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50 KB
  • 2021-06-03 发布

高中人教必修下册课后习题:9 说“木叶” Word版含解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9 说“木叶”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袅.袅(niǎo) 得鱼忘筌.(shuān) 疏.朗(shū) 翩.翩起舞(piān) B.皎.皎(jiǎo) 窸窸窣.窣(suō) 褐.绿(hè) 缠绵.悱恻(mián) C.灼.灼(shuó) 四处漂泊.(bó) 触.及(chù) 空气湿润.(rùn) D.寒砧.(zhēn) 冉.冉升起(rǎn) 凄.清(qī) 笑声爽.朗(shuǎnɡ) 答案 D 解析 A 项,“筌”应读“quán”;B 项,“窣”应读“sū”;C 项,“灼”应读“zhuó”。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喜欢读林庚先生的作品,有时书中的精美语段,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神秘的 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 油安全体系。 ③林庚先生是著名诗人、楚辞与唐诗研究专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泰斗,从教一生,著作等身...., 桃李满天下。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 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 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 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 A 解析①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不合语境。②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 大的危险。这里误用为“事先做准备”了。③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 等。使用正确。④讳莫如深:形容紧紧隐瞒。使用正确。⑤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与句中“跑”的意思相矛盾。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 不到的境地。使用正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 - A.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 的叹息和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C.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的流光溢彩。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 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 D.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 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 答案 D 解析 A 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把“不但”放在“让我们”前;B 项,搭配不当,“听到”和“游子的漂 泊”搭配不当;C 项,两面对一面,应改为“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 4.下列对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 明的。 (设问句,引出对含有“木叶”“树叶”诗歌的分析。) B.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反问句,语气急促,增强语势,充分肯定了诗人杜甫的创新,同时引出对“木”的分析。) C.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拟人,形象鲜明,说明诗歌具有暗示性。) D.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反问句,突出研究的内容,即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答案 D 解析 D 项,这句是一般疑问句,不是反问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 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 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 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地发挥创造性, 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 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 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 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 “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 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 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 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 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 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 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 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 术特征。 - 3 - 5.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B.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树叶”,甚至“落叶”也不常见。 C.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D.在概念上,“木叶”与“树叶”相同,没有可辩论之处。 答案 B 解析说古诗中“‘落叶’也不常见”错误。原文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6.根据第 1 段的意思,写出“落叶”与“落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所指对象相同,但给人的感受不同。“落叶”是一般概念,意义具体而可观,内涵比较单 一;“落木”是特殊的概念,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具有较多的感情色彩,内涵比较丰富。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整合信息,归纳要点。“落木”之于“落叶”的区别,犹 “木叶”之于“树叶”的区别。可根据原文“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落叶’……也 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等信息概括 作答。 7.第 2 段中说“寒风扫高木”一句用“高树”替代“高木”“当然也可以”,又说“‘木’在这里要比 ‘树’更显得单纯”。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矛盾。说“当然也可以”,是从二者所指对象的角度,说明二者没有区别。说“‘木’在 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待它们,“木”比“树”更有韵味。 解析解答此题,需根据文意理解“高木”与“高树”的异同点并加以概括分析。从所指对象和艺术 形象的角度分析作答。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 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满分:28 分 实际得分: 分 一、课外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起点,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汉字形态 逐渐由线条圆转、“依类象形”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笔性丰富、渐趋平直的隶书,变得更容易 辨识。一般认为,隶变始于秦国文字,是俗体流行推动的结果。然而,隶变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 复杂性,我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 学界曾有观点认为,在秦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 楚文的消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书同文”所统一的主要是公文用语和 用字规范,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是难以统一的,因此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具备一定可能性。 从现有文献、文物来看,楚简的书体、字体和笔法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具备了毛笔书写、 多面出锋、用墨自然、笔性灵动、点画多样、提按顿挫、平直折转等书法艺术元素。这些包 含篆、草、隶、楷、行点画的楚简文字,极富人文笔性,其点画的多样性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书 法艺术母体。楚国简帛文字的多样性亦造就了不同书风,各个篇目,自成系统。仅以部分郭店楚 墓竹简为例,《唐虞之道》温润静穆,淳朴内敛;《尊德义》苍茫奔放,起伏跌宕;《老子·甲》整齐 严谨,雅致精微。关于楚帛文字,郭沫若先生认为:“体式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古 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也认为:“如果秦没有统一全中国,六国文字的俗体迟早也是会演变成类似 隶书的新字体的。”可以推断,至少在楚国简帛文字中可能存在与隶变相似的形变现象,楚文字书 法艺术的“今文”趋势,不仅彰显了其笔理墨妙,更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对于隶变的探讨,离不开关于书法正体和俗体问题的研究。《说文解字·序》有“著于竹帛 谓之书”。王国维指出:“掌文书者亦皆谓之史,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这些“掌 - 4 - 文书者”均为诸侯国史官,而不像汉代简牍更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他们抄写大量经典所使用 的应为官方通行文字。在古文向今文转化的探索和自然演化中,各诸侯国史官“同归而殊途,一致 而百虑”,在文字中凝结着各自的人文特质,使得多种新形体出现。这些形体均可视作汉字形体正 常演化的产物。所以,我认为“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所谓俗体 的推动仅是促成汉字形体演变的动因之一。 追寻隶变之踪,可以一窥中国书法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体味汉字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更 加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选自孟鸿声《追寻隶书演变之踪》, 《人民日报》2019 年 5 月 19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隶变是指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笔性丰富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渐趋平直的隶书。 B.作者认为,“书同文”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其消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C.作者以郭店楚墓竹简为例,说明楚国简帛文字的多样性造就了不同书风,并且自成系统。 D.汉字隶变的主要原因是各诸侯国史官们的探索与自然演化,次要原因是汉字俗体的推动。 答案 C 解析 A 项,“线条圆转、笔性丰富的篆书”错误,依据第 1 段“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依类 象形’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笔性丰富、渐趋平直的隶书,变得更容易辨识”可知,A 项将形容 隶书特点的“笔性丰富”一词用于形容篆书,故张冠李戴。B 项,“作者认为”错误,依据第 2 段“学界 曾有观点认为,在秦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楚文的 消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可知,这是学术界的观点,而不是作者的观点,且 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D 项,“主要原因是各诸侯国史官们的探索与自然演化,次要原因是汉字 俗体的推动”错误,依据第 4 段“所以,我认为‘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 发生的,所谓俗体的推动仅是促成汉字形体演变的动因之一”可知,作者认为汉字演变有两个方 面的原因,但并没有明确其主次,故“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无中生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在第 1 段一反学界关于汉字隶变源起的一般观点,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隶变的 踪迹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 B.从论证方式看,第 2 段破立结合,先破后立,阐明在“书同文”的背景下,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 具备一定的可能性。 C.第 3、4 段从现有文物、文献的考证研究和书法正俗两体在隶变中的作用两个角度,阐述了汉 字在隶变中彰显的人文精神。 D.结论部分说明追寻汉字隶变之踪对于了解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体味汉字蕴含的人文精神、理 解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意义。 答案 A 解析 A 项,“可追寻到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错误,依据第 1 段“我认为,从战国楚 简中亦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可知,A 项去掉了“部分”一词, 故 A 项说法有误。 3.(对应训练)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楚简帛文字中亦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书法艺术元素,彰显了其笔理墨妙,也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 文精神。 B.依据战国楚简书体、字体、笔法形态的多样性特征、书法艺术元素和人文笔性等,可追寻到 部分“隶变”的踪迹。 C.汉代简牍大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之手,使用相对统一的俗体汉字来书写,因为缺少创作、研 究而失去人文特质。 - 5 - D.中国书法有一个逐步走向自觉的过程,如隶变,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而其背后蕴含 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答案 C 解析 C 项,“因为缺少创作、研究而失去人文特质”错误,依据第 4 段“汉代简牍更多来自佣书和 刀笔小吏,他们抄写大量经典所使用的应为官方通行文字”可知,原文只说了“汉代简牍大多来自 佣书和刀笔小吏之手,使用相对统一的俗体汉字来书写”之意,而 C 项“因为缺少创作、研究而失 去人文特质”的推断,在文中缺少依据。 二、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 雅集是古代文人的派对形式之一,举办聚会的理由是各式各样的,规模亦可大可小。在雅集 的活动里,主人与宾客除了享用精致美味的佳肴,也会有吟诗、鼓琴、对弈、观画、品茗等 活动,更不用说宴会上即席挥毫、题咏等具纪念性质的 产出。宴集上文人之间相 互激荡与较劲,因此雅集亦可说是文化力的孕育摇篮。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即蕴生自东晋 癸酉年暮春三月的一场盛会,此次聚会 ,众人流觞赋诗,由王羲之作序,不仅成 为典范,更成为后世追随仿效的雅集典范。所谓的雅集图不仅是聚会之后的图像纪录方 式,( )。举凡聚会场景、参与者、活动细节,乃至于得以具象化的经由画家的巧手布置 陈列与筵席用器等,甚至加入新的表现元素。 在不同时空的雅集图,也因为持续被创造 与变化,而有了新的生命。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助兴 副产品 群贤毕至 流转 B.尽兴 副产品 群贤毕至 流转 C.助兴 衍生品 众星捧月 流传 D.尽兴 衍生品 众星捧月 流传 答案 A 解析助兴:支持、帮助增加兴致。尽兴:兴趣得到尽量满足。由语境“除了……也会有……更不 用说……”可知,应选“助兴”。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工具,为两个主体之间的一个协议,其价格由其 他基础产品的价格决定。副产品: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的物品。由语境可知,应选“副产品”。 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众星捧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 核心。由语境“此次聚会 ,众人流觞赋诗,由王羲之作序”可知,陈述参加的人众多,规模 大。故应选“群贤毕至”。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故应选“流 转”。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也是对前人盛会景况的追摹想象 B.也是追摹想象的前人盛会景况 C.恰恰是对前人盛会景况的追摹想象 D.也是前人追摹想象的盛会景况 答案 A 解析联系语境,紧扣语言表达连贯、一致原则可知,前文“不仅是”,此处应选“也是”,排除 C 项;此 处意在表达“雅集图”的价值和意义,“雅集图”是后人对前人聚会的一种想象,由此可以选出正确 答案。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经由画家的巧手,乃至于布置陈列与筵席用器等,得以具象化,甚至加入新的表现元素。 B.乃至于经由画家的巧手的布置陈列与筵席用器等,得以具象化,甚至加入新的表现元素。 C.乃至于布置陈列与筵席用器等,经由画家的巧手,甚至加入新的表现元素,得以具象化。 - 6 - D.乃至于布置陈列与筵席用器等,经由画家的巧手,得以具象化,甚至加入新的表现元素。 答案 D 解析由具体情境可知,此处意在阐释经后人创作的“雅集图”的艺术性,“经由画家的巧手”的不单 单是“布置陈列与筵席用器等”,还有前面“聚会场景、参与者、活动细节”,排除 A 项;同样的道 理,“得以具象化”的也不单单是“布置陈列与筵席用器等”,排除B项;由最后两个分句的逻辑关系, 可以排除 C 项。 7.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 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 小风,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特别 敏感的“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 梧桐籽已熟。 问题:画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简述理由。 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 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答案示例(1)我认为第一种更好。“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意思是梧桐叶子落尽是有一 个漫长的过程的,第一种表达从已是深秋,再到叶干、籽熟,才大批落叶,符合文义。第二种表达 先说落叶,再说过程,不恰当。 (2)我认为第二种更好。全段描述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叶早),修改后的句子先强调 梧桐落叶,延续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的话题,语意紧密。结尾用三个分句,“已是 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语言简练,节奏从容,一气呵成,将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深沉。 解析本题可以从修改好的两个句子的角度答题。说第一种好,文段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 是秋的信使”开头,后面描述梧桐叶落的情景,根据前文“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说明梧 桐叶落尽需要漫长的过程,“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从时间(深秋),到树叶干枯,树籽成 熟,描写循序渐进,最后“梧桐才大批地落叶”,这个过程成熟而缓慢,切合文意。说第二种好,文章 写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叶早”,修改后的句子“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 桐籽已熟”,先强调梧桐大批地落叶,延续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的话题,前后语意 联系紧密,相比于第一种修改,把“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三个短句描写梧桐叶的凋落, 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表达更加充分。在答题时,需要明确哪一种修改方式更好,说明原因,再简 述另一种修改方式不是很好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鲤鱼跳龙门”,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① 。其实,当 有敌人突然袭击,或者前面路途中遇到障碍时,② 。有时 候,鲤鱼为了迅速捕捉到食物或者突然受到惊吓,也会跳出水面。有一种叫作“跳白”的捕鱼方法, 就是在小船底部涂上白色,在船上点一盏灯,灯光照在水面上。白色的船底就像镜子一样能反射 光线,把灯光反射到水底,水下的鲤鱼就会由于受到惊吓而跳到船上。另外,鲤鱼如果到了快生殖 的时候,身体里会产生一些能刺激神经的东西,由于这种生理上的变化,鲤鱼也特别喜欢跳跃。此 外,当要刮风或下雨时,水面气压较低,③ ,鲤鱼需要跃出 水面去吸氧,因而跳出水面。 参考答案①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或地方 ②鲤鱼就会跳跃起来 ③水中可能产生缺氧状况 解析第①处,依据“‘鲤鱼跳龙门’,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可知,应该填写“鲤鱼跳龙门”的引 申义,注意“跃”和“龙门”所暗含的内容;第②处,依据后文的“也会跳出水面”可知,此处应该写“跳 - 7 - 出水面”,且注意补充主语“鲤鱼”;第③处,依据“水面气压较低”“鲤鱼需要跃出水面去吸氧,因而 跳出水面”可知,鲤鱼跃出水面的原因是需要去吸氧,说明水里的氧气很少,由此确定答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