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 传记的综合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
1911 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专制而保守,在
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这样,她的接受教育
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周遭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
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她感到恐怖。出于叛逆和反抗,萧红离家出
走,流浪生活。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为她命
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
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开始,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永远
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
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
歧视、侮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把不幸
和死亡联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萧红说
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
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
的双重视角,充满着人本主义色彩,与当时建基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
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著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
的不同。废名笔下的中国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
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梦想的幻景的写相”。沈从文在一些作品
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欢制作牧歌情调,说到底,它
源自东方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直接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
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一定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处理生活。比如张爱
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使用的是“第三只眼”。五四时期的
- 2 -
涂女士、卢隐,都是持女性视角的,但也跟许多知识分子作家一样,缺少穷人的
视角。像萧红这样兼具了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恐
怕是唯一的。
英国作家、女性主义者伍尔芙说: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拿这句话来概
括萧红的写作,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萧红的自由的风格,表现在她对社会和人生
悲剧的诗性书写上。同时,她将小说散文化,逶迤叙来,无边地伸展,只需忠实
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通过自由联想连缀起来,而无需依赖虚构的想象。
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学生机勃发。鲁迅曾经为《生死场》作序,赞赏作者
的描写细致、明丽和新鲜。胡风写了读后记,称作“不是以精细见长的史诗”。他
认为作者把一种女性的纤细感觉与非女性的雄迈的胸境相结合,在女性作家中是
独创的。
萧红同聂绀弩谈文学时,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
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
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她不承认小说有所谓的“范式”
或者“顶峰”,不同意对她的小说的散文化写法的批评意见,她坚持自己。
五四之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她的文学资源主要来自新文
学传统,这个传统刚刚形成,说不上深厚,但因此也就最少腐朽和保守的东西;
它是现代的,开放的,尊重个性与自由的,这就给她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
间,带上更多的个人天才的特点。
(摘编自林贤治《回首看萧红》)
【相关链接】
①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
的边缘文体,并以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
(徐晓红《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②《生死场》是描写东北人民愚昧麻木的,是描写东北大地苦难生活的,是
描写整个民族痛苦遭遇的,但更是描写东北人民对自身的拷问的,更是描写东北
大地对“生”的追求的,更是描写整个民族对“自强”的渴望的。……阅读萧红
的作品能够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这些对于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如何不断奋进
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今天我们再读萧红的意义所在。
- 3 -
(刘勇《今天为什么再读萧红》)
1.(综合理解)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父亲专制保守的决定,让萧红过早被剥夺了接受教育及自由婚姻的权利,
因而承受了人生的险恶命运,最终决定离家出走。
B.萧红在创作初期虽受到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她的作品闪耀着人本主义色彩
的光辉,并不太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与束缚。
C.萧红笔下描绘出的农村,充满了压迫、苦难与挣扎,鲜少出现宁静、恬淡、
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画面。
D.“五四”后的新文学传统,让萧红的天分在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中得到施展,
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魅力。
解析:选 A A 项,“承受了人生的险恶命运”不是指的萧红,而是“周遭
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
2.(综合理解)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萧红的写作对象“永远被人间遗弃的人们”,是指那些受到家庭社会歧视、
侮辱和迫害的贫苦女性。
B.萧红在创作时能将小说散文化,主要原因是她的作品中常常需要表现社会
和人生悲剧的诗性。
C.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作家缺少穷人的视角,而萧红是唯一的兼具了穷人与女
性视角的创作者。
D.萧红的作品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她描写的“苦难”和对“自强”的渴望,
会促使今天的人们不断奋进。
解析:选 D A 项错误,“永远被人间遗弃的人们”是指穷人和妇女;B 项,
强加因果,“萧红在创作时能将小说散文化”“她的作品中常常需要表现社会和
人生悲剧的诗性”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C 项,“唯一”表述过于绝对化,原
文有“恐怕”一词。
3.为什么说萧红是“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出
相关原因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作答。
答案:①她是唯一兼具穷人视角与女性视角的作家,她的文学创作是献给穷
人和妇女的。②她的创作不像左翼文学作家那样受意识形态的规训,也没有其他
- 4 -
作家的文人气。③她的小说兼具女性的纤细与非女性的雄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
创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④她是少有的过着贫穷、流浪生活的作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刘东生:阅读黄土高原这部大书
刘世昕
旁人眼里普普通通的黄土却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心中的宝贝。这位
“面朝黄土背朝天”达半个世纪的 87 岁老人,获得 200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他的贡献在于通过“阅读”中国的黄土,翻开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古生
态变迁的历史。
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
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芯,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
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
从 1804 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有两种学说——“风成说”和“水成
说”。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
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
的“新风成说”。
1909 年国外学者提出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 20 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
学研究。1958 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
交替远不止四次,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
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当时刘东生提出,240 万年前开
始堆积的黄土高原中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古土壤系列,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可以揭示古气候信息。黄土中那些丰富的生物遗迹,就像
一部非常丰富的典籍,记录了 200 多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乃至欧亚大陆所发生
的重大地质事件,包括生物气候环境变迁、新构造变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等。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隆起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从 1964 年起,刘东生先后参
加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多次登
上海拔 6 000 米以上的高峰。“在那种境界,人类可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韵味,
陶醉于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畅想。只有被自然打动,才能不断地有兴趣去探寻自
然的奥秘。”每每回忆起那些贴近自然的日子,刘东生总是很动情。
1964 年至今,刘东生还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研究,把青藏高
- 5 -
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地球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
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
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刘东生带领研究小组运用古地磁年龄测定、同位素分析
等多种手段建立了完整的黄土沉积序列资料,并开始与深海沉积物序列对比,使
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由此拉开了将中国黄土纳入研究
全球环境演化框架的序幕。
1991 年,74 岁的刘东生随中国科考队远征南极,在南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
科学考察。5 年后,快 80 岁的老人禁不住北极的诱惑,又远征那里的斯瓦巴德岛,
并不畏险阻,登上一座冰川。他说,去两极不是想创造什么纪录,只是作为一个
科学工作者,什么东西都想亲自看看。刘东生的脚步就是停不下来。2001 年这位
耄耋老人居然在南海科考船上度过了一个多月。家中客厅里那张他最喜欢的以布
达拉宫为背景的照片,是他 85 岁去西藏考察时拍的,对他来说,青藏高原、中国
黄土还有太多的故事。
熟悉刘东生的人都听他讲过这样一则典故:19 世纪一位西方地质学家在他的
中国之行后说,中国学者喜欢在窗明几净的书斋中吟诗作画,不喜欢跋山涉水到
野外观察大自然,若干年后其他科学领域或可发展,唯有地质学不可能有多大进
展。刘东生偏要证明,中国学者不仅懂风花雪月,更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受刘
院士影响最深的是搞古生物研究的老伴,她回忆说:“我们夫妇俩的青春都献给
了野外考察。攀高崖、越鸿沟、睡野外、忍饥饿……都是家常便饭。年轻的时候,
家里常常连续好几个月都大门紧闭。”
2002 年,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的“泰勒环境奖”,授予了刘东生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莱士·布洛克。两人都致力于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刘东生
研读的是中国黄土,布洛克的“书”是深海沉积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4.(综合理解)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半个多世纪对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刘东生揭示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
古生态变迁的历史,使中国跻身于国际地球自然研究的先进行列。
B.刘东生一生都在为地球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研究。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南
极、北极冰川、南海等地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
- 6 -
C.刘东生及其带领的科研小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了完整的中国黄土沉积
序列资料,使中国黄土成为研究全球环境演化的重要资料和依据。
D.中国学者不仅懂得风花雪月,还能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刘东生卓越的科
研成果和他在世界高峰上“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解析:选 C C 项“使中国黄土成为研究全球环境演化的重要资料和依据”表
述不当,原文是“刘东生带领研究小组运用古地磁年龄测定、同位素分析等多种
手段建立了完整的黄土沉积序列资料,并开始与深海沉积物序列对比,使中国黄
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由此拉开了将中国黄土纳入研究全球环
境演化框架的序幕”。
5.(综合理解)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20 世纪 50 年代,在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后,刘
东生提出了“新风成说”理论,它比“水成说”理论更能解释黄土高原的成因。
B.1958 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和时空分布的地域性特征,
创建了全球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否定了国外学者一直奉行的第四纪四次冰期
理论。
C.刘东生认为,研究黄土以及其中丰富的生物遗迹,不仅能够揭示古气候信
息,而且还能了解 200 多万年来黄土高原乃至欧亚大陆地区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
件。
D.刘东生结合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研究,把地球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和地球
表层圈的演化相结合,使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
解析:选 C A 项,“它比‘水成说’理论更能解释黄土高原的成因”无中生
有,原文只是说“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B 项,“否定了国外学者一
直奉行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
提出挑战”;D 项,“使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说
法错误,原文是“1964 年至今……把地球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
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
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6.刘东生院士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第三段的“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提出了有重要突破
的‘新风成说’”体现了刘东生的探索求真精神。第五段的“刘东生先后参加了
- 7 -
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和倒数第三
段的“74 岁的刘东生随中国科考队远征南极,在南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
察”等内容说明刘东生在科学研究中重实践,脚踏实地。从倒数第二段刘东生夫
人的语言中,不难看出他在科研中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
答案:①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亲临实地研究,提出“新风成说”,研究中国
黄土,建立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开辟地球科学研究新领域。②脚踏实地,勤
奋实践。进行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足迹遍布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南海
及南北极。③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在科学考察的道路上,攀高崖、越鸿沟、睡
野外、忍饥饿,多次登上海拔 6 000 米以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