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2020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 命题人:凌均武 审题人:曾卫东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150分,时量为120分钟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传统的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中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因此急需推陈出新,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为时代所推崇。‎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有哪些?从文化传播本身来说,文化本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加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闯入我国的文化体系,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慢慢减弱,这与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相符合。基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化,扩大影响力。从受众来说,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传统传播过程中,大都以文字为主,以书籍、报纸等为载体,然而这类文字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容易使受众产生疲惫感,久之容易使受众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文化比较抽象,如古代的诗词歌赋,这一类的传统文化,对受众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通过具象的场景展示,一部分受众便无法准确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什么意义?首先可以降低文化体验成本。2003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推出第一部VR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通过手机,观众可以全方位观赏太和殿,这种传播方式为想要了解紫禁城的受众节省了文化体验的成本。其次可以增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属于灌输式、单向性传播。受众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较少。而传统文化“可视化”的传播观念,则利用数字技术等,充分发挥受众的意识能动性,调动受众的思维能力。再次还有利于民众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可视化的传播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再现,受众在全面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促使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以下实现途径。通过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实现文物可视化,将文物通过三维建模手段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名胜古迹可视化,中国名胜古迹众多,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虚拟的文化旅游馆,通过超现或模拟实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领略美丽风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的可视化,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 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可以使受众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通过 AR技术,可以使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场景得以再现。‎ ‎(摘编自刘麟霄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为社会所推崇,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传播方式不能将传统文化 ‎ 中那些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传播给受众。 ‎ B.文化本身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世界各国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的闯入,使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方式显得十分必要。‎ C.摒弃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降低文化体验成本,与观众增强互动,增强趣味性,是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关键意义所在。‎ D.实现文物可视化,可以永久性地保存文物实体,还可以使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领略美景,享受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以简练的语言论述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的不足之处,然后顺势提出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时代推崇这一论题。‎ B.文章第四段着重论述了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实现途径,就文物、名胜古迹、文学作品的可视化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手段。‎ C.文章第二至四段,分别从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意义和实现途径三个并列角度加以分析,结构清晰,思路逻辑性强。‎ D.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这一时代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入我国文化体系的世界各国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影响着国民的精神价值取向、行为准则,还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减弱。‎ B.借助新技术将文化理念具象化之后,传统文化影响力将会增强,借此可以抵御世界各国文化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C.古代诗词歌赋不是每一个受众都能欣赏得了的,可视化传播可再现其中描绘的场景,能使观众通过感官体验解读其中内涵。‎ D.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诸多意义,而有助于国人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期生猪供应出现紧张,猪肉价格明显上涨。新措施密集出台,交通运输部提出,2019年9月2日 ‎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财政部宣布,中央财政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发放方式,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自然资源部明确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生猪养殖可用一般耕地……‎ 压实百姓“菜篮子”,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说,关键要突出发展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突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保供、突出“用地、资金、人才”三大要素保障、突出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秩序。‎ 全国生猪生产大省和调出大省江西已全面启动生猪复产增养行动计划,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龙头企业带动,加大引种扩繁力度,新建、改扩建一批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增加生猪存栏规模。‎ 当前尤其要防止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有关业内人士说,国家已作出专门部署,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 ‎(摘编自《生猪生产恢复向好肉类供应有保障》)‎ 材料二 :‎ ‎ 2019年9月7日全国部分地区土杂猪生猪价格行情涨跌表 材料三:‎ ‎2019年盛夏,猪肉市场颇受关注。自1月底生猪价格开始回升,此后逐月上行,6月下旬以来快速上涨,至今维持高位.那么,目前猪肉产销情况如何?能否保障供给?‎ 目前供给偏紧,但整体链条保持平稳。生猪供给很难马上增加,因为养殖本身需要半年周期。生猪养殖正在上量,但还要维持一段紧平衡。‎ 有关人士分析,这轮生猪行情的老问题,就是猪周期①,两年涨、两年跌,或者三年一小周期、五年一大周期,这一轮自2017年,历经15个月,现在回暖了。但为何这轮生猪价格似乎比往年涨得更猛?是因为几大因素碰头,猪周期、非洲猪瘟和政策性调控等聚在一起,老问题叠加新问题。这一轮猪周期好多散户退养了,猪源减少;去年发生非洲猪瘟,猪源又减少;活下来的因为还没有疫苗,担心非洲猪瘟,也限制规模,猪源更少;政策性调控影响也恰好显现,这两年,许多个体养殖户包括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因为环保整治“一刀切”而退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敢再养猪的,大多是小规模养殖户。许多养殖户担心非洲猪瘟,不敢大规模投养。疫情来的时候他们纷纷抛售,疫情过去之后,产能降低、猪价上涨,但不太敢补栏了,可以看出,小户、散户普遍信心不足,大多“不敢养”。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和流通三大体系,为养殖户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这也是破解养殖户“不敢养”的关键。‎ ‎(摘编自《猎肉价格大幅上涨这“猪”到底养还是不养?》) ‎ ‎【注】①猪周期: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一种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的经济现象。‎ ‎4.下列不属于“猪周期”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几年之内,猪肉价格涨涨跌跌,或两年涨,或两年跌。‎ B.今年2月底以来,生猪价格开始回升,6月下旬以来,快速上涨,至今居高不下。‎ C.非洲猪瘟疫情、环保“一刀切”举措导致猪源进一步减少,生猪供应紧张。‎ D.以9月7日为例,华中地区三省生猪价格最低25.56元,较前一日小幅上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国家密集出台的新举措之一,“绿色通道”政策对加快猪肉市场流通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B.在四川省系列举措中,“用地、资金、人才”是重要的保障措施,这体现了地方政府面对市场困境,能够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C.根据材料二表中所列时段地区相关内容,大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较上周有明显的上涨,这与各省的生猪养殖、流通情况密切相关。‎ D.目前生猪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等过了半年的养殖周期之后,市场行情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只遵循正常的养殖周期和市场规律即可。‎ ‎6.假如你是集生猪养殖、猪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某现代化牧业集团的负责人,在当前生猪养殖不景气、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之下,你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不冷不热,也不饥饿:走到山野里,手脚时不时就碰到了果实上。秋收已经拉开了序幕:打红枣、割小麻、摘豇豆、下南瓜……‎ 庄稼人孙少安的心情和这季节一样好。‎ 真是连他自己也难以相信,几年前他梦想过的一种生活,现在开始变成了现实。一群人穷混在一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庄稼人的光景从此有了新的奔头。‎ 谁说这责任制①不好 ‎?看看吧,他们分开才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种成了什么样子啊!秋庄稼一眨眼就増添了多少成色!庄稼人不是在地里种庄稼,而是像抚育自己的娃娃。最使大伙畅快的是,农活忙完,人就自由了,想干啥就能干啥;而不必像生产队那样,一年四季把手脚捆在土地上,一天一天磨洋工,混几个不值钱的工分。庄稼人也愿意活得自由啊!谁愿意一年到头牛马般劳动而一无所获呢?人们在土地上付出血汗和艰辛,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幸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 少安感到,他父亲的脸上也显出了他过去很少看见的活色。一年多前,当他像现在一样把队分开的时候,父亲曾多么担心他栽跟头呀!好,现在老人放心了,因为上面有人支持让这样搞哩!‎ 在他们这个责任组里,父亲实际上成了领导人。二爸一开始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牛着不出山,他没办法,父亲就到田家圪崂②吼着骂了一通,二爸也就无可奈何的被吆起身了。对于二爸来说,大队的常年基建队已经解散,他要是不在责任组劳动,就没处去干活了——归根结底,他是农民,还拉扯着三个娃娃,不劳动一家人吃啥呀?‎ 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老祖母八十二岁,仍然半瘫在炕上;母亲头发已经半白,但也没什么大病,照旧像过去一样门里门外操劳;弟弟少平还在村里教书,今年二十ー岁,完全成了大人;小妹妹兰香去年考入了原西县高中——让全家骄傲的是,她考高中考了全县第三名。‎ 他们家里最大的煎熬,仍然是他大姐一家。罐子村实行责任组后,他姐夫王满银就跑了出去。说是做生意,可这二流子两手空空,谁知到什么地方瞎逛荡去了。政策一宽,社会一松动,有些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向外地和城镇流去。这些人大部分出去就是靠力气和手艺挣钱,也有些人鬼知道靠什么手段谋生呢。他们村金俊文的大儿子金富,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都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少安知道,他姐夫屁股一拍走了以后,那个家就又得靠姐姐一个人来操磨了。猫蛋今年八岁,已经在罐子村小学上二年级;狗蛋也已经六岁,明年就该上学了。可是他们不务正业的父亲丢下他们和母亲不管,一个人到外面逛世界去了——真是作孽!‎ 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他和秀莲从结婚到现在,一直保持着热烈的恋爱。据说有了孩子,两口子感情就要减少一些,而分散给了孩子。但是虎子降生以后,他两个的感情似乎倒更深了。他和她,通过这个娃娃,更意识到他们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当他们共同疼爱孩子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心间就会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的感情的热流。‎ 有孩子以后,秀莲就更不讲究自己的穿戴,经常是一身带补钉的衣服。少安记得他很小的时候,那时还年轻的母亲就是穿着这样一身缀补钉的衣裳。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沉的母亲啊!想起来就让人温暖,让人鼻根发酸。少安很喜欢妻子这身打扮,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记住这样一个母亲的形象……‎ 责任组实行以后,所有组的麦田比往年生产队种得又好又快;而且秋田也比往年多锄了一遍。金家湾和田家圪崂毗邻的地块,庄稼看起来明显地有了高低之差。东拉河西岸的劳动热情空前地高涨。孙少安尽管还是名义上的生产队长,但实际上田家圪崂现在有了十几个队长,甚至每一个农民都成了队长。早晨,再也不用孙少安派活和催促了,许多人现在出山都走到了他的前头!‎ 农历八月,麦子种毕,又停了锄务,而大规模的秋收还没开始,田家地的庄稼人多少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消闲了。好,人们开始有时间赶集上会,做点小生意,手巧的庄稼人,鼓弄起了家庭副业。‎ 眼下,少安还没有这份心。责任组的活是没什么可做了,他就又一头扑在了自留地里。做起圪塄帮畔③,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注:①责任制: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为打破“大锅饭”旧制在中国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②圪崂gē lào: 陕北方言词,指的是一个狭窄而长的小空间,比较偏僻的地方。③圪塄帮畔:方言,地角边沿。‎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农村刚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展开叙写,弱化情节,注重以孙少安的视角来展现农村发生的变化。‎ B.小说多处成功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和二爸的对比、父亲自身前后的对比以及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的对比等。‎ C.“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幸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既表达了眼前的幸福之情,也体现了对过去“大锅饭”旧制的反思。‎ D.小说在农民生活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对社会变化的喜悦,也有一丝担忧,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8.小说中孙少安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开篇写农历八月是庄稼人的美好时光,结尾又写农历八月农村的相关内容,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大喜。清河客李萼,年二十余,与郡人来乞师,谓真卿曰:“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今清河,实公之西邻也,仆幸寓家,得其虚实,知可为长者用。今计其蓄积,足以三平原之富,士卒可以二平原之强。公因而抚之,腹心辅车之郡,其他小城,运之如臂使指耳。唯公所意,谁敢不从?”真卿借兵千人。代宗嗣位,时元载引用私党,惧朝臣论奏其短,乃请,百官凡欲论事,皆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然后上闻。真卿上疏曰:“臣闻此语已来,朝野嚣然,人心亦多衰退。何则?诸司长官皆达官也,言皆专达于天子也。 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今陛下欲自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述。”其激切如此。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 ‎“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初见希烈,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谩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希烈遽以身蔽之,而麾其众,众退,乃揖真卿就馆舍。希烈既陷汴州,僭伪号,使人问仪于真卿,真卿曰:“老夫耄耋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礼耳。”兴元元年乃杀真卿,年七十七,德宗诏曰:“鲁郡公颜真卿,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节选自《旧唐书·颜真卿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B.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C.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 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D.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科: 科举考试用语。唐宋进士分甲乙科,唐代王建《送薛蔓应举》诗云:“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明、清通称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 B.辅车:颊辅与牙床。一说车夹木与车舆。此处比喻事物处于次要的位置关系。《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C.郎官:郎官是古代官名,盖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隋唐以后,郎官多指六部的侍郎、郎中、员外郎。‎ D.耄耋:指八九十岁,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高寿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颜真卿很有远见。他在平原任职期间,预料安禄山要反叛,提前以久雨毁坏城墙为借口,修缮城墙,疏浚加深护城河;又暗中统计健壮男子,储备粮食,最终在安禄山反叛时,保住了平原城。‎ B.清河人李萼和郡人到平原城向颜真卿学习,并尊颜真卿为长者,并说清河县积蓄多,积蓄够颜真卿用三次。‎ C.颜真卿忠于朝廷。元载任用私党,害怕被别人说坏话,就提出有事先向长官报告,再由长官报告宰相,最后宰相报告皇帝。颜真卿对此激烈反对。‎ D.李希烈反叛,卢杞向皇帝建议派颜真卿出使晓谕李希烈,最终颜真卿为李希烈所杀,德宗下诏对他的忠诚给予很高的评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5分)‎ ‎(2)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孟浩然①‎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②,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高山④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⑤。‎ 注: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诗中孟夫子指孟浩然。‎ ‎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高山,即”高山仰止”。 ⑤清芬,清高,芬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风流”指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它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 B.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这一联有提纲挈领、总领全诗的作用。‎ C.中间两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 D.整首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 ‎15. 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湘夫人》中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 ”和“_______ _”,令人叹为观止。 ‎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秦朝统治者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小题。 ‎ 对于那个时代,那些文人来说,兴之所至,在驿站的墙上涂抹几句诗,是很平常的事,(  )。当文人在粉墙上________,驿站的主人便在一旁给他捧着砚池,围观的人群中则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文士酣畅淋漓地________,然后飘然远去,他自己并不把这放在心上。那“发表”在墙壁上的诗,自有过往的文人墨客去________。他们背着手吟读一回,觉得不怎么样,又背着手踱去,在转身之间,已就淡忘得差不多了。偶尔见到几句精彩的,便要伫立许久,品味再三,________般怡然陶醉,日后又少不得在文友中传扬开去。[]过了些日子,那字迹经过风吹雨打,剥落得不成样子了,店主便用泥灰粉刷一遍,清清白白的,好让后来的人再用诗句涂抹。主人照例给他在一旁捧着砚池,很欣赏的样子。就这样到底有多少诗“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恐怕没有统计过。‎ ‎17.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围观者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写诗的人也更不会大惊小怪。‎ B.围观者不会大惊小怪,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写诗的人也更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 C.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写诗的人也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围观者更不会大惊小怪。‎ D.写诗的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驿站的主人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围观者更不会大惊小怪。‎ ‎18.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笔走龙蛇    一挥而就    评头论足    醍醐灌顶 B.春蚓秋蛇    一挥而就    指手画脚    振聋发聩 C.笔走龙蛇    一蹴而就    评头论足    振聋发聩 D.春蚓秋蛇    一蹴而就    指手画脚    醍醐灌顶 ‎19.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到底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没有恐怕统计过。 ‎ B.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到底墙壁上,恐怕也没有谁统计过。‎ C.就这样到底有多少诗“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恐怕没有统计过。‎ D. 到底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20.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葭(jiā)苇 契诃( hē )夫 千金裘( qiú ) 妃嫔(pín)媵嫱 B. 亭榭 饱蘸( zhàn ) 将(qiāng)进酒 上干(gān)云霄 ‎ C. 溯(sù)流 孤癖 歌数阙( què ) 切中肯綮( qìng )‎ D. 央浼(měi) 胆怯 马嵬(wéi)坡 架梁之椽(chuán )‎ ‎21.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 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二虫又何知 B . 遂见用于小邑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C . 翱翔蓬蒿之间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 D . 农人告余以春及 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 ‎2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或者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动用法 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访问 ‎ B.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意动用法 燕赵之收藏 收藏:收藏的金玉珠宝等 C.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名词作动词 项王军壁垓下 壁:设营驻守 D.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动词 族庖月更到 族:众,一般 ‎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1月1日起,《法制晚报》《生活周刊》《京华时报》《春城地铁报》《江西商报》《华商晨报》《消防周刊》等全国10多家始终宣传典型、激扬士气的纸质报刊宣布休刊。他们熬过了2018年,却等不到2019春天。在告别一栏中,有的引用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有的说“今日告别,不诉离殇”;有的说,我们永远在追梦的路上……尽管很旷达,但也隐含着种种无奈。‎ 磁带消失了,音乐还在;报纸消失了,新闻还在;消失的是媒介,而不是内容。换一种不同的形式,或许会发展得更好。‎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启发?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参考答案 ‎1.B(A项,“不能将”语义绝对,原文是说“不能很好地”;C项,曲解文意,“摒弃”错误,可视化传播方式有自己的优势,传统的传播方式也有自己的优势,而且意义概括不周全。D项,混淆概念,“保存文物实体”与“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是有区别的,文物实体不等于文物三维图形和模型数据。)‎ ‎2. C(第二至四段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三者不是并列关系。‎ ‎3.B(“借此可....的冲击”错,曲解文意。借助新技术将文化理念具象化是为了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非抵御其他文化思想。)‎ ‎4.C(猪周期是规律性的,“非洲猪瘟疫情、环保‘一刀切’举措”不是猪周期现象。)‎ ‎5.D(根据文意,只遵循正常的养殖周期和市场规律是不行的,国家还要加强调控,材料中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加强调控的体现。)‎ ‎6.①坚决避免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②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适当扩大生猪存栏规模,抓好疫情防控。③配合相关部门帮扶小规模养殖户,发展规模化养殖。(每点2分)‎ ‎7. B。“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错误,从文中“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等处文字可以看出孙少安自己家并没有发生变化。‎ ‎8.(6分)①勇于改革:一年前,他推行分队生产的措施;②关爱体贴家人。(或者写大家庭责任意识强):他对妻子的爱、对大姐家生活状况的担忧;③富有长远眼光:思考农村一些农民的发展出路和自己明年的生产;④朴实勤劳:无闲赶集会,一头扑在自留地整地扩大蔬菜种植。⑤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孙少安对王满银和金富等人离开土地的做法难以理解。(任答三点即可)‎ ‎9.(6分)①结构上,首尾呼应,又照应文章中间部分情节,使故事情节完整、小说结构严谨; ②内容上有助于表现农村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发生的喜人变化,有助于体现孙少安等农民喜悦的心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③主题上,有利于凸显赞颂农村改革的主题。10.C 11.B.辅车:比喻事物互为依存的利害关系。‎ ‎12.B(李萼是向颜真卿搬救兵,清河县的积蓄是平原的三倍)‎ ‎13.(10分)(1)听说您忠义节烈,首先倡导大义,河朔各郡都依仗您为屏障。(义烈:忠义节烈。唱:倡导。顺:道理,道义。恃:依仗。长城:屏障。各1分。)‎ ‎(2)颜真卿是全国信服的人,派他晓谕他们,可以不使军队劳苦。(四方:全国,天下。所信:信服的人。谕:晓谕,告诉。劳:使……劳苦。师旅:军队。各1分。)‎ ‎14.A.“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是首联的“爱”。‎ ‎15.①“弃”:抛弃;“卧”:躺卧。②一“弃”一“卧”,形象地描写出诗人年轻时抛弃功名、年老后寄情山水的生活。③活画出孟浩然宁弃仕途而选择隐逸的风神散朗形象,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孟浩然的高风亮节的仰慕之情。(每点2分)‎ ‎16.(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 (3)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7.C。解析:文人在驿站写诗,根据后面的“驿站的之人便在一旁给他捧着砚池”可知,最先反应的应该是驿站的主人,然后是文人自己,最后是围观者。另外每种人的反应也应该对应好,“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的应该是“驿站的主人”,“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的应该是“写诗的人”,“不会大惊小怪”的应该是“围观者”。‎ ‎18.A.解析:“笔走龙蛇”‎ 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像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速度快。“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今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贬义词。也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中性词。“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19.D.解析:划线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到底”是修饰“有”的,应该放在“有”前;第二处,“谁也恐怕没有”应改为“恐怕谁也没有”。‎ ‎20. C。孤僻 歌数阕 ‎21.D.解析:A . 宾语前置 B . 被动句 C . 省略句 ‎ D .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 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无特殊句式) ‎ ‎22.D.辇:名词作状语 ‎23.参考立意:与时俱进,方能长存(顺应时代,方得始终);换种形式,发展更好。‎ ‎[参考译文]‎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郡临沂县人。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安禄山反意较明显了,颜真卿以久雨为托词,修缮城墙疏浚加深护城河,秘密统计健壮男子,储备粮食。不久,安禄山果然反叛,河朔都被攻陷;只有平原郡城郭守卫都完备,于是派司兵参军李平飞马奏报,唐玄宗很高兴。清河县人李萼,年龄二十多,和郡里的人同来向颜真卿搬救兵,对颜真卿说:“听说您忠义节烈,首先倡导大义,河朔各郡都依仗您为屏障。现在清河县是您西边的邻居,我有幸居家在那,知道那里的情况,知道可以被有道德的人指使,现在计算它的积蓄,财富足以是平原的三倍,兵力比平原的两倍还要强大。您趁机安抚他们,清河会成为相互依存的心腹之郡,其他小的城镇,指使他们就像臂膀指使手指一样。希望您考虑,谁敢不听从您呢?”颜真卿借给他一千兵。代宗继位,当时元载任用自己的私党,害怕朝中大臣说他的坏话,于是向皇帝请求,百官凡是要奏报事情,都先上报长官,长官上报宰相,然后由宰相上报皇帝。颜真卿上书说:“我听到这样的话以来,知道朝野议论沸沸扬扬,人们多退缩不愿意进言,为什么呢?各部门长官都是显达的官职,有事都专门上报给天子,郎官、御史都是陛下的心腹耳目大臣,所以他们出使天下,事情不管大小得失,都命令他们进行访问、察看,回来向陛下奏报,来使陛下知道天下情况,现在陛下想要自己屏退耳目,使自己不能了解天下情况,那么大臣如何述职?”他的激切就像这样。卢杞专权,忌恨他,适逢李希烈叛变攻占汝州,卢杞于是就上奏说:“颜真卿是全国信服的人,派他晓谕他们,可以不使军队劳苦。”皇上同意。颜真卿刚见到李希烈,李希烈的干儿子一千多人抽出刀抢着上前逼迫他,要吃他的肉。许多将领层层围住,随口辱骂,往他的身上挥刀比划,颜真卿毫不畏惧。李希烈急忙用身体护住他,驱散了那些人,众人退去,才施礼请颜真卿到住处休息。李希烈攻占了汴州,称帝建国,派人问颜真卿仪式,颜真卿说:“我年纪大了,虽曾经执掌国家礼仪,记得的只有诸侯朝拜的礼仪。”兴元元年李希烈杀了颜真卿,颜真卿当时77岁。唐德宗下诏书说:“鲁郡公颜真卿,天生才能品质出众,公正忠心尤为杰出,侍奉四代皇帝,志向坚贞始终如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