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4.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NCS20200707 项目第三次模拟测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
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就在中国人民站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如火如荼地开展捍卫人类生命斗争的关键
时刻,美国一家媒体主持人在节目中妄称新冠病毒源自中国,竟然在其节目中信口雌黄地要
求中国人“道歉”,这充分暴露出美国部分人颠倒黑白落井下石的嘴脸。
造成“新冠肺炎”的病毒究竟来自何处,各方都在进行科学探究,寻找事实基础。其中,
一些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是受害者、是在“替人背锅”。这样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和依据,正
如中国权威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近日所强调的,病毒首先出现在中国,但不一定发源
于中国。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敢于担当,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除在国内取得积极
成效外,也给世界作出贡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中国强有力的举措为全球疫情防
控赢得了时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指出,中国举国动员应对严峻挑战,以巨大的牺牲
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
说到“道歉”,人们不会忘记,在近几十年间,美国在全世界制造的灾难,有战争性质
的、有经济性质的,也有危害人类健康的疫病性质的。也许,需要向世界人民道歉的应该是
美国。
(摘编自闻悟、徐贻聪《事实面前,美媒的“中国道歉论”不攻自破》,3 月 7 日人民网)
材料二: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扩散蔓延,“信息病毒”“政治病毒”也借机生事。比如,
西方一些反华势力造谣说,“中国防控不力导致病毒扩散至其他国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甚至污蔑中国提供的数据不完善,给美国防疫增加难度,企图让中国为美国防控疫情不力“背
锅”。
事实上,中国疫情防控做得怎么样,国际社会早已作出公允评价。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
- 2 -
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成功避免或者至少预防了 10 万病例的发生,构建起了防止
疾病国际传播强有力的第一道防线。
3 月 6 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最新社论指出,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的巨大公共
卫生投入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显然,作为疫情防控第一线,中国作出了巨大牺
牲,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世界赢得了时间,积累了经验。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至于蓬佩奥将美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问题归咎于“不完善的中国数据”说法,完全违
背事实。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中国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
积极主动、公开透明地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西方一些反华势力和政客把责任推给中国,是将政治利益置于公众利益和常识之上,对
中国进行新的攻击与抹黑,并试图为个别西方国家防控疫情的混乱与不力开脱。这种论调堪
称新的“政治病毒”。
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在继续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不断深化疫情防控国际
合作。一方面,中国继续与世卫组织保持紧密沟通,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积极实
施联合专家考察组的相关建议,在世卫组织框架下开展技术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更多
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外方提供援助。比如向巴基斯坦、日本、
非盟等提供检测试剂,向很多国家分享治疗方案,通过各种渠道向外方捐赠抗疫物资、派遣
志愿专家团队等。
事实胜于雄辩。在这场全球战“疫”中,中国从未缺席。
(摘编自国际锐评评论员《反华政客企图让中国为疫情“背锅”,国际社会不答应!》,3
月 7 日中央产电总台国际在线)
材料三: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波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数千人死亡。其中,韩国、意
大利、伊朗成为中国境外疫情最严重的三个国家。
在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人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到
了 21 世纪的今天,面对公共卫生领域不可预见的“黑天鹅”和极有可能发生的“灰犀牛”,
人类依然显得十分无力。
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需要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以及地方社区的通力合作。唯有整个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守望相助”,方能不断战胜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全球蔓延。
加强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理应成为国际发展政策的优先关注领域,世界各国都应该以更开
放的心态更积极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与国际合作,以便相互汲取和吸纳前沿的健康新知、干
- 3 -
预举措以及更专业化的危机处理与应对经验。唯其如此,才能在公共卫生的共同敌人面前,
不断取得人类共同的胜利。
(摘编自胡玉坤《全球化下的公共卫生:变化与挑战》,3 月 5 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民站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所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斗争,对赢得世界抗疫的全
面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B. 有国际舆论认为造成“新冠肺炎"的病毒并非源于中国,中国权威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也持这样的观点。
C. 材料二指出反华政客企图让中国为疫情“背锅”,这里的“锅”与材料一论及的“替人背
锅”的“锅”所指相同。
D. 材料三能从道理上说明材料和材料二所述蓬佩奥等人的做法是错误的,并指出了面对疫情
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2. 根据材料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场全球战“疫”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表现出了应有的担当,对此,国际社
会已有公论。
B. 需要向全世界人民道歉的应该是美国,因为近几十年间恰恰是美国在全世界制造了多种多
样的灾难。
C. 西方一些反华势力与蓬佩奥相互唱和攻击抹黑中国,是由于他们与中国缺乏沟通,因而不
了解、不理解中国。
D. 在全球化的时代,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应该积极寻求和开展国际社会防疫合作,切忌将
疫情政治化。
3. 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世卫组识在命名病毒时,禁止冠以国家和地区名。”
B. “意大利那不勒斯市青年人发起拥抱中国人的快闪活动,很多民众参与其中。”
C.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
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D. “14 亿人民凝聚起抗疫阻击战的磅礴力量,诠释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向疫逆行、敢于
牺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的防疫抗疫精神。”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 4 -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
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
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为赢得世界抗疫的全面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言过其实;
B 项,钟南山的观点是“不一定”发源于中国;
C 项,“两个锅”所指不同,前者是指“新冠病毒源自中国”,后者是指中国提供的数据不完
善,给美国防疫增加难度”。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
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C 项,“是由于他们与中国缺乏沟通,因而不了解、不理解中国”于文无据,也与原文内容不
符。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
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项,为习近平语。材料二的正面观点是“在这场全球战“疫”中,中国从未缺席”,并展现
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故选 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
(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
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
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
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5 -
材料一:
件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眼下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电池寿命,都有大幅
增加。国家工信部规定,从 2016 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必须提供 8 年
/12 万公里质保,目前上汽荣威、比亚迪、江淮新能源等品牌都作出了动力电池 8 年/15 万公
里的质保承诺。同时,在首批新能源车已开始批量报废的背景下,电池回收体系正在逐步建设
中。
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 ,包括动力电池的成本、使用率、回收体系等方面
的问题,未来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此外,专家还提醒,电池的衰减和使用寿命跟使用方法
有很大关系,因此车主应学会科学用车:“最好的做法就是频繁充电,让它保持电荷在中等水
平;其次在驾驶习惯上也要减少急加速和急减速,最后就是要避免在高温下经常使用。”
(摘编自陈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及梯级利用体系已经起步》)
材料二:
一般情况下,如果容量性能降到 30%以下,动力蓄电池就不再能梯次利用,只能拆解报废。
电池被拆解后,可回收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例如钻、锂、镍等贵金属。这些资源将
再次转化为电池的制作材料,这是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体系中最后也
是最关键的环节。
动力蓄电池的拆解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拆解和化学拆解两种。由于化学拆解中使用的强酸
强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这种方法没有受到鼓励。除了拆解过程可能造成污染,高成本也
是阻碍退役电池回收再生的难题。据相关拆解企业负责人介绍,广泛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回
收价值较低,处置成本过高,再生收益远不抵其再生成本,这大大影响回收企业的积极性。
除了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回收成本,发放补贴也是业内广为认同的方案。为了实现精准补
贴,部分地区仿照家电回收补贴的做法,设立专项基金;不过,是否适合补贴、如何制定标准、
怎样具体操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旧电池该去哪?电池回收启动溯源管理》
材料三:
目前,废旧电池再生利用行业已有一定规模,并实现了产业化。有关企业大多由废弃电器
电子产品处理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发展而来,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具备
相应工业基础的中小城市。
行业已具备较成熟的设备和工艺,但是仍有技术升级空间。拆解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开发
出了“自动化拆解成套工艺”和“电解液与隔膜拆解回收工艺”。再生利用以湿法冶金及物
- 6 -
理修复法为主。湿法冶金方面,已经开发出了“定向循环和逆向产品定位”工艺和“液相合
成和高温合成”工艺。物理修复方面,也已经实现了对电池单体自动化拆解、粉碎及分选,再
通过材料修复工艺得到正负极材料。但是,行业还存在锂金属回收率不高、多种电池回收处
理兼容性不强等问题。目前,与再生利用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正在加快研究制定。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材料四:
(数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及梯级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
4. 下列对“动力蓄电池回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的成本、使用率、回收体系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有望在未来得到解
决,这完全得益于产业政策的制定调整。
B. 拆解报废的动力蓄电池所获得的贵金属将被转化为电池的制作材料,这在构建动力蓄电池
- 7 -
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体系中最为关键。
C. 破解退役电池回收再生的难题,既要考虑降低处置成本以提高企业回收的积极性,也要考
虑在拆解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D. 虽然废旧电池再生利用行业已有一定规模,并将实现产业化,但仍存在锂金属回收率不高、
多种电池回收处理兼容性不强等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不仅要做好回收和利用,也要在降低衰减速度和延长使用寿命上下工
夫,后者与车主的充电方法和驾驶习惯有很大关系。
B. 2018 至 2022 年中国理论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量会逐渐递增,尤其是 2020 年前每年都成倍增
加,但随后回收量的增速将会明显放缓。
C. 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后,当容量性能低于 30%丧失梯次利用时,将拆解报废,2018 至 2022 年
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的市场规模均将呈增长趋势。
D. 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量增长速度于 2021 年将会有明显下降,这与动力电池生产技术提高密
不可分,也与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减少有关。
6. 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结合材料分
别从行业和政府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D
6. ①行业方面:加快研究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回收利用和拆解技术,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
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体系。②政府方面:加强监管和指导力度,推进行业标准制定,制定相应
的行业的补贴政策。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动力蓄电池回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
行比较。
A 项,分析原因以偏概全,结合“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包括动力电池的成本、
使用率、回收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未来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分析,原因应该还包括“市场
需求”。
B 项,将“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换成了“贵金属”,偷换概念。
- 8 -
D 项,变“已然”为“未然”,原文为“并实现了产业化”。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D 项,“这与动力电池生产技术提高密不可分,也与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减少有关”无中生有。
结合材料四图表内容“2018——2022 年中国理论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量”“2018——2022 年中
国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市场规模”分析,选项内容无中生有。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
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
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一般情况下,如果容量性能降到 30%以下,动力蓄电池就不再能梯次利用,只能拆解报
废。电池被拆解后,可回收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例如钴、锂、镍等贵金属。这些资
源将再次转化为电池的制作材料,这是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体系中最
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包括动力电池的成本、使用
率、回收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未来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等分析,行业方面加快研究制定行
业标准,提高回收利用和拆解技术,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体系。
结合“目前,与再生利用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正在加快研究制定”“除了通过技术创新降
低回收成本,发放补贴也是业内广为认同的方案。为了实现精准补贴,部分地区仿照家电回
收补贴的做法,设立专项基金”等分析,政府方面加强相关产业的监管,推进行业标准制定,
制定相应的行业补贴政策。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只陌生的排球
袁省梅
- 9 -
张红来了后,袁雪亮就不再是女生的中心了。
袁雪亮学习成绩好,同学喜欢,老师宠爱,她的内心就骄傲得不得了,给同学讲题,或
者收发作业本时,说着话,就不耐烦了,就皱着眉头,把手里的书当成了扇子,哗啦啦哗啦
啦,扇着,还大呼小叫,懂了没?到底懂了没?笨死了。同学若还是不会做,她的嘴里就会
咕哝出一大串动物名字,猪狗猫驴马牛。同学羞得脸红脖子粗,也没奈何,还得赔着笑脸。
袁雪亮是班长,谁敢得罪她?由着她骂吧。
张红来了,班里的格局一下子就发生了错位,移动,重新组合。张红学习好,作业按时
完成,袁雪亮拿不住人家,况且,张红带来了一个排球。
袁雪亮没见过排球,同学们都没见过排球。体育老师的宿舍床下有颗篮球,上体育课也
不拿出来让学生玩。张红刚把排球从网兜掏出,同学们就呼啦啦把她围了起来。
正是课间操时间。跟袁雪亮一起玩沙包的同学一个都没了。都跑到张红身边看排球去了。
袁雪亮抓着手上的沙包,瞅了张红一眼,咬咬槽牙,扭脸走进了教室。
袁雪亮坐在教室里等着上课。
袁雪亮知道她的风采在课堂上,在难题上。课间操后是一节几何课。袁雪亮那节课的反
应让老师惊讶,是欢喜,按捺不住地,夸奖她,用尽了好听的词藻,翻来覆去的,几乎是,
唠叨得过分了,反复地叫同学们向袁雪亮学习。
可是,一下课,袁雪亮就蔫了。她的磁场不能把同学们吸引到她的身边,她又不愿向张
红和她的排球走去。她坐在课桌前,翻看一本书,眼睛盯着书,耳朵却一下不漏地捕捉着教
室外的动静。教室是土坯房,同学们在土院子的打闹玩笑,很清晰地,就传了过来。袁雪亮
就有点恨那些同学,当然,还有张红。他们,她一个也不想理会了,谁要问她作业,休想。
袁雪亮抛过去的是长了刺的狠话,蒺藜核般,石子蛋般,砰砰砰,砸得同学们也气恨,也气
馁,是有些无奈了。作业做不完哪行?末了,还是涎着脸去讨好袁雪亮。袁雪亮等同学把好
话说尽了,她才从她的孤独的深处走出来。怎么说呢?也委屈,也郁闷。给同学讲着题,也
没了前些日子的骄傲和开心。她知道,讲完题,他们,就会去找张红了。
袁雪亮想张红来问题就好了。可是,一直的,她等得山高水长,云散水流,都没有等上
张红来。原来是,张红根本无所谓作业的完成,是不在乎成绩的好赖。张红说,中考完,就
上体校。袁雪亮听到这一消息,就更气闷了。没来由的,头上像是被罩了个罩子,压抑,难
过,竟然,失眠了。
老师看到袁雪亮的状态,萎靡,恍惚,有时又莫名的兴奋,就着急得不行。中考就要到
了,袁雪亮是老师手里的一个宝啊。老师找袁雪亮谈话,问来问去,袁雪亮低着头,不说话,
- 10 -
脚尖在地上刺刺地划出一道道白的印子。院子里张红跟同学们的玩闹声挤了进来,是太热闹
了。袁雪亮听着,突然想哭,她真的就哭了。眼里掏出一面井一样,泪水咕嘟咕嘟往外冒。
有一天,张红的排球穿过洞开的窗户打在了袁雪亮的课桌上。张红热气腾腾地跑进来,
连声地说着对不起。袁雪亮手里抓着排球,竟不知该怎么办?张红也不要球,拽着袁雪亮,
说,玩去吧,老做老做,有啥意思?袁雪亮心里咯噔一下,随即,就是一片空白,她不知道
怎么应付张红了。就一闪,躲开了。抬眼看见张红白的牙,白的脸,眼睛也大,黑亮黑亮的,
漾着水般好看。
张红说,别做了,玩去吧。
张红说得诚恳,好像是,恳求了。袁雪亮觉得胸口有些东西在轰然坍塌。她心里还在骄
傲地拒绝着,脚却跟着张红到了院子。原来,她是一直等着张红来叫她。袁雪亮抓着排球,
心里揣了只小兽般,忽突忽突地欢喜了。
打完球回到教室,袁雪亮从本夹里抽出一张粉色的信纸,带香味的那种,给张红。张红
接过袁雪亮的信纸,给了袁雪亮半块带香味的橡皮。袁雪亮知道,这种橡皮叫糖果橡皮。袁
雪亮看见张红的文具盒里还有半块,她的心莫名地欢腾了起来。她喜欢这小小的半块。要是
张红给她一块,她肯定不会要。
张红看着袁雪亮,突然说,雪亮你真好看,跟电影明星一样。张红说着就把一张电影明
显的大头照给袁雪亮看。袁雪亮知道自己没有人家明星那么好看,可她听张红这么说她,好
像她真的跟电影明星一样好看了,她心里就欢喜得不得了。
袁雪亮咯咯咯笑得好开心,觉得自己好久都没有这么开心地笑过了。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语言鲜活生动,人物形象饱满,文中不是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而是聚焦于人物心
理,以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形象描述表现人物情态变化。
B. 作者善于铺垫蓄势,前文不断强调袁雪亮的等待、关注着外面打球的声音,为后文她最终
跟着张红出去打排球的突转情节埋下伏笔,增强了小说情节的合理性。
C. 小说人物心理刻画细腻传神,“她喜欢这小小的半块,要是张红给她一块,她肯定不会
要。”既写出了袁雪亮外表的自尊与矜持,又写出了她内心深处的自卑。
D. 小说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群体中的小故事,刻画出人物细腻而复杂的心路历程,让读者走
进人物心灵的同时,思考人际交往问题,给人以丰富的人生启迪。
8. 结合原文,简要概括张红转学来了后袁雪亮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9. 小说以“一只陌生的排球”为题,有结构艺术、人物刻画、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
- 11 -
从上述角度,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意蕴。
【答案】7. C 8. 嫉妒(或失落)——憎恨(或自闭)——委屈、郁闷——压抑、难过——萎
靡、恍惚——欢喜、开心。
9. ①“一只陌生的排球”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袁省梅与张红的交往事件,使小说叙事更集
中。②“排球”点明了张红体育特长生的特点;“陌生的”写出了袁雪亮看到张红带来的不
一样的学习生活方式、同学关系所受到的心理冲击。③“一只陌生的排球”象征着袁雪亮与
张红及其他同学之间情感的融合,打破了袁雪亮内心的骄傲与孤独,融化了袁雪亮与张红、
同学们之间情感的坚冰。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又写出了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分析错误。“要是张红给她一块,她肯定不会要”,写
出了袁雪亮外表的自尊与矜持,“她喜欢这小小的半块”写出了袁雪亮获得友情后的喜悦,
以及长久以来对友情的渴望、期待。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
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
概括袁雪亮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由“袁雪亮抓着手上的沙包,瞅了张红一眼,咬咬槽牙,
扭脸走进了教室”概括出“嫉妒”;由“她一个也不想理会了,谁要问她作业,休想。袁雪
亮抛过去的是长了刺的狠话,蒺藜核般,石子蛋般,砰砰砰,砸得同学们也气恨,也气馁,
是有些无奈了”概括出“憎恨”;由“也委屈,也郁闷。给同学讲着题,也没了前些日子的
骄傲和开心”概括出“郁闷”;由“袁雪亮想张红来问题就好了。可是,一直的,她等得山
高水长,云散水流,都没有等上张红来……袁雪亮听到这一消息,就更气闷了。没来由的,
头上像是被罩了个罩子,压抑,难过,竟然,失眠了”概括出“压抑、难过”;由“老师看
到袁雪亮的状态,萎靡,恍惚,有时又莫名的兴奋”“袁雪亮听着,突然想哭,她真的就哭
了。眼里掏出一面井一样,泪水咕嘟咕嘟往外冒”概括出“萎靡,恍惚、难过”;由“袁雪
亮觉得胸口有些东西在轰然坍塌。她心里还在骄傲地拒绝着,脚却跟着张红到了院子。原来,
- 12 -
她是一直等着张红来叫她。袁雪亮抓着排球,心里揣了只小兽般,忽突忽突地欢喜了”“袁
雪亮咯咯咯笑得好开心,觉得自己好久都没有这么开心地笑过了”概括出“欢喜、开心”。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抓关键词,关注文中照应标题、
点明标题的文字,理解题目的本意,然后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还
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情感)意义。
“一只陌生的排球”为题,从情节结构上看,“张红带来了一个排球”“袁雪亮没见过排球,
同学们都没见过排球”“张红刚把排球从网兜掏出,同学们就呼啦啦把她围了起来”“张红
的排球穿过洞开的窗户打在了袁雪亮的课桌上”“袁雪亮抓着排球,心里揣了只小兽般,忽
突忽突地欢喜了”,可见“排球”作为文章的线索,串联起故事情节;从人物塑造上看,题
目中的“排球”很好的点明了体育生张红的身份特征,“陌生的”反映了袁雪亮见到排球以
及由此引发的紧张同学关系时的心理状态;从题目意蕴的角度看,“一只陌生的排球”表层
指的是引发两个人矛盾、冲突的事物,深层是指靠着这只排球化解、融洽了袁雪亮与张红及
同学之间疏远的关系,使骄傲的袁雪亮从中得到了成长。
【点睛】探究“作品的意蕴”: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
深层次。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
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文本中的意蕴,是其思想、
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
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会兴辽
东之役,征税百端。于时王纲驰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
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
矣。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
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
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
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
- 13 -
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
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都相讼,以贵
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论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
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
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逆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
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
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
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
政清静/不严而肃/
B.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
政清静/不严而肃/
C.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
清静/不严而肃/
D.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
政清静/不严而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后来职权逐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
行政长官。
B. 受诏:指奉皇帝的命令。“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 ,有手诏、遗诏等。
C. 诣阙:指奔赴朝廷。“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晾望的
楼,后可借指朝廷。
D. 持节:“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执之以为凭证或信物。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
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
B. 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
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官员都竭心尽力,是各县中最好的。
- 14 -
C. 魏德深声名远扬,奸邪之人震恐。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
结而心生恐惧,待在家中不敢出门;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
D. 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
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2)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每当进剿失败,就把军械完全丢弃,总是从老百姓那里征调,动不动以军法要挟(百
姓),这种情况发生很多次。
(2)馆陶县的父老又前往郡里提出诉讼,认为贵乡县的文书是假的,郡里无法作出裁决。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如本题中,圈出句子中名词、代词,如“毗”“郁林令”“德深”“隋文帝”“挽郎”等,
然后根据句意、语法进行排除。“为”是动词,宾语是“隋文帝挽郎”,动宾结构完整,其
后应断开,排除 C 项。“书佐”是官职,与前面“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都做“历”
的宾语,且“以能迁贵乡长”的主语都是“德深”,不是“书佐”,故排除 D 项。“迁”是
动词,宾语是“贵乡长”,故在“乡长”后断开,排除 B 项。
译文:他的父亲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郡书佐、武阳郡
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长。他治理地方喜好清静无为,不采用严厉的办法而
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 15 -
D 项,“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错误,“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
凭证,未必是“出使外国”。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
“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
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 项,“……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错误,原文“自德深至县……逃窜之徒,归来如
市”,“逃窜之徒”指的是逃犯,“归来如市”是指这些潜逃在外的犯人因受到魏德深的影
响,纷纷前来自首。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
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赋分点:
(1)“不利”,失败;“征发于人”,状语后置,从老百姓那里征调;“动”,动不动;“数”:
很多次。
(2)“诣”,前往;“相讼”,提出诉讼;“诈”,假的;“决”,裁决。
【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
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
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
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
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
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
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
事半功倍。
- 16 -
译文:
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他的祖父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在弘农
安家。他的父亲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郡书佐、武阳郡
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长。他治理地方喜好清静无为,不采用严 厉的办法而
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当时,朝纲废弛,法
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到处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驱使。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物
资多寡能够调剂,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朝廷要求的全部满足了,百姓也没有受到惊扰,当
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接到朝廷命令逐捕盗贼。
每当进剿失败,就把军械丢得干干净净,总是从老百姓那里征调,动不动以军法要挟百姓,
这种情况屡次发生。邻近的县城修造这些器械时,官吏们交替监督责令,无论白天黑夜都喧
闹不止,但还是完成不了。而魏德深只是分别询问大家各自想承担哪方面的任务,让大家看
怎么方便就怎么修造,官府里很安静,总像是没事一样。魏德深只管着负责营造的官吏,告
知他们所修造的器械不必超过其他县,以免让百姓辛劳吃苦。然而因为他的部下们尽心尽力,
所修造的器械又常常是各县中最多的。不久魏德深调任馆陶县长,贵乡县的官吏和百姓听说
之后,都叹息流泪,等到将要赴任时,全城的人都来送他,人们号泣的声音,在整条道路前
后相间。他到馆陶后,馆陶全境的百姓,不论老幼,都像是见了父母一样。有个奸人员外郎
赵君实,他跟郡丞元宝藏深相勾结,前前后后的多任县长官,没有哪个不受他挟制的。但自
从德深来到馆陶县,赵君实只能躲在家里,从未敢随便出门。那些逃窜他乡的犯人,都回来
自首,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贵乡县的父老乡亲不畏路途艰险,到朝廷去请求让德深留任本
县,朝廷下诏书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而馆陶县的父老又前往郡里提出诉讼,认为贵乡县的文
书是假的。郡里无法作出裁决。适逢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来,两县的人们都来到使者这
里提出诉讼,于是使者就作出判决,顺从了贵乡是的民意。贵乡县的官吏百姓满路歌唱欢呼,
互相庆祝。馆陶全县的人们则全都悲伤痛哭,趁此搬到贵乡居住的就有数百家。元宝藏深深
嫉妒德深的能力。适逢越王赵侗从那里征兵,元宝藏于是命令德深率一千士兵前往东都洛阳。
不久,元宝藏带着武阳县投降李密。魏德深所率领的,都是武阳人,这些人思念亲人,就走
出都城门口,面向东悲伤哭泣,然后返回都城。有人对他们说: "李密的兵马就在金墉,很近,
距离这里只有二十多里。你们如果想归附他,谁能制止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这
些人都落泪说:“我们是和魏明府一同来的,不忍心弃他而去,哪里是因为道路艰难啊!”魏
德深深得人心的情形就是这样的。后来,在与曾贼寇的战斗中,魏德深死在战场上。贵乡、
馆陶两县的人们到现在都还怀念他。
- 17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 城
胡曾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长 城
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诗认为,古尧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太平盛世的年代。
B. 汪诗说,秦朝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都不敢越过临洮。
C. 汪诗用万里长城“连云际”与“三尺高”的尧殿台阶作了对比。
D. 两首诗都是咏史诗,语言浅显,笔锋犀利,富于深意,风格独特。
15. 两首诗都是以“长城”为题,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同:都指出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借古讽今,以秦亡故事来警告当
时的统治者。异:汪诗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武力治国,未实行仁义道德,不能与有仁德的尧舜
相提并论。胡诗指出秦亡是百姓受苦,祸起萧墙,不是外族入侵所致。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
A 项,“古尧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太平盛世的年代”理解错误,应为“效法尧舜以礼治天下自
然就能达到天下太平”。
故选 A。
【15 题详解】
- 18 -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古代诗歌对比鉴赏的能力。胡诗结合诗句“秦皇何事苦苍
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认为“秦始皇修长城使苍生受苦,他不知道最终
祸乱起于国内,白白建造防范外族的万里长城了”,分析出“秦亡是百姓受苦,祸起萧墙,
不是外族入侵所致”。汪诗结合诗句“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认为“再强大
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
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分析出“秦亡的是因为武力治国,未实行仁义道德,不能与
有仁德的尧舜相提并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
__________”,《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曹操《短歌行》中对于诗人心目中的“嘉宾” ,念之思绪“悠悠”,迎之“__________”,
待之“__________”怀之“心念旧恩”。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秦王统一中国的大业,
交代了兴建阿房宫的背景。
【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鼓瑟吹笙 (4). 契阔谈䜩
(5). 六王毕 (6). 四海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
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别字形。
(1)“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是提示,同时注意“跬”、“至”的书写;(2)“心目
中的‘嘉宾’”是提示,同时注意“契”、“䜩”的书写;(3)“兴建阿房宫的背景”是提
示。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
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
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
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 19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正当人们都接受了这一传统观念的时候,他刚刚发表的文章可谓石破天惊....。
B. 这个寒假,因为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特殊原因,他一直待在家里,真是穷极无聊....。
C. “一带一路”标志的国际合作,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行稳致远的能力。
D. “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的改革对身无长物....的学生来说极为不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
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
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
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A 项,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此处使用正确。
B 项,穷极无聊:①困窘到极点。无所依托,无事可做,非常无聊。此处使用正确。
C 项,海纳百川:形容胸怀博大宽广。此处使用正确。
D 项,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人贫穷。此处语境指
学生没有特长,使用不当。
故选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情景报告《爱是桥梁》尽管是春晚临时增加且没有经过任何彩排的节目,却引发了人们的
高度好评和强烈关注,并受到医务人员的欢迎。
B.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钢铝关税并不能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而且会伤害美国制造商、消费者
和整体经济,扭曲国际供应链,损害多边贸易体系稳定。
C. 在春节档竞争日趋激烈、宣传发行费用趋于天价时,轻喜剧电影《囧妈》选择网播不失为
明智之举,开启了春节档电影全新的发行模式。
D. 2004 年,即有商户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出售野生动物已多年,后来该市场就公开出售果子
狸引发争议和环境脏乱差被投诉多次。
【答案】C
【解析】
- 20 -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
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
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 项,语序不当,“高度好评”“强烈关注”应调换位置;搭配不当,应改为“引发了人们的
强烈关注”“得到高度好评”。
B 项,关联词搭配不当,“而且”改为“反而”。
D 项,成分残缺,“公开出售果子狸”前面加上“因”。
故选 C。
19.下列各项中,填入文段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创新如同跑马拉松,非意志坚定者不能到达终点,因为他们比别人多了一股豪情,多了
一股韧劲、闯劲。正如山有脊梁而巍峨,人要有精神而挺立。 。长了这种“精神”,
在创新的征途中,就能胜不骄、败不馁,愈战愈勇,愈挫愈奋,以九死无悔的追求,采撷成
功的果实,书写灿烂的人生。
A. 这种精神就是对初心的坚守,对事业的执着,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B. 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对初心的坚守就是这种精神
C. 追求人生价值,坚守初心,执着于事业就是这种精神
D. 这种精神就是对事业的执着,对初心的坚守,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
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
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根据话题统一的原则,“这种精神”应该在句首作主语,与上文“人要有精神而挺立”相呼
应,排除 BC;再根据句子间的内在逻辑可知,应先说“对初心的坚守”,后说“对事业的执
着”,排除 D。
故选 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创新如同跑马拉松,非意志坚定者不能到达终点。创新的翘楚、创业的精英在其一举成名之
前,_____________,只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多了一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
- 21 -
豪情,多了一股韧劲、闯劲,才从平凡中脱颖而出。提取青蒿素,屠呦呦经历了 190 多次失
败。在科学界,这不算是罕有的特例。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遇挫不馁,愈挫弥坚?从根本上
说,正是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正是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报国志。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旭
华、黄大年等优秀科学家,_________:目标愈崇高,愈能激扬奋斗精神;创新愈艰辛,愈能
彰显英雄本色……在创新的征途中,就能胜不骄、败不馁,愈战愈勇,愈挫愈奋,以九死而
无悔的追求,__________,书写灿烂的人生。
【答案】(1)其实也都是常人
(2)他们的科学之路无不证明
(3)采撷成功的果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
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
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
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阅读可知,本段文字的话题是“创新”,观点句是“创新如同跑马拉松,非意志坚定者不能
到达终点”。第 1 空,根据前句“创新的翘楚、创业的精英在其一举成名之前”可知此处应
强调他们的平凡、普通,推知可填“也都是常人”之类的句子;第 2 空,根据“:”的提示,
前面列举的是科学家,后面总结的是结论,此处应为一个提示作用的句子,推知应填“他们
的科学之路无不证明”;第 3 空,根据“以九死而无悔的追求”可知此处应该强调做什么,
再参照下句“书写灿烂的人生”的形式表达即可。
21.请用一句话对下面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句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
字。
当地时间 13 日,哈萨克斯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效果已经显现。她
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政府非常迅速地动员起各种内部资源,全力进行疫情防
控,目前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果断和勇气,在应
对传染病上积累下的经验。哈萨克斯坦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措施。”
她相信疫情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造成影响,中哈合作依然会保持强劲动力。
【答案】哈萨克斯坦专家认为:中国防疫措施令人印象深刻,效果显著,疫情不会影响中国
经济长期向好。
- 22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作答时,首先要通读段落,了解文段的内容。其次,
要根据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把每个层次的关键信息,勾画出来。最后,按要求组织答案。
本段文字是哈萨克斯坦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话,主要谈对中国防疫问题的看法,由三
句话组成。第一句具有概括的性质,关键句有“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令
人印象深刻,效果已经显现”;第二句是具体内容,可以作为次要信息删除;第三句,关键
句有“她相信疫情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造成影响”。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湖北五峰渔洋关镇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余文艳老师近日家访时拍下的一幅照片:案板
上,各色荤素卤菜散发出诱人香味;案板下,一个小女孩端坐物料之间,盯着一台旧式笔记
本电脑,专注地上网课。女孩是余老师的学生,7 岁的柯恩雅。4 月 3 日复工后,在市场卖卤
菜的父母每天便带着她一起开始各自的忙碌,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照片在网络热传,感动了许多人。有人说最让人感动是小女孩,有人认为女孩父母才了
不起,也有人认为老师的行为很值得赞赏。
看了这张照片,你是否也有所触动?上述人物中,谁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呢?请就此写一篇
发言稿,在以“眼前与远方”为主题的班会上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生活,诗和远方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生活,诗和远方”。
- 23 -
这几天突然被网络热传照片上的一个小女孩打动了,她是湖北一年级学生,7 岁的柯恩雅。
疫情期间,她跟着复工后的父母忙碌、奔波。当我们迷失在眼前的慌乱、无助、卑微、苦痛
时,这个小女孩用自己笃定的眼神征服了我。我相信,她的心中满满的装着诗和远方。
是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同样的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无声;同样的落花,有人欣赏它
的缤纷美丽,有人怜悯它的柔美无助;而同样的豆浆,当你以不同的心情去品尝时,其味道
也并不始终如一。是的,生活在物质之间,而又在物质至上,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
远方,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生活在这片土
地上的人们,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生活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至上,甚至
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完成宿命给予我们的任务,
去跋山涉水、去翻山越岭、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而诗意和远方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并不等价于生存,“活”有生命
本身所具有的清新优雅以及其所带来的愉悦鲜活的之感;而生存是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生物的状态,它是生命的基本状态,并不需要任何心理素质或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反
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
仍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
有一种人能把“诗和远方”放在“苟且”之前,饿着肚子去写诗为文,衣衫褴褛地奔向
远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杜工部住着漏雨的茅草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
如麻未断绝”,还诗兴大发,心忧天下;曹雪芹衣食无着,“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
常赊”,仍著述不止,砥砺前行,给世人留下伟大的《红楼梦》;诗人食指的名作《相信未来》,
就是写在他生活极度困顿窘迫之时。
在我看来,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中,总能找到一维,那是梦想的领地,是诗意的栖息地,
他超脱了物质的三个维度,是心灵生长的净土。《华严经》有云: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
不住空。
同学们,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请不要忘记,还有诗意的梦想和美丽的远方!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
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
- 24 -
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
审题:材料取自网络热传的照片,打动我们的可以是小女孩在恶劣的环境中对学习、对梦想
的坚持,可以是孩子的父母在疫情期间靠勤劳的双手打造幸福生活的朴素;也可以是拍下照
片的老师用珍贵的相机对生活的记录与暖心的传递。考生可以选择最能触动你心灵的一个人
物来作为写作的对象,注意写一篇发言稿,在主题班会上发言。特别提醒的是,本次作文的
主旨应该围绕“眼前与远方”展开,即“梦想的遥远与憧憬”“生活的艰辛与骨感”,在肯
定生活的艰辛、美好,梦想的渴望与追求的原则基础上,畅谈自己对“生活和梦想”的各种
认识。考生可以作以下思考:一、生活中总有一些苟且,是你自己也是他人,让人无奈却又
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其实人总是希望有美好的,故而有了那么多的联想,佛家的极乐之地,
道家的无为之境,儒家的大同世界,西方的天堂,都是人们所向往的。人们总是期望多一些
美好,少一些苟且。然而现实却是我们不得不生活在现实中、生活在苟且下,这就是生活的
本来面目。二、随着生活压力的骤然上升,“诗和远方”成为许多人的慰藉和希冀。寻一方
好天地,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工作的烦恼,慰劳疲乏的身心;寻一处好风景,出游踏青舒
缓神经。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没有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永远是空中楼阁。三、即使现在的
生活让你不如意,眼前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一些琐碎事让你痛苦不堪,但是你还有希望,
还有明天,还有温暖的太阳,温柔的风,你还有心里的美好生活。就是眼前生活乱糟糟,也
不要失去生活信仰,你还有美好的希望。
参考立意:(1)正是不美好的细节,构成了生活的全部(2)生活中没有眼前,又何谈远方(3)
永远不要失去对远方的憧憬
参考素材:
(1)“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打动了许多人,已成为网络上的流行
语。它源于高晓松在一篇文章中写的一段话:“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
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
它就是远方。”
(2)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眼前”可以代替生活中的一切现状,“诗和远方”是自己蠢蠢欲
动的渴望和幻想。与其大张旗鼓地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如直接
挑明一句话:“你要努力学习工作,怀揣梦想,然后去实现它!”
(3)很多人惯于热血澎湃地讴歌“诗与远方”,却不肯低头完成脚下的“苟且”,心比天高,
寸步不挪。一天幻想出未来无限种可能,有了这些远方,你也不一定能活好,说到底,这些
- 25 -
梦想也只是激励你前进的目标,而不是放下眼前苟且的托词。这不是让你摒弃现在的生活,
而是让你设身处地去想明白,如果你真的厌恶现在的生活,那么你该怎么做,才可以得到诗
和远方呢?
(4)鲁迅先生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令人忧虑的是,许多人早已解决了
温饱问题,甚至先富起来了,却仍在苟且生活,除了吃喝玩乐,纸醉金迷,满足于口腹之欲、
感官刺激之外,没任何精神上的追求,这不仅是目光短浅,且是没有前途的。而如果一个民
族处于这种状态——只知苟且,忘记诗与远方,则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二战后的柏林,一片
废墟,缺衣少食,但仍有人在昏暗的地下室养着鲜花,在一片狼藉的广场上朗诵诗歌,一个
联合国官员当时就断言说:这个民族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文化在,对美的追求在,会
激励人们走出困境,创造新的生活。
结构示例:《生活,诗和远方》,发言稿。开篇简引材料,引出话题“眼前与远方”,并亮明
观点: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首先分析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
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然后分析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接着举例论证能把“诗和远方”放
在“苟且”之前的人是真正有梦想和追求的人。结尾总结收束“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请不
要忘记,还有诗意的梦想,和美丽的远方”。
【点睛】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
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
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
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
- 26 -
相关文档
-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大附中2019-2022021-06-0326页
- 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语2021-06-0317页
- 重庆市江津中学、实验中学等七校202021-06-0331页
- 语文卷·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2021-06-0311页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2021-06-0313页
-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2021-06-0315页
- 【语文】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2021-06-0317页
- 【语文】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2021-06-0317页
- 【语文】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2021-06-0317页
- 语文卷·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2021-06-0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