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00 KB
  • 2021-06-03 发布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检测语文试卷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语文 ‎    ‎ ‎ ‎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疑问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疑问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和宋代的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说来,在阅读这类经典性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太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的态度,并具备质疑的眼光。 B.研究者阅读经典性古籍时,选择几种权威注本细读,就可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C.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目的性较强。 D.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作为出发点,论述了不同阅读阶段的特点。 B.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C.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 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一个人质疑能力越强,越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B.知识型阅读中,读者需精选阅读对象作为权威说法加以记忆,以追求知识准确可靠。 C.一个人如果经常性地进行联想式阅读训练,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D.融合了疑问、对比和联想的阅读方式之后,知识型阅读才能发展为研究型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共12分)‎ ‎“80后”“90后”成失眠大军主力  睡眠经济悄然兴起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然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睡个好觉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 ‎3亿睡眠障碍大军:“睡不着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午夜12点半,潇潇(化名)躺在床上刷着手机。虽然窗外已经夜深人静,但她还是睡不着。她想看看手机上的无聊内容帮自己入睡,但越看越精神。‎ ‎“睡不好觉的问题是从工作以后才慢慢出现的。过去在学校宿舍作息比较规律,到点就会睡觉。但是工作以后,这样的习惯就越来越难坚持。”‎ ‎28岁的潇潇,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平常加班到九十点钟是家常便饭,回到家往往已经晚上11点左右。而这个时候,她已经不困了。‎ ‎“最严重的时候我能就这样躺到天亮。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因为缺觉,潇潇的黑眼圈比同龄人严重很多,只能用厚厚的粉底来遮盖倦容。‎ 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贺岩(化名)也长期忍受着“缺觉”的折磨。因为工作太忙,他在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间最多六小时。‎ ‎“通常结束工作都是晚上12点之后,第二天不到7点就要起床上班,最痛苦的就是早上起床,要上两次闹表才能被吵醒。”‎ 贺岩说,睡够8小时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简直就是奢望,为了补觉,他甚至练就了在地铁里也能“眯一会儿”的技能。‎ 事实上,受睡眠困扰的人远不止潇潇与贺岩。‎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已经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而且这个数字仍在逐年攀升中。‎ ‎“80后”“90后”正成为失眠主力军 令人担忧的是,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像潇潇这样的大城市的年轻人成为了“高危人群”。‎ ‎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六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只有5.1%的睡眠处于“甜美睡眠”状态。‎ 同年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则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压力大,北京的年轻人睡得最少,平均时长不到7小时。‎ 工作压力大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七成互联网用户受其影响。其次为生活压力、环境因素、个人习惯等。还有超过58%的网友表示,会牺牲睡眠时间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与此同时,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也不尽如人意。‎ 前不久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6到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到62.9%。其中,13到17周岁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到81.2%。‎ ‎“缺觉”似乎成为了覆盖中国社会各个年龄段的问题。‎ 失眠背后的商机:“睡眠经济”悄然兴起 ‎“为了提高睡眠质量,我尝试过各类保健品,还去办过美容院的按摩卡,只要能让我睡个好觉,花些钱也愿意。”潇潇说。‎ 和潇潇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失眠大军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同时,商家也发现了商机。‎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关键词“助睡眠”,立马弹出大量“助睡神器”。‎ 从褪黑素、助睡眠香薰这样的传统商品,到被冠以“黑科技”‎ 的安眠手环、睡眠喷雾等等。商品价格也相差悬殊,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例如,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安眠手环,咨询商家时被告知手环采用的是高科技,佩戴15天左右就能起到助睡眠的效果,并且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这款标着美国出产的手环卖到了两千多元。‎ 在线下,一些大型超市、商场的不少商品都打上了“助眠”标签,并且价格不菲。‎ 某商场一款号称有护颈、助睡功能的枕头标价1700多元。据商家介绍,类似产品的销售情况很好,不少顾客都愿意花上几百甚至上千元购买助睡眠的产品。‎ 此外,一些与睡眠相关的APP也相继上线。有些可以记录使用者的睡眠状况,生成睡眠报告,有的可以通过助眠音频帮助用户入眠。不少APP的安装量都超过了千万次。‎ 不过在试过五花八门的产品后,潇潇并不知道哪些真的能帮助自己。‎ ‎“这些产品有的买来有点儿效果,有的又好像完全没有感觉,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心理上的一些安慰。”‎ 拿什么拯救我的睡眠?‎ 医学上认为,睡眠障碍包括了“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类90余种睡眠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生产安全。‎ ‎2015年,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睡眠指导建议:‎ 新生儿每天睡14至17小时,3至5岁儿童睡10至13小时,6至13岁学龄儿童睡9至11小时,14至17岁青少年睡8至10小时,成年人睡7至9小时,65岁以上老人睡7至8小时。‎ 对于国内很多年轻人来说,想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十分困难。‎ 在中国科协睡眠呼吸科学传播首席专家郭兮恒看来,睡眠障碍最主要的诱因和精神心理有关。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一定要调整心情,放松心态。‎ ‎“电子产品的普及、夜生活的丰富令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对他们的睡眠产生了很大影响,未来这种年轻化的趋势可能还会加重。”他建议,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再使用电子产品,可以选择听音乐、看书来替代刷手机。‎ 但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根据武汉科技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智勇及其团队在2018年1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目前,超过八成的劳动者承受一般或更高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处于过劳状态。‎ 与此同时,生活在“高压”状态下的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 ‎2018年,手机网民上网时间继续增加,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较2017年底提高0.6个小时。其中,即时通信类APP用户使用时间最长,占比为15.6%。‎ ‎“晚上只要不看视频、不刷微博就会觉得空虚,拿着手机才‘有安全感’。”潇潇说,自己曾经尝试过几次晚上不看手机,但是很快就坚持不下来了。‎ 最近,她网购了几本感兴趣的书,打算晚上没事儿的时候读一读打发时间,但是她还一直没有打开包装。“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改掉熬夜刷手机的习惯。”‎ ‎(选自新华网‎2019年3月21日,有改动)‎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球睡眠障碍率为27%。而2016年中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就已经高达38.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睡眠障碍最严重的国家。 B.大城市的"80后""90后"正成为失眠主力军,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也不足,"缺觉"问题覆盖了中国社会各个年龄段。 C.商家发现了失眠背后存在的巨大商机,各种助眠商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而且也都价格不菲,但产品的效果却有待商榷。 D.中国手机网民已经突破8亿,手机网民上网时间在继续增加。这种对手机的依赖也是人们生活在"高压"状态下的一种表现。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而这个数字仍在上升之中。潇潇和贺岩的经历不仅不是个别现象,还比较典型。 B.中国6到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超过50%,13到17周岁青少年儿童的情况更为严重。 C.为了能让自己睡个好觉,大多数失眠的人都愿意花钱购买帮助睡眠的产品,因此这一类产品的销售情况很好。 D.睡眠障碍包括三大类90余种睡眠疾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必须加以重视。 6.造成年轻人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拯救我们的睡眠?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共15分)‎ 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 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经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家属的索赔事务。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儿,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边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很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6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所以与父亲有很深的矛盾。 B.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感到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由此看出"我"对常远这类年轻人的做法不以为然而又无可奈何。 C.小说通过"我"和李信的四个阶段的对话,先抑后扬,刻画出常远这一新时代的青年形象,他有闯劲,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有悲悯情怀。 D.常远在青海茫崖矿区那边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期间,接触到了中国底层的民众,了解到了中国最基层的现实。这次经历使他逐渐地成熟起来。 8.联系小说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6分) 9.小说是如何刻画常远这个人物的?试加以分析。(6分)‎ 二、文言文(共75分)(选择题每个3分共60分)‎ ‎(一)、课内文言文 ‎1、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2、下面的加横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③寡人之于国也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 ①②⑤/ ③④‎ ‎4、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池)   ‎ ‎7、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赢粮而景从。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振长策而御宇内。  D孝公既没。 8、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9、以下句中加横线的词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D.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10、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 ‎ A.外连横而斗诸侯: 对外用连横的策略同诸侯斗争。 B.流血漂橹: 流出的血多得能使盾牌漂起。 C.从散约败:合纵的盟约解散了。 D.秦人开关延敌:秦人打开函谷关,迎战敌人。‎ ‎1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劝学(鼓励)   中规(圆规)  槁暴(晒干)‎ B.中绳(合乎) 挺者(挺拔) 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C.就砺(接近) 就砺(磨刀石)参省 (验、检查)‎ D.参省(省察) 须臾(片刻 ) 博见(见得广)‎ ‎12.下列句子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13.与“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4.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古今异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5. 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①。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②,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③,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①廷尉,汉朝中央最高执法官。②跸:皇帝出行的车马。此处指发出警告,禁人通行。③当:判决。 16、对文中加横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皇帝)行出中渭桥 B.于是使(使者)骑捕 C.而更(改变)重之 D.上使立诛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则已 ‎17、由'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民安所措其手足? B.廷尉,天下之平也 C.固不败伤我乎! D.此人亲惊吾马 ‎18、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固不败伤我乎 B.属之廷尉 C.今法如此 D.乃苦身焦虑 ‎19、对'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A.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任意减轻或加重刑罚 B.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加重刑罚 C.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减轻刑罚 D.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有时减轻有时加重刑罚 ‎20、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上'属之廷尉的做法本身便是错误的,所以致使以后的行为更加错误。 B.那个惊了马的人是个生意人,他并非是有意识的。 C.释之认为犯了法的人应交有关部门处理,皇帝不应自行处理。 D.释之认为随意更改法律就会使百姓失去对国家法典的信任。‎ ‎(三)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5分)‎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4)、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                ,              ”。‎ ‎(5)、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是“          ,           ”两句。‎ ‎(6)、李商隐的《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          ”。‎ ‎(7) 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39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放诞(dàn) 跬步(kuǐ) 囊括四海(nánɡ) 弃甲曳兵(yè) ‎ B、孝悌(tì) 笑靥(yàn) 转轴拨弦(xuán) 刨根究底(páo)‎ C、阡陌(qiān) 炮烙(páo) 扪参历井(shēn) 畏葸不前(xǐ)‎ D、谬种(miù) 间或(jiàn) 一夫作难(nàn)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 B、寒喧 踌躇 揣揣不安 无与论比 C、残骇 桅杆 撒手人环 咀嚼赏鉴 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地崩山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众嬷嬷引着(林黛玉),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 B、老渔夫桑地亚哥在返回渔港的路程中,看到一条巨大的鲭鲨向他飞速游来,他知道那是一条毫无畏惧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C、鲁四婶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了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在拿我们家开玩笑么?”‎ D、少不更事的我们往往异常勇敢,自以为只要敢拼就能实现梦想,听不进别人的任何忠告,常在现实的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想,你不如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不去受苦。‎ B、“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当天,不少市民都趁着放假,带着亲朋好友、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C、动物的游戏行为造成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D、“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释放正能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其将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 C、犯罪嫌疑人其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与子女的关系中,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    )。这与传统社会对父亲角色的定义有关。有了家庭,父亲被天然地视为支柱,这个角色要求他们在外_________,去成就事业。人到中年,父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父亲习惯,父亲不允许懦弱,只得_________默默承受。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并且少了几分慈祥温和。这样的父亲形象本身就不是_________的。‎ 增进了解的唯一途径,是敞开心扉进行沟通。情感需要表达,而不单单依靠“意会”。孩子未成年时,往往是父母主动沟通。但当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者开始老去,后者成长成熟时,沟通需要由子女主动发起。子女主动关心和探望,会影响父亲原有的情感表达习惯,彼此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子女纠正对于父亲角色的一些认识偏差,重新树立一种更亲密的情感关系,子女和父亲_________。‎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B.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 C.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与子女之间未能增进了解。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 D.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浪迹天涯     隐忍不发     无懈可击     亲密无间 B.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     十全十美     亲密无间 C.东奔西走     忍辱负重     无懈可击     如胶似漆 D.浪迹天涯     忍辱负重     十全十美     如胶似漆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子女而言,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虽他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B.在子女看来,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C.对子女来说,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D.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9.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日前惠顾贵校网站,得知招聘教师的消息,很希望能到贵校高就。本人毕业于天一大学化学专业,是一名有四年工作经验的高中化学教师。现附上我的简历,请您拜读。如有意向,可以与我洽谈。不胜感谢!‎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4分)‎ ‎“学好”与“好学”是两种不同“学”的境界:“学好”是学习中被动地的接受,①__________________;“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②____________________;“学好”只是对学习已有知识的一种度量,而“好学”则是对学习未来知识的一种态度;“学好”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好学”是为了探索问题;“学好”得到的是答案,而“好学”追求的是真理。‎ ‎11、仿照下列句子,按照给定的条件(也可扩展到其他老师,如英语老师等),再选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同的句子。(6分) 例句: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数学老师说:友谊是 物理老师说:友谊是 音乐老师说:友谊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1.A; 2.C; 3.D 解析:1.B项,选择几种权威注本细读,不一定就可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C项,“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没有依据。D项,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二者并非缺一不可。‎ ‎ 2.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研究经常是在对比中进行的。 3.知识型阅读只要有疑问、对比或联想三种阅读方式其中之一,便可发展成为研究型阅读。‎ ‎2.答案:4.D; 5.C; 6.原因:①工作太忙,经常加班,生活不规律。②压力过大,处于过劳状态。③个人习惯不好,过度依赖手机。④电子产品的普及、夜生活的丰富。⑤环境因素。措施:①调整心情,放松心态。②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睡前一小时尽量不使用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