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63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揭阳市产业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微”视角下的“大”能量
彭榕
①网络谣言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下,网络使用实体以特定方式传播的对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由此可见,网络谣言是基于网民通过网络对某一事件表达立场、观点,并传递事件本身的信息(非全面也非客观),网络谣言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也并非完全与事实真相相悖,只是未经证实的一种舆论形态。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也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微博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言论,以制造舆论焦点的目的。
②绝大部分微博博主都来自社会底层,与传播新闻媒体、主流门户网站的从业人员不同,他们很少带有预设立场和功利性,但也缺少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微博博主发布信息更多是率性而为,其优势与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绝大多数微博博主身上的“民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且往往以弱者面孔出现。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屌丝”声讨“×二代”、官员腐败等能得到诸多网民的回应与关注,但往往很少有人去确认这些信息本身真实与否。这些现象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谣言的产生和扩散。
③基于信任人际群体的传播特征。微博传播信息基本遵循博主发布信息,粉丝接收信息,并进行下一轮次传播这一规律,微博传播信息一般情况下是基于信任的人际群体。而信息在信任的人际群体里传播时一般会呈现出传播者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而直接进行下一轮次传播的现象。这种基于信任群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插上了翅膀。
19
④网络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一旦产生,就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爆炸式”的扩散,大量的网民和普通民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接触到谣言信息。此时,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信或半信半疑,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民众的实际行动又反过来印证着谣言,从而引发谣言在更大范围的传播。例如,在“抢盐风波”中,网络传播盐要涨价或吃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大批民众便涌到街头抢购,抢购行为也似乎印证了谣言的内容,从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抢购风潮。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一旦有公众将传闻付诸行动,必然会引发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难免酿成公共危机事件。
⑤由于微博发布信息多属于个体行为,受信息发布者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影响,多加入了发布者个人的理解,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此外,在微博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有个别博主不经过求证,就将道听途说的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出去,甚至个别怀有不良用心的博主歪曲客观事实来发布微博信息。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微博实现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影响力大的博主发布的信息更容易扩散并引发二次传播。当这些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对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时,网络谣言将不可避免地产生。
(节选自《人民论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谣言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且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广大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
B.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论证,符合事实。微博则明显不同,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也有人借微博传播虚假信息与言论。
C.微博发布信息大多数属于个体行为,一般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主要与信息发布者的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相关。
D.网民传播谣言信息,一些民众出于不同目的相信和半信半疑,民众采取行动来印证着谣言,谣言在更大范围传播,从而酿成公共危机事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着谣言传播的原因及危害,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B.文章第二、三段从客观事实出发,从两个层面阐述了谣言得以快速传播的深层次原因。
C.第四段中,作者列举“抢盐风波”一事,是为了论证谣言有二次传播的“爆发力”。
19
D.文章最后指出微博发布受发布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发布内容的真伪,当发布的信息不能反映客观事实时,网络谣言必定发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发布信息的轨迹:首先博主发布信息,其次粉丝接收信息,基于信任,过虑筛选,他们就进行了下一轮次传播。
B.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对某一事件表达的立场与观点,传递未经证实的信息即为网络谣言,其实这些谣言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与事实真相相悖。
C.绝大部分微博博主之所以发布信息率性,是因为他们来自于社会底层,很少带有预设立场与功利性,缺少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
D.微博传播的模式为一对多,网络谣言主要产生于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博主发布的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并引发了再次传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是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要把帮扶困难老年人作为发展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根据联合国的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
全世界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只有中国。预计2033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增加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9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未来几十年里,“银发潮”将席卷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的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会翻番到32%,到2050年会再翻一番,达到61%.到2050年时,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或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2050年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老年人属于贫困和低收入者。城镇老年人口的居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困难。2012年农村留守老年人已达5000万人。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材料二:
瑞银证券在题为《亚洲结构性问题——老龄化的亚洲》的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投资风险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重度老龄化及其对消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
人口老龄化会使养老保险入不敷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空账3.1万亿。而老龄化与少子化(即0-14岁人口过少)叠加,则意味着巨大的养老风险。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3.2个缴费人赡养1个领取者,而若干年后,便会出现职工退休和领取养老金的高峰,赡养比很可能降为2:1。
从表面上看,人口老龄化能够催生“养老产业”的发展,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则意味着未来养老服务价格的提升,甚至会出现老人有钱难以买到合适服务的情况。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刚刚兴起,该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尚无力应对我国深度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人口的老龄化会降低经济的活跃度。日本就是一个老龄化国家,由于消费和就业率始终上不去,经济一直在低位徘徊,所以通货紧缩的阴霾难以消散。现在日本的问题是,大量的资金集中在老年人口手中,他们消费欲望十分有限,而年轻群体消费能力又不是很强。老龄化是日本经济一个难过的坎儿,中国的快速老龄化也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材料三:
当前,“银发潮”扑面而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2亿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社区的各类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
19
然而,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传统单一,覆盖面不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为老年人服务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送餐、沐浴、理发、洗衣被、居室打扫一类,还包括康复护理、读报陪聊、紧急援助呼叫等。但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星星点点,服务能力薄弱。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少、任务重,人力、财力都不够,日常工作都忙不过来,别说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了。至于农村居家养老更是空白。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基本都是依靠自己,或邻里互相照应。乡村还没有建立针对居家养老的服务组织,农村老年协会也比较少。此外,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也很欠缺。许多老年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也缺乏生活兴趣;对儿女情感依赖性强,儿女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心理失落。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特别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在社区建立日间“托老中心”。老人白天可以到托老中心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一模式投入少,资源利用率高,覆盖面大,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我国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其中上海市的探索值得关注。上海市整合社区资源,依托助老服务社、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网点,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服务。重点聚焦困难群体老人,对他们实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开展老年人身体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4.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龄人口增长迅速
B.老龄人口数居世界首位
C.到2050年,每一个劳动者将负担3个老人
D.“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特征日益显著
5.根据材料二,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增大了对中国的投资风险
B.易导致养老保险入不敷出
C.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D.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阅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孟子对民养问题的主张对解决当前养老问题有哪些启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9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摘自必修4《寡人之于国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蓝 发 卡
周 建
谭小薇接到一个电话,心里微微一颤。有飞机要去西藏,途经丈夫部队机场加油,问她要不要搭机去看看。谭小薇笑了笑,明白“看看”是指同丈夫团聚的意思。以往,她也会接到这类电话,但考虑到丈夫指挥新机改装任务,她都谢绝了。
自丈夫许开元离京去西北赴任,已经三年没回家了。这三年,她很少给许开元的手机打电话。
这回,那个让她心里微微一颤的诊断书就摆在她眼前。如果他知道她得了病,会不会赶回来呢?当然,这事儿肯定不能让他知道。要是能在治疗前去看看他,不会影响他什么就烧高香了。
“嫂子,您去不去啊,这回可是难得的机会……”谭小薇捋着电话线,想把那些定了型的塑料线捋直。可那些弯曲的线只要外部力量离开它,就又缩回原形。
“告诉我具体时间,我会准时赶到。”谭小薇说。
许开元不知道妻子动了凡念,要来部队看他。但是,远远地看到从北京飞来的那几架大型运输机落地时,他也有种莫名的激动,心想,或许她会从飞机上走下来。
走进许开元空勤家属楼的二居室,谭小薇一点也不觉得陌生。走进卧室,淡蓝色的纯棉床罩就像一片温暖的晴空,让谭小薇顿感疲惫。枕头暄软,满是他的味道。她紧紧抱住枕头,把脸埋进去,却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才想起昨天在超市,特为这次探亲买了一只蓝发卡。
19
看着睡梦中的谭小薇,许开元没忍心叫醒她。从小带孩子,她一向觉轻,能睡成这样,想必累坏了。他把屋里所有的脏衣物收拾干净,让司机带回空勤宿舍留着自己洗,便在床边坐下来。妻子明显瘦了,抚在脸的秀发根部,已经露出不少白茬。一只廉价的蓝色发卡,夹在马尾的一侧。多大年纪了,还买这小姑娘的东西。许开元嘴角浮现一丝怜爱的笑意。伸手去摘那只发卡,却中途拐弯,在她脸上轻轻抚了一下。
第二天,谭小薇去部队院外买了好多菜。她穷尽自己的厨艺,做了一桌丰盛的菜饭,等许开元回来。在这过程中,她不时幻想着两人见面的情景,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害羞,竟像等待初恋情人那般。
夜幕掩尽最后一抹霞光,也没见着许开元的人影。第三天临近中午了,他还没有出现。谭小薇绝望了。但她没有怪他。这时,机场那边传来飞机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原来下午还要飞行呀?!谭小薇立马替丈夫找到理由。想到丈夫每天要面对这么繁忙的工作,谭小薇的调整很快见了效。可是,想到回去即将面对的化疗,不免还是有些怆然。
谭小薇拿好行李准备登机。突然听到身后有碎急的脚步朝她奔来。她心里猛地狂跳了几下。转身,是许开元的司机。此刻,那位20来岁的小伙子,满脸愧疚地看着她。
“嫂子,真对不起,师长太忙了……嫂子,这是……”说着,举起手中的塑料袋,示意里面的两只饭盒。那浓重的大蒜芝麻调料酱味,让她一下猜中是凉粉。他还记着她喜欢吃凉粉?!
“谢谢你!忙就不用过来了。”谭小薇以长嫂的口吻说。“告诉他,一定保重身体。我很好,家里一切都好。”说罢,要上悬梯,司机又叫住她,将一个叠得四四方方的信札交给她。这回,谭小薇像抢一样扯过来,攥进手心。接到信的谭小薇彻底释然了。这三天的漫长等待,因了这封信,仿佛不存在了一样。
为了能静下心来看信,她先去前舱跟兄弟们打过招呼,才去后舱坐下来。谭小薇正了正身子,激动地抻开那个用笔记本纸写的信札,上面竟然只有一行字:你的蓝发卡很美。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丈夫许开元支藏戍边恪尽职守,妻子谭小薇重病在身也不想打扰丈夫的工作,他们都具有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
B.谭小薇刚到丈夫的宿舍,由于旅途劳累,体力不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许开元看着睡梦中的妻子,没忍心叫醒她。
C.接过丈夫许开元的司机送来的一个叠得四四方方的信札,谭小薇这三天的漫长等待的惆怅,因为这封信而消失。
D.小说写了一对军人夫妻的故事,丈夫三年没回过家,妻子谭小薇到部队去探望,遗憾的是还没有来得及会面就匆匆离开。
19
8.小说中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十分鲜明。请从许开元和谭小薇中任选一个主人公,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
9.“蓝发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风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B.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19
C.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D.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祖籍河北昌黎,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卒谥“文公”,世称韩文公。
B.进士:科举制度中殿试中榜者为“进士”,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C.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D.法门寺:又名“真身宝塔”,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在当时很出名。
B.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
C.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上了几千字的奏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为潮州刺史。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选自本文)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选自韩愈《师说》)
19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远[注]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这首诗是诗人乾元二年(759)时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了启程分别、途中所见、自己回忆等情景,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脉络清晰。
B.诗歌开头描绘了一幅遍地兵甲、时局动荡的离别背景图,笔力雄健。
C.三、四句写亲朋痛哭流涕,诗人跨上鞍马告别孤城,细致地描绘了离别场面,感人至深。
D.五、六句既描写了远行所见的自然环境,也描写了当时凄风苦雨的社会环境。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阐明在择师方面的原则:无论贵贱,无论年长年少,“ , ”。
(2)荀子《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诗句是:“ , ”。
19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改革开放是宏大叙事,而故事中更有无数人命运轨迹的改写。脚踩这片热土的每一个人,从不是被动追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而是 ,这波澜壮阔的章节贡献着自己的笔墨。若不是从报纸上的一篇“关于如何养牛”的文章中 了“春天”的气息,怎会有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和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作为煤炭工人子弟的刘慈欣就不会离经叛道地创作科幻文学,也许就没有今天世界对中国人想象力的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在造时势。我们纪念改革开放,(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总结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纪念,更能为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40年 ,让无数人实现了大写人生,让我们国家“赶上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继续做时间的驾驭者,用奋斗定义自己的明天,助力我们国家“引领时代”。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奋发图强 嗅出 刮目相看 栉风沐雨
B.奋发图强 感受 惊鸿一瞥 栉风沐雨
C.励精图治 嗅出 刮目相看 筚路蓝缕
D.励精图治 感受 惊鸿一瞥 筚路蓝缕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假如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没有离职创业,就不会有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
B.中国科技企业之所以能搅动全球市场的原因是当年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
19
C.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就不会离职创业,遑论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
D.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是中国科技企业能搅动全球市场的重要原因。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实也是在纪念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奋斗的成功者
B.其实也是在纪念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人生
C.正因为它为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提供了最好的时代土壤
D.正因为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管侯编钟,金缕玉衣,三星堆圆明园,中国文明彰显纷繁富丽。
材料:
引领 稳定 传承
月球车 调结构 斩荆棘 可燃冰 拓道路 扩内需
精准扶贫 量子通信 不忘初心 蛟龙下水 服务三农 砥励前行
2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条件反射》,简要介绍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四、写作
19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战争中,一个村庄被炸毁。一个小女孩身上着了火,正哭喊着往前跑。一名挎着相机的战地记者正从这里经过。面对眼前的情景,他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抓紧时间拍照,并立即离开给报社发照片;第二种,他拍下照片后,过去灭火;第三种,顾不上拍照,赶紧过去把小女孩身上的火扑灭。
有人就这三种选项让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进行选择。小学生都选择第三种,因为被火烧多疼啊。中学生有选第三种的,也有选第二种的,选第二种的学生认为,拍下照片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战争的残酷。大学生中有人为第一种行为辩护,认为职业素质更重要,记者这一职业决定了他应该这样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级期末语文参考答案
1.C
[A项“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错误,根据第一段,“网络谣言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微博只是互联网传播媒介之一。B项,“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错误。根据第一段“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可知,该项曲解原意,“并非都经过求证”,说明有些信息经过了求证。D项混淆关系,“出于不同目的相信和半信半疑”错误,不是并列关系,应该是选择关系。根据原文第四段“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信或半信半疑”可知。]
2.C[C项,是为了论证“谣言有二次传播的‘爆发力’”错,是为了论证谣言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爆炸式”的扩散。]
3.A项,[“过虑筛选”有误,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
4.C[C项,“每一个劳动者将负担3个老人”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2050年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并不是“负担3个老人”。]
19
5.D[试题分析:由材料二第三段“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则意味着未来养老服务价格的提升,甚至会出现老人有钱难以买到合适服务的情况”“该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尚无力应对我国深度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可知,D项“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没有依据的。]
6.(1)遵循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规律办事,合理规划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
(2)根据中国社会老龄化特点多方权衡,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措施。
(3)政府妥善处理好社会养老问题,能够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和支。(共6分,每点2分,能结合文中所提到的信息,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先分析所给材料讲了哪些道理,再联系文本所说的养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所给材料中,第一段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可保证百姓的生活供给;第二段分别阐述了“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怎样才能衣食无忧,受到尊重,并说“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依据这些信息,结合文本中所提到的养老问题,就可以提出遵循规律办事、采取可操作性措施、政府处理好养老问题会获得百姓支持等观点。】
7.D【解析】小说写的是一位军人和他妻子的故事,谭小薇并不是军人;他们两人会了面,只是谭小薇睡着了,没见到丈夫。
8.谭小薇:①她是一位十分贤惠的军嫂,(身份,1分)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1分)②深爱着丈夫,即使自己得了重病,也不想打扰丈夫;(2分)③识大体、顾大局。(2分)
许开元:①他是解放军航空兵师长,(身份,1分)②忠于职守,沉坚毅;(2分)③他深爱着妻子,(1分)但从不卿卿我我,而是全身心地执行任务,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军务为天职。(2分)
(任选一个作答,需说明选哪个主人公;意思对即可,共6分)
9.①蓝发卡既是小说线索(或:贯穿小说全篇),又具有比喻意义;②蓝发卡寄托了谭小薇对丈夫的爱,侧面反映出谭小薇心态年轻;③许开元赞美蓝发卡,流露出来的是对妻子的爱。(每点2分,共6分;第①点必须答出,否则最多给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小说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主要从结构上的照应(或线索)、内容上的特点意义和表达情感彰显主旨这三个角度回答。小说中的蓝发卡是小说的线索,谭小薇特意为这次探亲买了蓝发卡,离别时丈夫许开元通过信称赞谭小微的蓝发卡,蓝发卡贯穿小说全篇。蓝发卡寄托了谭小薇对丈夫的爱,也彰显了许开元对妻子的爱。
【阅读导引】
19
《蓝发卡》这篇小说讲述的是现代军人许开元和他妻子谭小薇的爱情故事。丈夫离京去西北赴任三年没回家,谭小薇到部队去探望,他们两人会了面,遗憾的是谭小薇到达后因旅途疲劳睡着了,丈夫回来后因关爱妻子没有打扰她,不巧又因急事而离开,两人虽见上面却没说上一句话就遗憾地离开了。
小说中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十分鲜明。谭小薇是一位深爱丈夫、支持丈夫、识大体、顾大局的贤惠的军嫂形象。许开元忠于职守,深沉坚毅;他爱妻子,但从不卿卿我我;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军人妻子对丈夫的深深的爱和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的故事,表达了对军人妻子赞美和敬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军人忠于职守、顾大局识大体的无私胸怀的赞美之情。
10.B【“终成科第”意思是“终于考中进士”,后面断开,排除C、D;“相与谈宴”是一件事,后面断开,排除A项。故选B。
加标点为: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11.A“卒谥‘文公’”错,应是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12.B【A项,“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为“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即三岁的时候死了父亲,被同族的堂兄抚养。C项,“把他贬为潮州刺史”错,应是“贬为连州阳山令”。D项,“与他人交往,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错,应是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盛衰,他总不改变态度,但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才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
13.(1)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等奖励来督促。(5分得分点:“以”,因为“学儒”,学习儒家经典;“俟”,等;各1分;句意明确,2分。)
(2)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5分得分点:“学者”,求学的人;“所以”,靠来……,用来……的;判断句;各1分;句意明确,2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出名,没有官位。韩愈三岁的时候死了父亲,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等奖励来督促。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
19
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
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传布佛法的书本里写着,)三十年开启一次,塔开时便年丰人泰。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走施舍,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论佛骨表》表疏奏上,宪宗很生气,于是贬他为潮州刺史。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盛衰,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其中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却很能奖掖鼓励后进,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虽然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但是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总共(经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有十人之多。
14.D【解析】“也描写了当时凄风苦雨的社会环境”错误,只是途中所见。
15.①首联写远征情景,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乱的迷惘心情;②颔联写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忧伤和自身的无奈孤寂的心情;③颈联写路途所见情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诗人凄凉的心情;④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对亲朋的思念之情。
【解析】题干答题指向理解情感的范围是“这首诗”,即全诗。故答题时要分联作答,通过每一联的不同表意体会其不同的情感。如首联的内容是“远征”,以“胡为”发问可见其面对战乱的迷茫与不安;颔联的内容是写别离,以“一哭”表达送别的忧伤;颈联写的是途中所见,以哀景表哀情;尾联直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意赏析】首联以提问开篇。“带甲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此诗开头就以新颖的语言,矫健的笔力,引起读者注意。首联次句“君”为诗人自指。作者问自己为什么在兵荒马乱这样的时刻“远行”。
“亲朋”二句写启程时情景。亲友同声痛哭,因为正值离乱,不知此后能否重逢。而诗人则无言地跨上“鞍马”,他实际上也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远去的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19
“草木”二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时入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这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此联“岁月”二字本当用平,诗人出于内容上的考虑,突破声律常格,上句全用仄,下句四字用平。用拗峭的语言,描绘寒冬的旅程,成为杜甫五律中以仄代平的一个诗例,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别离”二句回忆亲朋相送的情谊。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由于感念难忘,仿佛就在今天。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是有深“情”厚意的。这里字面上在说“古人”,实指今日之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诗以“送远”为题,但从后四句看,“当是就道后作”(浦起龙语)。这样,前四句应是“从道中追写起身时之情事”(浦起龙语)。沈德潜极赞此诗开头是“何等起手”,浦起龙更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誉前四句。
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离秦州,入蜀道,却并无一个明确的目的离别时虽然亲朋同声“一哭”,却无人以诗相送,情景是颇为凄凉的。为了自壮“行色”,他“就道”后补写了这首名作。这与他天宝十四载(755)“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时所写《官定后戏赠》,很有点相似。不同的是,那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纯出于游“戏”笔墨,而且“微禄”“耽酒”“圣朝”“狂歌”,还可为“故山归兴”“向风”“回首”。而这首诗则写于安史之乱中,“带甲满天地”的时刻。“鞍马”入蜀,茫茫前路,还不知依托何人,根本没有以笔墨为游“戏”的闲情。回味“昨日”告别场景,想“见”“古人”惜别“情”意,无怪乎要“感慨悲歌”,放声长吟了。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前后照应,形成一体;其次,场面细致,感人至深;再次,虚实结合,增强抒情效果;最后,今昔对比,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16.(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7.A【解析】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根据前文“每一个人”和成语的使用对象可知,第一空选“奋发图强”。嗅出:闻到了。感受:受到影响。后文的“‘春天’的气息”是形象的说法,含义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结合语境,第二空选“嗅出”。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惊鸿一瞥:指美女或所仰慕的女子动人心魄的目光。此处是指世界不再用老眼光去看中国人的想象力,第三空选“刮目相看”。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此处是形容改革开放40年来让无数人辛苦四处奔波,实现了大写的人生,第四空选“栉风沐雨”。
19
18.C【解析】A.语序不当,“假如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没有离职创业”错误,应把“没有”放到“假如”后面。B.句式杂糅,“之所以”和“的原因是”两个不能连用。D.搭配不当,提取句子主干是“创业是原因”,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整体上还要与上句“若不是……”联系起来看。故选C项。
19.B【解析】联系上下文段的内容和句式看括号前句子“我们纪念改革开放”,根据句式一致原则,后文应用动词“纪念”承接,排除C、D两项;“纪念”的应该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人生”,而不只是“成功者”,故选B项。
20.答案示例:
量子通信,蛟龙下水,可燃冰月球车,中国科技引领世界进步
精准扶贫,服务三农,调结构扩内需,中国经济稳定世界发展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斩荆棘拓道路,中国精神传承万代千秋。
【评分细则】每句2分。能够按照“中国科技”“中国经济”“中国精神”来正确归类、造句,每点1分;“中国科技”对应“引领”,“中国经济”对应“稳定”,“中国精神”对应“传承”,对应正确,每点1分;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21.①漫画内容:画面的上半部分是一个人的头部,头发被剪成无线网络信号的模样。(2分)漫画的下半部分是三只手分别握着一部手机,都在搜索前面那个人头部的无线网络信号。(1分)(图中要素不能缺:头部,头发的网络信号模样,三只手三部手机;意思对即可)
②寓意:这幅漫画揭示了当下人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实,呼吁人们放下手机,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来。(2分)【解析】首先要读懂漫画的构图要素:上半部分是一个人的头部,其头发被剪成无线网络信号的模样;下半部分是三只手分别握着一部手机对着前面人的头部搜索无线网络信号。其次分析寓意:漫画中的无线网络信号只是一个人的发型,而人们却误以为是真的无线网,拿起手机对准它进行搜索,人们这种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反映人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状;作者的目的明显是呼吁人们放下手机,从虚拟网络回归现实。
22.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解析:这则材料的重点在第二段。需要注意的点有两个:
1.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这三个身份暗含着其各自接受教育程度和知识、阅历的不同。
19
2.三种不同的选择体现的是不同价值判断:第三种选项把救人作为第一位,更感性也更合乎人性;第一种选项把职业道德作为最高价值追求,非常理性却忽视人生命的重要性。第二种选项能够较好地兼顾两者。
把以上两个点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材料所蕴含的意思:随着所受教育程度提高和人知识、阅历的增加,人的理性精神在增强,但一些人本初美好的人性似乎在逐渐减弱。
根据以上所分析的材料的含意,可确定如下立意:
①强调职业素养,不能违背人性;②人理性思维的提升不能以牺牲感性的善良为代价;
③在增加知识和阅历的同时,保持人本初的善良;④教育要保护人天性的善良。……
19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2021-06-0314页
- 【语文】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1-06-0315页
-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一下2021-06-0324页
-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2021-06-0312页
- 黑龙江省东南联合体2018-2019学年2021-06-0325页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2020学年2021-06-032页
-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下2021-06-0327页
- 安徽省合肥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2021-06-0310页
- 【语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92021-06-0316页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2019-2020学2021-06-0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