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车胤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2015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莉 审题人:程诗华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美德的别样呈现
李捷
①纪录片《记住乡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让人看完后回味无穷。一部纪录片为何会给人如此大的冲击力?
②这部纪录片抓住了当今时代最强音,即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部纪录片是中华美德的微缩版。片中展现了各地大小不一、历史悠久的乡村,以小见大阐述了乡村的丰富内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美丽山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
③这些山村里涵养着我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一直流传至今,在现代仍然在发挥着它的价值,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让所有中国人看后激动、兴奋。因为乡愁是人们长大之后,最能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情怀,最能勾起民族记忆的情感。在乡愁中,每个人都会产生共鸣,每个人都能找到民族价值与民族认同感。乡愁,展现出来的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发人深思,让人看后深受感染且受益匪浅。这种精神饱含“情”“义”“理”“美”,让人看后不禁落下思乡之泪。
④“情”就是思乡之情,或为乡思之情,包括忠孝之情、父母之情、亲朋之情、手足之情等。中国人最讲究情理,现在华夏儿女遍布世界各地,但一个“情”字便能将我们的心连成一片。换言之,不论哪一个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最后他都会时刻挂念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不论是山村,还是社区,不论是乡镇,还是城市,他总会回家看看。这种情,就是中国人代代传承下来的。
⑤“义”是为人的要领。族谱里渗透着乡规民约,为人的要领在这里展示得非常充分。何谓合格的中国人?不一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一定要有道德、有修养,经得起各方人士的评头品足,对得起列祖列宗和自己的父老乡亲。做人立住了,才能再谈干事业、做学问。修身、齐家做好了,才有资格去治国、平天下。
⑥“理”是家国之理,这是中国人思想中最认可的一个理,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一个理。每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尽忠、尽孝、报国,这里面渗透了很多故事。一个个小山村里,出了太多的爱国将士,他们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因此,一定要把这些人写进族谱里,让人们永远缅怀他们。中国曾经有屈辱的历史,那个时候中国人还是一盘散沙,但是中国人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一盘散沙,只要把家国结合在一起,中国人就能够创造人间奇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为什么能赢得这场战争,很重要的一点是凝聚力。
⑦“美”不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片中展现了一个个美丽的小山村,这些山村中间不仅有乡约之美,更多的是人文之美。
⑧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抓住“情”“义”“理”“美”四个字,抓住了这一核心价值,抓住了印记在心中的共有精神家园。《记住乡愁》通过娴熟的影像表达手法充分展示出来一段段精美的篇章,触动了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1.下列关于“乡愁”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乡愁是人们长大远离家乡之后对家乡的思念,是一种最能触碰人内心、最能勾起民族记忆的情感。
B.乡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受感―染,产生共鸣,找到民族价值与民族认同感。
C.乡愁是印记在人们心中的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弘扬和践行扑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
D.乡愁展现出來的不仅是传统,也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发人深思,需要代代去传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以纪录片《记住乡愁》引人回味开头,引出“乡愁”这一话题,最后以肯定《记住乡愁》结尾,结构上前后呼应。
B.②段紧承①段,回答了《记住乡愁》让人看完后回味无穷的原因,即它呈现了美丽山村的内涵与积淀的传统文化,
C.④⑤⑥⑦段分别从情、义、理、美四个方面解说了乡愁所展现的中国精神,解读了纪录片中的小山村的文化积淀。
D.③段详细地介绍了乡愁的内涵,指出乡愁所展现的当代中国精神包含了情、义、理、美,统领④⑤⑥⑦⑧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文中所说的"情”指思乡之情。此“情”内涵丰富,也是将遍布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的心连接在一起的纽带。
B.文中所说的"美”不仅指山村的乡约美,更指人文美。一个个大小不一、历史悠久的小乡村枳淀了丰厚的人文美。
C.文中所说的“理"指家国之理,即尽忠、尽孝、报国。在民族危难的时候,“理”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
D.文中所说的“义”指做人的要领,着重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要经得起人们的品评,枳极齐家治国平太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光脚院士”背后的纯粹力量
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近日成了网络红人,红得有些突然。
原因是一张讲座照片。照片上,这位以遥感基础理论研究为专长的院士,留着胡子,一袭黑衣,足蹬布鞋,连袜子都没有穿,在中科院大学的讲坛上念着自己的稿子。
现实版“扫地僧”,这是网友们看到照片之后对李小文的评价。
金庸名著《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是少林寺藏经阁里的老和尚,一身武功震烁古今,却返璞归真毫不起眼。现实中,身负院士光环的李小文同样身怀绝艺、低调行事。如果说,少林寺之所以不堕威名,在于有扫地僧这样的高人的话,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传灯录里,当然也少不了李小文这样不务虚名默默实干的科学家。
与照片形象一起在网上流传的,还有数年前李小文的一篇媒体访谈。文字与照片可谓相得益彰,言谈中的许多细节都展现出他冲淡的性格。问他在美留学期间干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他回以看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最认同《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人生态度;问他选择回国报效为何有此觉悟?他回以提携自己的杨老师让自己回来,于是就和同学都回来了。
在看惯了学者西装革履、高谈阔论的时代里,李院士简约朴素的形象与朴实无华的谈吐,实在是我们与纯粹的一次邂逅。他的光脚和布鞋在网络世界里横空出世,却让我们在“高大上”“白富美”“小清新”的围裹中,感受到了纯粹的力量。
对科学家来说,纯粹是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日之所思、梦之所萦,都是自己上下求索的问题。当苹果掉到头上,才能砸出灵感,找到物理世界的规律。
对领导干部来说,纯粹是焦裕禄顶在腹部的钢笔帽。忍着病痛的折磨,带着群众战风沙、兴水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人生旨趣,“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社会理想,才锻成他“两袖清风来去”的品格、“生死父老系”的政声。
对一个有信仰的党员来说,纯粹是陈望道的墨汁。正因为精神之甘,让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可以就着墨汁吃粽子、还吃出了红糖的味道;也正因为信仰之甜,让中国革命的先驱与英烈,前赴后继,众志成城,吃百般苦,受千般难……
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但他们所坚守的那种纯粹相同。
毋庸置疑,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比之以往,更丰富,更多元,但也面对更多的诱惑和挑战。
当医生拿起手术刀,他眼中应该只有人体器官,而不是手术报酬;当老师站上讲台,他挂怀的应该只有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职称晋升;当记者举起摄像机,他面对的应该只有事实真相,而不是自诩的“第四权力”;当领导干部手握大权,他关心的应该只有民生改善社会安定,而不是一己之富贵……
毛主席写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其实,纯粹离每个人都不遥远,也许就在一念之间,我们常常与之相遇,只是别在不期然间放手。
社会舆论的倡导、市场机制的建构,也应该鼓励而不是压抑这种纯粹。虽然纯粹者不依靠丰厚的物质和他人的点赞来生活,但作为社会,却有义务让不同天赋、才能的人有所保障、各安其位,而不是蝇营狗苟、追名逐利。唯其如此,才不会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滑入“市场社会”的陷阱,价值多元化也才有一个真正的物质基础。
相关链接: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一个科学家的学识和人品有怎样的关系?
李小文:我相信学识和人品有很强的正相关。如果用X轴代表学识;Y轴代表人品。在X接近零的时候,人品的差别基本独立于学识。但随X增加,二者相关性逐步增强。所以散点图应该像一把扫帚,柄斜向上。
经济观察报:你帮母校搞“成电遥感”研究,那你经常要回成都吧?
李小文:我回去的时间不多,主要是在网上用QQ和用网易的泡泡来跟他们交流,不过,队伍还算是基本带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用QQ就能把队伍带起来,你带队伍的方法可真够简单的。
李小文: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比如,要在庄稼地里防麻雀,扎一个稻草人,给它插两把蒲扇,风一吹扇子就动,就够用了,这是最简单的,没必要找个真人来站在那里。如果不清楚这个道理,就会犯错误。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小文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可以决定他的成就的高低,人品越高,其成就往往越大。
B.在当前丰富多元又充满诱惑的时代,李小文身上所体现出的纯粹的精神具有强大的力量应大力提倡。
C.末尾引用毛主席的诗句,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并指出每个人都有成为纯粹的人的可能。
D.作为院士,李小文黑衣、布鞋、光脚的形象与其他学者西装革履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他迅速走红网络的直接原因。
5.李小文院士的“纯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
6.“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但他们所坚守的那种纯粹相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
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近乎原始的自然环境相比,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地的村民。据说,除了偶尔有县乡的工作人员和村民的亲戚外,这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外人走进过这个村庄。村民们看见我们这些误闯进来的外人,就像看见外星人一样,好奇而激动。我们在村民们好奇的目光中,好奇地绕着村庄边走边看。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在其他地方,你已经无法看到这样日不闭户的场景。
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盐、酱油、一两种廉价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
我们买了几块当地产的大饼,店主热情地为我们灌满了冷开水,这样,我们后面的行程就不怕了。因为要出山进货,店主算得上这个小村里见过世面的人。我们和店主聊起来。小店门边,镶嵌在墙上的一块黑板,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一些文字和数字,如大黄,酒,4.6;二贵妈,酱油,2;黑头,盐、烟,13.45……问店主,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店主笑着说,是大家伙赊的账,等有钱的时候,就来结一下。原来是账单。正说着话,一个中年人来买烟,店主递给他一包烟,中年人接过烟,顺手在墙上抠下一小块石灰,将黑板上的一个数字擦了,重新写了个数字,然后,拍拍手,和店主打声招呼,走了。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就这么随便擦擦写写啊?店主看出我们的困惑,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会赖我几个钱啊?
有人上前用手轻轻擦黑板上的字,一擦就没了,而且,这块黑板是镶嵌在墙上的,即使晚上,也只能“挂”在外面,如果谁晚上偷偷来将名字擦掉了,或者将数字改了,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啊?店主说,这事,还真发生过。有一次,一个村民来买东西,忽然发现自己名字下面的数字没了,可能是被哪个调皮的孩子擦掉了,村民赶紧找了块石灰,将数字重新写在了黑板上。大家在我这里赊了东西,他们记得可清楚了,我这个黑板,也就是个形式,其实,账本都在大家的心里呢。
回城之后,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闻者无不激动不已,大难得了!一批批人沿着我们的足迹,走进了深山,去寻访那个神秘纯朴的村庄,而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块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一年之后,我们一帮人,再次踏上了那片神秘的土地。进山的道路,已经拓宽了很多。我们轻松地找到了那个小村。未进小村,就被它热闹的气息感染,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年来,小村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
我们顺利地找到了那家小店,小店的周围,又开了好几家纪念品和土特产店。让我们聊感欣慰的是,镶嵌在墙上的那块黑板还在,上面的账单也还在。很多游客,在黑板前拍照,留念。我悄悄摸了摸黑板上的字,擦不动,原来是白色的油漆写的。店主认出了我们,一边忙着招呼生意,一边告诉我们,小店生意大了,经常有人赖账,所以已经不赊账了,再说,现在村民也都有钱了。我问,那还留着这块黑板干什么?店主呵呵一乐,招牌啊,很多人就是冲着它来的呢,这还得谢谢你们的宣传啊!
我无言以对。墙上的黑板,白漆的名字和数字,冷眼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
A.小说开头写掩映在大山之中的小村庄在地图上没有标注,也不为向导所知,是为了后文突出小村经我们的宣传发生的变化,强调发展经济对乡村民风的重要作用。
B.小说第④段先借店主之口,概括介绍黑板的用途,然后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详细描摹了中年人买烟的情形,真实可感,处处透露出民风的纯朴。
C.第②段写村民们对我们这些外来人十分好奇,而我们也对山村和村民感到好奇,这恰恰表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和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
D.一批批人走进深山寻访近乎原始的神秘的小村庄,表现了人们对繁华虚伪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寄托了我对当下城市生活精神匮乏的深切忧虑。
E.作者对这个小村庄的感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对村民们在现代社会竟然过着如此贫穷闭塞的生活感到惊异一方面又欣赏村庄日不闭户的景象所表现出的纯朴民风。
8.小说中的店主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4分)
9.“镶嵌在墙上的黑板”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江革,字休映,济阳人也。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孤贫,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补国子生。吏部谢胱雅相钦重。胱尝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以革才堪经国,除广陵太守。时革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为魏人所执。魏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讨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诏日:“广陵太守江革,临危不挠,可太尉。”
时武陵王①在东州,颇自骄纵,上②召革面敕日:“武陵王年少,臧盾③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至,并缘道迎候至郡。革不受饷,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属城震恐。上日:“江革果能称职。”乃除都官尚书。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惟乘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日:“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④轻艚。”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寻监吴郡。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革至郡,百姓皆惧不能静寇。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息,民吏安之。
时尚书令何敬容掌选,所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以文酒自娱。大同元年二月,卒。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注:①武陵王:即梁武帝的儿子萧纪。后称帝。②上:梁武帝。③臧盾:人名。④
迮:狭小。迮轻艚,意为让船舱增加重量使船平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曰
B. 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曰
C. 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曰
D. 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丁父艰,即丁父忧,遭遇父亲丧事之意。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源于汉代。
B. 太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职官称谓,战国时就开始设置。西汉改郡守为太守,秩二千石。东汉设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隋废郡,以州领县,太守之官遂废,这时刺史则成为与汉朝太守相近的官职。
C.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等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
D. 国子生又称国学生,亦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学生,但一般为官员子弟。所以说国子生亦即太学生,但多指官员子弟的太学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江革敏而好学。他六岁便能写文章。父亲去世后,在贫困中仍能坚持读书,不知疲倦。母丧结束后,又赴太学学习,成绩很优秀。
B.江革临危不挠。他曾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被魏人俘获。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软硬兼施,江革始终不从。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还朝。
C.江革为官刚正。武陵王年少骄纵,高祖让江革辅佐他。江革任郡丞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畏服,连武陵王也怕他。
D.江革清正廉洁。他将要离开会稽时,百姓赠送的礼物江革概不接收,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返京。由于船不平稳,渡江危险,便在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压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朓尝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5分)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为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②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③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4.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词人的心绪。
B.“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C.“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词人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词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夭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15.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2)《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对初春直接赞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国家高层的政治承诺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旧体系中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最困难的一定不是动员和教育人民群众,而是涉及器官捐献和移植领域各部门的整合。
②是哪些“老领导”急着在退居“二线”前突击提拔“自己人”呢?有人发现,热衷提拔“自己人”的,首当其冲的是副国级“大老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
③最近,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一次全会上表示,“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④现在,当个“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新的追求,然而,他们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没有艺术表现力,实在令人不忍卒读。
⑤如果说建国初期还有过一段云谲波诡的动荡岁月,如今江山已定,王座已稳,昔日的敌人都已化作沟壑中的寒灰,战火与鲜血也正在被人们渐渐遗忘。
⑥梭罗代表的独立不羁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人类并不是举足轻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其冷峻、刻薄、批判是物欲社会中随波逐流的人所无暇或不能思索的。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中巴经济合作能很好地改善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和巴中经济走廊地建设,推动两国双边贸易额地增长,开启两国合作地新征程。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重地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以往地军旅题材作品,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难免出现各种雷人剧情,而《战狼》颠覆了这个“传统”。
D.中海油“海洋石油981”钻机平台项目管理得力,优化加强了作业效率,确保了西沙中建岛附近海域作业按期顺利完成。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__①__城市,中国的乡村_②__在沦陷, __③__以更惊人的速度坠落。__④__它更弱,更没有重心和屏障,更乏自持力和防护性, __⑤__成了城市生活的下游和垃圾桶。我__⑥__怀疑:中国还有真正的乡村和乡村精神吗?
A. 不止 也 且 由于 甚至 乃至
B.何止 也 且 因为 乃至 甚至
C.何止 / 并且 由于 甚至 乃至
D.不止 / 并且 因为 乃至 甚至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信息时代带来的“电子疲劳”,让人们“劳形”又“伤神”,数字技术______ ①_______,也的确容易催生一种阅读焦虑。_______②_________。在一定意义上,纸质书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所带来的文化体验也难以被替代。捧起一本厚重的实体书,往往能带来更明显的阅读仪式感。无论是触摸书本质感、品评封面装帧,还是以书会友、以文交心,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________③________。
21.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份倡议。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请同学们自行处理网购物品的告示,张貼在收发室的门口(6分)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收犮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亲,是不是很过分!从"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告示
各位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配合。
学校办公室
2017年4月23日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
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车胤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2015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C(记住乡愁,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说乡愁“是……重要保证"夸大其词)
2.D(这篇文章采取的是总分总结构,①⑧是总,②③④⑤⑥⑦是分;其中③④⑤⑥⑦又是总分关系,③是总,④⑤⑥⑦是分)
3.D(原文是说“修身、齐家做好了,才有资格去治国、平天下”“义”不是说就一定要去治国平天下)
二、4. A(“人品决定成就”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5.① 外表简朴:黑衣、布鞋、光脚。 ② 谈吐朴实:不说自己爱国,而说老师让自己回来就和同学回来了。③ 冲淡的性格(默默实干):做出巨大贡献,却行事低调。 ④ 追求简单化原则:科学研究和工作追求实效,通过网络为母校培养人才。(4分,每点1分)
6.①科学家日夜求索科学问题,领导干部一心为百姓造福,党员为信仰艰苦奋斗。(2分)②许多不同时代、国家、职业和信仰的人,都拥有一种纯粹的精神:为了心中坚守的理想和目标,不务虚名,默默实干。(5分,对句中“他们”“那种纯粹”这些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加以说明。)
7.B E(A.写作目的是引出下文纯朴的民风,同时与成为景点后的小村构成鲜明对比,以突出经济发展对淳朴民风的冲击。C.“表现了……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错误。D.“表现……厌倦”,“寄托……忧虑”错误。“一批批人走进深山”是为了衬托“纯朴民风”之难得,并为下文写这种难得的民风因经济冲击而消失做铺垫。)(每答对一项给2分)
8.①纯朴热情。为我们这帮路人灌满冷开水,主动解答我们对“黑板”的疑惑,讲述与“黑板”有关的故事。②勤劳能干,有见识。在偏僻的村庄经营唯一的一家代销店,并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③精明务实。善于发现并抓住商机,用“黑板”招揽顾客;先前任由赊账的乡亲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后来不再赊账。(4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9.①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黑板”展开:路过小村,“我”被黑板上的数字吸引,询问店主;“我”目睹村民用石灰块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地记账;山外之人听闻,激动不已,慕名到村中寻访那块黑板;成为旅游景点后,店主用漆有白漆名字及数字的黑板做招牌,招揽顾客。
②前后对比,突出主旨。原来,黑板上赊账的数字及名字是用容易擦掉的石灰块写下的,后来则是白漆漆上的;原来,村人自己诚实地在黑板上记下自己的赊账数目,无人赖账,后来却有很多人赖账:这些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写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写出诚信与信任民风的缺失,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③以小见大,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曾经,黑板只是个形式,因为账本自在村人心中,诚信也嵌在村民心中。后来黑板仍然只是个形式,因为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招揽顾客。黑板见证了山村与村民的变化,见证了纯朴民风的消失;黑板的变化,实则意味着村庄民风的变化。(6分,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概述1分,分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0. C
11.D(“国子生”是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
12.B(元延明放他还朝的原因是正值魏帝请求梁朝让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而非不屈)
13.(1)谢脁曾经拜访江革,当时下着大雪,(谢脁)看见江革盖着破棉被,铺着单薄的席子,但是沉醉于学习中不知疲倦(寒冷)。(“过候” “大雪” “弊絮单席” “耽”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的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拜”“寻”“除”“洗马”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AB(A应为“拟人”手法,B展现的是“寂寥.萧瑟"的景象)(对一个计2分.对两个计5分)
15.①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肖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②知音难觅的抑郁: “谁会凭阑意"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苫.③客居异乡的孤独:词人賦异乡江南雨云以“恨” “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毎点计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6.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7.D(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在此处语境不合。此处语境表达的是“热衷提拔自己人最严重”的意思。养痈遗患: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灾害。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此处应用“不堪卒读”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现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云谲波诡: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像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此处应为“无足轻重”,“无足轻重”指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18.C
19.B
20.①虽然极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园地 ②这是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重要原因 ③传统的书香仍具有独特的魅力(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1. 示例:学校收发室主要负责学校文件、师生信件的收发。同学们的网购物品邮寄到学校,严重影响了收发室的正常运作。
从5月1起,收发室将不冉负责接牧和保管学生网购邮寄的物品。请同学们自行妥善处理。(语言得体2分,表达目的得1分,写出对象得1分,语体要求1分)
22. 材料与题目解读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几个角度,需要把握:
1.“小聂”的角度:①“不支付赡养费”不尽孝道;②知错能改,遵守法律;
2.“聂老汉”的角度:懂得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
3.“法院”的角度:①法律大于天,法律是人们权益(维护孝道)的保障;
②法律缘于人情,尽孝是否一定要诉诸法律;
③法律是否真的能成为维护孝道的利器?孝道是否一定要靠法律维持;
4.“社会”的角度: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
优秀作文(6篇)
1.坚守孝,方为善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3.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
4.养老问题的出口在哪里?
5.为聂老汉的勇敢点赞
6.法律难承亲情
中等作文(5篇)
1.亲情不应被遗忘
2.莫让强制执行而伤了亲情
3.百善“孝”为先
4.解开孝之枷锁
5.遵纪守法,人人有责
低分作文(5篇)
1. 退一步海阔天空
2.人无信,无以立
3.信用
4.老年得子,一败涂地
5.责任,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