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00 KB
  • 2021-06-03 发布

高一语文精品导学案:4-2《包身工》(新人教版必修1)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包身工》导学案 ‎ ‎ 【学习目标导航】‎ ‎ 一、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增强学生对旧社会的憎恨和对新社会的热爱。‎ ‎  二、学习本文在复杂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描写的表达方法。‎ ‎ 【学习重点】‎ ‎ 学习本文在复杂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描写的表达方法。要求掌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法。‎ ‎ 【学习方法】‎ ‎ 课文篇幅较长,在学生速读课文后,采用讨论法,理清全文的脉络;在研究写法时,采用“设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双向交流,理解布局谋篇时的精心安排和巧妙的构思。同时,采取以练代讲,教师适当点拨的方法落实有关基础知识。‎ ‎ 采用讨论法,口述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情景,以及结合课文命题进行口头作文,着重加强“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 【课时安排】2课时 ‎ 【资料窗】‎ ‎ 作者介绍 ‎ 1、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省杭州市人。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作品很多,著名的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并把小说《祝福》和《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剧本。‎ ‎ 2、文体知识: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一定“艺术加工,具有文学性。‎ ‎ 第一课时 ‎ 【学习过程】‎ ‎ 一、初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A级】‎ ‎ 1.给加黑字注音:‎ ‎  衍( )汀( )游说( )辊( )‎ ‎  栅( )趾( )骷髅( )‎ ‎  2.解释下列词语和短语中的加黑词:‎ ‎  吆喝:( )‎ ‎  生杀予夺:( )‎ ‎ 一听天命:( )‎ ‎  契据是实:( )‎ ‎ 非特不能赚,还要贴补:( )‎ ‎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中心内容。【B级】‎ ‎ 1.要求快速读完全文,然后答题。‎ ‎  (1)先讨论:哪些段落是记叙部分?记叙部分写了几个生活场景?‎ ‎  ‎ ‎  (2)接着讨论:课文哪些段落是说明和议论部分?这些部分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  ‎ ‎ 布置作业:找出记叙部分的细节描写,讨论领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 ‎ - 5 -‎ ‎ 第二课时 ‎ 【教学要点】阅读并分析讨论记叙部分的细节描写以及最后部分的议论,体会作者感情【C级】‎ ‎  一、找出记叙部分的细节描写,讨论领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  ‎ ‎  二、找出说明和议论时,作者引用了生动的事例,举了确凿的数字,说说它们在说明事物情况或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 ‎ ‎  三、阅读最后三段(31-33段)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  (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  ‎ ‎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  ‎ ‎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 ‎  (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 ‎  四 小结本课写作特点。(师生互动)‎ ‎ (1)选材精当。有感性的表现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的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例如,关于包身工的工资,既介绍最初每天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做男工的工作,只及男工的三分之一;又具体介绍“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材料的精当,使人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  (2)结构安排恰当。以记叙一天生活为主线,把其他材料适当穿插到说明、议论中作配合,使文章显得线索分明、内容充实,叙事中以顺叙为主,间以补叙、插叙,既条理清晰,又安排得灵活。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前三部分,记叙和说明、议论交错运用,最后一部分总结部分着重在抒情,各有侧重而又互相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 ‎ (3)语言生动有力。‎ ‎ 课文中比喻运用较多,恰切而生动。就以描写包身工的比喻来说就有:“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血肉造成的‘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手脚像芦柴棒般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从不同角度把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形象地表现出来。‎ ‎ 其次,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句写包身工群众的情况,很有表现力。例如写起床后的活动:“她们有的在水龙头旁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紧粘在头发里的棉絮,有的两个一组两个一组地用扁担抬着平满的马桶,吆喝着从人们身边擦过。”贫民窟式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又如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六个短语简短、有力、形象,包身工的悲惨尽在其中。写包身工病中:“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 - 5 -‎ 短短十六字,写出可怜万状。人物的语言写得尤其生动。带工老板下乡游说那一番话,把骗子的嘴脸写得活灵活现,一句“死懒!躺着不起来,活该!”显示了老板娘的横蛮;一句“不还钱,可别作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描绘了老板的凶相。此外,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换都是很成功的。‎ ‎ 布置作业:‎ ‎ 1、话题:包身工与农民工 结合课文内容和现代社会发展状况,谈谈自己的看法。【D级】‎ ‎ 2、下面的句子充满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揣摩这些句子,看看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 ①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 ‎ ‎ ②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 ‎ ‎ ③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地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 ‎ ‎ ④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 ‎ ‎ 附:答案与解析 ‎ 初读部分:1.给加黑字注音:‎ ‎  衍(yǎn)汀(tīng)游说(shuì)辊(gǔn)‎ ‎  栅(shān)趾(zhǐ)骷髅(kū)‎ ‎  2.解释下列词语和短语中的加黑词:‎ ‎  吆喝:(大声喊叫)‎ ‎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  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 ‎ 一听天命:(一,全;听,听凭,听任)‎ ‎  契据是实:(是,此)‎ ‎ 非特不能赚,还要贴补:(不但)‎ ‎ (1)先讨论:哪些段落是记叙部分?记叙部分写了几个生活场景?‎ ‎  明确:(1-5自然段)写包身上清晨起身的情景,并说明恶劣的住宿条件。‎ ‎  (9-11自然段)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 ‎  (18-23自然段)写包身工劳动的情景。‎ ‎  (26-30自然段)以“芦柴棒”为例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 5 -‎ ‎  (2)接着讨论:课文哪些段落是说明和议论部分?这些部分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  明确:(6-8自然段)是说明部分,补述包身工的来历、身份。‎ ‎  (12-17自然段)是说明、议论部分,插述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 ‎  (24-25自然段)是说明部分,插叙日本大财阀三井系三十年资本迅速膨大的事实和日本纱厂雇佣包身工的数量。‎ ‎  (31-33自然段)是议论部分,揭示包身工制度的必然结局。‎ 通过讨论,明确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为副线,两条线索交互结合,脉络分明。  ‎ ‎ 一、找出记叙部分的细节描写,讨论领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  明确:1-5自然段中,通过工房的大小,躺满的人数,起身时慌乱骚动的情景以及从楼梯上冲下来的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环境和因遭受非人的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  9-11自然段中,通过板桌、餐具的安放,薄粥的质地,进食的情景,以及老板娘刮粥拌粥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包身工的日常饮食竟不如猪狗。‎ ‎  18-23自然段中,通过小福子受到“文明的惩罚”的细节描写,反映包身工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劳动和遭到非人的折磨。  20-30自然段中,通过“抄身婆”不愿用手去接触“芦柴棒”的身体的言行描写,突出了包身工形象的悲惨,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野蛮压榨。‎ ‎  二、找出说明和议论时,作者引用了生动的事例,举了确凿的数字,说说它们在说明事物情况或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  明确:6-8自然段中,带工老板的游说,破产农民的心理描写,说明包身工制度是由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造成中国农民的迅速破产而产生的。‎ ‎  12-17自然段中,“芦柴棒”重病时惨遭毒打的令人目不忍睹的场面描写,说明包身工制度的恶劣发展,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勾结而促成的。‎ ‎  24-25自然段中,大量的数字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是靠榨取落后的国家劳动人民的血汗而膨大发展起来的。‎ ‎  3.小结:通过讨论,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课文在记叙过程中穿插描写、议论、说明,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   三、阅读最后三段(31-33段)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  (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  明确: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一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 5 -‎ ‎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的作用和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的同情。‎ ‎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  (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明确:黑暗象征旧社会,黎明象征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 ①这是通过反问和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感情。“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 ②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 ③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了 ④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