆了。我赶紧叫上小莉一起回家。
老房子的周围站满了人,挖掘机就停在院子里,几位乡干部正在和我父母宣讲政策。乡干部说农村只允许一户一宅,我们家有了新房子,老房子就应该拆掉。挖掘机喘着粗气开了过去,“咔嚓”的一声,老房子的屋顶就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洒落得到处都是……
父亲像疯了一般地扑了过去,抱着墙壁一动也不动,任凭瓦砾砖块打在身上。父亲像一只巨大的蜻蜓钉在荷叶上,捍卫着自己的领土,又像一只发怒的母鸡,张开着翅膀护卫着未成年的幼崽。
挖掘机停了下来,母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对乡干部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挨不了几天,剩下的墙壁就过一段时间再拆吧。
挖掘机喘着粗气走了,父亲坐在墙根下久久不愿离开。
晚上,母亲喂父亲喝了一小碗粥。喝完粥,父亲让我打着手电陪着他去老房子里转一转。
老房子的屋顶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散落得到处都是,月光穿过屋顶,斜斜地照在老房子里,散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瓦片泛着惨白惨白的光。父亲蹲下身子,抚摸着散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和瓦片,就像过去抚摸我和妹妹的头一样,充满了柔情。
父亲头痛了一个晚上,天亮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
今年的雨水特别充沛,秋雨一下就是十几天,门前的柿子树、酸枣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在风雨中摇来摇去。
母亲说昨天晚上,风雨大作,大概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院子里“轰隆”地一声巨响。第二天起来一看,老房子不见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
(选自余开泰《红土地上的骆驼》,有删节)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处写到父亲的病,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对塑造父亲的形象、母亲的形象起着较大的作用。
B.文中划线处的环境描写既暗示人物悲伤难过的心情,也为下文老房子的坍塌埋下了伏笔。
C.父亲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我在房子旁边建新房子都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
D.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而在趋于平和的叙述中,仍能感受到“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11.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12.这篇小说是如何展开叙述的?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
入太学,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病疽,更数医不效,汝明刺血调药,傅之而愈。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汝明为鬻橐中装,代偿之。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
滞州县二十年,未尝出一语干进,故无荐者。大观中,或言其名,召置学制局,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诏究其事,得所谓《去取录》,徽宗览之曰:“考校尽心,宁复有此?”特改宣教郎。擢监察御史。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帝奖其介直。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虞其复用,力排之,出通判宁化军。地界辽,文移数往来,汝明名触其讳,辽以檄暴于朝。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曰:“诡辞欺君,吾不为也。”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故吏不得通贿谢。晚知岳州,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汝明曰:“天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汝明事亲孝,执丧,水浆不入口三日,日饭脱粟,饮水,无醯盐草木之滋。浸病羸,行辄踣。汝明学精微,研象数,贯穿经史百家,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张汝明传》)
13.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故吏不得通贿谢
B.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故吏不得/通贿谢
C.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故吏/不得通贿谢
D.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故/吏不得通贿谢
1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汉武帝始设。宋代太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制。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分别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
C.“大观”文中指宋徽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
D.“擢”文中指官吏被提拔。《陈情表》中“过蒙拔擢”之“拔擢”亦是“提拔”之意。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汝明勤奋好学,学问精深。写文章时动不动就下笔千言,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立说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有文章流传后世。
B.张汝明非常孝顺。母亲生了毒疮,他用自己的血亲自调药,治好了母亲的病。为亲人服丧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仅吃点糙米。
C.张汝明为人宽厚,体恤他人。江阴县尉贫病交加,买东西不能及时给钱,督察的官员要制裁他。张汝明卖掉袋中行装,替县尉偿还债务。
D.张汝明为官谨慎,不献媚邀宠。主政岳州时,属地有人请求把古代编钟献给皇帝,他既惧怕不能承受皇恩,也不敢超越职分通过献物来寻求奖赏。
16.把文言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
②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虞其复用,力排之。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苦寒行(南宋)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②,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帏箔:帐幔和帘子,泛指帘幕。屏山:屏风。
1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览全诗,诗人只是把两种情景简单并列,但褒贬爱憎已蕴含在客观描绘中。
B.十月边头”一句与岑参“胡天八月即飞雪”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都很相似。
C.“押衣敕使来不来”一句描写边军将士的心理活动:期盼中又有不满和愤懑。
D.“热”字一语双关,既是说官员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暗指其炙手可热的权力。
18.本诗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试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陶渊明以云、鸟自喻,表达自己无意出仕,厌倦官场而归隐的句子是:“____ ,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了一幅碧水连天、晚霞映照江渚之上、野鸭时翔时集的宁静致远的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进行探寻,并发出疑问的句子是:“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清明时节”提出了异议,请概括提出异议的三个角度,不超过20字。(4分)
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但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如果清明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规律。画面上还有多处酒肆,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
21.下面是高二(1)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主题诗歌朗诵会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重庆书店“钟书阁”因独特的设计而闻名全国,整体设计充满着重庆文化元素,布局了“山形阶梯”以及“盗梦空间”般的设计。开业仅半月,书店接待的客流量已近20万人,店家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网友“打卡”的热情,甚至春节假日期间晚上9点门口依然人潮涌动。排队两小时,拍照两分钟。
对于“钟书阁”的火爆,网上有人质疑,认为很多人并非读者,而是去凑热闹的“观光客”。也有人认为,作为文化荟萃之地,书店通过巧妙的设计与环境打造吸引读者,可以提升人们对书店的关注度,进而推动全民阅读,恰恰是书店的文化使命所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 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本题根据对前后文文意的理解,主动者应该是中国人如何,为了主动和被动的一致,要用“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因此 A项、B 项、D 项,主动被动相结合,与前后文语意不连贯。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基的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根据文本第一处的文意理解,是在说人们选取材料的态度的执着,所以此处应该用“亘古不变”。朴素无华:是指人的朴素朴实。质朴无华:是指人或物的内在的气质特点。根据文意此处应该用“质朴无华”。扬长避短: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根据后文“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此处应该用“扬长避短”。故而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和C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可将“在”放至“青铜文明”之前。D,成分残缺,应该去掉“使”;语序不当,将“唯一”提到“可以”的前面。
故选 B。
4.D
5.B
6.C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D项,“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员赞助”不全面。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由原文“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可知,除了“官员赞助”还有“官府的赏赐”。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这属于举例论证”是错误的。文章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这属于引用论证。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项,“他们会选择性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如朱百年等”是错误的。由原文“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可知,所以朱百年并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
故选C。
7.D
8.C
9.
不足:①阅读难以多元化,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固步自封的危险;②“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③缺少“总编辑”,缺少“把关人”,难言质量,难保导向。如何改进:①保持技术敏感,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②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
【解析】
7.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D项,该选项答非所问,不是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产生的原因,只是介绍了“流量焦虑”产生的原因。
故选D。
8.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C项,“一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是错误的。由原文 “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可知,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只是一种假设。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不足可以结合这些语句“在自我重复、自我肯定、自我强化中,公众的知识、思想逐渐固化,成为海面上的一座座孤岛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读自己认同的,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故步自封的危险”“算法焦虑背后,则是所谓的‘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这些具有谋体属性的平台,既缺少‘总编辑’”,也缺少‘把关人’,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概括得出。改进的方法可以结合这些语句“重视技术带来的问题,并不是要拒绝技术,而是更需要保持技术敏感”“必须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概括得出。
10.C
11.①勤劳善良。听说要建新房子,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乔迁宴上,一直在厨房里忙碌。②关心丈夫。每天陪丈夫看老房子,要求乡干部晚一些日子拆老房子,喂丈夫喝粥。③做事有远见。知道建了新房就会拆除老房子。
12.①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父亲和老房子的故事由“我”的见闻展现,给人以真实感。②通过现实与过去的交叉叙述,增强了故事的历史厚重感和生活变迁的沧桑感。③通过倒叙先交代老房子坍塌的结果,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10.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父亲建新房子是实现承诺,但我建新房子并不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从“寒假,我和小莉结婚了,我们搬进了新房”可见,我建新房在前,结婚在后。
故选C。
1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本题中“那时家里住的房子是爷爷二十多年前建的……在村里依然没有落伍,可是现在父亲却坚持要把它拆掉。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眼角挂着泪珠”可见,母亲手上始终没有停下过活,是个勤劳善良,重感情的人。“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可见,母亲目光长远,有预见性。“母亲每天都会陪父亲去旁边的老房子里走一走,看一看”“母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对乡干部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挨不了几天,剩下的墙壁就过一段时间再拆吧”“母亲喂父亲喝了一小碗粥”可见,母亲十分关心父亲,陪他散步看老房子,求干部等父亲去世再从拆老房子,喂父亲吃饭等,体贴温柔。
12.
本题考查学生叙述故事的手法。解答此类题型时,一般从四个角度考虑:第一,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第二,叙述人称及视角: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情感,给人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灵活,便于客观描述;视角包括全知全能视角和有限视角;第三,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以……为话题引入;第四,叙事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这篇小说从人称上来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我”在本文中是故事的叙述者,父亲和老房子的故事由“我”见闻展现,具有真实性。从叙述方式来看,本文先交代老房子坍塌的结果,采用了倒叙的叙述方式,制造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叙事安排上的技巧来看,采用了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叙述技巧,增强了故事的历史厚重感和生活变迁的沧桑感。
13.A
14.B
15.D
16.①张汝明严格约定了期限,百姓感激他不扰民,就一起出力帮助劳动,终于按期完工。
②蔡京很忌惮(害怕)他,改任司门员外郎,还是担心他再被重用,极力排挤他。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使四隅”解释为“让四方”后面需要加动词性的语句,所以断到“至”后面,排除C、D。“不得”为情态动词,后面要带有动词和宾语,所以“不得”后面不能断开。整句话翻译为:当时主管的官吏多不亲自推行,张汝明让四方每天都准备好官吏所去的地方,而自己亲临现场审查核实,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改变,因此官吏无法相互赠礼酬谢。
故选A。
14.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分别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是错误的。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的前三名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D项,“他既惧怕不能承受皇恩,也不敢超越职分通过献物来寻求奖赏”是错误的。由原文“汝明曰:‘天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可知,拒绝的原因是认为自己应该恪守职分对得起皇上的恩德。
故选D。
16.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的得分点为:“为期”,约定期限;“德”,感激;“相与”,一起;“如”,按照。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惮”,忌惮;“徙”,调任;“虞”,担心;“排”,排挤。
【点睛】
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译文:
张汝明,字舜文,祖上为庐陵人,后来移居真州。张汝明小时候喜欢学习,潜心致志撰写文章,下笔就能千言。
进入太学,一时间很有声望。国子司业黄隐想把女儿嫁给他,张汝明与她约定好不能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要共同孝敬父母,然后才与她拜堂成亲。考中进士后,历任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亲生了毒疮,换了好几个医生都不见疗效,汝明刺出自己身上的鲜血调制药物,敷在母亲伤口上把病治好了。江阴县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张汝明为他卖了袋中的行装,替他偿还了债务。华阴县修建岳庙,花费了巨额钱财,境况艰难,县令把这件事交给了张汝明。张汝明严格约定了期限,百姓感激他不扰民,就一起出力帮助劳动,终于按期完工。其他的寺庙不是用来祭祀、而是妖巫用来迷惑百姓的,就毁坏并惩罚当事人。
在州县滞留了二十年,不曾说过一句求人升官的话,所以没有人举荐他。大观年间,有人提起了他的名字,被召入学制局,参与贡士的考试,录取与否都有品评。恰逢反对他的人诬陷他背离了王氏的学说,朝廷下诏追查这件事,得到了《去取录》,徽宗看了后说:“他考校这样用心,怎幺会有这样的事情?”特改为宣教郎。擢升为监察御史。曾经任殿中侍御史,当天上疏弹劾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以蔡京为首。皇上夸奖他耿直。蔡京非常害怕他,改任司门员外郎,还是担心他再被重用,极力排挤他,张汝明出京担任宁化军通判。宁化和辽国交界,文书多次来往,张汝明的名字触犯了辽国的忌讳,辽国通过檄文使朝廷知道了。安抚使询问原因,大家想把责任推到小吏身上,张汝明说:“用虚假的话欺骗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耕种之法施行,他接到文书巡视境内。当时主管的官吏多不亲自推行,张汝明让四方每天都准备好官吏所去的地方,而自己亲临现场审查核实,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改变,因此官吏无法相互赠礼酬谢。晚年主政岳州,所管辖的城邑得到古代的编钟,请求献给皇上。张汝明说:“皇上让我管理千里之地,我唯恐承受不起皇上的恩德,怎敢超越职分通过献物来希求奖赏呢?”张汝明对父母孝敬,行丧礼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只吃糙米,喝点水,饭中没有油盐酱醋蔬菜的滋味。染上疾病身体很弱,一走路就跌倒。张汝明学问精深,研究象数,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作不沿袭前人的说法,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流传于世间。
17.B
18.边关将士的衣着单薄和环境苦寒之间的对比;边关将士生活困苦和长安官员生活奢华对比;边关将土尽忠报国和长安官员素餐尸位对比。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错误一般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项,“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都很相似”是错误的。“十月边头”一句写到边疆环境的恶劣,将士们衣薄难眠,和后文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形成对比来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而“胡天八月即飞雪”用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之情。所以表达的情感相似但效果是不同的。
故选B 。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本题题干已经告诉本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然后在诗中找到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本诗前四句在写边疆将士的衣着单薄和环境的苦寒,二者形成对比;在这样苦寒的环境下边疆将士却衣着单薄而后四句写到长安官员生活奢华,二者又形成了对比,表现了作者的不满,从而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19.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岫”“鹜”“长”,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人物穿着特征;生活习俗;新酒酿成季节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
21.高二(1)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诗歌朗诵会以“庄重节俭、爱国奋进”为宗旨,班干部负责活动发动、节目编审及采买物品,团干部负责朗诵会主持、诗歌配乐及场地布置、邀请老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所给框架图反映的是高二(1)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诗歌朗诵会的构思,具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宗旨,一部分是相关负责人员分工安排,宗旨是“庄重节俭、爱国奋进”;相关负责人员又分为“班干部”和“团干部”两部分,其中“班干部”负责活动发动、节目编审及采买物品;“团干部”负责朗诵会主持、诗歌配乐及场地布置、邀请老师,考生解答时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表述。
22.“网红书店”,内涵要配得上颜值
近年来,很多“网红书店”以高颜值吸引了一大批粉丝。重庆书店“钟书阁”就是其中之一,但在大批走进“网红书店”的人眼中,书不是重点,拍照才是:找角度,摆POSE,摁快门,大功告成。让人不禁质疑:去书店到底是去看书还是拍照?
一些游客单单将“钟书阁”书店视作朋友圈的素材来源,确实脱不了买椟还珠的嫌疑。但较之门庭冷落的传统书店,“钟书阁”书店以颜值作为突破口,至少让更多人产生了“走进来”的冲动,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
但“钟书阁”可别在流量面前迷失方向。“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漂亮的设计,亮丽的装潢,固然能够吸引流量,让更多人“走进来”,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够“留下来”。怎样让更多人从游客变成读者,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阅读流量,才是“钟书阁”应该花心思考虑的问题。
与线上书店相比,实体书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让读者不仅能够购买到想要的目标书籍,还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发现探索的机会。于书海中偶遇一本心仪的书,在书香中感受阅读的氛围,对读者而言都是美事一桩。因此,像“钟书阁”这样的“网红书店”不妨在提升体验感上多下点功夫,多组织一些读书会和阅读讲座,让来到书店的每一个人分享阅读之乐、感受书籍之美;探索一个更加合理的分区模式,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计,比如说为读者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开放空间,提供一些体验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如此,读者也不会感到被打扰,双方都能够在书店中收获更好的阅读体验。
《2018-2019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把“网红书店”里的“自拍美、咖啡香”现象,称为“只走进了消费者的行程,却未走进读者的精神生活”。这话发人深省。但我们更该反思的是,相比书店的“未走进”,读者自身的“未走进”应担负更大责任。市场需要不断适应甚至迎合消费者口味,而不是让消费者适应与迎合市场。如果读者走进书店只想买书,读书,而不是沉浸于聊天喝咖啡与拍照片的享受中,那么书店也不会显得不像书店。
我相信,即便是在“自拍美、咖啡香”的书店里,也仍然不缺精心选书与潜心阅读的人。真正的读者,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喧嚣,总能够走进自己的精神世界。书店最美的风景是阅读,而不是喝咖啡或者其它,读者和书店都应回归阅读初心。一方面,书店要淡化商业气息,营造书香气息。另一方面,读者要清醒自己进入书店目的,一旦深入其中,眼里除了阅读的风景再无其它,让“网红书店”的内涵真正的配得上颜值。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采用抓关键语句、由果溯因法等来确定立意,然后完成任务,完成作文。本题中,要求就“钟书阁”书店如此的火爆的现象谈自己的思考,据此写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思考为什么“钟书阁”书店如此的火爆?根据材料可以抓住关键句“也有人认为,作为文化荟萃之地,书店通过巧妙的设计与环境打造吸引读者,可以提升人们对书店的关注度,进而推动全民阅读,恰恰是书店的文化使命所在”所以可以从正面立意,认同“书店”与时俱进,追随时代潮流,不要抱残守缺,文化发展需要大胆创新,形式的改变也能促进内在的发展。根据材料可以抓关键句“网上有人质疑,认为很多人并非读者,而是去凑热闹的‘观光客’”可以从反面确定立意:从质疑者角度看,书店通过精致的包装去吸引“观光客”,反而使真正的读者参与排队,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书店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据此可立意为文化发展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可以综合两者角度可立意为:文化发展需要文质兼备、表里兼修。同时注意作文的任务指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就上述材料谈思考即可。
参考立意 :
1.从质疑者角度看,书店通过精致的包装去吸引“观光客”,反而使真正的读者参与排队,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书店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据此可立意为文化发展不能本末倒置。
2.从赞同者角度看,书店通过精致的包装去吸引读者,为书店增添了活力。 据此可立意为文化发展需要大胆创新,形式的改变也能促进内在的发展。
3.综合两者角度可立意为:文化发展需要文质兼备、表里兼修。
写作素材:
1、“网红书店”的中心词仍是“书店”,“网红”只是修饰语。人们走进书店,目的是看书、买书,而不是拍照。而今,大批人走进“网红书店”拍照,未免显得主次不分。书店作为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美的内涵,也理当具有时尚大方的外在形象,书店装修美观精致一些无可厚非。同时,书店在满足读书功能之外,增设其他附加功能(如销售饮料),以满足顾客或读者多元化需求,亦无可非议。也就是说,书店不是不可以“高颜值”,不是不可以卖咖啡,但书店终究是销售书籍的商店,而不是咖啡店,更不是风景区。从逻辑上讲,在书店里,无论是经营者还是读者,都要把它当成书店。
2
、书店承载着许多人最温暖的阅读记忆,几十年前便是如此。作家、《道北京》作者刘一达从小特别喜欢逛书店。以前,他对书店的印象主要源自新华书店,此外,还有专卖古籍和旧书的中国书店,以及外文书店、少儿书店等。那时的书店多是老式木头门,高台阶,柜台后码放着不同品类的书籍。营业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套袖,偶尔拿着鸡毛掸子清理灰尘。读者看中哪本书就招呼一声,先翻一翻,合适就开票、交钱。因为没钱,刘一达会跟同学一起去蹭书看。营业员也不说破,依旧和和气气把书递过去,看着一群孩子蹲在柜台下争分夺秒把书看完,最多在要下班时提醒一声。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国外名著被引进,书店更成了人们扎堆的地方。刘一达曾骑着自行车满城“巡店”,也曾凌晨三四点就起来排队,为的可能只是买一本《复活》。买不到喜欢的书,有些读者会守在书店附近,拿着自己的藏书去跟别人交换,刘一达便曾用两本俄罗斯作家的书,换了一本左拉的《娜娜》。“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那时人们对书店、书籍的狂热吧。”刘一达感叹道。
3、近年来,书店不再局限于卖书,而是采用了多种新业态模式,致力于打造复合型书店。随着时代的浪潮越发汹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涌入我们的生活,而这对实体书店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力。马路上,地铁中,餐厅里,似乎随处可见人们低头看着手机,电子书流行的脚步越迈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创新的业态模式,积极打造复合型书店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尽管在世界上,还有一些如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台北的诚品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一般依然凭借原貌留住读者的书店,但这样守旧如旧的书店毕竟只是少数。它们或许能为学习、工作疲劳的人提供一个放松自我的地方。但当这短暂的小憩过后,我们依然要面对快节奏的时代脚步。况且,“书店+咖啡”等新的业态模式不是同样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停歇的场所吗?
4、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不断加深,文创产业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就如故宫,它在人们心中本是庄严而不可侵犯的,大多数人只是在假期游玩时,才去了解故宫。而在平时,又有多少人会去主动了解它的一切呢?而如今,故宫的发展也在逐渐跟随时代的步伐。不必说故宫文创的周边,也不必说故宫与日常生活用品的联名合作,单是故宫咖啡馆,就能更好地拉进人们与故宫之间的距离。故宫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书店呢?既可以为书店创造收益,又可以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5、《人民日报》曾写道:“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斯言不谬。与其抱怨江海奔流一去不回,不如乘舟顺流,一日千里岂不快哉?更有智者易渠改道,用其灌溉大疆沃土,当别人还在怨声不断时,他早已收获颇丰。由此观之,新时代中的书店要想不被时代浪潮湮没,那么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当然,我所说的改变,不是改变书店的本质,而是通过人文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书店为客户带来的体验感受,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如此,方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行文结构:
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对比式、并列式、层进式。本文可以采用层进式的结构,首先开篇点题结合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肯定书店以颜值作为突破口,至少让更多人产生了“走进来”的冲动,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但“钟书阁”可别在流量面前迷失方向。”,然后接着论述像“钟书阁”这样的“网红书店”不妨在提升体验感上多下点功夫,多组织一些读书会和阅读讲座,让来到书店的每一个人分享阅读之乐、感受书籍之美;探索一个更加合理的分区模式,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计,提供一些体验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如此,读者也不会感到被打扰,双方都能够在书店中收获更好的阅读体验。;接着在从读者的角度提出要求,让读者回归阅读初心;最后回扣论点,发起号召,读者和书店都应回归阅读初心,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