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昌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石 兴 审题人:孔祥平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霾为何物?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风雨土也,从雨狸声。可见霾是充满
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狸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
成很大的压迫感。《诗经·邶风》的《终风》一篇中有“终风且霾”,说的是一位女子耳闻
目染交替演进的四种天象——“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曀曀其阴”,不由
忧从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曀,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四种
天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终风
且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
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
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屈原《九歌·国
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
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如唐代陆龟蒙“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杜
甫“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自造字伊始直至 19 世纪末,霾的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发端于 20 世纪
上半叶的《辞海》对其的解释是“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也看不出霾对身体有多大
伤害。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的尘土罢了。此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进入工
业化门槛,城市的体量无法同今天相提并论。当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革命重镇率先饱受空
气污染,中国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
近年来,霾频频出现于中国城市及媒体报章。支撑霾字频繁现身的正是中国狂飙突进的
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不同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现今的霾携带了多种多样
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而且,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建筑
越密,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霾比古代的霾,引发的关联效应愈加深广、复杂,已让中国的
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呼吸阵痛”。
从古至今,霾都为一种令天色浑浊的天象。风吹起尘土,形成了古代的霾。现今,在人
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霾依然要靠风稀释、吹散。雾霾缠城,一阵阵大风将霾吹得无影无踪。
因此,《诗经》中有“终风且霾”,风和霾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下列有关“霾”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霾”源远流长,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无数年来,它的意义变化不大,然而在诗
歌中却屡屡出现。
B.古代风吹起尘土,声音犹如狸音尖锐,形成了尘土飞扬的霾,但这只是一种令天色
浑浊的天象罢了。
C.笼罩在当今中国多个城市的雾霾,夹杂着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等对人体
有害的成分。
D.“终风且霾”的“霾”与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属于同一性质的事物,对于这种说
法目前还无法确认。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霾”是大风扬起尘土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如《诗》中“终风且霾”和《九歌》
中“霾两轮兮絷四马”。
B.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的大气污染当前在中国重演了,让中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
体会到“呼吸阵痛”。
C.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环境与伦敦等饱受空气污染工业革命重镇相比,明显更具有
环保性和田园性。
D.在今天,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对付雾霾,还是基本靠“吹”,还得依靠一场大
风,吹散雾霾。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由于古代江南的气候环境与北方不同,因此“霾”的具体意义,之于南方与北方而
言也是有所不同。
B.自古以来都有雾霾天气出现,不过那时的霾只是携带原生态的尘土,也看不出霾对
身体有多大伤害。
C.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等因素,当今社会出现的“霾”与古代的“霾”就
有了本质的区别。
D.正是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使得当前自然环境变得愈
发恶劣,因而环保刻不容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6 分)
熊十力先生
北大的老师们中,有一位唯一在家里上课的老师,就是熊先生。因为他受不了上下课时
间的约束。熊先生认为听者得不到实际的益处,他写给选他课的同学们的一封信,有“师生
蚁聚一堂,究竟有何受益”的话。这封信贴在哲学系办公室有很长时间。
熊先生冬天室内不生炉火。听课的学生全副冬装,坐着听讲。熊先生开的课是两个学分,也
就是两节课。但熊先生讲起来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每次讲课不下三四个小时,而且中间
不休息。他站在屋子中间,从不坐着讲。喜欢在听讲者面前指指划划,讲到高兴时,或者认
为重要的地方,随手在听讲者的头上或肩上拍一巴掌,然后哈哈大笑,声振堂宇。
“七七”事变后,熊先生冒险化装成商人,乘运煤的货车逃出北平,辗转到了武汉,又
到了四川壁山县。熊先生没有闲着,写他的《中国历史讲话》。我们去看望他,熊先生兴致
勃勃地谈他的《中国历史讲话》的内容梗概,大意是讲“五族同源”说。在民族危急存亡关
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促使他不知疲倦地撰写他的这一著作。
在四川八年,熊先生生活很不安定,只好投靠老朋友、老学生,艰难度日,和家属不在一起。
但他没有一天不讲学,没有一天不修改他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
马一浮先生与熊先生多年来是学术上的知己。抗战期间有一段时间有点不愉快而分手,
后来抗战胜利后,两人友好如初。我和熊先生通信,有些见解,熊先生认为有道理的,也把
信转给马先生看。
熊先生对他的学生凡是去看他的,他都留下,吃住和他在一起。学生给老师带点礼物,
如带只鸡,送点药物,熊先生也不客气,慨然收下,相处如一家人。但是在学问上有错误,
熊先生也不客气地指出,从不说敷衍、客气话。有问必答,甚至问一答十。跟熊先生在一起,
令人有虚而往、实而归的感觉。和熊先生相处,好像接近一盆火,灼热烤人,离开了,又使
人思念难以忘怀。
熊先生这个人,以他的存在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哲学的典型。一生坎坷,没有遗产留给儿孙。
几十年来,没有见他穿过一件像样的考究的衣服。伙食注意营养,却不注意滋味,甚至可以
说他吃了一辈子没有滋味的饭。熊先生博览群书,不讲究版本,手头藏书很少,可以说没有
藏书。我认识的学者中,熊先生是唯一没有藏书的学者。别人也许觉得他贫困,他却显得充
实而丰足。别人也许认为他不会安排生活,他却过得很幸福、坦然。他也像普通人一样,有
时为了一点小事发脾气,过后,却深自谴责,好像雷阵雨过后,蓝天白云分外清新,他胸中
不留纤毫芥蒂,真如古人所说的,如光风霁月。他具有只有他才具有的一种人格美。
我常想,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这样?我感到熊先生在生命深处埋藏着一个高远的理想。
熊先生在北平的寓所有一副自写的对联:“道之将废也,文不在兹乎”。这十个字,充分说明
了熊先生的理想。他孜孜不倦,汲汲遑遑,从南到北,开门授徒,著书立说,无非是为了这
个理想。熊先生讲学,不问对象(有学人,也有官僚政客、商人)是否值得讲,听讲者是否
真正愿意听,他总是苦口婆心、锲而不舍地讲授。讲述的中心,无非要人们认识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价值。他中年以后,建造自己的哲学体系后,“舍佛归儒”,除了在他著作中写出来
的,理论上发现的佛教哲学缺失外,还有一个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第一因”——对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有了这种深挚的爱,虽长年病躯支离,却肩负起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
这种深挚而悲苦的责任感,是二十世纪多灾多难的中国爱国的知识分子独有的。对中国传统
文化了解得愈深刻,其深挚而悲苦的文化责任感也愈强烈。熊先生为了他的理想,生死以之。
(选自《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熊十力,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1949 年后,以特别人士身份受邀参
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文革期间,他的著作被当作“反动复古主义”而遭到批评,他痛
彻地感到:不但他的书无法再写下去,他所承继的国学亦将濒于绝灭。他常常口中念念有词:
“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后绝食身亡。(摘编自百度百科)
②如我所见,熊先生精力壮盛时,不少传世之作。比及暮年则意气自雄,时有差错,藐视一
切,不惜诋斥昔贤。吾在《书后》一文中,分别的或致其诚服崇敬,又或指摘之,而慨叹其
荒唐,要皆忠于学术也。学术天下公器,忠于学术即吾所以忠于先生。吾不敢有负于四十年
交谊也。(梁漱溟《忆熊十力先生》)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熊十力先生认为学生在教室里上课要受到上下课时间的约束,得不到实际的益处,因
而公开反对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在家里上课。
B.熊十力先生上课情感充沛,酣畅淋漓,兼以动作、神态,讲授生动,和《记梁任公先
生的一次演讲》中的梁任公上课有异曲同工之妙。
C.“和熊先生相处,好像接近一盆火,灼热烤人,离开了,又使人思念难以忘怀”一句,
写出了作者对熊先生为人的赞赏和治学的批评。
D.在理论上发现佛教哲学有缺失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熊十力先生建造自己的
哲学体系后“舍佛归儒”的两大主要原因。
E.梁漱溟认为,熊十力先生精力旺盛之时撰写了不少流传后世之作,而晚年的作品则时
有差错,甚至诋斥昔贤。这令梁先生慨叹。
5. 熊十力先生具有哪些人格美?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5 分)
答:
6.文中说“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这样”,从文中看,“什么力量”具体指什么?熊十力先生又
是怎样做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塌鼻子
韩少功
山那边有一郎中,塌鼻子,读书不多,每天上午不做事,只是咕嘟咕嘟吸水烟,直到铜
烟筒烧红了才熄火。午饭后睡觉,睡到一个大哈欠起床才开始门诊,但限定人数,只看三四
十个号子——他晚上要去喝茶,从来不可耽误。
没有人看见他采药,但他总能拿出一种黑药丸,据说那是他半夜里采集和泡制的,几乎
包治百病,神效十分了得。这种药丸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深有浅,其中区别只有他自己
知道,连贴身的帮手也不大明白。
不光是药,他还有很多旁门左道。比如有个病人高烧不退,见郎中来了就大喊大叫,跳
起来朝门外跑。塌鼻子追上去一拳就把病人打倒在地,再把对方拖入水塘,不论对方如何惨
叫,不论病人的亲属如何哀求,他死死揪住病人的头发,一次次把脑袋按入水中。直到没有
什么动静了,才把几乎半死的病人拖上岸。人们遵他的指示,用好几重茧棉包裹病人,抬到
床上去发汗。不到一个时辰,病人果然发出汗来,高烧渐退,神志恢复,亲属们无不欢天喜
地。
更奇特的是,某家的一匹马右腿折断,村里人都等着吃马肉。塌鼻子走到屠夫前一举手
说不可。他仔细看看腿伤,要马主人找来铜钱一枚,放在火里烧红,再下醋淬火,如是三番,
用刀背将铜钱研为粉末,和着谷酒,灌入马口。五六天之后,马腿竟然奇迹般地复原如初。
更奇怪的是,几年后这匹马死了,屠马者割开皮肉,还发现有一铜圈箍在当年的骨折之处。
塌鼻子的故事越传越多,最神的事莫过有些人曾偷偷地看他采药——他们后来大惊失色
地说,他们看见了,看见了塌鼻子晚上出门,驾船过湖的时候根本不用桨,只拿一根草在水
里扰两下,船就走得飞快!
他的门前常常求医者如云。我大姐的晕眩症发作时,我曾经开车拉她去过那里,但发现
路边停了好几台汽车,屋里人头攒动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踮起脚来,也只看见一排背影那
边的一顶破呢帽,也算是一瞥他的尊容。当天的号子已经发放完了,没给我们留下机会。
人们说他门诊的一大规矩,就是任何人都得排号,谁也没有优先权。那一次是来了一辆
小轿车,是县里某大人物的太太求诊,陪同前来的乡干部笑脸求情,连塌鼻子自己的侄儿也
来拉衣袖,想让官太太破例优先。塌鼻子不答应,说官有大小,病无贵贱,他这里是铁规矩。
但他还是得罪了不少人。打击非法游医的时候,县卫生局说他既无执照,更无文凭,有
时还搞迷信,江湖游医的黑诊所必须马上关闭。这一禁令是不是出于仇人暗算,不得而知。
他从那以后就放鸭子,把一大群鸭子放得肥大无比。人们说,他在湖边睡足了,只消拍三下
巴掌,鸭子就会乖乖地跟着他回家。他又想睡觉了,只消把鸭铲立在稻田边上,鸭子就不敢
越过鸭铲去吃别人田里的谷。
他站在门槛前,两只脚简直就是两棵树,在地上生了根,四个男子也休想把他推动。但
他这一身武功不传子,其理由是他儿子性子邪,有了神功可能挑惹是非,祸国殃民。有人说:
“政府把你的诊所都关了,你还想着国家社稷,难得。”他笑着说:“医道就是仁道,仁者以
德报怨,不同卫生局计较。”
(节
选自 2015 年第 15 期《微型小说选刊》)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塌鼻子读书不多,自学成才,采药、制药从不示人,所研制的黑药丸能包治百病,于
是门前常常云集着求医者。
B.塌鼻子既有武功在身,又有行医绝技,但他决不招惹是非、祸国殃民,而是怀有仁者
之心,治病救人,因而赢得群众口碑。
C.塌鼻子既无执照,更无文凭,有时还搞封建迷信,治病主要靠旁门左道,是典型的江
湖郎中,其黑诊所于是被县卫生局依法取缔。
D.坊间流传的关于塌鼻子的故事都很神奇,比如他驾船不用桨而用一根草,又如他放养
的鸭子令行禁止,颇通人性,肥大无比。
E.小说叙事娓娓道来,张弛适度,情节前后呼应,自然协调,选取生活中的几个片断,
典型生动,颇有意趣。
8.“塌鼻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答:
9.小说原标题为“郎中”,现改为“塌鼻子”,你更喜欢哪个标题?请谈谈你的理由。(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刘湜字子正,徐州彭城人。举进士..,为澶州观察推官,再调湖南节度推官,改秘书省著
作佐郎、知益都县,徙阴平。再迁.太常博士、通判剑州。审阆州狱,活死囚七人。王尧臣安
抚陕西,荐之,擢知耀州。富平有盗掠人子女者,既就擒,阳死,伺间逸去;捕得,复阳死,
守者以报,湜趣焚其尸。拜监察御史,王德用自随州诏还,近臣言其有反相,湜保右之。历
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迁殿中侍御史。上言:“转运使掎摭郡县,苛束官吏,人不得
骋其材,宜稍宽假,不为改者绳治之。”诏诣渭州劾尹洙私用公使钱,颇傅致重法,以故洙
坐废。还,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同判吏部流内铨,除盐铁副使。议者谓湜探
宰相意,深致洙罪,故得优擢焉。
明年,宴紫宸殿,副使当坐殿东庑,湜不即坐,趣出。阁门奏之,坐谪知沂州,徙兖州。
又坐沂州误出囚死罪,降知海州。起为河东转运使,迁户部员外郎,复为盐铁副使兼领河渠
事。汴水绝,凿河阴新渠,通漕运如故。会江南饥,擢天章阁待制、知江宁府,奏运苏州米
五十万斛,以贷饥民。除户部郎中、知广州。侬智高初平,湜练士兵,葺械器,作铁锁断江
路。有 盗 据 山 敕 贷 罪 招 之 不 肯 降 湜 知 并 山 民 资 之 食 即 徙 民 绝 饷
盗 困 蹙 乞 降 民 安 之 居二年,母老求内徙,遂徙徐州。湜喜曰:“昔布衣随计,今以
侍从官三品复典乡郡,过始望矣。”又以左司郎中知郓州,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
湜少贱,母更嫁营卒,既登第,具袍笏.趋卒舍迎母,里人观叹。然嗜酒,持法少恕,改
知密州,以病卒。
(选自《宋史·刘湜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有盗据山 / 敕贷罪 / 招之不肯降 /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 即徙民绝饷 / 盗困蹙乞
降 / 民安之 /
B. 有盗据山 / 敕贷罪招之 / 不肯降 /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 即徙民 / 绝饷盗困蹙乞
降 / 民安之 /
C. 有盗据山 / 敕贷罪 / 招之不肯降 /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 即徙民 / 绝饷盗困蹙乞
降 / 民安之 /
D.有盗据山 / 敕贷罪招之 / 不肯降 /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 即徙民绝饷 / 盗困蹙乞降
/ 民安之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封建科举考试依次有乡试、会试、院试、殿试,院试考取后经过殿试者为进士。
B. “迁”在古代官职变动中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而“左迁”则指贬官降职。
C. 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等的政令。
D. 笏是古时君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刘湜善于逢迎,执法严酷。受诏审理渭州尹洙私用公款一事,因探知尹洙与宰相有嫌
隙,所以罗织罪状使他受到重判,回朝后得到优先提升。
B. 刘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汴水断流,他开凿河阴新渠,使漕运像以往一样畅通;江
南饥荒,他奏请从苏州调运五十万斛米,来紧急赈济饥民。
C. 刘湜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在平定侬智高之后,他未作片刻休整,就立即训练当地士
兵,修整器械,铸造铁链封锁江面,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D. 刘湜恪守孝道,贵贱不移。年少时地位低下,母亲改嫁给士兵;考中进士后,并不以
此为辱,仍穿朝服执笏去兵营迎接母亲,乡人都为之感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捕得,复阳死,守者以报,湜趣焚其尸。(5 分)
译文:
⑵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寒诗,完成 l4~15 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4.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
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
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颈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颈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15.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填空(5 分)
16.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韵空缺部分。(5 分)
(1) 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
是: , 。
(2)《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读书学习方法的两句
是: , 。
(3) 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7.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木铎.(duó) 长沮.(jū) 接舆.(yú) 莞.(wǎn)尔
B.箪.(dàn)食 饥馑.(jǐn) 哂.(shěn)之 喟.(kuì)然
C.莒.父(fǔ) 数罟. (gǔ) 朝觐.(jìn) 曲肱.(ɡōnɡ)
D.无適.(dí) 则葸.(sī) 笃.(dǔ)亲 笑倩.(qiàn)
18.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子芜然 耰而不辍 以杖荷蓧 孳孳为善
B.循循善诱 仰之弥高 躬自责厚 谆谆教导
C.博施于民 能近取譬 见危受命 睊睊胥谗
D.贫而无谄 切蹉琢磨 六言六蔽 弃甲曳兵
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耐心和勇气常能帮助我们去对付善于搅和的人,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不要让对方
有 的机会。
②然而最重要的是,中国要始终尊重俄罗斯,在它遇到 16 年来最大经济困难的时候,不
对其趾高气扬,更不 。
③位于火奴鲁鲁、迈阿密、纽约的三家酒店购买了一种新型的耐洗的射频识别标签,用
以防止人们拿走他们的毛巾、亚麻织品和高级绒毛浴袍。然而这种 的行为已然
成为某些人旅游之外的乐趣。
A.趁火打劫 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B.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C.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顺手牵羊
D.趁火打劫 浑水摸鱼 顺手牵羊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安倍抛出的“安倍经济学”,其主要内容就是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唤起
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构成,即所谓三支箭。
B. 在本报对 104 国道沧县段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引起了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沧县政
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C. 中华文化史是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对世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D. 如果说追风来自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那么,不难想见,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
一种当前人们的“预先失败”的心态。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孩子们不可能在温室里获得真正的成长。但正如教育学家
提醒的, : , , ; , 。
①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梦想
②给孩子们最想要也最适合的教育
③审慎对待他们的精神需求
④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
⑤必须了解儿童
⑥家长才能走出“一步不能落下”的焦虑
A.⑤④⑥②①③ B.⑥②⑤④①③ C.⑥②①③⑤④ D.⑤④①③⑥②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某 3 岁小女孩洋洋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
高兴,称赞幼儿园的双语教学真好,到处称赞自己孩子很聪明,3 岁就认识了字母“O”,并
希望幼儿园尽快教会 26 个字母。
某 3 岁小女孩文文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
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文文说:“幼儿园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文文所在的幼儿园告
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
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3 个月后,此案法院开庭,幼儿园败诉。
对于上述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南昌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从诗歌中却屡屡出现”理解错误,原文中的信息是“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
出现,后世的汉语表达不一定都是诗歌”)
2.A(“霾两轮兮絷四马”中的“霾”同“埋”,陷在土里的意思)
3.C(“本质的区别”属于主观臆断,原文中的信息是现今的霾“不同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
并没提到它们有本质的区别)
4.选 B 得 3 分,选 E 得 2 分,选 D 得 1 分(A“学生在教室里上课要受到上下课时间的约束”
错,原文是说熊先生“受不了上下课时间的约束”;C“治学的批评”错,作者对熊先生为人
和治学都持赞赏态度;D“两大主要原因”不全对,“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主要原
因)
5.①性格豪迈,在家中上课,不受约束。②热爱中华民族和传统文化,颠沛流离之际不废讲
学、著述。③既重师生情感,又坚持学术,有错必纠。④胸怀坦荡,不留芥蒂。⑤为了高远
的理想,生死以之。(一点 1 分,五点全对 5 分。意思相近即可)
6.这种力量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2 分)熊十力先生是这样做的:树立高
远的理想。(2 分)不问对象,总是苦口婆心地讲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 分)著书立说,
最后在文革期间为传统文化而亡。(2 分)(任意三点即可)
7.选 B 给 2 分,选 E 给 3 分,选 D 给 1 分;选 A、C 不给分。(A“自学成才”无中生有,文
中没有介绍塌鼻子的本事从何而来;“包治百病”说法绝对,原文是“几乎包治百病”。C“治
病主要靠旁门左道,是典型的江湖郎中,其黑诊所……”的说法欠妥,原文写的是“不光是
药,他还有很多旁门左道”,“县卫生局说……江湖游医的黑诊所必须马上关闭”,并指出“这
一禁令是不是出于仇人暗算,不得而知”。D“把一大群鸭子放得肥大无比”不算什么“神
奇”之事。)
8.要点提示:①其貌不扬,是塌鼻子;②医术神奇,远近闻名;③心系国家,以德报怨;④
生活有规律,行医有规矩;⑤身怀武功,不轻显露。(能谈到其中两点主要特点,并结合小
说内容加以简要说明即可)
9.更喜欢“塌鼻子”这个标题。理由如下:①“塌鼻子”是郎中的外貌特征,能给人以鲜明
的印象,以此为题有利于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故事趣味性;②与作品中对郎中的称呼相为呼
应,使题文保持和谐一致;③给郎中这一人物增加了神秘色彩,突出了他的神奇特点;④郎
中丑陋的相貌与其高明的医术、神奇的传说及仁德的心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刻画主人
公的形象。(如写更喜欢“郎中”这个标题,能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10.D
11.A(封建科举考试依次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者为进士)
12.A(主观臆断,无中生有,“尹洙与宰相有嫌隙”于文无据)
13.⑴这个强盗被抓住后,又装死,看守的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刘湜,刘湜督促焚烧他的尸
体。(得分点:①通假字:阳,通“佯”,假装。②重要实词:趣,督促,催促。③被动句式:
捕得。④省略句式:守者以〈之〉报)
⑵略
[译文]
刘湜字子正,是徐州彭城人。考中进士,任澶州观察推官,又调任湖南节度推官,改任秘书
省著作佐郎、益都知县,又调往阴平。再升任太常博士、剑州通判。审讯阆州的案子,保全
七名死囚的生命。王尧臣安抚陕西,举荐他,被提拔为耀州知州。富平有一个抢掠别人子女
的强盗,被抓获后,装死,伺机逃走;这个强盗被抓住后,又装死,看守的人把这个情况报
告给刘湜,刘湜督促焚烧他的尸体。升为监察御史,王德用从随州受诏令回朝,近臣说他有
谋反的迹象,刘湜保护了他。历任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升任殿中侍御史。上奏说:
“转运使指摘州县,苛刻地约束官吏,官吏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应该稍加宽容,不加以改
正的按照法令惩处他。”受诏前往渭州审理尹洙私用公款一事,罗织罪状使尹洙受到严惩,
尹洙因此获罪被撤职。回朝后,升任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同判吏部流内铨,又
任盐铁副使。人们说刘湜探知宰相的心思,罗织罪状重判尹洙,所以被优先提升。
第二年,皇帝在紫宸殿设宴,盐铁副使应坐在殿东的廊屋,刘湜不入坐,急速走出。守殿门
的宦官报告此事,获罪贬任沂州知州,调往兖州。又因在沂州时误减囚犯死刑,降任海州知
州。后起用任河东转运使,升任户部员外郎,又担任盐铁副使兼管河渠事。汴水断流,开凿
河阴新渠,使漕运像以往一样畅通。
适逢江南饥荒,升任天章阁待制、江宁知府,奏请从苏州调运五十万斛米,赈济饥民。任户
部郎中、广州知州。侬智高刚平定,刘湜训练当地士兵,修整器械,铸造铁链封锁江面。有
强盗占据山岭,诏令免罪招安,不肯投降。刘湜得知强盗逼迫山民供给他们粮食,就迁走山
民,断绝强盗粮饷,强盗困窘投降,百姓得以安宁。任职二年,因母亲年老,请求调任内地,
于是调往徐州。刘湜高兴地说:“从前我不过是个平民跟着计吏离家,现在我成为三品侍从
官又来掌管乡州,超出我原先的期望了。”又以左司郎中任郓州知州,升任龙图阁直学士、
庆州知州。
刘湜年少时地位低下,母亲改嫁给士兵,考中进士后,穿朝服执笏去兵营迎接母亲,家乡的
人看到无不感叹。但他特别喜欢喝酒,执法过严,改任密州知州,因病去世。
14.BE(B 项不是“引用”,而是“化用”。 E 项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练”。答
出一项 3 分,答出两项 5 分 )
15.特点:雨大,及时。(2 分)
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
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
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每点 2 分,两点即
可。)(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
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
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
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16.(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于我如浮云。
17. 【答案】C(A 沮 jù,B 箪 dān,D 葸 xǐ)
18. 【答案】B(A 芜—怃,C 受—授,D 蹉—磋)
19.C (浑水摸鱼,也作“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攫取不正当的利益。趁火打劫,是指
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顺手牵羊,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
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20.C A.句式杂糅,应删去“构成”;B.主语残缺。“引起”没有主语。D.语序不当,应将
“一种”移至“当前人们的”之后。
21.D (家长给予孩子教育,首先应该是⑤“了解孩子”,①③④是了解孩子的相关信息,
⑥②句是结果。)