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卷
出题人: 审题人: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刘根生
①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激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②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③国内外的一些城市中,涌现出一种叫作“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④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⑤“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的感受和美的体验。
⑥
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⑦美是愉悦的源泉,美也是巨大的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这说明审美价值重于实用价值。
B.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这种“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的出现,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突破。
C.美具有巨大的竞争力,技术讲究美感,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
D.追求技术的诗意,要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即考虑到人对科技产品的尺寸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围绕着技术的诗意,通过大量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技术诗意的重要性、可行性等问题。
B.文章第④段以大树为喻,形象地阐明了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C.文章第⑤段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技术诗意的特征,为自己的立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D.认为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是文章论述技术应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相融合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某些技术成果之所以缺少良好的用户体验,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B.一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在于提升生活的品质,但某些决策者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偏向于追求政绩和商业价值。
C.技术的诗意固然重要,但不能随意地铺陈、夸张、搞怪,而应遵循规律,自然而为之。
D.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一味讲求宽大,显得浪费又没有美感,其中原因可能是决策者事先没有向专业人士咨询意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奋进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发展便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最佳案例。通过挖掘潜力、提升管理、包装营销、文创开发等措施,故宫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网红”,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也为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收益。在2月17日的亚布力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首次晒出了自家的账本: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其实就已经达到15亿元——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并且,论坛中众多企业家对于2018年度故宫博物院总体收入突破20亿元表示乐观。一时间,故宫成为各文博单位争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故宫的网红成长史,是一个不断尝试与突破的过程。 2013年,即便它为了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开通了新媒体公众号,故宫给人的感觉还是严肃庄重、遥不可及的,直到2014年 8月1日,一篇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文章让平均阅读量四位数的故宫有了第一次的10万以上浏览量,其中雍正行乐图被做成动图,雍正在河边洗脚、喂猴子,并配上了让广大网友觉得十分接地气的文案。而2016年,一部记录故宫文物修复工作和有关性情各异的文物修复大师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爆网络,网络平台播放量突破100万次。2018年10月下旬,故宫与北京电视台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开播。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的演员邓伦与周一围担任“故宫文创新品特邀开发员”,在每期节目中联合嘉宾与专家进“宫”识宝,了解宝物的背后故事,并与设计师一起开发与故宫元素相关的文创产品。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分析:“随着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的火爆,和相关影视综艺的走红,故宫的品牌形象从古老庄重的博物馆和宫殿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越来越迎合年轻游客的需求,也不断拉近着‘皇宫’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摘自《故宫文创15亿营收背后:跨界+IP+网红》)
材料二:
材料三:
故宫走红,与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有着直接联系。他曾这样说:“故宫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吸引年轻观众,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故宫运营的成功,首先是挖掘潜力。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扩大开放面积,随着开放面积达到80%,故宫大量的空间被清理出来,让拥挤的游客有了分流空间,并让很多沉睡在库房的文物有了展出机会,更让故宫在常规展览之外依托更多资源和空间策划更多的展览。其次是转变管理观念。故宫在管理方面从以保护为主转变为以服务公众为主,开始致力于提升公众参观游览的体验度,修整地面、理顺购票安检流程、科学配置厕所等,这都有利于公众在参观游览时感受到温馨和便捷。单霁翔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参观者的目的性多样化了,过去就是来旅游,但今天来的人有看展览的,有拍雪景的,有喝故宫角楼咖啡的,有买故宫文创图书的。“
需求多样化,应变也必须跟得上。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不同时段、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把这些叠加起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后是营销包装。借助互联网和自媒体,故宫经过一系列包装策划,用呆萌的形象迅速吸引大批年轻人目光,由此带出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大卖。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新技术和新渠道是成功的经验,文创产品开发也注重彰显故宫特色,体现了差异化,让公众眼前一亮,流量变现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
作为文明的载体,珍贵脆弱的文物常被束之高阁,供我们隔着玻璃恒温恒湿地观赏,却忽略了越是钦慕,越是渴望了解、渴望触碰的心理。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是对于工匠精神的尊崇,对文化的传承却不会改变。今天故宫博物院将文化自信渗透到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制作、营销的各个领域,既跟随了时代步伐,也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将文物背后的人文情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等进行了体现。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故宫运营模式的创新价值》,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一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凭借开发众多文创产品以及参与相关媒体节目制作的营销手段,古老庄重的故宫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B.故宫博物院关注人群情况显示,人群年龄集中在30~39岁,是“故宫”潜在游客的主体,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C.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类型丰富,涉及电子、教育、衣饰、美妆、家居等领域,其突出特点是“接地气”、“日常化”。
D.故宫的创新带来巨大的流量收益,2017年的收入高达15亿元,2018年故宫博物院总体收入突破了20亿元。
(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宫走红让大家明白到要推广传统文化,就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法来吸引年轻观众。
B.因为管理思维从“保护”转变为“服务公众”,所以故宫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
C.单霁翔院长的话,让我们了解到现在前来故宫的人的目的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色。
D.文化创意产品将人文关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呈现出来,这是对文化传承的坚持。
(6)“正是故宫文创的艺术心思,让大众得以在吃穿住行中了解历史,触摸过往,让传统文化融入到潮流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故宫文创的艺术心思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沉郁岳阳楼
刘醒龙
记不清上岳阳楼几多回了。想来却奇怪,每遇楼上道道飞檐、盔顶和楹柱,总会生出初临之感。
远眺洞庭碧水长天,空怀沧溟辽阔无际。
其实,天下各处名楼,都隐匿着各自沧桑的源起。岁月倥偬,时光如尘,多数来历亦真亦幻,却归于一统,或位列神话仙班,或藏于人云亦云。岳阳楼也无法僭越这种宿命。建造年代已无可考,建楼者更是无从谈起。不过,后世重修者大多为当朝历代精英,早已彪炳典册,有迹可寻。至于那建构一梁一栋的工匠,啸聚于精英们的盛名之下,只能成为历史无尽的猜度、疑问,等同虚无。就像身边的洞庭,人只注目湖水的浩渺博大,谁还在意那一点一滴呢?历史的不公正,于此可窥全貌。此为题外话,说修楼人。
溯至三国,史载首修岳阳楼者,是东吴大将鲁肃。鲁肃为人豪侠,谋勇于当时乱世,卓尔不群。鲁肃在当时的岳阳地界上大兴土木,修缮当时未曾得名岳阳楼的城楼,并不出自文化考量,只因战事所需,用以检阅和训练水军。于是,岳阳楼的前身,不以博美人眷顾而奢靡,也不为王权折腰而浮华。这楼,其沉郁之气,因与战争如孪生兄弟般同时降世,就如此钦定下来了。
时过五百年左右,至公元716年,岳阳楼等来真正懂它的人——被贬中书令张说。武则天主政期间,张说是公认的文坛领袖。从现今留存下来的《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中的“比肩羊叔子,千载岂无才”,就可管窥张说并非浪得虚名。张说被贬,祸起仗义执言,不做伪证,当朝顶撞武氏内宠。好在历史总在阴错阳差间,会留下些许幸事。“伪证案”没给张说引来灭族杀身的横灾,却给岳阳楼带来重生。
谪守岳阳的张说,开始了扩改鲁肃阅军楼。先名旧楼为“南楼”,后定名岳阳楼。实在无法想象,一个被贬的朝廷命官,一个失败的男人,面对被雨打风吹五个世纪的一座残楼,面对被惊涛骇浪濯洗拍打了五百年的一座老楼,修葺整改岳阳楼如凤凰涅槃重生之时,不以沉郁为底色,难道会为那道道飞檐、盔顶和廊柱,抹上层层浮光?
洞庭湖与岳阳楼相得益彰,如老友故旧,端坐于云谲波诡的历史长河中经年交谈,以心换心。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内涵,使岳阳楼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心灵栖息地,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或贬谪,或流亡,或失意,或落魄,心怀沉郁之气,饱尝家国悲愤,于此登楼,于此吟诗作赋。岳阳楼已然成了传统文化里的特殊符号、意蕴和象征。
如此说来,我们的历史、文化,包括传统,似乎是因贬官们的创造才得以继承。贬官失宠,跌宕,孤苦,以至孤独,恰巧掰开了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内核;贬官在外,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于是文写了,词赋了,且性情感喟大多真挚。人因文立,文因人诵。历史有了,文化有了,传统也就立起来了。北宋庆历四年春,同是贬官的滕子京,在岳阳楼也是走此老路。谪贬到洞庭湖边的第二年,他便集资重修岳阳楼,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大约滕氏觉得自己被贬得不够远,也不够狠,也或许自知才华有限,便想起另一位贬友,远在千里外的邓州地方官范仲淹。
终生未登岳阳楼的范知州,仅凭滕氏遥寄书画一幅,就借湖写楼,凭湖抒怀,当然,也只如此经历过从极乐到极忧的贬官,才有了比常人更加深刻的忧乐体味,而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此,世间就有了从未有过的洞庭水映岳阳楼胜景。中国文化的吊诡和奇妙,于《岳阳楼记》展示得淋漓尽致。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修岳阳楼之人多是历代精英,他们彪炳史册,但那些建构一梁一栋的工匠们,却被历史湮没,寂寂无名,历史的不公由此可见一斑。
B.贬官因其失意的经历而转向自然,寄情山水,作文写赋,正是因为这些贬官们的创作,我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才得以继承。
C.文章通过写鲁肃、张说、滕子京等人修缮岳阳楼,以及后世文人墨客藉其寄情抒怀,叙写了岳阳楼的历史,突显了岳阳楼所承载的文化与传统。
D.文章将洞庭湖和岳阳楼比作老友故旧,二者相得益彰,洞庭湖的浩荡加上岳阳楼的厚重,使得此地成为唐以后许多文人的心灵栖息地。
(8)文章作者为什么说岳阳楼是沉郁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9)文章说“岳阳楼已然成了传统文化里的特殊符号、意蕴和象征”请以你读过的相关诗文为例,具体谈谈岳阳楼承载了哪些民族情感和人文情怀。(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明年稔,偿不愆素。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纮每议狱,必傅经谊。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请治妄谳者。”不从。擢刑部郎中。元祐
初,为夏国母祭奠使。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纮事兄纯礼甚备。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孙一人。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节选自《宋史•杜纮传》)
注释: 傅经谊:引经据典 谳:审判定案 修贡:进献贡品 迓者:接待者 黪:浅青黑色 胶扰:扰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B.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C.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D.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出身;其他二、三甲分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
B.郎中,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为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是尚书、侍郎、丞以下的官员。
C.元祐,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用以表示年份。
D.表,古代文体中奏章的一种,用于陈述较重大的事件,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纮体恤百姓,重视亲情。任永年县令时,他设法帮助百姓度过饥荒;侍奉兄长礼节周到,并悉心照顾兄长的家人。
B.杜纮审案严谨,执法严格。对于罪案,他结合经书的义理加以审决;对于懦弱无能的官吏,他建议朝廷加以惩处。
C.杜纮忠君爱国,不辱使命。担任夏国母祭奠使时不卑不亢,维护国格;面对西夏索要疆土的无理要求,他严格驳斥。
D.杜纮足智多谋,沉着冷静。担任应天府知府的时候,有人妖言惑众,妄图引起民变,他以静制动,成功消弭了动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5分)
②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①,诗人例作水曹郎②。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
【注释】①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都员外郎。②水曹郎;水部员外郎。粱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朱代的孟宾于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曹郎。③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诗人曾自注:“捡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以自嘲的口吻开头,说只能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又含有几分牢骚。
B.颈联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是夸张愤怼之语。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这首诗语言平实清浅,却深刻地揭示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15)请赏析颔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到,只有拥有强有力的背与翼,大鹏才得以“________,________”,然后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冥,并生发出观雾如马、问天正色的豪情。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
。
(3).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陶瓷艺术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全世界_______的一种艺术语言,似乎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制作瓷器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否则,不可能制造出________的瓷器。中国陶瓷上有“中国故事”,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工匠们惯于使用“减法”,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而( )通过这种以图代文的方式,实现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中国传统故事画也传到了异国他乡。中国瓷器所蕴藏的“中国风”,令西方人___________,但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________。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各方力量应该携手,把陶瓷上的中国故事讲得精准、透彻、动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耳熟能详 美轮美奂 拍案叫绝 张冠李戴
B.有目共睹 精美绝伦 拍案叫绝 南辕北辙
C.耳熟能详 精美绝伦 赞不绝口 张冠李戴
D.有目共睹 美轮美奂 赞不绝口 南辕北辙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故事内容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B.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容易被理解的话本小说,当时很流行。
C.这些故事内容通常取材于容易被理解的话本小说,当时很流行。
D.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B.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C.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D.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①_____________。如果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②_____________。唐代文人之醉酒,固然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且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因此,有人说③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句)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 (5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②有的人与自己的思想在一起时缺乏安慰,就会不断在外部世界里寻求某种娱乐。——美国心理学家玛利亚•梅森
③独处,最能检验一个人灵魂的深度。——周国平
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都要面对与自己相处的时光。你对如何与自己相处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这说明审美价值重于实用价值”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二段句子“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C.“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五段说“凝聚着美……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目的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D.根据第五段可知“即考虑到人对科技产品的尺寸的要求”为无中生有。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错在“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互不缺少的关系。缺少“效率、性能”的科技,没有使用价值。而缺少“人文要素”的科技创新美感。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根本原因在于”错,原文第六段只是说“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设计者”应该是“决策者”。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2018年故宫博物院总体收入突破了20亿元”理解错误,未然变已然。原文材料一第二段中“论坛中众多企业家对于2018年度故宫博物院总体收入规模突破20亿元表示乐观”,20亿元只是期待值,并非已经实现的目标。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就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法来吸引年轻观众”不对,结合原文“随着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的火爆,和相关影视综艺的走红,故宫的品牌形象从古老庄重的博物馆和宫殿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越来越迎合年轻游客的需求,也不断……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可知,是管理者的创新思维创意做法导致了故宫的走红。B.“管理思维从‘保护’转变为‘服务公众’”理解失当,原文是由“保护为主”转变为“服务公众为主”。D.“
文化创意产品将人文关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呈现出来”偷换概念,原文是“人文情怀”,不同于“人文关怀”。
6.正确答案:
示例
故宫文创艺术心思有:①用年轻人的方式,不断追求创新突破,使产品类型多样,实用性强。②借助互联网和自媒体等营销手段,吸引民众目光。③保留差异化以彰显自身特色,不盲目跟风。④文创产品网络经营主体多元化(销售渠道多元化),将传统销售与电商销售结合,拓宽销售渠道。⑤挖掘潜力,改变管理方式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答案解析:
阅读文本结合“故宫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吸引年轻观众,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故宫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吸引年轻观众,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借助互联网和自媒体,故宫经过一系列包装策划,用呆萌的形象迅速吸引大批年轻人目光,由此带出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大卖。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新技术和新渠道是成功的经验,文创产品开发也注重彰显故宫特色,体现了差异化,让公众眼前一亮,流量变现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通过挖掘潜力、提升管理、包装营销、文创开发等措施,故宫成功地将自己打……了众人的眼球,也为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收益”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出答题要点。
7.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四个选项均考核文章的内容。B.“正是因为这些贬官们的创作,我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才得以继承”说法绝对,原文说“我们的历史、文化,包括传统,似乎是因贬官们的创造才得以继承”,是为强调贬官创造的意义重大,并非确切、唯一原因。
8.示例:
①史载首修岳阳楼的鲁肃,他修缮岳阳楼,是因战事所需,用以检阅和训练水军,故不为享乐,不为王权,自有一番沉郁之气。②唐朝修缮岳阳楼的张说,本是被贬之人,心中自有沉郁之气,加之岳阳楼有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张说修缮时同样会以沉郁为底色。③岳阳楼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心灵栖息地,这些诗人大都心怀沉郁之气,或饱尝家国悲愤,凭楼抒忧国济世之怀,更增添了岳阳楼的沉郁之气。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概括情节的基本能力。概括要求概括作者说岳阳楼是沉郁的原因,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史载首修岳阳楼者,是东吴大将鲁肃”“这楼,其沉郁之气,因与战争如孪生兄弟般同时降世,就如此钦定下来了”“岳阳楼等来真正懂它的人……被贬中书令张说”“‘伪证案’没给张说引来灭族杀身的横灾,却给岳阳楼带来重生”“谪守岳阳的张说,开始了扩改鲁肃阅军楼”“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内涵,使岳阳楼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心灵栖息地,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或贬谪,或流亡,或失意,或落魄,心怀沉郁之气,饱尝家国悲愤,于此登楼,于此吟诗作赋”概括答题要点。
9.示例:
①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忧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成为许多士大夫的精神信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从容,将个人荣辱得失置之事外,同样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②岳阳楼因杜甫的《登岳阳楼》而承载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杜甫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在登临岳阳楼之际,仍然发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感叹,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纸上。③
岳阳楼因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而承载了文人墨客的逸致豪情。诗中“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烦忧尽去,畅然自得的情致;“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写诗人酣饮之后,凉风起时,翩翩而舞的情状,尽显其超脱豁达的豪情逸致。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情节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内容是以你读过的相关诗文为例,具体谈谈岳阳楼承载了哪些民族情感和人文情怀。答题时注意结合读过的相关岳阳楼的文章,如结合《岳阳楼记》谈人物情怀和民族精神,范仲淹承载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这已承载了其精神内涵和独特的人生价值;杜甫的《登岳阳楼》展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人生情怀;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表现出一种豪迈的人生价值,这些都是岳阳楼所呈现的精神内涵,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具体阐释。
1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先排除断句一致处,再判断不一致处正确断法;
“纮载与归医视之”,此处“归”的宾语应该是省略了的“京师”,“医”作“视”的主语,应该在“医”前断开,排除AD;
“或以为嫌不自恤”,此处“嫌”是犯忌讳的意思,若接“不自恤”为宾语,语意不同,应划分为两个句子;排除BD;
整句译为: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城等待选官调职,在旅社中卧病,杜纮接他回家,请医生为他诊治。马随最终死亡,杜纮在自己家中为其办理丧事。有的人认为犯忌讳,不顾惜自身,他的高风亮节大概出自他的天性啊;
1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错误;“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出身;其他二、三甲分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错误;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1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错误;“担任应天府知府的时候”错,原文“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可见平息动乱的事情发生在杜紘担任郓州知州的时候;而“徙知应天府,卒”,在任上去世。
13.翻译句子正确答案:
示例:
①杜纮把所负责的工作向皇帝汇报,宋神宗第二天与宰相谈到这事,称赞杜纮的汇报简洁明了,但最终没有采用。
②没过多久,抓住了盗贼,原来是坏人妖言惑众,正像他预料的情况一样,于是查实处死了坏人。
答案解析:
①对:应答,引申为汇报;翌日:第二天;语:交谈;嘉:称赞;果用:最终采用。整句译为:杜纮把所负责的工作向皇帝汇报,宋神宗第二天与宰相谈到这事,称赞杜纮的汇报简洁明了,但最终没有采用;
②居:过了;无何:不久;乃:是;所揣:预料的情况;按诛:查实处死;整句译为:没过多久,抓住了盗贼,原来是坏人妖言惑众,正像他预料的情况一样,于是查实处死了坏人。
译文:杜纮,字君章,刚考中进士时任洺州永年县令。当时正值荒年,老百姓想逃往外地谋生,杜纮让人对老百姓说:“我不能让你们一定不出去,(但)如果你们能留下来,我一定让你们不挨饿。”老百姓欣然听从他的劝告。杜纮于是让官府印制票据,平价向富户借贷粮食,约定丰收之年监督偿还。于是老百姓都能填饱肚子,没有人逃往外地。第二年粮食丰收,向富户偿还借贷时不超过原来约定。宋神宗听说他很有才干,于是任命他为大理寺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并负责撰修《武经要略》。有一次杜纮就所担负工作向皇上奏报,宋神宗第二天与宰相谈话,称赞杜纮奏陈简洁明白,并很快就采用。杜纮每次与人商议各类讼案,一定引经据典妥善办理。又说:“天下的囚犯应该被处死的,吏员懦弱无能不能执法,就总归结于案件疑难。杀人后而定为疑难案件,这是放任老百姓被杀的借口。请求惩治胆大妄为的断案之人!”(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之后)杜纮升任刑部郎中。宋哲宗元祐初年,他担任夏国国母的祭奠使。当时西夏刚向大宋进献贡品,杜纮来到夏国,夏国人态度十分傲慢,接待者身穿兽皮做得衣服,给他安排下人坐的座位,座位上蒙着灰黑色的饰物,并且不下跪接受诏书。杜纮斥责他们说:“宋朝皇帝的慰问礼十分丰厚,今天就不能上礼了。”夏国人畏惧才开始恭敬。以后,夏国使臣来到宋朝,请求归还宋朝占领之地。杜纮将他迎接到宾馆,夏国使者想入见宋朝天子并有所陈述,杜纮制止他,夏国使者出语十分没有礼貌。杜纮说:“夏国国王假如有所请求,一定会写在表函之内,这是国家大事,朝廷怎能凭使臣的口传决定能不能吗?”接着连着驳斥他,夏国使者才不敢发言。任郓州知州(期间),曾有人在城角高举旗帜,并在旗上书写妖言,妄图引发民变,全州百姓都十分震撼。时间不长草场大白天发生火灾,正如妖言上所载之事相同,百姓更加恐慌。有人提出在城内大肆搜捕(他们),杜纮笑着说道:“坏人奸计正在此,他们就是希望趁我们受惊扰而发动变乱,为什么要跳进他的圈套呢?他们办不成什么大事的。”没过多长时间,就抓住了盗贼,(果然)是坏人妖言惑众,正如他揣测到的一样,于是依法将坏人诛杀。后来杜纮又担任应天府知府,死到任上,终年六十二岁。杜纮对其兄杜纯十分敬重。在郓州任上听到其兄逝世的消息后,哭着说:“兄长教育我长大成人,今天他去世我(却)不能亲自陪在他身边,我死不瞑目呀。”正赶上奉旨进京,于是在京门迎接其兄的灵柩,他的哀哭声感动到路人。他把自己的俸禄都给了寡嫂,并向朝廷陈述其兄功劳,让其兄子孙一人为官。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城等待调任官职,生病住在旅店,杜纮与他一同乘车回家,请医生为他诊看。马随最终不幸去世,杜纮在自己家中为其办理丧事。有人认为这有犯忌讳,(但他依然)不顾惜自身,他的高风亮节大概出自他的天性啊!
14.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是夸张愤怼之语”错。苏轼贬谪黄州。所领的官衔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而且“不得签书公事”,形同流放的罪人。所以诗人以逐客自命。是自我宽慰,略带牢骚,并非夸张愤怼之语。
15.示例:
①联想、想象丰富(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味觉、嗅觉形象)。诗人初到黄州,见“长江绕郭(城)”“好竹连山”,顿时产生了“知鱼美”和“觉笋香”的意趣,找到了自己的独得之乐,表现出诗人对来来生活的憧憬。
②紧扣“初到”的题意,也表露出诗人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答案解析:
颔联,写初到黄州,正月刚过,又寄居僧舍,却因黄州三面为长江环绕而想到可有鲜美的鱼吃。因黄州多竹而犹如闻到竹等的香味,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视觉形象立即转化为味觉嗅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紧扣“初到”题意,同时表露了诗人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16.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1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耳熟能详”:听得熟悉,乃至能够详细地复述出来。“有目共睹”: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语境说的是陶瓷艺术作为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全世界都很熟悉它,所以此处选用“耳熟能详”。排除BD项。“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的,而且一般多用于赞美新屋。“精美绝伦”:精美:精致美好。绝伦:没有可以相比的。精致美妙得没有东西可以比得上。此处说的对象是瓷器,所以应选用“精美绝伦”。“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语境说“中国瓷器所蕴藏的‘中国风’”,令西方人赞赏得不停。应选用“赞不绝口”。排除A项。“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南辕北辙”: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语境说“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会弄错对象,此处选用“张冠李戴”,排除A项。综上分析,本题选C项。
1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容易被理解”是指“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的“这些故事”,而不是“话本小说”,所以应排除BC项。比较AD两项,A项中的“内容”和“故事”有重复的嫌疑,且D项中“又”承接上文。所以应排除A项。本题应选D项。
19.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作句首状语,缺少介词“在”所以A项错误。B项,这给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C项“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缺少主语。所以C项错误。故本题选D项。
20.(1)都离不开酒 (2)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3)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21.正确答案:
示例:
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22.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本则材料旨在引导考生对生活方式、人生格局进行思考。材料一引自中国古典著作,意思是:这就是内心真诚,会流露于言表,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自一人时也会慎重。提出君子慎独。材料二为外国名言,点出生活中有些人不会与自己独处,希冀借助外部世界的消遣来缓解独处的无措。这是说人应该学会独处。材料三“最能检验灵魂的深度”强调了独处的能力与追求与个人思想灵魂的重要关联。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独处”这一核心议题。写作应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如何与自己相处”这一要求阐发自己的感触和思考
参考立意:
1.独处的妙处;
2.这个时代需要学会独处;
3.独处是一种能力;
4.君子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