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 学年江西省铅山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墨香阅读和指尖浏览,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阅读方式的选择,
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即阅读场景的变革。以前,人们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比如报纸杂
志在办公室里阅读,书籍在家里的书房或者图书馆阅读,时间紧凑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公共交
通工具上阅读,等等。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阅读任何内容。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
阅读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传统的知识载体——书籍上的图钉被
网络撬开了,知识信息漂浮了起来,成为碎片化的存在。网络放大了这些信息碎片,进而改
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换句话说,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信息焦虑症也更严重,时间不够用
了,注意力也不够用了,读过的信息像手中的沙子一样,记不住、留不下。海量信息缺乏装
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
克服“阅读危机”,正确的方式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而是要
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传统的阅读在这方面显然是
有优势的,但电子阅读也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通过构建虚拟的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崭新的
阅读体验。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通过微信好友这一“装
订方式”,把人群聚集起来,形成信息交互的空间,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它让每一个词语、每一种思想,
都能从驳杂的网络信息中迅速进入其坐标位。每一个信息都可以被迅速带入需求者的阅读场
景中供其推敲。如今,一些付费阅读 APP 的成功也启示我们,网络升级了阅读场景之后,
获取知识和装订知识的方式也在进化,人工装订知识大有用武之处。比如,一些阅读 APP
倡导“把书读薄”,通过后台加工,用更加精短的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既让一些经典书籍获
得了更多的读者,也为移动阅读增加了文化厚度。
当今时代阅读场景的变快,提示内容制造方必须以更加用心的方式装订内容,给人们提
供新的阅读体验和知识服务。今天,制造信息的技术鸿沟已被网络填平,人人都可以提供有
价值的个性化信息,这也是自媒体崛起的背景。先进的阅读工具非但不会破坏阅读效果,反
而会大大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阅读质量。网络时代的阅读,可以更精彩。
(2016 年 08 月 04 日《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墨香阅读与指尖浏览相比,墨香阅读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
B.墨香阅读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只能在办公室、书房、图书馆或者公共交通工
具上阅读。
C.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阅读
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D.墨香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部都解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知识载体文化,知识信息漂浮与碎片化,这是阅读场景变化引发的一场知识领
域的大变革。
B.在网络放大信息碎片的时代,指尖浏览让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信息装订工具和装订
方式。
C.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阅读心态的改变就是指在阅读时感觉时间不够用了
D.要想克服“阅读危机”我们就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微信朋友圈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阅读体验。
B.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现在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
越来越多。
C.一些阅读软件倡导“把书读薄”,不但增强了文化的经典性,也强化了价值的厚重
感。
D.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4~7 题。(15 分)
奧斯维辛集中营逃狱记
中国网 1 月 9 日讯 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最
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曾经关押了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只有 144 人,波兰人卡齐米尔
兹·皮乔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已 91 岁高龄的他讲述了 70 多年前成功逃离奥斯维辛集
中营的经历以及自己不同寻常的生活。
1942 年 6 月 20 日这一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出口处负责路障的一个党卫军士兵感到害
怕,不知所措,因为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就在他的面前。车里有 4 个全副武装
的党卫军,其中一名少尉正朝他大喊大叫,骂骂咧咧。
“清醒一下,你这个家伙!”那个军官喊道:“赶快放行,要不我打死你!”那个卫兵
吓坏了,连忙升起路障,让这辆马力强大的汽车过去,开远了。
然而,要是这个卫兵走近一点看,就会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汽车里那几个人浑身冒
汗,脸色因害怕而变得灰白。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党卫军,而是穿着偷来的制服、开着偷来
的汽车的波兰囚犯。而行动的策划者——那名“少尉”,就是皮乔夫斯基。
皮乔夫斯基说:“我们是被送到那里的第二批人,被迫参与集中营的修建。”囚犯们每
天必须工作 12 至 15 个小时,在隔壁建造一座大型的新营区。
皮乔夫斯基回忆说:“在开始的 3 个月里,我们全都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但更可怕
的事情还在后头。从 1940 年 6 月到 1941 年 6 月,纳粹党卫军不断地杀害囚犯——用警棍将
他们殴打致死,这是解决集中营拥挤问题最简单的方法。饥饿、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
将集中营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所有这些如今都记录在案。但是皮乔夫斯基记忆中的细节仍
然令人震惊。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不仅用于吃喝,还要在晚上当尿盆使用。
“如果谁的勺子丢了,就要像狗一样就着碗吃;如果碗丢了,那就一点汤都喝不到了。”他
说。
有时候,德国卫兵们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假期而杀人。皮乔夫斯基说:“当卫兵们感到无
聊时,他们会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当囚犯跑过去时,他
们就朝他开枪。然后声称该犯人试图逃跑,被他们阻止,于是为此得到三天的休假。”
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如何应付这样的生活?皮乔夫斯基说:“有些人祈祷,但是那些在
他们到来之前被关进集中营就曾祈祷的人会说:‘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
有 6 个星期的时间,皮乔夫斯基被分派运送处决后的尸体。“死亡墙位于 10 号和 11 号
楼之间。卫兵们将囚犯们排成队,然后从背后朝他们头部开枪。”随后,就会有一堆脱光了
衣服的尸体,由皮乔夫斯基抬着脚踝,另一个人抬着胳膊,扔到手推车上,再送到火葬场。
“有时一天是 20 具,有时是 100 具甚至更多。这其中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他重复说:
“还有孩子。”
一天,一个名叫尤金尼厄斯·本德拉的乌克兰朋友来找皮乔夫斯基,本德拉是一位颇有
才华的机械师,在集中营的汽修厂劳动。他告诉皮乔夫斯基,德国人准备处死他(本德拉),
已经列入死亡名单。皮乔夫斯基说:“这一下我彻底绝望了。”于是,逃跑的计划萌发了。
1942 年 6 月 20 日,早上在仓库干活时,皮乔夫斯基暗中拧掉了一个锁门的螺栓,因此
他们可以爬进去。他们来到二楼的储藏室,破门而入,换上了军官的制服。同时,本德拉用
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开了一辆汽车过来。
他们开着汽车前往出口,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到了路障
处,由于极度紧张,汽车内的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苍白。皮乔夫斯基说,“这是最富戏剧
性的时刻,我开始叫骂。”党卫军士兵服从了命令,升起了路障,汽车向着自由驶去,他们
成了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屈指可数的 144 人之中的 4 个人。
(节录自中国网军事,2014 年 1 月 9 日)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概括,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关押过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比例极低,
成功者之一皮乔夫斯基回忆了集中营的严格管理。
B.—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本德拉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了集中营指挥鲁道夫·胡斯
的汽车,是成功逃脱的重要原因。
C.在皮乔夫斯基的回忆中,纳粹对关押在集中营的“囚犯”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有时仅
为了得到几天的休假就可随意杀人。
D.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造成了大量的“囚犯”死亡,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
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
5.怎样理解“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一句话的含义?(6 分)
6.细节是生活的真实。在这篇新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几个细节?请找出来,并
简要分析这几个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至少需要两个)(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7~9 题。(12 分)
梁启超面面观
①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
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②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 1400 多万字的著述,
在 33 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 40 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
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
而不可收,用 15 天写成一本 6 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
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
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
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
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③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
三次冒险,尤以 1916 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
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
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
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
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
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
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
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
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
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
光宣布独立。
④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
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
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
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
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
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
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
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
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⑤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
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
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
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
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
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
爱国。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
而不肯安于在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中有小成就。
B.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
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C.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
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D.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8.下列没有体现梁启超的“大智”的一项是( )(3 分)
A.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
B.劝龙济光反袁护国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
C.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
虎穴。
D.他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9.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项梁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项梁曰:“战胜而
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
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
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
筑甬道而输之粟。
高陵君显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
兵矣。”王乃置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诸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
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
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
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
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敞’。夫强秦攻赵,必举。赵举而
秦强,何敞之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后项羽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
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
杀宋义子。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将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遏,九战,大破之,虏王离。涉间不降
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
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项羽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选自《项羽本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甬道”指两旁有墙的驰道或通道,文中章邯专门修筑甬道为王离、涉间的军队输送粮草。
B.“社稷”旧时指国家。“社”为谷神,“稷”为土神,“社稷之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C.“冠军”谓列于诸军之首,后来也指将军名号。文中“卿子冠军”是上将军宋义的尊号。
D.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辕相对为门,称“辕门”。后来用它指代军营之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宋义能够审时度势。宋义曾预料项梁兵败,路遇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劝其慢行以免及祸。
B.项梁刚愎自用。他没有听从宋义的劝谏,结果在定陶一战中被秦将章邯打败,战死沙场。
C.项羽英勇无畏。巨鹿之战中他率将士破釜沉舟、烧毁军营以示誓死决战,最终大败秦军。
D.项羽心狠手辣。他假托君命擅杀宋义;巨鹿之战俘虏秦将王离、涉间,并将其活活烧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5 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对 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
回长安。 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
人的悲凉之情。
B.“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
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C.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
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的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
事的诗人形象。
15.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
句子是:“ , 。”
(2)《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
“ , 。”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出既写出山
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生活的哲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近段时间,某施工单位每天 12 时和 18 时都放炮炸石,乱石多次飞到地税局办公区,
让人胆战心惊。
B.当年舜帝面对父辈的虐待逆来顺受,曾感动天下,但孔子不认同这种“愚孝”,提
出“父慈子孝”的观念。
C.回到“抗日神剧”,不难发现,剧中英雄叱咤风云的抗日表现,和那些高呼“抵制
日货”口号并企图借此完成对日逆袭的爱国激情颇有几分神似。
D.由王千源饰演的刘向前在编辑部对两位领导的态度是左顾右盼,他掌握的办公室哲
学紧贴当下办公室生存法则。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仅政治上陷入混乱,更冲击着其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
公司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
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中国正在研制最大载荷 25 吨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望于2014 年完成对月
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
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 200 多万人,每年有六七
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 1.94 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
牌,“长沙”是标题。
C.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曾赴剑桥大学学习,留下了著名
的诗篇《再别康桥》。
D.巴金的主要作品有著名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和“爱情三部
曲”(《家》《春》《秋》)。
20.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 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
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
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
特此推荐。
××中学
2018 年 11 月 8 日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1.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恰当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新华社酒泉 9 月 4 日电 4 日 8 时 15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
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创新”一号 04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任务还
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
“创新”一号 04 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
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搭载发射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卫星多
媒体通信试验。
“创新”一号 04 星和用于这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司负责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192 次飞行。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责任,烛之武临危受命,智退秦师;因为责任,刘和珍欣然请愿,殒身不恤;因为
责任,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为责任,巴金深情忏悔,呼唤人性……古往今来,多
少仁人志士铁肩担道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的内涵。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小说除外),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
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版)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墨香阅读和指尖浏览,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这个
问题不仅关乎阅读方式的选择,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即阅读场景的变革。以前,人们的
阅读场景比较明确,比如报纸杂志在办公室里阅读,书籍在家里的书房或者图书馆阅读,时
间紧凑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等等。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
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任何内容。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已经被
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
阅读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传统的知识载体——书籍上的图钉被
网络撬开了,知识信息漂浮了起来,成为碎片化的存在。网络放大了这些信息碎片,进而改
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换句话说,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信息焦虑症也更严重,时间不够用
了,注意力也不够用了,读过的信息像手中的沙子一样,记不住、留不下。海量信息缺乏装
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
克服“阅读危机”,正确的方式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而是要
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传统的阅读在这方面显然是
有优势的,但电子阅读也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通过构建虚拟的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崭新的
阅读体验。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通过微信好友这一“装
订方式”,把人群聚集起来,形成信息交互的空间,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它让每一个词语、每一种思想,
都能从驳杂的网络信息中迅速进入其坐标位。每一个信息都可以被迅速带入需求者的阅读场
景中供其推敲。如今,一些付费阅读 APP 的成功也启示我们,网络升级了阅读场景之后,
获取知识和装订知识的方式也在进化,人工装订知识大有用武之处。比如,一些阅读 APP
倡导“把书读薄”,通过后台加工,用更加精短的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既让一些经典书籍获
得了更多的读者,也为移动阅读增加了文化厚度。
当今时代阅读场景的变快,提示内容制造方必须以更加用心的方式装订内容,给人们提
供新的阅读体验和知识服务。今天,制造信息的技术鸿沟已被网络填平,人人都可以提供有
价值的个性化信息,这也是自媒体崛起的背景。先进的阅读工具非但不会破坏阅读效果,反
而会大大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阅读质量。网络时代的阅读,可以更精彩。
(2016 年 08 月 04 日是《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香阅读与指尖浏览相比,墨香阅读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
B.墨香阅读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只能在办公室、书房、图书馆或者公共交通工
具上阅读。
C.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阅读
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D.墨香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部都解除。
解析:“只能”过于绝对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统知识载体文化,知识信息漂浮与碎片化,这是阅读场景变化引发的一场知识领
域的大变革。
B.在网络放大信息碎片的时代,指尖浏览让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信息装订工具和装订
方式。
C.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阅读心态的改变就是指在阅读时感觉时间不够用了
D.要想克服“阅读危机”我们就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
解析:“时间不够用”是信息焦虑症加重的表现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信朋友圈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阅读体验。
B.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现在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
越来越多。
C.一些阅读软件倡导“把书读薄”,不但增强了文化的经典型,也强化了价值的厚重
感。
D.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
解析:没有增强经典型和厚重感
答案: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4~7 题。(15 分)
奧斯维辛集中营逃狱记
中国网 1 月 9 日讯 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最
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曾经关押了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只有 144 人,波兰人卡齐米尔
兹·皮乔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已 91 岁高龄的他讲述了 70 多年前成功逃离奥斯维辛集
中营的经历以及自己不同寻常的生活。
1942 年 6 月 20 日这一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出口处负责路障的一个党卫军士兵感到害
怕,不知所措,因为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就在他的面前。车里有 4 个全副武装
的党卫军,其中一名少尉正朝他大喊大叫,骂骂咧咧。
“清醒一下,你这个家伙!”那个军官喊道:“赶快放行,要不我打死你!”那个卫兵
吓坏了,连忙升起路障,让这辆马力强大的汽车过去,开远了。
然而,要是这个卫兵走近一点看,就会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汽车里那几个人浑身冒
汗,脸色因害怕而变得灰白。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党卫军,而是穿着偷来的制服、开着偷来
的汽车的波兰囚犯。而行动的策划者——那名“少尉”,就是皮乔夫斯基。
皮乔夫斯基说:“我们是被送到那里的第二批人,被迫参与集中营的修建。”囚犯们每
天必须工作 12 至 15 个小时,在隔壁建造一座大型的新营区。
皮乔夫斯基回忆说:“在开始的 3 个月里,我们全都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但更可怕
的事情还在后头。从 1940 年 6 月到 1941 年 6 月,纳粹党卫军不断地杀害囚犯——用警棍将
他们殴打致死,这是解决集中营拥挤问题最简单的方法。饥饿、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
将集中营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所有这些如今都记录在案。但是皮乔夫斯基记忆中的细节仍
然令人震惊。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不仅用于吃喝,还要在晚上当尿盆使用。
“如果谁的勺子丢了,就要像狗一样就着碗吃;如果碗丢了,那就一点汤都喝不到了。”他
说。
有时候,德国卫兵们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假期而杀人。皮乔夫斯基说:“当卫兵们感到无
聊时,他们会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当囚犯跑过去时,他
们就朝他开枪。然后声称该犯人试图逃跑,被他们阻止,于是为此得到三天的休假。”
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如何应付这样的生活?皮乔夫斯基说:“有些人祈祷,但是那些在
他们到来之前被关进集中营就曾祈祷的人会说:‘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
有 6 个星期的时间,皮乔夫斯基被分派运送处决后的尸体。“死亡墙位于 10 号和 11 号
楼之间。卫兵们将囚犯们排成队,然后从背后朝他们头部开枪。”随后,就会有一堆脱光了
衣服的尸体,由皮乔夫斯基抬着脚踝,另一个人抬着胳膊,扔到手推车上,再送到火葬场。
“有时一天是 20 具,有时是 100 具甚至更多。这其中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他重复说:
“还有孩子。”
一天,一个名叫尤金尼厄斯·本德拉的乌克兰朋友来找皮乔夫斯基,本德拉是一位颇有
才华的机械师,在集中营的汽修厂劳动。他告诉皮乔夫斯基,德国人准备处死他(本德拉),
已经列入死亡名单。皮乔夫斯基说:“这一下我彻底绝望了。”于是,逃跑的计划萌发了。
1942 年 6 月 20 日,早上在仓库干活时,皮乔夫斯基暗中拧掉了一个锁门的螺栓,因此
他们可以爬进去。他们来到二楼的储藏室,破门而入,换上了军官的制服。同时,本德拉用
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开了一辆汽车过来。
他们开着汽车前往出口,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到了路障
处,由于极度紧张,汽车内的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苍白。皮乔夫斯基说,“这是最富戏剧
性的时刻,我开始叫骂。”党卫军士兵服从了命令,升起了路障,汽车向着自由驶去,他们
成了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屈指可数的 144 人之中的 4 个人。
(节录自中国网军事,2014 年 1 月 9 日)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概括,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关押过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比例极低,
成功者之一皮乔夫斯基回忆了集中营的严格管理。
B.—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本德拉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了集中营指挥鲁道夫·胡斯
的汽车,是成功逃脱的重要原因。
C.在皮乔夫斯基的回忆中,纳粹对关押在集中营的“囚犯”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有时仅
为了得到几天的休假就可随意杀人。
D.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造成了大量的“囚犯”死亡,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
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
解析:A 项文章的内容不是写集中营的管理情况,故“管理”一词不准确。B 项“伙同
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不准确,原文是“同时,本德拉用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D 项“机
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不正确,原文是“行动的策划
者……就是皮乔夫斯基”。
答案:C
5.怎样理解“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一句话的含义?(6 分)
答案:(1)这句话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无人道的高度概括。(2)这里的纳粹分子根本没
有怜悯、仁慈和同情心,他们无法无天,任意杀人;(3)这里的“囚犯”过着极其悲惨的
生活,随时会被处死,让人怀疑上帝的存在。
6.细节是生活的真实。在这篇新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几个细节?请找出来,并
简要分析这几个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至少需要两个)(6 分)
答案:如“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的细节,让人感到在法西斯的监狱中,人不
如狗,生不如死,人的尊严被践踏殆尽。如“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
去捡回来”的细节,让人真实地看出了法西斯的反人类,嗜杀成性,毫无人性。再如“一路
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可见法西斯的疯狂行为已经到了十分猖獗的
地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7~9 题。(12 分)
梁启超面面观
①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
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②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 1400 多万字的著述,
在 33 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 40 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
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
而不可收,用 15 天写成一本 6 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
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
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
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
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③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
三次冒险,尤以 1916 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
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
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
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
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
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
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
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
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
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
光宣布独立。
④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
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
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
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
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
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
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
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
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⑤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
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
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
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
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
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
爱国。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
而不肯安于在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中有小成就。
B.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
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C.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
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D.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答案 A
解析:B 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
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C 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
惜的不是郑振铎,而是“有人”,张冠李戴。D 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
8.下列没有体现梁启超的“大智”的一项是( )(3 分)
A.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
B.劝龙济光反袁护国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
C.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
虎穴。
D.他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答案 C
解析:C 项,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
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9.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6 分)
答案:文中所引用的梁启超的话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有助于读者从
多个角度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特质,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文中多处引用梁启超的话,其目的是表现梁启超的性
格特点,有助于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梁启超的精神特质,同时也使传记的内容真实可信。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项梁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项梁曰:“战胜而
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
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
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
筑甬道而输之粟。
高陵君显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
兵矣。”王乃置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诸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
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
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
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
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敞’。夫强秦攻赵,必举。赵举而
秦强,何敞之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后项羽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
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
杀宋义子。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将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遏,九战,大破之,虏王离。涉间不降
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
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项羽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选自《项羽本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
人人惴恐”,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名词“楚”“秦”“诸将”“楚兵”“诸侯军”,动词“击”“观”,借
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
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甬道”指两旁有墙的驰道或通道,文中章邯专门修筑甬道为王离、涉间的军队输送粮草。
B.“社稷”旧时指国家。“社”为谷神,“稷”为土神,“社稷之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C.“冠军”谓列于诸军之首,后来也指将军名号。文中“卿子冠军”是上将军宋义的尊号。
D.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辕相对为门,称“辕门”。后来用它指代军营之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
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
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着重考查了历法。B 项题干中“社为谷神,
稷为土神”错误,应该是“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
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宋义能够审时度势。宋义曾预料项梁兵败,路遇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劝其慢行以免及祸。
B.项梁刚愎自用。他没有听从宋义的劝谏,结果在定陶一战中被秦将章邯打败,战死沙场。
C.项羽英勇无畏。巨鹿之战中他率将士破釜沉舟、烧毁军营以示誓死决战,最终大败秦军。
D.项羽心狠手辣。他假托君命擅杀宋义;巨鹿之战俘虏秦将王离、涉间,并将其活活烧死。
【答案】D 张冠李戴,通过原文最后一段可知,王离被俘,涉间不降,涉间自烧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5 分)
【答案】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些怠
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忧啊!(惰:怠惰、懈怠;少:稍微、有些;日:
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益:增加、加多。畏:害怕,担忧。各一分,共 5 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 分)
【答案】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他。(定语后置 1 分;两个
词类活用 2 分;大意 2 分)
【翻译】项梁到定陶,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更加轻视秦军,显露出骄傲的神
态。宋义规谏项梁说:“打了胜仗,将领骄傲,士卒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会失败。如今士
卒有些怠惰了,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忧啊!”项梁不听。宋义出使齐国。在路上
遇见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问道:“你是要去见武信君吧?依我看,武信君的军队必定要失
败。您要是慢点儿走就可以免于身死,如果走快了就会赶上灾难。”秦朝果然发动了全部兵
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
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
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求见楚王说:“宋义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果然败了。在军
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了。”楚怀王任命
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抵
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
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
“并非如此。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
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
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
“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
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
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强大的秦国攻打赵国,必
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还利用什么秦国的疲惫?上将军不体恤
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斩下了
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
们都畏服项羽。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追到齐国杀了宋义的儿子。楚
怀王无奈,让项羽作了上将军。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援救巨鹿。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
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
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大败秦军,俘虏了王离。涉间拒
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有十几座营垒,
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
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
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对 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
回长安。 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
人的悲凉之情。
B.“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
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C.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
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的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
事的诗人形象。
解析:B 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错,这句是写炉
火燃尽的情景,“火似红”是想象的
答案:B
15.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
答案:(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2)①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
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②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
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
句子是:“ , 。”
(2)《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
“ , 。”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出既写出山西
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生活的哲理。
答案:(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近段时间,某施工单位每天 12 时和 18 时都放炮炸石,乱石多次飞到地税局办公区,
让人胆战心惊。
B.当年舜帝面对父辈的虐待逆来顺受,曾感动天下,但孔子不认同这种“愚孝”,提
出“父慈子孝”的观念。
C.回到“抗日神剧”,不难发现,剧中英雄叱咤风云的抗日表现,和那些高呼“抵制
日货”口号并企图借此完成对日逆袭的爱国激情颇有几分神似。
D.由王千源饰演的刘向前在编辑部对两位领导的态度是左顾右盼,他掌握的办公室哲
学紧贴当下办公室生存法则。
答案:D
解析:左右逢源:比喻事物无论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此处指办事圆滑。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仅政治上陷入混乱,更冲击着其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
公司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
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中国正在研制最大载荷 25 吨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望于2014 年完成对月
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
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 200 多万人,每年有六七
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 1.94 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
答案:C
解析:A 应将“不但”提至“使日本”前。B 结构混乱,可在“研制”后面加“的”;D
“超过”和“多”语意重复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
牌,“长沙”是标题。
C.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曾赴剑桥大学学习,留下了著名
的诗篇《再别康桥》。
D.巴金的主要作品有著名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和“爱情三部
曲”(《家》《春》《秋》)。
答案:D
解析:“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
《秋》)。
20.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 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
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
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
特此推荐。
××中学
2018 年 11 月 8 日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你校”改为“贵校” ,
②“显著”改为“优秀” ,
③“荣任”改为“担任” ,
④“大作”改为“作品” ,
⑤“垂爱”改为“垂青”。
21.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恰当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新华社酒泉 9 月 4 日电 4 日 8 时 15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
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创新”一号 04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任务还
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
“创新”一号 04 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
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搭载发射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卫星多
媒体通信试验。
“创新”一号 04 星和用于这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司负责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192 次飞行。
【答案】我国成功发射“创新”一号 04 星
【解析】标题是对新闻材料的高度概括,要反映材料的主体内容。新闻材料由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导语是对新闻材料的概述,因此,标题可以依照导语部分压缩拟定。
在本段材料的导语中要提取这样几个关键信息:“创新”一号 04 星、发射、成功。注意题
干中的字数要求。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责任,烛之武临危受命,智退秦师;因为责任,刘和珍欣然请愿,殒身不恤;因为
责任,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为责任,巴金深情忏悔,呼唤人性……古往今来,多
少仁人志士铁肩担道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的内涵。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小说除外),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
袭,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
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提供话题的材料作文。写作前先研读材料,理解把握材料的内涵。本
次材料围绕“责任”举例,暗示考生要以“责任”为写作的核心内容。“责任”一词的含义
有二种:其一,分内应做的事,如“保卫祖国,人人有责任”;其二,因没有做好分内应做
好的事而应当承担的职责,如“追究他的责任”。虽然责任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具体
表现形式,但它们都有着相同的抽象内涵。因此,写作时首先要正确理解责任的内涵,然后
再和现实中的具体行为联系起来分析。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是个人必备的道
德修养。它既包括对自己的责任,也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在肩负着责任生活
着:父母有培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孝敬长辈的责任;交通警察有维护交通安全的责
任;教师有培养好下一代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是责任心使这个社会井然有序
地运转着,责任心是促进我们每个人进步并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不仅会影响个人,也会
影响国家。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就会失去立身之本,就会终生无
所成就;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责任心,就可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这就是承担责任的重要意
义。若写记叙文,则要通过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展现某人或某类人身上所具有的责任感,当然
也可以写反面的人和事,以此警示人们,引发人们的思考。若写议论文,则要分析议论责任
的内涵是什么,责任的意义或者价值是什么,一个人如何才能具有责任心。要能联系现实分
析。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
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
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
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
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
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
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
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答案】责任
夕阳掩映人心,那天边泛起的阵阵红晕似乎在向人们说道它肩负的责任,在天底下欣赏
残阳的人们也在用笃定的眼光回应着它。晚风拂过天际,责任的馨香传遍了天崖海角,在它
拂过的每一个角落都开出了美丽馨香的花朵。
责任是一朵平淡的花,却绽出了浓郁真实的爱。2013 年 9 月 6 日,央视主播朗永淳在
微博中的一则‘’日记〞爆红,也感动了无数网友,被称赞‘’原来平淡真实的爱才最动人。〞
向来深受观众喜爱的郎永淳作为央视知名主播之一,在荧屏上知性而严谨,不过他的家庭生
活却极少受到外界关注。他的那份陪读日记中没有刻意煽情,朴实的文字却感动他人。这样
一个家庭里的一声亲切的问候或一次悉心的搀扶,这些事细小到一粒尘埃,却由里到外的散
发着浓浓的爱意,也看到了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在用自己薄弱的力量在担负责仼。郎永淳的家
庭生活虽然颇显平淡,但那种浓郁真实的爱意就是因为在平淡中担负起了责任,爱也就从责
任的肩臂上升起来,永恒而感人。
责任是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历史的财富。当电影电视网络对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形成包围
之势,我们看到,对于传统文化,诗词古语,综艺在调侃,影视在乱用,广告在篡改。同时,
不少网友也认为随意乱改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现今的电视网络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应该
尊重知识,尊重历史传统文化,而不是用传统来作秀玩弄。
如果历史留存下来的文化还会被人们作弄,那么古人给今人留下的文化财富也将被消耗
殆尽。当人们面现今中国社会的过度铺张浪费现象时,人们便会想到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那些背井离乡的人儿们在异乡饱受冷眼和漠视时,不免会叹出
杜牧的‘‘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当失败的学生趴在书堆中无助的抽泣时,
他们泪眼朦胧时也会想起谚语里的那一句‘’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人们回
翻历史的篇章,像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比比皆是,如果那些亵读传统文化的人也能回顾到这
值得人去尊重的一面,那么我们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会被完整的传统,更有望被现世之人
发扬光大。这是对中国现时代社会的一种展望,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理应肩负起的责任。
责任在我们的生命中可以是花,可以是爱,因为它都散发着那令人倾情的馨香。如若我
们每个人都去将那些被隐藏和埋没的责任找出来,然后用夕阳一般的坦然心态面对它,将它
最真实的一面引进我们自己心里,为我们的浮华生活汲取一点盎意的馨香。
暮色渐暗,前一秒的夕阳随着时间的滴落而藏进了大山深深的怀抱里,一切都已变得格
外的安详,但责伍那被人承担后散发出的馨香却依旧在天地间传彻人心,美好的世界正在这
种馨香中孕育,蔚蓝的天空也敞开了它明净的心扉,用责任传递的微光映衬出一个世界的美
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